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非常偏爱犯罪类的故事,特别是变态心理类的,首先声明我自己可不变态,如果你是喜欢七宗罪类型的电影,或者是CSI系列连续剧的fans,都建议你看一看CBS电视台2005年下半年开播的Criminal Minds犯罪心理连续剧,看来CBS尝尽破案片的甜头,终于把犯罪最后一块变态的面纱给揭开了,变态心理犯罪成为了主角,自然片中又有一帮破案高人,个性也都非常的鲜明,看完第一集后,我是感觉不错,唯一可惜的是中文字幕翻译的还是有问题,看来只有等三区的了。
另外再说一句,啥时候也让CSI的格瑞森和CM的老大联合办个案,大家都是在CBS混的,来一下应该只会增加收视率吧!!!
【第一季第十四集】一段优美的大提琴演奏把故事拉开帷幕。
Sara为了保护儿子,不让他受到亲生父亲的伤害,不让他背负父母的骂名,心甘情愿扛下莫须有的罪责,以此为幌子把他送走,在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十五年。
即使在临刑前,Gideon发现了她藏在油画后的儿子照片,找到儿子养父母的家里,即将可以救她一命,她依然温柔且坚定的恳求着,继续隐藏真相。
“我这辈子,早在遇见Jacob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不要让我的儿子变成Jacob最后的受害者。
”一场平静的电刑,执行官眼眶的泪水就像无声的呐喊,歇斯底里,却又于事无补。
Gideon送走Sara最后一眼,镜头不动,熟悉的大提琴声再次响起,这次镜头渐渐转向舞台,一束追光打在一位专注演奏着大提琴的少年身上,原来他就是Sara的儿子。
Gideon突然笑了,流着泪。
突然想起Sara画的那幅油画,画中那个小男孩欢快的在田野里奔跑,无忧无虑。
好像正在跑向美好,跑向幸福。
这就是Sara生命中的那束光,放弃一切、被黑暗吞噬也要保护的那束光。
结尾写到:Albert Pine说过“对自己所做的事会随着死亡消逝,对其他人和世界所做的才会永存并且不朽。
”我想,Sara的儿子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背后曾有过那么耀眼那么不朽的一束光。
转载Episode 5: plain sightS1E04:入室杀人案12 October 2005 Directed by Matt Earl Beesley Writing credits Edward Allen Bernero Jeff Davis (creator) 以下转自:http://post.baidu.com/f?kz=107853493案情回顾: 这次的UNSUB被称作Tommy Killer,作案地点在圣地亚哥(San Diego)。
BAU接到任务时他已经在3周内连续作案6起并不断加快频率。
遇害人均是独自在家的中年白人妇女,作案时间均是白天。
这个凶手的作案标志是他会用胶布粘住被害人的眼皮使她们不能闭上眼睛,换句话说,他是要被害人看到他作案的全过程。
BAU初步判断UNSUB应该是一个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的白人男性,依据是作案时间是风险很大的白天且杀人过程中伴有强奸,而跨人种的连环性犯罪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
就在BAU进一步研究犯罪现场的同时,又有一起入室袭击案发生。
这次的受害人是一名将近60岁的妇女,年龄比前几案的受害人都大很多。
幸运的是丈夫回家打断了凶手的作案计划,受害人幸存,但凶手从现场逃脱了。
令人意外的是那名丈夫非常肯定的说凶手是黑人。
Elle从和受害人的交谈中又得到了一个重要线索——这个凶手是蒙面的。
据此,BAU已经得出结论,这次的凶手不是他们要找的Tommy Killer。
因为Tommy Killer作案的一大特点是计划周密,事前已充分了解被害人家庭的作息时间而不会允许丈夫中途回家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且Tommy Killer是希望被害人看见他的,更不会事后留下活口,所以根本没有理由蒙面。
很快,这个缺乏计划的未遂强奸犯就被BAU抓获,而他确实是一个20出头的黑人男性,不可能是Tommy Killer。
而Gideon由此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让JJ在新闻发布会上故意含糊其词,于是媒体争相报导Tommy Killer已被警方抓获。
按照Gideon研究犯罪现场后进一步的profile,Tommy Killer非常期待得到媒体和警方的关注,这样的新闻一定会刺激他,使他想用更直接的方式联系警方。
而他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警局开通一条热线,等着。
果然,很快可疑电话就来了。
电话里的男人透露出的所有特征都和BAU的预测吻合,他自称是从不犯错误的死神,这也和UNSUB在现场留下的字句吻合。
可队员们没有想到的是,Garcia在充分的时间里居然都没能追查到这个电话,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而匿名电话的最后一句话是:Tomorrow, take my words, you will see(我保证,明天,我会再出现的)。
第二天一大早,BAU队员就分成三组——Gideon & Elle, Reid & Morgan, Hotch solo——在之前的案发区域附近蹲点。
而其实Tommy Killer的作案范围是很广的,再加上直到10点半队员们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而Tommy Killer有杀人之后再仔细处理现场的习惯所以只可能在中午以前动手,队员们都快坐不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Gideon突然从电线杆上的小鸟身上得到了重要的启发。
在犯罪现场Gideon曾注意到尸体被摆放的很奇怪,脸朝窗外而背向攻击方向。
这点现在可以说得通了:凶手想让受害人死后还能看见自己。
而同时Garcia也查明匿名电话无法追踪的原因是因为电话线路经过了25个不同的变电所。
Gideon大胆的猜测凶手是电话线路维修工。
他工作的时候总在电线杆上所以有条件偷窥社区里每个家庭的一举一动而不引起警方的怀疑,作案所用的胶带和电线是他日常工作的必备工具,也只有他才可以做手脚将电话线路接入25个变电所。
而且,从尸体的脸朝着的那个窗子望出去,我们就看到了电线杆——维修工工作的地方。
很快,Garcia给出了这个维修工的名字:Franklin Graney。
通过他公司提供的信息,Gideon首先赶到了案发现场,此时凶手的枪已经指向被害人的头了。
Gideon牢牢抓住对手的心理缺陷——希望得到社会关注——而采取了有效的谈判策略。
他告诉Franklin:如果他开枪,警方只会说抓了个无名小卒,没人会知道他是Tommy killer,人们很快就会遗忘他;而如果他放下枪,他的脸会出现在国内所有的报纸和电视上,整个世界都会知道他是谁。
果然,凶手放下了枪,被害人得救了。
名言警句: French poet Jacques Rigaut said, "Don't forget that I cannot see myself that my role is limited to being the one who looks in the mirror."(别忘了我是看不到自己的,我最多只能做个照镜子的人——Jacques Rigaut(法国诗人)) Rose Kennedy once said, "Birds sing after a storm. Why shouldn't people feel as free to delight in whatever sunlight remains to them?"(鸟儿会在暴风雨后歌唱,可为什么人们在阳光下还不能尽情享受快乐呢?——Rose Kennedy) 经典桥段: 1、 Gideon和Morgan研究犯罪现场,面临一大堆线索却理不出头绪。
Gideon: Ever feel like there's something obvious right in front of you, you just can't see it?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有些东西很明显地就摆在你眼前,可你就是看不见?
) Morgan: Yeah, usually right before a woman dumps me. (有,通常就在我被女人甩之前的时候。
) 2、 UNSUB在犯罪现场留下了一些词句。
Reid看到后立即说出那摘自17世纪后期的一首歌谣。
Morgan随口开玩笑地说怪不得你没约会只有文学教授才会知道17世纪的歌谣。
于是有了Reid和Elle这样的聊天: Reid: Do you think it's weird that I knew that ballad? (你是不是觉得我知道那首歌谣很奇怪?
) Elle: Reid, I don't know how you know half the things you know, but I'm glad you do. (Reid,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你现在知道的东西的一半的,不过我很高兴你确实知道这么多。
) Reid: Do you think it's why I can't get a date? (你觉得就因为这个我才没约会吗?
) Elle: Have you ever ask anyone out? (你约过别人吗?
) Reid (shifty eyes): No. (标志性动作的转转眼睛。
没。
) Elle: THAT's why you can't get a date. (所以你就没约会了。
) 3、 Morgan和Reid在蹲点。
中午快到了,Morgan开始很烦躁。
Morgan: God, I hate not having a plan. We're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here. (天啊,我讨厌像这样没有计划。
这就像在干草垛里找一根针。
) Reid: Actually, it's more like we're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pile of needles. (实际上,这更像在一堆针里找一根针。
) Morgan: What? (啊?
) Reid: A needle would stand out in a haystack. (一根针在干草垛里会很突出的。
)
剧里好多心理学知识点。
也不是那种教科书的科普式传播,而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分享,融汇进了剧情了。
前面可能还在探路,慢慢的铺垫,重点放在关注罪犯的心理分析。
到了十来集,加入每位探员的人物情感变化的细节逐渐丰富。
例如第12集,很喜欢这集的开头和结尾的呼应。
故事一开始就是Garcia进Gideon房间致谢他送花,看到Gideon文件柜上摆满了相框,随口问:“那都是你的家人吗?
”Gideon说:“算是吧。
”随后进过一集的拼搏,在这集的案件里,Gideon成功解救了一个被绑架的小女孩。
在片尾,我们看到Gideon把小女孩的相框放上去,和文件柜上的几十个相框摆在一起,才清楚的意识到,这些相框是他在通过行为分析抓捕罪犯的工作中,成功救回来的受害者。
很喜欢这个细节,通过这个细节我好想看到一个对这份工作有着坚固信念感的探员。
他多年和罪犯打交道,而且是那种丧心病狂型的,见识过各种险恶,依然坚持在这个岗位上,是因为他始终相信,他做的这份工作,是有帮助到他人,是阻止成功罪恶,是有意义的。
Gideon的小型相框展大部分人做不到这点:把焦点放在自己的“得到”,或者说“拥有”“成功”。
我们都太习惯于看到“失去”“放弃”“失败”。
如果Gideon不是通过构建起一个可视化的“成功”相框展,用它们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是我成功拯救过的受害人。
”大概会被许多失败所打败。
因为拯救永远比罪犯慢一步。
拯救成功是少数,更多时候他们只能在受害者死亡后根据他们的死亡线索去分析案件,抓捕罪犯——如果想着“就算抓捕成功罪犯了又怎样,受害者已经死了”,那大概会很泄气,很消耗,很折磨人吧。
会失去对做这份工作的意义感。
Gideon把这种行为推及到我们自身的生活,也很有启发。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起起伏伏,动态变化的。
不可能永远是好的,成功的,获得的。
也常有失败、挫折、失去。
如果我们能学会Gideon这种鼓励自己的方法,把自己的获得、成功放大,应该会让我们不至于那么焦虑、抑郁。
信息很多有不少新鲜感受http://sfile.ydy.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9
这部剧集中,每个人都各有特色,不过,追看几集后,我个人比较偏爱的是这个小组里的特别探员Spercer Reid博士,这个角色非常有趣。
年仅24岁,有着博士学历,是一位典型的被人误解的天才,他的社交才能之低和他的智商之高成正比。
剧集中,常常看他单薄的身板儿上背着黄褐色的书包,平时明明是话不多的一个人,一但涉及案件,他就像个录音机一样开始滔滔不绝地放送大量资料。
因为记忆力超强,这位REID博士几乎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媲美计算机的广度和深度。
而且他的阅读速度奇快,不仅能一目十行,还能过目不忘。
剧中时常出现REID羞涩腼腆的样子,和人交流时紧张到口吃的样子,被人误解时不知所措的样子,加上小鹿一样清澈无辜的眼神,奶油色的皮肤,光洁的额头,柔软服帖的头发,单纯得像婴儿一样。
偏偏这样一个人,却游走在黑白边缘,和恐怖的凶手打交道。
对比过于强烈,所以这个角色显得分外突出。
太聪明的人,往往会受到来自本身的困扰。
内向敏感的REID想问题时,特别是关于自身的问题,容易钻牛角尖。
射击不及格时,他会像小孩子一样生闷气,对同事的玩笑反应奇大;明明深受着自己的母亲,却又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去疗养院探望她,因为知道精神分裂是有遗传的,母亲的今天也许是自己的明天……对于自身,R的高智商只是让自己变得神经质,甚至杞人忧天。
想来想去,对人生开始怀疑,对自己的工作开始倦怠,对目前的一切开始觉得茫然。
这种心态变化是非常微妙的,一点点外界的刺激,也许小R同学就毁了,行错一步,从此堕入无间。
好在,他身边有非常睿智的老G组长,关键时刻点拨一下,天才小R就顿悟了。
想起某一集中,一个因为童年受虐而导致年长后变态犯下血案的凶手归案后,Hotch说了一句:经历过这种童年的人,其中一部分会变成你这样。
那个Some of you听起来,意味深长,显然凶手有同感,所以被押走前突然问:“另一部分呢?
”Hotch看着他,慢慢说:“另一部分(没成为变态的)人则成长为抓你们的人。
”那个片断印象至深,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各位探员的背景和成长经历,片中没有刻意提及,但在剧情中会留下一点蛛丝马迹。
这一集,让我们看到,居家好男人,把家庭看得很重的Hotch其实有个非常不快乐的童年。
幸好,他坚强地成长为一个令人可以感觉心安的好人,一个温柔的丈夫,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有能力保护自己同伴的探员。
BTW: REID的扮演者Matthew Gray Gubler不算太有名(也许我孤陋寡闻吧),百度也摆不出什么信息。
在CM的官方网站上,Matthew的资料非常简短,寥寥几行:Matthew Gray Gubler has appeared in the feature films "R.V." and "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A 2002 graduate of the NYU's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he is an accomplished filmmaker whose short films include "The Cactus That Looked Just Like a Man," "Claude: A Symphony of Horror" and "Tippi's Picnic." As a model, Gubler has walked the runway for such fashion designers as Marc Jacobs, Burberry and Louis Vuitton. He was featured in Paper Magazine's 8th annual Beautiful People issue. Born and raised in Las Vegas, he lives in Los Angeles. His birth date is March 9.(马修曾演过故事片R.V.以及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2002年毕业于纽约大学Tisch学院艺术专业。
他是个成熟的制片人,作品包括短片“像人一样的仙人掌”、 “克劳德:一支恐怖的交响曲”以及“Tippi的野餐”。
作为一个模特,马修曾为Marc Jacobs,巴宝莉和路易威登这些时装设计师走秀,入选PAPER杂志第八届年度最美丽人士,是那期的封面人物。
出生成长于拉斯维加斯,现居洛杉矶,生日是3月9日。
——以上,自己翻译,可能不太准确,但应该不至于有太大谬误。
) 实际上,去看演员本色的图片,在一些宴会啊,派对上拍到的照片,生活中的马修和电视里的REID博士实在相去甚远,气质迥异。
严格来说,他甚至不能算帅哥。
眼睛深邃但眼圈有些发黑,鼻子高但不算太挺秀。
头发太过于柔软,大部分时间都是服服贴贴往后脑梳着,像个乖乖的小学生。
总之,第一眼印象,他给人的感觉不能说太愉快,看起来有点神经质,颓废,笑起来又有些浪荡子的意味。
朋友说,这个是角色本身的魅力。
让你喜欢的是那个角色,而不是演员本人,但,我在想,可以演活这样一个和本人差距如此大的角色,马修的演技也是非常厉害的吧。
第一季整体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想起女性角色的待遇我就很来气。
所有女性角色都是工具人和背景板,边缘群体。
从Elle被困在火车上我就火气直冒。
Hotch跟犯人共处一室的时候成功协助Reid干掉罪犯,Elle只能跟犯人干瞪眼,还被人指责:“你在这里一点用都没有,你唯一的作用就是让这个杂种多了一把枪”。
这个犯人比男警官面对的犯人更加不可控,HR两人是打一场有准备的仗,这只是平常的工作项目,有备案,有预警,有罪犯的个人信息性格特征,而Elle是遭遇了突发情况,帮不上忙不是她的错,但是对比之下,就是塑造了一个经典性别歧视形象:“面对危机,女人就像无头苍蝇,不像男人沉着冷静”。
尤其是,这种男女面对危机截然相反的应对措施正好放在前后两集,很难说导演没有一点故意踩拉的心思。
而Elle的后续剧情也延续了这一点,“一个感情用事面对突发状况毫无抵抗力的女人”,在后面的案子里,Hotch让一个警员送Elle回家休息,却忘记让警员守着Elle,结果Elle在家里被嫌犯袭击差点死掉,后来在另一个案子里Elle去做诱饵钓连环强奸犯,又当场情绪失控导致犯人逃跑,Hotch去跟Elle谈话,Elle大吼大叫“You got me shot”(指责Hotch之前忘记吩咐警员守着Elle,也是潜台词:我这次行动失控是因为你们上次没有保护好我,所以这次面对嫌犯的时候对你们没有信心,所以我无法保持冷静)结果行动失败以后Elle又去钓鱼,诱杀了嫌犯,伪装成自卫脱身,Hotch隐约有猜测,但是没说什么,Elle主动辞职。
JJ和Garcia只在剧情需要的时候短暂出现,工具属性非常明显。
最后一集更是非常刻意针对女角色,黑客上班玩游戏就算了,自己的电脑保护措施简陋简直是编剧强行降智。
你手机电脑里没点见不得人的东西?
Garica就没有?
她的私人电脑本该像FBI的主机一样全副武装,包含在她的无敌防火墙里。
这不仅仅是给Garica降智,更是贬低Garica的专业性。
JJ一直是领导最爱的下属,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不需要的时候人间蒸发(谁说不是Garcia呢)整体剧情很棒,但是这部剧里我觉得根本没有女性的生存空间,至少第一季没有。
第二季现在看了五六集,不评价其他。
有一说一,直男导演的男权思想和不自觉忽视女性的意义至少第一季称得上是石锤。
戏份最多的女性角色Elle是个非常刻板印象的,情绪化的冲动的能力不足的女人,她的主要积极作用是:安抚受害人,联络女警官。
这个作用也是非常刻板印象了。
其他女性角色的定位直接是彻头彻尾的工具人,所有女性角色的工作都是麻烦、可替代性强,缺乏创造力的工作,从不参与破案的关键工作。
把蓝妹妹定理体现的淋漓尽致:加入女性角色显示其多样性,其实塑造的女性角色都是典型的传统弱女子形象,而且边缘化女角色,并没有打破原本的充满歧视与压迫的♂👊体系ps自从看了疑犯追踪以后,更确定了,直男癌导演就是贱的慌。
疑犯追踪前两季作为双男主剧都刻画出了非常多生动立体的女角色,犯罪心理的导演就是舍不得把高光给女角色,一看就是喜欢搞职场霸凌的烂人
第一次看的时候最喜欢Morgan,因为他风趣、幽默、爱贫、吊儿郎当,该正经的时候又能冷静分析。
第二遍看的时候很欣赏Hotch,铁面却又仗义,天生就是当领头者的材料。
慢慢越来越喜欢Thomas Gibson这个演员,以至于翻出了他拍的7、80年代的一部《Dharma&Greg》简直太甜了,现在估计也很少有人知道或者听说过(这个剧资源这个难找啊,画质还渣但也丝毫不影响我准备二刷)N刷犯罪心理之后我发现Gideon在的时候就在整个BAU小组的灵魂人物,这也是我最爱第一季的原因,Elle也还在,我还是更爱原班人马。
第一部分析案件的条理都是非常清晰的,还会让你代入角色思考;因为剧本还没有加入太多的私人感情情节,小组成员也还没被祸害过,看着也就不那么心累。
整体总结下来看过的美剧我通常都会比较喜欢前几季,大家会比较年轻 编剧最开始写的灵感和初心也存在的更多吧。
犯罪心理帮我度过了比较难熬的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安利过身边的很多人一起去看,写到这我准备去抄剧里的名人名言了哈哈哈!
犯罪心理 第一季 (2005)9.22005 / 美国 加拿大 / 剧情 悬疑 惊悚 犯罪 / Charles Haid Chris Long / 曼迪·帕廷金 托马斯·吉布森
“当你望向无底深渊的时候,无底深渊也在回望着阁下”——尼采第一次看到尼采的这句话也是在一本心理分析的书籍中,而今,在此剧中,又再一次听到,看来,搞心理的都很感触这种感觉了。
“犯罪心理”着重从心理上分析人类的行为,他们所属的部门也是FBI的行为分析部门。
在他们看来,一个人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与其早前的家庭、环境、境遇等等都是有者直接关系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有人格分裂症的,有妄想症的……千奇百怪的人和事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同时经历着一次心理分析的历程。
人的心理真是很奇妙的,是什么引起我们对同一事情产生那么多不同的想法?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一个人之前的经历等等都在影响着一个的行为,而这些又是否是我们能控制的呢?
凡事都没有必定,有类似经历的人也未必都有同样的心理问题,未必都做出同样的行为,这也应该是心理分析的难点吧?
所以,很佩服做这些工作的人,真的不简单!
If I were remaina knight , I should pray to god to let me encounter all the evil in the worldin my own person , so that if I conquer , there will be none left.And if I weredefeated , I would be the one to suffer for it.——The Once& Further King.《永恒之王》特别喜欢里面Derek爸爸给他读的《永恒之王》里的这一段从中间部分就一直在流着泪看开始的时候Morgan在幻想里逃避被刑讯的痛苦的时候那一整片关于未来的他和他的家以及人生美到让人觉得十一年真的只是一个转身的时间十一年的CM十一年的故事和整个Team每个人人生的各种改变都在成长、经历Suffer……每一个人都尝过最极致的幸福和几乎是最极致的痛了太多的时刻觉得看CM就像在走自己的人生那么多的失去那么多的痛太想抬起头来问一句“Whyme?
”在经历那种生离死别以及精神和身体的各种淬炼的时候也同样觉得好想要替他们问一句God好像好多好多的悲惨的结局和经历就是不会走到终点而好像也就像这样CM一直不会走到终点当然这只是作为忠实粉的最直观的期待可是CM最大最真实的善良就是告诉所有观众以及故事里的人们——真的 亲爱的们请相信总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候Everything… isgonna be fine!
乌云散去总能找到永恒的阳光和温暖最开始流出眼泪的时候就是Morgan的爸爸问他此时此刻你最需要谁的时候他回答的是“My team!
”我的伙伴们我的朋友们Garcia出现的时候真的是狠狠流出泪来后来又有一个Kid说过白磷中毒的时候要用什么才能解毒等活下去了回去了一定要好好谢谢这个Kid感觉自己从不曾有过这样的友情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什么东西都很容易被物质化和实质化一旦有了距离就有了隔阂朋友这种存在也是很奢侈的很惭愧的说在特别特别开心的时候掏出手机来完全不知道要打给谁去说一说学生时代始终是最美好的因为每天除了睡觉几乎都呆在一起上下学可是很难不去承认那个时候的友情也是被实质化的被量化的东西总是很难保存和维持现在想想几乎失去了曾经所有的好朋友对同伴和朋友这个概念是CM刻画的最好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团队这么简单你很容易在剧里找到他们之间无形的那种默契和爱可以在周六下午一起去跑步可以仅仅是一段回家的路就走的很充实很饱满除了我的家人最爱的就是你们这样的伙伴几乎还没遇见也许以后会也许不会始终期待和感动事实上虽然这一季仍然各种虐依然有一种编剧在不停地找温暖的感觉友谊 爱 陪伴才是这部剧最诚挚和深刻的主题无论前方又怎样的荆棘和未知请相信你的同伴们将会一路陪着你所以无论又怎样的痛苦都可以一个人去扛一个人可以更坚强但依旧在最艰难的时刻能给予自己力量撑下去的将会是那些我的伙伴们小时候经历过这么多的艰难时刻总会期待阳光从地平线露出来的那种样子万物都是暖的金色的充满希望的Morgan的爸爸说正是小时候的经历塑造和成就了现在的你可事实上是如果可以谁愿意去经历那一切也许上帝的一切安排都是有因由的你的经历你的过去才慢慢变成现在的你现在的你慢慢地在走向未来的你但如果真的可以可以直接跳过这个痛到想要放弃的时刻奔到未来吗好像不太可能所以才会说Dying iseasy因为放弃是不需要任何意志力的事情你所需要去承受的就是无尽的悔恨甚至可能最后你都不需要去承受我们总是期待太多现实就会变得残酷太多所以并不真的就是简单的活在此刻就好依然要背负着前进只是需要背负的会越来越多而在你可以丢下休息喘气的那一刻就统统都丢掉去笑一笑吧快乐真的太难得拥有这种东西既是量化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又比如依然在追其他很多剧只有CriminalMinds是唯一唯一没有任何能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不喜欢的其实不愿意承认的是即使他们在经历痛苦也依然感恩这个故事还在我们身边发生着陪伴着……
犯罪心理不太像以往的探案剧集,罪案再怎么折腾,剧集情绪始终是深沉寂静的,感觉不到跌宕,正是因为如此,它长期慢慢渗透进内心,宏观的让人震撼。探案剧集种类太多,能学到东西的不多。有时最平常的也是最可怕的,最后几集比较不错,前段有很多集比较平庸。14集堪称神级般好看。
emmm很一般。厌女减分。
不明白这剧何以拍到了第八季,也不明白后面几季何以被评九分多,应该不会追剩下的了。。。。
看了我半年,Reid很有特色。陈述和剧情有跳格现象,分析段有精彩部分,少之又少。部分情节也有牵强成分。
只看了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第一集。其实我是很没有耐心的,但是这个片子好就好在随便从哪一集开始看都没有关系。
乍一看剧情表现手法什么的挺有趣的,一集一个故事。等其他更新的时候过渡用呗,8季呢,慢慢来
我还真是很喜欢Garcia啊~~~~~~~~~~
我记得我看至第八集弃了。。。某人就是跟我犟他喜欢这一部,可是我就是觉得CSI比它好看!!!要看心理动态不如去看千谎百计呢。。。
美国天桥算命瞎子众筹作品
虽然是套路剧但不流于制式,是可以期待惊喜的剧,比如hotch因为担心“正义女神”被陪审团放走果断将其处决,比如Gideon为了寻求真相努力想还杀人犯清白最终却只是满足了这个母亲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未来的愿望。。。
唔,不合俺的菜
犯罪心理,罪犯心理,观者一边心生恐惧,一边心有戚戚焉。
认真看,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只看完第二季,后面有时间在看
跟dexter相比总是差点劲儿,我果然是只热爱连环杀手
这样的刑侦剧最大的问题在于好看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单集的案情是否精彩,而不是剧情的铺展,人物的刻画和节奏的掌握。所以案情设计显得十分重要,但一集一案又注定使剧情不够深入,以上仅为个人看法。PS:E07和E14确实十分精彩,印象深刻。
剧集质量不一致,第二季的主线情节很赞,第三季换老大后还在观望
因为打飞机而中断了剧集,前提还是因为片太老无吸引力。一出合家欢送饭剧,好在一集就讲这么一个事儿,四十来分钟愣是翻不出个天来,凭着我的观影龄剧情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除了首尾呼应的那些格言,也就只能记得宅男和极客。唯有14集是个意外,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真相,成全别人的牺牲也是一种美德。
經典重溫,滿分爆燈!我的法學與美劇的啓蒙之始❤️側寫理論基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性學說」,影片中提到的眾多同類案件及人名均為歷史真實犯罪案件,表現手法遵循「契訶夫之槍」定理。【知識點考據】https://www.weibo.com/1749270225/Oy27TwgwY
难道是因为男主长得像我爸!= =好喜欢这个人啊!!!
开局平平,感觉不及C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