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黎妙雪
主演:徐天佑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粵語年份:2001
简介:迷幻少女遇著過氣公安老頭,未必是貓捉老鼠累鬥累,也可以是從老前輩身上學會認識自己。阿 P 為追阿初欠她的債,偶然與阿初的外公相遇,兩個生活態度南轅北轍的人,就是這樣在荒謬的處境中相互學習。阿P在當中看見年青一代的無奈:十六歲的迷途青春、愛情的無助、軟性毒品的蠶食、面對父母失敗的婚姻、自己渾噩的前途....阿初無故..详细 >
等我NB了,也随心所欲的拍电影~
一整个玻璃橱窗内的红塔山和一张小小的蝴蝶贴纸;脑袋像一个鱼缸,晕眩是有那么一条金鱼在持续地游来游去一刻不停,每一阵头痛都是金鱼在甩尾撞击玻璃鱼缸,这一段拍活了,看得我脑瓜子好像也在发疼;离不开故作姿态的青春,离不开故作沉默的中年
寻找阿初。这是一个夏天发生在香港岛上的一抹怅惘。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找。我们每天都在寻找。那个让我们更加快乐的东西。女孩阿初是一种希望、一种宗教、是希腊征服罗马的文明。然后更多的古文明被摧毁,人类开始寻找新的文明。文艺寻找复兴。巴洛克寻找繁复。印象寻找光影。所有的战争都在寻找一种幸福。所有的艺术与发明都是在让我们更好的度过当下。寻找女孩阿初是那么急迫,外公胡仔和问题少女P仔也在寻找能够安放他们不安心灵的远方。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问题。每个人都在香港岛那个敝厄的空间里挣扎。就像玻璃瓶子里的鱼。就像被青春期困住的玻璃女孩阿初和P仔。电影描写了青春的无助与忧伤。描写了生命的无奈与孤独。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着同样的命题。这些电影就像那些生生世世的茉莉和玫瑰,那样乏味,又令人欣喜。这是生命的本质。
一部充滿想像的香港獨立及實驗電影,是迷失的少男少女還是她們明白自己所走的路。
情节上和人设上我认为有些老土(在同类型中),观摩一下制作还是可以的,毕竟小成本制作,怎么利用场景,怎样在这样有限的不需要钱的场地中写出一个关系互动和演变的故事。
节奏很好。故事也许没什么意义,但没意义已经很好了。好一点的作品有时像镜子,看到了什么,其实都是你自己。
梦中的那几条金鱼跟床头的银龙鱼太漂亮了。几个配角演得也太烂了吧...故事也太烂了吧。
很琐碎的光影
香港非主流少女之叛逆青春。
对少女成长题材毫无抵抗力。看以前的港片总能感到审美冲击,如今的影视现状不如说是美女配丑男,徐天佑这种漂亮的脸蛋的艺人在现在都只会把自己打扮的又丑又土,如果让大陆来拍,那一定是美丽少女爱上丑陋大叔,男友也是一个丑陋的普男,也许这是经济倒退的景象吧,但在我印象里,国产文艺片似乎从没起来过,只是现在越来越烂了,只有809000的港片和韩剧韩影能让我感受到视觉上的舒适,如果想拍普通人的故事,就不要启用美女演员!不然就美女配帅哥而不是配猪头,中国的影视圈还有一场改革了不然就是下一个日本
姑娘一直红衣。。。。。老罗拍好片第二年就死了,和电影里一样暴毙
看完了,比想象的差一点,有点琐碎得无意义,不过还是可以一看的
不懂
只要活著,該來的總是躲不掉的。看好多 97 前後的電影都能感受到港人的焦慮,這些焦慮以不同的文化載體呈現。大家當然都知道基本上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開這個困境,只是這些憂患必須要被書寫和記錄。時至今日這些焦慮仍然偶有書寫,只不過角度已從不知風暴會以怎樣的方式襲擊,變成了風暴過後連談論風暴、懷念風暴前假意的寧靜都變成了一種罪。阿初 躲進禪修裡只是為了什麼都不想,但她沒辦法永遠都能什麼都不想。當她回到世俗裡,只能點燃一根紅塔山,說著真心的謊話。
喜欢这种荒诞不经。
寻找阿初。在虚空的人生里握住一点东西。
诗化了一个九七后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被“困住”的香港,但公安外公作为象征很够正面。跟后来陈果的红VAN一静一动,诉说着同款彷徨。
特别有印象,那个少女
.☆.。.:*・°☆.。.:*“属于HK的一份孤独..”
太抽象了吧!!!!!!啊吧!!!吧!!!!!听到阿初就想吐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等我NB了,也随心所欲的拍电影~
一整个玻璃橱窗内的红塔山和一张小小的蝴蝶贴纸;脑袋像一个鱼缸,晕眩是有那么一条金鱼在持续地游来游去一刻不停,每一阵头痛都是金鱼在甩尾撞击玻璃鱼缸,这一段拍活了,看得我脑瓜子好像也在发疼;离不开故作姿态的青春,离不开故作沉默的中年
寻找阿初。这是一个夏天发生在香港岛上的一抹怅惘。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找。我们每天都在寻找。那个让我们更加快乐的东西。女孩阿初是一种希望、一种宗教、是希腊征服罗马的文明。然后更多的古文明被摧毁,人类开始寻找新的文明。文艺寻找复兴。巴洛克寻找繁复。印象寻找光影。所有的战争都在寻找一种幸福。所有的艺术与发明都是在让我们更好的度过当下。寻找女孩阿初是那么急迫,外公胡仔和问题少女P仔也在寻找能够安放他们不安心灵的远方。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问题。每个人都在香港岛那个敝厄的空间里挣扎。就像玻璃瓶子里的鱼。就像被青春期困住的玻璃女孩阿初和P仔。电影描写了青春的无助与忧伤。描写了生命的无奈与孤独。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着同样的命题。这些电影就像那些生生世世的茉莉和玫瑰,那样乏味,又令人欣喜。这是生命的本质。
一部充滿想像的香港獨立及實驗電影,是迷失的少男少女還是她們明白自己所走的路。
情节上和人设上我认为有些老土(在同类型中),观摩一下制作还是可以的,毕竟小成本制作,怎么利用场景,怎样在这样有限的不需要钱的场地中写出一个关系互动和演变的故事。
节奏很好。故事也许没什么意义,但没意义已经很好了。好一点的作品有时像镜子,看到了什么,其实都是你自己。
梦中的那几条金鱼跟床头的银龙鱼太漂亮了。几个配角演得也太烂了吧...故事也太烂了吧。
很琐碎的光影
香港非主流少女之叛逆青春。
对少女成长题材毫无抵抗力。看以前的港片总能感到审美冲击,如今的影视现状不如说是美女配丑男,徐天佑这种漂亮的脸蛋的艺人在现在都只会把自己打扮的又丑又土,如果让大陆来拍,那一定是美丽少女爱上丑陋大叔,男友也是一个丑陋的普男,也许这是经济倒退的景象吧,但在我印象里,国产文艺片似乎从没起来过,只是现在越来越烂了,只有809000的港片和韩剧韩影能让我感受到视觉上的舒适,如果想拍普通人的故事,就不要启用美女演员!不然就美女配帅哥而不是配猪头,中国的影视圈还有一场改革了不然就是下一个日本
姑娘一直红衣。。。。。老罗拍好片第二年就死了,和电影里一样暴毙
看完了,比想象的差一点,有点琐碎得无意义,不过还是可以一看的
不懂
只要活著,該來的總是躲不掉的。看好多 97 前後的電影都能感受到港人的焦慮,這些焦慮以不同的文化載體呈現。大家當然都知道基本上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開這個困境,只是這些憂患必須要被書寫和記錄。時至今日這些焦慮仍然偶有書寫,只不過角度已從不知風暴會以怎樣的方式襲擊,變成了風暴過後連談論風暴、懷念風暴前假意的寧靜都變成了一種罪。阿初 躲進禪修裡只是為了什麼都不想,但她沒辦法永遠都能什麼都不想。當她回到世俗裡,只能點燃一根紅塔山,說著真心的謊話。
喜欢这种荒诞不经。
寻找阿初。在虚空的人生里握住一点东西。
诗化了一个九七后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被“困住”的香港,但公安外公作为象征很够正面。跟后来陈果的红VAN一静一动,诉说着同款彷徨。
特别有印象,那个少女
.☆.。.:*・°☆.。.:*“属于HK的一份孤独..”
太抽象了吧!!!!!!啊吧!!!吧!!!!!听到阿初就想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