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可怕的报复不是言语上的伤害,也不是暴力的血腥味或者是潜伏上十年,也许更久的时间,再出现时,以华丽的逆转让你惊诧,颤抖。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报复,是不让你说。
不给你说话,跟表达的权利。
我们不是经常把“话语权”挂在口边吗?
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能够说上话,而争取。
就好像秋菊一样,她要说话。
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话语能够被倾听,而努力。
就好像爱美丽一样,她一直在说。
每个人都想被当做话语的中心体,主宰者。
希望自己能够完完全全的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
希望对方真的有用心在聆听,最好是还给自己一些“倾听中的示意”。
所以,懂得听的人,朋友总是会比较多。
因为,所有人都想说。
能够听得人,当然算是少数。
那么,以理论来说,“物以稀为贵”。
就好像电影里一样,他们给死去的亲人,爱人写信,然后在寄到那个郊外的邮箱里他们真的相信世界上,有邮递员能够把你的思念投递到逝者那?
他们不会傻到真的相信天堂会有邮递员。
在他们看来,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表达的媒介,一个承载。
把自己的想念,道歉,抱怨,责骂全部写进信里然后丢进邮箱就这样,告诉自己,天堂会有邮递员,信会被送到逝者手里。
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就得到了“话语权”。
能够说话也是一种幸福。
不是说,哑巴就不能说话。
我在这里的“说话”指的是,表达。
无论你用何种方式。
只要你认为,有人会听。
那么你的对话也就成立了。
我亲身的知道,不能够说话,没有“话语权”是一种何样的煎熬。
久而久之,会自己一个人不自觉的自言自语或者是突然的发出一些拟声词。
很担心,这样的报复,是不是对于她来说,过于残忍了。
好吧,回归到电影。
不得不提的是电影中的一个场景。
在熙被送回人间,在走那条“不归路”的时候,他看见了曾经帮助过的爷爷。
爷爷上天堂了,而在这里,奶奶,他的老伴坐在藤椅上等着他。
多么的幸福,多么简单的温馨。
爷爷是离开人间了,但是他没有死。
所以他不害怕,不孤单。
他笑了。
在天堂这边也有亲人,又怎会是终结?
os: 超爱韩孝珠!
真心的说 这个画面感 真的很唯美 里面的在中是那么俊美 几乎就没死角 电影、记得女主角和在中再次见面的时候 说: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是梦里 在一般草地上 上面有个邮箱 有的时候是咖啡馆里 ?
有的时候是灯塔 。
这样的爱情真的很唯美 不过也感悟了里面的真谛 他们都愿意去相信 因为他们不想遗憾终生 这辈子不就那么短暂吗?
短短几十年 你还没来得及做你期望已久的可能就永远就做不到了 天国的邮递员 不想去世的人有遗憾也不想活着的人 再抱着遗憾过完此生 唯美的人物 唯美的画面 唯美的故事 所以请不要留有遗憾 去做吧 你想做的 不要遗憾、、、
想起了逝去的亲人,其实真正能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是自己想明白。
这样救赎了自己也让在另一个世界的人过的安心。
最后结局还算圆满。
当男主人公身着黑衣走向人间,当老太在等着老头幸福的相遇,泪奔了。
珍惜现在的生活,宽容的心,好好的生活。
久时隔七年或是更久有缘再一次看这部片子,才知道女主是韩孝周,我觉得短发最美的女生。
记忆中的绿色草丛,红色的爬着藤蔓的邮筒,女孩的围巾,海边的风车…七年前放学后端坐在电脑前随意点开的电影虽然不记得剧情了但是漂亮的画面一直在脑海里停留,一直以为男主是天使,其实他也是吧。
最后申久老爷爷和老伴在天国相遇笑着拉手走下去其实有暖到我,但是又有点心疼……
本来只想一睹在中的容颜,却没想到给我带来惊喜。
对一个人有着深深的亏欠,却始终没有时间向他解释。
突然有一天,他死了。
于是,再也没有机会弥补。
斯人已逝,生者却带着这份亏欠毕生无法坦然。
在中和孝珠做的事情就是“弥补”。
爷爷的老伴去世,却一直对儿子的身份有所怀疑,在中制作了假的DNA验证书寄给爷爷,在99.99%面前,爷爷眉开眼笑。
儿子没有听从父亲的话出道做歌手,直到父亲突然去世,儿子不再倔强。
孝珠制作了粘满儿子表演照片的邮册拿给儿子,谎称是父亲落在医院的遗物。
儿子目不转睛地看着。
这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直到第三次,孝珠制作了假的录音磁带,编造了一系列谎言后。
在中终于忍不住,在当事人面前说出了实情,这一切,都是欺骗。
是white lie还是lie?
这是欺骗,却可以让生者从此坦然生活。
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
想到两句话,一是真正的强者,会自己在愧疚中站起来,然后代替死去的人好好的生活。
二是及时行乐,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里的场景并不美好。
矿泉水瓶,红色信箱,草坪。
在俊,荷娜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两人穿着宽松舒适的衣裳邂逅。
闭眼,飞翔,追逐,跌倒。
我不知道,后来第一次在咖啡厅那个女孩是否看见在俊。
咖啡厅桌子上安详的信件中,有一封异样的粉红色的“炸弹”;在俊就这么靠近这个女孩;跟她说,还想什么一起做吧。
一起吃妈妈做给女儿的便当,眼泪和含情脉脉的眼神,即兴的呐喊,饭盒上紫色和黄色的小花。
在咖啡馆,灯塔,草坪。
他们进行着信件的约会。
阅读感人的信件,商讨“作战计划”。
很喜欢,两个可爱的人,忧伤的吻。
爱上在俊是悲剧,一定会忘记抛弃自己的人,就一定再也不能见到在俊。
但是,我还是喜欢戏里的结局。
只是很不喜欢那个“神”的办公室。
我曾经天真地以为荷娜能够因为怀念能够再次看见在俊;所以在看见灯塔里的布置慢慢消失,墙上的照片逐渐空白,连那个红色的信箱也不见了的时候,真的很伤心。
轻柔的音乐,在中和孝珠精彩的演绎,还有那个咖啡厅的可能看见在俊的女孩,很喜欢。
就是这种淡淡的调儿,会让人浅浅的笑,狠狠的哭。
一点浪漫,一点伤感,一点温暖,慢慢的全部都缠绕在咖啡杯冒出的青烟中,随风飞散,独留咖啡屋的明朗,咖啡的醇香。
纯白的马克杯,捧在手中满足的间或呷一口,捏着信纸的手都变得温情脉脉起来。
在午后清白的阳光中,读一点关于别人,关于思念的信文。
像极了<天使爱美丽>里的剧情,去帮助一些人,暗暗地,窃喜的。
然后慢慢发现属于自己的整个天空都清朗起来,属于自己的整个世界都明媚起来,连同整个的自己都变得美丽起来。
这是秋吧,只有在秋意浓厚的季节才会有如此盎然的金色。
在金色漫天的原野中矗立着一个通往天堂的红色邮筒。
在这样密草飞舞的田野上放肆狂奔,背景柔美的音乐声缓缓荡漾其间。
我在这里遇到了你,从此生命出现了光一般五彩斑斓的幻影,还有那个布满天空的相集和我们的第一次争吵,之后我将你弄丢了。
你说对于逝去的亲人太过思念,就能看到你。
因为有你在我身边,我那如荼的思念渐渐淡去,可是却再也看不到你了。
可能每一段伤心的往事都各不相同,但是正在伤心的人都拥有同一张面容,同一丝视线,被那个挂着白色羽毛的花样幽灵男孩捕捉。
他来了,来帮助你忘掉一些思念,并连同他一起忘掉。
刚刚把天国的邮递员看完。
这部电影等了一年多才有中字。
好吧,其实没有刻意等中字的。
总是等热潮过了以后还在被人念叨的电影,才会去看。
还是一如既往喜欢的调调,缓慢的情节,光线温柔的画面,一望无际的绿绿的草地上,红色的邮箱,两个人毫无逻辑的对话。
前半部电影一直在走神,打了好几个哈欠。
不知道为什么,金在中这个人总让我感觉内心酸涩。
安静的站在那里好像一棵沉默的冬青树,挺拔,隐忍。
不管是听他唱歌还是看他演戏,心里满满的都是酸胀的感觉。
结局悲伤被逆转为喜悦,却不是特别喜欢。
总觉得一个悲伤的结局能让我记得这个故事更久。
其实故事到他看到那对在天堂门口重逢的老夫妻时就可以结束了。
现实中不圆满的结局总是比圆满的多,在心中有个美好的愿望就足够了。
不管在哪里走散了,相爱的人终有一天会重新遇见。
于是,即使是死亡也不足为惧。
很喜欢电影里的光线。
明明灭灭,下一秒爱的人就会在光里消失。
他们是连接天国与人间的信使,在陌生的人间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题记电影的开头,是一条似乎无止境的平凡的乡间公路,一辆公交车缓缓的行驶着。
车内空空荡荡的,只有一个乘客,让你不得不怀疑这辆车行驶的必要性。
然后,镜头切换到了一片茫茫的草地上,触目可及的无边绿色,以及,蓝的那么纯粹的天空,都让你不得不对它一见钟情。
这是一个能够让人忘记忧虑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让人放下防备的地方。
当然,它也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草地的中央,立着一个木制信箱。
它就那样兀自的立着,仿佛从洪荒开始,它就已经在那里了。
它的存在,是那么自然,那么不容质疑。
接着,镜头中出现了一个女人,很年轻。
她对着信箱,投入了一封信,然后,表情复杂的拧开了随身携带的水瓶的瓶盖,喝光了所有的水。
接着,随手接过男主角递过来的水壶,一口气喝完了。
然后他们相遇了。
男主人公说,自己是天堂的信使,是负责把信件传递给天国的人。
而女主人公不信。
她很惊讶的发现,男主人公竟然知道自己信件的内容,并气愤的觉得他侵犯了大多数人的隐私。
可是男主人公却坚持着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并且询问女主人公需不需要成为他的搭档。
女主人公拒绝了,然而,她却在找工作无果之后,主动骑车到初次遇见男主人公的地方,接受了这份工作。
天国的邮递员,和普通的邮递员,似乎没什么两样吧。
可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女主人公开始慢慢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读信,为那些思念逝者的人寻找好的办法忘却痛苦,然后,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于是,有了他们“精心策划”的“阴谋”。
吃掉为了纪念自己五岁女儿逝去的妈妈为女儿准备的饭菜,让妈妈不至于发现希望破灭而太过失望;为了让失去老伴的老爷爷放下对于自己死去妻子的贞洁及儿子身世的执念,制造了假的亲子鉴定结果书;为了让被儿子怨恨的父亲减轻心理负担,制作了假的儿子的遗嘱……他们在很用心的做着似乎是无用的事情,帮助那些因为失去亲人而过度抑郁的人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如果事情仅仅是这样发展下去,我想,这部电影一定会落入窠臼,走向平庸。
可是,冲突出现了。
男女主人公在帮助最后一民受助者——一位被儿子怨恨的父亲时,出现了分歧。
男主人公认为,不应该用假的遗嘱来欺骗父亲,因为那样这位父亲还是永远得不到救赎,永远不能够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而女主人公却认为,善意的谎言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让他们获得心安。
与此同时,男主人公开始变得多愁善感,而女主人公竟然惊讶的发现自己看不清男主人公了,在有些时候,男主人公甚至会消失不见。
在一个岔路口,男主人公不得不对女主人公坦白,自己是天堂的信使,也就是幽灵。
人们之所以能看见他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深爱的某个人已经死亡或者他们对逝去的亲人太过思念,而当他们对于逝者的思念渐渐减轻的时候,他们就不再会看清楚他。
而他,也会从他们的生命中消失。
当他所做的事情被人们识破的时候,也就是他们离开人间重返天堂的时候。
所有的证据似乎都表明,男主人公会彻底消失在女主人公的世界。
当女主人公孤身一人再次来到那位父亲的家,却欣喜的发现他在微雨中举着相机拍摄天空。
正是因为他们的帮助,老人才能够坦然的接受了被儿子怨恨的事实,并决定开始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拍摄天空,因为他觉得,那是他与儿子沟通的方式之一。
作为贯穿于这部影片的线索,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不可忽视的一条线。
当然,故事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在一起了。
善良的人总是会得到最终的幸福的,我坚信。
只是,仅仅以一部爱情片的角度去诠释它,我觉得有些太过绝对和片面。
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部温情片或者自我救赎片。
它让人们知道,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能把握的,比如,死亡。
或许昨天还存在的人,今天就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
所以,与其执着于恩恩怨怨、纷纷扰扰,不如早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爱惜自己想要爱惜的人,好好的过好每一天。
无论失去亲人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我们所能做的,仅仅只能是好好的活着,靠自己的力量将自己的灵魂救赎。
或许,我们也应该设一个那样的信箱。
那样,我想我会愿意去当一个天堂的邮递员的。
整部电影总给我一种孤独,悲伤的氛围。
你能见到我是因为你在怀念逝者,当你逐渐爱上我,淡忘逝者,你开始逐渐看不到我,我存在的痕迹也将被一一抹去。
二十代的金在中,孤独清冷的气质,精致好看的脸蛋,和天使的设定以及电影的背景很符合。
不考虑剧情,金在中的脸也可以支撑我看完整部电影。
故事的开始总是梦幻而美丽,我以为说男主的是天使,是个玩笑。
到了结束才知道,他真的是天使,真的是来自,天国的邮递员。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