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时间来看第二遍了,电视剧能让我看第二遍这还是头一遭。
本季主题:刺杀总统本季主要人物CTU:Jack Bauer,Tony Almeida,Nina Myers,Jermy,George Mason,MellowWhite House:David Palmer,Sherry Palmer,Mike,AllenOthers:Kim,Terry,Mandy,Reck第一次看时就很喜欢Mandy,尤其是眼睛和鼻子。
就是胸小了一点,人矮了一点。
小强玩儿过摩托车,喜欢冲浪。
小强谈到他曾经告发的几个贪污下属时说道:妥协一次,你就会不断地妥协下去(大意)。
Terry代替她的女儿Kim被强奸,第二次看时,仍然让我一震。
小强对Reck说:当你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的那个时候,就应该采取些行动的。
我在另一本书上看到一个“相反”的观点:当事情发生变化时,在你弄清楚是什么变化前,最好不要采取行动,即使采取行动,也是胡乱的,只是让你心里有着落些而已。
Jermy不肯招时,小强向Nina和Tony支了一招:去把她的儿子抓来!
好小子,你后面几季在这方面表现更出色啊. Mason和小强来到一处栏边,小强直接翻了过去,Mason把栏推开了一点,从缝隙间轻轻地跨过锁着的铁链,小眼还朝着小强的后背说:小样儿,赶我还是差点啊!
笑得我不行。
不过Mason跟小强说过这样一句话:跟你在一起真刺激!
哎,这话是不错,但就看你撑不撑得过下一季。
Palmer他媳妇对他说:你不觉得顺其自然是聪明之举吗?
他回答道:不,了解情况才是。
小强挟持了一个妇女,最后叫她去帮他取车,结果丫的还是去找了警察,害得小强只得自己强行逃跑。
我们都在幻想着她已经被小强的经历感动了,肯定会帮他一把,但人家告诉我们,这剧还是要接点地气的好,哈哈。
Reck最后送了一把枪给Kim和她妈,结果她妈的枪最后没响。
你是子弹没上膛还是没开保险?
之前总该检查一下吧!
亏你还是小强的老婆啊!
并且最后留了一把枪跟那死罪犯一起,Kim手里就拿了一把刀。
18集,小强在等一个接头人的时候还不忘给一位老太太拉椅子,好有爱!
小强一拳打死了一个人,你相信吗?
只不过人家有心脏病,哈哈。
Mike对Palmer说:正是这个时候,你才会知道Who you are.幕后老大犯了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晃称小强的女儿死了,哎哟,人家常态就已经相当于魔鬼了,你非要把他激怒,后果可想而知,最后小强冲回车里,再拖了一条枪,两个弹夹,再砸一辆车,直接冲进去,把丫的射了n枪。
以后找女朋友先问问:你爸是不是小强?
Kim被绑架两次,走丢被警察抓一次,最后她妈也挂了,我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后来她不理小强了。
丫的,谁摊上这样的老爸也受不了啊。
Palmer夫妇可是很好的教育题材啊!
我一直觉得,Terry死了,其实是在给小强减负,Kim不死,是为了让小强接点地气,不然真的就妖魔化了。
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拥有家庭。
他们有天生就属于他们的东西。
Tony第一季就显示出了一些人性的弱点,当然这很正常,他不是小强.突然想起知乎上看到一句玩笑话:Tony有次脖子中枪。
送去医院 急救后,又出现在工作岗位,小强到现在还是没法理解这个娘娘腔居然要先去医院。
主角自带百分百闪避,比较bug,考虑到本剧的定义是英雄主义,故不作为喷点。
正是因为Jack的强大,所以家庭的脆弱、官僚体制的僵硬凸显的愈发明显。
剧情整体跌宕起伏,使人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
除去主线剧情的波澜,第一季夹杂了较多的家庭生活情节,看的时候稍显冗长,追完之后才发现这使人物的塑造趋向丰满。
Teri和Kim这对母子从未如此牵动我的神经,带动着我的情绪在暴走。
不止怒骂为什么会有这么愚蠢的家庭成员,细想一下不得不承认他们演的好。
Teri绑架期间毅然代替女儿被强暴的情节令人同情和敬佩。
她在得知Jack和nina交往实情的表现曾令我哂笑为不识大体、无病呻吟,现在细想,一个遭遇了绑架和强暴的女人,受的的委屈都不能和丈夫细讲,突然发现丈夫与朝夕相处的二把手有过情史,非有如此表现,就是魔鬼了(如shery,为了爬向权力巅峰,简直不成人了,使人害怕)。
kim年轻、叛逆,故冲动,傻里傻气,一度被我视为Jack的最大包袱。
可能年轻人就是这个样子,寻求享乐、说话不过脑子、想事简单化,看的时候挺影响心情,看完之后觉得演的没毛病。
她一堆缺点里的善良和勇敢尤其吸引人:劝Rick做好人,说出Rick女友没有吸大麻的真相,逃跑跳水。
nina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kim自警局往CTU还能被绑架,那会我几乎破口大骂反派开挂,伺候随着nina反派的情节浮出水面一切才释然。
杀Teri的时候她应当是犹豫的,看的出她对Jack有真感情。
她之杀Teri,或者是出于女人的复杂感情,抑或是编剧的恶意(毕竟被强暴还怀孕是个比较难处理的后续点)。
Tony话不多,凝练,虽显刻板,关键时刻识得大体,重义气,可能是不太牵动感情的角色,不过也真的好。
Nina被捕时两人双目对视,给我一种再回首是百年身的感觉,遗憾。
整部剧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的,没列举的还有参议员David一家(夫妻矛盾尤其出色),脏活Karl,反派盖恩斯,反派大儿子。
最后,说一下看剧的感受,全程一直觉得主角老被家庭和道德拖累(包括David保护家庭的举动)妇人之仁,感情被怒火一路带着走。
Jack挟持老头与反派挟持典狱长对峙率先丢抢尤其悲情,也尤其令人恼火。
这或许就是Jack,或者是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剧的特点吧,牵动观众真实感受,一个人必须在保全道义和家庭的情况下,克服不择手段的反派,对抗死板的上级,提防莫名其妙的卧底,可谓壮烈而悲情。
我之所以从头到尾追看完全部六季(还会继续追下去)而且能始终保持那种强悍的感觉,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波澜壮阔的情节,事实上,对于情节本身,很多人都已经厌烦了。
这部剧的核心冲突是吸引人的关键。
其实我们在数不胜数的影视作品里见过几亿次类似段落了:放下枪,否则我杀了他/她!
是挽救“这一个”(通常关系和自己更加密切)生命,还是为了某个由“许多个”个体组成的团体严格遵循职责从而(这种情形是最常见的)挽救“更多个”个体的生命,这就成了没完没了的考验。
别小看这个问题,这个简单问题导致的悖论及种种纠缠可是让无数的比如政治哲学家想破了头也没想明白。
也正是这个问题大规模且深入的铺陈让【24】如此好看,张力始终紧绷,小强同志也是借此才在职责和个体生命的角力中成了个迄今为止电视工业最高制作水准下独一无二的悲情英雄。
正如【电影手册】评论的,小强个体悲剧传达出的焦虑在新好莱坞时期之后的美国电影中已经很难看到了。
在“国家”和“人民”高于一切的的语境中自然不会产生如此激荡的冲突,但是在托克维尔阐明过的那种自由和民主语境中,这种冲突必将是致命的。
(所以里面的恐怖分子普遍比小强坚定、坦率,更加的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也因此那个国度的决策者面临的两难境地多少具备了悲剧深度。
)这种冲突可以直接让托克维尔的观点在后来的现实中成了明日黄花,你知道,托克维尔赞的和乔姆斯基骂的绝不会是同一个玩意儿。
所以【24】真是一部牛比得受不了的剧集!
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就可以像恐怖分子一样(经据说是全球最自由民主的国家的总统授权)干掉自己的同事,而且还根本不知道恐怖分子会否兑现诺言?
在小强因为自己义无返顾的职责失去自己的妻子时,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第六季中,小强又开枪打了柯蒂斯,因为柯蒂斯要报“私仇”想干掉曾作恶无数的阿萨德。
想起卡尔维诺一个很精彩的超短篇,说一个人要干掉一个很坏的坏蛋,发现对方加入了军队,自己就加入了对立的军队。
为了杀掉那个坏蛋,他不得不在战争中杀了许多人,结果成了英雄,但一直没碰见那个坏蛋。
后来到了和平时期,他在街上终于碰到了,就了却了心愿,结果被抓到牢里去了,尽管在他心目中,那个人真的很坏,而他在战场上杀掉的人他根本就不认识。
第六季最震撼我的是小强的哥哥(还是弟弟?
)说:“我们都是为了国家,忠于职守,我们是一样的,你和我是完全一样的!
”为了“国家”,可以随便放毒气炸核弹,为了“国家”,也可以为阻止前面那种人而随便牺牲和自己最亲密的人,这两种人真的有本质上的区别吗?
小强是后一种人,他为此困惑痛苦。
前国防部长海勒说小强是灾星,小强说,HOW DARE YOU!
我所做的不正是你这样的人要求我去做的吗?
在S6后半段,反恐渐渐演变成了三国演义,小强老爹更是说未来在中国,他要带孙子离开美利坚这个“不知感恩的国家”,去见证可以全面实现“中国威胁论”的伟大时刻!
【24】的幕后真是个混乱的编剧团队!
【滚石】杂志的一篇评论中提到过,那个团队里啥政治观念的人都有,他们不作评判,让剧中人从自己基本的观念出发开始行动,尽管结局不能彻底失控,但足以支撑起一个和当今现实一样的大混乱了。
在9.11之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重新被热炒,而福山先生的“历史终结”似乎完全错了,人们根本就没有沉浸在技术层面的交流中而忘却精神的冲刺(从而战争和冲突就不会发生了)。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太大又太乱,冲突的,远不止是那几个“文明”。
申明一下,纯粹对电视剧情节的评价,不要联想到生活中的政治态度。
瑕疵就是美国对中国的无所作为。
陈志一伙在美国胡作非为,挑动俄美冲突,美国银居然没有对中国施加任何外交压力。
中国潜艇开到了加州近海,居然没有被发现。
实在说不过去。
能想到的解释有二:一是编剧实在不了解中国,要编排点中美高层对话比较困难。
而是能演中方领导的中国人屈指可数。
尊龙大概要价太高。
大使专业户马志这次又摊上了陈志这个歹徒的角色。
一群肌肉男ABC的能四声不调地把整句说顺溜都不容易,自不必说演老奸巨猾的红色政客。
此外陈志这个角色实在可恨。
第四季里都死了那么多无辜民众,还为了自己人误伤的破事咄咄逼人(对比一下俄国总统授权CTU收拾自己的领事)。
第5季的绑架行动就算了。
间谍嘛,做点间谍活动正常。
俺向来对坏人没有情绪。
坏人做坏事是应有之义,所谓敬业是也。
英雄们周密布置,按动作片套路把坏人精准地敲掉俺就满足了。
俺恨的是搅屎棍。
第6季陈志简直疯狂,趁火打劫,滥杀无辜。
编剧对他实在手软。
陈志没有受尽折磨,求死不得,是看《24》第6季最大的遗憾。
至少把丫打得连他妈妈都认不出来也好啊。
昨天在爽TV在线看完了《24小时》第6季第18集,顺便说一下,爽TV是一个美剧网站,在线播放最新美剧,基本上是美国那边今天播完了,明后天站在他们头顶上的爽TV就给配上中文字幕推上线,爽TV让中国的美剧FANS与美国影视圈保持同步。
总的说来第6季的《24小时》仍然悬念重重,但无论出现什么样跌宕起伏的情节似乎都已在意料之中,没有看前几季的时候那种惊讶和揪心之感。
18集讲的是JACK BAUR解除核弹危机之后,突然接到了中国CHENG的电话,CHENG告诉BAUR,Audrey还活着,但必须用核弹里的一块电路板来交换Audrey。
这块电路板隐藏着俄罗斯核武系统的机密,掌握了这个机密,中国就可以破解俄罗斯的核武系统从而达到与俄罗斯平等对峙的战略局面。
这里就不说BAUR如何义薄云天救Audrey了,我相信美国人在塑造自己的英雄时会比我们处理得更加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我想谈谈当中国元素在片中再次出现的时候,作为一名中国观众的简单想法。
首先美国编剧并没有把中方需要核弹电路板的情节瞎编成是中方想通过人质Audrey窃取核机密,而只是想通过这块电路板来制约俄罗斯。
从BUAR与中国CHENG的对话中可以清晰地明白这一点。
我很佩服《24小时》的编剧,他们在处理中国题材的时候,表现出了相当的冷静和客观。
除了第5季(是第5季吧,忘了)中BAUR奇袭中国大使馆那一段让人多少对我们的警卫系统感到遗憾之外,但凡遇到外交、科技、审讯、人员素质等方面,都给人一种中方的强硬且有理有节的心里认知,而不是像某些传说中的那种无赖国家。
反观我们的文艺作品和新闻媒体在报道美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姿态,差距不言自明。
18集结束时为我们留下两个悬念:1、BAUR是否会为了救Audrey而与中方同归于尽,是,《24小时》可能不会再有第7季;2、如果BAUR成功解救Audrey,那么无论那块电路板是否被中方获得都会为第7季埋下伏笔,如此,下一季的《24小时》极有可能出现“中美较量”的局面。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从理论上说,《24小时》的编剧没有理由让中国在这样一部全球化的电视剧中始终扮演龙套角色,而且我也相信,以美国文艺工作者的素质,他们会给中国元素以充分的尊重。
《24小时》已经拍了6季共142集,电视剧拍到如此长度还能吸引无数眼球,这在中国几乎无法想象。
编剧的视野以及对全球政治、军事、恐怖主义的的了解比国内那些经常上电视的专家们恐怕也要强百倍。
我真腻歪那些又想说教、又想文学、又想悬念、又想动作的国产电视剧。
看的第一部美剧是Heroes《英雄》,当时设备还很简陋,不过蹭蹭Gold的那个魅族的Mp4,或者帮蔚写英语作业,他就每周帮我下《英雄》,无数个早自修都花在偷偷摸摸看没有声音的《英雄》上了,不晓得丁琪老师知道不知道。
看完了第二季才开始补上第一季的,第一季还有很多是在第一次到青岛(海大提前招生),在网吧看的,当时几天也没什么地方好去的,就在网吧看《英雄》。
再一次到青岛的时候,已经上大学了,到现在转眼一年已经过去了。
上个学期,每周二去网吧下载支撑一周的美剧,为了将就周二更新的《英雄》,我才选在周二。
到了第四季,其实每一集看完都是失望的,但是每一次更新又都是激动的,我就是那么溺爱《英雄》。
当Sylar有点牵强地变成了好人,我明白《英雄》不过是在静静地等待续订。
一个可收可不收的尾,对谁都好交代而已。
对于这样一部曾经让我能坚持幻想、坚持期盼的剧集,真的没必要要求他多么完美,感谢你陪我走过的这两年半。
当Chloe对着CTU的大屏幕对Jack说:“Good Luck,Jack!”的时候,就不仅仅是Chloe和Jack从此的天各一方了,我也必须和24说再见了。
看完最后一季最后一集的那个夜晚,我没有睡着。
看24的一年里,我一直尽力不去想剧中的恐怖分子是对哪个国家的含沙射影,也没有笑话剧中的中国人说的有棒子口音的中国话。
如果影视都不能纯粹,那么世界上还能有几分净土。
这不过是一部单纯地既能给人心跳也能让人扪心思考的剧集而已,但是因为在美国,因为那么多好事之徒,才被强行染上政治的恶臭。
第8季的预告片里,Jack抱着可爱的外孙女(原来那么娇小可爱的Kim也已经是母亲了。
),小女孩没大没小的直呼Jack的名字(You should call me grandpa.-But you don't look like a grandpa.)。
明明是如此温情的画面,又被一架直升机,一把来福枪打破了。
如果甘愿为国家献出生命,最后却成了全民公敌?如果背井离乡,受尽凌辱,只为一人背下一个国家的罪名?
如果为了拯救一个国家,要一次次牺牲最爱的人?
如果牺牲了一切,换来的却是隐身埋名,还是心寒的诅咒?
编剧是不是太残忍了,一次次折磨着观众的心。
24*8,192个一小时,我没有那些从8年前就开始追这个剧集的朋友们那么犹如失去挚爱的伤感。
用一年看完了这个剧集,还记得Jack一个个坚毅的眼神,和自己一次次地故作镇定地对自己说:“没事,他们能挺过去。
”一句,“Good luck,Jack!”谨代表一点可能微不足道的祝福。
我对很多人说过我想找一个和我一样喜欢How I met your mother的女孩,现在还没有一点出现的迹象。
虽然编剧在第一集就了说了Robin是Aunt Robin,但是豆瓣上还是有人讨论Robin有机会抢回Ted。
至少说明大家都是善良的,明明不可能的事,大家还是期望它发生,只因为我们觉得这样更美好。
当Robin出现在Ted的第一次婚礼上,仍想扮演Ted最好的朋友却不知所措 ;当Ted拿着误以为是Robin喝干净的牛奶瓶冲进已经没有Robin的房间大吼的时候,当Ted和Barney在Robin的楼下,告诉Robin他们其实都爱她的时候,当Lily把伤透了心的Robin搂入怀里的时候,我就不相信你真的只把这个剧集当个喜剧看了。
重复一遍,我还是希望找到一个和我一样喜欢这个剧集的女孩。
我觉得应该在这样一个夜晚,写一写一些非常想念的剧集。
又有好多新的剧集了,如果可以喜新厌旧,这个世界就简单美好了。
《24小时》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美剧。
和《英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潦草设计不同,《24小时》的主人公杰克·鲍沃富有人情味,却又行事冷酷。
在第七季前传里,杰克老了,眼神忧郁坚定,他总是深陷绝境,在不可能中寻求希望。
你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那种想要停下来拥抱温暖,却不得不独自前行的孤独。
【经典台词】统治的权利来源于三个基本的人类权益: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
(配以总统儿子朋友被埋尸的画面),即使我们手拿前人点燃的火炬,我们必须铭记,火光不会一如既往地闪亮,它会摇曳、黯淡,由于冷漠、贪婪和恐惧。
第七季的先行篇换了一位女总统,想起之前的黑人总统帕默和现实中的奥巴马,莫非预示着希拉里会是下一任总统?
您丈夫是个坚强的人,但他没像您那样想得开。
这不是想不想得开的问题,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我的儿子,但我们现在马上要开战了,悲伤对我来说太奢侈了。
把所有事情都公布出来更好一些,这些年我们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名义,做了许多秘密的事情,国家和人民有权利知道事实真相,那样他们就可以决定,他们想让我们走多远。
(无论恐怖分子、反恐特工、政府官员,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编剧就是要找出这些理由)首当其冲的是国家电网,一旦瘫痪,将有数百万人无法供电,大规模的灯火管制将导致大城市的骚乱,更为严重的是水处理和传输系统,通过破坏关键的大坝和污水处理厂,甚至大规模的污染饮用水导致中毒,随后会有更多人脱水致死。
(可见城市的安全是多么脆弱,如果长期停电停水就得坐以待毙)【剧情点评】第七季开篇,杰克·鲍沃的好友托尼·阿尔梅达复活,还成了恐怖分子,也许因为主角都太陌生,而且新的人物关系还没有展开,看了半集还没有入戏。
女总统的扮演者欠缺些说服力,在几任总统的扮演者里,帕默无疑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正直、坚毅、果敢、忠诚,政治家的魅力就在于能令人信服。
【遗憾之处】原来觉得踩地雷的设计挺巧妙,后来发现《集结号》已经用过同样的桥段。
先行篇《救赎》里死去的是总统儿子的朋友,到了第七季第1集,总统的儿子也死了,不过只是暗场交代,但照片里的他和先行篇里不是同一个演员。
我不喜欢光芒万丈无所不能的英雄,像《24小时》这样的英雄主义作品之所以会打动我,是因为它反映了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英雄。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英雄情结,他们代替我们完成那些无法完成的梦想,历经磨难绝不妥协,我们渴望自己也有那样非凡的勇气,但如果只是羡慕的话,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人生。
何况英雄有时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压抑的社会,叵测的人心,沉重的阻力,再伟大的英雄也逃不出时代的樊笼。
01--“你撒谎。
”“是的。
可是你还是要相信我。
”他帮我就需要理由,帮你就不需要。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谈心了?
你可以妥协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除了让你下次更容易妥协。
然后你会不断地妥协,直到你觉得事情就该这样做。
你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02--“故事编的不错。
”“比真相好。
”“我已经尽责了,找别人吧。
”“没有别人了。
”“我现在不能过去,我没时间解释,今晚有很严重的事情要发生。
”“我们的女儿不见了,我想这也很严重,不是吗?
”“别像个低能儿!
”“别像个婊子!
”我现在对每件事都有点反应过度。
我是你的上司,我告诉你我想要什么,你不能问为什么,明白吗?
她说“我爱你”,她从没这么说过。
03--总统先生,你可以帮我什么呢?
“加一百万对这些人来说是小意思。
”“你错了,他们在乎的就是钱。
”选举是很无情的。
我依偎在你爸爸身边买名牌,换你去给人家上上看,好不好?
欢迎你们进入冷酷的世界。
你别无选择。
04--从现在起,我们要假设其他人都不可靠。
我想要离开——每件事。
“你了解这次威胁的严重性吗?
”“我每天都面对重大的威胁。
”“我们在努力保护你。
”“而我正努力赢得大选。
”如果到了三点我还没睡,我就不睡了。
“CTU?
那是什么单位?
”“反恐小组。
”概括来说,杰克离开他老婆,跟你同居了一阵子,后来他感到无聊又搬回去,留下冷落的你?
“我的私生活与你无关。
”“若影响到你的工作就与我有关。
”让我告诉你这游戏怎么玩。
首先他们会对你说,你是他们唯一可信赖的。
那是讨好,好取得你的信任,然后诱使你做些不该做的事。
05--你看起来累坏了,去睡觉,这是命令。
“我要亲自跟他谈。
”……“除了你,他不跟任何人谈话。
”别再冲动得像个死老百姓。
做你该做的,然后准备承担后果吧。
你没有权利这样子问我话。
06--即使这样,我也不会掩盖事实的。
这事得让我来决定,而不是你。
我只是做我认为有利于我们家人和你的事业的事情。
“我和你一样深具野心,所以你才娶我。
”“不,我娶你是因为我爱你,我以为我们能够同心协力。
”我每天不断地躲着我妈,现在我却好希望她就在这里。
有的女人不适合当母亲。
我试图把工作与家庭分开,但看来是不可能了。
我是参谋长,我必须知道每件事。
你是总统候选人,所以一切都是公事。
家里出这么大的事,我却毫不知情。
选民们是很有同情心的,只要你懂得如何去影响他们。
07--(在发布会上说出儿子杀了人的事实)“为什么?
牺牲我来挽救你的竞选?
”“这样我才能作为父亲支持你。
”“你从未给我协助你的机会。
”“怎么给?
你都不在呀!
”这么多年都不曾再提起了,我都已开始相信那事从未发生过。
“你想恐吓她吗?
”“不要说的那么难听。
我只是想救我们的儿子,并保住你的选票。
”已经隐瞒七年了,揭露疮疤也不会改变事实。
你正用枪指着我,还有什么会更复杂呢?
08--如果他因此受害,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你要对司法制度有信心。
”“你生活在童话中吗?
”“我只是奉命行事。
”“去他的命令!
”“我不能说。
”“说出一切是你唯一的出路!
”我是想向你表明我对你的爱是那么的单纯而伟大,无论事情演变得如何糟糕,这份爱永远不会变。
经济的重心就是能源。
09--每个人都想赚点外快。
我不在乎规定,而且我守承诺。
不只是你有麻烦,杰克。
半夜至今我已经杀了两个人,超过24小时没睡,所以你最好是有点怕我。
“顺其自然不是聪明之举么?
”“了解状况才是。
”我一生中从未这么害怕过。
10--为什么我们要辩解一件不需要辩解的事情?
你有今天的地位,并非只靠自己。
我会找到你的,我保证。
A计划行不通就实行B计划,不要重蹈覆辙。
你可能是为钱干这事,但我是为了私怨。
在目标达成之前,谁都不要想睡觉。
真是难堪,还好我们很专业。
赔上身体,但别赔上感情。
11--“我只是个商人啊。
”“一般的商人会用防弹的轿车吗?
”我不想伤害你,但为了找到家人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只要还活着,我就不放弃。
权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是一定要付出的。
12--一旦我的家人安全了,我会去自首的。
无论真假,这个暗杀威胁反而会使你的票数回升。
你现在可是在竞选总统啊,你到底在想什么?
先说的人会有前途,慢说的将会被起诉和解雇。
就因为我们没在一起,才厄运连连。
即使你没错,这样搞政治也是绝对行不通的。
13--若说有人会照顾自己,那非杰克莫属。
在任何行动之前要静观其变,谋定而动。
你要有权力才能跟他们对抗。
一旦你当上了总统,你便拥有这样的权力。
我自己都不守法,哪有资格担此重任?
当你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就应当采取一些行动。
想要重新得到机会,首先必须为你所做的一切负起责任。
“我仍然认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
”“光有意义是不够的。
”“都结束了。
”“我觉得一切才刚开始。
”我知道得越少,就越能把事情办好,这是我们这一行的本质。
14--我出事就没关系,你竞选出事就不行?
今天早上我有五件急事要处理,每件里边都有你的名字。
这里是你的地盘,在这里审问你有点怪怪的。
让我来问你也问不出什么,不如你直接把你想说的告诉我,这样比较省时间。
可能是右手有事不告诉左手吧。
你不知道维持一个家有多困难,而且让它平安。
我虽然不拥护杰克·鲍尔,不赞同他发号施令的方式,不喜欢他的作业方式,但是从午夜到现在,我认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
15--有时候你得体谅别人所经历的。
这些事情与我参选毫无关联,与这次的初选也无关,更与我的肤色无关,这些只是为了对付维克多·杜瑞森的复仇。
你被拘留,你的家人被绑架,可你却仍关心我。
当个儿子,或女儿,或父亲,都很不容易。
等你女儿变成青少年,你就知道担心的滋味了。
让我把他们引出来,再好好对付他们。
16--有时候被绑架的人会对挟持者产生某种情结。
搞上了老板,工作就搞不好了。
我以为我可以镇定又理性,可是我做不到。
只要你需要找我讲话,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在的。
“我只是想保护你。
”“可是上次你这么做就有人死掉了。
”正义是糊弄人的。
不管你要怎么对付我,或对付别人,最后受到最大冲击的是你自己。
17--除了你的回报,还要加10块钱。
请你不要让复仇心蒙蔽了你的判断力。
今天的事让我谁也不信任。
女人会被利用,也会利用别人。
18--不是去赢得初选确保提名,就是去揭露政治丑闻,无法两者兼得的。
我不认为说实话就是自我毁灭。
你会拥有对这个国家某些最有权势者不利的证据,他们将不能操控你。
这里有太多私事了,我要一切回归正常。
不要光是用嘴去说,要用心去思考。
“要不是你,我早就死了。
”“要不是我,你不会有麻烦。
”总是有人会靠着关系,违法而不用受罚。
我们的宝贝早就长大了,我不认为他在乎我说的话。
我会不计一切地保护家人,不计一切。
如此会让我成为一个坏人?
你有很多优点,聪明、帅气又风趣,但你怎么会搞到如此地步?
19--杰克,你所到之处总有人员伤亡。
即使要坐牢,我也愿意付出代价。
你跟你爸一样,用悲情来掩饰自己的弱点。
你何时才能成为一个足以当上总统的男人?
杰克,跟你在一起真刺激。
有时候音乐有助于记忆。
这对我们是一个考验,如果我们相互关爱、支持,就能无所畏惧。
你信任我,所以也请你相信我的判断。
身心受到的摧残是难以抹去的。
“你早该告诉我,你是我的下属。
”“但你是他的下属。
”作为一个参议员或总统,作为民选代表,不只有对国家的责任,还有对家庭的责任。
20--藏着秘密的生活比我想象中辛苦许多。
“你难道真的认为民众会想要一个像三流脱口秀嘉宾一样公开承认自己丑事的总统吗?
”“他们一直希望能有个诚实点的总统。
”如果情况有异,职业军人也会非常紧张。
“我出的钱,我来决定!
”“他们是我的人,只听我的!
”我的工作说明上面并没有规定我必须跟我的下属解释自己的行为。
雪莉,你是个不可思议的女人,聪明、坚定、自信,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你并不想要我。
我不能控制自己对你的不信任。
“如果我都不相信你了,又怎么爱你?
”“你可能并不爱我了,但你永远不会离开我。
”明年一月,当你宣誓就职时,别搞错一件事,那就是站在你身边的那个人只能是我!
21--像你这样有主见的人真的不多,我深信国家有你来治理必定会蓬勃发展。
你一辈子的霉运也比不上我今天碰到的烂事。
过去的两年,我承担着害死自己家人的痛,现在该换你来承担了。
你只顾着照顾别人,谁来照顾你呢?
“帮个忙好吗?
”“帮什么?
”“笑一个。
”当你进了白宫,所有的事都是政务。
22--你一直都说我会因女人惹上麻烦,你说对了。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做正确的事。
“所以要牺牲杰克?
”“他与我们一样,是消耗品。
”“普通探员或许不行,但杰克有特种部队的背景,他能化腐朽为神奇。
”“别把我当傻瓜!
”别摆高姿态,我不喜欢。
我们不能用“掩盖”这种词,只能说是没有及时公布。
如果我不协助你进入白宫,我就失业了。
23--你觉得愧疚,不是因为你要跟我丈夫在一起,而是因为我知道并且默认。
你觉得人人都在算计你,其实我们只是想帮你。
“别开玩笑了。
”“我从未这么认真过。
”我们不能在玩弄民众之后还期望保有他们的信任。
当一个人绕了半个地球去引爆一个炸弹,他就得负起“意外”的责任。
24--杰克·鲍尔今天救了我,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最后这段时间才能显露出真正的你,而不只是个候选人。
你已经失去身为父母、身为朋友、身为妻子的资格……今晚以后,我不想再看到你……我认为你不适合做第一夫人。
许多信任你的人死于非命,就只因为你的“尽忠职守”!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喜欢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传统。
起码,不会有为祖国和他人做出杰出贡献甚至伤残牺牲了的人物或其遗孤,违背人情地做 报告说都是组织培养得好都是同志们帮助得好;也不会有大批的'群众'在稍微出色或者 甚至是稍微与众不同的个别倒霉孩子背后议论纷纷指指点点造谣生事。
与众不同是允许的 ,个人魅力是鼓励的, american idol是能跳会唱的,当然,在欧洲人眼里,这个乱糟糟 的国家特有的cultural chaos是匪夷所思的。
一时间,就好像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世界分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自由的为所欲为的美 国境界,一个是有秩序的规范的千人一面的非美国境界。
我总觉得,美国人引以为傲的这 个自由之地的自称,除了指的是政治结构上的自由民主,更是这种混不吝的精神状态,这 种长得多丑也敢上台的精神状态,这种我就是牛X的精神状态。
所以,牛X的人在美国这样的精神世界,最容易被发现,被宽容,被景仰。
各行各业的英 雄人物,从辍学开电脑公司的小geek,到破产数次还频频以大亨面目出现的地产二道贩子 ,从稀里糊涂被营救出来的小女兵,到跟女实习生乱搞的白宫头头,这些还不够满足美国 精神的要求,于是,就有了更多人为创造出来的超级英雄的艺术人物。
蜘蛛侠和超人Borne, 满天疾飞,满世界暴走。
似乎对于美国人来说,没有超级英 雄就像德国人没有啤酒,法国人没有红酒,中国人没有茶一样,超级英雄对于美国精神来 说,就是这样一种食粮。
因此,当一个新的艺术创造的英雄,在电视屏幕上暴走24周,在故事情节里单人show24小 时不吃不睡拯救全国乃至世界,这个电视节目,就直接窜上了电视收视榜的顶端。
为了这样一个英雄,美国人民,具体说,故事里的男主角Jack的同事们,也还是发扬了集 体主义精神的。
比如,虽然Jack刚刚完成了某样极端危险极度艰难的任务,气没喘匀,身 上还有伤没包,Jack的领导一定已经把下一个更不可能的任务准备好要交给他了。
Jack的 同事没也绝对不会争先恐后地要求顶替(如果是50-80年代中国片就完全不一样了,社会主 义优越性阿!) 或者提出顾虑,给Jack的个人英雄主义拉拉后腿什么的。
整个反恐办公室 ,大家都在神色焦虑地走来走去看来看去,真正干活的似乎就Jack一个人,从24周前就在 里里外外地冲阿杀阿跑阿打阿,从追踪导弹控制器到蒙面独闯中国大使馆,从劫持恐怖分 子他妈到直播总统同志手机,Jack在导演和编剧的撺的下,把能干的不能干的全干了一遍 ,依然脸不红心不跳,红牛饮料没来一瓶,压缩饼干没吃一口,硬挺到最后一分钟。
这样的英雄,让咱们老山的战士们看了也要竖大拇指阿,让咱们观众看了,嗷嗷直叫阿。
当然,Jack是一个美国英雄,和没谈过恋爱得雷锋是不同风格的。
美国英雄不光要在一个 dimension,也就是工作和拯救上亿人民生命的dimension上连轴转,而且,还要在个人生 活,尤其是浪漫的英雄主义的爱情这一dimension上连轴转。
因此,Jack先要爱上国防部部长的爱女,然后把这一切搅和到这24集的浴血奋战中去。
因为是美国片,国防部长爱女一定也是个职业女性。
已婚,要离,以表现其对不完美爱情的不妥协推至对崇高爱情理想的美国式追求。
但是没离完,其老公还要紧追不舍以表现此女魅力以及给英雄人物一个情敌,抽空对付对 付。
这个可怜的准前夫,一定还要怎么着半无辜半可疑地搀和进恐怖分子的事业里面,然后英 雄男主角为了大局还要对他逼供,使他意外受伤。
然后男主角的心上人一定要对男主角发 生动摇,以表现她的善良和纯洁,虽然她自己就是国防部见过无数政治手腕。
为把情节推 上高潮,英雄男主角还要最终为了人质的生命和人质有可能了解的机密,把情敌的生命给 牺牲了。
然后男主角非常有人性地痛苦不已,女主角终于承受不住压力而崩溃。
可是,在大局面前,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微小阿! 我们的男主角,就像是英雄黄继光,就 像是英雄董存瑞,except他牺牲地是别人的命,but也是他自己的深沉的感情。
在这一切的奋战和挣扎之后,我们的美国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终于得到了保障。
但是,我们的英雄永远不是站在领奖台上做报告的英雄--那样太大而化之,而且难以避免 英雄一不留神说出违背个人英雄主义的,类似感谢组织栽培同志们信任之类的话来。
西方 的英雄普遍都有一个落花人独立的结局,美国的则一边轰轰烈烈一边落花人独立,这还真 是比较有难度地。
在24第四季的结尾,我们的英雄最终因为政治出卖而exile了,exile的地点正是清晨无人 的绵长的铁轨线上,这一充满寓意的地方。
被出卖的悲壮和英雄对出卖无言的承受,构成 了一幅超级典型的震撼人心的图景。
英雄来去,不留痕迹,只留下了一个免遭毁灭的世界 。
字幕推上,24周连轴转终于告终,FOX的节目预告却打破了这庄严的对英雄的缅怀: 如果JACK不回来,那丫还是JACK么?! 24下一季,2006年一月!!! 对,如果英雄不回来,他显然不会是一个美国英雄
最近每天都在晚睡,很辛苦却又很兴奋地看着美国电视连续剧《24》。
总是看得让人欲罢不能。
没有想到这部美剧居然这么出色。
丝毫不亚于《越狱》(Prison Break),而且似乎更强。
看过第一季后看第二季,发现其精彩程度比第一季有过之而无不及,遂一发不可收拾,直至看完六季。
从刺杀总统到核弹危机到生化危机,危险程度在增加,风险规模在扩大,恐怖分子亡美之心日益猖狂,手段日益高超,圈套日益精巧。
在以Jack Bauer为首的CTU精英团队及其它相关部门人员与形形色色的恐怖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观众也伴随着以小时、分钟甚至秒种计的跌宕起伏中与编剧玩游戏。
在先危机蕴含着在后危机的线索,危机的可持续性使得观众朋友们在头一个危机解决后刚舒了口气时便得立马屏心静气地跟随主人公卷入下一个危机。
军事活动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活动,反恐斗争亦是如此。
从第二季开始,政治斗争就开始在剧情发展中产生影响了,而当故事发展到第五季时,政治斗争就变得极狰狞和丑恶了。
正直、能干且富有人格魅力的黑人前总统倒在杀手的枪下,而看似优柔的在职总统却阴险地导演和引导着危及广大人民和国际友人的恐怖活动的进行。
滑稽的是,这位总统看上去颇象尼克松,也许有很多美国人把尼克松看作一个政客而不是好的领袖,即使他对中国人民还是比较友好的。
片中表现的内容和思想,或多或少地都可以反映现实世界的一些事件或问题。
比如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攻打伊拉克,还有极些微的911事件的影子。
不论在军事活动中,还是在恐怖或反恐活动中,除了政治因素外,金融的因素在很多时候也是存在的。
尤其在我床头摆了一本《货币战争》且我已经翻了前面几页后,我就觉得这是可以纳入编剧视野的重要元素。
其实第五季已开始讨论中东的石油利益。
也许,今后要拍的新的《24》,会审视到这一问题。
CTU的运作是极其高效的,这一方面依赖于其高水平的人员素质(以人为本),另一方面(不亚于甚至更重要于前者)还在于其规范的运转流程和制度,它使得尽可能多的人员能够各尽其才并使之有机协调,且在人员受创或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吸纳新生力量并使之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当然,电视剧的表现会重点突出主角,所以制度体系只是附带涉及;同时,所以行为都照章办事,规范至极,那就没有强烈的冲突了,也就不能吸引眼球了,所以剧中的主角及其铁杆朋友会不断地打破现有规范的圈囿,以不平常的或者说带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去争取最佳和最高效的结果。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再优秀的制度规范也有其局限性,毕竟制度是为大多数人而设计的,而不是专为极少数具有卓越能力的高手来量身定做的,所以,其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印象中,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对毛泽东作过类似描述,大意是:纪律之于毛,犹如拐杖,有时需要有时不需要。
从个人角度来讲,一个品性极佳素质极高的人才,如果不能放手施为,却受限于各种管辖,那是痛苦的(这一点在没有那位优秀黑人总统信任和支持的第四季第五季已经明显体现出来);但从集体角度来讲,为保证整体上的以尽可能不出偏差的方式良性运转,必须有制度。
这两者之间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动态的有效的平衡,可能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于是,官僚化的作风就不可避免,最多只是程度上的区别。
主角Jack Bauer无疑是个彻头彻尾、又红又专的英雄,在第二季里明知必死还勇登载着核弹的飞机,演绎得让人感动;可不畏死还不是最英雄的,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荣辱甚至甘受屈辱,不计个人一切得失,饱受折磨却不吐露一句国家机密,这才是真正英雄之处。
现代社会,物欲太多,所以看到这样的英雄形象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
然而,电视剧在表现出Jack光辉形象的同时,却不得不以阴暗的政府形象来烘托。
极致之处在于第六季第一集,虽然总统和政府知道他为国家作了巨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却不肯提供条件交换他回国;而当恐怖分子需要他祭其兄长在天之灵并以交换恐怖分子头目情报为条件(即使这一点并不能得到任何保证)时,政府却毫不犹豫地提供优厚交换条件使之归国。
这其实表明了这样一条悲凉的价值规律:人,至少是在世的人,其价值不在于他做过什么,而在于他还能做什么;只有在过世之后,对其的评价才会是他做过什么。
而且,反映该规律并不是通过与主角有什么个人嫌隙的角色,而是私交甚好的同志。
他们,以及片中的大多数正派反派以及亦正亦邪派,在处理问题时均表现出极专业的冷静和客观,也即是说,他们判断问题的根据很少基于个人好恶,很少有情绪化的影响。
这就更使得该规律显得具有科学性。
但是,该季最后郑志被CTU俘获后对Jack和Bill说我的同志可不会象你们政府抛弃Jack一样抛弃我。
与前面第一集的剧情对比,却也让人反思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的回报是不是应被视为对前赴后继的队伍的一条重要的激励措施。
这也让人想起早些年(不知那时我出生没有)一部受批判的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虽然没看过该电影,但从电影杂志里看到这句台词是该部电影受批判的重要原因)。
政府不与恐怖分子谈判,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讲,也许是一条很好的原则。
但剧中却有多次谈判,不知这是原则的不适用呢,还是存在度的把握问题。
该剧太多地方体现出信息支撑的重要性。
每一次行动,都有各种各样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保障,使行动能够尽可能地达到“知彼知己”的程度。
这一点贯穿了第一季到第六季,就不用赘述了。
对两个结局的不同评价,证明了观众对猪队友的不同情绪。剧中两个亮点:1、普通民众遇到这类事件,没有如同小说般挺身而出,2、总统和主角家庭里的熊孩子,屡次只考虑到自我,忽略了大局,看的让人牙痒痒。中外在涉及这类题材处理时的不同导向,还是挺明显的。
真的很垃圾。不明白推荐我看的那哥们是什么品位。汗得不行了。情节俗套,刻意牵强,愚弄观众。而竟然自己把它第一季看完了,证实最近无聊得可以。结局太吐血了。不明白为什么美剧里面的感情戏总是那么的做作和肤浅,难道真是文化差异。。。
虽然Bug很多,但剧情信息量够大,内容紧凑,十分了得,堪称经典。
还是那点东西 没啥特别的
第一季的剧情比较单纯,没有后几季格局那么大,主角也没有被过度神化,就是一个单纯的关于暗杀和复仇的故事。不过23集结尾的转折非常不合逻辑,明显是编剧为了出人意料临时决定的。
跟着我妈看. 一天看完12集,唉. 傻逼女儿害死好妻子啊
我之所以会看24还是因为Mia Kirshner,虽然她只出现了8集。Mandy应该是24有史以来最有头脑最长命的冷血杀手了。就整个剧本身而言我是兴致缺缺了~
江湖永远流传着哥的传说,强哥,欧洲见!
为了负责任地打分还是看完了整季,看完以后我决定再扣一颗星😃到了最后完全为了反转而反转,剧情越来越拖沓,刚开始的大格局随着剧情推进荡然无存。就想问为什么不能找个不怕死的杀手把该杀的都杀了,早餐会的时候参议员一枪杰克一枪不就全剧终了???
Season1 不错
同样是the maverick cop的庸俗设定,但这部给火线提鞋都不配,如果不是月底流量用光我大概都不会点开看。
上下12小时故事衔接生硬,总统形象中二,潜伏反派设置为设置而设置。
早就听说过它的鼎鼎大名,如今看来果然形式新颖,只是24小时之内枪战6次,加上让我连看三天的长度,这真的发生在一天之内吗?拍摄于21世纪之初,所以有些地方的低科技低逻辑也能够理解,虽然对我来说这部剧并不意味什么,但也许是许多人的岁月和往昔?
很好的电视剧,每集讲述一个小时内发生的事情,从不同的人的视角来拍摄,手法非常新颖,剧情紧张连贯,看的时候真的有感同身受的急切。不得不感叹编剧的巧妙,最大的奸细居然是看上去最不会背叛的情人兼下属,而且我好喜欢鲍尔一家,爸爸英勇无敌英勇双全,妈妈勇敢无畏,女儿虽然叛逆但很坚强,好剧!
又一部不喜欢的大制作美剧,不喜欢快速的剪切,跳跃的镜头,玩命的比谁脑子快。
硬是强忍着看完了。。。关于内奸前后逻辑完全对不上。。。抛开巨大的逻辑漏洞整个剧情也着实心塞无比。。。硬生生慢悠悠还故弄玄虚的把这么点破事扯成24集,编剧真也是蛮拼的,但是智商着实着急。。。还有演员,参议员的老婆儿子、特别是那秘书,敢再丑一点么。。。难道选演员一点都不看脸么。。。
看了第一季,好像没看到结尾,没有追的动力了。
Nina的反转充分暴露了传统美剧边拍边播的硬伤,从这方面看网飞真是大功一件
不看最后两集不知道什么叫虎头蛇尾~
没有人觉得故事逻辑漏洞很多么?一季一天的形式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