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订阅号了解到,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暑期档全是国产片。
在豆瓣4分5分6分的片儿里挑一部去看,怎么都下不去手。
恰好得知这部要上映,果断去看了。
打分的话,问了同伴,说是“三星不能更多”,这是一部有纪念意义的电影,我其实没啥心思看,后面的反转其实还不错,只是我没太专心,于是就三星啦。
里面有个细节,最后优盘谁捡走了,有三种可能噢。
女医生SI里逃生两回,然后出乎意料地聪明敏捷,看到可疑大巴也不通知警察,而是自己上车埋伏,很不寻常啊!
請容許我先吐糟!
投資方跟發行商,甚至院線究竟是甚麼樣的眼光?
放着這樣難得有條理,編,導,演,幕後均是水準以上的不宣傳,不推廣?!
中國的電影的走向真的令人捉急!
回歸影評:電影明顯改壞了名字‘驚天大逆轉’!?
要擔得起‘驚天’和‘大’,觀眾未必不賣賬;以好萊塢動不動的大規模的水平來說,這部的佈局真算不上驚天和大,逆轉才是重點!
片種屬驚慄懸疑燒腦,個人的要求的是故事要合理和情節吸引,逆轉追查的是誰是真正的炸彈兇徒?
目的是甚麼?
有人早猜得着,有人猜不着,無論猜到猜不到也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能否做到起承轉合去交待原因和過程,推進的時候能否讓觀眾欲罷不能,逆轉最少做到了!
天衣無縫是懸疑推理的最高鏡界,故事要不犯駁,不把觀眾當白痴,不要平舖直述,也不要複雜得讓觀眾看不懂,恰如其分是最難把握的,交待的過程要有趣,有伏線,逆轉起碼值80/100分。
下乘的驚慄片總愛買弄暴力跟血腥,大量放大這類鏡頭和情節,可幸的是逆轉没有故意賣弄暴力血腥,有些殺人的場面更用暗場交待,覺得安排得很好。
導演控製場面很到位,無論攝影,剪接,動作特技,配樂都很有水準,流暢度值90/100分。
以下是有劇透的分界線:==============================================================看到有別的評論稱讚鍾漢良演的變態弟弟在最後那十分鐘的演出很出色,可能因為能看到臉,看到表情,所以給觀眾留下的印像比較深,但我想說相對演面具人的難度,演個心理變態的狂徒只是很正常的發揮。
不知看過的觀眾在電影完結後,有多少會回想起鍾漢良是如何演戴上面具人的兩兄弟?
回想一下:面具人哥哥唯一一場活着的情節是第一次跟心理醫生的治療面談,也是弟弟故意為他驚天的計劃作出的安排,當時哥哥在談話和行動中所表現出的瑟縮,猶疑,甚至微拘僂着身軀地簽下名字,那是樣樣不如弟弟的哥哥;之後再出現的面具人已經是殺掉了哥哥的弟弟,在面對醫,警所表現出來的自信和瘋狂,甚至是走路的方式,身體和動作,每個細微的處理,都在區別那是弟弟在裝成哥哥。
再回想就明白為甚麼弟弟跟心理醫生見面時所表現的傷心有些做作,跟警方一起時的擔心也做作,因為親手幹掉哥哥的弟弟所表現出來的不是真傷心!
鍾漢良負責演的弟弟在演出傷心和擔憂,而鍾漢良這 ‘演’拿扭得很準繩!
相對鍾漢良的雙子人設,李政宰的拚命三郎或的警察是太過正路的角色,這樣的角弝對經驗豐富的李政宰來說絕對是駕輕就熟,唯一是特多動作的戲份,最長的一段更仿佛是成龍上身,獨闖賭波集團的大本營,單挑數十賭波集團的壞蛋,動作戲雖然緊湊卻没甚說服力。
心理醫生是個吃重的角色,朗月婷作為新人來說,印像挺不錯,她的面孔不太像中港台的演員,也没有撞臉的問題,而朗月婷的表現算不過不失,最後被追殺的一段表現比較突出。
除了李政宰單挑的劇情,安排警察跟醫生的感情線也是敗筆,屬多此一舉也毫無說服力。
<图片1>声明:我觉得这部片子有极大可能性是要拍第二部的,如果那样,很多问题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所以本次分析,是基于“导演很牛逼不打算拍第二部”的基础上。
问题一:也是最多人困惑的问题,片尾捡走U盘的手是谁的?
(没错,有彩蛋的,小傻瓜)这个问题看似很悬,其实只要我们回想一下,有谁知道U盘的存在?
郭家兄弟俩,黑帮老大,杨医生,男警官。
其中,男警官和杨医生当时都在那辆被撞飞的车上,因为男警官跟上司通电话时说“我现在送杨医生去医院”。
所以,他们两人最后都被撞死了,排除两人。
黑帮老大,在秘密办公室枪战的时候,被郭志华一枪爆头,排除。
郭志华,被男警官一枪打到脸上,从阳台摔下死亡,排除。
那么就只剩下郭志达,这个“据弟弟说”已经被杀死的人。
而且全片,我刷了两遍,没有任何一个人戴过片尾出现的手环,而郭志达的手,从来没有人见过。
再次声明,我的分析不考虑有第二部,所以终极boss的这种可能性不在我的设想之内。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郭志达没死,他拿走了U盘。
问题二:弟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假扮哥哥的?
这一点,弟弟没有说谎。
从第二次见面,就是弟弟出场了,有几处明显的细节能够证明。
第一,如果仔细听,你会发现,弟弟是钟汉良的原声,哥哥的配音更加嘶哑。
第二,哥哥嗑瓜子,是将瓜子壳随意地吐在地上,而弟弟嗑完瓜子,是将瓜子壳一正一反地排列在桌上。
第三,就是弟弟在车上签字的笔顺,先写“大”字,和哥哥先写走“之”不一样。
网上最受争议的,基本就是这两个问题。
那么整个事件,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有一个重点,女医生虽然最后没有拿到U盘,但她确实不是无辜的,她参与了郭氏兄弟的计划。
至于参与了多少,院长认为,在大巴沉海之前她都是知道的,但不知道U盘的存在。
所以完整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郭志达作为杨医生的特殊病人,他希望杨医生能够帮自己联系整容医院,无论是出于性格原因还是为了掩饰身份,他没有自己直接去联系,而是通过杨医生的手机,这也就是那个整容电话会打给“够漂亮了,没有必要整容”的杨医生的原因。
郭志达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已经成功和杨医生达成了合作关系,他说:“杨医生是好人,我要报答你。
”但是弟弟郭志华,并不想和杨医生分这杯羹,这在后面会说。
后来在警车上,弟弟假扮的郭志达问杨医生,“你是不是跟他们一伙儿的?
”杨医生回答说:“我跟你才是一伙儿的。
”这时候的杨医生,以为自己对面坐的是郭志达,所以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而之后,杨医生的反应更加反常。
作为一个普通的医生,当被卷入一起爆炸袭击事件时,谁会不想着全身而退?
但是杨医生却一副要参与其中的样子,因为她是要为郭志达的计划提供帮助。
传播炸弹信息的是她,提出让姜警官和郭志达赌博的人是她,拦住姜警官打人,说赶紧进行下一步的也是她。
她的不正常表现,实在是太明显了。
在面具人(郭志华)与姜警官第二次赌时,面具人让姜警官对着杨医生的头开一枪。
这时候注意杨医生的眼神,不是单纯的害怕,而是难以置信,她一直看着面具人似乎在求证什么,其实她想说的是:“我跟你是一伙儿的,难道你要杀了我吗?
”也就是从这时起,杨医生感到了危机,原来自己只是面具人的一颗棋子。
但她并没有发现面具后面的是弟弟郭志华(直到最后看到签名她才意识到今天面对的一直是弟弟)。
所以当他们得救后在指挥部看到了弟弟,杨医生走过去求证:“你哥哥让你买巨远队,你买了吗?
”当弟弟告诉她被骗了后,她才会哭得这么伤心。
不单单是因为被利用了,而是因为她意识到,郭志达曾经许诺过自己的利益都不算数了。
而之后她在出租屋里看管道图,看似不经意地把紫外线灯打开,又把租大巴的信息递给姜警官,很有可能是她想把一切都曝光在警察面前,她想看看,郭志达欺骗了她,究竟想干什么。
她希望警察可以在JPS公司截住郭志达,或者可以截住大巴,但她没有料到的是,最后有跳海假死这一出。
所以全程行动都是弟弟郭志华以哥哥的身份做的。
最后有一个镜头姜警官回忆自己倒车时看到和联想到的,那是面具人在闪光弹爆炸后逃出,换了一身西装出现在指挥小组,之后又换上球迷的衣服离开球场,进入了管道炸弹摘除的地方,杀了拆弹小组的人,换上了他的特工服。
最后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哥哥没死?
哥哥没死,弟弟说的是谎话。
影片刚开始,真正的哥哥就问杨医生:“你听说过人可以把自己淹死在浴缸里吗?
”而后来弟弟说的正是他把哥哥杀死在了浴缸里。
这就很奇怪了,巧合也说不过去,一个人难道能够预料到自己会以何种方式死去吗?
唯一的解释是,这是兄弟俩统一的口径,哥哥没死。
第二,DNA是怎么比对成功的?
DNA的结果对比,我是怀疑的。
因为警察手下说的是“和郭志达留在医院的血液样本匹配”,也许郭志达在医院留下的血液样本根本就不是他的,而正是大巴后备箱里那个无名尸体的呢?
那么匹配成功,也不过是金蚕脱壳的假象罢了。
第三,大巴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兄弟啊,我的已经够了,你的还是归你吧。
”借女警官的口,我们知道了这讲的是基督教里两兄弟身份互换的故事。
那么在郭氏兄弟身上,他们换的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弟弟以巴士跳海假死事件伪造了哥哥的死亡,事后,他本想拿着黑钥匙里的钱隐姓埋名。
而哥哥联系整容医生进行面部修复,以后将会以弟弟郭志华的名义继续生活下去。
兄弟俩,一个带着钱从明处走向暗处,一个整容后,重新生活在光明之下。
这才是他们的“逆转”。
好的电影会引人入胜渐入佳境,名字很唬人,正常的感官思维会把这起案件定位为一个有“双子情节”的变态狂对现实中不忍“Loser”加身的泄愤,转而把这种愤怒加在了报复一座城市上,因循守旧地走上寻找歹徒营救人质的传统套路,轻松锁定凶手、轻松答对问题、轻松赢得赌注、轻松拿下炸弹……一切都太过顺利,直觉不会这么简单,果然疯子早已不是疯子,只是我们已经对先入为主的人设深信不疑,随着故事的推进,一切都逆转着我们正常的思维,一场高智商的犯罪浮出水面,这部中韩合拍片因其在悬疑动作类型片中的大胆尝试和相对完整的表现而让人印象深刻,钟汉良奉献了近期三部作品中最成功的一次演出,这个绝大多数时间都藏在面具之下狰狞的脸都难以和西装笔挺文质彬彬的面孔联系在一起,凶相毕露的时刻,那张脸让人倒吸寒气。
巧妙的剧情设置,高超的节奏配乐,将故事的情节发展层层推到高潮;从反派精心设计的大局,到之后的破局,再到后半段的反转,都将细丝极恐的悬疑感发挥到极致,并在这场“游戏”中发挥着决定“输赢”的巨大能量!
《惊天大逆转》从表面上看仅仅只是一部主打推理的悬疑大片,实则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命题;影片从解开层层谜团,到真相大白的一刻,似乎都在预示着故事的结局,然而这些却都是被蒙蔽的“假象”;当三重赌局被无限“逆转”,当真相被各种“黑幕”所蒙蔽,这场看似快要结束的“游戏”,才只是一个开始。
“不怕输,输不怕,怕不输。
”哥哥所设定的三重赌局一直被杨博士所蔑视,但她却不曾想到这是引导对手走向自己目标的一个砝码。
在第一局中哥哥绑架了球员的老婆,然后让弟弟押宝巨远队赢,没成想却被杨博士通过外卖套话出了绑架地点,而此时杨博士已经充分获得了警方的信任,由此引得警方顺利的找到了哥哥的住址,并发现炸弹的位置。
在第二局中杨博士与哥哥打赌,输的一方要说出炸弹的位置,而此时球员的状态却越来越差,但是哥哥却意外地说出了炸弹的位置,看似是想引爆炸弹,实则却是为了逃跑,因此想方设法让警方封闭天然气管道,将杨博士与警察当作他计划的“牺牲品”,而此时他并没有用真正的炸弹,而是为第三局留下“伏笔”。
在第三局中,哥哥引导警察消灭了所有的赌球集团,并在墙上留下地图引起警察的注意,而此时他并有像自己曾经预想的那样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想要得到关注与理解,却不清楚自己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想让自己绑在身上的炸弹有意义,却没成想警察并没有因此“上钩”;当警察把笔录交还给医生,却发现两次的签名并不是同一个人;此时杨博士终于了解了“真相”,但却想不到弟弟假冒哥哥仅仅只是为了夺取赌局集团的黑钥匙,更不会想到此时的真相还仅仅只是自己所看到的“真相”。
“我的已经够了,你的还是归你。
”,郭志达在片中引用的台词并不只是为了表面的计划,更多的是想“批判”哥哥曾经对他的欺骗,而警察的一切推理和破案也完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所设计的一系列“炸弹风云”,无非都是为了搞定赌球集团;其实很多时候天使和魔鬼的差距不过只是一步之遥,精明的弟弟是众人眼中的天使,哥哥却是众人眼中的魔鬼,看似是人格的泯灭,实则却是人性的使然,而他们伪装自己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世界的荒芜,用假装坚强的心去掩饰自己缺少的那份安全感。
郭志达的计划始终都是一如既往的“顺利”,从球场五万人吸引到警察的视线,到诱导警察打开赌局集团的通道,从而拿走黑钥匙,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而此时他却被上帝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为此只能撕掉天使的面具,暴露出魔鬼的一面;看似输掉了这场比赛,实则却是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当黑钥匙的归宿最终成为了谜题,当赢和输的对立面不知如何去定义,似乎一切都变得“迎刃而解;”因为郭志达在遵守了自己“规则”的同时,早已将输的“智慧”定入了自己的第三重赌局中…个人评分:9.5
片子的名字都是一言难尽,本来不想看的,后来朋友们都说,惊艳啊,才来补一补。
故事挺烧脑,反转特别出彩。
剧情在线,演技在线,智商在线。
反派出了许多难题,一边留下破绽,一边挑衅,看的时候又紧张又悬疑,而且不知道最终走向是什么。
尤其是钟汉良啊,以前也喜欢看,就是帅啊。
这次,没想到啊,没想到,演技太炸了。
两个角色之间转换自然,就凭眼神就能明显区分。
打斗的戏分,也特别紧张好看。
整体来说,本片讲了一个很不错的故事,一开始就直切主题,气氛紧张,节奏不拖沓。
虽然我一直等待的“大逆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是每一层的线索揭秘,逻辑比较合理,说服力强。
带着面具的钟汉良演技出神入化,也能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部分情节的韩剧“欧巴”风格显得有些不着调。
倒是很有欧美恐怖片结局的风格。
从剧情节奏和气氛营造来看,本片也是非常可圈可点。
虽然情节安排中有很多bug,但在较快节奏带动之下,对观影感受影响较小,还带来了很高娱乐性。
身为中韩合拍片,本片却有着浓烈的美式悬疑风格。
说起气氛营造,不得不说前九十分钟对最后的五分钟逆转高潮铺垫略长, 把别人的光鲜亮丽的衣服拿过来穿,还穿出了自己的花样,虽然远没有一部纯原创故事那样,但还是值得表扬!
(开篇先吐槽一下这个片名╮(╯▽╰)╭我说导演啊,从电影看你也不是个中二的人,为毛就取这么个中二的名字呢?!
要不是看评论还可以的悬疑片,我是绝对不会去看的!
)好了,言归正传。
先来点评一下电影吧。
实话实说:离本类型神片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全体主创人员请不要沾沾自喜,记得再接再厉啊。
作为一个典型的推理迷,作为一个韩影类型片的老司机,我可是一眼就看出了本片导演的“稚嫩之处”:主要瑕疵还是节奏和套路吧。
但是严苛如我,这部片子是可以给到80分的,作为一部国产的(我知道中韩合拍,但是主导方明显是中方)小众题材电影,这次呈现出来的水准绝对是可以令大多数人满意的,即使如我所说,很多套路前面都已经猜到,但当所谓逆转真正来临的时候,还真的会被shock到,很久没有过这样的现场观影体验了,值得表扬。
不过其中导演最多只能拿70分,其他的是靠演员90分的表演和韩国顶级的制作团体撑起来的,所以希望导演此后积极进取,尽快把自己提升到75分甚至80分,再加上顶级制作团队和优秀的演员,相信国产悬疑犯罪神片就指日可待啦\(≧▽≦)/呃,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到我就以为我一言不合又要开脑洞了o(╯□╰)o实在不好意思啊,因为太忙,上回匆匆忙忙码了一篇自以为是的所谓烧脑长评就坑了。
这次呢,因为一开始确实带着点不屑去看的,前期没那么认真观察,看到评论区也已经有很多朋友提出很多猜想和分析,所以就不班门弄斧学人家搞“烧脑”了。
既然如此,这回写点什么呢?
我想,是时候认真一次,回归一下主题吧。
行文有剧透……的吧,建议观后看。
众韩影迷周知,韩影犯罪题材或悬疑题材对人性的探讨、对社会现实的反应、和对政府的批判是主流。
包括与本片有着相似“变态”男主出现的,我糙哥的神演技作品《追击者》正是这样一部典型。
巧的很,我最近正在读一本关于科普“精神变态者”的心理学书籍,这使我终于明白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为什么世界各国都会产出以变态杀手这样的点来反应社会现实的电影?
或许有很多人认为,那是电影里发生的特例,现实中并不会有这么多的“变态”,所以其实没有什么普适性吧。
而我刚刚学到的是,所谓的精神变态者,其实取决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评判标准之下。
即“他所处的社会所不能接受的、非正常的”,则称为“变态”,也就是说可能具有同样行为的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是否是精神变态者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心理医生所诊断的结果也不一样。
那么,一个社会如何面对这样的(或疑似)“精神变态者”;或一个人遭遇了什么就成为了一个精神变态者,是不是很能立体地反应出许多现实社会问题呢?
具体到《惊天大逆转》这部电影,我们已知的是,最后逆转出来的那个罪犯确实是个“变态”。
但是这个主题却由于剧情的不断逆转导致了它产生了“究竟是探讨人性,还是以人格扭曲探讨社会现实”的有趣二义性。
首先,按照当前剧本的明面意义。
高智商的精英弟弟为了钱——为了拿回被loser哥哥赌球输掉的家业杀了哥哥李代桃僵制造了一系列“炸弹疑云”,搞定了赌球集团,又安排好了替罪羊……那么按照这个剧情,这就是“人性”议题了。
女主自以为是地论断过,精英弟弟是天使,loser身份的哥哥是魔鬼。
但是呢,开头那个真郭志达曾经说过女主是个好人“和我弟弟一样都是好人”,这样一个以弟弟为豪的loser哥哥却被弟弟谋杀替罪了。
天使?
魔鬼?
孰善孰恶?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个精明、变态的弟弟真的是个正常人吗?
看到最后全场很多人和女主终于有了一次共鸣,那就是“该进精神病院的不是你哥哥,而是你”。
没错,这个哥哥啊,确实是个loser,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从小到大应该都是个问题男孩,处处不如弟弟优秀。
嗜赌输掉了家业,当然了这家业大约也是得归弟弟,但还是改不了嗜赌成性——自己不赌了还打算教人赌,但是这个人真的有心理问题吗?
开篇告诉我们哥哥是被怀疑因为烧伤事件导致患有PTSD而被送来给心理医生治疗的。
我查了一下资料得知PTSD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经历或目睹威胁生命的事件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表象可能有“发噩梦、头脑中不时记忆闪回,并有睡眠困难,感觉与人分离和疏远”可是我们看片头那个郭志达,哪里有这种倾向啊?
反倒是书里有一个很应景的例子,同一个家庭的兄弟俩,一个捣蛋惹祸典型的坏学生麻烦精,另一个乖巧顺从擅长念书。
但是众人眼中的那个坏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爱撒谎惹祸往往是随着“成长期”的贪玩、叛逆所表现出来多于常人的自私、不求上进而已。
而那个乖顺的“好孩子”却会有时常出乎意料的“反常”行为,比如对他人莫名其妙的敌意和恶意捉弄,且毫无知错之意,随口编造自负又阴险的谎言令人心生恶寒……这样的人才是真危险。
所以嗜赌到倾家荡产的人是真的有心理疾病吗?
我不太赞同。
那么我们再反观一下身为天使的精英弟弟。
现在我们看完全片了,对这个人物的认知不再仅仅局限于他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那一面,回想一下他隐藏真面目后干的那些事儿,除了阴谋、谋略,是不是还有很多的时候透着由衷的异于常人的“诡异”?
比如用炸弹捉弄警察被球迷群殴时的兴奋,比如旁观警察被军用弃械改装品折磨得快支撑不住时的傲慢,又比如逃亡时毫不惜命地撞击警车时的疯狂……这些细节确实是他阴谋的一个部分,但是却真切地反映出其内心之扭曲。
其实他的目标只是一个U盘,但是过程中他对无关人员的戕害和对亲人的灭绝人伦的杀戮却无不暴露出内心的反社会心态和无是非善恶观的可怕。
记得在篮球场关于C罗儿子的那个赌,警察气得以爆头“威胁”时,弟弟说了一段激怒他的话“你现在拿枪指着别人的头爽吧?
就像我用炸弹控制了5万人的性命一样,所有人都在你的操控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赌徒的话,这是精神变态者内心真实的独白啊。
其实精英智商这么高,完全可以想想别的法子去弄那个U盘,但是他偏偏搞得全城警察出动,把局布的这么大,仅仅是因为手法需要吗?
让我们再回想一下河正宇在《追击者》里饰演的变态杀人狂,虽然他跟本片的变态弟弟各有各的表象,但倒是有一个共同点,都会西装革履地出现在日常生活里,像一个真绅士。
这里的钟汉良一旦换上西装戴上眼镜就会有礼恭谦、切实地为哥哥担心着想无异于常人,他的所有罪恶总是藏在面具之下。
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犯罪需要,更是因为“精神变态者”,往往会同时伴有表演型人格,就像他们那么多年在大众眼里必须要扮演一个好孩子。
这不同于世人理解的那种“疯子”式的精神病患者犯病杀人,这是一种人格的缺陷。
这种人是在清醒的前提下犯案,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其实是一片荒芜:没有是非观,没有对其他生命的怜悯,只有极端的自我和绝对的自负。
就拿对医生的态度来说,你看到的他对医生善的时刻都是因为要伪装自己,因为医生有“为我所用”的条件。
而事实上如果你仔细观察钟汉良的表演,在很多次医生自作聪明的时候、在警察被误导的时候,他的嘴角表达出的是自负的轻蔑。
还有在警车上得到医生承诺跟自己一伙时,那个对女警“不必要”的挑衅。
说到这里,到底是人性泯灭,还是人格使然?
关于这部影片你有自己的定论了吗?
其实哪一种都好,哪一种都说得通,也值得深入探讨,这也算是这个电影超出一般国产水平的一个论据吧。
但是无论哪一种你都会发现,这样的人和事在现实里其实是很有可能存在的,当然通常情形不至于这么严重。
据说有心理专家论断,当前人类群体有“精神变态者”倾向的概率是2%3%,而且一般情况下不易察觉。
无论这个数据是否精准,最可怕的永远是我们对这种人群的认知,以及对整个社会上其他人的认知。
就像这个电影里的心理医生,她身为博士总是被自作聪明蒙蔽的根本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和普通人一样去常规地判断精英和loser吗?
警察也好、赌球集团的老大和狗腿也好,一个个被搞得人仰马翻的开端都是因为本质上就没有把这个烧伤的面具“loser”放在眼里,也没有人真切去关注过那个面具下的郭志达到底去哪儿了。
就像《追击者》里河正宇对社会底层的应召女残酷到令人绝望的台词“你有什么活下去的理由吗?
……可是说出来也没有人会来救你的”。
不管钟汉良扮演的弟弟是真有人格障碍也好,还是人性泯灭也罢,他赢的筹码其实一直都是像哥哥那样的loser根本不会被人关注并拯救不是吗?
所以有的时候,也许对他人、对社会多一点关注,对“loser”少一点不屑,也许在关键时刻能自救呢。
好了,最最最后说一句,这部电影我是绝对不会给五星的。
因为……钟汉良虽然你演得很好,但是我心目中的变态杀人狂第一名永远是我糙哥河正宇╮(╯▽╰)╭除非你下次再演一个呗^o^或者第二部把糙哥也拐来,让我们感受一下谁更变态吧\(≧▽≦)/
个人打分:3.4 星
一个“预言”、一场球赛、一笔钱、一个凶手。
把一个简单的故事绕复杂是所谓“烧脑”,那么把一个复杂的案件理清晰掰容易呢?
——案件报告。
在案件报告上加上镜头语言、声音效果、表演刻画后,影片腾腾出炉。
《惊天大逆转》 好莱坞剧作结构上习惯用三段式,说是三段但和我们字面上的“起、承、转、合”类似。
整体拷贝好莱坞的韩国人找到了他们商业片的“新”模式,即四段式结构。
以中文字面理解,是“起、承、转、翻、合”。
虽只是多出一个“翻”,但实际特有意义,效果也很显著。
为何说简单的翻就翻出了不同呢?
其实它背后的逻辑是观众的进化。
电影发明之初的观众更习惯书本阅读、舞台剧、歌舞剧,火车一过来,就会吓一跳。
发展至3D,观众开始需要立体;发展至杜比,观众开始需要优质立体声;发展至VR,观众开始需要沉浸。
起初观众们的需要确实都是被动式的,但经由发明人的不停推广、改动、调整,渐渐形成新的样式,观众也渐渐化被动为主动。
所以好的电影工作者首先应该是好的观众服务者,为了服务到位,需要不停研究、试错、改良。
由于观众作为人群整体的不停改变进化,而把电影从视听到剧作不停的推动演进。
当好莱坞式大三段观众们开始感觉冗长、易猜、模式化时,新的小四段式毛遂自荐,脱颖而出而出。
剧本为一剧之本,本立住码好,影片好看成了一半。
剩下一半应该是导演的视听+演员的表演+后期的制作。
非常可惜,《惊天大逆转》只成了这一半。
因为不纯了。
电影有其纯度,在所有均由导演把控的剧组,导演本人是否敬业直接关系着全片气韵所在。
而在合拍电影中,除去语言交流、工作方式,片方往往寄希望于外援和理论上的制片人把控力——即制片人有能力平衡剧作、导演、表演以及所有外援,将他们各司其职浑然一体。
这显然比较荒唐:因为这样的制片人首先应当是编剧之一:足够了解、理解剧本;其次清晰知道怎样层次的导演和怎样状态的女主搭得上这个级别的剧作;然后用有风格的导演和懂表演得女主;最后和所有外援(其实是主力)一起配合。
既有识人之能又有用人之权之人不能是最有权钱的我?!
怎么可能!
编剧的纯度是其时时的服务意识。
是习惯性的。
导演的纯度是其个人能力强化和反思沟通。
是思考式的。
演员的纯度是生活、放空、单纯偏执的追求。
是肉体式的。
制片人的纯度是清晰、明白、知道哪块儿归哪块儿。
是智力型的。
出品方可以不相信服务的习惯,不相信思考的维度,甚至不相信肉体的努力。
但毫不相信人类的智商,始终是距离明智的亘古最大壁垒。
观众们不需要说明,可本能觉得别扭。
编剧的委屈最大,但有苦说不出。
导演和女主最为开心,所有职业、专业、敬业人士陪他们好好的过了回家家。
最终效果还随着彩蛋带的不错。
于是似乎除了不舒服,也就没人再去理会一部本可以非常精彩异常出色的影片变得马马虎虎、模模糊糊、稀稀拉拉的了。
总之,《惊天大逆转》是一个导演带着一个女演员颠簸到韩国跟拍一场亚冠决赛的故事。
途中经历了韩国社会的种种阴暗、发现了韩国人类的样样险恶、最后解决首尔危机。
除导演、编剧、女演员外,无论团队、后期还是包装,都是韩国人。
简单点说,这是部中国借给韩国资金、剧本、导演、女主的片子。
是部可惜了剧本和摄制团队的片子。
就像稀饭甩在咖喱粉上,单择哪样都挺好,糊弄进肚子营养也够,但如此就值得夸厨子了?
作为几乎没机会吃上人饭的观众,我们除了同情,更多的是否有些许时间、精力、能力放在厨艺本身?
电影本身挺简单,观众始终很简单。
将简单变复杂不是本事,将简单回归简单才是能力,以及一点基本的道德。
文/梦里诗书 何般的故事能配得上《惊天大逆转》的命题?
本以又是一场博以噱头的庸作,却意外收获了一份难得的惊喜,中国导演李骏的执导,以逆转为名将悬疑的呼之欲出,在韩国上演了一场颇为惊艳的犯罪电影。
中韩合拍片近年来可谓层出不穷,却鲜有佳作,无论是早年便也声名鹊起的郭在容,还是英才初露的张哲洙,执导的中国电影皆只能用折戟沉沙来形容,但《惊天大逆转》却逆转了这一魔咒,电影以一场中韩足球的对决为展开,赌球集团的暗中操控,关乎万人性命的生死时速。
层层预设的阴谋成为了电影一次次逆转引入入胜的节点,对于电影节奏出色的掌控,为人所见导演李骏全然不逊于韩国导演的执导功底。
钟汉良与李政宰在电影中所上演的双雄对决,亦成为了电影的看点所在,钟汉良在《惊天大逆转》中所要饰演的这个角色需要的演技担当并不逊于《三人行》中的高智悍匪,他在电影中不仅一人分饰两角,而对于这个既要体现心理疾病,又要玩转心计的人物,有着很好的表现力,以此形成了一种真正得以能深植人物的不寒而栗,而对于李政宰这一人物来说,他在电影中并没有沦为脸谱化的警察形象,电影对这一人物接地气的塑造,使其有着一如布鲁斯·威利斯在《虎胆龙威》的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给人的观感从整体来说达到了一种好莱坞动作片一气呵成的快节奏,虽然在结束的细思之后,电影的某些细节令人感觉着那么些许为了反转而转折的刻意,女主的演技台词亦有着尴尬之处,但瑕不掩瑜,并无可否认《惊天大逆转》本身的高完成度,在此虽不做过多剧透,但可以说李骏在这部电影中真正找到了中韩电影能得以平衡的支点,以悬疑入胜,对人性善恶的洞悉,都使之反比毫无地气可言的韩导中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一部诚意十足的悬疑电影。
漂亮的逆转使《惊天大逆转》成为了一部中韩演员和导演不再支离的电影,而对苛求剧情的悬疑电影来说这一点更尤为难得。
其实四星高了点,但导演真球迷,必须鼓励啊。巨远恒大……节奏上还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好多细节过多的回放,显得有些拖沓。但整体来说还是很实在的讲故事的。两位男主角很棒,郎月婷不评论……这片儿的韩国血统还真是很深。
可以给3.5 有反转 女主不太好看
钟汉良演技真是渣渣,台词功底简直是烂到没有啊
这片怎么会这么高的分,剪接生硬,女主尴尬,说中文尴尬,说英文尴尬,一皱眉尴尬死了,说是大反转,还没看一半都能猜到了,各种老套的情节,唯一能看的就是李政宰,也被导演弄的不伦不类的。还有那个U盘,你都计划好了要跳江,去的时候就TM不能带个防水袋?
女主角全程那么烦人的电影也不是很常见
踏马达快告诉我最后拿u盘的是谁!不然我睡不捉啊啊啊!ps,求求宰叔全程韩语别配音了太low!太阳帅没边儿辣额滴神呐!
反派逻辑和计谋都是能自洽的,这点好评。但是朗月婷演技,还有几个人的台词真的太差劲了,差评!
“兄弟阿,我的已经够了,你的仍归你罢。”万万没想到Lost之后再玩起旧约创世纪jacob和esau梗的是一部国产悬疑片!故事不过分挑战但也不侮辱观众智商。李政宰全片颜值和苏值担当,因为钟汉良特意抛开这些来告诉你一个演员如何不用脸演戏却演技大爆发,最后十分钟不要眨眼。
丑的只是假变态,帅的才是真慎人,钟汉良拎着斧头出来时吓得我手机都掉了。
bug和五毛设计太多了,可能因为大家聚焦于反转点的故作玄虚,所以把这些都忽略了。剧情结尾交代的挺清楚了,也米有太惊世骇俗的脑洞,彩蛋除了引出续集或给出开放结局,确实没有实质上能让人信服的翻盘线索,真的不知道一群人为什么针对这个彩蛋这么激动。而且整体感觉挺青涩的,整体水准真的不算高。
情节很紧凑,镜头和节奏却是不紧不慢,心理梗和足球梗都不见出彩。韩国警探大破华人罪犯,抱得华裔美人归,拿这种配置来混华语市场,有点奇怪吧?
中韩合拍高智商悬疑电影,李政宰的中文配音太让人感觉不搭调,剧情反转不断但影片结局的反转太刻意。特效场面有点廉价 ★★★☆
国产悬疑犯罪动作片的里程碑式作品,导演与编剧的核心主创皆为国人,韩方则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和宽松“自嘲”氛围,很有想法的合作。钟汉良+李政宰的强强联手完美诠释何为高级表演的格局与细节。
四星半,钟汉良真是良材,戏路如此之宽又驾驭得住,单这个月就三部他上演,呵呵我从不识其人到转粉了。缺点在于太过美化棒警,以及少量细节(如发现荧光灯、煤气网和旧约语)倚赖于神来的顿悟,其他都还很到位。末勾尤为添彩,国货越发争气了。希望这个男优别再这独那派的,安心做个让人捧的好戏子。
2.7/首映礼,钟汉良的表演居然有被惊喜到,比近期那两部都好,加半星。李政宰和郎月婷太不搭,郎月婷表演有点像夏有乔木里的吴亦凡。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剧作,剧情基本都能猜到,坑太多,导演自己都补不上,标签还悬疑片…其实只是故弄玄虚。
演员表出来才知道有一个也是钟汉良,毁容程度堪比座山雕和古尔丹。
没什么惊喜,大部分剧情都是常规套路,很好猜的。这个片名真的是可以给负分,其实觉得钟汉良这个角色想演好,但角色定位挺尴尬。李政宰发挥稳定,这个女主真是没演技,查了一下原来是搞音乐来玩票的。。。
剧情我不吐槽了,中韩合拍大家都懂,我就想说下女主角,这种硬配CP+强行浮夸台词演戏简直够了
睡的好好的硬生生把我吵醒,没钱就玩点别的啊,什么玩意。除了剪辑很努力,导演编剧特效化妆演员都什么鬼。
在已经猜到弟弟和哥哥是同一个人之后我就安心的睡了一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