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文科恋曲

Liberal Arts,校缘心曲(港),爱情必修学(台)

主演:乔什·拉德诺,伊丽莎白·奥尔森,理查德·詹金斯,艾莉森·珍妮,伊莉莎白·里瑟,约翰·马加罗,凯特·伯顿,Robert Desiderio,扎克·埃夫隆,克丽丝滕·布什,阿丽·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文科恋曲》剧照

文科恋曲 剧照 NO.1文科恋曲 剧照 NO.2文科恋曲 剧照 NO.3文科恋曲 剧照 NO.4文科恋曲 剧照 NO.5文科恋曲 剧照 NO.6文科恋曲 剧照 NO.13文科恋曲 剧照 NO.14文科恋曲 剧照 NO.15文科恋曲 剧照 NO.16文科恋曲 剧照 NO.17文科恋曲 剧照 NO.18文科恋曲 剧照 NO.19文科恋曲 剧照 NO.20

《文科恋曲》剧情介绍

文科恋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已过而立之年的杰西(乔什·拉德诺 Josh Radnor 饰)厌倦了乏味单调的工作,他总是怀念着以往的大学生活,曾经的食堂和寝室、聚会和诗会常常浮现在他脑海。这天,他突然接到大学时代最喜欢的彼得教授(理查·詹金斯 Richard Jenkins 饰)的邀请,希望他能在自己的退休晚宴上做个演讲,杰西简直迫不及待地前去赴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晚宴上他遇到了一位19岁的女学生吉比(伊丽莎白·奥尔森 Elizabeth Olsen 饰),吉比非常喜欢他的演讲,在交谈中,两人竟发现对方在文学、艺术上的爱好几乎一模一样,彼此渐渐互生情愫。然而,现实的年龄差距却似乎总是阻隔在两人之间的藩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色,戒欢乐颂5女力报到-正好爱上你黄金帝国寄生蝙蝠侠:缄默商战街捕快血之刃月光旅程哈林教父第二季一路逆风皇家国教骑士团水下之秘夏日不宜入爱河拳击少女和爆疯大叔假面骑士圣刃深罪的三重奏斯大林之死国民女团我的天使面具之后无法放弃降临全缉毒狂潮再见阿郎假面骑士平成世代FOREVER穿墙之弹凯撒大帝白月光下似曾相识太平镇之迷失异镇

《文科恋曲》长篇影评

 1 ) 文科生的幻想

身为一个文科生,应该好好赞扬一下这部片。

热爱文学,热爱念书,看过形形色色的书籍后对这个癫狂和肮脏的社会的各种评判,我们喜欢生活就像的david thoreau《walden》般的美好,我们也希望遇到一个纯净的爱情像《pride and prejudice》中的男女主角一样如此对口味,可以飞跃世俗阶层包括自己自身的种种障碍。

就像此片中的男主把自己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女老师当做很崇拜一样,女主elizabeth期待一个浪漫无比的爱情,遇到一个有点超现实主义的对口味的对象,她突然觉得自个整个应该把自个交出去,她就能实现一个巨大的转变,她可以握住爱情。

男主之前都没有成长,他一直希望自己回到校园回到一直都会是18-22岁的大学里。

他画年龄刻度表,也写各种情书,这种校园恋情让他顿时觉得生活有了起色有了美好。

但是一切戛然而止于sex或者说道德之前,不能说男主不敢去,而是他终于承认并且现实 35和19并不仅仅是数字的含义而已。

就像生命是个过程,红帽子小子讲述生命的过程一样,19不可能一下飞跃很多年变成蝴蝶,有一天她会get out of school。

但是肯定是未来的某一天书中鼓励人们勇敢去爱用力生活,他给人们幻想,给人们制造希望。

但是有时候又带给人们绝望。

艺术高于生活,指导我们生活。

但是他们从来都不是生活。

就像电影中男主对自杀哥说的一样,不要做什么倒霉的先知一样,变老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伟大的作家画家先知都是悲剧的一生,他们的孤独他们的经历他们的选择都是普通人生命中难以承受的重,以致于甚至不得不以离群索居甚至以结束生命得以解脱或者灵魂升华。

我们不能以先知和伟大的艺术家为榜样,去崇尚甚至以他们的行为去标榜自己,因为我活在现实中。

现实就是我们看书,体会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但是千万不能把书中的情绪带到现实生活中去。

不要因为书籍而脱离现实的生活。

我们通过书籍全面的看待生活而不是把自己设定为书籍的人物去活着,以为这就是完美的生活。

我很喜欢这段带点遗憾的文科恋曲,也非常欣赏男主打破女主的幻想,而英语老师打破男主的幻想的桥段。

想象中的角色不是生活。

你自己才是生活。

不管你看了多少文学名著,中间又多少凄美浪漫无比的桥段。

你还是现实中的自己,从来不曾变过。

 2 ) Just graduated, thank you !

QuoteJesse Fisher: I think one of the things I loved the most about being here was the feeling that anything was possible. It's just infinite choices ahead of you. You'd get out of school, and anything could happen. And then you do get out, and... life happens, you know'? Decisions get made. And then all those many choices you had in front of you are no longer really there. At a certain point, you just got to go, "Oh, I guess this is new its going down." And there's just something a little depressing about that.

 3 ) 泡大叔技能帖及更多

之前看着剧情下载的,隔了好长一段时间今天才看,发现原来是ted老爹自编自导自演啊。

目前看了20来分钟,强烈怀疑ted是不是受bunny影响,看了很多女泡学的书,或者微博关注了燕公子,导致女主角用一堆标准技巧泡男主啊。

第一式 解领带领带的形状和对男人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才第二次见面就上手解人家的领带,暗示和诱惑一触即发。

第二式 共饮茶共用一个餐具总有间接接吻的嫌疑,而装作不经意的喝同一杯饮料说明了两人的亲密,进一步诱惑。

第三式 触肉体女主装作不经意地把手腕给男主闻。

细腻柔软的肌肤就在唇旁鼻尖,也许还散发着一股年轻女子的体香。

哇噻,女主的手腕着实太高!

第四式 牵手我天,才第三次见面就发展这么神速。

年轻女子在大叔眼中最大的魅力莫过于敢爱敢恨捉摸不定古灵精怪了。

女主前一秒魂不守舍浑身酒味,下一秒任性地拉着他出去走走。

哇噻,要的就是这种年轻的活力!

第五式 we should hug看到这我已经无语了。

好吧,青春/小嫩肉就是要这样!

直接爽朗若无其事!

你不知道这是友爱的hug还是情爱的hug,但人家就是想hug就hug意外吧,惊喜吧!

要的就是这效果。

也不知道女主本来就是这么随性,还是看上男主在使用技巧了。

第六式 we should write把自己喜欢的音乐推荐给自己喜欢的人。

好吧,看到这可以明显看出女主对男主有意思了。

不过很幸运,她长得年轻漂亮,大叔也挺喜欢她哒。

为什么我就是没有这种勇气呢。

活该找不到男友。

sighjesse这个角色和ted一样,软弱犹豫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常常沉醉于自己的感时伤秋中。

而女主zibby坚定积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就去争取。

她知道自己喜欢文艺气息的老式爱情,于是碰到一个english major, history minor的腼腆大叔,便动手争取到了她想要的爱情:写信聊音乐聊文学。

很可悲,大叔是一个avatar;zibby在他身上种植爱情,而不是从他身上感受到爱情。

zibby实在太勇敢大方无畏了,嘤嘤。

Peter说的一句话好赞。

“Nobody feels like an adult. It's the world's dirty secret. ”哈哈,看到第一次那段开始偷笑,谢谢导演导出了这一段,告诉我们在这种场景下一般会发生什么。

女教授这段更精彩。

原来导演知道男主的问题,并让这位老女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是酸爽不敢相信"I've taught this school for 20 years. I've seen the emergence of your kind like an infection - all these effete, overarticulate man-boys who never learn to toughen up. Don't be one of them. Go work with your hands. Build something. Punch someone in the face. ... My advice to you is this: put some armor around that gooey little heart of yours. "原本想说那些hate college的dean和那位反悔退休的peter都是some aspects of jesse, now it's confirmed. 老教授把大学和监狱对比实在精彩。

所以大学的另一个名字叫象牙塔。

it's just some kind of bubble. "Any place you don't leave is a prison. "店员说“I started to feel like reading about life was taking time away from actually living life, so I'm trying to like, accept invitations to things, say 'hi' to the world a little more. ”看电影何尝不是呢,终究是别人的故事,而自己只是懦弱地躲在屏幕后面。

zibby最后演出了xo前和xo后的小区别,是个惊喜。

边看边写影评地看完了这部电影。

原本以为只是个消磨时间地小清新,没想到完全惊喜。

对我这个有点文艺病的大三狗来说恰到好处。

谢谢ted老爹的教诲这篇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也写得很好: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719818/参考资料微博“衣锦夜行的燕公子”大学生了没20150210 戀愛心機術大公開

 4 ) 过期知己

你曾经觉得你们是soulmate,你愿意与他在任何的道路上聊着天一直一直走下去,晴天雨天。

哪怕你们差了十几岁。

他足够天真,他与你坐在舞台谈论一无是处的文科对于你们生命的意义;他足够孩子气,他熬夜通读自己嗤之以鼻的流行小说,只为了能够有理有据地驳倒痴迷的你;他足够成熟,于是在你满头热情扎下这段感情,视之为世间有意义爱情的最高形态的时候,他算着年龄差距的数学题,拉开你们的距离;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文艺女青年都会在少女时期邂逅一场类似的暧昧,但我知道,在天涯战色之类的论坛上,Josh Radnor的这个角色都是渣男的代表——他跟你小清新,他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然后他莫名其妙的找了一个年龄相当的女人结婚,给你发了一张文艺的好人卡。

如果爱情以上床为鉴定标准,以婚姻为最高真理,那这个故事当真可以叫做“渣男毁三观,文艺少女擦亮眼”。

可是我知道,有些情感的意义并不能标准化,也不能在他人身上复制,所谓心有灵犀说给别人听就成了呵呵呵呵。

你们终于没有上床,他终于没有娶你。

你终于像是完成了夙愿一样开始注意身边从来觉得幼稚的男孩儿,开始参与没营养的party与谈话,然后你按部就班嫁给一个合适的男人,那也是一种世俗的圆满爱情。

多年之后,当你回忆起你们短暂的相遇,那些依然零星从你的记忆里冒出来的机锋和对话,你大概会笑一笑说你们不过是过期知己。

但是,有一句,你不会告诉任何的别人——他一直是你心里最喜欢的歌。

======= END==========强烈推荐本片OS YOU ARE MY FAVORATE SONG。

 5 ) 我的大学

我很喜欢这一段:我相信因 果轮回/不你相信的是罪恶感/但是在行动之前的罪恶也被叫做道德。

人的行为动机被论述得很清晰很有意思,道德本就是教条,世俗对各类事物辨别性质判定好坏然后以此对人进行约束,所以也有之后的认为好事回报好事,坏事回报坏事,根源都是对教条的信 仰。

很美好的一部电影。

我们生活的世界到目前其实接触到最多的是同龄人,从幼儿园到学生时代,周围都是和你一个年龄的人物,你从日日夜夜都能见面的人身上是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的,父母也是如此。

只有在分别了多年之后再次相见,才能感受到时间对于一个人的作用。

大学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个阶段,在大学里的人想要出来,离开大学的人想要回去,在大学毕业后,似乎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层模糊的滤镜,你已经遗忘了那些困扰你很长时期的事情,你觉得都过去了。

那些事物都变成了你生活的脚注,它还存在那里,但只是在你的生活中存在着,它提醒你在这个时期发生过这个,但也早就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畏惧衰老,身体功能下降,头脑反应迟钝,皱纹,白发,我们不再灵活,无法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昨天和妹妹去欢乐谷,播报员说这个项目年龄限制是五十周岁,我的父亲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能坐大摆锤了,但他真的很老了吗,我似乎一直对父母年龄的概念都停留在了三十七八岁,那个是我最初对年龄有概念的时候。

我大三了,似乎高中也不是很久远的事情,但是已经过去很久了,我经历了两年的大学生活,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还有一年时间来品味我的大学。

 6 ) 《文科恋曲》里那些thought-provoking的台词

关于知识He that increaseth knowledge increaseth sorrow.圣经里说,增加知识就是增加忧伤。

关于文艺的高雅和低俗How can you hate something if you've never read it? Isn’t that like what repressive regimes do? You wanna burn books you don't like?连《小时代》都没看过的人,只听到别人的评论,有什么资格讨厌这本书呢?

焚书坑儒吗?

These books make people happy. We don't always have to be thinking about poli-sci or reading Chaucer.一些低俗的书使人快乐,没人天天想读政治或乔叟。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like it.-But then why read it?你自己不喜欢就不读,但你没有让别人不读的权利。

-Is it all about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It's also about developing taste.-that was snobby. You're a snob. you think it's cool to hate things. And it's not. it's boring. Talk about what you love and keep quiet about what you don't.这个世界是需要多元还是品味?

批判他人或许是因为自己利欲熏心?

-This country is in a bad shape. And it has to do, in large part, with people liking things that are very, very bad.-Why are you the one who gets to decide what's good and bad?-And do you only want to surround yourself with people who read the same books as you?艺术、思想不提升就是因为天天看抖音,但谁来决定抖音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关于毛毛虫Did you know there are so many preservatives in the food we eat that they’re finding it's taking longer for our bodies to decompose once we die?人们常说吃多了防腐剂不好,殊不知它让我们的身体放缓于腐烂。

At some point these sells show up called imaginal cells. Scientists don't know where they come from and why they appear but these imaginal cells show up inside the caterpillar and say, “get psyched, caterpillar! It's butterfly-turning-into time.” And what do all the other caterpillar cells do when imaginal cells show up?The attack them. Try to kill them. They’re like, “screw you, imagine cells. We're happy being a caterpillar. Get lost!”Eventually the caterpillar turns into a butterfly. And that is why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 afraid.当毛毛虫想要变成蝴蝶的时候,体内的细胞会安于现状,但无论怎么反抗,最终毛毛虫都会变成蝴蝶不是吗?

关于诗歌Life happened. I value discretion. I loathe the self pity. people are disappointing.生活本身如此,人们无药可救,比起自怜自艾,我们更应该谨慎前行。

They were miserable men who were granted a few moments of transcendence. And they had the talent and foresight to grab pen and paper and write it down. Byron was probably the happiest of the lot, only because he put his dick in everything.诗歌并不能让你变得积极乐观,它们都是一群悲惨的人被赋予一时才华写出来的满纸荒唐言。

拜伦已经算其中最幸福的了,因为他见谁都上,至少当下快乐了一回。

Get used to it. My advice to you is this. Put some armor around that gooey little heart of yours.给自己多愁善感的心穿上铠甲。

关于逃离What if I’m like one of those prisoners that gets paroled and finds he can't handle life on the outside. So he commits a petty crime so he can go back to what he knows.生活让人无处可逃,你就像个被假释的逃犯,却发现回到社会上自己一无是处,只能再次犯罪,回到那个熟悉的监狱。

Any place you don't leave is a prison.生活即监狱。

关于读书I'm actually trying to read less. I felt like I wasn’t watching enough television. I started to feel like reading about life was taking time away from actually living life. So I'm trying to like accept invitations to things, say hi to the world a little more.在书中感受生活,不如直接生活,“每个人都会死,来看会儿电视吧。

”关于变老-You’re getting wise.-I’m getting old.-not the same thing, I say you’re getting wise. You worry about getting old?-I think being old’s gonna be okay. It’s just getting there that kicks your ass.-you're going to be a great old guy.-I think you're going to be a great old person, too.变老也意味着变得更有智慧。

 7 ) Once there was a song

今天和人聊起这部片子,想起来就写写。

在跟女主差不多大的时候,经历了一场相似的故事。

对方来自古典音乐的论坛的大神。

第一次见到被颜值惊为天人。

偷偷搜索,又被高智商履历折服。

一见钟情这个词一点也没有虚假,从此拜为男神。

第一次引起对方注意,是他在群里询问了某交响曲某版本的录制时间。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搜索信息,使了心机丢到群里假装自己凑巧知道。

然后自是另眼相待,故事就不一样了。

那半年听的古典比往前二十年和往后三年听的都要多。

那半年讨论的文艺八卦也是之前之后的总和。

凑巧大四也没事,时间就在时差,三锤版和两锤版马六的区别,三球悬铃木和二球悬铃木和中国梧桐的关系这类问题上度过了。

聊的什么我一点也不记得了,但是源于德国理科的思维就不自觉融进了习惯里。

说话不敢带模糊性词汇,提出的每个fact都习惯性附带reference。

性格从此也从欢快明亮的少女突然带上了令人不甚喜欢的刻板和硬朗,从此软妹硬妹再也无法自动切换。

讲过一次电话,是在拜托对方改完毕业论文之后,两个小时,半个小时说论文问题,剩下一个半小时根据论文毛病讲研究方法和做人道理。

我窘迫的以为电话完了就要被拉黑了。

结果,挂完电话,一切照旧。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的申请简历上和一切正经事上。

就事论事是好事,可是好为人师恨铁不成钢的毛病从来没改过。

这部电影是两个人是两个人隔着八千公里同时看的。

看的时候,每一个古典乐出现的时候,就会被考是什么。

最后问答变成了自问自答。

我自羞愧地无话可说。

贝六,唐豪瑟,皇帝第二乐章,沉思,BWV1065,羽管键琴第一乐章...感觉八千公里之外坐着一个数据库。

故事结束的自然。

彼此都有了新欢,成了问好的故人。

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我们也从来没有相见。

 8 ) 知音难觅需珍惜

这是一部如任何强说爱愁方见少不经事的青葱电影,那些习惯用nonsense来衡量用途的人大可以对它群起而攻之——文科生就如同它们那些躺在经济书架序列后面对国民产出毫无贡献的书本,任你怎么凭核心章节建立模型也不会增加收入,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那些年矫揉造作觉得青春是道跨不过去的坎,然后当life happens的时候,勇敢一跃,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生产队伍——比如金融业。

但是我还是深深地、深深地,许久未有地被这部电影打动了。

许是我内里与金融大行业格格不入的气质;许是如Jesse提到的我的soft spot被这个故事触及;许是我知道,那些Loneliness simultaneously increased and decreased,而短暂地能够combat loneliness的故事,就像那个与我们分享一样阅读、聆听趣味的情人一般,势不可挡地戳中心里那块无论称作爱情或是暧昧的小角落。

文科生总有思路泉涌的话唠躁狂症状,即使他们和他们的作品看起来安静内敛。

文科质的导演总是试图讨论所有问题:中年危机、教育体制、爱情与灵药、孤独与救赎、衰老和新生,以及伪善实用的政治……你讲那么多东西就不怕观众看不过来么?

不过海报的设计以及片名的选择都注定了这不是一部会轻易入眼的电影,若不经推荐,也许只有那些恰巧想反观人生某个往事不可追的点、又刚好需要romance来点拨悸动的人才会碰巧看了这部电影。

我想说明下开篇我说这是一部青葱电影的依据:当Peter看到Jesse和Zibby对面坐着,生气的无非是“又一个借以爱情甚至文学之名勾搭无知少女试以温暖自己冷死了的青春”的混蛋,Jesse从后门追出去找连招呼都不和他打的Peter两人开始谈论:“Do you know how old I feel like I am? Since I was 19,I have never felt not 19.Nobody feels like an adult”是的,荏苒的时光并不能带走青春,即使是那些自怨自艾十分钟年华老去的心灵,那些咏怀过往者何尝不是青春的信徒,期待轮回中会再见到年轻?

时下的潮流不管是什么但是绝不是阅读,你在豆瓣看到的向你传递的新书信息并不预示着人文的崛起。

你上哪儿还能找到一家既没有应试试题书籍,又不带吧台咖啡雅座的书店?

当那些只买成功圣经、美容秘籍或者当代速成文学的读者成为阅读市场的主流的时候,你得承认,附庸风雅就会成为过时和做作。

不知道是白话文改革很大程度上阻断了中文经典阅读的流行,还是工业革命带来的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胜利早就了国外较之中国更好的阅读氛围,总之我认识的大多数外国人都比我认识的绝大数中国人喜爱阅读——bed reading对大多数中年人来说根本不存在,就连我那曾经看《故事会》和《神话传奇》的外婆如今也有足够的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填充她的生活。

这是个焦躁万分的前进社会,任何体制的溃败都无法滞延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步伐,迫不及待是于阅读无益的情绪。

我曾经很羡慕那些一目十行,一日三书的同学——速度永远是盲目的罪魁祸首,落后者总以为自己在品质上失败,在意义上无益。

但是我不阅读、我品位低下还是照常生活,人浮于事和万佛在心都只是不同的选择而已。

何况快乐,早就被实用主义看透:They were miserable men who were granted a few moments of transcendence, and they had the talent and foresight to grab pen and paper and write it down. Byron was probably the happiest of the lot, only because he put his dick in everything. My advice t you is this: Put some armor around that gooey little heart of yours.文艺青年的心灵总是脆弱的,那些对生活满口脏话,对各种狗血来一个杀一个的tough guy才是真正的赢家,就算你只识弯弓射大雕,却依然可以学习我党最高马克思主义理论。

Jesse对Zibby这么个品位崇高的红颜居然喜爱Vampire书籍表示极端的不能忍:“This is the worst book ever written in English.”“There’re worse books written in other languages?”“Probably not,unless this book is translated into other languages.”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代沟”的东西:35岁的你必然会在19岁的我身上看到一些你不能接受的东西,这是时代给一代人的印记,这种印记远甚于某一代人共同经历一场政变或者经济崩溃。

后者只有在作用于文化,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或者集体记忆之后才会发生。

用文学对抗孤独也许是懦夫或者交流障碍的体现,并非是精神病对艺术创作有着至关的重要,但是由戏剧性和创作多样性要求构成的文学作品若是出自一棵茁壮的花草之手,多少丧失了点传奇和悲剧色彩带来的快感。

Elizabeth Olsen真的是清纯可人呢,整部电影我都在琢磨到底她比Ellen Page多了什么,明明是后者更为年长两岁,但是Olsen却把熟女的诱人演绎得恰当好处,不失性感柔软又不乏Page的俏皮。

当然说Olsen带着加州老家的阳光味道,而Page隐约有更为北方的深沉气质也不为过。

Jesse怀疑红帽人不是real的时候可能就在暗示也许他只是藏在每一个文艺青年心底的精灵,Dean也是,他们两个就像Butterfly-turn-into-time的两面,不管是此起彼伏还是你消我长,都是人生而已,到头来每一个人想要活下去的人都会选择一条出路:敏感是让我们更好地触摸生命防止自我膨胀懂得进取,乐观是阻止我们过分沉溺生命的细枝末节和已逝美好,少年缺少精神伴侣、中年爱情危机、老年功业已定,我们总是试图找到归属感、贴心人、安全与希望并存——我想这就是人生的美好,每一段时期都有各自的快乐和烦恼,不会让你因为青春的美好而在临近毕业之时自杀,也不会让你在老去的路上大小便失禁而生无可恋。

那段“I sometimes feel like I’m looking down on myself, like there’s this older, wiser me watching over this 19-year-old rough draft, who’s full of all this potential, but has to live more to catch up with that other self somehow. I know I’ll get there. It’s just sometimes I think I want to rush the process, you know? And I don’t know. Maybe…maybe I thought you were some sort of shortcut.” 我倒是更愿意理解为善意的安抚,就像不管Jesse找上Zibby多少是为了回首已然逝去的大学。

在一起,纯属相互吸引,并不应该追究潜意识动机——Zibby只是为了不让彼此伤感和自责,那些让爱情终结的理由,说出来让当事人彼此相认终究是残忍的,既然不能改变结果,就找一个双方都能深信不疑的借口吧。

Life happens,但是我们也可以长久保持赤子之心。

《娱乐至死》的前言有说到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不管这是不是一个美丽新世界,我们都应该努力做一个崇尚和热爱美好的人,低级趣味不至于毁纲乱纪,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但是如果我们甘愿与低俗为伍,必会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牺牲品。

知音常在,良师依旧,经典在手,美人在侧。

这样的中年难道还不够幸福么?

对了,电影里面有一个我个人很喜欢的桥段,Jesse在纠结自己比Zibby年长的时候在本子上做算术,35 VS 19的问题,请问发达国家的数学教育真的这么弱智还是电影里面为了显示他是个文科生所以是个理科白痴?

 9 ) 怎样征服美少女

文科男参考文科恋曲PS:前提条件众多首先,你得成为一名绅士。

此为硬性条件,因为这里提到的美少女可不是无知少女。

她们,美好,青春,有品味,有见解,有人追,可是看不上周围莽撞猴急的同学。

第二,你得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

随便什么领域吧,如果你刚好知道她对某个方面感兴趣,而你又刚好对这个方面头头是道,那么恭喜你。

记住三条,让她崇拜你,崇拜你,崇拜你。

第三,如果不能投其所好,她感兴趣的方面你认为实在太脑残不能接受,那无视之,争辩只会造成你自大的形象。

但这不代表你要对她所说的全盘接受,讲事实,比她更详细更深刻的事实。

顺便送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

第四,制造浪漫,并且新奇。

方法自己百度去。

第五,不要一直主动。

她主动的时候,别拒绝。

你也想要高贵冷艳,一直都处于邀请地位被婉拒,这一次,一点要给自己挣会面子,呵呵后,那么等待你的只有等待了。

第六,掌握好距离感。

怎么掌握好我也不知道,而且我也编不下去了。

最后,美少女跟别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10 ) 经典台词

变老很好,只是过程困难重重。

人生起了变化,要做出各种决定,然后你未来的许多选择不再存在。

人要离开的任何地方都是监狱。

我开始感觉阅读人生,夺走实际生活的时间,所以我试着接受邀约更常体验世界。

我的任何愚昧举动,都是出于困惑且毫无恶意。

年轻和年老一样困难和恼人。

你会走出世界,你一定会巧遇人生的满足。

我最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就是感觉一切都有可能,未来有无限的选择。

好运不曾眷顾拒绝者。

现在你的一切感受只是脚注。

别当早死的天才,要当老死的人,变老很酷,变老再老死是更棒的历程。

人一生总会在算年龄时而感伤。

读小说的目的是抵抗寂寞。

神圣和亵渎之间的挣扎,这可谓世间的唯一挣扎。

到某一刻,你就得放下,就是这样每下愈况,这多少令人有点沮丧。

《文科恋曲》短评

BJIFF 240425 党史馆

7分钟前
  • 推荐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10分钟前
  • 吸吸福
  • 推荐

3.5

15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17分钟前
  • 蓝吉米鼠
  • 推荐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19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24分钟前
  • 廉小猪
  • 推荐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29分钟前
  • 河下谭
  • 推荐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31分钟前
  • 茜色如烧
  • 还行

很难不睡着啊,这片子看着就觉得冷、不想说话。

34分钟前
  • 临时居所
  • 推荐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36分钟前
  • 联六
  • 推荐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38分钟前
  • 还行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41分钟前
  • 热爱电影的人
  • 还行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45分钟前
  • 杰瑞不是Jerry
  • 还行

#BJIFF14 英嘉(🐳💗)

46分钟前
  • 东方不红
  • 还行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47分钟前
  • 阿泽
  • 推荐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52分钟前
  • 是一土啊
  • 推荐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54分钟前
  • LesleySimon
  • 推荐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59分钟前
  • 宅小歪
  • 推荐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1小时前
  • 华北平原
  • 推荐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1小时前
  • 小长芦钓鱼师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