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卢正雨自编自导自演的《绝世高手》全球首映,心情难以平复,便用手机迫切写下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每个灵魂都需要一段救赎之旅表面上这是一部喜剧,但是实际上它一部关于救赎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失去痛觉的江湖混混卢小鱼与一个失去哭泣能力的贫民窟女汉子小曼,因为命运安排走上彼此救赎之路的故事,相爱之路也是救赎之路,而且配角范伟和陈冲的恩怨情仇与相爱相杀也因为男女主角的推动实现了彼此的救赎。
高度流畅的渡桥水准让这部片信息量巨大的同时又显得节奏高度紧凑,最重要的是把喜剧拍出了无数笑中带泪的扎心点,我边看边忍不住流泪,喜剧竟然可以被拍成每个人心灵上的救赎之旅,而且在美食题材,剧情,喜剧,惊悚,动作,特效呈现多个方面都能围绕这个救赎这两个字展开,可谓形散而神不散,所以不得不慨叹创作者的驾驭能力的确是个绝世高手。
群星真正闪耀时这表面上这是一部主角配角有点失衡的喜剧,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让所有角色饱满的群戏作品。
从范伟到陈冲,从蔡国庆到孔连顺,从仓田保昭到杨迪,从三大高手到四大天王,哪怕是堕落街里的街坊邻居都有自己饱满的人物设定,他们无一不曾做到让人过目难忘,所以,相比之下卢正雨和郭采洁甚至有点显得非常节制,但是如果从救赎的精神深度和价值内核来看,这种弱化是并非缺陷,而是一种基于能力的选择,卢正雨导演把表演的丰富性交给了一众配角,他们不仅完成度极高,而且大部分演员都被重新定义了,有一个算一个,作为创作者他没有浪费任何一个演员的才华,这的确需要考验一个导演的系统性掌控能力。
一代人的叙事诗和集体精神写照表面看这是今年最好的本土喜剧,其实,这是新世纪迄今为止关于80后一代最好的喜剧作品。
成色远超《乘风破浪》《夏洛特烦恼》《后会无期》,这是一部80后的集体记忆叙事诗,更是80后精神世界的集体写照,堕落街,一个真实的街道名称,堕落也是60后和70后以及所有长辈开始对电视机一代和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80后的总体印象,他们被电子游戏,电视,网络,拜金主义……所裹挟。
然而卢正雨始终认为,遭遇什么样的时代,是每个时代的人的无法自我选择的,无论他们表面上怎样,但他们内心的善意和对美好的愿景,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呈现出来,所以“堕落街”因为正义与善良战胜了代表邪恶的“和膳”集团,这种隐喻甚至可以堪称80后对当代中国发出的一个非常礼貌的回击。
在此之前,似乎并没有人代表80后试图用这样的哲学框架与当下世界做过任何一次沟通。
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主流和中坚力量,甚至是渐入不惑之年的80后,或许从未有过这样的回顾与反思,是的,它就是80后一代人自己的故事,没有人认真而严肃地在电影作品中讲述过它,或许它也将是80后一代在即将步入中年以前对自己青春作最后一次致敬吧。
一位新锐导演的工业精神与作品意识如果非要从80后的导演里挑一位经过严格的电影工业训练,又有优质作品意识的创作者的话,应该非卢正雨莫属。
他是网剧点击量过亿的首位创世者,在迅速串红之后他完全可以选择在网剧界混得风生水起,然而他却把之后近5年的时间交给了继承香港电影工业体系最好的人——周星驰。
当然,很多人说,他太像周星驰了,但是退一万步说,如果周星驰在他身上得以衣钵传承,对于所有深爱无厘头的观众来说,难道不是万幸中的万幸,周星驰得此高徒,难道不应该暗暗庆幸,夫复何求吗?
可以说周星驰既是卢正雨的精神导师之一,也是卢正雨从一位草根导演迭代为真正电影从业者的关键人物,5年内他蛰伏在《西游降魔篇》剧组担任联合编剧,跟周星驰进行无数次的剧本打磨与切磋,之后又在《美人鱼》中担任联合编剧和执行导演,这种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执行,以及后期制作以及宣发上全流程的贴身偷师,这种近乎10000小时的深度学习和刻意训练,让卢正雨已然脱胎换骨,一如那个当年有点肥胖身材走样的屌丝“锦鲤”,如今已经全面进阶为颜值与专业并重的一线创作人。
80后青年导演和演员中经过这种魔鬼品控训练的人,我至今还未见过。
或者说在喜剧创作这条路上,卢正雨有幸没有走什么弯路,直接对接统治华语喜剧以及商业电影近30年宗师周星驰,让他不仅给周星驰喜剧注入了年轻一代的视角,同时秉持着坚决杜绝网络段子进入大电影的底线,始终保持着对喜剧创作的初心,他从周星驰为入口一路上溯到昆汀塔伦蒂诺,金凯瑞,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伯格曼,库布里克……等一众创作大师,为他自己的电影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喜剧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高贵的精神规范一个导演的认知决定了他的创作高度,准确地说,很多人认为喜剧就是搞笑,滑稽,荒诞不经……在这样的理解之下诞生的《澳门风云》系列以及不具名的国内烂到哭的喜剧……反复在恶心着我们,卢正雨自编自导自演的《绝世高手》用他的作品佐证了他对喜剧的理解。
喜剧精神,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高贵的精神规范,有趣的灵魂过于稀缺,所以有趣也变得异常高贵,但是回到本质上来看也更有可能是悲观主义者表达精神追求的方式,甚至说在它的基因里并不是欢乐,而是悲喜交集的一体两面,好的喜剧永远带着创作者底层最深的忧伤,离开了这种悲悯气质,喜剧就立刻陷入万劫不复的滑稽剧套路,显然,卢正雨属于前者,他如此深爱周星驰,深爱无厘头喜剧,就让他在精神气质里自带了与众不同的底层代码。
没有一个顶级喜剧创作者,不是因为对人世间的悲喜高度洞察,又可以用荒诞的哲学思考和故事诠释着人们可以暂且忘记悲观,用欢笑和乐观的态度面对人性中的冲突与荒唐,面对悲惨世界里所有的绝望与悲伤,但是让一个处女作导演举重若轻地把这一切呈现出来就显得更加困难,这可能是卢正雨最痛苦的地方,他不知道如何像一个绝对的高手,闲庭信步地和观众达成心理上的默契,所以这次创作上多少都有点用力过猛的瑕疵。
喜剧创作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能否实现剧情内核的哲学思考高度,剧情推动的合理性以及荒诞笑料的节奏感的高度平衡,无厘头喜剧流派是所有喜剧样式里难度最高的,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是最难掌控的,稍不留意就会失控崩塌,尴尬丛生,就连徐克去挑战《西游伏妖篇》也被观众的口水淹没在及格线以下,无厘头拥有一种毫无逻辑的逻辑的方法论,让卢正雨在喜剧之路上已经甩开了绝大多数喜剧创作人,当然这部《绝世高手》并没有失控,我刷了两遍,一遍比一遍精彩,是因为耐琢磨的细节多到爆仓,我会另外撰文分析片中值得解读的细节。
在我看来,有趣是人生第一大事,或者说一个人来到世间不以追求有趣的人生作为目标,可能即意味着,我们离最高贵的人生渐行渐远。
好的喜剧并不是好笑而已,而是要有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感知力,卢正雨的喜剧绝非是用意外,荒诞,滑稽效果带给大家的搞笑,本质上是他们用大家意想不到得视角对生活真谛的洞察、对美好的感知,更是对人类所公认的真善美的挚爱。
这是顶级喜剧创作者的精神规范,也甚至是所有创作者的精神规范,从《绝世高手》这部作品来看,卢正雨做到了用这种规范在要求自己,虽然完成度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是绝对不啻为当下喜剧创作的标杆方向。
希望卢正雨这部大荧幕大规模上映处女作可以获得更多朋友的喜爱,让他获得一个公正和良性发展的空间,中国需要这样的创作者,不是吗?
卢正雨推迟了影片的上映日期,可惜决定影片票房和口碑的,不是同时间上映的竞品,而是电影本身的质量。
尴尬《绝世高手》通篇遍布大写的“尴尬”。
穿着肌肉夹克的郭采洁尴尬地登场,矫揉造作地打退反派的喽啰;卢正雨孔连顺继承30年前港片的套路尴尬对话,用力过猛自以为有趣;只因被人抓住,卢正雨就毫无道理地喊出“我爱你”;卢、郭二人尴尬地谈情说爱,郭采洁像个弱智少女一样说“你是我的人”,一个过肩摔之后又突兀地分手。
这种“男女主角只彼此看了一眼就坠入爱河”的情节设置,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因为失恋痛觉就大规模升级,又因为轻微触碰就剧烈疼痛,就被钦定为“厨圣”,这尴尬地都不符合基本法。
这种弥漫全片的尴尬,就连风情万种的陈冲也无力抵抗,做汤的时候明明是发怒看起来却是便秘。
唯一能化解僵硬氛围的,也只有金马影帝范伟老师,气定神闲地织毛衣,一本正经地装神弄鬼,风轻云淡地说“差不多得了”,好笑又不做作,大概是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
最尴尬的,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充斥着水军,然而却没有几个影迷出来反驳,可以说相当不受人重视了。
模仿很少人做周星驰粉丝能到卢正雨这个地步,眉眼之间的表情学得极像,语气腔调也像星爷附体,堪称分子级复制,他还在《西游降魔记》《美人鱼》等周星驰执导的电影中担纲重要角色,可以说实现了作为粉丝的终极梦想——与偶像一起工作。
翻阅他从前的作品,《嘻哈四重奏》《嘻哈三部曲》《绝世高手之大侠卢小鱼》,不管从画面风格还是故事结构,或多或少地带有周星驰电影的痕迹。
这次的《绝世高手》也很明显地模仿《功夫》和《食神》,“堕落街”向“猪笼寨城”致敬,反派餐饮集团老板蔡国庆是食神里财团老板吴孟达的翻版。
甚至影片末尾卢正雨关在厨房做辣酱的太极动作,也源自《少林足球》。
全方位学习周星驰,卢正雨做到了极致,可学得像不代表自己也能拍的好。
周星驰周星驰的电影多半是固定套路:男主怀才不遇,备受欺压,进而忍无可忍,最后发现自己天赋异禀,斗争之中反败为胜,从此平步青云。
这是庸俗且自我麻痹的结构,细究起来每部电影都充满自恋、不切实际和拜金主义。
即便如此,周星驰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完整合理,人物自身有成长,激发天赋的事件也按部就班地出现。
卢正雨对周星驰的模仿深入骨髓,可惜这些关键部位在《绝世高手》中完全没体现,近两个小时的影片时长,除了插科打诨强扭硬凹的笑点之外,人物变化跳跃,卢正雨失恋之后痛彻心扉,然后就成为“厨圣”,没有任何提示,哪怕救场的神仙也没出现,情节诡异无法自圆其说。
如此硬伤,《绝世高手》到处都是,即便电影到了后面笑点密集,也无法掩盖逻辑混乱带给人的生硬感。
卢正雨7年前我上大学就开始关注卢正雨,他的“嘻哈”系列我一集不差看完,有些作品结构精巧,豆瓣评分7分左右,良莠不齐的网剧横行的时代,这个分数已算高分。
从情节、剧本编排的角度讲,卢正雨对短片的把控技艺纯熟,也在网上收获了一批粉丝。
很多人也冲他之前的作品到电影院看《绝世高手》。
然而这部电影暴露了他对商业片驾驭的有心无力,结构松散,笑料陈旧,有一种“我很努力但还是失败了”的感觉。
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浪费的,但是绝对不能在《绝世高手》这部电影上浪费2个小时。
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失败的模仿了。
我忍着恶心看完前十分钟,发现是真的难看,来到豆瓣发现评分竟然6分多,评论竟然有很多好评,我想是不是后面会比前面好看。
回去继续看了十分钟,实在是非常恶心,我感觉我就没看过这么难看的电影。
说实话,周星驰的电影在10年前20年前是很好看的,最近我也重温了好几部,以现在的审美来看,只能说还行,拍的好的也可以说好看。
这个绝世高手很明显在模仿周星驰的风格,不过那些梗都已经审美疲劳了,与我而言毫无笑点可言。
尤其是台词说的太差了,一点也不好笑,这种模仿,东施效颦都不足以形容,实在是太恶心了。
一个先天没有知觉,挨揍不疼却冒充高手的小混混(卢正雨 饰),一个人称女张飞的暴力少女(郭采洁 饰),一个醉心于织毛衣的过气大师(范伟 饰),一个只会做黑暗料理的美食大亨(蔡国庆 饰),一个可以用汤操纵情绪的当代孟婆(陈冲 饰),一个身患强迫症的日本武士(仓田保昭 饰),为了一本失传的秘笈,引发了一场绝世高手的爆笑对决。
卢小鱼正在下着好大的一盘棋看了《绝世高手》,觉得我们是时候该接纳喜剧电影届的新鲜面孔了——比如说,这位卢小鱼。
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
出场之后,也许早该料到了,卢正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从像《嘻哈四重奏》这样的爆红网剧,到成为星爷的御用编剧之后,他也一直在默默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他的电影里,带着些即当代又复古的港味儿。
此前微电影《绝世英雄》中,我们已经认识过了卢小鱼,从人物造型和光影,都是我们八零后童年的武侠片的回忆,还有让人意犹未尽的笑料。
在本片里,卢小鱼带着全新的故事重出江湖,在那条叫堕落街的地方,让我们从街头笑到了街尾。
卢正雨正一步步的,把卢小鱼这个“英雄”逐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台词到表演,影片节奏掌控,都有着极突出味道。
这次的《绝世高手》也一样,哈哈笑一会,跟着主角消沉一阵子,然后明白一些简单却容易被忽视的道理。
就像郭采洁在剧中的一句:吃好吃的比难吃的更需要勇气,怕吃完就没了。
又丧又美好的盖世英雄在《绝世高手》中,传说中的卢小鱼又出现了。
他正义凛然的外表之下,也带着些自私的卑鄙,光鲜之下,也有需要隐藏的小秘密,也会出糗,也会失落,也会吹牛然后无法遮掩,绝望过,又重新振作起来。
并不复杂的成长线,却能让观众吃着爆米花,觉得自己在走出影院的时候,忽然长大了。
像这样的市井的小人物,里面我们多少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任谁不会喜欢呢。
荧屏上那些冰冷的高高在上的帅哥和鲜肉僵尸脸已经很多了,此刻我们需要的,就是那个让我们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又知道如何修补的一个镜子。
卢小鱼的坏有些怂,他的英雄气概也有些漫不经心,但在最危急的时刻,足以力挽狂澜,小人物的梦想能够完成,我们都不会吝啬手中的掌声。
笑点密集者慎入,恐会含笑半步颠喜剧里每个角色就像是佐料,各自有各自负责的部分。
在本片里,几乎每个人都能拿出来说两句。
而且一直在抖的包袱里,有八零后共鸣的回忆,开心之后,总能扯出些岁月无常的忧伤。
蔡国庆这一次出演的反派角色倒是蛮让人惊喜,感觉他的代表作“一年有365个日出”会成为新的搞笑梗,而且在电影里拿来戳笑点毫无违和感,就是那种自然的,哈哈笑一下,再来一次还能笑。
范伟的风格一如既往的范伟,扮演一个深藏不露的美食大师,第一次出场的那段连续反转,当时精彩的差点要鼓掌了,编剧的功力果真不是盖的。
一言不合就织毛衣,关键时刻出奇制胜,能秀恩爱能打退敌人。
颇有当年“给傻逼织毛衣”之风情。
各种美食料理,也并非陌生之流,有影射大学食堂黑暗料理的月饼炖菜,还有根据宿舍美食流派的宿舍锅,满满的都是年轻时的回忆。
这种笑点泪点同戳的手法,看过之后还能咂摸许多滋味。
《绝世高手》作为卢正雨导演第一部搬上荧幕的作品,自己可以编剧,可以导演,可以当男一,这样的才华我只想说,能不能留口饭给别人吃?
我个人觉得【绝世高手】绝对不是在模仿周星驰,编导早就超越了这种中级趣味,而是要运用电影手段和电脑动画把春晚中所有的元素,蔡国庆范伟港台同胞国际友人体育健儿功夫杂耍航天英雄零点祝福,串联起彼此呼应的一个完整故事。
这在电影界是一个能让麦基中风,曾经的春晚导演尿失禁的终极课题。
但【绝世高手】做到了!相信本片的制作方绝不仅仅是要做一部成功的喜剧电影那么简单,而是想借此向中宣部和央视发出信号,有理由相信,民企承包今后50年的春晚制作,绝对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中国梦。
加油!
卢正雨这部作品很像《功夫》加《食神》的融合版。
笑点还是挺密集的,比这几年的诸多山寨喜剧强太多了。
药匣子老师出场自带笑点哈哈哈。
只不过这部电影还是有些糙,卢正雨本人做主演还是欠点火候,不过这部电影有一种功夫+食神的既视感,段子的密集程度很实惠,剧本整体的发展也蛮成熟的。
看完之后,满满的欣慰,希望未来,卢导越来越好吧《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说句心里话》、《问情》相关桥段是卢正雨的才华体现,其余大部是对周星驰的较好效仿,即便大成,功劳也多归于星爷。
总体质量值得肯定,导演前途值得期待,但肯定还是要走一条有作者风格的新路。
如果说星爷近些年出的电影相对于早期的无厘头电影是已经转型了的话,卢正雨的这部《绝世高手》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了星爷早期最经典的无厘头电影。
电影里无厘头桥段是一种内在的让人很有意会的捧腹大笑。
而不像近些年所谓的搞笑无厘头电影,里面的桥段好像只是告诉观众“你们都快给我笑”大都是一种很表面的,生搬硬套的无厘头,当观众是啥子,无厘头也是讲究逻辑笑点的,还是希望无厘头电影有新的发展吧。
看了30分钟都没令我笑,号称是周星驰继承人,但段子实在太太太恶俗太不搞笑(比如看黄片后成堆成堆的卫生纸),人物疯癫却性格立不住,剧情太太太刻意(比如黄龄饰演的角色带男主角去看小曼妈妈的照片),情节太太太陈词滥调(能预感到,肯定是男主角良心发现,和小曼有了真感情)。
总之,不喜欢。
而且,我认为,好的喜剧,即使是无厘头喜剧,至少人物身上,能引发观众共鸣吧,周星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里的唐僧,人物身上最起码有着坚持自己的倔强,很能打动人。
《美人鱼》里的邓超饰演的角色刚开始一心为钱,但人物转变也不突兀,而且这种转变之前有铺垫,正如那首歌所唱的,无敌是多么寂寞,正因为抵达了高峰,更愿意去寻找平凡和本真,更愿意为心爱的美人鱼改变,很多人说这是成功了的周星驰的现在的内心写照,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当然,我们熟悉的周星驰的港式无厘头喜剧,《功夫》《百变星君》《食神》等古早配方,塑造的是一个loser慢慢变厉害的故事。
里面笑料很多,段子现在看都搞笑,最重要的是,这种转变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在这些作品中,相信周星驰会加入自己的一些个人经历和体会,融入到电影中,所以才会打动观众吧。
而卢正雨这部《绝世高手》,感觉就是,“照虎画猫”,用了星爷人物逆袭的情节套路,但感觉融入自己的东西少了一点。
其中最明显的体会是,三十分钟没一句你听了会很有感触的台词,真的挺让人失望的。
每一部作品,都是导演与观众的对话,希望卢正雨导演以后还是能够更加表现自己,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喜剧电影吧
冲着某某拉上7.6的评分去的,看到10分钟确信自己遭遇了又一部不能再烂的烂片。
如果导演非要告诉大家这是一部向星爷致敬的诚意之作,好吧,我代表周星驰的诚意观众回敬你,别糊弄我们了!
相信被忽悠进影院的大多数人智商都高过你,除了那几个可能中途就睡着甚至退场的水军大V,昧良心也是低智商的表现,别逼着我们下次非反着看你的影评,甭管你拿什么名号。
诚意这东西有就有,绝不会像片中男一号背上的血,说恣就能恣出来的。
之所以强忍着看完实在是想写一点负责的东西,批评也要真实和真诚。
其实我一点没兴趣评这部片子,但是对这种以向某某喜剧大咖致敬实则趁火打劫的东西,我们不能再一味宽容下去了,看起来宽容不可能带来国产电影的进步了,反而愈发让一些制片商和浑水摸鱼的从业者以为我们是可以一再欺辱的傻鱼。
卢先生千万别再说你向谁致敬了,你的确用了《功夫》里忍辱偷生最终成就绝世功夫赢得纯洁美人心的套路,也的确盗了《食神》味蕾在好吃到惊艳和难吃到恶心的翻转,可是你只偷到了人家的书皮,里面藏着真意思的瓤儿你视而不见。
不是抄一个堕落街,你就以为自己无厘头到家了,不要以为架起一口大锅耍几下大勺你能成就一个厨界绝世高手。
无论是中国功夫还是做菜,你都连皮下都没探及。
功夫和食神,只不过是你匡我们刷票房的噱头,nnd拿一盘日料店的刺身拼盘就糊弄我们快如闪电的日本厨神新佑卫门驾到,真有诚意先自己掏钱到京沪任何一家顶级怀石料理点几道,你才知道东瀛吃食的深度,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料理也一样,拿个胖鱼头说事,显见你以为我们只进路边的川湘苍蝇馆子。
总之,你拍一部学《功夫》抄《食神》的院线电影,总得走访一下少林武当华山拜拜山头,也得跟川粤鲁淮扬各路厨界名家讨几个像样的菜名和花式,别以为影棚边上点几个炉灶,弄盘小龙虾接几段硬梗儿,就扯起嗓门卖弄厨界大神,愣充隐世高人。
靠,我只看到了绝世浮夸和浮躁。
我们的宽容,只敞开给哪怕对我们有一点点诚意的人和货。
这部电影仿佛是卢正雨看完周星驰作品后的模仿习作,参考的作品有《喜剧之王》《功夫》《少林足球》和《食神》等。
现在都 2017 年了,还要搞一锅「从天而降」的大鱼头模仿如来神掌。
笑料之低级、人设之弱智、表演之浮夸……如果这就是导演想要的「无厘头」,那也理解地太肤浅了吧。
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样是冲着卢小鱼和颇受好评的四集网剧《绝世高手》的招牌而买票看这部电影的,相信你也高兴不到哪里去。
相比于之前同样是网剧改大电影的套路,《万万没想到》口碑票房双扑街,《绝世高手》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万万没想到》起码认真讲完了一个故事,《绝世高手》是什么鬼?
故事、人物、感情都低级到了极点。
另外,对于前期宣传还不断拿网剧《绝世高手》的片段做电影宣传,实在是严重误导观众。
最后,想对给这部电影三星以上评价的影评人说一句:好自为之。
哈哈哈好吧,至少除了开头的部分有点突兀外,后面习惯了以后我完全不觉得笑点尴尬啊,模仿致敬什么的,随便吧。卢正雨如何一步步成为星爷团队的一员我真的不知道,而我总是记得多年前我躺在沙发上用手机看那部叫做《绝世高手》的短片时哈哈大笑的心情和那个顶着两道黑眉翩翩起舞的少年。
卢正雨真是太爱周星驰了
最厉害的骗子只说真话 这句台词就值一颗星
全片像星爷的功夫致敬,细节不够轻松,最后老干妈成最大笑点。
讲真,确实有搞笑的地方,但电影不是这么拍的……蔡国庆的确是最大的亮点
可能是周星驰粉丝里做到极致的一个了,用周星驰的表演方式和故事内核拍了个《食神》版的《功夫》,细究套路实在和二十年前区别不大,但创作力可以,至少在段子数量上狠狠下了力气。好话说完了。我尊敬卢小鱼作为同好的努力,但一个网络大电影闹剧,不是说把段子拼起来就能及格了。两星。
梗赞!剧本剪辑都不行。。。布景调色特别像天台!
卢正雨,虽然这次票房不如人意,但千万不要放弃梦想哦。我还是会继续支持你的。
在学校看的超前点映 1.国产喜剧为什么都是此类浮夸的画风?2.此片不会超过煎饼侠吧(朋友圈当时一堆自来水)3.导演愿意去各种城市跑这种场,也是相当敬业又呕心沥血了。不过这种放映场,观众又捧又夸,演职人员和导演面对这种好评,想不膨胀都难吧。
难笑就罢了,没有一个点是新鲜的,加上男主角中学校园舞台剧水平的演技,……不想说“尴尬”都不行。能坐在座位上坚持看完,我才是绝世高手!
其实还不错啦,至少梗挺新的。周星驰的影子的确无处不在,而且卢正雨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我还真的误认成了周星驰……虽然两个人的长相完全不像……总之还是不错的啦
电影院看的,一直觉得卢正雨是个难得的人才,结尾处电影报幕播放了十几分钟,在和各种合作商的鸣谢间,体现的是他如何从一个无名小辈到能操纵这样大一盘棋之间的努力。感觉现在万事俱备了,就还只差他自己的个人风格,现在还是怀旧和星爷影子太重。加油吧,路还长。
段子塞得太满了,像美术一样,太饱和,忘了故事。
网大都能特么上院线了。全场两三个女生不知道为什么大声的笑让大家尴尬到面面相觑。
说句那心里话,其实是80后的怀旧青春片,比什么匆匆致青春镌刻更多古早印记,不再只是怀旧元素的简单拼贴,是将成长记忆当成思维方式融入主题。用官宣的话说就是日式处女座料理喜剧+汤姆杰瑞美式汉堡喜剧+食神功夫的港式肠粉喜剧+堕落街三杰湖南辣椒喜剧+嘻哈交响曲绝世高手喜剧。三星半。
前面确实挺尴尬的,唯一的亮色就是蔡国庆,全程没掉线,还意外地有些帅。但后来好像有点融入这种氛围,就能放松笑笑了。汤姆·克鲁斯和四大天王被改成这样,太贱了哈。那场斗汤,很喜欢。老干妈简直了,好神奇。卢正雨有些角度居然真有星爷样貌,而且有点喜欢郭采洁了。小鱼加油~
全程有笑点,后半部分更密集,前半部分有些尬。影片4星,有些剧情略生硬,1星给导演兼编剧兼男主角,看得出诚意,不忽悠观众。期待他下一部作品。
昨晚八点五十的场,可以说是非常喜欢了。全场气氛超热烈,和同一场的观众从头笑到尾,连全场安静时候的一个“好的啊”都一个人笑的很开心了。对影片布景特效镜头片尾曲等等的喜爱不一一赘述了,期待导演下一部作品。
把梦想变为现实是一件很酷的事
去了见面会,发现这片子还真信不错哎!笑点真的非常多。比大年初几那几部好太多了!!!推迟上映是个明知的选择。故事可能一般般,但是在这几年里算是难得的喜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