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帅第9集,编剧用三个梦去串剧情,一开始是范伟说他做梦,梦见马,再接着马大帅为了搬家,谎称自己做了梦,说梦见和范伟住在一起,最后范伟替姐夫出征,去找小唐,然后小唐说自己做了个梦。
小唐这个梦很奇异,他说他梦见玉芬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跑着跑着,前面有一个大坑玉芬就跳下去了,他跑到跟前,看见玉芬变成了一湖水,他咬牙跳下去,然后他就发现自己身上在长鱼鳞,自己变成了一条鱼,然后梦做到这里他就吓醒了。
这个梦,很像一个遥远的民间故事,不一定是东北这个地区,这个故事有一种非地区的局限性,让我有点想起三毛讲的那个湖边的少女,那一湖银鱼的故事,不过三毛那个故事里气氛奇异的色彩并不是很重,他这个故事有点像蛙的一篇小说里的一个场景,月光下,小池塘,无数的青蛙在叫,姑姑从桥上走过。
范德彪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沉吟良久,他说我说的话收回,然后他出门,和姐夫说起这个梦,说他们两个是有缘呀,他和玉芬是鱼水之缘。
这个情节设计得特别精巧,马大帅第3部,从一开始似乎编剧就设置了一个梦世界,通过梦世界来和白日的现实世界进行对照,范德彪就是游走在两界,手里拿一本解梦之书,没有人信他,马大帅更不信,可是编剧让德彪的梦做的似假还真。
另外一个让我惊奇的点是小唐这个人物形象,不像是乡村剧会有的,小唐这种对玉芬的痴迷,那种好声好气的“姐夫我知道我错了,你打我吧,只要让你心里好受一点,我知道我错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
”“彪哥我知道我错了,我这个事做的不对”,小唐和每个人都道歉,可是小唐仍然痴迷且狂热,他在小屋子里对着玉芬的照片画画,他偷拍玉芬,他在黑色的夜晚,在远处看着亮着灯的玉芬的窗户,他的头抬起他的头又望去,他蹲下,镜头里没有交代他有没有离去,我知道这个镜头的意味,小唐的爱恋与窥视是绵绵无期的。
小唐很像莫言笔下的乡村人物,莫言在一本小说里写那个男人去吻沙滩上那个女人走过留下的脚印,去闻那脚印的气味,眼泪大颗大颗的落下,他爱的像是生了一场狂热的热病,他后来才好,他好了之后说“就像是病了一场”爱一个人,单相思一个人,一旦用上一个病字,就神奇起来了。
不过我现在已经20多岁了,我能知道作家所写的那种狂热,其实并非是假的,是有这种人的,爱人会像生病,单相思也会发狂,这也是爱的禀赋,这种人的爱,会烧掉他自己。
小唐就像莫言笔下那个眼泪大颗大颗落在沙滩上的男人,如果玉芬也走过沙滩,我相信小唐也会跪下去嗅那脚印的气味。
我本来以为只有莫言会写这种乡村,写这种乡村中的人。
一般的乡村剧,其实很少有这种单相思也发狂的家伙,因为穷人、无知者的爱,似乎不会这样不经济,但其实,爱和身份是可以没有关系的,只和人有关系。
小唐说我知道我爱玉芬没有结果,小唐带一顶假发,面容忧郁,小唐不像一个能拿出那么多感情的人,弹幕上说小唐这种人死皮赖脸,我也同意,但我觉得这部剧这个演员,这个情节设计,是演出了一种没有结果的深情的,是演出了一种情感不可遏止的人性的幽深。
丑陋者,无知者,穷苦者的爱,也可以如江如河。
有种爱,本来就是,我爱你,如日暮黄沙,如铁索横江。
马大帅和玉芬的爱,是玉芬一哭泣马大帅焦急和心疼,马大帅从床上滑下来蹲下抬眼望着玉芬。
但我相信如果玉芬不要他的爱,马大帅不会有这种绵绵无绝期的相思。
说到底,玉芬并不适合小唐,玉芬不从喜好的角度单从人格特质的角度也是回应不了的,玉芬就爱马大帅,真切的为他流眼泪,为他担心,为他做一桌子菜。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成双成对的爱,我想倘若我们愿意多一点善意,那就也可以允许有单相思也会发狂的小唐。
毕竟小唐得不到幸福,小唐只能得到故事、照片、绘画还有回忆。
个人自用非影评 剧透勿看马大帅3 爱奇艺马大帅:瞒着家人当蜘蛛人擦玻璃 撞破玻璃被开除 马大帅用河泥当面膜 被客人举报 马大帅和范德彪去铁岭 路上被交警罚款 没钱入住 马大帅睡到女人房间被打 马大帅成为婚托结识刘姐 刘姐经营书店 马大帅在书店打工 刘姐喜欢上了马大帅 马大帅说出实情 二人举报婚介 马大帅被打 村长从象牙山来 马大帅去旅行社遇到阿薇成为导游 范德彪:因为做梦与桂英离婚 当医托 马大帅和范德彪举报了黑诊所 住在刘姐家没钱交房租 支持刘姐儿子画画 范德彪追求刘姐 范德彪梦见周公开设解梦馆 让贪污客人自首 解梦馆客人多是来看风水的 因为范德彪说客人家后有井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 客人封了井盖 解梦馆因为井盖和发小广告被查封 范德彪开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客人要见教授 范德彪请来马大帅冒充被客人识破 客人就是学习精神分析的 精神病患者打了范德彪 范德彪去洗车 遇到婷婷 因为帮助过婷婷 婷婷父亲给了范德彪一笔钱并帮他找工作玉芬:工厂上班 同事小唐喜欢玉芬 一次意外帮玉芬受伤 小唐住到马大帅家 小唐继续装病被马大帅发现轰走 小唐纠缠玉芬 小唐有精神疾病把玉芬绑架 玉芬写纸条扔到楼下 警方前来 小唐身上绑炸药 玉芬在范德彪劝说下回了象牙山牛三:有两个兄弟 路边设局被马大帅踢场子 牛三等人把马大帅家搬空 牛三等人开车撞马大帅喝醉推的倒骑驴 倒骑驴撞到老头被家人索要钱财 马大帅卖了房小翠钢子:小翠因为车祸不能生孩子 钢子吧美容院交给马大帅范德彪 二人去了南方 钢子被骗破产 卖了房子 买房子的是阿豪 裴倩:美容院经理 男友在摩托车行 男友骑摩托用头盔打了阿豪 裴倩被马范二人怀疑贪污挤兑走 阿豪女友小云迷恋跳舞喜欢上老师 阿豪打了老师 阿豪要打裴倩男友被钢子阻止胡总:阿薇是胡总秘书 因为胡总骚扰辞职 胡总老婆接手美容院 胡总喝多路上被马大帅送回家 二人结拜 胡总醒来轰走马大帅 胡总让马大帅跟踪自己老婆被发现 马大帅双重间谍 马大帅说胡总保姆是他老婆密探 马大帅让玉芬做了保姆 玉芬管胡总叫老爷 胡总喜欢上玉芬与马大帅打起来进了警局 胡总离婚蚁力神老板儿子喜欢上了婷婷 众人前去参加婚礼 胡总等人要投资象牙山 警方前来说抓了牛三 病人家属把五万还给马大帅
辛爽的精神家园,写满90后的童年。
有些人会指着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些不合理,那也请看看过去的中国是从什么状况来的,发展的问题始终要用发展来解决,没人配坐而论道、颐指气使。
我们关注彪哥,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彪哥的影子,面对社会无情蹂躏,面对求而不得,我们唏嘘彪哥搞糟一切,我们也回头看看,自己又做得多好呢。
每个人都是这样困境,你在嘲笑谁,你其实在嘲笑你自己。
回到剧本身,赵本山、范伟贡献了最好的演技,有些人是老天爷赏饭,不得不承认。
剧中关注的各种冲突,又是很多成年人不得不面对生活。
辛爽说的“离地半米”,这是优秀的影视作品题中应有之义,不论是西方、东方,小资、乡土。
这种营造,可以从人物刻意的造型、动作,可以从“人话不符”等方面(彪哥夸张的造型、语言,时不时说一些深刻的话),也可以从音乐、艺术(《漫长的季节》中的配乐、马队跳探戈等)来营造。
当然,也看出赵本山和辛爽的区别,辛爽可能有着所谓艺术家的自我追求,赵本山属于挥洒天资,不刻意追求深刻内涵,就是不上高度,而这种不刻意,似乎更带着那种原始的粗粝的美学,大匠无工。
不得不说,玉芬和小tree的选角不错,玉芬的长相似乎领先了那个时代,小tree在第三季确实有看出来那种美。
最后,还是留给彪哥,小树不倒我不倒。
《马大帅》里范德彪,初看只是滑稽,他以为自己是一个骑士,是一个屹立在辽北地区上巨人,于是他提起长枪一次次朝生活冲杀过去,结果自然是落败了,而且不是悲壮的落败,而是滑稽的落败。
细想之下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唐吉诃德式的人物,一本正经举起盾牌、提起长枪向庞大的风车冲杀过去,结果自然是滑稽的落败了,一点悲壮的色彩也没有。
别人喜欢他老婆,他怕事,先怀疑他老婆。
他打了人家刘总,老婆说情,让马大帅免于坐牢,他还不领情?
还怪罪媳妇?
谁把翠芬介绍当保姆的?
谁说翠芬单身的?
出了问题,先怪翠芬。
怪翠芬接受刘老板的东西?
翠芬不是说了,刘总硬给的,不要不行吗?
不穿不行吗?
你既然不想刘总对你老婆好,你自己争气多挣钱啊!
你没本事,还不愿意让老婆辞职?
好事都让你想出来了?
不是,怎么着都是你老婆的错,你就什么都好?
想大男子主义,又没那个本事,嫌弃人家,可笑!
这个时代的东北人 ,有大男子主义,但不是所有人都很成功。
配不的上这个东西。
自己讨厌自己,别人讨厌他,观众也讨厌他,这个角色有什么意义?
当然有——记录这个时代有这么一群人。
大男子主义不应该有吗?
还是有些人不应该有大男子主义?
我认为,主题应该是认清自己,但导演用了反讽的手法。
有人说马大帅代表了一个时代,我承认第一部剧情挺好,第二部就是一坨答辩,第三季超越不了第一季,遗憾总是有的。
小时候看过马大帅,当时只当个喜剧看,喜欢看范伟和赵本山。
最近漫长的季节火了,看完以后我就把马大帅三部给重温了一遍。
三部笑点很多,范伟老师和赵本山老师演的很好,但是最后一部最后两集我从头哭到尾。
看到彪哥落魄穿上换气的那件衣服,我就知道他开始丧了。
最后一集他自杀的那段独白,哭到我不能自已。
我很能理解彪哥自杀的原因,无儿无女,40多岁了,一无所有,最重要的是身边没有关心在乎他的人。
幸好刘舒的那个电话救了他,让他意识到这个大侄子还关心他。
前几年我状态最最不好的时候,我天天想自杀,我的亲人也没有在乎我的人。
所以看到彪哥自杀的时候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当喜剧看,长大了当悲剧看。
彪哥心地善良正直,有自己的原则,做事很讲究,不管怎么样,都讲究个体面,不像他姐夫,其实马大帅在第三部里面做过不少不讲原则的事情。
彪哥好面,不靠谱,爱出风头,不好不坏的坏人。
他的遗书就是他最好的判词: 姐夫,我用一宿的时间,想完了我一生的事,昨天晚上你说得对,我活了四十年,梦游半辈子。
家庭、事业亲情、爱情都被我的梦游一一断送了。
结束梦游最好的办法就是躺下重睡,现在我要吃上一瓶安眠药,一觉睡它五百年。
睡醒之后,一个崭新的德彪将屹立在辽北大地上。
现在虽然我什么都没有了,但我身上的零件还可以,愿将我的器官捐赠如下:心脏,捐给刘佩云,让我这颗滚烫的心走进她的心房;眼睛,捐给姐夫你,借你一双慧眼吧,好好看一看,玉芬是个好媳妇;舌头,算了,磕磕巴巴的还是留给自己吧。
以上就是我的人生谢幕词。
——范德彪,2006年春节。
(有剧透)之前一直不明白分为什么上 8 分,当作机械劳动时的背景音,直到彪舅偷偷拿房租的2/3资助刘舒去画室班时,才意识到这部剧的神。
(PS:彪舅给自己和刘舒的理由也说明了农村人只是落后,但脑子也很快。
)前面铺垫很多集,展示了范德彪的各种不着调,干啥都不如马大帅,除了大师级的保全面子术。
之前不懂范德彪总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结合第一部他的事迹,发现这种活法在善良的人那里相当典型。
因为太善良,容易被自己的善良利用,心一软(善良的必然)就用力过猛即便知道玉芬对象是姐夫,心痛无比,也要找个台阶留姐夫玉芬继续住,还给几个孩子住,并继续以舅舅的名义抢着担小翠的部分彩礼账。
又因为严重缺乏混城市的经历,想象不到、见识不赢人的复杂,以为别人也坏不到哪里去。
(毕竟彪哥自己不时有点小骗小毛病,但底色善良淳朴),所以善良被别人利用,被带节奏、被骗于是需要面子,高自尊为自己保驾护航,被人看的起,不容易被欺辱。
一种不管你认为有没有我就是要表现给你看的——面子背后的威严,高自尊。
失去边界保护色有多严重呢?
会乱了心智和节奏!
如第一部的镇长带乡亲大包特产上门赖在范德彪家求赚钱机会,范德彪碍于脸面,留下他们后面马尾男获得了范德彪的信任和防备,范德彪在这个“朋友”面前虚心学习,跟着投资入股,被骗8 万被骗后范德彪在镇长乡亲面前依旧要保留面子,这样也对,如果直接翻脸,哪怕以后还钱了,朋友也没得做了所以保留高自尊,能让人临危不乱,只有心态富裕,人才有绝处逢生的生机优越感、高自尊,使得范德彪厨子翻身,在维多利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他给后面的主角团进城提供了机会和故事发展的动力。
优越感也带来强者对弱者的怜悯,范德彪看到骗走自己8 万的辫子男被人打的断腿当街乞讨,又不忍心再追债,反倒像两个难兄难弟一起痛饮,这种怜悯最收买人心,观众也会被收买。
可以说发迹前的自信自尊(哪怕不够完善的 也算为数不多自爱)是很多人在未强大起来时的盔甲和定力,这种高自尊能成为一种魄力让人获得很多主动的、被动的机会,一旦得到几次这些机会,人就会逐渐壮大。
即便狐假虎威来的高自尊(也是现在很多人推崇的借势),也相当重要。
它能让人稳住自我,更好的发挥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失去自我走不远)。
恰逢最近金东带盐翻车事件,也解释了杨某为什么会把这么多男性得罪的如此之严重,尤其是某些大学论坛,反应很大。
想说:莫欺少年少女穷,天生我材必有用刚进社会(0-5 年)的新人,长期能在复杂和动态变化的浮躁社会里不总是迷失方向,保持住自我,是一件相当有挑战的事,这就需要持续的高自尊、适当的优越感。
不然长期看,反而容易活成行尸走肉。
普通,就该有自信,才能逐渐活成你自己。
至于有些普通的,太过于伪装虚假繁荣,给他人造成很大的伤害的那种(好像有些人把这类也归入普信从而厌X),我觉得就像反诈宣传一样,相信天下不会掉馅饼,相信脚踏实地, 学会保护自己的边界,自己不乱,就不容易被欺、被骗、被伤。
我个人不是很崇尚过度的谦虚,因为真正的谦虚是心里有数,而不是总在别人面前低声下气、唯唯诺诺、缺乏自信、眼睛里没光,光都照亮别人黯淡自己。
但心里有数的前提实际是对自我的高度认知,即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
这是一辈子的事,在这件事上,再去谈谦虚改进不足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有意义。
发心论迹都不伤害他人,普通但自信就是一种德,这种德让人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失德的是,发心论迹伤害了别人,这种不叫自信,叫自负。
这部剧讲的是农村人进城,又好像讲出了超越农村的芸芸众生,特别熟悉、亲切!
此刻吃着老娘舅的鸡汤馄饨还在细细地品,彪舅、范德彪,还有很多值得咂摸
1、知法犯法型钢子豪子啥的。
我看他言谈举止赚钱速度花钱速度车子类型啥的,还有阿豪这没吃过苦的屌样子,过去搞不好有可能是二世祖来着吧?
家里有点钱就不干正事天天打打杀杀啥的就觉得自己特牛逼,结果把自己打进监狱了。
后面也能收放自如的遵守社会秩序,做正经生意。
2、法盲犯法天生坏胚型第三部里帮牛三把马大帅家搬空了的两个小子,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偷登西呢,这就是纯属原始社会光长嘴了没长脑子会说人类语言不懂人类社会的文盲(文明的文)。
3、法盲犯法还算个善胚型马大帅。
咱彪哥再怎么爱cnb,但是彪哥从没有把自己搞进局子,虽然也做过医托这种灰色产业但也有自己的原则:不拉大病客户(笑),靠着cnb的本事不太体面甚至十分冒犯他人但他人又不得不卖他个面子让他圆滑圆润的摆平一切,马大帅可没这本事。
可能过去在刑侦技术不如现在、各种案子难留下证据的时候呢确实会有很多冤枉人的事情发生(被冤枉偷包、路边卖艺妨碍交通),不过马大帅后面进局子/罚款啥的有时候也不冤枉,把家卖了玉芬不顾阻挠报案最后发现是他搞出的乌龙,遛警察。
彪哥帮他找91唐先生的时候他还爬人窗口往里看被路过的袖标大叔生捉了,这要不是当时耍赖装晕加上后面彪哥出来了他这行为又要进局子。
马叔可以说是地道的法盲了(初通人类文明,但有道德bug所以容易进局子)。
4、无法无天型就牛二,法律管不了他,长年游走在社会与法的边缘,有时候他还能钻钻法律空子,甚至有时候还会被转型期的无秩序社会利用,搞一搞法律很想搞但不好意思搞的事情,比如强拆啥的。
所以说,做人有时候不要偷奸耍滑玩心眼啥的,你以为你在老家没人管得了你,做了一些不合适不好的事情,你到外面就会直接会被定性为坏,搞不好就是违法。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做事之前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想进局子,只要不违背道德,通常就不会违法了。
这一部简直就是专属彪哥,彪哥专属,把彪哥身上的彪气和善良都放大了。
彪哥的名言我想知道都是范伟老师自己发挥出来的啊还是剧本里写的,要不是我最近心情不好笑点高我早就笑死了😂
本山老师还是喜欢用合适自己的剧本,不然就改成自己的风格,他有点张卫健内味儿,范伟老师也有自己的风格但还是更会变通一些,能加的佐料也多。
南方人看热闹,北方人看的也是热闹,但过了20年再看,看得又是回忆了,而且当时看得时候岁数小,现在回看,这个剧的悲剧内核,利用弗洛伊德式的梦境解析剖析出一个如此真实的范德彪与马大帅,这部戏虽然叫做马大帅,实际应该叫马大帅与范德彪,因为彪哥的戏份一点都不少,范德彪的喜剧效果就是建立在他的悲剧性格基础上的,不得不佩服和让人感慨,这个编剧,赵本山,还有范伟配合的默契程度之高,其他一众演员呢,演技都很优秀,但赵本山和范伟可以种传神来形容不为过。
比如在马大帅3 的最后一集,范伟在整个系列的所有对女性的爱慕,都以失败告终,他最该珍惜的桂英,也彻底清醒离他而去,只有范德彪一个人活在自己世界里,究其根本原因这个角色是不进行自我反思的,他只在每部剧的最后才产生一次深刻的反思,这也保持了范德彪这个角色的性格连贯性,第一部,是范德彪自我感觉良好,轻信他人,被骗后沦落换气,最后桂英可怜完美解决,第二部,又是被桂英原谅,第三部,桂英是彻底明白了离开了范德彪,这种在自负和内省的比例是小说喜剧以人物为主线的故事的基础,自负过多就是范德彪,内省过多,就是林黛玉了,多愁善感,喜剧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就是自负。
第二部的结尾,范德彪疯了,因为现实与他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分裂,他从井里拉出来,他觉得一切都是被他预见的现实世界的崩塌,其实呢,是真的崩塌,现实的残忍可远远超过戏剧的刺激。
第三部,彪哥再次爱上刘佩云,却发现自己又被姐夫截胡,一生,爱上阿威,桂英,玉芬,刘佩云都以失败告终,范德彪在一个正常社会人的基本关系里,丧失了爱情,亲情,友情,当这个时候,你觉得范德彪第三部最后去自杀是合乎逻辑的,他已经没有牵挂,也没有人牵挂他了,这部剧的主题曲,一个情字活一生,剧中怎么解释这个情?
这个情分东北人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大家都听说过,南方人做生意,谈的都直接和简洁,东北不行,东北人就得先交朋友,先喝酒,然后再谈事,你也听说过,火车上,仨陌生的东北老爷们,喝点酒,吃点花生米,就在火车上磕头拜把子成兄弟了,所以在东北人的价值观里,一个人没有牵挂了就表示他已经死了一样,这个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道理完全一样,当一个人轻飘飘的活在世界上,毫无压力也没人牵挂的时候,比起压力也许更让人内心生出一种荒凉与寂寞,这个跟岁数和性格是有关系的,这也是我认为有价值的文学影视作品该去探讨的问题。
当然,东北的哲学里没有神。
马大帅这个角色纯恶心人
他们落魄自省时,这部影视才显得吸引人
有点没话找话了,没啥主线剧情
还是喜欢第一部,哈哈
跳过了拉胯的第二部来看这一部了,也没啥特别看不懂的地方,而且对这一部里“梦”的主题感到眼前一亮!其实这一部远看是喜剧,近看却是悲剧。因为既然是“梦”,总会有醒的一天,总会有落空的那一天,一场游戏一场梦!就像一则热评里说的那样,两人身为农村人总有其思维和能力上的局限性而且难以摆脱,在城里奋斗的一切也终究会流失。尤其是“辽北狠人”范德彪,总觉得他是一个缩影,是千千万万个现实中的你我,为了名誉和面子不顾一切努力着的你我,可以说塑造的特别成功!期待有生之年的第四部(虽然不知道赵老爷子拍不拍的动了,能不能拍好)
编剧一定看过《城市之光》。这部致敬了醉酒富人的情节。第一部还有拳击桥段。
个人觉得第三部最好看了。
马大帅3是马大帅系列的颠峰,完结篇也是最好的一篇,剧情环环相扣,结尾彪哥自杀服用安眠药的那场戏那段话那首录音机里的音乐,我现在也忘不了,紧接着彪哥强行让自己苏醒,踉踉跄跄着要打出租车,这有一种莫名的艺术感。
第三部是力挽狂澜、在第二部的狗尾上续貂了。这一部有很多的赵本山和范伟的对手戏,基本上都是精彩的部分。这一部基本上没有太多拉垮的剧情,唯有小翠生不了孩子就觉得自己配不上老公了这一段三观不良。另外玉芬和大帅多大年纪了经历多少事情了穷得只剩彼此了,还动不动生疑吃醋互相抛弃,太老年偶像剧了吧,把玉芬替换成刘英娘玉田娘来想想,她们才更生活吧。而从工作历程来看,赵本山和范伟不管是在一起还是分开各自弄的职业生涯,都是起起落落落落落的过程,普普通通没有天赋没有背景的人想立业真难,像大帅那样人生绝境不断天降横财实属喜剧了。总之马大帅的第三部救了这整个系列,幸好有第三部,幸好没有第四部了。
第二集:刘姐,你就慢慢和我处,处不好你自己找原因。21集:策划邻居灯光表白。22集:表白失败。 后三集。赵本山和范伟的区别是,赵本山需要写出喜剧细节他能演出来,范伟是何时何地都是戏。蚁力神王奉友花1亿找赵本山代言,骗120万农民200亿,坐牢坐到71岁到2033年...。刚播的时候看热闹,当喜剧看,如今看感受很复杂,这哪是喜剧,这是农民工的辛酸史,但一想到这些表现农民工的人,他们哪还有理解农民工的那份心就比较复杂了
马大帅的结局也太好了吧,他这人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为人狡猾算计装大摆谱,一点比不上范德彪,跟玉芬那条线也是垃圾的不行,他说人家不清不楚人家就不清不楚,他啥都没了想好好过日子了又装可怜找人家好好过了,真服了
范伟第一大功臣。
真是大梦一场啊。结尾回归现实,大概是要照顾观众吧忽地一下变成大团圆,似乎什么都迎刃而解了。假性he更加说明城市是无法融入的,所谓出路是不存在的。活着就要愉快快吧,我们应该想象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封面以为高仓健
相较于第一部,可看性差了很多,两个人都飘。
其实马大帅和德彪都挺有心眼的。
马大帅真不是个东西
彪哥永远屹立辽北大地
赵本山和范伟的黄金搭档,背景音乐和剧情的完美融合。范伟不亏是金马影帝,醉酒时的表演真的绝了。
20180628 第二部找不到,看第三部。继续。谢大脚还很知性,谢广坤已经很猥琐了,赵玉田混小子像一览无余,王小蒙木头脸,刘大脑袋开始出戏了。。。20180701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