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金双有人说文隽监制的《魔卡行动》是动作喜剧大片。
我反倒觉得这部电影是一部披着动作喜剧外衣的黑帮商业片,或者说具有国际化风格的“强拆”大片。
之于文隽其人,骨子里不乏幽默和商业气质。
就幽默而言,文隽和徐老怪的风格有点接近。
只不过,相比徐克的偏执,文隽骨子里多出一些商业气质。
换言之,就本质来说,文隽是一个具有文艺气质、语言天份,骨子里精明的影视投资人或者说文化商人。
这也注定了这样的狠角色参与的影片势必更多商业气质。
如若有人问,中国在世界上最有知名度的是什么人?
答案很可能是:中国大妈!
我想,这个指数在世界人民的眼中至少占90%以上。
不得不承认,“中国大妈”是这个地球上乃至这个宇宙最具购买力、最疯狂的一群人,没有之一。
此次,《魔卡行动》中的当事人类似这样的一批人,只不过,现实生活中的“中国大妈”,在影片中变成“中国土豪”,中国大富豪和“富二代”兴冲冲地跑到意大利盯住了商业老街,欲买之而后快。
影片中,任达华饰演的李正华是个享誉商界的中国大富豪,李正华趁着米兰世博会之际欲在意大利收购一条老街商铺。
孰料,半路杀出一个性格很屌的中国“富二代”杜豪金(白凯南饰)。
这个财大气粗、任性高傲的资深富二代,带着女友和管家到米兰像“中国大妈”一样到处撒钱,结果,这个任性的“富二代”也想借米兰世博会收购帕维亚老街。
试想一下,两个男版“中国大妈”上阵,肯定有得好看了。
有“强拆”就有“反强拆”,这下不仅当地居民强烈反对,就连国际信用卡盗刷集团的觊觎,意欲对这个中国“土豪”下手。
甚至,意大利黑帮也闻风而动纷纷出手……这样一个故事脚本,如果放在国内拍的话,肯定会拍成具有周星星无厘头气质、山寨风格、雷人文化组合起来的“强拆”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富二代”拼爹、“富一代”炫富,国际信用卡盗刷集团变电话骗子,意大利黑帮变中国保安。
可是,文隽等人很的气魄,偏偏将这个故事拍成国际大电影。
所以,《魔卡行动》中集商战、警匪、爱情甚至跑酷等卖座元素于一身,成为具有港式风格和好莱坞风格的国际商业大片。
就影视文本来说,《魔卡行动》中处处充斥着喜剧元素,在意大利米兰这个国际大都会中,处处彰显中国文化。
这种感觉,有种别有用心的调侃和自我解嘲,这种中国式“恶搞”,刻意高调、自嘲,刻意混搭,然后通过各种偶然和必然的相遇进行解构。
这种影视表达方式,我们大可以理解为中国商化文化对西方影视文化的另类游戏或精神嘲弄。
也正因之,当安吉丽娜-茱莉穿着红色的长裙走过意大利威尼斯水城时,在《魔卡行动》这部财大气粗的中国富豪李正华和“邦女郎”玛利亚-格拉琪亚-古奇诺塔不期而遇谈情说爱。
而之于传说中和邦德眉来眼去的“邦女郎”玛利亚,则悄然变成米兰老街居民眼中的“正义女神”,和当地居民一起群起抗争反对中国土豪对老街古建的强拆之举。
中国“强折文化走”出国门,也许,这亦是影视怪才文隽等人意欲实现影视冲锋之余,玩的又一次商业幽默。
换言之,中国影视文化何尝不是一种“强拆”文化,纵观中国影视怪现状,“偷票房”等现象举不胜举。
身为国际“强拆”商业大片,此番《魔卡行动》国内影院排片少遭遇冷遇“被强拆”何尝不是又一种悲哀呢?
正在映期的《魔卡行动》是一部充满诚意的作品,无奈排片太少,找了好几个影院才有合适的场次,终于在上映首日一睹芳容。
说本片是芳容,无疑有些轻薄,虽然《魔卡行动》全片都是在意大利拍摄,足够高端大气,但浪漫而现代的米兰,风情依旧的帕维亚老街,包含了这个有犯罪、爱情、商战与亲情的故事,在花样剧情的包裹内,是对中国式土豪的冷嘲热讽,甚至吊起来鞭笞,观众可以笑到开心,骂到解恨,因此说《魔卡行动》是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的有批判深度的作品。
如果从刑侦题材来看,本片有国际刑警的精密做局,有国际盗刷信用卡犯罪组织的猖狂,也有被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卧底与陷害的痛伤,而一干人等矛头所指,是拥有200亿资金的中国富三代土豪杜豪金。
如果从爱情来看,蠢蛋杜豪金和新任女友孟小玲,电脑奇才大治和街头邂逅的李菲菲,都有着各自风情的相爱相恋,当然,另一土豪李正华也在米兰留有自己的过去,这个是值得期待的悬念,走进影厅可解,在此就不做太多剧透。
而关乎亲情,也都是围绕两位富豪所产生,因此,《魔卡行动》的感情线可算丰富。
《魔卡行动》的明线,是各角色殊途同归的一次商业大收购,要说这次收购,就得先解释下收购的缘起,国际犯罪集团盯上了中国富豪杜豪金的200亿巨款,而握有巨款的这个富豪,却是的的确确不学无术、挥霍无度的富三代败家子。
英国有句话:一夜之间可以造就一个百万富翁,但是要培养一个贵族却要三代人的努力。
或许,我们的很多富豪,也都犹如是一夜发家,但钱有了,却没有学会做一个有素质有担当的有钱人,所以我们可以从影视剧可以从现实中,看到无数的土大款,除了钱,一无所有,这也就是中国俗话的寓言所说:富不过三代。
《魔卡行动》中白凯南扮演的杜豪金,明显就是照着以第三代的身份来败家的。
影片对无底线富豪的批评,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由外至内,渐次揭批,首先是出场,喜获新女友的土豪,驾跑车泡美女,荒淫跋扈,嚣张之至,而后在于重病中的父亲对话中,又了解到这位庞大家业的接班人,就任期间唯一的企业活动,就是搞了次卡拉OK大赛,唯一的商业地产计划就是将买来的商场改成了卡拉OK厅。
但是就这样的粪球般人物,竟然能握着200亿现金去意大利收购百年商业街,其开发理念,购买手段,可想而知。
土豪国内秀完,开始国外秀,这些桥段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近几年负面新闻不断的中国赴海外游客的种种劣迹,杜豪金今次便是深具代表性的各大商场血拼,遇见街头小贩也能豪掷500欧元买一个几十元的自拍杆,一路买买买,一路拍拍拍,简直是国人出境游的活生生反面教材。
当然,富豪满嘴荒唐言,一生欠揍肉,来到异国各种丢人也是正常,但是他在面对收购老街时的种种表现,同样可以上商战题材的顶级负面案例。
土豪的个人修养,关乎整个土豪群体的品味与形象,但土豪的商业计划,却真正是令人贻笑大方又引发各种深思,硬生生将一条富含历史韵味的百年商业老街,进行一次大拆大建,还称之为“文化行为”,不被群众追着满街打才怪。
但这种事情并非只发生在《魔卡行动》中的意大利,放眼看神州,各开发商大财团,已然是在用加速度给全中国进行统一化整容,各种商业综合体遍布一二三线城市,各种现代化小区开建到了四线五线城市,将曾经风景各异风俗万千的全国城乡都改造成了几乎同一个模样,这算不算一种对个体文化侵扰灭绝的犯罪?
所以,战台烽以为,看《魔卡行动》,可以将关注点放置于香车、美女、帅哥、美景,由乔任梁、张馨予、任达华等等组建的主演阵容,朱广沪、张一山、张大大等等组建的客串阵容,强大而齐整,但其中最过瘾,仍然是最具魔性的中国式土豪大揭批,导演姜国民和编剧黄飞珏是毫不留情的向众无素质无节操土豪的脸上,打去了一巴掌,又一巴掌,掌掌到肉,掌掌见红,也是打出了全民的心声。
所以,当你在影厅看完《魔卡行动》之后,记得给影片掌声,为这些勇敢与赤诚。
不知为何排片量相当凄惨,为了求个下班能赶上的场次只能跑很远的电影院去看,又是小厅,超不受重视的感觉……==========剧透注意!
=============大概自身是支付行业的关系,我一开始对信用卡犯罪这个题材还是蛮感兴趣的,看开头对信用卡犯罪危害的介绍有种看新员工培训视频的感觉 =A= 对开头各种侧录行为的感想就是 磁条卡要少刷 磁条卡要少刷 磁条卡要少刷,比起芯片卡真的太不安全,很重要所以说三遍虽然与剧情无关(拍飞)但是看着看着就……重心偏了。
可能是片长不够,故事情节没法完美展开,只能挑点精华——自然就是米兰的取景,于是此片似乎就成了旅游安利片。
||||不得不说取景方面还是看得出很用心的,看着男女主游玩真的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意大利人文精神的诠释也让我有点小感动,而且的确是大过了主线剧情对我的触动,感觉这片应该是挺讨意大利人的好,估计预算也大都砸在了取景上,特效只值两块钱不能再多了,爆炸画面能再假一点吗?
片长不够就导致剧情进展不自然与仓促的地方非常多,比如大治和菲菲莫名其妙地就这么好上了,顺便我真是很少看到这种男女主的恋情对推动剧情几乎完全没起到作用的设定Orz。
说到底菲菲这个女一存在感还比不上女二,基本上就是个花瓶,她唯一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翻译?
不过看着菲爸用英语和当地人的意语无障碍交流我瞬间觉得这片似乎也不需要翻译啊(爆)。
再比如大治这国际刑警的身份藏得未免太深一丁点苗头也没留给观众,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或者与其说藏的深不如说这只是个解释他身手矫健的理由。
高科技犯罪的噱头最终也果然没看到实物,号称有电脑高手的反派获取土豪的存款密码最终居然还是通过灌醉问话这样土鳖的方式…………我表示我的感情遭到了欺骗。
另外导演可能不是很懂黑客,技术较量只能通过屏幕上那醒目的数字抗衡来体现……but,黑客自用的程序怎可能有如此酷炫的界面……这得多写多少对功能毫无帮助的代码啊(ry)。
商战的逻辑性也并不强,能展现出来的手段太少结局也是……boss居然被女二一闷棍就放倒再没起来过(老板你这么弱是怎么把组织扩张到全球的啊),手下两个御姐打手倒是难缠得很,俩爷们国际刑警完全下风,太不科学了。
总觉得应该再发生点什么,可它就结束了……结束了……了……说到演员,比较出彩的只有卖力搞笑的白凯南了吧……乔任梁和张馨予总体来说也无功无过,张馨予对清纯类角色的把握还是挺到位的,至少不会演什么都让人觉得像李莫愁,不明白那么多看也不看就冲着她打低分的什么心态?
总结一下还是觉得算不上什么佳作吧,如果你对意大利兴趣不大,也不是乔张的粉,不是特别推荐
文/满囤儿华语电影在类型上唯一能处于世界顶峰地位的只有武侠片,那是因为此片种乃我们所独有。
除此之外,在好莱坞的类型范畴内,华语电影唯一曾经能够与世界顶级相抗衡的,便只有成龙巅峰期所拍摄的一系列动作片。
从《警察故事》开始,历经《红番区》、《我是谁》,再到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尖峰时刻》、《上海正午》,“成龙电影”变成了一个新的类型,让华语电影人扬眉吐气。
可是从2007年开始,随着成龙年龄的增大,迄今为止只有《十二生肖》保留了“成龙电影”的气质。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华语电影人已经开始尝试让“成龙电影”脱离对成龙的依赖。
比如这部《魔卡行动》,就是一部没有成龙参与的“成龙电影”。
当年的“成龙电影”仅以成龙主演为标志,至于导演是谁,并不绝对。
朱延平、唐季礼、林岭东、徐克、王晶、陈嘉上、陈木胜、陈德森都曾执导出成色十足的“成龙电影”。
而《魔卡行动》的导演姜国民,以摄影的身份,与这些名导们大都有过合作。
不仅这些导演,他还给李仁港、叶伟信、尔冬升、罗志良、程小东等香港名导做过摄影。
可以说,他很清楚,一部能够去全球拼票房的动作大片,需要怎样的节奏和视觉。
《魔卡行动》,就是他的一个野心,一个证明没有成龙的华语动作片,一样可以拍成受全球影迷喜爱的大片。
“成龙电影”区别于其它华语动作片的一点,在于其格局通常很大,具有国际视野。
《魔卡行动》一上来就把故事甩到了意大利。
放眼望去,除了几个主角外,大众脸NPC都是歪果仁。
整个影片的故事也无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因为片中有多组人马在搞多重把戏。
屌丝女神、土豪大亨、贪婪黑帮、危险黑客、国际刑警,各路人马齐聚米兰,牵扯出的动静岂是小打小闹?
“成龙电影”的动作戏一定要够难度。
《魔卡行动》并没有请当下炙手可热的功夫巨星来演,正是去成龙化的重大尝试。
在好莱坞重新定义了动作片后,个人的功夫已经被各种拍摄手段所取代。
影片强调的是整体的紧张刺激,而不再是某个角色一招一式的准确。
《魔卡行动》就充分运用了主创们在拍摄上的经验和创造力,把动作片和功夫片的界限明晰了。
虽然主演更多的是玩惊险,但是配角上的蒋璐霞等人,还是保证了打戏的难度系数,不会让影片显得低级哦。
“成龙电影”得有适时的喜剧元素。
众所周知,成龙从李小龙的阴影下走出来,靠得就是在功夫片和动作片中加入了独特的喜剧元素。
《魔卡行动》中的幽默也是随处可见的。
白凯南饰演的富二代杜豪金就是影片的喜剧担当。
老街动迁、金融商战、热血足球、逃亡逆袭等突发事件,也令几位主角的命运曲曲折折,戏剧化十足。
尽管《魔卡行动》无法借助“成龙”的标签去争取排片,以至于很多人可能会无意间错过,但是它做了一个很好的传承者。
毕竟一旦华语电影能够真的做到“成龙电影”去成龙,“周星驰电影”去周星驰,那时华语电影才拥有再次对抗世界的实力呀。
我觉得作为影迷,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支持每一部做出努力的先驱。
文 /赤叶青枫在经济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虽然支付宝和微信也开始逐渐成为新的付款方式之一,但“刷卡”消费依然是都市人大额“血拼”时的首选,因此引发的经济问题、纠纷甚至犯罪也层出不穷。
而乔任梁、张馨予、任达华、白凯南等人等主演的动作喜剧电影电影《魔卡行动》就是以盗卡转账这一高科技犯罪为引,通过讲述因意大利米兰的帕维亚老街被华人收购而引发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故事,是一场发生在意大利米兰的集爱情、动作、警匪、犯罪、金融商战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浪漫冒险之旅。
《魔卡行动》的导演是曾凭借《阿虎》、《枪王》、《旺角黑夜》等优秀港片多次获得台湾金马奖及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的姜国民。
这次执导此片,他不再将镜头锁定香港,而是对准了意大利米兰的帕维亚老街,片中的绝大部分故事进展也都在此处展开,从而令此片极具异国情调。
片中不仅有如诗如画的米兰风景,更有无数帅气逼人的意大利帅哥出镜,绝对能令人看得眼花缭乱。
最特别的是,姜国民还很用心地地在片中安排了一场米兰帕维亚的当地足球赛,并借主演之一任达华之口道出了“比赛可以输,士气不能输”的拼搏精神,这不仅令本来即将要输掉比赛的球队士气大振,在下半场以“3:3”的比分奇迹般逆袭,亦很容易让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不禁随之热血沸腾了一把。
而随后设计的让片中男女主角乔任梁与张馨予通过当地最有名的景点之一“缘分铜管”传音定情更是非常浪漫。
说到乔任梁与张馨予,他二人这次皆多少颠覆了自己以往的影视剧惯有形象。
乔任梁饰演的大治,表面上看是一个痴情屌丝、网瘾少年,实际上却是身手不凡的国际刑警。
这次在片中,他首度挑战这么多场激烈动作戏,而且据说全部动作戏都是亲身上阵,没有使用替身。
如此说来,这次他也真是满拼的。
而张馨予饰演的李菲菲明明是个白富美,却个性独立,坚持自食其力留学米兰,不仅且精通多国语言,更潜伏在父亲竞争对手杜豪金身边做起了翻译官,实在让人有点大跌眼镜。
要知道,若按其以往给人留下的印象而言,她其实更适合出演片中妩媚性感的拜金女孟小玲一角,而她却反其道行之,看来是下定决心要转型了。
不过这次她也算演得不错,将角色塑造的倔强美丽,令人眼前一亮。
不过,比起乔任梁与张馨予,片中更吸引人的是任达华以及特别出演的意大利国宝级女星玛莉亚·嘉西亚·古欣娜塔。
前者平时本身就是公认的老型男,这次出演片中的华人富商李正华一角,举手投足之间,儒雅沉稳,气度尽显,一套套西装更是被他穿得笔挺有型,绅士风范,令人心醉。
而后者是成功进军好莱坞的意大利影星之一。
曾在《邮差》、《安娜的情人》、《雷霆穿梭人》、《丈夫出租》等片中都有过精彩演出,更出任过邦女郎,和皮尔斯·布鲁斯南在《黑日危机》中一起出生入死。
这次能加盟《魔卡行动》,还跟任达华共谱中年人的浪漫恋曲,虽然戏份不是很多,但意境全出,为影片的浪漫氛围增色不少。
目前此片已经上映,但排片甚少,我所在的附近几家影城都分别才寥寥几场,我也是好不容易才选定一个相对合适的时间过去看的电影。
虽说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作为一部刚上的新片,不该遭受如此冷遇,个人希望影城应该适当增加场次,便于想看的影迷前去观影。
大年初一CCTV6播放的电影,在不搜索片名的前提下看了电影的片头部分,以为是一部外国人拍的犯罪电影,后来看到任达华,才意识到这是部国产电影,话说回来前面关于犯罪活动的部分其实还算拍得不错了吧?
对几位主演都没有负面情绪,也许因为不是自己买票去看电影,所以对影片的期待值不会很高,不觉得尴尬,和老妈一起看的,我还超担心女二那边会露肉呢……有时候剧情衔接的确有些僵硬,看意大利风景很开心,但是我也意识到节奏好像不太对呀,犯罪集团躲哪去了=_=再比如张亲吻乔的脖子那里,你俩咋进展这么快呢?
还有一些别人提过的缺点我就不说了,反正看电影就是打发时间图个开心嘛,看电影的时候心里对某些细节偶有纠结,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以“666”的形式进行吐槽的。
看完电影上来豆瓣一看,遍地都是一星的分数,很多都是针对某个人的。
就个人而言,我讨厌一个小鲜肉的话,我几乎都懒得搜索他,更没时间去看他的电影还给电影打分咯……
文/ 鱼为中国土豪米兰世博会之际收购帕维亚老街引起意大利黑帮的觊觎以及国际刑警与平民特工的关注,这种荒诞不经的剧情设计居然撞车现实,确实让人意想不到——中国买家要在澳大利亚买下一个“浙江省”而惊动了澳洲国防部,可见现实永远比故事更精彩,但影片如此无心插柳的铺排,与其说是对现实与中国财富阶层的透彻了解,不如说是对人性的谙熟——从温州炒房团到大量收购黄金的中国大妈,总是伴随着盲目、狂热、暴利等等关键词语。
所以国产电影尤其喜剧最喜欢调侃两类人:土豪与屌丝,种种格格不入与匪夷所思的行为成为剧情的最佳设计,从《泰囧》到《港囧》,从《私人定制》到《夏洛特烦恼》,都有嘲讽与自嘲在其中。
《魔卡行动》则将这种讽刺升级为成为引发剧情的“收购”行为,黑帮阴谋与中国式特工的拯救层层叠加,都围绕这一荒诞行径展开行动,可谓一次内容“创新”,再融入充满异域情调的绮丽风光与浪漫爱情,算是一部风格鲜明元素丰富的影片。
但,尽管影片有着契合观众情感与视听需求的各类元素,以及深谙人性对现实的犀利洞彻,依然没能挽回一触即败的悲惨命运,在进口大片《蚁人》、《小王子》、《幸存者》的冲击下,国产片(尤其是16号上映的《魔卡行动》《心迷宫》《喜马拉雅天梯》《笔仙魔咒》)全部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即便如《摩卡行动》、《心迷宫》这样有内容有诚意的作品依然不能幸免。
回顾《007》、《碟中谍》、《谍影重重》甚至《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等影片在国内市场的大热,可见观众对这一题材影片保持由衷兴趣,那么《魔卡行动》这种“中国特工”喜剧在市场的遇冷,大片的冲击是的外部原因,那么“水土不服”则恐怕是影片的内部原因——中国影视文化的土壤无法孕育生长出健康积极的“特工”生命。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产影片诞生大批谍战特工类型作品:《秘密图纸》、《羊城暗哨》、《英雄虎胆》、《51号兵站》、《冰山上的来客》、《野火春风斗古城》、《国庆十点钟》、《虎穴追踪》、《地下尖兵》、《寂静的山林》……彼时影片尽管带有鲜明的年代特质,但与环境相应而生,便有着真实的立足背景,故事自然得到观众共鸣,但随即而来的文化断层,让这一题材的影片从此消失在观众视线之内,即使后来港片的介入,依然无法另“中国特工”死而复生。
所以“中国特工”一夕从主流观众的观影经历被剔除,想要重新建立,则难上加难,不但需要漫长时间与大量作品的累积,还需要整个文化环境的辅助。
在进口大片的环伺之下,国产影片中最能得到观众共鸣的可以是城管、协警、西城大妈、朝阳区群众,但绝对还轮不到“中国特工”。
所以,《魔卡行动》一路走好。
近年来,国产电影以“飞”的速度,狂破票房记录,并试图成为全球第一大票房仓库。
然而,在“快”字当头发展的国产电影,其它制度上却显于落后,如排片制度、进口制度等,这样一些有品质、有创新、有诚意、有内容的商业片遭遇某些政策的“滑铁卢”,造成不公平待遇。
今年的国庆档,可谓是被两部同一主题的喜剧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两分票房天下,但随着进口大片的冲击,国产片全部损兵折将,可以用伤亡惨重来形容,排片自然不必说,顺速下降,导致票房失利。
当然,在最新的电影《魔卡行动》中,也遭遇了此种不公平待遇。
或许,我们能以像《港囧》、《夏洛特烦恼》、《魔卡行动》等有诚意的电影,呼吁整个行业,有一个健康,积极的,有序的发展。
中意美合拍动作喜剧电影《摩卡行动》,由姜国民执导,文隽监制,乔任梁、张馨予、任达华、玛利亚·古欣娜塔、白凯南、陈静等主演。
影片以中国富豪前往米兰收购老街为基点,反映出这一背后的人性丑陋与犯罪集团,具有当下的隐喻与警示意义。
毕竟,这一场中国富豪米兰的“时尚冒险之旅”,是对现实中国富豪海外买房,购地的一种讽刺,一种嘲弄。
电影《魔卡行动》将这种现实以艺术的方式呈现,然后融合犯罪片、悬疑片、动作片、喜剧片等元素,再以荒诞的行为演绎而出,可谓是一针见血的“创新”式现代寓言。
作为一部颇有气质的商业类型电影,《魔卡行动》里不乏喜剧色彩,也集聚犯罪片的精髓。
如大治(乔任梁饰)与李菲菲(张馨予饰)的身份问题,就明显具有悬疑色彩。
身份国际刑警的大治却要以网瘾少年来暗中追查国际信用卡盗刷集团的犯罪证据,还不得已以爱情追求为名,追求青梅竹马的孟小玲(陈静饰),并混入土豪的阵营之中,充当跟班。
而李菲菲,身份土豪的女儿,习得四国语言,却要卧底在夫妻对手杜豪金(白凯南饰)身边做助手,进行翻译工作。
然而,更为滑稽可笑的是,大治和李菲菲又在老街擦出爱情火花,形成了一种身份猜疑与揭秘的乐趣之中。
更为可贵的是,《魔卡行动》中具中国与国际特色。
片中,富豪李正华(任达华饰)一方面与杜豪金在商业上斗志斗勇,另一方面受国际刑警之托,拯救当地球队成功收购世博老街,引出犯罪集团。
在收购老街时,不仅杜豪金与李正华利用各种商业规则争夺,还要面临老街正义女神玛利亚(玛莉亚·格拉琪亚·古奇诺塔饰)的守护。
当然,还有国际犯罪团伙盯着土豪600亿的资产。
所有这些,都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堵戏剧之墙。
由此,我们也能从追寻国际犯罪团伙中,看到土豪与土豪,以及老街人民的商业法则,看到与李正华联合国际刑警,侦破案件的快感,也看到李菲菲与大治之间的身份问题的尴尬与情趣……对于主流商业片来说,合理合规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必不可少之良药。
面临进口片的进攻下,国产电影就以排片低的姿态倒下,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作为一部有创新、有诚意、有内容的商业片,《魔卡行动》虽然不求成为国产电影中的“爆款”,但也希望获得相应的市场回报,希望能更为公平地对待国产电影。
要知道,一味地“崇洋媚外”,是对创作者信心的一种伤害,势必会影响整个影视业的有序发展。
文:赵猪一眨眼,如火如荼的国庆档已经过去,尽管吵得沸沸扬扬,但是《港囧》、《夏洛特烦恼》喝《解救吾先生》、《九层妖塔》四部国产片统领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让人看到了希望,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或许我们的高兴又来的太早了些。
整个十月、十一月,好莱坞电影大举来袭,观众的选择自然是多了,但是在这个档期里上映的华语片,则无疑是碰上了最坏的时代!
以《魔卡行动》而言,刚刚上映一天,但是排片数量已经少得可怜,市场都被漫威宇宙的“蚁人”占据,想要看看我们自己的英雄故事,却成为一种奢望,这不禁让人开始思索,中国观众到底喜欢看什么样的华语片呢?
1997年,香港回归第一年,也是汤姆·克鲁斯主演电影《碟中谍》上映的第二年,一部名为《神偷谍影》的港产片上市,一扫当年香港影市的萎靡,获得千万票房,以及隔年金像奖多项提名肯定。
虽然从故事架构还有人物关系来看,本片并没有逃出港产片借鉴大法的窠臼,但是于当时的华语电影而言,努力临摹好莱坞大片格局与制作,还是做出了非常不错的示范。
但是时隔将近20年之后,老当益壮的汤姆·克鲁斯率领他的IMF小组,已经把《碟中谍》系列做到第五部,仍旧全球热卖,但是属于中国的谍战影片却似乎不再出现?
从故事架构来说,《魔卡行动》非常聪明的规避了电影审查的部分,尔虞我诈的间谍只限于商业行为部分,并没有牵涉更多的国家、政治元素,虽然缺少了一点惊心动魄的感觉,但是还算有板有眼,尤其是乔任梁饰演的电脑黑客高手,标准的90后中国青年形象,其实还算很贴题,挺符合现实。
此外,两大土豪从相互竞争、斗气,竞价购买米兰老街,其实也暗合了当下中国土豪、大妈、买手进击全球的现实状况。
白凯南的喜感演出,虽然夸张得有些讨人厌,但却是生活的一种艺术再现,仔细想想还挺有点意思,可是即便如此,观众说不买账就不买账,那么到底中国观众到底要看什么样的电影呢?
或者说,究竟是谁在左右中国观众的视线呢?
这个问题还真是有些吊诡的成分在。
假如从接地气的角度考虑,乔任梁饰演的“网瘾屌丝青年”大概是最贴近当下90后,而且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朝气、正能量的一面,而他与伪装成女白领的富家千金张馨予之间互相隐瞒身份,却又必然地坠入爱河的故事桥段,也是这类电影最经典,也是最美好的一部分。
可以说,《魔卡行动》其实是一部非常标准的具有国际格局,同时又贴近中国现实的悬疑爱情动作片,各种商业元素都齐备,而且完成度极高,全程法国拍摄,该有的动作场面也毫不含糊,像这样一部耗时耗力的类型片,为什么就会输在了起跑线上呢?
在如今这样的地球村时代,中国与海外的区别,早就已经非常界限模糊,所以在电影欣赏口味上来说,也早就应该趋同,但是在中国电影市场,依然还是喜剧电影一家独大,真正讲究的类型片却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对待,也不知这样吊诡的市场环境,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片名起得不知所以,而且带有“行动”两个字的片子(尤其国产)其实票房并不好,如《新年行动》(印度卖座大片却为了凑中国新年而翻译成这样,结果就不像动作大片,而像大扫除了!
)。
这片子的宣传还是有一度的,不过票房仆街,是想做得洋气成国际动作片、犯罪片,奈何又无法做到大场面、酷动作,反而因此少了地气,不伦不类而死于非命。
任达华又是配音,出戏。
张馨予再炒作也成不了一线。
乔任梁虽然也算一鲜肉,接近1000万的微博粉丝,但也是离一线小生就是差那么一段,这纸要戳破不容易,得靠机缘,就像郑恺、陈赫靠《跑男》一样。
姜国民,这个是摄影大家,跟着王晶导了几部烂片,独立导演的《撕票风云》没什么影响。
编剧黄飞珏,一影评人,曾经出卖发小乐嘉的私隐来炒作,小人一个。
陈静,毁于任性说要退出娱乐圈,原本是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代香港女星,取代周秀娜的人,在香港她已经完了,在内地却只能混二流片子,除非肯躺下来,除非放下架子。
讲富二代或白富美为主角的戏基本可列为烂片,规律,宇宙真理,不解释,不信你去找成功例子来辩。
你
乔任梁的遗作之一 他饰演了一个电脑能力超强的卧底国籍刑警 影片非常明显得对中国式土豪进行了抨击 比如杜豪金这个角色 好在其中又加了入任达华饰的李正华这个角色 一个前辈儒商 一个二代土豪 两人就充分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 是一部精彩又不缺深度的高智商电影 制作上也不可谓不用心
烂的惨不忍睹
一星给任达华和意大利美女。 祝任达华早日康复!
此片和剧中那个二代一样脑残到极致
这都什么啊,乱七八糟的
豆瓣有时候做的无耻了些,标签贴个垃圾是不是太过了
大年初一中央六可怕的经历。
烂片看多了也是会忍不住自杀的,而我纯碎是来看华哥的,虽然我理解不了他干嘛接这片。
土豪的世界真的不懂
其实我只想知道这电影的投资者亏了多少钱?
作为消遣还是很不错滴!各位演员的演技都挺不错的。
估计就是为了洗钱拍的电影。乱七八糟。
披着反诈外衣的喜剧片
在酒店看电视时央六播出这个片子,洗钱用的吗 看不了一点……
给唯一有演技的任达华一个星,白瞎了这么好的风光,另一星是因为乔任梁去世了,其他的都懒得吐槽。
乔任梁
什么玩意儿!就个预告片出戏N回!
看開頭五分鐘,以為是警匪犯罪片,到後來就不知道重點在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