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最好的时光

最好的時光,Three Times

主演:舒淇,张震,梅芳,廖淑珍,狄玫,陈诗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05

《最好的时光》剧照

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2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3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4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5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6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3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4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5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6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7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8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19最好的时光 剧照 NO.20

《最好的时光》剧情介绍

最好的时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片是侯孝贤对自己电影生涯所作的一次总结。三段故事里男(张震)女(舒淇)主角表达情感的方式及所处时代背景,都能在侯孝贤各个时期的影片里找到对应。《恋爱梦》纯净,似不可抵达的梦的彼岸;《自由梦》感人,却是接近天国的更遥远的梦境;《青春梦》冰冷,却是现实。 冒失说出侯孝贤眼中“最好的时光(或最好的电影时光)”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威洛比家的孩子们1982奔月假日劫滑头鬼之孙奴良组事始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说老公坏话天命恶魔之手爱的边缘失恋疗养院无名天使3D当我们同在一起超狗任务邪恶骨血大好时光手术直播间博很恐惧少年好莱坞第一季天伦发明之父行尸走肉第十一季最美的地方遇见你那些特立独行的猪有一种喜欢天堂凹抓住幽灵天堂90分钟地狱猫浩哥爱情故事

《最好的时光》长篇影评

 1 ) 他的自由梦,坐实的不过是她的伤心地

“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梁启超这首哀国运之诗,用在侯孝贤的电影,却是另一番意味。

惟梁启超梁先生马首是瞻的青年,偶遇唱南管之艺妓,引为知己。

不管世事如何,总是记得来此听一曲住一宿。

听闻她那“小妹”已有身孕,慷慨解囊助她赎身嫁入小康之家为妾。

他日,小妹回“娘家”前来拜恩公,却是命运之讥讽。

错错错。

一错,他向来反对蓄妓,却愿成人之美。

二错,他自己永不会纳妾。

三错,她成全了别人的自由,自己却要永留勾栏之院,再无尘埃落定之日。

他怀抱家国自由之梦,她怀抱得遇良人自由之梦,不过都是空嗟叹。

明知此是伤心地,不一样的月光,一样的凉薄。

吕思勉先生说,于历史而言,常人常事是风化,特殊人所做的事是山崩。

依此概念,红颜知己于男人是锦上添花、命运之潮汐风化。

芳心错付于女人却是寄托之山崩、容颜之一去不复返。

所以,最好的时光,永无可能对等公平,只在每个人心中最隐秘的地带。

或许,连自身也无从知道何时何地是最好的时光。

但于大多数人而言,难以完满的旧梦总容易显得更好。

就像侯孝贤拍台湾旧梦,总是更精确、更用力、更简洁。

最好的时光,在许多人眼里,往往却是残缺的。

念着错错错,等着放下的那一天,不再记得过往细节,始知新世界里的时光哪些才更美。

我望着滚滚红尘里的那些身影,总有些人执意与过去那些最好的时光,不肯相信旧人早已奔赴新的如花美眷,苦苦逗留在记忆边缘,相信他的苦衷和不得已,看不见星辰早已变换了面目,看不见身边人多少人那么用力着奔向未知的美好。

就像电影里的最后一秒,她轻轻展开信纸:短短几行字,仍然是家国、家国,却从不曾提及她的家将在何方。

原以为身为蒲苇韧如丝,磐石亦无转移,只当是夫复何求。

一朝说出口问一句,才知道是石落湖心,再无踪影。

多少男儿家国之梦的背后,是无数片片破碎的好时光。

多少家国之梦的背后,坐实的是无数不堪回首的伤心地。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千百年斗转星移,不变的仍然是同样的悲剧。

假若你心中藏着那么深深的美好,那么,一定要找一个可以肩负的起的人。

即便是女子,也不会相信,那样辜负小小自由之梦的男人,能挑得起更多人的自由之梦。

因为,为着任何崇高理由打碎旧梦的人,不过都是假勇士真懦夫。

我相信,所谓的情意珍重,从来不分高下,亦不分宏大或卑微。

我坚持,所谓最好的时光,自古以来亦不过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

还有什么比这些更皆大欢喜,普天同庆。

 2 ) 《最好的时光》:关于青春和爱

所谓最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另一个人。

于是在这一部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里,我们看到舒淇和张震两个人,演绎了3个年代的故事。

1966年,一个服兵役的少年,恋上了撞球室的计分小姐;1911年,一个爱国志士和青楼的歌伎情深意长;2005年,他是一个小店老板,爱上了前卫女歌手。

有时候,我们爱上的是爱情本身,或者,是透过爱情,爱里面的自己。

至于对方,也许换作另一个,也没什么不可以。

于是,我们看见,那个喜欢打撞球的男生,喜欢写信给计分小姐,走了一个,也无妨,就写给下一个。

不过下一个走了,他却要去找。

是真的爱吗?

或者只是当时很需要一种爱的感觉。

他一路找寻,高速公路边是陌生的田野,是似曾相识的路名,正如周瑜的火车,陶醉在那种即将来临的快乐里。

没什么比这一路的感觉,更加像是爱情。

一种期待,一种惶恐,一种激动,还有一种惴惴不安。

找到也好,找到了,就是舒淇那种抑制不住的笑,双手交缠而手足无措,只是会望住他笑,末了想起要喝水,要抽烟否,请他坐。

那个一路狂奔的少年,也许不过是为了给对方一个这样的礼物,看见对方高兴的样子,就是最大的奖赏。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找寻上,见面不久,就该归队,却没有车,两人等车,终于,他的手试探着拉住了她的,没想到她也应合,十指交缠,终于有了一种结果。

那是1966年,是为“恋爱梦”。

这段故事来自侯孝贤自己的经历,不过他自己并没有什么结果。

那时候都还太年轻,并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即使所有的付出,看似为爱的举动,其实也是为了其中的自己。

那男生一定享受着计分小姐见到他时那种一览无余的快乐,这种快乐,让他看清了自己的价值,觉得说,爱原来就是这样吧,可以让她笑,而看见她笑,比什么都好。

第二段“自由梦”,青楼里的红颜知己,和追随梁先生的士人。

他跟她谈所见所往,把她当知己,她知会他青楼里的妹妹要嫁人,想赎的人缺银子,他慷慨解囊。

女人是个委婉的,几番试探,终于忍不住问我的终身怎么办?

男人却是不语,沉默。

他虽然反对纳妾,可是妹妹嫁给人家为妾,他并不反对,因为妹妹总算终身有托。

轮到姐姐,他却不敢收。

武昌起义前,女人接到他最后一封信,涕泪长流。

一个为自由的男人,终于不能儿女情长。

转过来2005年,舒淇演的角色根据欧阳靖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

欧阳靖叛逆,前卫,双性恋,有才气,做很多跟艺术有关的工作。

舒淇演的靖疏离、冷漠,眼睛涂着浓重的黑眼影,冷酷却带着感性。

这一段名为“青春梦”。

靖的所有大胆的举动,正是那一种青春。

绽放,放荡,无所顾忌,不怕犯错,向死而生,从不理会别人的眼光,没人比她更自我。

但是那一种怒放的青春,我们不敢,我们羡慕。

全片里,唯一个段落让我湿了眼眶。

就是阿震给靖带去冲好的照片,把一个项链挂在靖的胸前。

靖说,去你家。

于是他们骑着摩托车一路飞奔。

镜头就跟住了这样的两个人。

他们在车子之间出没。

靖靠在震的背上,有种小小的安心。

还有镜头外的音乐。

如是看着,突然觉得,这就是青春,一路飞奔,不知道目标,因为可以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就拥有了整个世界——“不管他要带我到哪里去,我的车站,在他身旁”——如三毛所写,这样的镜头,一再连续,于是一瞬间,接受了导演的暗示,看着画面里飞驰的两个人,相信我们所有错过的青春,原本可以这样简单,这样自由的像风一样,只有你和我,不知不觉,就湿润了双眼。

因为太喜欢寻找意义,不知道有时候快乐很简单。

只这样的一个镜头,就定格了尽可能美好的青春。

不过是这样,一辆摩托,两个人,一种飞翔的理由。

朱天文的编剧,三段式的故事,恋爱梦,自由梦,青春梦。

三段故事里,都少不了的是,青春和爱,它们构成了人生最好的时光。

个人总是逃不开时代。

即使有了最美好的青春,在不同的时代里,爱就有了不同的面貌。

1966年含蓄的爱很珍贵。

1911年,不能圆满的爱令人惋惜。

2005年,想爱就爱的爱少了回味。

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时光呢?

相比之下,2005年的爱是最轻飘而没有意义的,因为里面的人轻易就背叛,靖迷离的眼神,似乎在说,如此丰富的她的人生,其实就像一个梦,最终还是虚无的。

即使同性爱女伴写下遗书,她也只是点起一只烟,迷茫的倒在床上,不知所措,她甚至抓不住自己,怎么拯救别人呢?

在一个最多可能性、一切如同儿戏、得之轻易不懂珍惜的时代,偶尔的亮色就是靖和震骑着摩托飞奔的那一幕,觉得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时光可有最好吗?

很多人爱说最好的时光不再,转过10年,却想起10年前。

所谓最好的时光里,人们忙着恋爱,忙着受伤,忙着被折磨也折磨别人,终于,把这最好的时光耗尽。

时过境迁,坐在夜晚的清灯下,说,哦,那是我最好的时光。

人生无非如此。

 3 ) 幾許魂夢思憶處

  因為喜舊的關係,所以三夢裡面最愛〈自由夢〉。

一向也愛舊物。

古代的中國、三十年代的上海、七十年代的香港,因為失去,所以都是黃金年代;因為時光流逝,所以只能能透過物來追憶。

說到底,不過是nostalgia。

  〈自由夢〉、〈戀愛夢〉、〈青春夢〉,相同的人,三段不同的時光,彷約三生三世,了斷不了的延續。

〈自由夢〉,妓女要的是自由,恩客想要的也都 是自由,大家想要的東西一樣,大家想要的東西不一樣。

妓女想要的是自身的自由,日夜求的不過是贖身,離開這個地方,尋一個好的人家,當個妾也都好。

男人要 的自由卻是社會的自由,反對蓄妾為的不過是種「進步」,想要把自由回歸。

女人的「妹妹」懷了孩子,有人願意納之為妾,媽媽卻不接受男家付的贖金。

男人為了 讓女人開心,幫忙付那未及的一百兩,有義,有信,卻無情。

女人收下了錢,看著妹妹的出嫁,心裡想的卻是自身。

男人跟女人說是要了妹妹的未來,女人反問「那 我的未來呢?

」男人不曉得女人原是可以贖身的,卻因為妹妹出嫁,連這最卑微的願望都成就不了。

女人想要的,不是那一百兩銀,而是男人許她一個未來。

但男人 許不下,末了也只能抄了〈馬關夜泊〉這首詩給女人,並非不愛,只是無力,明知傷心,卻捨不下。

  〈自由夢〉內盡是曲子,人語無聲,話都用文字顯演出來。

看片子的時候,想起阮玲玉。

或許是方式太像默片的緣故,也或許是那種無奈太苦的緣故,不 期然的就想起了阮玲玉。

因為無聲,所以片子的無奈就更深。

因為無聲,那種含蓄的神傷構成的壓力也就更深。

最好,只因為失去。

因為得不到,所以無奈,所以最 好。

  〈戀愛夢〉是第二喜歡的一章。

含蓄、甜蜜。

男人,寫了一封信給一個叫春子的女生,春子讀完,隨手放下就走了。

撞球室內來了一個新的女孩,叫作秀 美。

秀美讀到春子遺下的信,對男生起了印象。

男人後來回到撞球室,見春子不在,有點失望,卻對秀美留下了印象。

男人入伍之後給秀美寫過信,就像當日對春子 所作的一樣,不同的是,春子把信留下了,秀美卻認真地對待男人寄來的信。

男人再次回來,這一次,連秀美也都離開了。

男人不惜去到老遠,也要找到秀美。

然 後,二人重遇,在男人回去前的一刻,他抓住了秀美的手。

因為失去過,所以明白失去的苦,所以要追回。

可是,這種追回,到底是追自己所愛的,所不忍失去的, 還是想逃避再一次的失去?

男人當日沒有追回春子,今日卻追回了秀美,是因為男人比較愛秀美,還是因為曾經錯過,所以不想再錯失?

男人寫信給秀美,是對這個 女生一見鍾情,還是把對上一個的感情投射下去?

失去的,想追回,追到的,不一定是最想要的。

只是追回了,心裡就少了痛了。

  〈青春夢〉寫一種頹廢的人生。

男人與女人相愛,女人卻有著另一個女朋友。

到了最後,女朋友自殺了,因為她看到了女人在自己以外有了其他愛戀的可 能。

這一章算是沒那麼喜歡的,因為現在,還沒有留逝的時代就需要認同感,沒有過過那樣的人生,就很難明白那種激情的本意。

〈青春夢〉建基的,是一個叫歐陽 靖的女生,頹廢華麗得叫人驚歎。

上帝把最好的東西都放在同一個人身上,卻反而造就了一只「惡魔」。

說是惡魔,其實沒有貶意,只是想說,這個女孩子真的美得 恐怖,像是在地獄來的幽靈似的。

〈青春夢〉沒有叫我留下甚麼感覺,〈青春夢〉只是叫我愛上了歐陽靖。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27

 4 ) 舒淇:时光好,不输棋

1 这一篇字,与8卦有染,与剧透无关,写的是舒淇,而不是影评。

2009年6月,我的学生时代就要唱烂,就像那天看完了《烈日当空》,《九降风》的香港版,会有伤感。

不舍的不是大学时光,是自己终究要散场的青春。

清晨起来,打开电脑,洗把脸,喝了凉水,新建Word,写舒淇。

却有完成毕业论文一般的坚决与野心。

2香港与台湾都是走娱乐大众的路线。

两地出尽各色女子,盛产是玉女,再次有烈女,以及集邮女、荡花,各有门派代表与当家花旦,很是百态千姿,争妍斗艳。

舒淇却难被轻易定义。

脱星出身,有不堪往事,爱得辛苦,也输得惨烈,杀回文艺片女王的阵地,愈发出落得清纯可人。

她自己都说,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一个奇迹。

最早知晓她,是在中学时代爱过的那些商业片里,《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BadBoy特攻》,有我爱的杨恭如,也有演技平平的舒淇。

后来看《夕阳天使》,三个都是我中意的女子,舒淇自此转为深爱。

从不觉得舒淇是惊艳的女子,野性难驯,不够精致。

厚唇是性感,也烟行媚视,但眼神太忧郁,总有隐藏的暗伤。

好在性格率真,笑容妩媚之中更有清新与明朗的味道。

她的经历,即使不是传奇,也是故事。

不会回肠荡气,但会刻骨铭心。

3追查8卦文章里写舒淇的过往,说自少女时代起,因家境清寒,舒淇便不再读书。

生活也不快乐,父母时有争执,亲情关系也是稀薄。

跟每个家庭并不圆满的孩子一样,世界在他们的眼里,从一开始就有了缺失。

这样的少年总有黑色的眼睛、沉默的影子与荒芜的内心,常常偏执与乖戾,沉溺于独处,睡觉时用婴儿的蜷姿,整夜开着房间里的灯,直到黑暗隐去。

对于温暖,却又过分需索与依赖,但骨子里有了某种绝望与冷,所以又总在怀疑与拒绝。

舒淇日后曾说,最不满意自己的地方是身上有太多疤痕,小时候被电单车撞过的伤痕。

成年之后我爱淋浴,我相信总有一天可以冲刷掉身体里所有的原罪。

都是对于年少的不甘与怨恨。

我们的青春,也不是没伤痕。

4少女时代叛逆独行,常常离家出走,希冀可以找到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拯救自己卑微而倔强的灵魂。

直到16岁那年,回家看到母亲生了白发,舒淇突然决定,不再离开。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都是凉薄,充满斗角勾心与尔虞我诈。

只有家人,才应该是自己去在乎的小宇宙。

舒淇开始去赚钱养家,当业余模特,后来被星探发掘,进入娱乐圈。

仿佛一夜长大。

入行之后,一次盲目听从经纪人的安排,舒淇拍了裸体写真。

自此,她的人生刻下艳星的案底,再也无法洗脱,无论多么用心演戏,至今收效甚微。

19岁那年,王晶与文隽来找她去香港发展,后来一个请她拍片,一个当了她的经纪人,舒淇的演艺事业自此打开另一片天地。

在香港第一部获得肯定的转型之作是《色情男女》,尔东升让她与张国荣对戏,哥哥也给了她许多的鼓励。

那年她获得了金像奖最佳新人奖。

后来再遇到张婉婷,拍文艺片,《玻璃之城》。

演对手戏的是那个她用情太深的男子,现今看来,是不是从少女时代起,没有依靠,所以就一个人吃饭、走路、睡觉、生活,养成后来独立的个性。

宛如孩童时被磕伤了眉间,烙下伤口,化作红痣,再也无法痊愈。

5     舒淇回忆说,初到香港的时候,有一次她一个人站在路边,等公司接送的车子带去开工。

那时有行人当街看到她,喊她那两个字,脱星。

她难过,无奈,然后学会重新看着天空微笑。

2000年,台湾导演侯孝贤找到舒淇,力排众议让她来演《千禧曼波》。

千禧是名字,曼波是舞步。

5年后,他们再度合作,《最好的时光》。

三段式的故事,代表不同时期的梦。

第二段默剧最晦涩迷离,却也最好,将家国破碎与儿女情长融化在在昆曲与南琵的抵死交合里,化作舒淇与张震各自清冷而削瘦的侧脸。

我更爱第一段,纯粹而伤感,那是我们殊途同归的青春。

  2005年11月13日晚,第42届台湾金马奖在台北颁奖。

最佳女主角是舒淇。

6王晶曾说,舒淇可在日后达到张曼玉的境界。

我举手赞成。

港台女星青黄不接,老一代要么婚嫁,要么退隐,鲍起静毕竟是独数,获奖更多是有终身成就安慰奖的意思。

新生代大多未成气候,艳照门又直接秒杀掉一批影后种子选手。

留下来一些个中坚力量,却也是良莠不齐,剔除花瓶,竟只剩下一名舒淇。

  那一晚,她终于给了全世界一个最华丽的转身。

她穿雪绒色的晚礼服,款款走上领奖台。

十来米的红地毯,好似走过整个世纪。

她抑制不住激动,一边说获奖感言,一边流着泪。

语气俏皮,泪光坚定。

有镁光灯落在她淡妆的鼻梁与脸颊,打出令人动容的阴影。

她终于把脱掉的衣服,都一件一件穿了回来。

7     拍完《最好的时光》之后,舒淇有八个月时间未能走出来。

入戏太深,有时会躲在角落里哭。

对待爱情,她同样太过偏执与笃定,以致落幕退场时,想抽离,却太痛。

这一篇字,我放在《最好的时光》里。

而不是《玻璃之城》。

《玻璃之城》是他与她的寓言,也是他与她的倒影。

Leon骑单车穿过夜路去找她,送她无刺蔷薇,后来分隔两地,她去辛苦打工,每到存够了钱,就开心地跑去打一次长途电话给他。

再后来,没有了阿司匹林,蔷薇枯萎。

她再也打不通他那边的电话亭,各自婚娶。

最终她远去英国,穿黑色的长风衣,站在冷风中吹的时候,泰晤士河畔的天空很阴霾。

年少时代的爱情就像玻璃,晶莹剔透,华美干净,看似刚硬,却不够坚强,粉碎是宿命。

   8      那个木讷斯文的男子,尽管温文尔雅,很书卷气,不值得被托付深情。

与舒淇在一起之后,从未肯公开他们的关系。

他给过她生命以光,又熄灭这式微的希望。

而从李嘉欣、杨采妮,到金喜善、王菲,再到现在的乐基儿,他也算是集邮的优秀典范。

   时至今日再去探究Leon有没有爱过舒淇,已是枉然。

就像多年以后,肥肥在生前曾追问郑少秋以同样的问题,我至今以为那只是秋官给她最终的善意安慰。

舒淇是托出真心,深爱Leon的,而他或许只是把她当做缤纷生命里的点缀。

又或许,倾国倾城的传奇大抵如此,悲情的才是长久的,要是真在一起了,倒又沦为一般的才子佳人桥段。

  从未曾对Leon有多喜爱。

一直觉得他演技生硬、表情单调,或许这样正适合出演一些文艺角色。

所以,数得上来的那些文艺片男猪脚都喜欢找他,《甜蜜蜜》里的黎小军,《半生缘》里的沈世钧,《玻璃之城》里的许港生。

然而这些文艺男青年在他演来,大多都是重复。

《梅兰芳》亦是如此,他有哥哥的认真,却缺哥哥的天分,学得来样貌,却画不了质骨。

《两个人的烟火》唱得再动情,我也不爱听。

最终离弃舒淇,说得通情达理是他无法接受舒淇的过去,却更显衬他的世俗与软弱。

他的爱如此孱弱,竟飞不过沧海。

又或许,我亦只是置身身外,说得轻巧。

要是换了你,换了我,可能也只是扮演了薄幸的李甲与许仙。

   9     也是有过恩爱缠绵的岁月,她搬进他的家,共饮红酒,同睡床席。

那时,他是小王子,她是灰姑娘,以为从此可以续写一段安徒生。

从今以后,布衣荆钗,低眉敛目,只愿做他戏里的女主角。

忘记曾在这世间受过伤,放下对命运不公的埋怨与恨,从此织布荷锄,寻常巷陌,做回一个简单快乐的烟火女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为诗经的句行并不是童话。

然后他结婚了,在马尔代夫的海中小岛,也许依旧穿着白色西服,依旧眉目清朗儒雅干净。

他与另一个女子牵手相拥,说着讲过的情话,演着依旧百年好合的剧情。

Leon结婚了,舒淇不在场。

原来这样的句式,用在所有不圆满的小说结局里,都有致命伤。

10     一直想看舒淇作客橘子台的那集《背后的故事》,却没找到,只能零散见于某些片段,宛如吉光片羽。

接受采访时,谈到曾经。

有低眉浅笑,也有黯然落泪。

有记者问她现今对于爱情是否还留有一份美好憧憬。

她说没有了。

她说她是不婚主义者。

她说,能一起走几十年,这期间要经历多少坎坷,想一想觉得很恐惧,太累了。

她说她只想待到年老,就去法国选一个没人知道的小岛,在那里度过下半生。

听来徒增心酸。

假使回到那一年,她依旧是十六岁天真烂漫的少女。

她说,她不知道该为曾经付出代价。

现在回忆往事,她依旧会痛,但也早已看开。

没有过去,就不会有现在,没有今天的女子舒淇。

112009年,舒淇33岁。

在娱乐圈走过16年,她依旧是美丽动人的女子。

那些悲情的戏码只属于飞蛾扑火,只是不自知的勇气。

能够经历刻骨疼痛,如凤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的,是从未曾丢失掉率真与清新的舒淇。

  她去戛纳、柏林做电影节评委,穿明艳动人的宝蓝色抹胸礼服,走菲林闪耀的红地毯。

前半生的岁月像白驹与流沙,从她清瘦的指间滑走。

而这一路走来的遇历与累积、尘嚣与落花,也都仿若隔世烟云的风华往事,最终在她身后化作一湖清澄明澈的泉。

我知道,我们都知道,她最好的时光,才刚刚开始。

12学校里有不同专业的毕业班同学,在草坪与雕塑的背景前穿学士服,拍毕业照。

这一部属于我与你的青春小电影,终将谢幕,永远逝去,再也不会回来。

写这一篇,如同是对青春时光的一句默读,一格注脚,一杯沉淀。

假如世间种种皆是过往,而你我交集也不过是一局动魄惊心的斑驳的棋,那么我跟你的时代,是尚未开到荼靡,还是已经百年孤寂。

 5 ) 最好的时光

侯孝贤老师的新片分成了三段时间上全然没有联系的故事60年代 恋爱梦 跑去当兵的张震和台球厅里的舒淇,据侯大师说这是他自己的故事,节奏舒缓音乐好听,最后两人与中牵手,结尾含蓄温暖,不过贯穿整段的一首英文老歌rain and tears侯大师通过张震的信告诉我们:“这时营队正播着beatles的rain and tears”、据小弟所听beatles从来没有这样一首歌,个中有原因还是无意谬之就得问候孝贤了.1911年 自由梦 整段用了默剧的形式 作为早期立志维新的青年的张震和身为青楼女子的舒淇,对白都用类文言的形式展现在屏幕上,这一段个人觉得最有感觉 张震在台湾“接了梁先生” 听了梁先生饭局上的一席话“感触良多”,每每聊天写信多半是国事大事,对其一往情深的舒淇本应结束风尘生涯的时候,她的“小妹”怀孕,书生慷慨解囊小妹赎身嫁为人妇,但这就意味着舒淇的未来又茫不可知了,只能颇含幽怨的说道:小妹命真好。

到最后,国家并没有真正自由 而立志解放国家的张震其实连自己喜欢的女人也解放不了。

却只有梁启超的那首诗作结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 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本说的是国事却也讲出了两人的无奈。

2005年的青春梦 据说这也是真人真事改变 张震是个冲洗店的Lomo男舒淇是患有先天疾病的豪放女-__- 同性恋 ONS 要啥有啥 侯导也随潮讲了讲走进那新时代的男女故事。

这个不太喜欢可讲的也不多,激情戏还算好看爱看者自取就是...侯导给电影起名叫最好的时光 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侯导自己说:“生命中有許多吉光片羽,無從名之,難以歸類,也不能構成什麼重要意義,但它們就是在我心中縈繞不去。

譬如年輕時候我愛敲桿,撞球間裡老放著歌<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

如今我已近六十歲,這些東西在那裡太久了,變成像是我欠的,必須償還,於是我只有把它們拍出來。

我稱它們是,最好的時光。

最好,不是因為最好所以我們眷念不已,而是倒過來,是因為永遠失落了,我們只能用懷念召喚它們,所以才成為最好。

我有預感,這樣的片型,我會再拍個幾部”看来他也喜欢追忆自己过去的小情调阿-___-

 6 ) 牡丹亭上三生路

“生命中有许多吉光片羽,无从名之,难以归类,也不能构成什么重要意义,但它们就是在我心中萦绕不去。

譬如年轻时候我爱敲杆,撞球间里老放着歌《Smoke Gets in Your Eyes》。

如今我已近六十岁,这些东西在那里太久了,变成像是我欠的,必须偿还,于是我只有把它们拍出来。

我称它们是,最好的时光。

最好,不是因为最好所以我们眷念不已,而是倒过来,是因为永远失落了,我们只能用怀念召唤它们,所以才成为最好。

”——侯孝贤重新看了一遍《最好的时光》。

也许这不是普遍意义上侯孝贤最深刻最优秀的作品,却始终让人难以忘怀。

第一段的单纯明朗和第三段的晦暗迷离对比强烈。

最喜欢的倒是逆序的第二段:华锦衣角拂起缱绻哀怨的情愫,咿呀南管难诉欲说还休的惆怅。

最适合表现青楼的配乐分别来自苏州和泉州:昆曲的绮丽和南管的清冷如两张面孔般互为表里。

他看她横抱南琵端坐,听她吟唱高低错落——那张力向着命运,如从冢中闪灭不定的琉璃火光。

唯柔弱者方能感知柔弱,他顿起知音之感,每每向她诉说家国破碎、天下为己任的壮志未酬。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在她低眉顺眼的句句听来,却又落成自己的心事。

二人各有各的痛楚,一则亡岛遗奴,无根无基;一则零落飘絮,无依无靠。

同是无“家”可归的孤鸿,在生命的缝隙中萍水相逢,却无法彼此救赎,只能在隔岸的对望中相怜相惜。

这是侯孝贤电影中的江湖和庙堂两个层面上、从来挥之不去的乡愁。

我们无法辨识这其中,梨子与坦克孰重孰轻。

他数次攥文反对古朽的蓄妾制——从而无法出尔反尔,让她终身有靠。

同样为了人格的完满,他出一百两帮小妹赎身——间接效应却是使她的归宿更是遥遥无期。

她的试探落空,如潮打空城,寂寞又回。

拨尽寒灰、卷帘凝望中,任几滴梨花泪慢慢干涸。

仍是不动声色地帮他梳头、着衣、打水、送茶,举止间柔情无限,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青楼的华丽总是安稳妥当,花总也不萎,鸟总也不死,红红绿绿的春光永远不会老去。

新来的女孩年仅十岁,满脸懵懂,无知世事,如她当年般开始学习南管。

这轮回、这宿命,让戏里戏外的人,徒自唏嘘惆怅不已。

总是在想:什么是“最好的时光”?

狄更斯所言——那是最好的时光,那是最坏的时光;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

身处其中的当事人也许无法感知。

也许在浑浑噩噩中看到雾中飞花的一点朦胧魅影、也许在茫然无知中任岁月之舟无声滑过水中碎月,却是支持泅渡日后漫漫苍白岁月的惟一之桨。

旧日车如流水马如龙,落成回忆中的落花时节又逢君。

偶尔自己心中隐晦着自知,却也只能在清醒中看着这时光从指尖流去无痕。

过着的时候便不能悉心全意,过完更不能算数。

然而,不甘心又能怎样呢。

这“最好的时光”,终究还是会如沙漏中的流沙般,不知不觉地流逝殆尽。

当有爱情驻扎的最好时光因为时光的流逝、生死的屏障而被迫终了,我们有轮回和缘分的信念来战胜它,从而获得生生世世的永恒。

比如白娘子传奇,道来的正是这世世代代的难了缘。

文明古国是多么优雅而无奈,明知道这孤岛般的安慰外,是冰山永夜的无边无垠。

听这一曲南管悠悠,怎道来这牡丹亭上三生路……

 7 ) 最好的時光在哪?

有人花掉一輩子扭盡六壬寫千百個故事,正如卡爾維諾;有人則耗盡一生腦汁去拍一種情懷,就像王家衛和侯孝賢,齊齊浸泡在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二十年代)的發霉氣味中。

《最好的時光》裡有三段故事:1966年「戀愛夢」中情竇初開的兵哥千山萬水找尋互通情信的桌球妹;1911年「自由夢」中青樓名旦遇上雄心壯志的讀書人,前者渴望自由埋街吃井水,後者一手抱著情婦一心卻想著國家大事;2005年「青春夢」中,心漏又癲癇的女歌手沉浸在雙性情慾中不能自拔,最後女朋友留書自殺。

最好的時光在哪?

在1911年那個動盪沸騰的革命時代嗎?

再怎麼相知,談到贖身嫁娶的關節上,男人還是退避三舍,以他的豪情壯志去搪塞一個妓女的付託終身,因為說到底他只愛她的肉身。

又原來,個人自由在國家自由的大前題下,不過是九牛一毛。

最好的時光,在2005年這個激情坦蕩的世紀嗎?

似乎兩晚肉體激情過後,換來的是對著遺書紅了眼、抽一根煙的虛空。

仔細一想,不難發現候導演最好的時光就在年少輕狂的六十年代。

無論多思念,信上寫的只是客客氣氣的「多謝」、「多希望再見你」,也無論幾經辛苦攀山涉水尋找伊人,最後也只不過拖著手仔等車,還要冒著被上司怪責遲到的險。

要幾單純有幾單純,要幾老土有幾老土,但與免談兒女私情的無私年代、抑或人肉橫流的廿一世紀相比,這種單純老土的小兒小女愛情,還是最令人溫心的。

聽說三個故事也出自真人真事,而「戀愛夢」正是侯導演和同年友儕們的經歷,也難怪這一段拍得「最侯孝賢」,通篇對白不多,都是他慣用的長鏡頭說故事。

相反,「自由夢」和「青春夢」則味道不同,前者對白不但多,更用上默片的字幕穿插,後者分鏡也明顯較多。

侯導演的長鏡頭最令人不耐煩,但也最耐人尋味。

記得第一次看《海上花》時曾經如何皺眉怒吼過悶悶悶,第二次氣靜心閒時再看一遍,卻看出了有眉有目,還嘗出了味道。

正如「戀愛夢」的開首。

由穿露臍裝的女郎游到桌上的白球,有人瞄著球輕力一打,球碰到桌邊又滾過來,然後我們看見了打撞球的平頭裝男人。

戲做了大約十幾分鐘仍未見一句完整對白,可是從女郎眼含笑意扭扭捏捏的舉動,以及一首「smoke gets in your eyes」,故事不經意地露了輪廓。

不需要太多的對白交代,隨著長鏡頭中的影像流轉,加上背景音樂的氛圍,故事、人物關係自然組織起來,這就是電影語言,也是侯孝賢厲害之處。

 8 ) 最好的早已來臨

在「最好的時光」這個大題目之下,大家都被吸引去想電影裡三個章節(「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裡哪個部分算是「最好的時光」。

謎題與答案之間的巧妙處應當在於,太易想到答案就不好玩了。

因此我們不必把侯導本人的詮釋太放在心上。

三節之中,以「自由夢」最為結構嚴密、背面敷粉,環環相扣,類比及隱喻四通八達。

書生追隨梁啟超鼓吹新思想,多次在報章撰文反對蓄妾。

可是,他自己有妻小在家,即使與藝旦姐相悅相知,也絕不可能把藝旦姐娶回家去作妾;在公眾層面爭取女性自由,在個人脈絡裡卻反過來令藝旦姐的自由(贖身嫁人)遙遙無期。

另一方面,妓館裡本來要「當家」的小妹卻有了身孕,書生義助她贖身嫁人,可是小妹一嫁了人,藝旦姐要贖身又遙遙無期了。

妓館裡又買了個新的女孩子回來教養,十歲。

先生教女孩唱南管,藝旦姐隔牆跟著喃喃唱起她已爛熟的人生——即便需要更長的時間,就像那些找替死鬼的湖妖一樣,她的自由要靠這個女孩的犧牲來成全。

一如書生提到梁啟超對他說,三十年內,中國都沒有能力從日本手上取回台灣——在那段追尋自由的歲月中,在中國本身抵抗帝國主義、尋求自由的同時,台灣就要留在那個陰影部分之中。

陰影部分是不曾賦形、無人在意的,就像書生寫給藝旦姐的信一樣:二人離別數月,他的信裡,全是家國,半個字都沒有提到她。

只有一首哀馬關條約的梁啟超詩:「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讓她和我們這些觀眾,看到死角的難以脫逃,為命運的重叠神傷。

這些辛酸裡,什麼是「最好的時光」?

我想是書生初遇藝旦之時吧。

他穿著白絲長袍,因為聽見激越頓挫的南管,漸漸把眼光從國家大事的桌面,移往藝旦隱然憂憤的臉上。

他直覺她是他的知音。

那是唯一一次,他把眼光放在她身上,弔詭地正因為那時她還未成為他的同志。

而那時,她的南管,都還是她的羽翼助她扶搖直到男子心田,而非束縛她的繩索。

「青春夢」是真人真事改編,裡面那些青年人表述自己的方式(lomo、短句、癲癇卡),真是吾輩不及。

細節處處悚目驚心,故事發展則難免意料中事。

大海姊姊說配樂全都錯了,我不太覺得:有一段說阿靖用電腦寫了一段曲子,之後電影沿用那段音樂,令我覺得那是一種表達靖心不在焉的方式——在男子為她顛倒、女子絕望地想抓緊她的同時,她仍然在漠漠地構思自己的曲子。

看過賈樟柯之後,對一切像mtv的東西都有點抗拒,所以對「戀愛夢」裡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不禁失笑。

雖然我承認這幾天都有哼著電影的另一主題曲〈rain and tears〉。

影片一開始那個鏡頭表達秀美(舒淇)的視點,隨著桌球在絨布面上碰過來又滾過去,芳心可可始終落在阿震身上,緩慢精緻難以言喻。

那已經是最好。

至於後來背景一片模糊的牽手大特寫,則甜蜜得未免太過。

道理是這樣的:張震這樣的男孩太漂亮了,一定要配個軍頭和傻呼呼的襯衣,否則就太過喧賓奪主。

竊以為侯孝賢的愛情故事應該像《風櫃來的人》,鈕承澤才是我的至愛。

 9 ) 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最好的时光》

(原来发在天涯)无厘头的题目,不存在的协奏曲。

    也许,这个帖子发在“华语电影”会更合适些。

    但是,观看的当时,我有了以欣赏一首协奏曲的眼光来打量一部电影的念头,而且已经拿定主意把它发到这边,因此,哪怕自己都觉得唐突,还是愿意在这里在线写下此文。

    侯孝贤渐渐老去,三段体的电影《最好的时光》,处处可以看到他在模仿和重复自己。

但是,不同时光场景中宝岛男女永恒的爱情主题,以及镜头的不动声色之下时代的风流云变,象一首小提琴(女,舒琪)、大提琴(男,张震)与他们所处时代(乐队)共同演绎的协奏曲,枯燥缓慢的进程伴以亲切的台语(闽南语)讲述,带给我的,仍是一份会心的感动,虽然有些厌倦。

    第一段《恋爱梦》,勘乱时期阿兵哥与撞球馆小妹的青涩恋爱。

乐队反复运用几个固定音型,略加变奏:不同撞球馆相似的球桌、客人和头家娘,往复的渡轮,公路上一个个相同的路牌上不同的地名,在这里岁月平静地流过,田园牧歌式的纯净唯美得令人向往,但也简单乏味如二楼头家娘日日摆放着同样碗筷和相近菜式的餐桌。

这个乐章,乐队是巴洛克式的通奏低音,各个声部以不同的素材各自展开、作简单的变奏;两把主奏乐器的分量大致相等,小提琴(舒琪)由于不断变换服装和工作场所(各地的撞球馆)而显得活泼一些,如即兴与嬉游;大提琴(张震)则在一个短暂的引子(春子)之后转向了对秀美固执的追逐,类似前奏曲与赋格;两者以类似大协奏曲中较小的乐器组的方式纠缠前行,在乐队顽固的支撑下动人地展开,旋律平缓,但装饰音清新秀丽,最后的“牵手”如以一个传统民歌主题收束,乐队的伴奏已在此前的“晚班无车”之际消散。

    第二段《自*由梦》用光、设色如微缩版的《海上花》,默片+文字对白的表现方式有些矫情。

家国情怀作为雄浑沉郁的第二主题被大提琴和乐队反复齐奏,其中有关马关回望一节叙述尤为震撼;第一主题是一首忧郁的二重唱,张震(大提琴)一次次地到来、洗漱、穿衣如宣叙调,舒琪(小提琴)一丝不苟为张震梳辫子是副歌、几次急板繁弦的凄怆南音是主歌;而乐队“阿妹赎身”动机既被小提琴引用,又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张力颇大的竞奏。

这一段是整部作品进行速度最快、力量最强的一个乐章,充满浪漫风格的对抗、冲突,是一个如老柴小协第一乐章般宏大而激情洋溢的乐章,小提琴温婉而有机锋,大提琴大开大阖、气势非凡,乐队的表现则丝毫不落下风。

在这一段,情节落入了侯孝贤最擅长的轨道,他运用本土的悲情,功夫绝不让民*进*党,而难得的是视野、胸襟过之。

    最后一段《青春梦》,青春不再的侯孝贤试图以一个充满不和谐音的无调性乐章来伪装青春,但终告失败。

乐队散乱地进行:大提琴与小提琴若即若离的二重奏主题;大提琴与乐队二提(另一个女友)的暧昧协奏;小提琴与乐队一提(同性女友)的戏剧性冲突。

结构相似而互不相干的几个动机各自展开,节奏飘忽不定,打击乐(电单车)不时尖锐地呼啸而过,增强了这个乐章的不稳定感,而全曲也正是在它的渐弱中结束。

在此,侯孝贤没有勇气制造几处渐强(比如开头部分,干脆在黑暗过道的地板上做爱,视觉冲击力显然更强;同性恋女友向舒琪提出共浴,一场激情戏没有展开,浪费了题材)和最后的高潮:阳台的巨响和电脑屏幕上的字句,还不如直接坠楼来得畅快淋漓。

也许,侯是在控制整出戏的调子和平衡,可是这种“平衡”恰恰泄露了青春不再的疲软。

因此,“青春梦”只能是一个老人旁观青春的“哀叹之歌”。

    整出戏一如侯孝贤既往的闷,在节奏上,三段体故弄玄虚地把1911年部分放在全戏的中段,我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按照时间顺序(1911“自*由梦”-1966“恋爱梦”-2005“青春梦”)更符合逻辑。

而且,从协奏曲的角度,如此安排,也更符合三个乐章“快-慢-快”的速度。

“自*由梦”大时代下的奔突显然是快板;“恋爱梦”悠长恋歌是抒情的柔板;末乐章“青春梦”没有规定速度,但不和谐、自*由速度以及几个简短主题的仓促转换,内在的动力只能使之往前赶。

调整一下,整个结构也许更合理、更有说服力。

   在这部电影中,感觉侯孝贤确实“廉颇老矣”,若有寓意的背后,多少是空洞无物。

也许除了场景的转换所昭示的岁月流逝,侯并不能明确地指认什么。

细节的雕琢考究(服装、器物等等)及体裁的刻意(三段体意图融“三部曲”于一剧),细心与雄心都是出于“时不我与”的焦急。

因此,做旧的黯淡色彩无法掩饰其中的焦躁。

但是,张震的淡定、木讷和舒琪的角色适应性都值得肯定。

    以聆听一首协奏曲的心情观赏这部电影,有些有趣的感受,写下来,相信这里也有许多爱看电影的朋友,可以一起分享。

  

 10 ) 三分之一好时光

  春意绵绵。

  看着这四个字感觉有些好笑,但又想起自己也不经意炫耀文采的时候。

想到自己得意于一个典故的妙,一个错别字的双关。

一封信就这么游过去,从我底眼到她底眼。

  说起来小张的字很不错,笔笔舒展,勾画小心。

  看着女孩读信时候的骄傲,开心,妩媚,犹豫,很多感情不过是手中薄薄一张纸。

  但是还是各自过各自的生活:男的去当兵,女的再找一份工作,男的回来了,以为女的不会换工作吗?

难道女孩子的工作就是静静地等一封信。

  台湾不大。

于是山南山北的奔波,找到如何,找不到如何,细雨斜风,看着路牌一个个过去,不停变化的路牌似乎雨丝跟着变脸,似乎就这样女孩只能是一步步接近。

对方又换工作了,见到对方的妈妈了,一个个难关过去,终于找到了,似乎又要酝酿成无意间走进来,但天地间那么多地方,你偏偏走进去找她?

  相逢后女孩的笑极其自然,像不像荷花不知道,女孩只知道,写几行字容易,但可以写给很多人,千里奔波不见得不容易,毕竟难了很多。

他为自己来的,只是为了自己。

于是让他坐一会,于是给他一杯茶,于是陪他去吃点心,于是给他轻轻地拉一下手。

到此为止无所谓水尽云起。

  青春的目的就是匆匆错过,因为所有的力气都在跋涉中浪费了,都在相逢的一个刹那浪费了,青春只是在浪费,不知道有用,不知道要留下痕迹。

  看见男的也许回不了兵营,想起了《两个人的车站》多少不同。

  又想起《一块牛排》,老拳击手再有本事,他总有缺一快牛排的力气,年轻人,错过了总能够重来。

所以不败。

    清汤宽面,唇齿间只觉得朴素。

洗眼洗心之朴素。

《最好的时光》短评

最好的时光都是被辜负的

9分钟前
  • linh
  • 推荐

我觉得是侯导最无聊的片。

13分钟前
  • 蟹香
  • 较差

“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我理解对了侯导的这句话,但却理解不了电影的本质。

17分钟前
  • 弓谷所長
  • 较差

侯孝贤有我最喜欢的部分,运镜,你总是好奇他的人物在看向哪里,有什么故事正在眼前发生。最爱《恋爱梦》部分,相视傻笑的样子很美好,追寻、牵手那段很浪漫。打撞球的张震太帅了。《自由梦》里的舒淇好美。我有时候怀疑我是不是只愿意看到好的,害怕看到伤害,看到失落,看到冷漠,看到残酷。

19分钟前
  • 好了日inutile
  • 还行

导演对自己很好的概括,三个阶段,三种风格,每一部片子都能套到这三段里面去,不禁感叹导演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抛在了第一段”回忆“中啊

23分钟前
  • 忘川掌灯人
  • 还行

越看越想睡觉。

28分钟前
  • 醉爱
  • 很差

一星演员

32分钟前
  • sharonxgc
  • 很差

不会欣赏

35分钟前
  • 影君子
  • 很差

近乎炫技式的导演。自由梦的字幕处理法很静穆。很给人空间。青春梦好像爱情万岁啊,舒淇和张震的这一段令人生疑。中英文片名构成互补

39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还行

张震真帅~还露~你看看吧,我这人忒庸俗了点吧.

44分钟前
  • 宋阿慕
  • 推荐

有些片子不喜欢但是知道哪里好,这部真是理解不了📽️

45分钟前
  • 发条辰
  • 较差

舒淇好美

48分钟前
  • 豆友38137057
  • 还行

前两段,好本本淹没了舒淇,后一段,舒淇淹没了本本。吐

50分钟前
  • 希瑞
  • 推荐

你想和她上床,她也想和你上床,你们都知道总有一天你们会上床,但不知道你们会在哪一天上床,这就是最好的时光。

55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只有第一段能看

58分钟前
  • 何生生
  • 较差

haha,这可不是侯导的一贯风格啊~

59分钟前
  • 阿尔法
  • 推荐

有蓝光就好了

1小时前
  • 林 沂 沐
  • 推荐

如果你看文艺片是用来催眠,建议直接通往第二段。

1小时前
  • 虎。
  • 还行

真是慢到我想摔电脑

1小时前
  • 是蚂蚁姐姐啊
  • 较差

实话,没看懂

1小时前
  • 晶晶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