•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绝叫

絶叫,疾呼,The Voice Calling Your Name,Zekkyo

主演:尾野真千子,安田显,小西真奈美,片桐仁,前川泰之,小柳友,郭智博,滨津隆之,奥贯薫,酒井若菜,要润,麻生祐未,六角慎司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绝叫》剧照

绝叫 剧照 NO.1绝叫 剧照 NO.2绝叫 剧照 NO.3绝叫 剧照 NO.4绝叫 剧照 NO.5绝叫 剧照 NO.6绝叫 剧照 NO.13绝叫 剧照 NO.14绝叫 剧照 NO.15绝叫 剧照 NO.16绝叫 剧照 NO.17绝叫 剧照 NO.18绝叫 剧照 NO.19绝叫 剧照 NO.20

《绝叫》剧情介绍

绝叫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某处简陋公寓,发现一具数月前死亡的女性尸体。事后死者被屋中十几只饥饿的猫啃噬,惨不忍睹。经警方初步判定,这个名叫铃木阳子的女人系典型的孤独死,可是负责此案的女警官奥贯绫乃(小西真奈美 饰)却有不同的看法、现场的蛛丝马迹显示,阳子之死另有隐情。镜头回溯,我们看到阳子(尾野真千子 饰)跌宕黯淡的一生,她从小不受母亲待见,长大后独自前往东京发展,为了多卖一份保险饱受凌辱。后来,遇人不淑的阳子邂逅利用游民骗取生活补助的神代武(安田显 饰),由此推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每走一步,阳子都是在绝望地和过去的自己决裂…… 本片根据叶真中显的同名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蜜蜂与远雷新夏威夷神探第五季格尔达回生家有超能迪翁第一季少年梁祝谁主沉浮杀手布鲁圣哥传第2纪魔法总动员还钱真爱迷失列车暴怒的格蕾丝决战江湖之烂仔鸭王画中情思姆明谷的夏祭的士惊魂临界二十天跨国大追捕:千里追逃初次爱你荒原第三季金钱骗局麦路人识骨寻踪第三季异形:地球第一季心有所依布朗神父第七季我讨厌苏西第一季保持静止

《绝叫》长篇影评

 1 ) 犯罪剧也会触动人心

很好的作品,着目点很独特,年纪轻轻的人竟然也会孤独死。

(所谓孤独死就是独居的人在家中遇到意外时不能被及时发现,因此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治疗,且死去多日才会被发现。

)所谓孤独死在日本其实非常常见,因为他们是长寿国家,而且很多老人就是独居,和家人的关系不像我们这样亲密,我们现在大多时候老人都会和子女住在一起的,但我个人观感现在的趋向其实也在慢慢向着他们靠近……所以孤独死其实不是单单日本人的社会问题,也会是我们的…就像我自己,不打算成家,也不打算要孩子,所以极有可能孤独死就是自己的人生终点,看剧的时候关于这点让我感触深刻。

不过这部剧里的社会现象不仅有孤独死这一点,还有虐童这一点。

日本其实是虐童大国,这是有数据支持的,我当时了解的时候也大为震惊。

而且他们虐童不仅仅是暴力,而是心灵上的折磨,就像死去的女主一样,儿时的记忆造成一生的不幸,所以日本探讨人性复杂的故事多,犯罪剧里的心理变态也是让人大开眼界的。

犯罪推理剧说多了会剧透,只点出两个触及我内心的地方吧,其他的部分留给大家自己感受。

 2 ) 精致的皮囊 消解的内核

初看原著,《绝叫》带来的,是小说叙事的魅力、人物刻画的细腻以及铺天盖地的绝望。

全书没有出现“绝叫”,却又以处处回荡着平庸者崩坏的绝叫。

再看剧版,4集体量基本还原原著主线,但也削弱了原著的震撼与冲击。

1. 剧版严格控制了时长,可能是考虑到收视率吧,在这个限定下其实做的是不错的。

剧情的推进速度很快,节奏比较紧凑,画面和表演也都在线。

但是这样做的弊端非常明显,阳子的转变被太快的带过,以至于黑化显得并不合理,也无法在最高的情绪点爆发,给观众带来共鸣和思考。

原著大篇幅细致描写阳子一步步的生活历程,她在点缀着些许“希望”的绝望中摸爬滚打,这样层层的铺垫使得转变合乎情理,令人愤怒也唏嘘。

和我一起看的朋友没有读过原著,我能感觉出来对非原著党来说剧版无疑是失败的。

剧中对阳子的刻画总感觉少了一口气,若是没有原著打底,如此转变不但缺乏真实感,更消解了悲剧的内核。

私以为,对于此类作品而言,比结局的反转与震撼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如果编剧一味追求反转悬疑,弱化人物的刻画与变化历程,再惊为天人的反转也只是噱头而并无意义。

首先,剧版弱化阳子原生家庭的悲哀,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家庭的冷漠不公是阳子转变的前提,是她一辈子都逃不出去的牢笼。

父亲在家里的绝对话语权,母亲在父亲面前卑躬屈膝的样子,和小纯受到的校园暴力,这些细节被剧版一笔带过,而这又恰恰是打开阳子悲剧人生的开关。

在孩童时期接受到的冷暴力与扭曲的价值观,让阳子一方面极度渴望被爱被关注,一方面缺失自我判断和理性思考能力。

她是个矛盾体,对爱的憧憬让她频频被骗,为了最基本的目的却换来的是无尽的伤害,阳子正是在不解中反抗、在反抗中顺从、在顺从中毁灭。

其次,剧版完全删除阳子的初恋。

与学生时代爱慕的学长重逢并光速结婚,来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东京生活,这是阳子生活的一道光,尽管是灰色的光但聊胜于无。

但丈夫的出轨与背叛让阳子的光瞬间消失,堕入更深更黑的绝望。

作为唯一一名在世的丈夫,这条支线的抹去也影响到了人物的塑造。

在最关键的保险生涯里,剧版也草率处理了芳贺与阳子的关系,舍弃了关键情节。

阳子一开始获得大量保险签约,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钱的魅力,也获得了上司和同事的赞誉,这让阳子明白:有钱才是王道。

她开始高档消费追求享受,这种双重的快感刺激已经让她无法再回到以前省吃俭用的生活。

正因如此,她才在人脉耗尽之后,就算自己买保险或卖身换保险,也要维持这种所谓的光鲜生活。

说到底,她太缺爱了,她太享受被关注的感觉了,如果得到了再回去,胜过杀人诛心。

最后,神代绑架阳子之后居然放了她,过度的美化把本来是压死阳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点燃成了火苗,也让阳子突然的黑化变得莫名其妙,甚至就算她继续隐忍我都不会奇怪。

由此可见,想要靠情绪推动剧情,铺垫与细节至关重要。

2. 原著对日本社会几十年变迁的洞察刻画,并没有在剧版得到展现。

经济的腾飞,东京成了国际化都市,女性的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时代大浪里个人命运的浮沉,是书中非常出彩的一部分。

这是恶女养成史,也是时代悲剧史。

个体的抗争激荡着国家的兴衰,交织着宿命的结局,画出了那个年代的人物群像。

阳子在那个背景下,在传统与开放的拉锯中,自认为走上了女性觉醒、自我复兴之路,却只是沦为男权凝视下的牺牲品和社会潮水中的弃民。

书中的女刑警之所以对阳子的案子如此上心,也是因为她也有不愉快的感情和藏在心里的伤疤,这使她在共情下一步步接近真相。

而剧版把女刑警的个人经历全数删除,让这个人物非常工具脸谱化,有点可惜。

3. 最后再来谈谈结局的改编吧,这个结尾与原著几乎背道而驰,个人认为有2种可能。

第一,政治正确。

第二,我考虑过有没有可能是编剧想告诉我们,阳子已经扭曲到了极致,她对于被关注的渴望接近变态,她布下这个局就是等着警方来发现她呢?

我马上又推翻了这种可能,因为这样和前面她的周密设计相悖,她不会花这么大力气成为恶魔,目的却只是为了和警方玩个游戏,这种为了关注而关注的极端病态逻辑难以自洽。

这也说明,编剧用了原著前面的主线,却在临门一脚时换了个政治正确的答案,因此才显得根本不搭配,结尾直接垮掉。

阳子费尽心机换身份,只是想要活下去,为自己而活,靠自己而活,她想获得重生的念头让她不择手段扫清障碍。

塑造了一头挣脱道德法律伦理的野兽,却突然又让她有了良心,岂不可笑。

其实,我一直好奇剧版会怎么改编叙事方式。

原著三条线的交叉推进,多人称的巧妙转换,极具叙事技巧和迷惑性。

尤其在最后,阳子驾车看着紫罗兰色的天空驶向新生活,全书戛然而止的同时,和前文的咖啡店互相串联,让读者在合上书的一瞬间脊背发凉。

这种悲壮的浪漫,底色是疯癫的绝叫。

当然,我认为这是小说独有的美妙,是叙诡的巨大魅力。

剧版还是保留了对阳子的第二人称叙述,但却没能点明这是阳子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橘堇,对着那个被认为是阳子的橘堇说的话,没有表现出躯体性存在与社会性死亡的巨大反差。

这也导致观感上,这个第二人称没有任何意义,似乎是为了强行保留原著特点而放着的。

不可否认,剧版在有限的时间内拍出了原著的壳,但很可惜,这个时长没有办法展现更多,也就没有办法激起更深层的思考。

毫无疑问,阳子是恶魔。

但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恶魔,是怎么样防止这样的恶魔出现。

毕竟他们曾经也是爱憎分明的孩子,也许他们追求的只是正常的关注与爱,哪怕只有一点。

谁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谁也都有可能变成加害者。

因为人是那么复杂,又是那么简单。

如果整个社会都冷眼相待,所谓共情,所谓道德,是那么虚无而荒谬。

“平庸者的崩坏是野兽的绝叫”。

黑暗之中,愤怒之余,唏嘘之后,我想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3 ) 要活命,先杀人。

整体很还原,但比起原著稍显不足。

首先个人很喜欢阳子和金鱼的对话,金鱼作为弟弟的鬼魂,每一次在阳子面临人生大转折的时候出现,其实是阳子的精神自我的具象,每一次阳子做出选择也是因为和金鱼的对话,这点电视剧没有表现出来;其次,不喜欢对神代武的美化,小说中神代武就是彻头彻尾的坏蛋,他对阳子只有利用,电视剧中赋予这个角色温情,让他成为小时候送阳子金鱼的人,并告诉阳子要笑,哪怕被阳子杀也表现得心甘情愿,表现成一种成全,属实是没必要。

最后,最不喜欢的是对阳子弑母的改编,这个情节是阳子完成的一次很重大的蜕变,原著中她在一次又一次勒死母亲过程中和母亲进行力的较量,最后完成了弑母并将尸体推下悬崖,但电视剧改编成了阳子突然心软,她母亲自己向后退掉入到悬崖,在最后一刻赋予阳子母亲温度也是很没必要,她对阳子一生都是冷漠的,没有爱,她是阳子不幸的起源,所以阳子最后为了自己换身份杀死目母亲是合情合理的。

 4 ) 唯愿我儿蠢与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岛国真的敢,敢狠狠的撕开那层满是鲜血淋漓的苦逼人生给你看。

然后还要告诉你,瞎JB做什么白日梦,哪有什么艳遇富二代,大老板的让你人生从此走上巅峰,然而这一切都是骗人的。

相信的都是傻B,傻B不会有福,纯傻子才有!

近几年日剧越来越向美剧现实生活靠拢了。

反观国产剧越来越棒子国,看着会让人堕落。

满屏满幕的都是十级美颜,玛丽苏剧本。

其实呢,人,生下来就没有那么多矫情可讲,有的就是付出的血水汗水为了活下去睁开眼996清早出门戴着面具分裂出不同的人格战斗着,回家后还要算计水电气各种开支费用,并且带着工作回家继续继续到深夜,清早行尸走肉的重复出门打仗。

最近AB的言论又瞎冒,让人趁年轻赶紧生孩子。

是的,她那个环境生十个八个都无可厚非,高颜值,找了一个还富有的2货老公,用自己的手段上位至今风生水起。

前段时间的有部香港纪录片里面一对年轻父母告诉我们现在孩子的起跑线都在子宫里了,what?

生下孩子健康还好,如果生下来有什么病痛之类的整个家庭都是阴影。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平淡无奇一生能健健康就是最大的福气。

有句名言不就说唯愿我儿蠢与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其实父母的教育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不要指望幼稚园,学校,那里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做人的各种道理还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心里健康的根源。

 5 ) 渴望被看见,是人性的弱点

善恶是后天习得的,还是发自本心的?

如果答案是前者,那么不被爱的人作恶,整个社会都是有责任的。

以此为哲学起点展开社会学讨论的话,社会援助、福利机构、慈善事业、原生家庭、法律教育等等都格外重要。

因为人既然能被塑造成恶女,也能被重塑成良人。

社会学需要唤醒每个公民的觉知,当我们没有处在“弃民”位置时,如果无视流浪汉而把他们推向另一端,我们也是有罪的。

但人并不是一张白纸,任凭后天生存环境所拿捏。

孟子提出的“四端”,就是说人的本性里已经包含了恻隐之心、羞耻之心等。

因此人不作恶,不只是因为从父母身上得到了爱,从社会交往中习得了善,更是ta作为一个主体的自由意志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能动性,即便遭到恶行累累的对待,依旧不能成为杀人的正当理由。

因此尽管绝大部分叙事都包含了对阳子的同情,但结尾还是点出了不一样的东西,使得这个犯罪故事既区别于意识形态输出,又区别于恶女黑化逆袭的爽文。

阳子内心渴望被人找到,说明她还是渴望被看见,这种渴望既能诱惑她犯罪,也会折磨着社会性死亡的她。

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是,人无法只是肉体活着,还渴望认同和尊严。

但渴望认同是把双刃剑,既能促你奋斗,又能让你掉进自自己编织的幻想里,用一个罪恶掩盖另一个罪恶。

片子里的两个pua男,都是利用了人自身的这一弱点。

而唯一的解药就是爱上自己。

*我突然在想,也许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曾经幻想脱离社会。

有花不完的钱,远离烦人的社交,到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地方自由自在生活。

今天是除夕,我猜有很多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不愿意回老家,宁可一个人窝在出租房里。

不必起床见人,不必和亲戚寒暄,不必面对父母的失望,一个人只要有酒和网络就好。

这是自由自在?

还是被抛弃?

不渴望他人的认同,是终极的爱自己,还是放弃自己?

阳子当她意识到,不是母亲束缚着她,而是她紧紧抓着母亲不肯松手,她像母亲失去儿子那样嚎叫。

这一刻她才和母亲分离,她成了一个主体,选择为打破自己的鱼缸而杀人。

但后来她一定发现了,人永远活在鱼缸之中,即使母亲对她好一些,即使她没有遇到渣男,她依旧是一只孤单的金鱼。

如果她能早点接纳这一点,就不会逞强背负母亲的命运,就不会掉进被看见的欲望里。

真正的爱自己,是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即便平凡而举步维艰,也依凭生而为人的良知活着。

 6 ) 富裕也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

无论我用什么样的赞美之词来形容日本影视都不为过。

今天,我强烈推荐两三个月前播出的一部电视剧——《绝叫》。

虽说是电视剧,也才四集,每集大概五十分钟,总共时长四小时不到,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绝佳的电视剧时长。

从《绝叫》这个题目也可以预想到它并不是一部让人欢快的剧目。

如果你看电视剧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也许不会喜欢看,但如果你把它作为欣赏一件艺术品来看,我想,你必定也会喜欢这部剧的。

虽然它是一部电视剧,但是它具有电影般的严谨。

情节紧凑,画面色调考究,演员演技精湛,思想主题悲悯且悲怆。

在这里我就不剧透故事情节。

我只稍微聊一下剧中的女主角铃木阳子。

剧中反复强调一个词——“弃民”,也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

阳子就是其中之一。

阳子从小就被重男轻女的母亲所忽视,后来又被父亲抛弃。

举目无亲的她不得不到东京去谋生计。

东京虽然繁荣,但是不聪明、没学历、没背景、又单纯的她根本无法找到立足之地。

这个城市对她是那么的吝啬,甚至给她提供的空气都稀薄得难以呼吸。

后来,阳子成为了一位“恶女”,但她是那么的可怜与可悯,她的恶行在我看来都可以被谅解。

也许是因为在她的身影中,我看到了自己焦虑的一面。

很多时候,我都担心自己说不定哪一天会一不小心掉入到没工作、没谋生手段、没人爱的“弃民”深渊。

别看身边的人总是在消费、总是在炫富就觉得整个国家都是有钱人。

觉得方便面是一种奢侈品的小孩大有人在。

中国的有钱人是有很多,但穷人更多。

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富裕有时候也会限制人的想象力。

像《绝叫》这类关注社会弱势人群的极具人性关怀的影视在大陆是绝对拍不出来的,至少近些年不会有。

大陆有才情的导演和制片人不在少数,无奈有一个影视审查制度。

有审查制度没有错,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但偏偏大陆这种机构有点“与众不同”,他们想,我们必须要让观众以为像《绝叫》里的“弃民”只有日本这种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才有,所以我们可以引进,但我们自己绝不能拍。

 7 ) 0.5女性——铃木妙子

许多人批评母亲重男轻女忽视阳子才导致一切悲剧,当然原著也确实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但其实仔细看看,阳子的母亲铃木妙子也是大时代的尘埃与陪葬者。

原著的描述中,母亲妙子长相出色,即使人到中年相貌也远胜年轻的阳子;此外,妙子十分擅长读书,成绩优异,也考到好的大学,可惜妙子的父亲秉持“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妙子放弃了大学,去女性技能培训班学习缝纫做菜为嫁人做准备…许多人感叹阳子出身中产家庭却落到弃民地步,妙子又何尝不是呢,明明长相出众成绩优异,却在父权主导下过早结束自己的人生为他人做嫁衣。

少女时期,被迫放弃大学早早结婚。

中年时期,丈夫早出晚归不闻不问,出轨、金钱羞辱一个不落。

还被女儿嫌弃“母亲有狡猾虚伪的一面,只把玄关和客厅打扫干净,二楼卧室一个月才清扫一次”。

暮年时期,接连失去丈夫、弟弟的依靠(她自幼就被父母教导依靠他人),住在破败的两万日元月租房里,低保申请不上,靠一点手工活勉强度日。

老年时期,失智多病,被女儿亲手杀害。

一步一步走向潦倒的一生。

写这些并不是为妙子重男轻女的行为开脱,只是感觉她的一生也没有得到过爱,所以怨恨平凡普通的女儿,自我欺骗沉醉在聪明儿子所代表的她曾该有的更亮丽的人生的幻影中。

妙子的一生,始于父权主导阳子的一生,始于重男轻女的家庭琉华的一生,魔鬼母亲有点像坂道上的家树里的一生,父亲失踪母亲早逝的孤儿,靠出卖身体养活,长大本身就是奇迹了。

绫乃的一生,幼时父亲出轨家暴,婚后丈夫高高在上的自由派,育儿家务一点不做,只会“我没有怪你”。

…叹气,形形色色女性的一生。

 8 ) 活着,是不是意味着要去挣扎啊

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看完这部剧,我再一次被尾野真千子的表演打动,尤其她一身红裙,将手中刺刀扎入神代身体时簌簌落泪的模样。

居然一个人能将她的情与恨全部凝聚在这一个眼神里。

“她好像哭着,一次又一次地举起刀” 其实故事并没有多复杂,从小不被母亲重视的女孩独自在东京闯荡,想要靠自己的能力谋一文职却迫于现实的压力走上一条不归路,从做应召女到加入骗保团伙,最后为自己找了个替死鬼全身而退。

可这些事,从头到尾,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她想要的。

她不过是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弟弟身上的母亲。

她也说过想要创造一个能活出自己的地方。

她真的做到了。

故事的最后她用别人的身份在自己儿时住处的附近开了一间小咖啡厅,过了她所希望的无人打扰的生活。

可是,在被女警员发现真实身份时,她为何反倒松了一口气呢?

明明这一路上,她意图销毁所有能够证明她身份的证据(其中包括自己的母亲),最后她却说“其实自己很想被别人找到”。

我想大概是因为失去母亲,当自己也真正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独身人”,失掉所有束缚,她又不知该如何生活了。

亦或是从小都想获得别人关注与认同的她,在犯罪后自然地产生了想被别人发现与探究的心理。

这个女人,她果敢,带着满腔孤勇独自一人挣扎着;她又脆弱,为了利益一次次委身。

最后的最后,她转过身,带着疲惫而空洞的眼神,只是说上一句“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9 ) 被爱是陷阱,弃民当自强。

【含剧透】不怎么悬疑,犯罪手法很直白,但愿意静静看完这个故事。

日本社会对女性真是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式打压啊,感觉女主一点活路都没有,走到结局那步完全是顺理成章,从恶如崩。

从小被贬低,被无视,没有学历没有能力没有工作经验,无法爱与被爱,这辈子活也没活明白,很多东西要还是不要也没想清楚,感觉人设也是很割裂的。

纵观女主每一次的转折点,都输在对爱的执念。

第一次是找到了保险推销的工作,很难但不是不能生存,又为了争口气做给她妈看,答应了赡养妈妈,其实她妈虽然重男轻女但好歹没有非要吸她血的意思,人家都申请了社会保障,你这边就强硬点说给不了钱不就行了,自有政府兜底,还上赶着送钱。

女主真是,该有自尊的时候自轻(被部长pua),该退一步的时候又逞强。

第二次是业务完不成,只能给自己买保险充当业绩,又被垃圾部长柔情戏码蛊惑,去出卖色相卖保险。

说真的,看到这我都奇怪为什么不真的去卖,好歹赚的钱大头都在自己身上,卖保险是公司得利啊。

东窗事发部长降职,女主也被开除了,欠了一大堆债,只能接着去借贷。

借贷公司介绍她去做鸡,虽然丧失了尊严但经济能好转,然后迎来了第三次转折点,又交了个“对她很好”的牛郎男朋友,结果是个失业后吃软饭的家暴超雄男,又因为自己的伎女身份耻于报警,只能一忍再忍。

和黑社会做交易解决了男朋友,又迎来第四个转折点,这次是被黑社会头目神代的热烈求爱给留在了所谓的“大家庭”。

然后又在神代的诱哄下陷入了杀夫骗保的漩涡,后期被软囚禁,这次为了解决神代,彻底搭上了一辈子。

杀了很多人之后说着要开始新生活,算是第五个转折点吧,估计是为了缅怀原生家庭吧,又非要把店开在自己老家的原住址,生怕警察找不到,难评,这很难评,你情人你朋友你妈妈你自己都白死了。

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么渴望被爱,人虽然是社会性动物,但那是因为之前社会分工不够细,要想活得好只能协作,那么彼此讨好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现在都现代社会了,哪怕一个朋友亲人都没有不也能活得好好的吗,怎么思维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呢?

只有被爱被看见才能活,就像把自己幸福的钥匙交给别人,任由别人摆布,太愚蠢了真的。

生命中还有那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有那么多地方还没去过,那么多体验尚未感知,就急不可待地把自己圈进某个人某些人的爱里,可悲可叹。

也许对这类人来说,学会爱自己比获得别人的爱还要困难百倍。

弃民弃民,最后一步是被自己抛弃。

因为从未拥有,所以把爱看得那么重要。

终究是眼界的问题,“振衣上千仞,顿觉天地宽”,跳不出自怜的窠臼,就看不明白自己真正缺少的东西。

是爱吗?

是资源,是能力,是金钱,是权势,有了这些,爱要多少有多少,何况日本牛郎业那么发达,想要什么货色没有,要多贴心有多贴心,想要他对你有多好就能有多好。

看最后女主的谋划,她也不缺操纵别人的潜力,终究不是楚楚可怜的牲畜,可惜觉醒太晚了。

插句题外话,东亚的儒家文化不是培养出一些精致利己的伪君子,就是为别人而活的傻白甜,完全反人性,正常人苦其久矣。

 10 ) 生活还是活着?“世纪恶女”的诞生

这部只有四集的日剧看得我异常沉重。

又是一个很敢拍的故事,一开始没有仔细看简介,以为是一个探案推理累的剧。

开篇交代女主的童年生活环境,不断地被比较,没有任何的存在感,看了她的母亲就忍不住感叹,原来真的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但是在剧终似乎影射她这样也是有原因的)不健康的成长环境和畸形的教育,终究会带来人格上的创伤,即使是剧中似乎被多爱一些的弟弟,这样的爱也变成了一种负担,让他的内心时刻张着一张督促自己保持优秀的弓,然而这根弦绷得紧了终有一天会垮掉,于是一天弟弟走向马路,车祸离开人世。

弟弟的离开也给这个本就充满不安的家庭又加了一把火,父亲也离开了同时还留下了一屁股债,这时母亲的做法依然画风清奇,她居然打算自己和哥哥住,让女主自己看着办。。。

离开母亲的女主生活并不轻松,后来可以说是被骗上了买保险这条路(PS看了这部剧以后对买保险这个职业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先是禽兽一般为了业绩玩弄感情什么手段都上的上司,明里暗里让女主消费自己的身体以充业绩,这一切女主居然都选择接受了,其实看到这就想说,人真的可以没有选择到这个地步嘛?

想想就觉得细思极恐,生活可以把人逼成这个样子。。

以前有人谈过生活和活着,大概有很多人最开始也是抱着生活的念头的,可是慢慢的就变成活着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最终事情败露女主被辞退,可能是为了在母亲面前争一口气的目的决定负担母亲的赡养费。

无可奈何之下又选择了援交这个行业。

也正是这个选择让她和神代相遇,这样剧中的两条线索便连上了,她以金钱诱惑神代为其除掉暴力的第一任丈夫,但最终她却没有想到自己却掉进了以人换钱的死循环中。

但她没有就此继续下去,三个月中她制定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神代最终死在她的武士刀下,其实最后神代说的不要哭,笑着才能赢,我想或许他早有察觉,我也更愿意相信他真的已经爱上了女主,愿意用自己的死成全女主。

整个计划最精彩之处我认为在于交换身份这个片段,脐带DNA检测结果出来证明与开场的尸体相吻合,这样彻底指向尸体就是女主。

直到后来女主倒叙自己买好房子,亲手杀了援交工作认识的朋友。。。

弄来猫,完美地创造了一出孤独死的惨剧。

为了让所有与DNA有关的的证据消失她还决定杀了自己的母亲,她没有最终下得去手,而她的母亲在喊了一声阳子以后自行了断了。

其实她就像女主说的,她真正讨厌的不是阳子,而是她自己吧。

人有时讨厌自己也会变成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找不到对于自己,对于他人的意义。

即使是爱,在这样的否定下也会被放大。

女主阳子最终被发现,可能就像她希望的那样,她已经作为一个孤独的弃民太久,或许现实生活中看似被朋友环绕的我们也是,找到一个所谓的归属并不容易。

女主虽然被生活推推搡搡,但是可贵的是她终究没有放弃,虽然她的所作所为最终让她被冠上世纪恶女这样的名号。

至少她也是在努力着的。

生活还在继续,不知道我们会被推向怎样的自己。

《绝叫》短评

才出虎穴,又入狼口,女主角悲惨的一生完美诠释底downward spiral的故事。中国叫韭菜,日本叫弃民。

10分钟前
  • Dhamma Geek
  • 还行

它有层层叠叠的故事,让你看到一切背后的原因,而这原因,永远不是一天就养成的, 它是漫长岁月里一点点积累的无望,而最终就成了绝望。这个推理虽然没有复杂,但是内容还是值得深思的。我也相信现实中不乏这样的真实案例。一开始就知道她杀的那个女孩是谁。她杀她,纯粹就是出于非常自私的目的而选择的滥杀无辜。还有出于内心深处对堇拥有母爱的嫉妒。她杀了她,她应该也会觉得煎熬和内疚,所以最后与警察相遇,才会说一切终于可以结束了。其实,人不走极端的话,任何时候都是可以被救赎的,心里永远要有希望。能理解她对母爱的渴望,但是作为孩子和少年,容易极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成年人,自己对自己有更多的控制的能力,可以明白,就算爸爸妈妈不爱你,你依旧可以有爱自己的能力。希望所有有类似经历的人,都能挺过来。走出来。

14分钟前
  • Eileen
  • 还行

好想骂人!我已经过得这么丧了为什么还要看丧到肮脏垃圾堆底的剧!“我在意的不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死去,而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死去却无人察觉。”虽然猜到了结局,但直到结局前,这基本是一部<被嫌弃的松(阳)子的一生>的翻版;倒是希望最后一个画面停止在似是而非,而不是无意义的自赎。//【 以为半陷入黑暗泥沼就是束缚、全陷进去就是自由?bullshit! ——失去痛觉,麻木不仁,我也很想做点改变啊,可为什么总有嘲笑着阻碍着无力的我的时时刻刻?

15分钟前
  • GIVIND
  • 推荐

感觉这个剧改的不是很好,不过sorry我没完整看完,我是在抖音上二倍速看了解说。但是发现好多剧情被导演任性地修改了,并且我觉得这样的修改十分失败。首先是虽然提到阳子小时候遇到的金鱼大叔和长大后遇到的神代都有六指,但是书里完全没有指明这就是同一个人。并且剧中阳子准备刺死神代前,神代竟然带着那种心满意足的神情顺带给阳子灌下一碗鸡汤才死去。搞得好像他自愿赴死一样啊,这样太狡猾了,说“践踏拼命抵抗的人才有价值啊”这句话的人是他,可是他这么轻松毫无抵抗地死掉了。还有书里面写阳子掐死母亲的片段非常充满生命力,主动权在阳子,她把母亲扒光扔下山去;可是剧里改成终了母女刻意煽情哭作一片,母亲自己穿着棉袄跳崖。拜托!感觉这导演把很多阳子的高光时刻都改成烂俗催泪桥段,感觉吃屎了。

17分钟前
  • 忍者神猪
  • 较差

先看的剧,还没看小说。但既然是社会派,四集的剧里展现出来的却只有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痕。

21分钟前
  • 肉美
  • 还行

造成阳子人生悲剧的一系列因素背后矗立的根源性因素(之一)——男权,男性对女性的暴力,各种意义上的暴力——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几乎没有在剧集中表现出来,个人认为这相当于失去了这部作品本来的根基……如果有可能,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一部分被引去的原因,我内心中有一个十分悲观的猜测,猜测那个原因是极其“讽刺性”的

24分钟前
  • 我欲乘风归去
  • 较差

弃民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缺爱的原生家庭被“孤独死”,十一只猫与一个独居女性得到母亲全部关注的弟弟,家暴的牛郎男友,金鱼小贩神代(杀夫骗保)反转,黑化的阳子,小橘身份顶替

28分钟前
  • CATCH-22
  • 推荐

改编得不错,但是小说阴暗压抑到极致的社会氛围被最大限度地削弱了。推荐真的可以去读小说,结尾部分,小说堪称神作——那是一个名叫阳子的女人,在永远也看不到光的暗夜中,努力迸发出的最大光亮;但即使是光,也冷得刺骨。

29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推荐

前面那些改编也就忍了,而且甚至觉得最后妈妈自己跳崖的改编比原著好,但就是,一定要被抓吗?日剧也要这么政治正确吗?

34分钟前
  • 路迦Loka
  • 较差

只给两星 我不能理解女主的三观 前面不管如何渲染这个人很惨 我还是不能理解 说到底还是能力不够 杀掉那个给她鱼的男人 我都替她感到可悲 后面又因为嫉妒杀掉一个无辜的人 恕我无法理解这个脑回路 三观不正的剧看了挺多了 这个真的不能理解

37分钟前
  • 🍊
  • 较差

评分虚高,改编得一点说服力都没有。阳子人生前半遭遇几乎都照搬了小说原著、后半却改写成了和小说不同的倾向(似乎有意导向温情走向了),导致所有关键人物前后行动都矛盾了,也没道理。加之篇幅过短,很多关于阳子怎么会一步步堕落及转变,都没有足够的解释,所有残酷的情节被删得一干二净,看起来像是咎由自取,完全无法共情。

41分钟前
  • shura
  • 较差

尾野演得是真的好,但是這改編的是個啥呀⋯兩星不能更多了,一星給選角。

43分钟前
  • 查理不开朗
  • 还行

改的一坨shit 真是对不起原著这么好的本子

44分钟前
  • Tomie_xy
  • 较差

好一般啊。。日本的保险公司都是死的吗 轻轻松松就赔偿了 事故死这种意外死亡,在香港没有两三年都拿不到死亡证明,怎么可能一个月就有钱收!

48分钟前
  • Wongwongwong
  • 还行

1、也许并不是母亲没有放过她,而是她一直没有放开母亲;2、所谓最后形成恶女,最终不得已的反抗,也是一种顺从!以前是把世界幻想成母亲,对世界的顺从,仿佛可以得到认可,后来一次次失望,让自己明白,世界比想象中还要残酷,幻想破灭,所以开始反抗,而反抗的胜利也是为了最后在母亲面前证明自己,当她完美杀了人拿到了钱,觉得自己已经足以证明自己时,她不是赢了,而是输了,她的一切胜利还在要在母亲的面前和言语肯定里才能获得意义,一个真正独立的灵魂,摆脱了童年的阴影,不是将母亲(童年的代表)推向悬崖,以显得自己的胜利,而是真正的认识到自己有童年阴影和一个糟糕母亲的事实,而不在把他们作为自己生活成败得失悲喜与否的标准,做出了不必获得别人认可的行为和不需要他人界定的人生!

51分钟前
  • 乌鸦地
  • 还行

最后你会发现 是人类制定的规则 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糟

55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2.5//尾野真千子从样貌到气质 几乎完全抓住了铃木阳子的灵魂 太像从书里走出来的了//即便知道一本极好的小说很难改成同样好看的影视剧 但这个呈现也是真的失望 除了自我放弃的无望氛围和蛛丝般祈求认可的自我意识 其他看起来既不如小说绝望也不如小说狠戾//虽然阳子并不是什么讨喜的角色 但她那一点点挣脱躯壳的求生意志 也着实让人心生敬意//人大概就是这样成为了万物的尺度

56分钟前
  • YiQiao
  • 较差

安定如尾野。

1小时前
  • Sophie
  • 推荐

丢掉了很多关键情节,再加上原著的写法本就独特,实在很难还原那种震撼。

1小时前
  • 由之
  • 还行

结局扣一星。

1小时前
  • 绒布狗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