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幸运是我

幸運是我,Happiness

主演:惠英红,陈家乐,刘雅瑟,张继聪,吴日言,吴业坤,林兆霞,周俊伟,车婉婉,郭颖儿,邵音音,钱小豪,麦家琪,余伟国,钟慧冰,钟舒祺,彭立威,徐颖怡,陈慧珠,亭雨,彭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幸运是我》剧照

幸运是我 剧照 NO.1幸运是我 剧照 NO.2幸运是我 剧照 NO.3幸运是我 剧照 NO.4幸运是我 剧照 NO.5幸运是我 剧照 NO.6幸运是我 剧照 NO.13幸运是我 剧照 NO.14幸运是我 剧照 NO.15幸运是我 剧照 NO.16幸运是我 剧照 NO.17幸运是我 剧照 NO.18幸运是我 剧照 NO.19幸运是我 剧照 NO.20

《幸运是我》剧情介绍

幸运是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在城市中游荡的不羁少年阿旭(陈家乐 饰),因一盒鸡蛋而结识了孤独老人芬姨(惠英红 饰),因为工作失意、生活窘迫,无处可去的阿旭利用“计谋”住进了芬姨的老屋,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成为了临时室友。 然而,生活在各自主张世界中的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无法平静,脾气古怪的芬姨立下规条, 令年少轻狂的阿旭难以接受。从相互制约到彼此理解,从漠不关心到时时牵挂,两人的摩擦逐渐成为了解对方的最好方式。 在冰冷的城市里寻找着温暖的陪伴,因为对方的出现,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幸运儿。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ONEDAY~平安夜的风波~恋爱操作团:大鼻子情圣温柔时刻食梦者憨妻的都市日记爱我就陪我看电影久违的问候校园火劫小旺密事致命来电女飞人最后一冬神犬奇兵乱世芳华城市的主宰幸存者致命穿越动物保卫战2紫色档案招摇之涅槃传说青春无极限东北插班生你的伤,心理师都知道第二季金庸武侠世界·铁血丹心雨树之国逆天的圣诞老人京都寻声恋之病与野郎组家有活宝班长大人

《幸运是我》长篇影评

 1 ) 想要为孤独的人生寻找光亮

什么时候会意识到自己在逐渐变老呢?

当发现第一根白头发,然后开始紧接着冒出很多根白头发的时候吧。

就像影片中惠英红饰演的芬姨,看镜子会不自然的看到自己的白发。

《幸运是我》是2016年上映的影片,惠英红凭着在影片中精彩的表演获得了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患有认知障碍的独居老人和一个经历母亲离世又不被父亲接纳的落魄年轻人,萍水相逢,成为彼此依靠的故事。

影片平淡而温暖,感人至深。

阿旭换了新电视,芬姨经常看的亚视按键由2变成了11,芬姨着急的喊着“亚视是2,亚视是2”,然后哭着说自己记不住。

这不就是很多老年人的样子嘛,对于年轻人来说,掌握新科技的使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却很难,家里新买的电饭煲,要贴上标签,我妈才能知道煮饭的时候按哪个键;而她到现在也不会用微信,哪怕多次请求教她,也在她一直学不会的回复中作罢;家里新换的电视,她没有再碰过一次。

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的样子吧,经历过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我们,或许到年老的一天也会出现我们无法学会的新科技,所以啊,耐心一点,如果他们学不会,也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指责。

在和阿旭的一次争吵中,芬姨终于将心底的害怕说了出来,“我不想死了都没人知道”,所以她才会对阿旭产生那么多的依赖,哪怕是知道了阿旭将自己的古董座椅卖掉,也没有一丝在意。

这样的芬姨,年轻的时期也曾辉煌过,她美丽优雅、唱歌动听,还拥有一张没有发表的专辑,画过很多著名电影的海报;有一个相互喜欢的男人,就因为舍不得香港,所以没有跟随男人离开,之后男人死于意外,而芬姨孑然一身,现在拥有的也只有之前老板赠送的这一套居住的房子。

人的一生,真的很难评说,不知道在什么拐角处就遇到了什么事,到最后,拥有了什么、还剩下什么,可能只有在人生尽头的时候才能知晓。

阿旭对于父亲的失望,是在他好不容易找到父亲的手机号码,打过去后父亲的冷淡;之后发现父亲不仅没有存他的手机号码,而且还警告他不要再打电话骚扰他;到最后他偷把父亲再婚生的弟弟带出去玩,弟弟不小心过敏后,父亲自始至终的漠视。

所以到最后他删除了父亲的电话,只给他发了自己母亲埋葬的地址。

两个孤独的人,在不断的相处中互相温暖着,芬姨像母亲般,在阿旭被父亲抛弃的时刻,陪在他的身边,带着他回家,到最后还把自己的房产过户给阿旭;阿旭像一个任性的小孩,磨难伴随着他,让他性格怪异,但也不断出现温暖的人,融化他的心。

不忍心抛弃患病的芬姨,会在本就拿着行李离开后又回去;会在和芬姨大声争吵后哄她;也会在芬姨走丢后着急寻找她。

他们一遍遍走过回家的路,慢慢地,人走在了一起,心也走在了一起。

人生是有不同阶段的,没有可惜,只有珍惜。

生活的路没有到终点,总会有很多的磨难出现,但是只要坚持前行,总会在孤独的路上找到温暖的光亮,然后奋勇向前。

希望大千世界中,每一个孤独的人都能找到温暖的港湾。

 2 ) 《幸运是我》:如河川留给地形,是你予我的改变

前一阵母亲从老家过来陪我几周,家里没电视,怕她人生地不熟太无聊,就买了平板电脑给她玩。

感觉现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已经日臻便捷完善,音量、亮度、屏幕翻转都异常简单,只需要手指一拨一划。

但令我讶然的是,粗略快速地教了她一遍基本操作后,母亲对如此简单的操作仍无法谙熟于心,抱着平板电脑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最后目光哀切地望着我说,还是给我找几本书看看吧。

她怕我气恼,我却真的气不打一处来。

花了钱买了高科技产品,母亲却像一个时代的弃儿,跟不上这个变化飞速的科技时代,我却再也没有耐心一遍遍教她,只剩埋怨。

这一幕,当阿旭给芬姨买了新的3D电视,芬姨最爱的亚视从频道2被换成了11的时候发生了惊人的吻合。

老年人看了半辈子的电视,早已熟稔按到哪个键必定是哪个频道,你给她换了,她肯定要发火。

而阿旭此刻的盛怒与我如出一辙——换了好的产品,你没一句赞扬,反倒怪我搅扰了你的习惯。

这是新与旧的势不两立,也是编剧对生活细致入微体察后的产物。

霎时我就泪流满面,于是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让你产生共情,而每个人都是在电影里看自己,审视自己的生活,大抵如此。

开头给阿旭抱着骨灰罐的手一次特写,奠定下全片人与人牵系不断的基调。

阿旭打工因为牛河里有猫腻愤而离职,与女性朋友欢愉过后翻对方钱包赶人家走,走在路上帮陌生的芬姨捡拾橙子。

寥寥几笔没有废戏,一个多面、矛盾的人物马上变得立体。

他和我们诸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仔太相似了,没有人是纯净无暇的好,也没有人是彻头彻尾的恶,都不过是湮没在流光溢彩霓虹车流中的小人物。

芬姨照镜子揪了一缕额际的白发,仿佛隔着大银幕已经听到了一声岁月的叹息。

这样的叹息贯穿了她孤老的后半生。

孤独终老,这是对一个人最恶毒的诅咒之一,应验到她的身上时,每个人都只剩向命运乞讨一丝怜悯的份了。

所以她与阿旭聊起刚刚搬走的女租客时,表面的云淡风轻掩藏不住即将重回孤独的黯然神伤。

导演是编剧出身,看得出剧作的巧思雕琢,铺陈了大量的细节。

阿旭卖掉的古董椅、那个总也打不通的号码、冰箱里满满的鸡蛋、给弟弟买的玩具,几乎每处细节都行使了塑造人物酝酿情感的任务。

芬姨也和大多数典型的独居老太太一样,唠叨、毒舌、脾气倔,却在发现阿旭消失顶着染了一半的头发满大街找寻、听说阿旭要搬走泪水涟涟哀求不要留她一人的时候,真实地反映出了一个被时代抛弃的老人,对生活的苦苦相求。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主角的演技,在这样一部几乎全凭人物撑持起的电影来说,演技显得尤为重要。

同样是关注阿尔兹海默的奥斯卡作品《依然爱丽丝》里,几乎全是朱利安•摩尔的演技在闪耀,光芒盖过了所有人。

金像奖影后惠英红奉献了完全不输奥斯卡影后的精湛演技,红姐特意强调,她不是在演芬姨,她真切地就把自己当成了芬姨。

这个角色让她每一次的表演都想起年迈的母亲。

而陈家乐也打破了颜值和演技成反比的刻板概念,对峙时眼神中的暗涌,相处时神态中的温情,尤其是在病房走廊情绪彻底爆发的那场哭戏,鼻涕都清晰可见,看得出在演技上下过工夫。

片子也并非完美,除了塑造两位主角之外,阿旭的朋友同事也都性格各异让人印象颇深。

唯独备受诟病的刘雅瑟扮演负责爱情线的角色非常失败,最后的留信独白和绿色外套也显得刻意造作,毁了前面酝酿好的情绪。

那种“曾经的相遇”因为是“人为”而显得虚假。

倘若如《树大招风》三个悍匪酒店相遇的“天意”,或许更显得真实。

芬姨只习惯亚视的2频道,因为那是记忆的印记;阿旭的耳后胎记,那又是血缘的印记。

甚至连陈家乐本人都不太清楚,那个明显的胎记是什么用意。

在映后沙龙里,红姐代为解读了导演的意图,虽然阿旭被亲情所弃,但是这样一枚胎记,是父母与子女牵系的凭证,有了这样的证据,父与子才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毫无关联。

而人与人之间同样如此,彼此相互牵系才能相遇、相识、相知。

看《幸运是我》不免让人联想起许鞍华的《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一个同是人与人的感情,一个同是反映香港的庶民故事。

在日本有山田洋次、是枝裕和、阪本顺治这样专注于表现庶民的生活题材的导演,《家族之苦》里普通家庭啼笑皆非的离婚闹剧、《步履不停》里寻常百姓背后不忍提及的过往、《团地》里日本小区街坊邻里的口耳相传的流言蜚语,因为将人与人的牵系展现得生动而显现出人性的多样,让观众有所代入。

而反观当下盲目追求IP,把电影当项目来拍的国产影坛,观众对青春电影无感、对特效大片冷漠,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以情动人。

因此《幸运是我》这样一部在院线公映的影片就显得弥足珍贵,它可以让人审视自己的生活,代入自己的情感,像一盏浓酽的香茗,历久弥新,回味无穷。

阿旭曾经在福利中心看到母亲带着孩子而神伤,遇到芬姨之后人生有了亮色,两个人缺失的情感得到了相互补充,在大街上再看到别人相互抱怨,阿旭却涌起了暖人的微笑,这是一个成长与改变的过程。

人与人之间的纪念物,从来都不只是我买来送你的3D电视、你给我煮的没放米的稀粥,甚至也不是我递给你的一盒鸡蛋、你赠予我的全部遗产。

人与人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3 ) !!!!!!!

温馨又走心的电影!

正如导演所说,这不是一部文艺片,是一部叙事电影。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用文艺片的摄影构图拍摄的一部叙事电影,画面很美但是叙事流畅,不会像文艺片那么闷,甚至还有很多搞笑的桥段。

感人却不煽情,情感恰到好处。

虽然最后小月那段社会主义的加油打气有点出戏 ,但是整体还是很好滴。

很开心在电影院看到这样一部诚意满满的港片,更开心的是能看到粤语原版,最开心是看到红姐还有其他主演和导演~映后分享会听红姐讲她和她妈妈的故事也是几近流泪。

推荐<图片1><图片2><图片3>

 4 ) 想要为孤独的人生寻找光亮

什么时候会意识到自己在逐渐变老呢?

当发现第一根白头发,然后开始紧接着冒出很多根白头发的时候吧。

就像影片中惠英红饰演的芬姨,看镜子会不自然的看到自己的白发。

《幸运是我》是2016年上映的影片,惠英红凭着在影片中精彩的表演获得了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患有认知障碍的独居老人和一个经历母亲离世又不被父亲接纳的落魄年轻人,萍水相逢,成为彼此依靠的故事。

影片平淡而温暖,感人至深。

阿旭换了新电视,芬姨经常看的亚视按键由2变成了11,芬姨着急的喊着“亚视是2,亚视是2”,然后哭着说自己记不住。

这不就是很多老年人的样子嘛,对于年轻人来说,掌握新科技的使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却很难,家里新买的电饭煲,要贴上标签,我妈才能知道煮饭的时候按哪个键;而她到现在也不会用微信,哪怕多次请求教她,也在她一直学不会的回复中作罢;家里新换的电视,她没有再碰过一次。

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的样子吧,经历过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我们,或许到年老的一天也会出现我们无法学会的新科技,所以啊,耐心一点,如果他们学不会,也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指责。

在和阿旭的一次争吵中,芬姨终于将心底的害怕说了出来,“我不想死了都没人知道”,所以她才会对阿旭产生那么多的依赖,哪怕是知道了阿旭将自己的古董座椅卖掉,也没有一丝在意。

这样的芬姨,年轻的时期也曾辉煌过,她美丽优雅、唱歌动听,还拥有一张没有发表的专辑,画过很多著名电影的海报;有一个相互喜欢的男人,就因为舍不得香港,所以没有跟随男人离开,之后男人死于意外,而芬姨孑然一身,现在拥有的也只有之前老板赠送的这一套居住的房子。

人的一生,真的很难评说,不知道在什么拐角处就遇到了什么事,到最后,拥有了什么、还剩下什么,可能只有在人生尽头的时候才能知晓。

阿旭对于父亲的失望,是在他好不容易找到父亲的手机号码,打过去后父亲的冷淡;之后发现父亲不仅没有存他的手机号码,而且还警告他不要再打电话骚扰他;到最后他偷把父亲再婚生的弟弟带出去玩,弟弟不小心过敏后,父亲自始至终的漠视。

所以到最后他删除了父亲的电话,只给他发了自己母亲埋葬的地址。

两个孤独的人,在不断的相处中互相温暖着,芬姨像母亲般,在阿旭被父亲抛弃的时刻,陪在他的身边,带着他回家,到最后还把自己的房产过户给阿旭;阿旭像一个任性的小孩,磨难伴随着他,让他性格怪异,但也不断出现温暖的人,融化他的心。

不忍心抛弃患病的芬姨,会在本就拿着行李离开后又回去;会在和芬姨大声争吵后哄她;也会在芬姨走丢后着急寻找她。

他们一遍遍走过回家的路,慢慢地,人走在了一起,心也走在了一起。

人生是有不同阶段的,没有可惜,只有珍惜。

生活的路没有到终点,总会有很多的磨难出现,但是只要坚持前行,总会在孤独的路上找到温暖的光亮,然后奋勇向前。

希望大千世界中,每一个孤独的人都能找到温暖的港湾。

 5 ) 幸运的是我

阿旭在母亲去世后,孤身一人来到香港,寻找与母亲离婚多年的父亲,一个人在城市中游荡。

不羁的他虽然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父亲的联系方式,但父亲似乎并不想见见他这个儿子,还找借口有事,经常不接他电话。

因为老板的尖酸刻薄让他选择了离开,没有工作的阿旭,因此也无法承担房租,甚至沦落到了偷拿女朋友的钱,房子退租的阿旭也就这样没有了归处而另一方面,因为房客突然地搬走,让一直独自生活的芬姨又变得很孤独。

就是这样,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无意中因为鸡蛋相识。

 6 ) 不幸的,或者是幸运的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推荐《幸运是我》,并非因为电影有破格之举。

正相反,影片符合多数人对它的预期或设想。

些许悲伤,有点温暖,最终,实现治愈。

就像观众会联想到的《桃姐》、《岁月神偷》甚至是更早的《天水围的日与夜》。

《幸运是我》出现的老年痴呆症,年轻人与老年人的相伴,社工中心的援助……常见于诸多中外电影,同时也变成了港人对老龄化社会的普遍共识。

由当年的风华正茂,到今时的承认衰老,这些表现人间烟火的香港电影,慢慢从商业娱乐类型片中析出,成为能够保真港片品质,留驻城市影像的动人佳作。

我看的是粤语版。

观看过程中,好几次跟自己说,这才是2016年在内地电影院看到的,第一部真正能够称之为“香港电影”的港片。

春节档的票房三雄不是,虚张声势的《寒战2》不是,粗制滥造TVB级别的《使徒行者》更加不是。

电影能够称之为电影,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微电影、网络大电影,肯定有它的道理。

我们熟悉和迷恋有港味的香港电影,也自有一套情感逻辑。

《幸运是我》的开头是阿旭返回香港,做一份厨师工作,跟邵音音饰演的市侩老板娘打起了嘴仗。

他气急败坏,甩脸走人。

电影有一大半时间,都在重复引燃阿旭的烂脾气,没有耐心,缺乏教养。

这会吓到一部分观众,但却是编剧导演罗耀辉布好全局的精心设置。

这个失去亲人的年轻人,对父亲有所期待又心怀愤恨。

然后,一个几乎要放弃人生的年轻小伙,一个被动放弃人生的古怪阿姨,他们因为买鸡蛋,相遇了。

又正如可以预见的,他们终将被社会抛弃之际,社工中心的古怪厨子,以过分热情的系鞋带举动,闯进画面来。

简洁的手法,串起了阿旭的寻父之旅。

以他和女朋友的一场戏为例,他自私到家,根本不想交流,也不理会别人的好意。

镜头一划而过,没有废话,也没有多余的镜头。

如此简单的一次剪切,这就是一部好电影的微小组成。

电影再现了底层香港人的真实生活处境,不是中环的白领,不是官府的精英。

逼仄狭窄的住所,无非更像个容身的监牢。

流落街头的认知障碍者,念念叨叨的独居老人,找不到归属感的小年轻。

人们在这边受气,在那边撒火。

阿旭的性格,恰好说明了他的身份、背景和现实处境。

无论是染一头黄毛,还是耳朵后面的胎记,都说明了一个个体的独一无二。

而在镜头中反复被强调的醒目胎记,最后似乎变成了逾越血缘的存在。

说来可笑,作为一个影评人,也自称喜欢香港电影,但我对《幸运是我》的制作与幕后并不了解。

只知道,这是一部由惠英红主演的电影,也许是像《可爱的你》那种,有助本港人自己消化的社会议题。

除此之外,我不了解罗耀辉,不认识陈家乐,总之,就是看完一部电影下来,觉得这个人有点眼熟,哪里有点像哪部电影来着。

几乎是在同一个年份,惠英红与鲍起静,突然重新回到香港影迷的视野。

她们戏路宽广,演技朴实。

从《心魔》到《僵尸》,惠英红的角色,大多是精神濒临崩溃的虐心女人形象。

固然挑战不大,但以《幸运是我》的表现,尤其是芬姨和阿旭的人物情感转变过程中,她从一开始的排斥和抵抗,扬言报警,到后面慢慢变成了包容与接受,甚至有了落泪的委屈。

这是极其耐心的渐变过程,也展现了惠英红对人物与内心反应的良好控制。

明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惠英红拿个提名毫无悬念,带走第三座金像奖杯,也不无可能。

《幸运是我》没有停留在一味的苦情,也不只是一上来就想打动你,煽情到死。

阿旭和芬姨,始于偶然的帮助,但互不信任,夹带欺骗、算计和贪便宜。

如果让电影人物变成有故事的人,创作者需要章法,节奏还不能乱。

主角以外,从火爆骂人的邵音音,到延续了《重口味》中浮夸演技的张继聪(社工中心的肌肉厨子),以及那位习惯闹乌龙,一心打边炉的修车朋友。

影片并没有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主角人物身上,同时也塑造出活灵活现的一干配角。

他们都起到了幽默调剂的作用,适时打断观众的悲伤情绪,制造出生活本来就有喜有悲的真实面貌。

这比一味地喂灌鸡汤,再用台词进行说教要合理得多。

在吞下并消化痛苦的过程中,《幸运是我》再次重复了罗耀辉总结过的人生忠告:运气好不好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放弃了什么。

常见于香港影视剧的心灵慰藉,未必是过来人想灌输的人情味,而是对废物翻身的美好期望。

无论看亚视,调侃3D,还是失败父亲钱小豪脸上的复杂表情,它们都充分体现了罗耀辉的用心,注重对香港社会的细微观察。

从鸡蛋青菜开始,最后落到了音乐绘画,这样立足于俗世生活的变化升华,远比一个拯救失足青年的刻板故事,更具有说服力。

当芬姨回忆往事,因不舍得离开香港最终跟爱人分开,希望把骨灰撒在大海之际,电影流露出了悲伤。

可这种一闪而过的情感调子,又在最后画画的片刻,不复存在。

死亡是逃不过的结局,但人海之中遇见了你,一切变得有意义。

【刊发于 北京青年报】---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7 ) 《幸运是我》:人生给予我的重创太多太多,我还是决定拥抱生活

在《幸运是我》播放结束后,灯亮了,没有一个人从座位上离开。

直到片尾人员名单全部播放完毕大家才恋恋不舍的从椅子上站起来。

在看的过程中我哭了,我旁边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男人,他抬动手臂时看到他也在默默的擦泪。

没有大声的喧哗,没有刻意的表现,《幸运是我》像杯水,温暖又有力量。

它“诚实”的描绘了香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客观的表达了一个家庭的分离崩溃和温情陪伴的故事。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有两个,一方面是得了“认知障碍”的芬姨所有的豁达人生观:“做人不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阿俊想表达出“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这样的价值观。

正是因为有了清楚的价值观,故事便围绕着它的本性展开,它涵盖了亲情、尊敬、爱情、家庭这四层关系,最后在阿俊的努力追求下有了改变。

电影中的男主角阿俊就是我们大多数年轻人的一个缩影,有着所有年轻人身上的特质:迷茫。

近年来的香港电影很包容,他们愿意将镜头聚焦在小人物的身上,在焦虑的环境里,常处于歇斯底里的边缘,所以他们身上的意志和坚强往往更会让人产生共鸣。

阿俊生活在压力非常大的环境之中,失去母亲,父亲有了新的家庭不管他,可是他没有放弃自己,他坚持,努力并且看上去乐在其中。

因为他给人传递出的本能信息是:你只有努力生存才能更好的生活。

更惊讶于这部电影中惠英红一改打女形象出演患有认知障碍的芬姨。

爸爸是惠英红的粉丝,每每提到他对“穆念慈”的情有独钟,妈妈还会吃醋。

小时候陪着爸爸看电影爸爸会给我放早期她的电影。

不过我和我爸总是在这上面产生分歧,因为我太小了看不懂就只能陪着爸爸看然后他给我讲。

她一遍遍的说:“不是我不想记,我真的记不住,对不起啊,我记不住。

”我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全片她一直发挥着影后水准,她很自然的让观众有代入感,能感同身受这点真的太难了。

看电影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我看过她的专访,她的人生阅历也十分坎坷,正是她的经历才让有了这么扎实的演技,没有镜头里的距离感,引人共鸣。

电影中最动人的就是阿俊与芬姨相处的时光。

阿俊对家的渴望是他童年成长的缺失,所以他和芬姨的日常生活更能打动人心。

吃饭,睡觉这都是日常的小事,就是这么朴实的生活让我想到每次妈妈做好饭后也会问我她今天做的饭好不好吃,就算我应付的答一下好吃,妈妈的反应和芬姨一样,高兴的合不拢嘴告诉我多吃点。

它会让你联想到生活,阿俊和芬姨顶嘴,两个人出门买菜,这些生活细节和对白就像活生生的从生活里扒出来的,看到芬姨发病的时候甚至我会怕,我的妈妈也会变老,也会不认得我吗?

看到芬姨这么豁达的面对人生,心里更多的是感动。

阿俊给芬姨换了电视,芬姨却想要以前的。

阿俊对芬姨的不耐烦和发火的样子让我想起妈妈刚换智能手机的时候不懂操作,她会一遍遍的问我,问着问着我就很烦。

但是妈妈还是努力学很快就学会了怎么给我发微信,看着阿俊不耐烦的样子,心里顿时有种对母亲的歉疚。

阿俊的情感爆发于医院里,他流着泪问芬姨:“为什么他连我的电话号码都没存?

“当下被阿俊的真挚感动,人是感情动物。

他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所以才会有一系列冲动的行为举动,这是人的本质。

导演没用什么炫技的镜头就是想平实的把故事讲好,唯一可惜的是结尾的剪接不太自然,看起来故事不是太完整,不过结尾芬姨的笑也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或许是美好的结局。

走出电影院,我拿出手机打给妈妈,简单寒暄几句挂断后,泣不成声。

 8 ) 瑕不掩瑜,诚意加分

有幸在华盛顿看到了首映,最惊喜的是两位主演惠英红与陈家乐都在场,并且与观众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交流。

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这部戏意在拍香港市井小人物的生活。

剧情如下:陈家乐饰演的少年人失去了母亲,一个人从广州来到香港寻找父亲,早已组成新的家庭的父亲却不愿与他有过多交集,连他电话也懒得接。

在饭店里打工的陈被狂躁老板娘骂到忍无可忍走人,却因欠交房租被痛打一顿赶出蜗居的小房间,露宿街头之后被福利机构的好心人救起,找到一份工,又偶然结识了独居的孤僻老人惠英红,阴差阳错成为了她的房客。

同样刀子嘴豆腐心的两个人在天天为各种琐事吵架之后渐渐产生一种类似于母子之间的亲情,但此时陈发现惠有老年痴呆症,而且越来越严重,他开始摇摆,思考自己到底有没有义务去照顾这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这是一部相当用心,而且可以说是相当令人心酸的戏,因为导演罗耀辉和女主角惠英红的母亲都患有老年痴呆症。

惠英红说,她母亲今年已90多岁,从70岁左右患上老年痴呆症,一年比一年状态差,现在已经到了全天卧床完全不会认人的地步。

而一开始她并没有意识到母亲的症状意味着什么,只是一味地怪她为什么记性变差,为什么变得这么烦人。

她重复了好几次,她之所以在这部戏里演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是想借此为自己当年的不耐烦和不理解道歉向母亲道歉。

作为老戏骨惠英红的演技是完全在线的,该煽情的时候煽情,该有爆发力的时候有爆发力,看着她在电影里披着灰白的头发,微驼着背,谨慎地挽着包的形象,你会觉得她就是这个人物,一个又温暖又倔强又坏脾气的阿婆,但是瞪着圆圆的充满泪水的眼睛对陈家乐说“你不会放我一个人死在家里吧”的时候,就像小孩子一样脆弱无助。

陈家乐之前我以为是新人,没想到已经29岁了,看起来好年轻。

相比之下他的演技中规中矩,不算差,但是上升的余地还很多,眼神不够灵,表情有时不自然。

但是全片里最令观众飙泪的一幕反而是他演的。

陈去探望父亲,本来满腔愤懑,在父亲开的店门上狠狠吐了口唾沫,但转眼发现父亲和后母生的弟弟在那里写作业,于是悄悄带着弟弟去电子游戏厅玩(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故意绑架弟弟来折磨他爸,我心理太阴暗了)。

由于陈不小心给对花生过敏的弟弟买了带花生的冰激凌,导致弟弟被送入急诊抢救,而闻讯赶来的父亲也气得对陈破口大骂,说“我只有一个儿子,”还叫警察给他带话,叫他以后不许联系自己,不许骚扰自己的家人。

想到父亲连自己的号码都没有存进手机,陈彻底崩溃大哭,哭得鼻涕满地流…… 看到这里,影院里基本上是哀鸿遍野,所有的人都在擦泪……打四星的原因是这部很有诚意的电影到后面基本上烂尾了,每到一个圆满的点,观众都觉得,哦,这该结束了吧,但是镜头一转,后面还有……来来回回好几次,一直拖到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感觉编剧在少年与‘养母’的感情升华之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只知道把一些无甚关联的小碎片拼凑在一起,直到草草结束。

还有一个比较败笔的角色,陈在片中暗恋的女孩子,因为是大陆演员的缘故,设了‘大陆人来到香港做义工’的人物背景也就算了,这个人物在戏中一句台词讲广东话,下一句台词莫名其妙转回普通话,然后再下一句台词又回归广东话…… 搞乜介?

系咪黐線呀你?

专门安排让观众出戏的吗?

 9 ) 认知障碍-知情同意

故事是发生在两个陌生人相遇。

一个是失去母亲,没有父亲的年轻人,一个是没有亲人的“婶婶。

”从当房客,变成互相照顾的人。

这样一个故事,有点像童话,也是看到了冷血的人背后的故事。

是否应对老年痴呆症的方式就是有人陪?

找个人一起说话,聊天,互相关心。

接受一些新事物,挖掘自己的潜能--还可以做的事情,比如画画,比如一起聊天,--“不想死在家里没人知道。

”婶婶,你几时死呀。

几时死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不是几时死,而是死的时候不要让人觉得你早就该死了。

了解自己的情况,认真安排身后事:财产怎么分割,交给谁?

骨灰怎么处理,牌位还是撒向海里?

没有可惜只有珍惜。

 10 ) 独身终老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这部电影让打算独身终老的我心里有些怵 衰老和病痛真的会让人失去对自己的控制 对生活的控制吗 看着芬姐家里坏了的家具 灯泡 时钟 再看到她哭着求旭留下来 我开始动摇了 现在的无所畏惧大概是因为我还年轻 还有能力对抗这个世界 那我老了呢 我有这份幸运能遇上旭吗 不敢想

《幸运是我》短评

太套路了啊

6分钟前
  • NOONE
  • 较差

粤语版。好几次跟自己说,这才是今年在内地电影院真正看到的,第一部能称之为“香港电影”的港片。几乎要放弃人生的年轻小伙,被动放弃人生的老阿姨,他们因为买鸡蛋相遇了。看亚视,调侃3D,打边炉的修车朋友,失败父亲钱小豪……有意思的细节不少。结尾大陆女操国语的总结陈词是败笔。

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废戏太多,浪费了不错的题材,真的全靠惠英红撑着了。

11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莫名其妙吼 从头别扭到尾

16分钟前
  • suntong15
  • 很差

以为最后总归会有忽然离世等煽情情节,没想到导演放过了观众和惠英红,送她一个细水长流的童话结局,就连冲突最大的医院戏也是克制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看似来的太快,其实连我自己也体验过,这就是一种对世界的善意吧。最后那段内地女的独白太多余了,简直是败笔。张继聪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啊。20181130

17分钟前
  • 半袖
  • 还行

那小小的幽默是最大的亮点

19分钟前
  • blur radio
  • 还行

在香港的话,这是一个有希望的故事。

20分钟前
  • 神哥
  • 推荐

看了四十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感觉他们很做作,很用力地在演戏!

21分钟前
  • 浮云
  • 很差

那渣男一直吼啥呢?惠英红演技太棒!!

26分钟前
  • Rios
  • 较差

实在看不下去的大烂片啊…节奏还是叙事方式都有很大问题啊。打高分的都是水军吧…

31分钟前
  • 无人存在的荒岛
  • 很差

这配音是想怎样…觉得很尬and完全无法共情 但是在医院那里觉得男主还是蛮可怜的但是他还是烂人

36分钟前
  • momo
  • 较差

这男的前大部分抽风抽的有些离谱吧

39分钟前
  • 收拾快乐
  • 较差

看这样的电影,内心是会被温暖的。生命中有多难得才可遇到一个可让自己觉得幸运的人,要珍惜更有感激。

41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推荐

总体比较老套,贵在惠英红和陈家乐两位主演都还不赖,其他剧情套路,小月最后一番总结陈词让人有点绝对过于多余,扣一星

43分钟前
  • 好了日inutile
  • 还行

难得在院线看到,中规之作,惠英红加分,年轻人还需磨炼

44分钟前
  • 三子
  • 还行

惠英红的演技之外,本片在男主的性格处理上很细腻,人物的性格、习惯算是很丰富了。最后短发女孩内心戏真的要扣一星

49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推荐

好长好长好长

50分钟前
  • Kowloon Tong
  • 较差

很喜欢,很感动。小月那段独白不好,应该删了。应该离别,生活不会总是大团圆结局的。港片只要不盲目去学习大制作大场面,找回当初关注底层的一颗心,还是可以做得很好的。我也相信港片不会死。

52分钟前
  • Demo
  • 推荐

惠英红真是没话说 连刘雅瑟都连带感觉演技有质的提升

55分钟前
  • 满意
  • 推荐

「1+1明明就是2,为什么你要变成11」但是两位数总不会显得那么孤独。

59分钟前
  • Jiaaad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