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电影院看到的第一部烂得如此彻底的电影,狗血已经完全无法概括它,这就是一个舔狗和绿茶的爱情故事,最后告诉你,舔狗舔到最后就是一无所有,我完全无法理解那些说看这部电影看哭的人。
反正我看的时候整个电影院都充满了迷惑的“嗯?
啊?
嗯???
”和吸气声。
前面的我都忍了,我就只是觉得好俗套啊,男主一边被打一边还要对女主露出舔狗的微笑真恶心,直到后面男主有女朋友还要和女主玩暧昧,女主知道男主有女朋友居然还接受了,还坐的副驾驶的位置(印象里这个位置算是比较有争议的,有的女朋友会很介意,有的可能无所谓),开朋友的车接送女主,女主失意带她去海边,还要亲她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由衷的无语和反胃。
(注意,这里男主还没有跟女朋友分手)后面男主就因为自己的脑补放弃那么重要的比赛,跑了,还是在比赛就要正式开始所有人都已经站在跳水台上的时候,当着所有人的面跑了,导演觉得这样很浪漫吗???
我只觉得男主是是个傻x,自私自利没有任何责任心同理心的傻❌舔狗。
(这里男主才坦言说已经跟自己的女朋友分手了,只能说女朋友惨)以至于后期只要男女主同框我就感到心累,不觉得甜,只觉得恶心和心梗,甚至在影院,在看到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都能很清楚的听到很多人在“嗯?????
”中途好几个人都受不了离场之后就没回来了。
尤其最后,男女主分手了,女主几年没有和男主有过联系,却在结婚的时候居然还要给作为前男友的男主寄请柬?
这什么骚操作,我当时没看懂,我朋友跟我吐槽说“可能是为了份子钱吧”,我恍然大悟,女主这波在大气层啊!
试问如果你结婚,结婚当天你未来老公/妻子把几年不曾联系和平分手的初恋前男友/前女友特意叫到婚礼现场,还敢和她/他单独共处一室、互诉衷肠、深情对视甚至还哭了,你怎么想?
我反正不能接受尤其是那个什么番外,呵,我当时就想看看它还能到什么程度,结果,真的绝了,你广告就广告,现代的背景,男主的声音,导演是觉得这样的男女主互动很甜吗?
你是不是忘记女主结局和别的男人结婚了,你搞这一出是在干嘛?
反正这部电影,真的从头到尾都烂的很彻底
作为一位将近三十的老阿姨,对这种初恋题材的爱情片确实没什么感觉了,但是网上清一色的差评和只有“舔狗”“绿茶”标签的影评来说,确实有点过了。
很多电影,除了娱乐之外,也有寓教于乐的作用,观别人的人生,总结更多的道理,过好自己的人生。
这种初恋却最后错过题材的影片,很多都已经拍过了,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后来的我们》《前任三:再见前任》,所以很多人觉得俗套,但是之前那些的分手我都觉得有点站不住脚,只有这一部我是能够非常明白且共鸣很深的。
就像海报的这句话,你的婚礼,我的成人礼
1.第一次的别离:高中时期女主对男主是有感觉的。
也许一开始只是为了摆脱鲨鱼的纠缠,但是当他保护她为她挡住了牛奶盒时,她就开始有好感了。
因为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她,缺的是安全感,而他的保护,给了她这种安全感,所以有了好感。
但是这种刚萌生的好感在他的不成熟中被打碎了。
女主和母亲到处搬家转学,却还是被家暴父亲找到,父亲砸了店,估计还打了母女,男主看到这一幕傻愣着,女主让他走,结果他居然真的走了,男主真的是个憨憨!
朋友们,假如围观的是我们这些普通陌生人,在街上遇到家暴的,难道就冷眼旁观不报警吗?
何况男主还是一心追求女主的同学,是个大男人!
居然什么都不做!
但凡有点正义感的陌生人估计都会冲上前去制止家暴保护弱者了吧,男主他居然走了!
走了!
所以女主才刚升起来的好感瞬间被浇灭了,转学离开也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拿得起放的下,性格非常干脆利落。
男主什么都没有做,所以他们只能错过。
2.第二次的别离:大学时期女主有男朋友,对男主已经没有感觉了所以在开始女主压根没认出男主来,在略微察觉男主心思后就立刻跟男主说:“我有男朋友了”。
后来女主说:“我们做朋友”,这很明显就是委婉拒绝不愿意伤害对方面子的托词。
女主都已经表达的这么明确了,怎么就“绿茶”了呢?
都是同学,非得说特别难听的话和老死不相往来才叫不绿茶吗?
后来 ,男主揍了渣男一拳,女主也知道自己交往的是渣男之后,男主便没了和女主的联系。
其实,这个阶段,女主和渣男分手后他们有可能在一起的,假如男主多关心一下女主,他就会知道女主一个人在照顾生重病的家暴父亲,一个人真的非常的困难,假如他多少帮点忙,他们都会在一起。
但是男主并没有,他沉浸在自己的故事和感动中,女主怎么样了遇见了什么困难他都不在意,所以他们只能错过。
3.第三次的别离:工作后开始遇见的时候女主对男主是没有感觉的,也许不过是一个老同学久别重逢,答应他送她可能是一点为了自己方便的自私。
真正爱上还是在,他为保护她而被砸伤的时候。
女主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能给她安全感的人,她就很容易爱上,大学里面那个渣男如是,这次也是如是。
这就好比英雄救美,美人总是爱上英雄,不是因为怜悯,可能只是女生被保护的时候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爱上保护了自己的人。
所以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虽然后来他工作不如意脾气不好,但是她根本不意,总是想方设法的让他开心,比如买钻戒,比如送他礼物,比如在和兄弟起口角的时候帮他化解。
但是,因为家庭原因,她害怕他的“后悔”成为他俩一生的负担,就像她父亲那样。
从细节也可以看出,他父亲当年应该也是因为她她母亲放弃了什么或者受到什么伤害而工作不顺利,整天酗酒和家暴,并把不幸的根源归结于母女二人。
她怕这一切不幸重演,所以她毅然决然的选择分手去米兰留学,拎得清,拿得起,放的下。
这个时候,男主无力的道歉真的没有什么用,他不明白她的困境不明白她的担忧不明白她的缺乏安全感,他什么也没有做,所以他俩只能错过。
假如他坚定的说:“我不会分手,以后再难也绝不会后悔,因为那是自己的决定不关对方的事情”,并且毅然决然的追到米兰去,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他的决心,也许他俩就不会分手。
然而他什么都没有做,所以他们只能错过。
4.这不是一部长达十五年的爱情长跑却遗憾不能在一起的故事(他们真正在一起也不过一两年),更不是一个长达十五年的“舔狗”的故事(既谈过其他女朋友又追上过女神)。
这只是一个男人自我感动的故事。
因为这个男人在这三个阶段中最需要他做什么的时候他却什么也没做。
他是喜欢了她十五年,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她发生了什么,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不是需要帮助。
女生不需要你为她打架,不需要你在天台偷偷为她放烟花,更不需要你赚多少钱。
她要的只是你会保护她,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一下她,给她最有力的肩膀和最坚实的依靠。
就像她之前的渣男男朋友,只是在她东西掉了之后帮她捡了起来,并说了一句让她宽心的话,就这么简单。
也许女生来自水星男生来自火星吧,思维方式总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那么多的错过和遗憾。
所以电影想通过这个故事让男孩们略微反思一下,减少错过,别再遗憾。
然而电影男孩们怕是压根看不懂也不愿意用心看懂吧,那些只看到舔狗和绿茶的男孩们怕是当了舔狗也追不到女神吧。
你的婚礼,我的成人礼。
在她结婚的那天,他突然就明白了。
经历了伤痛才会成长,男孩们才能成长为男人。
然而,错过终究是错过了。
错过了就往前看吧,珍惜现任,他才是对的人。
(ps:bug吐槽,咋个男主临比赛了突然想起女主了,担心她让别人去看看不行么,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么,非得从比赛场上下来,我太尴尬了。
不过也可能符合男主性格吧,干啥都是后知后觉。
)
多一些换位思考,才能更理解他人。
最后,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追加:其实男主对女主真的很好,人真的是很不错的,虽然一个男人不成熟不容易让女生喜欢上,也容易造成后来的分手,但是像女主之前喜欢的那个学长那样,是比较成熟,非常会,就往往是渣男。
给女孩子们,也请多多包容男孩子们的不成熟,学会沟通学会引导学会理解,陪他一起长大。
陪她看的,即便她是许光汉的粉丝,也受不了这脑残编剧。
高中生都会觉得俗套满点,编剧过于俗男视角:我是运动健儿,她是校花女神,完美无瑕,问题家庭的她一定需要人保护且就是我;为追女神上同所大学,女神有对象了那一定是渣男骗子,我最终打了他替女神出气;毕业2年,我有个不错的富二代女友,但是我决定开着哥们的车和女神约会;人生关头我舍弃前程英雄救美抱得美人归;分手多年后,女神结婚都没忘了我还给我发来请柬,我在她闺房的一段深情告白让她感动落泪,我潇洒离场。
问,就这段梗概雷了你几次?
如果你是他们的身边人你会和他们交往吗?
如果你是男主的富二代女友,找个普通家庭男友想必也就图个颜值人品好吧然而被绿作何感想?
如果你是他的教练,苦心培养到省队冠军赛现场了他为了追女仔跑了,很难不心梗吧?
如果你是女主老公,婚礼当天头泛绿光你会怎样?
就算你是男主,遇到这种甩了你结婚了还要邀请你的杀人诛心女,你会前去告白吗?
烧掉请柬拉黑咒骂三年不过分吧?
建议编剧打开小脑袋瓜多看看真实社会,家暴家庭的女生不会是傻白甜而是一股负能量积累在身体和精神里,女神选了别人是对你没感觉不要妄想是眼光不好,失恋多年勇闯女生闺房还表示要不留遗憾最大可能是精神病要绑架女生女生的眼泪是吓哭的,新闻里的话可能警方狙击手已经瞄准了。
两颗星给许光汉的失恋演技和男女主颜值吧,很勉强了。
说实话,打一开始对这部电影预期值就不高。
因为个人不喜欢这个题材,本能的也会觉得剧情台词会尬,而且类似题材的电影基本上都不太行。
为什么会去看呢,1.演员配置还行。
看《想见你》入了许光汉的坑,章若楠也是我比较喜欢的长相。
2.太久没看电影,而且最近时间也比较充裕,也不太想五一期间人太多(一直以来喜欢一个人看电影,也不太喜欢周边坐太多人)。
看之前还希望电影能让我小小惊喜一下,看开还是我想多了,有笑点,但还是抵不住我全程翻白眼,疯狂和朋友在微信上吐槽来的多。
以下几个槽点: 1.女主名字。
尤咏慈。
嗯,很烂的梗。
男主练游泳的,女主叫尤咏慈,中间还有一个东北话的烂笑话。
我真的get不到这个点,很生硬,每次喊女主名字我就攥紧了拳头。
2.许光汉的台湾腔,让我看他为了高考奋斗,大学军训练军体拳我就很出戏。
我总是会觉得我在看类似于我的少女时代这种纯台湾地区的青春片,但是他的室友却又是一群东北人。
3.男主恋爱脑人设。
这个人设直接让许光汉在这部电影里面演的像个傻子。
我觉得这是编剧和导演的锅,不是演员的演技问题。
真的,还我那个活力臭屁有少年感的李子维!!!!
男主好好游泳是为了女主,发奋考大学是为了女主,为了女主和女友分手(这点我真的好气,我要单列一条单独说!!!
),为了女主放弃游泳比赛,发生事故整个比赛生涯因此报废。
事后又因此事业上比不上女主感到自卑而后悔当初的选择,女主也因此分手。
这告诉我们什么,搞事业永远在第一位啊,别因为爱情放弃自己的事业啊!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愈发觉得顾里说的那句“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非常正确!
(狗头保命) 4.前任一哭,现任必输。
为什么这个年代了,还要演这样的剧情。
现任是工具人吗?
用来消遣和排解寂寞的?
电影里面,男主当时有一个谈了半年的女朋友,后来无意间和女主又重逢了,然后主动帮女主解决困难,和女主单独出去,我当时真的想冲进荧幕里面扇男主耳光,冲他吼:“你有对象!!!
”不偏心,说实话,女主在知道男主有对象的情况下也应该拒绝男主的帮助!!
你是差他这一个朋友吗,你的问题只能他解决吗,你在遇见他之前都没碰到过问题是吧,为啥要答应??
避嫌不知道吗???
说回来,我觉得每一个对前任还没放下就展开这一段恋情的人,都是对现任的犯罪!!!
犯罪!!!
这电影看的我愈发害怕谈恋爱,我好怕我的对象还有一个恋恋不忘的人。
虽然我也知道喜欢过的人那个影子在心里永远也没法抹去,没有办法当做没发生过,但是请分清主次,别把这当深情,对现任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前任负责。
5.谜之结尾。
女主给男主寄去了结婚请帖,男主发誓不去,但是男主再他俩曾经的情侣对戒的盒子里发现了女主写的纸条,然后男主决定去婚礼了?!
(没戴眼镜没看清纸条上的字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是啥原因)然后男主的基友借机支开了女主的伴娘团,男主给女主来了一番深情告白……当时我就脑中闪过三个字:何必呢……在此不讨论结婚到底要不要请前任这件事情,但是人家的婚礼,你俩独处,给女主抒发了一通你的真情实感,你是想怎样?
而且女主的一句话也是让我震惊: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是初恋只有一个。
我????
我?????
哪一个喜欢过的人不是独一无二的呢???
初恋很特别吗??
只有初恋是最喜欢的后面的对象都是不喜欢的?
爱情也是会随着谈恋爱的次数边际效应递减还是怎样?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点点吐槽,我真的也是太恼火了。
——wxy 2021.04.30
冲着许光汉和章若楠来的,看完才知道豆瓣评分这么低。
老实说剧情有点尬,特别是高中和大学那段,有种青春男孩的自嗨纪实片的赶脚,男主与女主的错过、遗憾和相爱,题材不差,就是拍得有点浮于表面,逻辑也也没理顺。
比如影片最大的谜题就是女主大学的男票出轨跟他踢假球有什么关系,男主踢赢了比赛就能证明男票出轨?
男主一直以来都没体现有多热爱游泳,在他能在比赛关键点还愿意放弃跑去找女主就能看出比起游泳他更爱女主(当然放弃比赛这个行为也很幼稚),但凭什么他这么轻易地有“后悔”的念头呢,甚至所有选择都是自己做的,却还要把错归于女主,三观太迷惑了。
还有这部片最大的吸引点就是男女主颜值,章若楠还年轻,颜值算是怎么拍都可以,但把许光汉拍得这么老干嘛?
看得出为了这部片许光汉把身材练得很完美,但结果都是一闪而过,这都算了,但许光汉的脸,少年感都没了,要不是招牌笑容撑着,估计很多人想要退票。
当然这部片也不是没有值得赞的地方,我还是挺喜欢结尾的。
在女主结婚前与女主的告白,是给自己的爱恋做了断,也是对自己15年的青春做告别,最后穿上代表着他们共同青春的白衬衫,转头离开。
最后送上那段如此遗憾又如此白月光的台词给大家:以前看过你所有样子开心的难过的今天就想看一看眼前的你这个永远都不再属于我的样子...
我首先鄙视周潇齐因为虚无缥缈的情情爱爱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 其次我鄙视他在有女朋友的前提下还跟其他女性经常联系不清不楚对别人抱有想法 第三我鄙视他把自己的郁郁不得志归咎于自己的女朋友身上 他自己当初作出的选择 最后却说是为了别人 第四我鄙视他因为自己的原因自己心情不好借酒疯把气撒在一直都对他很好的兄弟身上 懦弱无能窝里横 第五我鄙视他因为一段爱情的失败一个大男人把自己蹉跎成那个样子 他整个人生都拘泥于情爱之中 一点理想报复和骨气都没有(哪怕最后他生活也慢慢步入了正轨) 最后我鄙视他在人家婚礼的时候跑去恶心别人 在人家大喜的日子整这一出我觉得很晦气呵呵我欣赏他的点仅仅只有他每次为了爱情勇敢拼搏的时候 比如发奋读书 比如爱的烟花 比如彻底分手后的步入正轨 但是这些也全都是因为爱情爱情 我感觉他的世界只有爱情首先我整体上是喜欢尤咏慈这个角色的 唯一的不满也只有后来他俩相遇的时候在知道周潇齐有女朋友的情况下还主动亲了上去 不过也是周潇齐恶心在先我最欣赏尤咏慈的一点就是敢爱敢恨拿得起放得下 在爱的时候全心全意去爱 在意识到爱情出现裂痕以后也会选择果断放手 其次就是她从来都有明确的目标 在读书时哪怕出现了爱情的苗头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好好读书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在恋爱时在前途与爱情的选择中哪怕有过犹豫和不舍最后也选择了自己的梦想 选择为了更好的自己而活 特别有主见有个性的女生
01中国爱情电影的奇怪之处在于,爱情总要与青春纠缠在一起。
好像只有青春期的爱情才是美好的,值得一生铭记。
这些爱情电影有着相似的模式:永远在比对青春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在缅怀“美好”青春的过程中,骗取观众泪水。
难道不是吗?
品学兼优的女学生与叛逆帅气的男同学,走到了一起;因为现实之故,两人分道扬镳。
然后让他们相遇,共同回忆往昔“美好”的岁月。
02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合理,而是在现实世界里,有多少中国人在青春期是有爱情的?
即便有,这类爱情又有多少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好感。
越是展现青春恋情的美好,越在逃避现实,构筑空中阁楼。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即便知道是假的,观众也愿意为此买单,来假性弥补他们在青春期的缺憾。
让一个人动情的最简单方式,莫过于把他陷入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里。
这是为何油腻中年男人喜欢“话当年”的原因:比之现实,过去永远笼罩着一层美好的柔光。
唯有在这些话当年的时间里,他们才能短暂逃脱现实困境,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
03在这个国度的电影里,青春都是假的,爱情就更不用说了。
至少,我们很少在中国青春电影里看到青春固有的残酷性,那部《十三棵泡桐树》也许是个例外,还有《笨鸟》。
那么,为何电影创作者在构想爱情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扯上青春呢?
原因很简单。
大部分创作者与常人一样,青春期没有爱情。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写出真实可信的青春电影呢?
他们对青春期恋情的认知,建立在通俗的青春文学或青春电影里。
于是一种约定俗成建立了,形成一种可以被挪用的爱情电影特有的叙事模式。
04青春很好拍,拍得假并不可怕。
只要往美好的方向拍,即便假的要死,大家都会拿钱包来“投票”。
观众想看的不正是虚假的青春?
来逃离真实的、恐怖的青春记忆。
而拍爱情,极度困难。
没有人能说清爱到底是什么,伯格曼也不例外。
于是将爱情与青春打包,成了稳妥又讨巧的方案。
05中国电影人惊喜地发现:当爱情与青春挂钩后,根本不用再考虑现实,尽情撒上美好的泡泡就行。
这真是一项伟大的发现,如同找到了一台永葆功效的收割机。
只要按照模式批量生产,就会有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主动跑来被收割。
于是乎,中国人熟悉的、特有的青春爱情被发明出来了。
中国爱情,人为发明的产物,完成一种集体想象。
兰波说:爱情还有待发明;没想到在中国实现了。
片子的口碑好像很两极,喜欢的人在影院里又哭又笑,觉得在两个相爱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
不喜欢的人说这感情幼稚,不过是“舔狗”配“绿茶”,如此而已。
其实,我们都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别人的人生,人性幽暗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不应该因此怀疑誓言说出口的那一刹那,相爱的真诚。
至于觉得电影幼稚的人,恐怕是忘记了那个在爱情里天真、敏感、犯傻的自己。
于我而言,却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过这样纯粹的令人心动的爱情片了。
看这样的片子,总会在某些瞬间产生微妙的代入感。
然后心里酸酸的,又甜甜的,好像有人无意间往那里打翻了一杯柠檬蜂蜜水,又漫延到四肢百骸,最后整个人都极尽酥软。
这该死的爱情啊。
喜欢周潇齐与尤咏慈的初相遇。
同往常一样上学,胡闹打架,周潇齐哪里能想到这一天会有什么不同呢?
一头乌发的女孩子,身影冷不丁地撞进了他的视野里。
明明是平静地路过,但在周潇齐的世界里是那么的惊心动魄。
一切嘈杂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如小鹿踏过琴弦般铮铮的心跳声。
倒地挨揍的他俨然变成了十足的傻瓜,不记得要还手,也感觉不到拳头落到脸上的疼痛,直到那人走出视线,他才回过神来龇牙咧嘴地继续打完这场架。
很久以后,周潇齐回忆起自己的打架生涯,想起来的不是某些占尽上风的高光时刻,而是这一场有失水准的失魂落魄。
喜欢周潇齐与尤咏慈一起经历的每一个下雨天。
第一场雨是温柔的,带来了遥远的天空的味道,两个人并肩坐在烧烤店的屋檐下,谈论着同样遥远的未来。
细雨洗刷下的世界,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温顺,当然不包括发现他们逃课的班主任。
幕天席地的雨帘好似一张巨大的五线谱,少年冲进雨里如同跳动的音符,两个奔跑的身影,谱出了一段活泼明快的旋律。
这旋律直击观众心底,那里藏着大家关于青春的回忆。
第二场雨是难过的,是来不及好好说再见的分别。
夏天的雨落在身上没那么凉,但不知道为什么人好像在打着哆嗦。
从前不觉得这个地方有那么大,大到好像蹬自行车的双腿但凡慢一点就会失去什么了。
最后还是没赶得上道别,没来得及认真告诉她心里的那份喜欢,两个人就已经隔了天涯。
尤咏慈走的这个夏天,周潇齐觉得他身体的某一部分也跟着离开了。
第三场雨是可爱的。
周潇齐拼尽全力换来的久别重逢,还没好好欢喜,就被尤咏慈一句“我有男朋友了”泼了好大一盆冷水。
还没好好悲伤,又被损友一句“没有男朋友,全世界都是敌人。
有男朋友,只要干掉一个人”这样荒谬的精神胜利大法给激励了。
雨那么大,四处腾起的水气模糊了操场上的人与景色,周潇齐的身影却十分清晰,像一只在恼人的世界里欢脱蹦跶的大傻兔子。
第四场雨是坚定的,电视台里播放着关于台风的报道,厚重的雨云底下是一整片黯淡的街景。
答应周潇齐来看比赛的女孩子,被大雨困在了出租车里。
焦灼、不安,像蚂蚁挠心。
比赛哨声响起,他冲出了体育馆去寻人。
当尤咏慈的身影出现在雨幕中时,周潇齐安心得快要哭出来,他们拥抱在一起,以往种种全都消散了,留下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他们要在一起。
台风天,变得绮丽又迷人。
喜欢周潇齐与尤咏慈在出租屋里生活的琐碎日常。
透明的玻璃杯里装着五彩缤纷的水果汁,红色的甜得人嘴角弯起了好看的弧度,绿色的把女孩子酸成了一张包子脸。
果汁有多新鲜,日子就有多鲜活。
即使是周潇齐一脸落魄地修水管,因为尤咏慈交了一次房租而生气,这样狼狈拮据的样子,都因为两个人要在一起的决心,而变得美好可爱起来。
喜欢周潇齐一身肌肉穿着粉色紧身队服,傻傻呆呆而又热情洋溢地跳着姑娘们的热场舞,不怕轻慢与嘲笑,只怕不能站在她身边;喜欢周潇齐为尤咏慈制造的那场生日烟火,全校同学都聚集在灿烂的夜色下,一个接一个表白。
荒谬又感人的场面里,最应该表白的人却只是远远地说了一句“生日快乐”,离去的背影好像《大话西游》结尾城墙底下的那只猴子;喜欢周潇齐纵身入水,奔赴尤咏慈婚礼的那个瞬间,一如他当年放弃比赛,从跳台上毅然转身,寻她而去;还有很多的难以言表的喜欢,从心里溢出来,填满了人与影院屏幕之间,那段距离的空白。
有时候感觉自己是周潇齐。
每天的快乐都是从喜欢的人跟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开始。
好像只有这个人,这张脸,这个声音,才能带来沁入心底的馨甜。
拼命做很多事,从遮遮掩掩、莽莽撞撞到堂而皇之。
每日计算与那人的距离,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幻想,心在悲喜的河流里浮沉不定。
还有无论怎么表示,喜欢的人都无动于衷,只能在暗地里忧伤地叹气,唉,生活怎么这么多烦恼啦。
有时候又觉得自己是尤咏慈。
缺乏安全感,希望有一个温和而强大的人站在自己身后。
感到撑不下去的时候,伸手可以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
也想成为别人的避风港,在他筋疲力竭的时候,用丰满的羽翼为他挡住这世界的风风雨雨。
像周潇齐的那个自己,是少年时的我,满心满眼只有喜欢的那个人,为了爱情,可以奋不顾身。
宁愿燃烧自己,也要放一场烟火。
像尤咏慈的那个自己,是长大后的我,面对爱情,面对婚姻,多了几分审慎与思考。
喜不喜欢,合不合适,结不结婚,终究是三件不同的事。
故事的结局不是常规的令人期待的走向,现实不是童话,走散了的人可能寻不回,但曾经有过那么相爱的日子,就很幸运啦。
如果时光倒转,回到初相识的那天,周潇齐还是会睁大双眼,让那抹靓丽的身影撞进自己的视野里,脑海里以及跳动的心脏里。
太难看了,看过最烂的烂片,心疼我的钱[笑cry][笑cry][笑cry]和姐妹一直吐槽!
编剧小学水平,例如高考、复读还有游泳比赛啥的都没有常识,一切都不合常理都是为了他们的爱情服务[允悲]!
逻辑崩盘,男主一见钟情的爱这么长情,还有男主的台湾腔就很离谱!
莫名其妙,女主开始养鱼后面知道男主有女朋友(工具人)还和他暧昧不清,三观不正就很完蛋!
而且最难忍受的是这些梗都是十年前的狗血言情小说水平,我们把剧情猜了百分之八十。
对了,还有那个男主角因为女主角不接电话放弃比赛,我都要骂一句恋爱脑活该后面再也不能游泳,能不能接地气一点啊!
我很讨厌男主角人设开始是舔狗令人厌烦,后面是渣男令人窒息!
就是为了圈钱,割韭菜,这个热搜……我现在非常后悔,心疼我的钱,浪费我时间,看得我尴尬死了!
有比我小几岁的最近让我去看这个电影,并且不明白,两个人那么的相爱,最后凭什么不能在一起。
她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和一个完全让她想不到父亲的人 或者说是能够把她从童年那种痛苦中拯救的人 这样她才能一直有信心的迈向新的生活 所以她说
她相信男主就是那个能和她好好过日子的人 两个人相爱 无论什么困难都能走下去 的那个对的人影片前半部分女主对人生是很失望的 真的很怕碰到一个和父亲一样的人 一点点都能让她爆炸 当她意识到 他们以后的生活将会不停的因为这种事吵架,人是不会改变的,不会因为吵完了就会改变想法
人都会把没选择的路不停美化,就像男主抱怨的那样,所以他说后悔。
而她也忍受不了男生把一切都怪在女生身上,好像他的幸福是因为她,他全部努力也是因为她,他的痛苦更是因为她,这样的爱让人很难承受。
不能在一起 是两人的经历和性格导致的,不是说她不爱他了或者否定他对自己的爱,只是接受不了,男主无法愈合她的痛苦 甚至她害怕这种伤痛在今后会反复揭开,而她无能为力。
从b站截的图,希望up主不介意再看男主的这句话,我就觉得他确实非常的幼稚没有长大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