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很出彩,蜡笔画的感觉尤其童话。
是我喜欢的画风,圆润可爱,一反之前国产电影一贯有棱有角生硬的笔触。
虽然说,主题曲实在有点小傻,不过小朋友们喜欢就好。
虽然说,剧情依旧存在硬伤,不过动画好看就好。
虽然说,有些语句对于小朋友略显晦涩,不过我们却能会心一笑。
虽然说,澎恰恰和咚咚锵照镜子那段明显模仿garfield,不过能让大家快乐就好。
始终觉得整部戏的重点在于小灰灰,不太会说话的他当然台词不多,却都是点睛之笔,且在他老爸老妈模样的反衬吓分外惹人怜爱。
好想买个小灰灰的玩偶啊可是满街都是红太狼……嗯,坏坏的灰太狼一定会被打败的,聪明的喜羊羊好羊终有好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多好。
就在这短短一部电影的时间,心上不由自主开出了一朵叫做萌的小花。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电影对我影响特别大,在我的记忆里喜羊羊是特别聪明的羊,每次遇到困难,都要靠喜羊羊的智慧,没有喜羊羊的智慧是逃不了狼堡的,美羊羊是特别爱漂亮的羊,喜欢照镜子,喜欢做甜品,喜欢穿小裙子,但也特别爱哭,懒羊羊特别爱睡觉,爱吃蛋糕,各种零食,同时也特别容易上当,沸羊羊特别喜欢健身,力气也特别大,只要是力气活都给他干,慢羊羊是科学家,发明了很多东西。
话说<喜洋洋与灰太郎>这动画片出来也有些日子了,不过好像一直没有大范围的播映,一直没上星,只在南方有些观众群,北方好像不是很熟.不过这次票房大卖,估计要载入中国动画的史册了,没事瞎想想它成功的原因,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部分...当然,其他的部分我就想不到了,咱的水平就这点...先说说原来的动画片,这动画片经常在上海电视台上看到,当时就觉得定位很好,从这个动画的构思开始就把出发点设的很实际,没有寓教于乐的大帽子也没有砸特效花冤枉钱,只是踏踏实实的塑造了几只可爱的小东西,每天蹦蹦跳跳逗小朋友开心,虽然情节简单,但是绝不幼稚,相比那些三两小孩智斗邪恶,小则拯救村民,大则拯救天下的烂俗剧情,更能博得社会的认同,现在的儿童的父母们普遍都不是在受苦受难的旧社会成长起来的了,他们的印象里有好看的动画片,就算长大之后可能很多人不再喜欢,但是他们知道什么动画片是好看的,什么剧情是弱智的,什么是硬拼凑出来的主旋律,什么是真正的活泼可爱,那些小小年纪就硬挂着民族精神般大义凛然的动画形象,已经很难进入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的认同范围,反而是那些甩开虚假,甩开大高帽,甩开寓教于乐的亲民作品,更能得到喜爱,天线宝宝和喜洋洋就是很好的例子.喜洋洋的角色塑造上保留了很好的后续开发潜能,几个主要角色的性格各不相同,机智勇敢的正牌主角喜洋洋,憨厚老实心地纯洁的暖洋洋,耍小聪明偷懒又有些小脑筋的懒洋洋,一根筋的黑皮肤动感猛男沸洋洋,时尚美丽的万人迷美洋洋,如果把这些角色扩大化和成人化,这就是一个成熟健全的朋友圈子,各种主要性格已经备齐,任何故事都可以有发展的空间和合理的故事主角,加上新好男人代表灰太郎,物质彪悍女红太郎,一众配角,这个动画片呈现的完全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圈子,这其中的故事平凡和简单,却各个亲切和朴实,就算是那些为了孩子们凭空捏造的剧情,也会由于几个角色各自鲜明的台词表现而博得大家的普遍认可,小孩子看热闹,大人们看了也会会心一笑,因为你身边总有一个人和里面的某个角色对上了号.此外,这部动画片采用的系列剧形式,最容易塑造品牌形象,就像当年的蓝猫淘气三千问一样,将角色从故事中剥离,单独成为符号,对观众加深印象的是角色本身的外观特征和个人性格而不是故事的背景及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他们不管出现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认知度和辨识度,这和传统意义上的角色有些不同,比如孙悟空就必须有师徒四人及其故事陪伴和互动才能有价值,他本是是不可以单独拿出来放到其他的故事和人群中的,在动画方面,角色大多也是故事中的角色,比如<风云>,脱离了故事,他们很难建立认知度,而系列剧的特点就是单个封闭整体开放,只要符合角色性格,有新故事,可以随时延续,这也就给了这几个符号品牌以极大的市场开发价值,电影的成功就是很好的证明,如果周边开放的好,相信也会卖的不错.最后想说的是,这动画片很用心,很实在,真的是起点不高,目标明确,与其苦大仇深的故弄玄虚,真的不如像喜洋洋这样开开心心的放松来的自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已经不是那些可以用定向传播来单方面深化意识形态的了,他们有自己的品位和观点,那些死教条的说教态度,强加给本应天马行空和活泼可爱的动画时,就会显得极其荒诞和幼稚,那些让小屁孩一遍为国为民拯救苍生,一边还要抽空耍宝撒娇扮可爱的情节已经没有市场了.
陪弟弟看的,有点小时候的感觉,自己小时候很火的动画片,所以说给弟弟说了一下,他挺好奇的,就一起看了,有点童年的回忆那种感觉,现在是很难看到了,原因也理解,就是觉得有一点可惜,现在动画片蛮少的,觉得小朋友的生活都要背手机打游戏覆盖了,没我们小时候丰富多彩,看看电视动画片,出去找小朋友玩,但是很开心的回忆。
我出生在一个始终维系着统一但却并不算是和睦的家庭。
父亲嗜酒好赌,经常拿我和妈妈的伙食当作赌注,而他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食物,只是为了追求那赌博的刺激。
后来,我在书上看到,赌徒的脑中往往已经形成一种与多巴胺作用类似的物质,能够让它们在赌盅揭开之前兴奋异常,甚至欲仙欲死。
我曾经很想解决这个连人类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因此萌发了成为一个学者的念头,我希望能够找到某种物质,能够中和这种物质,让那些上了瘾,无法控制自己生活的狼们都过上正常有序的生活。
甚至我也有想过,是否能够抑制我们动不动就张开血盆大口,张嘴撕咬,毫无悠闲美观的特质,而之所以我会想着也许能够成功,其实也就和自己不大爱好动粗有关。
我相信,如果不是发生过那一次变故,我的这种观念会陪伴我一生。
那是在我爱上了一只母狼之后,对于我的爱情来说,我就像人类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有很强烈的恋母情结,只不过这种情结隐藏的很深。
我既不是喜欢长得像我母亲的,也不是喜欢能够给我以母性关怀的,而是喜欢那种如我母亲般有灵气又很本分的异性。
现在想起来,这或许和我懂事时总是母亲持家而父亲却四处游荡有关,不过这都是如尘往事了,不提也罢。
但是,正是父母亲的这种貌合神离和家庭的不稳定,以及我自己一心想做学者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凶残本性,使得我无法自己给她带来稳定而美满的生活。
在某种程度上,我是一直以“反面的恋父”而生活着,把缺乏责任感的父亲当作反面形象,而一心想成为一个担负起家庭责任的孩子。
但却由于力所不及,让我选择了放弃她,虽然之后我悔恨过,也挽回过,但失去的东西想要再获得,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在那之后,我意识到,生存之本其实很简单,越是追求崇高、虚幻的东西,往往就越是什么都得不到。
于是,我将自己花了几年功夫写下的“狼爱上羊”和“披着羊皮的狼”两篇论文卖给我不认识的狼,然后买了一根项链,作为我已逝爱情的纪念。
在“狼爱上羊”里,我试图论证每一只狼都需要温馨的港湾,而这种温馨,恰恰是狼从来没有而羊天生具备的。
而在“披着羊皮的狼”里,我则尽力从用双重辩证来强化这种对温馨感的欲望,在第一重辩证中,狼的凶残和羊的温顺被“羊皮”统一起来,狼需要为自己的凶残披上温顺的外衣,这绝不仅仅是为了混入羊群觅食,更是因为这件外衣能够驯化我们的凶残,让心灵获得一种温馨感。
而第二重辩证,则是在狼所试图温顺的意向与羊皮下始终存在凶残的本性之间,是一个此消彼长,并取决于被意向的对象产生多大认同的斗争过程。
然而,这一切的想法,其实都像前面所说,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罢了。
无论是温顺,还是凶残,都保证不了生存和爱情,能够保证的,只是把温顺和凶残都当成手段而已。
应该说,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我想,现在的我已经经历过这段时间了,所以我才可以既笑脸迎向喜羊羊们,又在背后狠狠的对待他们。
因为,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说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有一个妻子,虽然她经常给我脸色看,但却不得不依靠我而生活,还有一个即使我不是很有用也爱着我的孩子。
或许,这不过就是生活的真谛了,在生存的困境中,没有道德伦理,也没有理想和追求。
兄弟重聚-反目-和好,罗密欧与朱丽叶,大场面,轻松路线,经典场面台词,和谐与人性关怀的主题,所有好莱坞大批大片有的元素,这里几乎都包含了哈哈挺好玩的电影院里除了小孩儿就是我们仨……灰太狼还是那么搞笑不着调!
小灰灰很可奈希望明年还有一部剧场版,依然会去看!
PS:红太狼不是范冰冰配音的
记得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出来的时候还小,于是每天和妹妹一起看,简直百看不厌,不管白天晚上都在看,看了一遍还可以看第二遍,现在想想当年的自己,真的有那么几分可爱呢。
仔细想想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大火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呢人物性格参差不齐,各有特色,敌对分明加一些搞笑情节,既满足了小孩子的好奇心,灰太狼总吃不到小绵羊也让孩子们觉得开心。
当灰太狼遇上喜羊羊,什么都没有用了,棋逢对手,只能各自平安,然而总是找茬的灰太狼总是失败而归,那句我还会回来的每次都会萦绕耳畔,但灰太狼的坚韧也教会了小孩子一些精神,这不仅仅是动漫,觉得也是一种可以教育小孩子的人生。
原创动力为我们创造了喜灰,喜灰坚持了15年,一直到现在还在活跃,从我们懵懂认识这个世界到长大成人,喜与灰被质疑过,被弹劾过,被批判过,被告过(原创动力二审胜诉,还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援助了那个家长85万,那个家长自己也承认了是碰瓷喜与灰,因为赔不起医药费,而且当时小孩们玩烤火家长也在现场,没有及时的制止还甩锅给喜灰),被新的血液排挤过,但是喜灰无论是画风的改动,还是相处的模式,亦或者是新的故事,15年来的风风雨雨,一直的坚持,我愿称之为国漫巅峰,无论是过去,亦或是现在,还是未来要说以前的喜灰是正常的对立面,那么现在的就是情感描摹更加丰富的共患难的挚友以前的孩子们长大了,所以喜羊羊也不只是给小朋友看的,更是给我们这一代看的,现在的喜羊羊,谁敢说幼稚?
我把他的头给拧下来,黄导说,他只要带大我们这一代就够了。
不知道他们经历了多少部的铺垫,多少的磨难?
多少的合作?
多少的感动,才能走到现在,狼羊和平共处。
(这一切还要从烤羊事件被审核说起,从那以后2d都不过审,就开始建模3D建模,更大的耗费,狼也不能捉羊,也不能暴力对待羊了,所以喜灰变了也没变,但这15年来经历了很多,但是一同走过来的童年与青春,不可否认的是它变得越来越好了,强烈推荐去看2020年的新著,异国大营救羊村守护者三)他带给我的感动和教育以及成长心灵感悟友情亲情与爱,是其他任何一个动画无法比拟的,他以最接近孩子的方式,把故事和感动以及正义的力量传递给孩子们,兼负德智体美劳全面普及,喜羊羊他们的名字就像丰富的孩子,就像孩子们会有的智慧勇气等,而每一个羊又有着不同的性格,他们并不完美,但是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也在成长,就像那些在别人眼里并不优秀却独特的孩子,每一个人都是唯一都是最棒的,可圈可点有着缺点更多是优点(其实喜与灰最开始的定义的主角是懒羊羊,因为他普普通通,像我们正常的孩子一样懒懒的爱吃爱睡,他是最接近普通人,却有着无限潜力的懒羊羊,最终改喜羊羊为主角是因为它是面向孩子的,需要一个智慧而优秀的“好孩子”当榜样,但是最近几部著作把原来的设定又重现出来,比如异国大营救,懒羊羊当大厨等,都是以懒洋洋的重要作用及成长为中心开展,其实官方想表达看似优秀的孩子也想能够自由的调皮的轻松成长,而不是肩负这么多,做大人眼中优秀乖巧的孩子,他也需要孩子的顽皮和捣乱和一切孩子该有的玩闹,所以在异国大营救羊村守护者等其他几部中有喜羊羊白切黑的剧情,但我现在只追了异国大营救,所以能表达一下我的看法,喜猫猫的塑造很成功,会调皮,会玩闹,会害羞,会捣乱,这才是喜羊羊该有的样子)尤其是在音乐方面的涉猎和培养在大电影中极其体现,现在听到那些旋律,还会不自觉地忆起小时候,小时候喜灰在我心中仅仅就是消遣的动画,并没有过多的感情,但是从小学抱着饭碗坐在电视旁看,到初中守着少儿频道,到高中更爱看综艺再也不会去找少儿频道,却还是在B站等各大地方能看到喜灰,他出了好多好多的新的动画,我都快要不认识他了,但是当在B站看到喜灰这15年来长达120分钟的音乐旋律,不论是片头还是片尾还是片中,突然就回忆起来,曾经的一切,在不经意间它已经深入我的回忆,在成长的每个阶段总能有它的身影,大概这就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陪伴吧,黄导和原创动力带给我们这代孩子最长情的告白一部动漫能够坚持这么久是多么不容易,期间他经历了其他动漫所有经历过的一切,艰难审核而还在前进,“新鲜感”,“瓶颈期”,“票房打击”,“灵感乏力”,“家长举报”,“审核质疑”,“创作来源”,“2d转3d建模制作经费增加”,“竞争压力”,却依然保持活力,坚持不放弃活跃于我们视线,这一切我能称之为初心吗?
(小声bb:我舅舅说喜灰是国漫巅峰,都是小时候我们看耳濡目染一点,其他很多动漫基本上少儿频道播的都看过一点,现在的孩子看小猪佩奇和宝宝巴士,虽然说具有教育和礼仪和日常的作用,但是在心理和情感方面还是不足够,太美好的事物也是一种缺陷)难道让孩子们向着阳光花儿歌唱一点儿黑暗的全部封杀,一点都不能出现在他们的视角?
那么他们走上社会,他们保留纯真的心,可是社会是这样吗?
社会本来的样子,他们接受的了吗?
这是不可避免的,不是说藏着掖着逃避就能够让彻底孩子远离黑暗了,家长和大人眼中孩子的世界是家长和大人眼中的,自以为懂孩子,孩子不傻也不笨,他们比大人更聪明,对待事物的分辨能力还是有的,但是有一句话说的不错,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家长,很多时候孩子看一个很正常的东西,比如家长举报的那些书籍动漫,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家长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疏于管教,疏于陪伴,从来都是甩锅侠,所以孩子才会被影响导致不好的结果,我就不说了,查理九世和喜羊羊等等一些被封了的书籍动漫,他们不该如此,他们本应该在更多孩子的心里留下一席之位,陪伴他们成长,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为三观的形成起一些正面作用,家长看着恐怖暴力觉得孩子会模仿,没有分辨能力,但是孩子不傻,傻孩子都是家长培养出来的
保持着看电影的正襟危坐姿势看完了喜羊羊与灰太狼,才发现其实应该边弄点汤圆饺子吃吃边发发拜年短信什么的,因为这分明是一个动画版春晚嘛。
称其为动画版春晚,首先是一种对其票房成功的肯定,其次就是对其艺术性的失望了。
如果问我,满意么?
两个字:满意。
如果问我,喜欢么?
三个字:不喜欢。
泱泱大国,老老小小,上上下下,要想在贺岁档捯饬出一部小孩子疯狂大人也愿意买单陪看小情侣还不排斥的老少咸宜的动画电影来,还真不容易。
在中国国情下,它只有一个成功的范本,就是春晚呗。
果然,它真的很像春晚。
有灰太狼怕老婆的“耙耳朵”式的家庭温情小品,有“我的坦克、飞机都是山寨版”式的大忽悠,有“弟弟,白牛黑牛的奶都不能喝了”式的幽默批判相声,有歌唱软绵绵和慢羊羊这样的形象伟大的人民公仆颂歌,有“宽恕,对待敌人要宽恕”的还珠二式的经典台词(是否范冰冰加上去的?
),有“红太狼,你真是很傻很天真”式的娱乐头条,有司马光砸缸式的背景音乐,还有阿牛范冰冰配音的明星捧场,更有“百年庆,周年庆”的喜庆背景,春晚元素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但是,貌似光有这些娱乐元素还是不能上春晚的,还要有教育意义,来看看豆友们都从中看出了哪些教育意义呢:“嫁人要嫁灰太狼,做人要做懒羊羊”、“和谐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有了这些教育意义,这部片子的贺岁春晚地位就不可撼动了。
我没有看过电视剧版(据说有很多大人的在看的),所以对这部电影的角色分配感到十分困惑,这部电影的主角究竟是谁呢?
从片名上来看,貌似是正义势力的代表喜羊羊,和邪恶势力的代表灰太狼。
灰太狼的戏份是不可质疑的,而其在外辛苦养家挣当草原霸主,为儿子开顿羊荤不惜铤而走险,并且对老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绝世好男人形象,更是赢得了很多正在当家和渴望当家的“红太狼”姐姐阿姨们的为教育老公而纷纷投资在这部“教育片”上的钞票。
而喜羊羊的戏份仿佛是到了电影快结束,才觉得主角不够突出,硬加上救小灰灰的片段的。
在此前,喜羊羊的镜头和台词甚至都没有懒羊羊多,和美羊羊、沸羊羊一起变成了草原正义三人组,看不出其主角的地位。
而对慢羊羊和软绵绵两届羊村长的刻画,丝毫不比喜羊羊要少。
就连可爱的小灰灰,台词都比喜羊羊多,而且句句经典(质问村长那一回,红太狼:“你把我老公藏哪去了?
”小灰灰:“你把我老公藏哪去了?
”红太狼:“宝贝,你应该说老爸!
”小灰灰:“老爸,你把我老公藏哪去了?
”)。
对咚咚锵和嘭锵锵的塑造就更完整了,从出场,到身世交代,到性格转变,都步步呈现,节节跟进,没有看出来他们两个是配角。
如果,这个片子不是动画,而是演员演的,这个演员字幕表还怎么打啊?
联合大主演?
要不怎么说这是动画版春晚呢,本山祖英杰伦刘谦分时段上,实实在在的春晚导演组,谁都不得罪。
再说教育意义。
表达同样题材的电影之所以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教育作用,就在于它简单、真实、集中、有力,因此才能触动人心,感染人性。
但是,如果表达的教育意义多了,就又变成春晚式的大杂烩,就算你端上的道理再多,也流于分散,和空洞的说教无异了。
一一回想,这个片子还真有不少“教育点”:大瘟疫爆发,村长身先士卒,教育我们做人民公仆要爱护子民;喜羊羊、美羊羊、暖羊羊、懒羊羊抢在村长前深入敌后,教育我们年轻人要关爱老人;细菌间的长期战乱,教育我们和谐可贵、战争可怕;软绵绵村长对致病菌的宽容教育我们要以德报怨;嘭锵锵的经历教育我们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喜羊羊勇救小灰灰,教育我们要先人后己,宽恕敌人……这些数不胜数的教育意义,放在这一部电影里,又是针对儿童观众的,是不是超过短时记忆的广度了啊?
过犹不及。
如果这部影片作为一个电影仅仅追求于把已经成功的电视剧剧情和当下的流行词汇做一个大串烧,那么,我可以毫不留情面地讲,这台动画春晚还不如央视春晚呢。
至少,央视春晚派生和传播了一些娱乐词汇,比如“你太有才了”“为什么呢”“这个可以有!
这个真没有”,而喜羊羊和灰太狼只是把今年的时髦的网络语汇串烧了一下,仅此而已了。
当然,这部片子能让我正襟危坐的看完,绝不可能是上述“春晚气质”的功劳,还要归因于很多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好元素。
这些元素是温暖的,让人的感官得到了美妙享受的。
比如这些形象的取名艺术,每一个都惟妙惟肖,真正是这部剧作的动人之处。
民族、传统、时尚、经典。
把“洋洋”后缀的词组用了个精光,当“软绵绵、暖羊羊、喜羊羊、懒羊羊”这些名字声声入耳时,是不是觉得一缕暖暖的春光也照在面颊上?
很是温柔敦厚,亲切可人。
咚咚锵和嘭锵锵两个名字,更是将两个双胞胎小爱情结晶的形象跃然屏幕上了,和妈妈教他们打鼓的细节也很呼应,更融合了民族的民间的东西在里面。
只是这样子取名,还是为难了翻译,要想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不简单。
大灰狼被颠了顺序加了点,变成“灰太狼”这个日式风格的名字,又代表需要辩证对待的恶势力,嘿嘿,很好很好,不知道有个否定历史的国家能否看出点引申义啊……画面上,虽说看惯了宫崎骏之精美的人,还是觉得稍显粗糙,但是蜡笔画的温馨可爱增加了童话的意蕴,加上人物形象的描绘较之前的国产动画大有突破,还是对得起观众的眼球的。
尤其是妖艳的红太狼和娇艳的美羊羊,更是以国产动画中前所未有的时尚美艳女子的形象出现,就拿红太狼来说,比葫芦娃里的蛇精亲切而人性化,比大头儿子中的围裙妈妈美丽而女性化,难怪玩具市场上,红太狼卖得很好。
最后,就冲人家“牛气冲天”这个剧名也要支持一下这部国产影片,它代表了广大股民的心声,也是我此时此刻最大的愿望,明天可别再跌了!
可能是我在看这部动画时掉以轻心,忽略了还有澎恰恰这一点的存在,以致黄牛菌的出现把我震了一下子,让我感到还蛮有看头的么。。。
其实我是被骗进去的,之前不知道有这么一系列。
因为影院节目单上是“喜洋洋与灰太郎”还让我以为是什么正太片儿呢。
坐下之后才发现全场观众平均年龄5岁以下,那个汗。。。
中间看着看着有两位大叔从我们跟前低头步履蹒跚的拎着衣服出去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其实片子蛮好
服了……
其实苦逼青年们需要这个,可惜苦逼青年们都长大了。
影院看的,唉,支持下国产动画吧还是。。。
我小时候为啥会喜欢这样的动画啊?!
老爸,你把我老公抓哪儿去了~~
囧囧有神!
挺喜欢白牛,黑牛的造型。
进电影院之前真的不懂这部动画片不好意思。。。。
小灰灰,好样的。
一点也不好看,失望。
2009/2/20深夜,搜狐电视-高清影视剧,1星,大烂片,画面制作粗糙,充其量是网络自制视频的水准,还敢拿到电影院放,内容弱智,适合4岁以下幼儿,难怪上海人喜欢看。
一个问题…喜羊羊为何突然变成了熊出没…
小灰灰是亮点
重温了下 真的很一般
果然只是给小孩看的。
无聊,打发时间。
太有爱了~!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票房会这么好了,太能搞了。
弱智得让人想吐。。。。。。
看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闪闪发光的白痴,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