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签名
导演米歇尔·欧斯洛
导演米歇尔·欧斯洛
现场互动
导演准备上台
精美票根
影片票根【 迪丽丽的奇幻巴黎 】导演看我拿个大本儿,跟我对视一眼,我顺势一句merci(谢谢)把本子递过去~导演开飙英文:Yours is coming(这就到你了).于是签完手中的绕过加塞儿的接过了我的本儿😂 影片导演是有着“色彩魔术师”之称的法国人米歇尔·欧斯洛,里面的实景结合动画的手法让片子色彩呈现美轮美奂的效果,着实感受到法国文化的浪漫气息。
跟随混血女孩迪丽丽一行解救被困女孩的主线,我们看到了毕加索、莫奈、居里夫人、罗丹、普鲁斯特等各个时期的天才名人,他们对于政治人性的看待也如同对专业门类的热忱,于是慷慨相助。
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里面包含了音乐、美术、雕塑等艺术元素,还是很丰满的作品。
慵懒优雅浪漫的法式美景 真实场景与动画人物的巧妙融合 新奇的来又是那么的自然Dilili是拥有半法国半非洲血统的小混血儿 影片从她被种族歧视开始描述 在非洲 她因为不够黑而被排斥 在法国 她又因为不够白被歧视 而小小的Dilili已经习以为常人们的“另眼相看” 那随口而出的侮辱性轻蔑性话语 已经把她的心伤到麻木了...看到这 不觉想起了某俩明星情侣的恶心行为🤨随着Dilili和Orel在寻找主宰人团伙的路上 他们也带我们游览了巴黎的浪漫与典雅 见到了不少当时十九世纪的名人和艺术家 Dilili在她的小笔记中一一记下了每个人的姓名 就如时间把他们的姓名都一一刻入了历史中 「十九世纪末正是巴黎的‘美好年代’,新艺术百花齐放,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在这个光鲜亮丽的时代里 思想上也开始出现女权主义 女性开始争取,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 开始不再成为男人的“附属品” 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活动 而主宰人团伙的大boss就因无法接受这种思想 就把一些妇女和女孩抓起来 训练为“爬行人” 这对女性是一种极大的羞辱啊!
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 那些坚持“大男子主义”的人 也该醒醒了
《迪丽丽的奇幻巴黎》用剪纸来设计出人物形象,但是画面中的背景建筑都是用电脑3D绘制出来,画风独特,优雅别致,让人过目难忘。
虽然设计的动画人物非常萌,但背景中的建筑物却异常真实,每一栋建筑物都是严格按照巴黎当时的街景来绘制,片中还有几个从高空鸟瞰巴黎的场景,每一条街道和每一栋民居似乎都呈现在画面当中,错落有致,让人惊叹这部动画电影的细致考究。
19世纪末和今天相比,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越来越高,100余年前,全世界还相对封闭传统,大多数国家的人们都不太能接受女性出来工作和更具影响力。
在《迪丽丽的奇幻巴黎》中的坏蛋头目,他甚至还要抱怨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这就说明更早的时候,女性还不能接受高等教育。
《迪丽丽的奇幻巴黎》其实就是刻画了处在世纪之交的巴黎,男女平等的概念已经普及开来,女性并不比男性弱,甚至比男性更加坚强,谁说女子不如儿男?
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小姑娘迪丽丽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打掉了坏蛋们的阴谋,成为女英雄。
十九世纪末正是巴黎的“美好年代”,新艺术百花齐放,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黄金盛世的背后却传出一连串女童被拐骗的声音,见义勇为的混血小公主迪丽丽和好友快递员踏上幻险旅程,穿梭于巴黎的各处名筑和大街小巷,拯救被困女童,途中邂逅居里夫人,毕加索,马蹄斯,罗特利特,莫奈,普鲁斯特,莎拉·波恩沙特,等众多时代天才名人,并得以慷慨相助。
被誉为‘色彩魔术师’的法国动画大师米歇尔·欧斯洛继《叽里咕和女巫》、《夜的神话》、《王子与公主》等动画片大获成功之后,又一部经典之作问世。
《迪丽丽的奇幻巴黎》勾勒了一幅绝美的巴黎风情画和群英谱。
展示出现实题材和原创动画的可能性。
本片《迪丽丽的奇幻巴黎》首次呈现真景与动漫结合的创作风格,实现了一场先锋动画革命。
语速慢,合适法语渣复习法语哈哈!
各种大咖轮番上阵,艺术家就不提了,毕加索啊啥的本来就是类似题材的常客。
mucha的Sarah Bernhardt还是让人小激动一把嘿嘿。
还有巴斯德也出场了哈哈哈!
db还有人整理了所有出场人物列表虽然初看觉得人物和背景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感觉,看着看着看到巴黎歌剧院地下湖的时候get到了这种实景加方片人物丑萌的美感,最后热气球飘荡在巴黎的夜空中,歌声萦绕在铁塔旁,电影主题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 🇫🇷,好梦幻!
不仅是一部巴黎旅游观光动画,还涉及了诸多议题,开篇就是西方对非西方的凝视,对殖民主义目光的具象,随之展开了被凝视者探索巴黎的视角。
奇遇遇到的第一个人,历史学家,断言巴黎已死,这是文化界太常见的唱衰欧洲的笔调,死去的不仅是巴黎,而是昔日欧洲的繁荣、自由、开放的荣光,但在这里导演借迪丽丽和朋友之口表明立场,巴黎没有死,她还是那个随时能为爱与美一战的巴黎,大团圆的结局也是导演对当代社会走向的一种美好期待。
随后的与艺术大师的各种奇遇,有《午夜巴黎》的影子,却也并非流水账式的记述,而是映射动用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艺术文化成果、用美与宽容的力量对抗恐怖主义、种族主义和性别偏见,打动我的一点是最后营救任务的时候伯爵夫人不忘为迪丽丽搭配一套时装,也是不忘对法国时尚脱帽致敬。
第一次看这种实景动画,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没有觉得违和,勾勒出了巴黎的街景、艺术气息的氛围感。
虽然电影映射了一些当代政治问题,但是同时也非常适合儿童观看,导演糅合的很好,会推荐给小朋友和大朋友。
十九世纪末正是巴黎的‘美好年代’,新艺术百花齐放,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黄金盛世的背后却传出一连串女童被拐骗的声音,见义勇为的混血小公主迪丽丽和好友快递员踏上幻险旅程,穿梭于巴黎的各处名筑和大街小巷,拯救被困女童,途中邂逅居里夫人,毕加索,马蹄斯,罗特利特,莫奈,普鲁斯特,莎拉·波恩沙特,等众多时代天才名人,并得以慷慨相助。
被誉为‘色彩魔术师’的法国动画大师米歇尔·欧斯洛即《叽里咕和女巫》,《夜的神话》《王子与公主》等动画片大获成功之后,又一部经典之作问世。
《迪丽丽的奇幻巴黎》勾勒了一幅绝美的巴黎风情画和群英谱。
展示出
片中展现的十九世纪的欧洲,文艺高度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片中的建筑家埃菲尔,画家毕加索、莫奈,雕塑家罗丹,化学家居里夫人,小说家普鲁斯特、女演员伯纳德等等近40位19世纪末法国巴黎的名流,他们跨越了画家、雕塑家、音乐家、小说家、化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等各个领域,有家喻户晓站在历史之巅的巨匠,也有虽然小众但是境界独到的名流。
他们与迪丽丽携手打倒邪恶势力,解救被压迫的妇女和小女孩。
影片充满了奇幻冒险与创意,手绘的巴黎与一众人物都充满着个性色彩。
与宫崎骏《千与千寻》的小女孩一样美丽却又不一样。
19世纪的法国真是群星璀璨啊,迪丽丽拿小本本记下所有遇到过的人的名字,我找了找没有全的,那我就自己个儿记下来吧按顺序来😜欧内斯特·勒南(1823--1892):19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宗教学家,对古代巴勒斯坦很有研究路易斯·米歇尔(1830--1905):巴黎公社女英雄,是毕生为人民争取自由解放,为推翻旧制度进行英勇斗争的战士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洗濯船的艺术家:亨利·卢梭(1844–1910):法国“原始主义”画家,电影里正在画那副画是《诱蛇者》亨利·马蒂斯(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电影里那副画是《红色的和谐》苏珊娜·瓦拉东(1865--1938):法国后印象派女画家,法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个女性成员,电影里那副画是《画家侄女和孩子》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创立了立体主义,电影里那副画是《杂技演员一家和猴子》巴斯德(1822--1895):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狂犬病疫苗等艾玛·卡尔维夫人: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印象派音乐创始人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代表作《睡莲》雷诺阿(1841--1919):法国印象派重要画家,代表作《煎饼磨坊的舞会》,电影里正在画那副画是《乡村之舞》科莱特(1873--1954),法国国宝级女作家,作过哑剧演员图卢兹·罗特列克(1864--1901):法国后印象派画家,自幼身有残疾,代表作 《红磨坊舞会》德加(1834--1917):法国印象派画家,特别擅长画芭蕾舞演员巧克力:法国舞台上第一位黑人艺术家埃里克·萨蒂(1866--1925):法国作曲家,代表作《玄秘曲3首》爱尔兰美国酒吧里全是名人,没说名字就略过了。。
莎拉·伯恩哈特(1844--1923):法国演员,是当时最有名的女演员,她家里有多种当地和外地的动物阿尔丰斯·穆夏(1860--1939):捷克斯洛伐克画家,新艺术运动先锋,为伯恩哈特设计宣传海报而一夜成名,月份牌和日漫风的鼻祖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追忆逝水年华》雷纳尔多·哈恩(1874--1947):委内瑞拉裔法国作曲家,是普鲁斯特的同性恋伙伴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家,代表作品《思想者》、《巴尔扎克》等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卡米耶·克洛岱尔(1864--1943):法国最优秀的女雕塑家之一,是罗丹的学生和情人桑托斯·杜蒙(1873--1932):巴西发明家,航空发展的先驱,与莱特兄弟谁是第一个飞行的人具有争议,电影里那段桑托斯驾驶飞艇绕埃菲尔铁塔是致敬1901年真实的一次历史性飞行埃菲尔(1832-1923):法国著名建筑大师,代表作品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费迪南德·冯·齐伯林(1838--1917):德国航空界的先驱,大型实用硬式飞艇的发明人保罗·波烈(1879--1944):法国时装设计师,奠定了欧洲现代服装的基调此外,还有伯爵夫人、英国威尔士亲王。
天啦,幸福的迪丽丽对这些伟大的人物敬仰万分!!!
导演第一次在动画里融入巴黎实景,把形形色色的人群、纸醉金迷的晚宴、金碧辉煌的宫殿、以及美轮美奂的河景建筑拍的太美了,色彩跃动于银幕之上,享受沉醉其中。地下的天鹅船、地狱之门、星空飞船、梦幻埃菲尔铁塔…“我享受这座城市,还有各种迷人的相遇” 没想到这么浪漫的画风,背后却有这么沉重的主题,种族、女性、平权,都只是在童话般故事下的现实映照。19世纪末名人的浮光掠影,恍如梦回巴黎。爱记人名、活力四射的迪丽丽,你和这里的风景一样美。“有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不尽人意,但这仅仅是开始”
和标记想看的时间正好时两年整。中间差点放弃,但是后面不愧是迪丽丽。画面真是好看阿。骑着三轮那段的景色真好看。还有莎拉家里。这么多天才名人也好妙。后面凸显出来的主线剧情真的有点震惊,迪丽丽真是长大了,直接接触这种绑架和解救女童的故事线。性别歧视真是不分国家地域,看到坐得凳子和爬行那段很可怕。还有逃的时候大家还是四肢爬行,太心酸了。种族、女性、平权,童话故事下的现实生活。主题太升华了。
奇幻瑰丽的巴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藉由一个混血女孩的查案和历险,将欧洲艺术的黄金时代呈现得美不胜收,想到那么多大师在同一个城市交相辉映就忍不住激动啊~!
虽然不喜欢这个画风 但是看到很多名人融入到动画也是蛮奇妙的
像极了初级法语听力教材:语速慢、用词简单、内容饱含法国特色,跟初级法语听力练习一模一样。我觉得所有法语初学者都应该熟读全文并背诵。
三观震裂,少儿不宜…两分给巧妙穿插的法国历史上的精彩瞬间
1、剧作失衡,前半部太铺张,走马灯似的人物可有可无;后半部太潦草,关键性破案情节竟然用片尾画外音介绍完成。2、实景画面拍摄太粗糙,与动画相比黯然失色,致使全片失去了导演最擅长的细密线条和浓丽色彩。
迪丽丽作为线索,串起了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深深感受主创到对那个美好时代,以及对巴黎这座城市的热爱。
水后值得
银幕可以呈现的天真。
2020-3月:看了一点该动画电影。
#上影节第一部 好有趣的动画,非常非常生动,巧妙地展示了巴黎的美景特点,把历史名人串一串,讲了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时刻洋溢着浪漫,真是个浪漫到骨子里头的民族,最后的飞船彩灯亮起来玫瑰花撒下来伴随着美妙的歌声在艾菲尔铁塔旁降落真是浪漫到流泪。
美术就值三颗星了但是我实在是为剧情给不出第四颗星 给小孩看嘛 恐怖了 给成年人看吧 又有点薄弱 一些内容刻画得太露骨片面了
巴黎街景大赏,背景做的很棒,感觉大多数街道都曾经走过,很亲切,故事就比较简单了,把各路名人串一起算小彩蛋
7分。和《午夜巴黎》一样让人羡慕的故事。十九世纪末的巴黎,艺术家和科学家就像夏夜旷野的繁星一样多。在这样的星空下,有一个邪恶的组织正试图推进一个残忍的计划。混血小公主迪丽丽和好友为了阻止他们的计划开始了一场冒险之旅。剧情是比较低幼的,小孩子应该会觉得很精彩。让我觉得好看的是画面背景对当时巴黎街景的完美还原,每一个艺术家和科学家出现在电影中也让我着迷。
走马观花逛巴黎
16年等到现在终于看上了。Ocelot的动画是拍给孩子看的,却不会依赖煽情动人。小女孩充满了应对拐骗集团的机智,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好奇和探索,也有对奥利奥身份的迷惘。非常真实的一个内心健全健康的孩子,而不是只存在幻想里理想化的对象。跟实景结合也增加了可信的感觉,会觉得是博物馆里数据的重现,巨大的建筑没有相机拍出的变形,看得太舒服了。
这动画人物我真的看不下去
🔹SIFF🔹巴黎城市旅游+人文介绍宣传动画,前半部分像动画版的《午夜巴黎》,后半部分拯救被囚禁小女孩,打破法国黑暗势力阻挠女性权自由权利更像是冒险片了。法国动画不像日本动画那样天马行空,也不像美国动画那样热情奔放,而是像法国人本身那样优雅轻盈又不是失罗曼蒂克。
这是我见过的最无聊的反派,最糟糕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