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到,给推荐一部蛇年贺岁片《飞机上有蛇》。
《狂蟒之灾》就不说了,基本上是人都看过。
像这种动物灾难类的恐怖片,真的是要对症下药的,一定得是你怕什么再去看什么,才不会浪费感情和电影票钱。
你得害怕鲨鱼,看《大白鲨》才有虎躯一震的感觉;你得害怕蟑螂,看《变种DNA》才有恶心发毛的感觉。
判定这种类型的电影是否好看(达到惊悚功效)的前提是——你本来就害怕这种动物。
就是奔着被吓得各种哆嗦去看的,完全就是自找苦吃、愿打愿挨。
所以我这个蛇类爱好者看《空中蛇灾》完全是波澜不惊地看完的。
我总结出一条恐怖片灾难片黄金死亡规律,保证电影刚开始介绍人物你就知道谁最后会死。
贱人骚货一定会死,势利炫富一定会死,纵欲一定会死,自恋狂一定会死,宠物一定会死,相爱的情侣一定会死。
主角一定不死,黑人一定不死,母亲一定不死,15岁以下的小孩一定不死。
好莱坞还是很保守的,所谓品行不端正的人一定死,所谓好人一定不死。
没看的时候以为是一个恐怖片,看完了之后才明白原来SONY是给PS2和PSP打广告用的......太Orz了.....广告做到这个份上,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不过PSP已经明显输给了NDS,PS3又面对WII和XO,最好的结局估计也是三分天下,看来要天佑SONY还真是难于上青天哪....
昨天晚上打开电视,想要看你灾难类的电影,就看到了推荐上的这部无聊的电影,第二天上班后,想要给这部电影写个评价,我竟然一点都没有想起这部电影和说的什么内容……还是今天晚上看播放记录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再从这内容上来说,开头彪了会摩托车,然后就碰巧主角看到了枪杀案,然后就在目击证人的航班上放了毒蛇,然后就开始了对付毒舌,最后经过一番与蛇共舞就成功着陆了,嗯前文说的主角并不准确,准确的我不知道这部电影里是否有主角!!!
好莱坞编剧圈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别给别人任何不看你的剧本的理由。
这句话同时也被运用在电影里,别给观众任何一个不爱看你电影的理由。
在这部商业灾难片里,每一个细节都被仔细的描绘过了。
以往的老电影的放映顺序是先上厂标,然后是编剧导演演职人员名单,后来为了不让观众在影片一开始就睡着,就把演职人员名单放到电影结束之后,开头只保留主创名单,而且,在这些主创名单背后,就开始垫上铺展情绪的画面了。
《航班蛇患》就是这么干的,一开始就是一段航拍的海滩,冲浪,戏水,晒太阳,然后是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嘿嘿)。
字幕过完了之后马上给我们一起凶杀案,干净利落的介绍了坏人和好人的出场。
目睹了凶杀过程的摩托车小伙子成为黑帮追杀的对象,因此遇到了FBI的探员……于是,一场正义和邪恶的较量因此拉开序幕。
我注意了一下时间,到上飞机为止,影片刚好进行了10分钟,在这十分钟里,交代了人物、主要冲突和伏笔。
这就是好莱坞标准据作中的“建置”部分。
一边往后看我就一边琢磨,好莱坞的这些编剧也真够不容易的,题材都被写干净了,没得写怎么办,聊吧!
我想象出来的编剧过程是这样的:有一天,编剧组的俩哥们儿一起吃饭,百无聊赖就聊起了电影,最近的《世贸中心》票房大卖,由世贸中心聊到911,由911聊到飞机,然后就历数近年来拍过的以飞机为题材的灾难片,然后就琢磨:“你说咱们也弄一个飞机灾难片怎么样?
”内个说:“行啊!
可是弄什么呀?
《空中监狱》、《红眼航班》、《空中危机》再加上现在这两个911的电影儿《93号航班》和《世贸中心》,能写的都让人家给写出来了。
这行着实不好干呐!
这不,头两天家里热水器坏了,一直找不到人来修,老婆还要跟我闹离婚,我就操!
”这时候先前内个哥们儿无意中抱怨:“snakes on a plane!
(美国俚语,意为:shit happens)”“你说什么?
”“没什么,抱怨而已。
”“嘿!
咱们干吗不把这个拍成电影?
”“热水器坏了?
老婆离婚?
”“不,snakes on a plane!
把蛇弄上飞机!
”“哦,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于是,一部飞机和蛇的故事就这么诞生了。
回到影片中来,如果去掉开头海滩的一场戏,这就是一部标准的“三一律”电影:一天之内,一条主线,一个场景之中。
人和蛇都在一架飞机上,所有人物背景、故事线索都是在飞机上展开的。
早时年间曾经有好些人对英国的这种戏剧结构方式产生了抵抗心理,就像我们的文人曾经反对“八股文”一样,认为这种条框局限了创作,应该完全推翻,结果呢,现在的作者们还不是一边喊着颠覆传统,一边坚抱着传统剧作模式不放。
好莱坞电影有一个终极原则,就是,为了票房可以不惜代价,于是就有了开头那对想在飞机卫生间里性交的男女,有了那个巨大的乳房被蛇咬的镜头,有了去尿尿的时候不小心被蛇“口交”的倒霉哥们儿——这些都是商业元素啊,都是卖座的看点啊!
结果,为了这些看点,本来一部好好的PG13影片被定成了R级。
个人认为就为了点低级的黄色笑话被降级真有点不值当的。
说说首尾呼应吧。
影片中最大的呼应就是那个爱玩PSP的胖子,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电影开始的时候这哥们就拿着个PSP不停的把玩,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到了最后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后俩飞行员都被蛇咬死了,没人会开飞机了,这个被PS2训练出来的准专业高手挺身而出,把真飞机当成游戏一样的玩,最终力挽狂澜。
我一直怀疑这个桥段是在给PS公司做广告,虽然里边也含有“小人物也能干大事儿”的励志成分,但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广告痕迹严重,估计是PS公司给投钱了。
再说说CG。
在说CG之前我先说明一下,直到看了这个片子,确切的说是看了这个片子的片尾字幕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几年人们一直嚷嚷的CG就是:Computer Graphic!
你看我又学会一词儿,又可以绕世界跟人臭显摆去了!
回来说CG啊,看了花絮报道说用了好几百只真蛇,但有些需要表演的蛇还是CG做的,可能是做完了之后没经过画面处理,蛇的纹路过于清晰,反倒看上去有点假。
要是仔细看的话,你都能分出来,哪些是真蛇,那些是CG做出来的。
我觉得所有蛇的特写镜头都是做的,要不然任凭你绕世界的找,花十年来训练,那些蛇也不会按照导演的意思摆动身体——那叫表演!
知道么!
蛇也有自己的情绪。
最后说说遗憾。
那个练跆拳道的亚裔小伙子最后没用上,我是说他的一身功夫没施展出来,前边确花了那么多篇幅(至少3个镜头10句对白)来交待这哥们的来头,最后就背着一个姑娘穿过蛇群就完了。
我估计剧本里后边有交待,拍的时候也拍了,到后期剪辑的时候给拿掉了,可能影响了节奏,放在片子里显得太装逼。
说到这儿我想起几年前一部国产空难片,叫《紧急迫降》,里边有个练太极的白衣白裤白胡子老头,轻轻用一个报纸卷一点,那个哇哇怪叫的傻逼(请原谅我的措辞,因为那实在太傻逼了)就飞回座位上去了。
这个桥段就和整个影片的纪实风格严重不符,但最终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放在电影里显得特别傻逼(请再次原谅我的措辞)!
除了纪实题材的影片之外,好莱坞的灾难片多少都会有些励志的成分在里边,早期的《插翅难飞》到现在的这部《航班蛇患》,都是一个对驾驶飞机一窍不通的人最终搞定事端。
借用小学课本里总结中心思想的方式来说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最终坏人被绳之于法,好人都找到了媳妇儿什么的。
哎你说这帮好莱坞编剧会不会曾经熟读过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呢?
要不然他们怎么会那么熟悉我们课文中的“起、承、转、合”呢?
本来航班上有蛇这个创意不错的,可惜在为什么社会出现这个解释上太失败了,我实在是很讨厌蛇这种存在,明明没有脚却爬得这么快,窃以为飞机上明明连蚊子都不该有,一大堆蛇,实在是有够骇人的最后小问一下,毒蛇不是很贵吗,还这么大个的,既然能把这么多蛇弄上飞机,装个炸弹不是更方便,不明白啊
好莱坞从来就不缺少灾难惊悚片,但是这种类型的片子还能得到7.1/10 (30,257 votes)的分数就不多见了。
从片名就知道这是部玩蛇的片子,还可以知道是在飞机上面玩蛇。
本来还想说这个片名还真直白,google了下才知道Snakes On A Plane还是老美流行文化中的一句俚语,语境和语义就界于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与Shit happens(人生偶尔会有不顺的事发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之间。
说起玩蛇的电影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估计会是《狂蟒之灾》,本片和《狂蟒之灾》很大的一处不同是《狂蟒之灾》玩的是大蛇,特技用的是机械蛇加后期制作。
本片就不一样了,片中的蛇大多都是真蛇,很多很多真蛇,而且是在飞行的飞机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想跑都没处跑,更增窒息的感觉。
片子不遗余力的展示各种被蛇咬的方式,给观众血淋淋的视觉冲击。
另外比较有创意的使用了蛇的视角,绿莹莹的蛇眼中的攻击目标更显阴森的氛围。
再加上扣人心弦的配乐,效果营造的很不错。
本片的配乐大有来头,“片中主题曲由配乐大师特雷弗·拉宾担纲完成,身为前卫摇滚经典传奇乐团Yes之吉他手的特雷弗,原本对于营造前卫的氛围早已是得心应手,再加上多年的配乐经验,技巧更是已臻出神入化之境,通过《空中监狱》、《龙卷风》、《世界末日》、《全民公敌》、《国家宝藏》等等配乐作品的证明,特雷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对悬疑紧张气氛的完美把握。
”可说是在本片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片中那些蛇咬人的镜头是怎么拍的,我也好奇,引用一大段讲述拍摄的文字:除了借助少量的电动和CG手段外,摄制组总共动用了450条毒蛇和一条22英尺长的缅甸蟒参加了实际拍摄,精选各类毒蛇作为暗杀工具,从而策划策划一场完美的高空谋杀。
在银幕上,我们是看塞缪尔·L·杰克逊等人在与数百条毒蛇斗智斗勇,但到了幕后的拍摄现场,这项重责大任就落在了两位闻名遐迩的玩蛇专家——朱尔斯·席维斯特和布雷德·麦唐诺的肩上,朱尔斯说:“我第一次见到导演戴维·埃利斯时,他表示想用太攀蛇和蝮蛇,还有几种毒性极强的鼓腹巨蛇,被这些蛇咬到就会没命……在载满客人的飞机上,在摄制组的面前,这些毒蛇一起出现可就不是什么好玩的事了。
于是朱尔斯建议工作人员,善用一种自然现象——蛇唯一能防御自己的方法,经常是模拟毒蛇的斑纹或行为模式。
许多毒性较弱的蛇类都会模拟剧毒蛇,当作是它们的求生策略,拍摄这种电影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找一些长得很像的蛇,比如黑边乳蛇跟毒性很强的巴西珊瑚蛇就长得一模一样,当然,只有爬虫专家才看得出差别何在,这样拍摄时的危险系数就得以有效降低了。
“我们有大型的斑点王蛇,还有产自佛罗里达州的毒蛇,以及英属哥伦比亚的牛蛇──在加州是称之为地鼠蛇,发出的嘶嘶声很刺耳,头扁扁的,攻击性很强,当然也有尖锐的牙齿。
此外,我们还有250条黄环林蛇,在没有人跑来跑去的时候,当作背景装饰之用,就算有演员在场的时候,我们也用去了毒液的黄环林蛇,最关键的是,在拍摄现场随时准备了医护人员和血清,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像毒蛇的蛇类以外,朱尔斯还启用了一条巨型缅甸蟒,这种用身体盘绕,让猎物窒息而死的蛇类,光是想象画面就足以令人胆寒。
对于经验丰富的朱尔斯而言(他除了电视节目以外,已经协助过300多部影片的拍摄),最大的罪恶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有演员被咬伤,“这表示我解读得不正确,没有把演员教好,而且他们一定要信任我才行。
”而且,他担心的不只是演员而已,“我最害怕的其实是在飞机上有限的空间内,有那么多的乘客在场,在他们表演惊慌失措的时候,会不小心踩到我宝贵的蛇;而且,我要拜托各位,请你们确定片场上的缝隙都塞满了,没有任何的开口,因为在一天的拍摄工作结束之后,我可不想用了100条蛇,却只剩下97条。
”都是真蛇,还真是有魄力。
本片的导演绝非善类,David R. Ellis,“动作派出身,担任特技演员、特技协调师和动作副导演30余年,曾参与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完美风暴》、《怒海争锋》、《骇客帝国 2&3 》等商业巨片的制作,其导演处女作为家庭喜剧片《看狗在说话之旧金山历险记》,之后又相继执导了卖座惊悚片《死神来了2》和《一线声机》。
”从履历上就能看出是属于比较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导演类型。
所以尽管只Samuel L. Jackson一个稍微大牌的主演,还是把片子拍得头头是道。
警告一下:片中真的好多蛇,怕蛇的朋友就不要触及本片了。
对了,电影结束别着急离开,影片的结尾可以看到主题曲Snakes On A Plane的MV,拍得很有意思。
MV用特有的方式回答了有些人关于片中的一个bug:安检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能让那么多蛇上了飞机,hmmm。
主题曲演唱者为Cobra Starship(眼镜蛇飞船),乐队的名字还真是适合这个片子。
引用个介绍“Cobra Starship其实是主唱Gabe Saporta(他以前的乐队叫Midtown)一个人的乐队,其他成员都是为演出而请的客串。
MV里的其他3个人分属各自不同的乐队:女:Gabe Saporta (她的乐队:The Sounds);长发帅哥:William Beckett(他的乐队:The Academy Is);黑人说唱:Travis McCoy(他的乐队:Gym Class)。
而剩下的那个黑色短发才是真正的“眼镜蛇”(Cobra)-Gabe Saporta。
”MV可以到Cobra Starship的Myspace或者Youtube看到,塞缪尔·L·杰克逊还在MV中客串了一下。
年轻人西恩•琼斯无意中看到了一起谋杀案,结果被黑帮老大艾迪?6?1金追杀。
为了保住这条小命,他有责任有义务出庭指证这个恶人。
为了让西恩?6?1琼斯出不了庭,艾迪?6?1金搞了很多毒蛇放倒飞机上面。
他的目的就是想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这样他才可以继续逍遥法外。
但是本片中有一位十分厉害的FBI探员尼维利?6?1费恩,他有着十分丰富的办案经验。
在人蛇大战中,另外一位探员挂掉了,尼维利?6?1费恩掌握了一些犀利的工具。
被他电死很多蛇,因为有枪,所以也控制了飞行器上面的局面。
因为恐惧,让一些乘客作出了不理智的行为。
最后探员居然开枪打坏玻璃,大风把大部分的蛇都给吹出舱外。
唯一漏网的那条蛇,最后也被击毙了。
2个飞行员也全部被蛇咬死了,这个剧情居然被我猜到了。
但是我没有猜到飞机上居然有人会开飞机。
原来有一个胖子有着丰富的开飞机经验(在游戏里)。
最后飞机安全着陆,被咬伤的伤病员获得了及时的救治。
坏人被绳之以法,西恩?6?1琼斯则会和那个年轻的空姐约会。
因为从小就对蛇有着一种恐惧,长相太恶心,让人不寒而栗。
听说有人甚至可以跟蛇睡在一起,这太可怕了。
作为特别推荐电影的理由不是因为电影有多好,而是因为我从头笑到尾!
惊悚片被活生生看成了喜剧片。。。
⊙﹏⊙b汗看了电影标题我就决定看看,实在想知道那么多蛇怎么才能混进机舱,并且接近两个小时都在狭小的机舱内编故事。
蛇混进机舱的经过,,我严重怀疑是导演忘记了交代,以至于要在最后用个MV给风趣的唱出来。
(笑,当我调侃,凑活算个亡羊补牢)第二影响深刻的是机舱内的“武器”。
1、最先是赤手空拳,大家决定用行李箱堵住通道。
好家伙,行李箱能堵得像墙一样没个孔洞吗?!
别忘了蛇钻洞是强项。
2、空姐在驾驶室与毒蛇搏斗的时候,顺手就抓起了把斧头!
真是雪中送炭,一堆人在客舱搏斗了半小时了,都每一个人找到了武器,偏偏女主角有生命危险的时候,锵锵锵斧头出现了!!
郁闷的是,这么强悍的武器,女主用了一次之后,又被导演瞬间遗忘!
从此活着的人又开始赤手空拳。。。
orz3、接下来跟蛇群玩够了,感觉剧情编不下去的时候,男主角开始下底舱修电源。
这时候,另一女主角又顺手抓起了一个喷火管!
耦my god!
怎么不顺手带个斧头下去呢?
就那一火罐当武器,我正揣测他需要一个新武器,要不就挺不过剩下的1个小时了,这时男主角一个转身,从身后的箱子里找到了匕首!!!
(这是编剧第n次雪中送炭?
)4、至于中途用杂碎的酒瓶当武器的插曲,已经不算什么了。
有捕蛇经验的会有所感触,想用个棍状的东西捅死蛇,得练、绝对得练,,还不一定凑效。
总之推荐推荐了!
笑得实在开心
这几天电影一部接一部的看终于看了个让人神经紧绷的片子人们都是谈蛇色变虽然我一直对这个种类挺有兴趣但也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情况下可以大言不惭下真要摆在我面前@#$%&*...杀了我吧-_-lll这片子里的乘客那可真是倒霉就因为和一个即将指证黑帮老大的目击证人同机要对着铺天盖地五彩斑斓软软滑滑冷冷的东西时不时给你来个五六个香吻让你带着黑紫浮肿的脸沉沉睡去我宁愿选择跳机的谁也不要拦我>o<电影模式依旧还是美国式的英雄主义飞机在天上飞呀飞呀飞地面上的FBI们在地上追呀追呀追幸存下来的众人齐心协力胜利大团圆^o^这部电影还让我学到了很多:1.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是硬道理2.被蛇咬了之后切忌要记下凶手的特征才能使用正确的抗毒血清否则一样bye-bye3.没事多看看书和discovery,了解下动物的种类习性和各种生活必需技能4.一定要多玩模拟仿真的电子游戏,你就是明日的飞行之星!
很流程化的一部商业片,水准也就中档,比《狂蟒之灾》的蛇多些罢了,但是到了影片临近结尾,却让我乐了起来……两个飞机驾驶员都葬身蛇吻后,飞机面临降落的难题,这时一个黑人胖子挺身而出,按照他的话说,自己飞行记录超过2000小时。
等到他和fbi的哥们双双坐在驾驶座位上,像模像样指挥若定,还真唬人。
不过fbi不是白混的,最后还是识破了:“你玩得是XBOX还是PS?
”胖子纠正:“PlayStation2!”在历经惊险的成功降落后,FBI忘情大呼:PlayStation万岁!
^_^,游戏无处不在!
这个是挺恶心的,但是还不能算得上CULT~
各种咬死 对有爬虫恐惧症的人也许真是恐怖的吧 我没感觉
那两个死在洗手间的太搞笑~!!
幽默到靠盃。
其中一个片段,飞机上的人为了自救把航班的窗户打碎把蛇吸出去了。大批量的蛇,不知道会掉在哪里。这样的编剧真的是太缺德了。总评:是会【开2.0倍速+手动快进+这辈子不会看第二遍】的剧。
比较2
凑合事吧。片尾曲还拍了个联动mv到挺有意思。
浪费时间片
不知不觉就看了十来次啊哈哈哈哈哈主题曲太劲爆啊哈哈哈哈哈我喜欢那个不知道哪个国家的亚裔男啊哈哈哈哈
实在是太糟糕了
真的真过瘾,好多好多蛇,里面人各种死法,真是刺激!这么好看的片子才6分,偏低了~ 4
重口味……我讨厌没有腿的动物………
還真的是有這樣的爛片的。。
前半段各种蛇我那个心情啊..在人间温情部分塑造的不错~
要不是室友拉我一起看,打死我都不看这种片子~~~
喲喲喲 playstation 这置入性广告~
这群蛇真BT,什么部位都咬啊!!!
再次验证了,烂片也可以是有风格的。期待今年的《飞机上有僵尸》
以前看的,够傻得,普通的蛇有那么厉害吗?
虽然蛇很假但看着还是很惊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