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对于标签印象太过于刻板,像剧中马东锡饰演黑帮大佬-张东书 ,并不是我们传统认知上的黑道大哥,而是一个在小女孩没有伞只能淋雨回家时会将自己的伞让给小女孩的暖心大叔,打破我们对黑道大哥这一标签的认识,原来黑道大叔也有暖心的一面。
剧中有较多的打斗的场面,相对刺激,能够起到比较好刺激到观众视角效果。
剧的结局也是令人吃惊,为了让凶手绳之以法,张东书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让这一场人祸得以终结,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善恶终究是在一念之间。
剧情结构:(开篇)黑帮大佬暴力开场,暴打人肉沙包;励志升职加薪、嫉恶如仇的刑警队小组长;(铺垫)连环杀人案,再次作案;警队分析案情,组长急于立功;黑帮大佬帮派谈判,小弟引发冲突,大佬暴力化解;(转折)谈判结束,大佬单独开车,被杀手捅伤,大佬躲刀反伤杀手;(争论)大佬副手带人报复谈判对手;杀手傻狗泄愤,遇狗厂主任捅杀泄愤;(带入第二幕)组长找到医院的大佬,大佬拒不配合,两人不欢而散;(B故事)B故事为凶手杀人故事;(游戏时间)凶手杀人劫货车,丢失匕首;组长突袭大佬游戏机造假窝点为要挟,要求合作;小弟找回匕首和遗失车辆,大佬和组长谈判合作,却彼此录音录像相互要挟;(中点)黑帮对手被大佬派人用杀手匕首杀死,警方检测出连续被杀人员DNA,被认定为连环杀人案;组长不满案件被上层接手,怒揍大佬被反击干翻;(坏人逼近)杀手不满被替罪,纸条告知被杀大哥黑帮副手;大佬和组长杀手车内搜寻线索,却被对手黑帮追砍,两人联手杀出重围;组长也失手杀死黑帮副手;(一无所有)尸体被大佬掩埋;组长在接到绑架勒索案件,接头时发现杀手,追捕未果,在小吃店老板告知,在万千酒瓶中找到杀手指纹;(黑暗时刻)通过指纹DNA比对,锁定杀手,警匪兵分几路出击搜寻;层层排查;(进入第三幕)大佬送下雨小女孩雨伞被组长调侃;(大决战)当夜电视报道小女孩死亡消息,大佬愤怒带小弟立即排查32路公交车,找到杀手居住宾馆;伏击中,杀手驱车逃脱,追击中组长和大佬和杀手三车撞击截停;分三路追击,大佬副手被杀手捅死,惨叫声引来大佬,最终杀手被大佬擒获,却在斩杀之际,被组长开车冲入撞晕,杀手抓回警局;(结局)因为没有直接证据,法庭凶手即将被翻案;大佬做为唯一的目击证人出庭作证,杀手最终被判死刑;大佬也因造假游戏机案件入狱(组长和大佬出庭的要求);组长获得加薪升职,大佬带着绳子微笑面对凶手;
犯罪动作题材的电影《恶人传》,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韩国现实社会的境况,杂糅了各种经典犯罪片的元素,涉及韩国社会体制,将黑白两道之间模棱两可的暧昧关系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旨在表现社会的动荡不安、个体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猜忌,然而这一切未知都充满着不安和绝望。
善人都是相似的,恶人却各有各的不同。
《恶人传》不是一个人的自传,影片讲述了嫉恶如仇,不择手段而被称为“疯狗”的重案组刑警与险遭连环杀手毒手的犯罪组织头目联手追捕连环杀手的故事。
电影中一共有三个主要人物,一个是脾气火爆,做事不守规矩的刑警郑泰锡;一个是童年不幸,因此产生变态人格的杀人犯姜京许;还有一个是心狠手辣,却心存善念的黑帮大哥张东书。
城市的纷乱潜伏着众多危机,人性的阴暗面也是伴随着所遭遇的事情才凸显出来。
故事从一个连环杀人案开始,凶手每次都在深夜动手,且作案有一个共同点——他会先故意营造追尾假象,趁着受害人检查车辆事故的时候,从背后利刃刺死。
一天晚上,张东书在晚上独自驾车,路上和凶手的车追尾,几番搏斗后张东书受了重伤,凶手仓皇而逃。
极恶较量就此展开。
身受重伤的张东书抢救后生还,为挽回帮派颜面,他所能做的只有抓住凶手犯并以此服众,但仅凭自己记忆画出来的画像找人,难于上青天。
而此时,同样迫切想要找到杀人凶手的刑警郑泰锡却受上级责罚,追捕之事遭遇瓶颈。
极具戏剧性的是,在张东书有人手但没有专业经验,郑泰锡有专业经验但苦于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张东书和郑泰锡选择结为一派,合作抓出真凶。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句悖论在恶人之间依然适用。
曾经的对头,现在却要合作寻找凶手。
郑泰锡问张东书:“一个坏人会抓另一个坏人吗?
”张东秀给出的回答却是:“两个坏人会抓住更坏的人”。
随着剧情的深入,曾经互相看不上的双方,竟也能一起谈笑风生,甚至互相羡慕。
最初正义凛然的郑泰锡,也成为关心自己功劳和给黑帮输送便利的人,从开始一个认为社会非黑即白的人,到了解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混乱。
手段是用来对待坏人的,而普通人则应温柔以待。
凶恶的黑帮老大主动把雨伞给没伞淋雨的女学生,他的暴力和凶恶并不是随时随地的爆发出来,只有在对方越过他的底线时,才会发出的威胁行为。
最后张东书率先抓到姜京许,当张东书手中的刀快要砍到杀人犯姜京许的脖颈时,却被郑泰锡救走了。
随着凶手落网,两人合作关系结束,张东书的地下事业也迅速被郑泰锡曝光,受到了通缉。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连环杀人犯在法庭上那一幕。
由于没有直接证据,法庭未能给凶手执行死刑,但如此穷凶恶极之人,不死实在天理难容。
遭受通缉的张东书,在明知道作证人后会进监狱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出庭指证姜京许的罪行,面对辩护律师的提问,他反而向辩护律师提出灵魂之问:当你的家人被以如此的方式杀害,你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吗?
我想律师心中的回答应该是不会吧,所以才需要让和本案没有关联的律师来辩护,才有当事人回避制度。
在知道此类案件易受到极大的道德压力之下,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只是要求法律来维持我们的绝对正义,却去忽略它可能带来的弊端。
由于有律师辩护,缺乏证据,加上法律的漏洞,反而成了恶人脱罪的捷径,光靠法律似乎不能使他得到该有的惩罚,而恶人确实到了十恶不赦,罪该万死,必须杀人偿命才能平民愤的地步,该当如何?
毕竟真的很少有事情是非黑即白的。
在我们的观念里,刑警是绝对的好人,黑帮是绝对的恶人。
影片中,刑警郑泰锡功绩颇丰,站上了领奖台。
难道他是片中仅剩的好人吗?
不,他的正义并不是真正的正义,最后为抢夺凶手,将黑帮老大张东书撞到抢走凶手。
其实他也只是为了升职,一个打着正义的旗号的伪善的人。
黑帮老大也会给小姑娘让伞,灭掉烟头,有人撞了他的车,轻轻说一句“没关系,你走吧。
”好人可以是坏人,邪恶中也有善良的一瞬间,坏的不是人,而是事。
整部影片中,动作戏不多,多是简单粗暴的动作,影片的主题更多讲的是人性,是恶人,没有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城市生活充满暴力、罪恶,生活在这样环境中不同职业的人都在命运与欲望之间自由选择,致使其中出违背个人意愿和道德的事情。
作为一名中学生,所体味到的是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间应坚守初心和正义感的决心,即使面对邪恶,我们仍需在理智的判断下做出合理的选择。
文/梦里诗书警察与黑帮老大,本当善恶分明,水火不容的二者,在《恶人传》里的关系却因为连环杀人犯的出现变得错综复杂了起来,而以暴制暴的警匪连手则形成了电影颇具新颖的剧情张力,一场以恶制恶,善恶难分的争锋对决,虽不乏粗糙,却也酣畅淋漓。
根据真实事件的改编,《恶人传》是一部全员恶人的电影,无差别杀人的变态杀手意外把心狠手辣的黑帮老大当作了目标,乘其不备将其刺伤,黑帮老大因此险失了性命。
当一贯的施暴者突然变成了被害者,失了颜面的黑帮老大自然要为之复仇,而作为连环杀人案唯一的幸存者,为了以此获得晋升机会的警察则不惜与黑帮联手破案。
警察,黑帮老大,变态连环杀人犯共同构建起了一段颇为玩味,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
变态杀手的恶自不用多少,马东锡饰演的黑帮老大撑起了这部电影几乎所有的张力,作为一方枭雄,他并不是一个嗜血的恶魔,相反从他愿意把伞给学生这一细节上,我们在他的身上仍旧可见于人性的善,他的心狠手辣只体现在黑帮残酷的丛林法则上,任何人都不能坏了规矩,任何人也都不能让自己失了面子,这是维护自己地位的根本,所以他才迫切要找到伤害自己的杀手。
警察的恶则在于自己的欲望,电影伊始为观众树立的是一个虽有能力却郁郁不得志的小警察,面对黑帮组织,收了黑帮钱的上司不让他过多插手,他迫切需要职位的晋升去改变这一现状,所以面对成为被害者的黑帮老大,他才会罔顾法律选择与其联手,善与恶的边界在电影中是被模糊的,但电影所展现的却又恰是在利益面前最为真实的人性。
由此我们再来看电影中的恶不免充斥了讽刺,法律本是扼守正义的最后一道底线,但在电影中杀人无数的变态杀手最终仍旧需要恶人自有恶人磨的结果才能让人拍手称快,为霸一方的黑帮老大因此反成为了电影中最为贴近正义的人,而作为执法者的警察虽然也在抓捕凶手,但他的动力更多的是因为可以借此更快获取晋升的渠道,如此环环相扣讽刺构建起了电影出色的内在纵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关于人性善恶又不乏动作戏的蓝本,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精细的打磨,一面电影所谓的黑帮就是一群混混经营的游戏厅,这一编排非常刻意的就是为了去突显黑帮老大的善,另一面我们不得而知魔鬼缘何成为了魔鬼,被一带而过变态杀手犯罪动机,电影对这一角色的塑造俨然是严重缺失的,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只是把焦点放在了警匪联盟上,却忽视了过程,忽视了推理,甚至忽视了内核的提炼,这与似如《杀人回忆》般的经典,仍旧有着本质差别。
人性从来不是非善即恶的,警匪联盟,全员恶人的《恶人传》,虽然尚欠火候,但其在以暴制暴的极恶之下所一展讽刺与人性,即大快人心,也耐人寻味。
2019年韩国电影。
一个变态杀手,意外招惹到了一个黑帮老大。
同时,又因为这个杀手连环杀人,引起了一个正义警察的注意。
阴差阳错,这个警察和黑帮老大,联手开始追捕这个杀手。
影片的前半段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特别是主角马东锡,健硕的身材,虽然凶狠,却有些憨憨的感觉。
但是,影片后半段却有些憋屈。
很难想象,被警察和黑帮同时追杀的一个独狼式杀手,居然可以逍遥那么久。
以至于最后被抓后,也很曲折地才被定罪。
恶人传?
恶人到底有几个?
黑帮老大是恶人,他的恶在于贩卖老虎机,整个电影里,甚至于连欺负弱小都不属于这个黑帮老大,反而在送女学生伞的那一幕还拍出啦他的可爱性的一面。
警察是恶人,他的恶在于与黑帮联手,甚至最后直接利用权力让连环杀人者死于黑帮老大之手。
连环杀人者是恶人,他的恶在于似人命如草芥。
人在他眼里就如同鸡一样,没有目的的杀人。
只是为了杀人的快感。
也只有韩国这样的国家能拍出如此讽刺这个世界的电影。
第一规则,整部电影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破案故事。
但通篇却都是规则的影子。
什么规则?
黑与白的规则,生与死的规则,正义与邪恶的规则。
所谓规则,他并不存在,何谓黑白,何谓生死,何谓正义与邪恶。
都不存在,但是人类赋予了它。
于是少部分人创造了规则,属于他们的规则。
而大部分人却生活在这样的规则里。
规则有大有小,大的是政府制定的法律,小的是我们制定的家法。
要想生存,就必须遵守规则。
什么黑什么白什么善什么恶,根本不存在。
第二法律,杀人犯判刑时一句话非常经典,作为法律的创造者和执行者,你们真的有这个权力吗?
如果你们是无辜的,那么我也一样。
仔细品味这段话,会发现非常多好玩的游戏规则。
法律只是一把刀,它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
至于杀的是什么人,那要看拿刀的人而不是刀。
这部电影评分不应该那么低,完全可以媲美肖申克的救赎。
我们需要看见这个世界的善,同样我们需要看见这个世界的恶。
这部电影就带给我们一个大恶,虽然拍的很隐晦,但是通篇都是埋伏,好像时刻有人提醒你,这是恶。
但他又不明说。
这部教科书似的电影在未来或许有他的一席之地。
我只想说,警察太蠢了其实不让黑帮大佬动私刑就是因为想升官吧要是真那么正直,真的那么嫉恶如仇,真的法律至上,你自己杀人,伤人,和黑帮合作,帮黑帮掩盖杀人的事实,自己怎么不自首呢?
这种伪君子,所谓的模范市民真的让人倒胃口没有能力找罪犯就算了,还没能力给罪犯定罪引用剧里的话:警察就是无能的家伙以及女高中生说的 你比大叔更像黑帮只能说这部剧就是全员恶人而尤其令人窒息的就是想升官的警察真是应了他上司的那句话,你就是想升官吧想知道一开始不让动用私刑,后面又把他们放一所监狱,警察是脑子有包吗?
这不前后矛盾吗?
唯一的解释只有警察也是个伪君子了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到底谁是真正的恶人,变态杀手?
黑社会老大?
看完之后,全员皆恶人,只是表现着不同类型的恶。
影片围绕着三个人展开叙事。
第一个登场的是一个无差别行凶的凶手,用汽车追尾的方式让受害人下车,残忍的将其杀害。
第二个出场的是一个无视规则却充满正义感,一心想要破获连环杀人案的警察。
第三个人是看起来凶神恶煞,做事杀伐果决的非法贩卖游戏机的黑社会老大,有一大票忠粉小弟,一天晚上被凶手捅伤险些丧命。
黑帮老大为了维护江湖地位必须抓到凶手。
警察为了破案,不惜和领头上司对抗,和黑帮老大达成协议,联手抓凶手。
警察和黑帮老大这两个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角色设置,本该敌对的人却组成了一个合作抓凶的奇怪组合。
从刚开始的互相不信任,不同的行事风格,双方激烈交锋,到逐渐互相理解。
一个无辜女孩儿的死激发了双方强烈的斗志,双方互相协助终于抓到凶手。
意外却发生了,狡猾的凶手抹去了证据,导致无法判刑,唯一的人证就是活着的黑帮老大,而此时黑帮老大正在被通缉。
在警察的劝说下,黑帮老大只好出庭作证,以暴露自己的方式将凶手拖入牢狱中。
不足的是,影片太多比重表现暴力,黑帮的泄愤打斗场面,杀手的暴虐凶残,案件的推理只是一带而过。
不过不得不说看得是真爽!
无论是人多势众的黑帮老大,还是狡猾多段端的变态杀手,最后都被警察制服,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是否说明了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正义最终会到来呢?
显然这不是影片要表达的主题。
影片中小警察为了破案,用尽了卑鄙的做法。
虽然他有勇有谋,但是一心想要抓住连环杀手,还要制裁黑帮老大的最真实目的是为了自己的晋升。
为此他不惜与黑帮老大谈条件,黑白两道联手抓捕连环杀手,最后又背信弃义,开车撞晕黑老大,抢走杀手。
但是在审判席上却发现,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杀手拒不认罪。
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又去找黑老大帮忙。
作为一个违反约定,又害黑老大生意被端,一帮小弟跟着入牢的人,他也是真有脸。
最后在黑老大被关进监狱,去找变态杀手报仇时,小警察此刻正在享受着荣誉和嘉奖。
更值得让人深思的是,小警察自始至终都相信自己代表着正义的一方,自己有权利惩罚一切恶的事物,却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卑鄙无耻。
cr:北冥有鱼
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首映的这部韩国电影《恶人传》,主要讲述了三个人之间的故事。
第一位黑帮大哥大,满脸横肉,肌肉发达,从事着非法的老虎机生意,手下养着一帮忠心耿耿的小弟。
不料有一天晚上被一个陌生人从背后捅了好多刀,险些丧命。
这就引入了第二个人:一个变态的连环杀手,每天晚上看心情随机杀人:孱弱的中年人,壮实的黑老大,无辜的女学生都可能成为他杀戮的目标。
但是没被杀死的黑帮老大成为了他的最终克星。
第三个人就是一心想要破解连环杀人案的小警察。
为了破案,他不惜与上司对抗,与黑帮达成协议,联合抓杀手。
最后在杀手被黑帮老大抓到,就要被办了的时候,他却强行将杀手带走,声称要用法律的力量来制裁他。
然而由于每个杀人现场都没有留下任何指纹和罪证,在律师的辩护下,杀手面临着被无罪释放的局面。
在紧要关头,黑恶老大同意作为证人出庭,帮助法律伸张了正义,而他本人却因为非法的赌博生意被关进牢狱。
这场博弈中最大的赢家自然是这位小警察,既破了连环杀人犯的重案,还揭露了黑帮头目的罪行。
他被提拔升职,春风得意。
监狱里,黑帮老大正谋划亲手结果了杀人犯,为身边小弟的丧命而复仇。
影片名叫“恶人传”,谁是那个恶人呢?
杀手吗?
或者凶神恶煞的黑帮头目?
其实他们三个人都是。
这部电影讲述了三种类型的恶:明处的恶,暗处的恶,和人心的恶。
1、明处的恶黑帮老大代表的就是明处的恶。
不但外表凶恶,也心狠手辣。
对于故意挑起争端,争抢地盘的其他恶势力,果断把他们打得人仰马翻,毫不手软。
但是他又是讲道理,重情义的,遇到女学生下雨没拿伞,主动将自己的伞送给学生,他信任的跟班被杀手杀死,他就要追究到底,就算追到监狱里,也要亲手结果杀手。
他对警察说,手下的小弟们都要养家糊口,不得不做一些违法的生意。
这种明处的恶,通常看起来很吓人,实际上是危害最小的。
因为这种恶通常是被迫如此,被迫挣钱,被迫活命,只要不触犯他们的底线和原则,他们和善良的人并无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一群警察和一群小混混们把酒言欢时,场面如此和谐。
看得见的恶,才是最容易防守的恶。
所以人人忌惮的黑老大,反而成了三个人中的弱角色,时刻处于被动局势。
2、暗处的恶这个暗处,就是不为人所知,也难以让人明白的恶。
这个变态杀手杀人时,通常选择不见光的晚上,而且总是趁人不备从背后下刀。
而且杀的都是和他毫不相关的陌生人。
关于他的变态心理,影片中也只提到一句“小时候遭受父亲虐待”。
所以他人性的阴暗程度也是让人猜不透的。
如果不是遇到黑帮老大,就连他的身份、长相,警察都无法追踪到。
甚至最后费尽周折抓到后,也无法定罪。
古人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躲在暗处的恶,总会伤害到善良无辜的人,也总是让人难以防范,所以变态杀手才会屡屡得逞,肆无忌惮的连环作案。
3、人心的恶无论是人多势众的黑帮老大,还是狡猾多段端的变态杀手,最后都被警察制服,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是否说明了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正义最终会到来呢?
显然这不是影片要表达的主题。
影片中小警察为了破案,用尽了卑鄙的做法。
虽然他有勇有谋,但是一心想要抓住连环杀手,还要制裁黑帮老大的最真实目的是为了自己的晋升。
为此他不惜与黑帮老大谈条件,黑白两道联手抓捕连环杀手,最后又背信弃义,开车撞晕黑老大,抢走杀手。
但是在审判席上却发现,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杀手拒不认罪。
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又去找黑老大帮忙。
作为一个违反约定,又害黑老大生意被端,一帮小弟跟着入牢的人,他也是真有脸。
最后在黑老大被关进监狱,去找变态杀手报仇时,小警察此刻正在享受着荣誉和嘉奖。
更值得让人深思的是,小警察自始至终都相信自己代表着正义的一方,自己有权利惩罚一切恶的事物,却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卑鄙无耻。
无论是明处的恶,还是暗处的恶,他们不是败给了善良和正义,而是输给了人心。
莎士比亚说:“ 比起人心的险恶来, 魔鬼也要望风却步。
”在这场恶人们的较量中,最可怕的是,有的人不仅打着善的幌子来行恶事,甚至自身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恶人了。
豆瓣上面的韩吹是越来越多了吗?这片除了血腥场面还有一点吸引人看下去的欲望之外,就真的没什么了……和去年那部《目击者》一样,凶手杀人如过无人之境,逻辑硬伤真是多到让人发指的程度,整部片抓犯人感觉跟玩儿似的……
跳脱固有思维的结局,全程都在感觉像在看八九十年代的港片,要是少了马东锡想必会黯然失色。
这片子的好处都是从弗里茨·朗那里拿来的,警察和黑帮联手抓连环杀人犯就是《M》的剧情框架这个不用提,还有女学生被杀后一群黑帮冲出去找人的那股热血感朗那里也有,杀人犯质疑法律体系的说辞也像借鉴了朗的《M》或《狂怒》。这个编导谋篇布局的能力挺差的,凶手很早就露脸,但他的行为又跟另一条线没什么呼应互动,看着零碎;角色的人设也不好,警察这边就是反正他秉持破案为大的基本准则而其它的比如基本礼节之类的都不顾了,你是想破案,那你就了不起了么?令人厌烦;节奏也不对,杀人犯无所谓的态度是为了引出他最后真正的害怕来表示他受惩罚了,但此人的台词是不是有些过多?收个尾需要半小时吗?包括前面警察和领导的各种争吵,办个案不能好好说话么?对方也没妨碍你啊,这个桥段还一而再的出现。导演上没什么风格,可能有点想做旧,但没效果
受到帮助的小女孩又死了!韩国警察又是一贯的中年泼妇作风,一点小事就脸红脖子粗扭打一团,非得这样才显得接地气?这套路还打算用几年?而且装逼感这么重,动不动就来段无意义的暴力,能把黑社会和警察拍的像模仿古惑仔的初中生也真是够无聊了
看了前15分钟。#20190716
黑道白道手牵手变态杀手无处走
想把现实社会里的变态禽兽都交给马东锡暴揍一顿!
双男主帅炸~路数迥异但都man爆了~剧情略屎~
给小女孩送伞的细节不错
没什么意思
发着牢骚的卡车司机准备好了生日蛋糕,搭上公交的女学生开心借到了雨伞,开夜车的男人已经在回家的路上,可他们都回不去。角头彼此逐利,警察相互争功,好与坏联手,善与恶模糊。法律将恶人送到医院,提供米饭,让恶人接受审判,而不是立即偿命。它无法阻止变态享受刺刀的乐趣,却可以让善恶泾渭分明。
@谢飞导演 对这部电影的评论正是我想表达的,确实跟港片《反贪风暴》简直一个等级,至于说到比《寄生虫》还要差,我倒是没看过《寄生虫》,但人家的国际大奖那是值得肯定的。所以我只想说这评分真的吹得太高了。
6.9分
两个恶人,在抓一个更坏的恶人,何为恶,不守规则,不按规矩。
追逐、黑白勾结、日常黑法律,虽然充满了各类黑帮电影中惯用的套路,前半段也不知所云,金武烈更是个拖油瓶,但那个通片散发着那该死的、令人着迷的荷尔蒙气息的人依然能够靠着他的个人魅力拯救这部电影,只能说,马东锡大叔是宝藏大叔啊!心底给这电影三星,但因为结局和大叔,私心加了一星。
我是马东锡的脑残粉 他太帅太可爱了呜呜呜呜!!!
55/100 把警探郑泰硕和黑帮头目张东洙拍的这么暧昧是故意的吗?非常油腻做作的娱乐类型片。
题材来说:暴警+黑帮联手抓恶魔,真的很带感嘢。但是,我对剧本略有不满,真凶只有一个人,却无缘无故上升至神级杀人,另外结局算是一种妥协吧,但这个交易也把“恶”升华至另一种形态:相互利用。
很有意思!娱乐片或者类型片,如果我能常在电影院看到这样的水准,我就太高兴了,我就是电影院的常客了!马东锡很稳,感觉这个角色就是为他设计的!最后都有点为他觉得冤。感觉他才是正面角色,警察都傻乎乎的。这片摄影剪辑非常好!(在警察办案流程以及法庭程序这些方面非常差。本想打3星,想了想挺开心的,打了4星。)
小警员晋升心切、越级越权与黑帮头目联合办案,实属罕见,编剧你的脑洞还能再大一点嘛?警察除了颐指气使、拳脚相向、歇斯底里、大喊大叫,在马东锡面前,简直就是一群草包。韩国警察的办案风格真的让人捉急,看不到冷静和理智、除了暴力执法,别无其他,虽然韩国电影在犯罪题材上已经独树一帜,但同样的类型拍得多了也难免审美疲劳,我觉得绝大多数韩国犯罪片都是对《杀人回忆》的拙劣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