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许光汉的时候,我对本片有几分轻视,从《想见你》后他就被贴上了深情男的标签,无数次重复着令人混淆得叫不清名字的青春爱情故事。
我以为本片也是。
很老套的开篇,失意的熟男,看见与青春有关一张明信片,陷入对往事的追忆,然后带着几分冲动抛下商业伙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看着Jimmy慢慢悠悠的,在最冷的冬夜偶遇同样来自台南的小店伙计,到镰仓高校前站打卡,搭乘最慢列车步入雪国天地,网咖看见自己创作的电游,去看天灯......中间夹杂着与日本气候两极的台南风景,以及18年前台南暑假的旧时光。
Jimmy站在皑皑雪地上,冲着远山大声喊出“你好吗?
”我以为他只是在复刻一段经典的画面,毕竟《情书》中博子在几乎一模一样的场景里做过同样的事。
那是无法承受与爱人从此阴阳相隔的痛苦,将无处宣泄的入骨相思交予雪地,彼时我并未意识到他与博子有什么共同之处。
直到影片行将结束。
原来,这是一场蓄谋了18年的旅行。
原来,Jimmy也再不能见到爱人了。
原来他不紧不慢地踏上旅程,选择与爱人的故乡福岛相反的方向开始,是因为那儿已经没有等待着自己的人。
原来他此行所见的风景踏上的土地,都曾与所爱之人有过交集。
原来他在“吹你吹过的风走你走过的路就算与你相拥”。
18年前Ami在电影院里因为《情书》的故事哭得泪崩,一旁Jimmy茫然不知所措的模样,交错着出现,没人知道,那晚拉开了他们间告别的序幕。
Ami无法按捺的心动是终结台南行的原因,明知道不可能抵达实现梦想的那一天,也见不到真正长大的自己与爱人,就将一切交给了平溪夜晚冉冉升起的红色天灯,再用一个与结果有关与时间无关的约定,安抚不能拥抱的爱人。
不明真相的Jimmy努力过,他期期艾艾地说出寒假想去福岛的愿望,换来Ami义正词严的拒绝,但他并未因此放下爱情,他以为只需达成爱人提出的约定。
于是,在完成第一款电游后拨通了Ami的电话,镜头拉远,给了他瘫倒在地的远景。
真正的故事层层包裹得严实,在交叉叙事里一点一点剥去所有人青春记忆里的大同小异,邂逅、相识、心动、约定、疾病,不得不来到的分别环节,任选其中之一或是其中之几,哪怕是全部选中,都不见得会让我有什么触动,却在看清那张明信片上的风景时,与Jimmy一样热泪盈眶。
18年了,你想与我分享的景致一如从前,而你,却不能在我身旁。
那是一种怎样绝望的深情呢?
许光汉演出了Jimmy极致的想念与心怀念想,心的角落有满满的爱,让他18年来始终拥有着爱人陪伴,不曾寂寞。
可以说是《情书》的姐妹篇,博子在恋人离开后去追寻他留在这世上的痕迹,Jimmy也在做同样的事,他们在时间里明白“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真挚的感悟没有磨灭。
生命是短暂的,而爱情是永恒的。
有一个可以思念的人,就是幸福。
”影片的最后,Jimmy说与青春告别了,或许他终将开始有别于这十八年来的生活,但我知道,Ami的爱会越了岁月一路相随,温暖他的往后余生。
Ami曾经说过“旅行的目的不一定是改变,也许是为了审视曾经走过的路。
”同样的话小店的台南伙计也说过,这是他们有所经历后的领悟,初听时的Jimmy并不懂,但在旅行之中明白“我们在旅途中,边流泪边寻找,学会心里流着泪,脸上挂着笑。
”那本记录了台南那个暑假的画册,是Ami留给他的情书,让他知道自己曾经被这样一个女孩儿深深爱过,并陪伴她度过生命倒计时的日子。
我跟随着页面的翻开回到十八年前,与Jimmy同哭同笑,最后在俩人同框的天灯之夜与共骑摩托画面前,不再淡定。
一直佩服日式风格的影片,总在淡淡地讲述人间的生死悲欢,却在不知不觉中将情感充斥其中,让人感同身受地哭成狗。
很简单的爱情故事,很伤感的意难平。
愿世上所有的人都能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而后携手同行,白头向老。
2024.9.30. 于福州
两个人在旅行中相识并暗生情愫,但旅行总有结束的那一天,懵懂的爱情也必然要走向分离。
于是在分别前,他们彼此约定后会有期。
后续的发展,就如所有人能预料的那般,约定是注定要被打碎的,人生就是一趟没有返程的旅行。
于是,他在三十六岁之际,终于踏上了这趟“通往有你的旅程”
清原果耶本来就是我个人有所偏爱的女演员,她和许光汉有异曲同工之处,漂亮得不张扬,整体感觉很低调很素雅,所以影片中的两人观感上很是般配。
影片全长120分钟,个人的泪点并不在情绪直给的末尾,而是前半段许光汉遇见道枝的那个桥段。
列车在黑暗的隧道中通行,道枝说“现在请放下相机,准备好心理的快门,倒计时三、二、一”,随即列车驶出隧道,迎来了一片雪白的世界。
在那一刻,我的眼泪毫无征兆的落了下来。
藤井道人对于电影节奏的把控,是有自己风格的,这点相当稳。
道枝骏佑还是那么帅!
(剧透,慎读)完全没有做任何功课的情况下冲着卡司来看,结果全是惊喜(还好没有任何上下文),在后半开始和周围的观众一起掉眼泪。
当明白整个剧本到底在讲什么的时候,每一秒钟我都在拿这部电影和《ぼくは明日、昨日のきみとデートする》作对比(一度以为是同一个导演),无论是核心剧情和概念(时间,但这一部略弱),还是节奏,都相似(但客观讲《ぼくは明日》的核心概念要高于这一部不少)。
每一帧都在提醒我,果然自己沉迷的就是这样的叙事,以及最经不起触碰的就是时间概念的演绎。
开篇确实有些尴尬,在于许光汉的日语和他的演技,但是很快这些都会被生动的剧情所推进。
清原果耶不管是她的演技还是这次的角色都太うまい了,成长惊人,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
直到黑木华出场其实故事的主线还是没有明朗,但是我当时就已经在酝酿对电影的观感了,毕竟连喜欢的黑木华都来客串(可惜很快剧情的发展让我把当时的感想全部推倒重来…)故事的高潮和《ぼくは明日》一样开始于埋藏在电影里的一个谜底的揭晓,你会开始跟着剧情甚至自发地去回忆之前剧情的细节,开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同时掉下眼泪,开始思考起他们的人生乃至你自己的人生。
时间概念奇妙的地方在于它如此轻易地拨弄人心。
结局并不重要,毕竟高潮和对时间概念的演绎是核心,它们一起决定了结局。
很可惜这一次的演绎输给《ぼくは明日》的地方在于它没能逃脱疼痛文学的弊病,虽然我并没有很在意,但是落了俗套。
同样的导演其实拍过非常类似的另一部小松菜奈主演的《余命十年》,但那部电影就完全是失败之作。
最后再一次庆幸日本的“中二”青春文学依然活着,自己依然还是那个自己。
题外话,其实岩井俊二前几年的《ラストレター》也很不错。
电影以18年为时间跨度,分为18岁和36岁两个阶段。
假设只让许光汉出演单阶段18岁的话,虽然外表是可以成立,但另找一个生理年纪和许光汉相仿的男演员出演36岁不是会很奇怪吗!
如果只出演单阶段36岁,说服程度甚至还不如出演18岁的版本,而且也没人来电影院是要看满脸丧气的疲惫社畜版许光汉吧!
由此可以推断,许光汉同时出演18岁和36岁似乎是一种最优解。
接着,电影用“绝症去世”的设定避开了女演员的换角问题,清原果耶只需要演出非常符合她年纪的年轻的部分。
而许光汉则用他的半永久男大脸,几乎没有违和感地完成了两个年龄阶段的转换(非要说的话我甚至觉得他的状态更贴近18岁的部分而非36岁,虽然肯定没有18岁这么夸张,但怎么看也是25及以下)由此可知,许光汉只要改变穿着和发型就能无缝衔接18和36岁的脸是电影跨度设定成立最主要的条件。
剧情的部分则是近乎老土的纯爱,但好在没有过度用力的部分,看两张舒服的脸演出不尴尬不矫揉造作有时还真有点心动的情节,对青春纯爱还应该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
在520之后的一个阴霾天去在看《错过你的那些年》。
观影之前,心里想着日本导演是拍纯爱剧的天花板;而且前期预热的那些片段,仿佛都在讲一个“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的纯爱故事。
所以这是一段怎样错过的爱情呢?
是“那些年错过的大雨”,还是“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结果,看到影片后半段,旁边小情侣一直在小声惊呼,“520,这为什么是一个悲剧啊?
”这个“悲剧”,接下来被他们重复了无数遍,不过我却在想,这能算一部悲剧吗?
当然最后醒悟到,我们又一次被这个标题误导。
“错过”,也许是为了映射那句“I miss you”,利用了英语的语义模糊性。
另一方面,也许导演确实是希望在前半部营造一种男女主角是错过的假象,让男主角Jimmy十八年后的追寻旅行,仿佛是想要弥补当年的遗憾。
所以在旅程中,所有人问他,是不是希望见到女主角Ami,他都没有反驳,最多也只是喃喃,一直在走远路。
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完全跟“错过”没有关系,他们谁也没有错过谁。
十八年前那段发生在夏天暑假里的青涩初恋,也许只有一个月时间,但恋爱中应该有的美好片段,包括也许当时看不那么美好,但会刻骨铭心的瞬间他们都经历过。
对于许光汉饰演的Jimmy来说,他恋爱了,也勇敢的付诸行动了,离别之前,也牵过Ami的手,一起放飞愿望的天灯;他被Ami激励去找到自己的梦想,实践梦想,但同时也没有放弃努力去靠近初恋,他错过什么了?
而对清原果耶饰演的Ami来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踏上了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有限的时间里碰到一个让她心动,并且甚至让她开始眷恋人生的恋人;虽然结果是努力过但仍然不能活下来,但她自己写的,很高兴在生命中遇到“你”,那她又错过什么了?
他们明明是一段双向奔赴的爱情,“错过”也许再努力一下,就可以拥有的那些可能性,但他们再努力,也不会拥有更好的人生了。
并且,我也不觉得,这算是悲剧。
在还相爱的时候终结的爱情,不比那些生生被现实磨损的爱情(对,就是指《花束般的恋爱》)强吗?
于是,虽然女主绝症是一个狗血的解释,在结尾时,还是会让人黯然神伤。
可能是导演的镜头美学很工整,比如,十八年前明媚灿烂鲜艳热烈的夏天,和十八年后阴雨寒冷黑白低沉的冬天。
其实影片日文版的标题才更符合,《青春18×2 君へと続く道》,忽略有点中二的前半段,后半段叫“通向你的旅程”。
这应该算是男主角Jimmy两次找寻“你”(既可以指向Ami,也可以指向自己)的旅程,青春时通过爱情,中年时通过失去。
神奇的是,十八岁最早的许光汉,看上去最没有少年感,可能那个时候刚刚失去关于篮球的梦想,还没有找到自己,所以最颓丧;后来Ami离开之前,他带着她搭乘捷运去放天灯,在捷运窗口下,他的少年感回来了;而十八年后,他离开之前的梦想,开始走她走过的路时,反而保持了一种少年感。
十八年后这段寻觅的旅程,他遇到的三个人都还蛮有意思的。
除了那个在网咖遇到的日本小姐姐,背景比较模糊之外;那个在旅行中突然停下来,要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然后一停停了15年的拉面店刘老板(张孝全胖了,但还是挺帅);还有那个很e,带着陌生人Jimmy,兴之所至下车看雪的18岁日本美少年;他们都很可爱。
特别是美少年,我也会经常在经过隧道时,感觉在穿越时光隧道,尽头那突然而来的光,让人有一种新生的感觉,那一段雪中列车,绝美。
看完电影的当晚,重听刺猬的《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莫名觉得很适合送给Jimmy,特别是这几句:黑色的不是夜晚,是漫长的孤单看脚下一片黑暗,望头顶星光璀璨叹世万物皆可盼,唯真爱最短暂失去的永不复返,世守恒而今倍还摇旗呐喊的热情,携光阴渐远去人世间悲喜烂剧,昼夜轮播不停纷飞的滥情男女,情仇爱恨别离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总有人正年轻”,比如道枝骏佑。
另外,其实“错过”不是更应该拿来形容石璐和子健吗?
错过,也就错过了,“失去的永不复返”。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虽然很难产生很强的共鸣感,但是那份感动一定是存在的。
这样的爱情故事,再配上那些唯美的沿途风景,让人更深感受着情感在深藏中的迸发。
人是一种情感性的动物,生活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
这份遗憾会留在我们内心深处,在我们独处之时、失意之际,就会慢慢显露出来,充盈着我们内心,有时让人无法自拔。
那一刻,或许心中疼痛,或许泪流满面。
这样的情感遗憾,是需要我们去与它和解的,它需要一种方式或者一个契机,在那一刻方能解开心结或放下那份情感,让它成为你以后生活中的一份美好回忆。
影片中,Jimmy通过一段追寻过往之旅,串起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在脑中慢慢流淌着。
在终于来到Ami家乡的那一刻,一切进入停止状态,让过往的悲伤和遗憾在这一刻得到了尽情的抒发,让自己与Ami再来一次“相会”,在这次“期待”已久的想回中,和那些悲伤和遗憾能够说一声再见,从此往后依然想念,但更多的会回忆起过往中的美好时刻,在回忆中能够会心一笑……旅行,有时是一种找寻自我的方式。
验证了我一直以来的猜测,光汉想拍这部电影是有私心的,日语说的很溜看起来很像兴趣使然不是为了电影现学的程度,他应该本来就对日本有一种向往,也甘愿即使被说又18也要接拍,看原来时候台湾时期的综艺就有蛛丝马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很开心光汉完成了刚想做演员时期做的梦,或者这甚至是让他想做演员的其中一个支点。
昨天的点映没看上但是得了一次免费再看一次的券,今天还是骑单车去了最近的影院迫不及待的哭了两个小时,能在影院屏幕上看到光汉就简直太幸福,更不用说是这种题材,我真的好爱,虽然哭的好惨,但是也开心,也甘愿。
剧情有好多爱的台词,都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在一个不是哭点的地方就突然被戳中,哭起来再就没停过。
不敢说有多好,但是真的心满意足,这剧本已经符合我预期的上线了。
这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上海影院我要经常光顾了。
很多时候,两情相悦的恋人未必能走到最后。
尤其是在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的这个动荡不安的人生阶段,爱情既甜蜜又沉重,成为许多遗憾和放不下的开端。
我们那时太年轻,还没学会如何应对这种复杂局面。
「错过」因此成了常态。
当你成长为大人,回首过往,才发现那个人留在你手心的泪水十几年仍未干涸。
原来,你已经错过了那个你最不想错过的人。
也是在此时,你渐渐明白,爱情并非命中注定的相遇,而是必然的错过。
因为相爱,所以希望对方能过得更好。
与其相互折磨、妥协退让,维持一段「关系」,在最适合的时候说再见,才能让你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虽然错过,虽然遗憾,但我们曾深爱过。
爱情的过程大于结果,一纸合约无法永恒。
在看《错过你的那些年》终极预告时,你我不禁多次发出和Jimmy一样的感慨:若当时能勇敢表达心意,人生是否会不同呢?
美好的悸动发生在18年前的台南盛夏,而留在岁月里的,却是无尽的错过。
我们都清楚,人们总会美化未曾选择的那个选项。
许多事情没有结局,便是最好的结局。
有些人即使「错过」,也是最美的「爱过」。
你翻开当年的同学录,发现喜欢的人被放在第一页,尽管纸张已泛黄,记忆却依然清晰。
你们曾互相借用公共课,也在小卖部合力拿下冰柜最底层的汽水。
那段青涩的爱情,那丝甜蜜足以让你回味一生。
爱过,错过。
够了,无憾。
阵容没得说,许光汉的少年感和台湾省的原始生活气息、日本的静谧适配度很高,跨国恋爱情主题也很吸引观众的眼球。
片中引入了《情书》,设定挺好的,但是后面的剧情还是有点太简单了,女主知道自己得病后想用剩下的时间去看看世界,遇到男主,互相喜欢,却又因为自己身体原因逃避,回乡接受治疗却还是没能治好,大学时的男主知道消息后伤心不已,投入工作,最后工作也不能如愿,又去日本寻找女主的痕迹!
痴情人设在这个时代有点不太主流了,也没有太起伏的苦剧情,不过好在画面很美。
期待了一年之久的《青春18✖️2》,是一场关于旅行、爱恋、生死的时空对话,更加像是给影迷朋友的一份礼物。
《情书》“你好吗?
”的雪景呐喊问候,影院门口贴着的海报《蓝色大门》,《悠长假期》那个一个人投着篮球的少年,两人骑着电瓶车在大马路上欢呼场景幻视《想见你》,同样和《余命十年》关于生死的的一场探索,你一只耳机我一只耳机让我想起了《花束般的恋爱》中说的音乐用耳机听,左边和右边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只戴一只耳机听,那就是另一首歌。
这也是暗示着一种分别的结局吧。
“我们以后会变成怎样的大人呢?
”最近在很多电影中看到这台词,《年少日记》里那个悲惨命运的有杰,《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里那个幸运可以选择人生的真人。
另外看完影片最想讨论的是:独自旅行。
很喜欢剧中的一些台词,“正是因为旅程中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才有趣啊”,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独自旅行的问题,最喜欢影片中的片段应该是道枝骏佑和许光汉在电车上的那场戏吧:“跟我一起按下心中的快门”,也许真实不会遇到影片中那么多不错的路过的人,看完电影但真的想尝试一次一个人的出发。
一位再也见不到的朋友,一片再也看不到的风景,但我一定不会忘记相处的时光吧。
也许有这样的漫无目的也不错。
原始 自由 和纯粹,这是成年人无法回归的青春。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只喜欢看天空、散步、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
我来这世界,只是为了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
经历有趣的事,遇见难忘的人。
”希望你我都能经历有趣的事,遇见难忘的人。
日本人拍的爱情片真的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相当无趣,但是许光汉真的太帅了,这三颗星都是给他的。
看的香港许光汉路演场……嗯……旅游宣传片吧……导演很想致敬情书但真的不行
专属于男性的纯爱片,少见的题材。
俗烂的故事可以,青春无罪。但是电影拖沓矫情,就是有罪!
跟冯小刚的《只有芸知道》一样,爱情矫揉造作,作为旅游宣传片倒还行连着在影院看了两部日影,不是男方突然死就是女方突然死(还都是心脏问题),搞得我快有一种“谈恋爱就会死”的错觉了
在这个娱乐快餐时代,已经很难欣赏到这样一部精心雕琢的精品。这个情感真挚、氛围浓郁的纯爱故事,让我这个中年人也想起那些远去的青春和梦想。尽管故事简单,但我还是不知不觉沉浸其中,痛快地哭,痛快地笑,在这2个小时逃离工作和家庭琐事,收获爱和感动。这不就是电影的意义?
还想说许光汉果然出息了,都有国际项目了,都能跟那么多日本名演员合作了,结果竟然是这么一出老套纯爱戏,集所有能想到的烂梗于一身,节奏又拖,看得好煎熬。汉气质还在,但脸确实是不适合演18岁少年了,他说了这是最后一次演高中生,希望说到做到。
蛮好哭的一部青春纯爱绝症片加公路风光片,人美景也美,就是清原果耶实在不像比许光汉大四岁的样子,感觉她这个角色和黑木瞳换一下就好了,熟女与男大的组合想想都兴奋耶,导演还是保守了。
有点老日本片的调子,节奏对我来说很舒适。唯一不太喜欢那个年轻的日本演员的表演方式
没想到在香港斥巨资看了这个!早知如此不如看《填词人L》,被许光汉的美貌迷惑。但我居然流泪了无语💧
导演是《情书》真爱粉无疑,不但一直cue,剧情编排也很像,都是初见、心动与错过的故事,只不过增加了从台湾到日本的时空变换,果然纯爱小清新还得看日台。许光汉这状态还可以再演十年少年吧。看许光汉和道枝骏佑同框对我的眼睛也太友好了,尤其两人一同乘坐雪国列车那段好好嗑...(闭嘴,什么都嗑只会害了你)
很低的期待却让我感动得不得了,拍得很不错,自然不做作,主演都很好。好难得,我能又被这样的故事所感动。可能是细节非常让人能够relate吧。南国与北国,青春与旅行,相遇与告别……|预感不会太好 还是点个想看
纯情刀真的可以杀死我。
十八岁的爱,在三十六岁看来,就跟喊着三二一许愿飞起的孔明灯一样,你一转头,就不晓得这灯会掉在哪里,会成为干垃圾,湿垃圾,甚至是有害垃圾。风景是极好的,纯爱也是极好的,但剧本不行,台词矫情,乱撒鸡汤,成了徒有其表的风光片。旅行是可以治愈人的,问题在于看什么、感受什么,我看了反正没感觉。许光汉真的不太适合演直男,许光汉x道枝骏佑,在一起反而更有CP感。
Meh,你们还在拍20多年前的桥段。
在艺术上 靠变故 车祸 意外 实现的悲剧都不是好的悲剧 真正好的悲剧是所有事情都是合逻辑的 所有人都是正常的 甚至是善良的 但事情仍然无可挽回地缓缓滑向溃败 没有赢家 没有幸存者ps.也就许光汉36未婚未育可以回忆青春了 他要是中年离异还带着娃 想想就令人阳痿…🚬
许光汉还是很厉害的,能在高中生和中年男之间自由切换,kaya也很好。Tour is self-searching.
好养眼好狗血的日台旅游宣传片
果耶好灵动好美好美,有一些很好的片段,比如道枝骏佑在电车上那part,其实这个故事最适合做成《36》那种方向,但最后整体都还是太风光片太糖水太陈旧,最忍不了的是作为公路片路上每碰到一个人许光汉都要把自己和初恋的事给人深情演讲一遍,你疑似有点ego过大过于自我感动了哥。
纯爱片得先做到纯 内地创作者好好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