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种多线索叙事的架构,冥冥中感觉世间仿佛真有命运的主宰,看似擦肩而过的路人,谁知道千丝万缕命运之线的交错后,陌生的我和你,是否会是改变彼此人生的那个人。
我认识你吗?
你认识我吗?
擦肩而过的瞬间,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命运背后的线,你和我是否连在一起。
教徒。
很有意思的两个字。
影片感觉最加分的地方,对我来说,是最后的“如果”桥段,让整部片子有了温馨的感觉。
也许是年纪日增,更希望世事能够圆满,希望岁月静好,时日荏苒。
其实影片中的人物,除了警察哥哥,其余都是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他们身份各异,由于身份的设定,看似离我们很远。
但他们身上都没有大善大恶,却如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般,也许如此,能给我以很强的共鸣。
凡人也有自己的愤怒,谁都有动怒的那一刻,都有在心底暗自发狠的那一时,这很正常。
但无论如何,请记得冲动是魔鬼,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切都好。
无论多难的关口,总有过去的一天,为一时的快意恩仇大可不必。
想来,世事确实不过如此。
世事没有如果,行动没有back键,三思而后行,什么时候都没有错。
电影的拍摄手法的确很吸引眼球 一开始看到是彭发的作品已经稍有期待了 他的电影很多都是年轻偶像来演绎。
片尾曲真的很不错。
“如果……”那里,我本来是没看到的,因为我已经完了就只有名单那些,正要关掉的时候才看到。
看了觉得很沉重啊,毕竟是悲剧结尾。
江若琳的角色的确比较惨,她和男友之间的爱情,是那种痛并爱着的感觉,明明是很爱对方却又阻止不了自己对对方的伤害。
亲情,友情,爱情。
小肥的角色,不知道在最后,他是不是对哥哥很愧疚呢?
看到那个LEO给江若琳的信息真是不爽。。。。。
故事相当精彩,由于拍摄方法是不断闪回、跳跃、为了锻炼我自己的叙述能力,现简述如下:小夫妻两人,丈夫欠庄家William赌债两万元、妻子阿玲向酒吧主顾Leo借钱,Leo要求妻子与他一夜情。
丈夫为了筹钱,准备抢劫一家便利店。
便利店收银员Crissie受到老板性骚扰,与男友和另一对情侣筹划抢劫这家便利店。
庄家William结识女友。
女友是同性恋。
女友准备利用他摆脱自己的上任女友,从而与新女友在一起。
William受到上任女友的跟踪,他们共同进入了那家便利店。
丈夫在抢劫时,见William佩戴名表,转而抢劫William,上任女友从背后插下匕首。
警察赶到时,丈夫和阿玲逃出便利店,阿玲被赶来抢劫的Crissie男友偷来的Leo车撞死。
故事有悲凉。
您和《夜店》对比着看,就觉得它比较现实。
感谢四百龙银先生,警察线索如下:大哥是警察、小弟是Crissie的男友。
大哥查处William赌球集团、接到偷车报警、来到便利店楼下、恰逢小弟戴着面具、准备抢劫、撞死阿玲。
个人比较喜欢看一些说教意味重的电影,如《我要成名》等,可惜这部戏没有拿得出的演员,故事也较为平淡,唯一的看点就是导演的功力了。
看之前没抱什么好感,剧情简介看得一头雾水,没想到新意十足,切换交叉得很紧密,2个小时过得超快,有些地方虽然重复而单调,却未让人厌倦,反而像是拆机器一像,一层揭一层,很是好玩。
结尾那个“如果”的确是来得有点直白、突兀,但足以发人深省。
我不明白这样有什么不好,毕竟是低成本港片,能把故事说清楚而不落入俗套就不错了,莫非一部电影不看个四、五次才能看明白的就不能称之为好电影?
没有好剧本、好演员、大投资,彭发也能把这盘菜炒成这样,可以交功课了。
影片看完后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就是最后大家一起被抓的那一场,除了那个赌徒外,其它人几乎都与事件本身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却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而卷入其中。
周秀娜和她的同事是受害者,最后出事的却是她们的男朋友,江若琳男友本可以全身而退,却因为贪得无厌,害得自己被抓,女友被撞。
那个女同性恋的男友和士多老板最无辜,前者先是被利用,然后被抢,后面还来了一刀,没死的话警察又会找他麻烦;老板虽说好色,可车子被偷,店子被砸,钱不知道有没有借出去`````导演想说什么?
世事无常?
天理不公?
邪不压正?
我人太笨,暂时没想明白。
可能说到底就是一群俗人俗事吧。
这是一部没有主配角、没有正反派的电影,很多人物本可以一笔带过,却绐了不少戏份,也许导演也是应公司要求吧。
除风云外,彭氏兄弟的戏一向不在乎大陆市场,这一部看来也不例外。
本地原创,胜在限制小,但这就真的不关我事了。
由题目开始说说这部电影。
普通话标题说是“七事”,既然是七事,那我就较个真,数数是否真有7路人马最终汇总到了这个纠结了不少人命运的24小时便利店:1.英俊青年,以拉拢外围赌球为生的威廉等灰色人物2.融融和到便利店买夜宵的同性女友3.融融的捅伤威廉的前任女友4.便利店的两位收银妹和她们的男友5.便利店好色的老板6.年轻有为的警察哥哥7.好赌的周柏豪和他无辜专情却又最终唯一直接殒命的女友江若琳……大致的人物就在上述七列,他们原本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本不应该有什么相交的地方,可通过编剧的生花妙笔,居然让他们在最终汇聚到了便利店。
当然,其实剧中人物还有酒吧记录客人下单的一线马仔,和好色老板侃大山的色友等等。
但最为关联的应该就是上述这些。
可令人纠结的是,“七事”好理,“关人”又该怎么理解?
关住七路人马之意?
好像太过于牵强附会。
既然普通话不太走的通,就从粤语去考虑。
说来也真巧,好像剧中就有不少骂人傻瓜的词汇,其中一个是“qisi”;而“关人”这个词谷歌了下,好像类似于“关你”等类似的意思。
所以,这个词也许只是粤语中的一个粗口。
文雅些说就是“关你什么事”的意思。
当然,剧情的发展,可真是关你很大事。
故事叙述的手法是典型的多线索环状叙事结构,高明的地方还在于,每段故事貌似独立却都有一点合理的粘连,涓涓细流在最终阿玲跑出店铺被意外撞飞时合流从而达到高潮。
能够在80分钟内(我看到的便是这么一个版本,未知其他朋友的版本,时间是否还充裕些)让故事叙述的这么流畅这么有张力,颇见功力。
撞向阿玲的跑车是不学好好嫉妒的警察弟弟驾驶的,可之所以这么一件事,剥茧抽丝得考量,好像谁都有干系:1中的人物怂恿别人赌球,搞得周柏豪要铤而走险来到这个便利店;2中的融融和同性女友为了摆脱3中的疯狂女性利用威廉;4中的两男两女想监守自盗,但弄巧成拙反而成了直接的凶手;5中的老板穷凶极恶的诅咒阿玲的短信,貌似给她戴了个魔咒,而且肇事车辆还是他的;6中的警察哥哥鄙视自己的弟弟,搞得弟弟一定要搞点名堂出来,结果一出手就是闯祸;7中的阿玲夫妇,冷酷地说,大概是可怜人必有其可恨之处吧。
海报中的宣传语“谁是帮凶,谁是真凶”,还真起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
毕竟,从法理上来说,警察弟弟该要付很大责任,起码该是过失杀人吧?
而从情理上而言,则每个人,包括阿玲自己,都要为这件事情负责。
当然,每一朵雪花都不会认为自己要为雪崩负责。
导演: 彭发编剧: 彭发 / 彭柏成主演: 江若琳 / 周柏豪 / 陈伟霆 / 郑融 / 赵硕之 / 龚慈恩 / 周秀娜 / 徐正曦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上映日期: 2009-11-05语言: 粤语又名: 关人7事 / 玩大咗 / Seven 2 Oneimdb链接: tt1535475
也许是所谓的“崇洋媚外”,也许是观影资质尚浅。
关人七事始终在我的中国最佳影片列单里的前三甲。
相比11:14,关人的题材更加深刻,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同性恋人的求生之路,好色的奸商,夜场里的外围,都是香港社会的黑暗面代表角色。
即使是山寨11:14的犀利剪辑,但却更让我震撼和入戏。
即使是山寨又怎样?
难道最后的scar没有打动你吗?
难道最后的“如果”,没有让你入戏反省吗?
总之,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
————————————————————————三年之后重新审视,它绝不再是曾经的“中国最佳影片列单里的前三甲”。
但仍会是积极推荐的影片之一。
说实话,同样题材的电影也多少看了几部。
如果最后的“如果”不出现,我只能评价为三星。
不过人生是没有假设重新来过的,所以,好好过每一天吧。
scar很好听。
P.S.突然发现电影的海报山寨了把刺殺據點(Vantage Point)彭发啊彭发,呵呵。
文/帮主胡子我很喜欢这个看似很仿照美国悬疑片的封面上的宣传语:谁是真凶?
谁是帮凶?
就像我经常面对A片发出的感叹一样:谁是男主角?
谁是男配角?
首先我必须非常坚硬的竖起大拇指说这是一部绝佳的香港电影,甚至可以归类为我看过的2009年最有诚意最佳电影。
《关人7事》在我大脑里几乎没有任何印象,甚至当我看到还是因为我做好看鬼片的准备看的。
可是就这么一部冷门片却能够带给人异常的欣喜。
影片的开头其中一个女主角说了一句话:“我是个教徒。
”我想导演肯定也是一名教徒。
影片从头到尾充斥着宿命论,因果循环表露无疑。
影片的所有故事是通过一个LES里的一方喜欢上一个男人开始的。
对于同性恋的片子我从来不好说什么,就像很多善良的人们对经常在家打飞机的人也不知道该骂他流氓还是该说他这样对身体不好。
就像影片名称管你什么事儿?
影片的每一步都很真实,每一个本会成为凶手的人其实都是非常普通的人,甚至还不如普通人,赌徒,烂仔,无业游民。
他们却都犯了足以毁掉自己人生的事情。
每个人在以为自己在做一件自己为真凶的小坏事儿的时候,殊不知可能已经做了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的帮凶。
小情侣之间拌拌嘴能掀起多大的祸害呢?
能有多大的仇呢?
人家跟你说这事儿就是发泄一下,给嘴过个年,您倒好,当真了,把对方的对象说的一无是处,死去活来。
同事抱怨了几句上司要让自己加班的事儿,您顺嘴开始就说着一些上司的八卦,“让咱们加班,人家拿着高工资谁知道到哪儿养小蜜呢。
”邻居唠叨几句家里房产的事儿,您又不行了,您的爱帮助世人的事儿逼毛病又出来了,跟邻居说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说不清现在可都是儿子等着房呢。
”影片的结尾导演出现了很大的两个字:“如果……”影片中每个人做的小事儿没有身边人的怂恿,没有听从别人的闲话,后来的结局全部都扭转了,嘴巴碎并不算交际能力,更不要以为那会让别人感觉你是真正的帮他。
A的父母因为听从邻居的闲言碎语与A闹得不好,A于是将工作交给下属去做,自己跑去泡吧。
B因为要加班而无法和女朋友C的约会必须推迟改天,C听了朋友的话,觉得B的确对自己不好,一个人去了酒吧。
A认识了C,俩人上了床,C和B分手,A和家里人闹翻不在家里去住。
而他们现在都在和朋友一起,说着自己的倒霉遭遇。
如果……有时候,你可以不去当上面故事里的那个“朋友”。
文章出处:www.huzibeer.cn
两个人偷完车,开了那么久,报案的女孩(走路)已经到了超市,开车的还没有赶到,时差有些问题,估计是单行线惹的祸吧,呵呵!
整体不错,摄影的机位很好,构图很有味道,由于每个演员的戏份都差不多,人物刻画比较鲜明。
这部片子如果按时间顺序来讲,可能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这是一个看似表面上几个故事毫无关联,事实上所有人都是相关的故事。
有如蝴蝶效应一样,连锁反应,种的因,果终究会回到自己身上。
拍摄手法看似零碎,实则碎片之外一点点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局令人唏嘘。
戏剧化的安排,构思精巧,令人佩服。
这个片子无论对青少年来说或是成年人来说,无疑都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很能引起人的思考,引人反思。
但是片尾的"如果""有些多此一举,一下子多了一些说教意味,就显得多余且累赘了。
看客心中自有定数,如此一来赘述不说,又削弱了收尾力道,本来能给人冷静反思的,一下子又给鸡汤灌得七荤八素,反倒失掉了原来的效果,得不偿失。
但总体来说,这种手法和构思国内都少有,做到这个程度,已是相当优秀了。
怎么现在香港的孩子那么丑样的,换些正儿八经的人演,换完全不一样了。片子不好在演员,故事是可以拍得更好的。
比夜店差多了
2010.9.8
环。
一切都来得及,年轻人。。。。
世间本无如果 不愁平地风波 看完烂片追凶再看这个好太多 但也抵挡不住那股强烈的山寨感
又是我看过的香港一烂片
明显抄袭 记忆碎片 喇……
故事挺好,手法挺好,就是故事太拖拉了。不用那么一直重复重复,生怕观众看不懂似的。真没这个必要。
《11点14》的影子很重,剧情一般般,演技太稀烂。
不懂粤语的人,可以说从标题就开始读不懂这部香港电影。我比高分,关你7事,无需解释。
整个电影就讲了5分钟的事情的前因,这种耗时不与质量成正比的电影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那些看似毫无相关。实则也的确毫无相关的人。却促成了整个事件。有前因。有后果。承上且启下。张小娴的感觉。末尾的如果。颇有点教育意义。
专业剪辑这次不够专业,音乐乱配,节奏差。江若琳还挂了,操!
港片的剧本是烂,这部算是可以了。
條理還算清晰~唔容易了~~彭兄還算對得起我的期望
不就是抄袭11:14?
原来周柏豪长那么好看!片尾曲好听。
第一次看彭氏兄弟的片子,感觉还不错。线索很多但是不乱,剪辑很明快,一班年轻歌手or演员表现都正常。
重复的地方颇多,可以浓缩成1小时。或者改写一下,不是很满意郑融和咸湿老板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