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片子槽点太多,但是比不合逻辑之处还少点。
片头从Statham那一口英音接着两个镜头之后伤员胳膊上的美国袖标晃过之后,我就知道,好了,这片子中肯定让人出戏的地方满满了。
先捋捋情节。
这片子本质上是部狗血英雄主义电影,夹杂着中年男女欲语还休的情感,以及对天朝马屁拍在马腿上的讨好(间或有高级黑的桥段),表达了人类终究战胜自然,杰克苏光环摧毁一切敌人的中心思想。
说的是一个tycoon资助了深海勘探,妄图发现公海中的资源,结果潜到了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硫化氢层,然后新奇之门打开,潜艇下潜之后,发现了巨齿鲨这个终极杀手,然后3000万美元的潜艇被咬漏气,人船俱毁,伤员前夫深海救援大神重出江湖,把小伙伴们带回人间的同时,给海底小怪兽打开了一道门,从此小怪兽就在人间兴风作浪。
结果深海救援大神有一个Bug就是她的中国女朋友和中国岳父,他们非要替天行道,结果业务能力不大行,老是靠深海救援大神收拾烂摊子。
于是大神变成了正义的化身,人民群众需要他,娇妻爱子呼唤他,终于靠着杰克苏光环干掉了小怪兽,打了自己的脸,之前不是还说:大自然这样安排是有他的意义的。
但是人家这样做不也是没办法么!
那么说说那些明显不合常识的大槽点。
第一就是这个硫化氢层。
剧中穿过硫化氢层简直像穿过北京的雾霾一样轻轻松松。
我拜托你,在一个据说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的地方,压强得多高?
在没那么深的地方,天然气,这种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气体都是以固态存在,就是我们说的可燃冰。
尼玛一个无机物还是以气态存在?
逗我么。
第二是主角们各种奇葩、昂贵却不堪一击的装备。
目前人类有深潜记录,也是脑洞大大却智商足值的卡梅隆导演,他潜到了万米以下,但是据说潜水器因为压强,回到水面上直径足足缩了7厘米。
想想这得什么级别的材料,什么级别的造价。
而且连深海压强都能抵抗的深潜器竟然被鲨鱼撞成个稀巴烂?
鲨鱼还能像啃骨头一样留下牙印?
接下来就说说这头美其名曰的深海怪兽。
这条所谓能撞烂潜艇,一口钢牙称霸海上, 却最终被绑在游轮上任人拍照的家伙。
据说他身长25米,尼玛这点长度想咬碎潜水器?
咬碎潜艇?
被钓上来跟人合照的时候觉得你能咬碎小汽车就不错了。
可是他怎么死的呢?
他的皮肤在片中说是枪子都打不穿的,但是被一个像战斗机的深潜器的翅膀硬生生划到开膛破肚。
逗我么。
而且他在海底的压强中这么抗造,还长得有鼻子有眼的,跟鲨鱼一毛一样,真怀疑怎么活下来的关键是再厉害的反派也扛不住男主一顿操作猛如虎。
先喝口水再续
2018年是好莱坞怪兽电影的大年,巨石强森前脚刚都斗完基因突变的飞狼、巨鳄及猩猩,侏罗纪世界就在暑期档再次开门营业,紧接着充满中国元素的史前怪兽巨齿鲨也出来吓观众了!
典型的爆米花,带娃去影院看过续集后,这两天选择在家里陪娃重温第一部。
影片的商业节奏感很好,很应季,很解暑,虽然第二部里的怪兽更多、更大,但在感官的刺激上没有第一部来得专注及纯粹!
李冰冰拥有四十来岁女人的最佳状态,无论精神层面或者生理状态,夕阳无限好,珍惜吧!
难得的是,电影中与斯坦森的情愫表达,虽然含蓄,但CP感很强!
斯坦森也是好莱坞近十多年来对外经营包装最成功的动作片演员,简单粗暴,气场强大,光环十足,史前巨兽也后悔遇见他!
全程心情跌倒起伏,影片是3D的,画面感更强烈,感官也更强,其中有几个画面更是吓了我一大跳,特别是那段巨齿鲨出现在小女孩面前那一幕,真心恐惧到了,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另外男主和巨齿鲨搏斗的那段拍摄的也还行,后期特效可以更强烈些!
影片有几段画面蛮血腥的。
最后我个人的总结就是这部影片一般般,氛围营造方面有强的地方也有弱的地方,演员演技整体评价就是中上等。
满分指数10分,我给这部影片7分。
个人评价,不喜勿喷,谢谢!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郭达·斯坦森(简称“郭达森”)又来了,在这个大片云集的暑期档,他带来了一部消暑力作——《巨齿鲨》。
这位浑身肌肉的英伦硬汉,在过往的作品里怼黑帮、怼雇佣军、怼飞车家族......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全被他怼了一遍,这次终于要怼水里游的了,没办法,谁叫他以前是职业跳水选手呢?
杰森·斯坦森早期跳水作品与郭达森搭戏的,是近几年来一直在好莱坞奋斗的中国女星李冰冰,虽然华人演员在好莱坞的作品一直良莠不齐,但是这次《巨齿鲨》的质量绝对值回票价。
作为一部题材很常见的爆米花电影,本片的爽点非常密集,无论是那些庞然大物带来的震撼,还是唤醒深海恐惧症的压迫感,都能让你在炎热的夏天感到阵阵凉意。
本片的设定源于一种科学假说: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底不是真正的“海底”,而是一层云状物,穿过这层云状物另有一番天地。
李冰冰、赵文瑄、鲁比·罗丝等人饰演的科学家,就利用潜水艇潜入万米以下的深海,踏入了这片未知领域。
在这片漆黑的海域中,不仅生活着拥有巨大吸盘触手的乌贼,还有本该在两百万年前灭绝的巨齿鲨。
潜水艇的灯光吸引了巨齿鲨的注意,随即受到攻击,导致3名科考队员受困海底。
为了营救受困的队员,李冰冰、郭达森饰演的科研人员先后潜入深海,展开紧张刺激的救援。
印象最深的,是郭达森坐在潜水艇里,望着脚下漆黑的海域犹豫不决,让观众也仿佛感受到失去支撑的坠落感。
还有李冰冰猎杀巨齿鲨的时候,只身一人待在防鲨罩里,看着巨齿鲨就在不远处缓缓游动,犹如置身于一口透明棺材中。
一般来说,幽暗、压抑的深海救援,就完全可以支撑一部小成本惊悚片,然而在耗资1.5亿美元的《巨齿鲨》里,这些只是前菜。
营救行动打破了海底世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巨齿鲨尾随着潜水艇的轨迹,来到上层海域袭击船只,于是科考队又要面临消灭巨齿鲨的任务。
而当我们以为巨齿鲨终于被消灭时,突然出现一只体型更大的巨齿鲨,足足有一艘轮船那么大,在海水中随便一搅动,就能形成一个漩涡。
对比这样的庞大大物,人类显得非常渺小,任何攻击手段也不见成效。
作为一部灾难片,《巨齿鲨》除了惊险刺激的大场面,更难得的一点是主角全程智商不掉线。
面对巨齿鲨的追杀,主角们准备充足,反应迅速,很快意识到灯光和声音能够吸引鲨鱼,于是在逃跑的时候刻意关闭了灯光,降低了游泳速度。
准备反击的时候,又很明智的选择了最大剂量的麻醉药,没有那种恨不得气死观众的弱智情节。
就连片中的大反派,在偷猎巨齿鲨的时候也明智的保持距离,还要用深水炸弹炸两次。
只可惜巨齿鲨不按套路出牌,反派最终还是葬身鱼腹。
至于影片的高潮部分,绝对会让国内观众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巨齿鲨居然跑到了海南三亚!
想象一下,在三亚湾煮饺子式的景区海域,突然冒出来一条大鲨鱼......前一秒还在嬉笑玩闹的游客,突然被巨齿鲨吓得尖叫,慌不择路的四散逃命,甚至还有一个滚水球,被巨齿鲨一口咬炸,碎片迎着屏幕飞向观众。
不得不说,这段戏真是太接地气了!
(顺便求三亚人民的心理阴影面积)
1975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上映时,不仅开创了北美暑期档的先河,给导演带来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还造成当时美国沿海地区的游客人数锐减。
希望这部《巨齿鲨》的上映,不会给三亚旅游造成负面影响吧233333......
除了惊险刺激的场面,《巨齿鲨》也有不少黑色幽默的成分。
最典型的当属片中的黑人角色DJ,明明怕的要死,却在吐槽时无意识的发挥出种族天赋,来了一段即兴rap。
还有片中多次出现的直升机,根据灾难动作片的常规套路,直升机出现的意义就是为了满足观众对爆炸场面的需求。
我在观影时设想了无数种坠机的方式,比如巨齿鲨突然跃出海面把直升机咬烂,或者海面一个大浪把直升机打了下来,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导演居然选择了最蠢的一种坠机方式......至于具体是什么方式,我就不在此剧透了。
当然还有鲨口逃生的那只小狗“皮皮”,在海中扑腾着小短腿实在可爱,看到它躲过一劫的时候,影院全场都欢腾了。
其实无论是《巨齿鲨》,还是《大白鲨》、《鲨滩》、《鲨卷风》,甚至包括“哥斯拉”、“金刚”这样的怪兽电影,主题都是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影片中满身铜臭的反派老板,以及偷猎船上被割掉鳍(即鱼翅)的鲨鱼,都是在提醒我们,无论是出于科研还是商业目的,人类都不该破坏生态的平衡。
当然本片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槽点,就是所有中国角色讲英语毫无违和感,一说中文台词反而非常尴尬,甚至让我怀疑这些台词都是机翻软件写的。
看完电影我查了一下,果然编剧都是老外。
总的来说,《巨齿鲨》依然值得一看。
尤其在这个暑期档,前有巨石强森和昆凌主演的《摩天营救》,后有郭达森与李冰冰主演的《巨齿鲨》,不禁让我感觉合拍片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错,终于逐渐走上正轨了。
希望代表两种不同文化的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电影,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创作更多让影迷喜闻乐见的作品吧。
爆米花电影,特效不错,可以一看。
但也有几处硬伤:1,潜水器:水下10000米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女主乘坐单薄透明座舱的潜水器去该深度水底救援同伴,真担心座舱被水压挤爆。
我国蛟龙深潜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才到水下7000米。
2,巨齿鲨:按照剧情设定,巨齿鲨应该是生活在万米以下的深海。
每种鱼类有自己适应的海区并进化出适应能力,这个深度的海区常年无光,鱼类的视觉已经退化。
另外,从万米海底突然升到浅海区,不知道巨齿鲨能不能顶得住环境的剧烈变化?
3,三亚海滩:根据常识,给游客开放的海滩都是海底平缓下降的浅海,如此巨大的巨齿鲨在这种海滩活动,恐怕早就搁浅了。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这个夏天,杰森·斯坦森和李冰冰主演的《巨齿鲨》作为唯一一部怪兽电影,理所当然地吸引了众多注意力。
作为一条史前鲨鱼,如果还活着,大概是地球上体型最庞大,最厉害的怪兽了!
上巨齿鲨和沧龙对比图——
6月份上映的《侏罗纪世界》,沧龙又一次展示了它强大的跳跃能力,和惊人的血盆大口。
然而,比起体重40吨,长20米,咬合力20吨的巨齿鲨,最大体长也才17.3米,体重16吨的沧龙算什么?
1975年斯皮尔伯格拍过一部《大白鲨》,第一次展现这种巨兽的血腥恐怖,电影中有一句:“几百个人漂在海上一夜,任一群大白鲨撕咬,每过几分钟便有一个人悄没声息地没了,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
而罗伯特·肖饰演的船长被大白鲨慢慢吞噬时,这种血腥恐怖达到了极点。
《大白鲨》震惊全球,也开启了往后40年的“鲨鱼梗”。
但再也没有一部鲨鱼电影能超越《大白鲨》,1999年的《深海狂鲨》,2016年的《鲨滩》,2017年的《鲨海》......不是嚼烂梗就是小格局,直到今年夏天的这部《巨齿鲨》。
看怪兽电影,看的自然是怪兽,越大越好,越残暴越好,越恐怖越好......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于是,受《侏罗纪世界》影响,这次的巨齿鲨不仅登上了地球最大怪兽的宝座,恐怖程度也不输前作。
比如,悄无声息地靠近,幽幽地盯着你......
再突然张开血盆大口!
比如幽幽地在游泳区的水草底下穿行,寻找下一顿大餐,而漂在海面上的人们却浑然不觉......
以鲨鱼视角来看,生生为影片里游泳的人们捏一把汗!
光是残暴还不能让人感到十足的恐怖,只有当残暴遇上了狡猾,才会爆发出十二分的恐怖。
这也有赖于《侏罗纪世界》系列,从《侏罗纪世界1》开始,怪兽电影就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怪兽不仅要残暴,还要聪明。
比如《侏罗纪世界1》中暴虐霸王龙隐身和人类捉迷藏。
《侏罗纪世界2》中暴虐迅猛龙更是聪明到装死、摇尾巴转移对手注意力、徒手开门......
《巨齿鲨》中,巨齿鲨悄无声息地靠近李冰冰,一瞬间赫然出现在她眼前,却不急着咬上去,而是围着她打转。
巨齿鲨像在心里盘算着该从何角度进攻,一晃又没了影......李冰冰的心沉到谷底。
片刻,巨齿鲨便从后方袭来,长大血盆大口,既快且狠地一口咬住了捕鲨笼。
让人始终处在“看不见摸不着”的飘忽状态,最大程度上激发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已经渐渐成为怪兽电影的新套路。
将这一套路玩转得好的,还有2015年的《海洋深处》。
神龙见尾不见首,梅尔维尔鲸始终没有露过正脸,只在最后一刻露了个侧颜。
并且随着航拍技术的发展,如今的怪兽电影都频频采用航拍镜头来增加电影的美感,和怪兽的恐怖感。
《巨齿鲨》中露鳍的壁纸。
露嘴的海报......
《海洋深处》中梅尔维尔鲸和船只的对比。
在被极大的恐惧袭击后,我们呼出一声“爽”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更沉重的话题。
《巨齿鲨》也不例外,当这种史前怪兽被发现,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无外乎“捉或不捉”。
捉,研究它,公布它,甚至利用它。
不捉,任它继续隐藏在黑暗的马里亚纳海沟底下。
而当研究者们确信捉不到它,反而会葬身鱼腹时,他们一致决定:炸死它!
看,人类对于自然生物的态度从来都只有这几种:研究,公布,利用,毁灭,而“保护”是排在最后的。
老生常谈了这么多年,人类也没得出个结论,争论在继续,捕杀在继续,研究也在继续。
终究,再强大的肉身都抵不过子弹火药的攻击啊!
人类虽然弱小,但却是自然界最聪明也最狡猾的生物,比起《大白鲨》时尚且用冷兵器对付怪兽,《巨齿鲨》机关枪、直升机、核潜艇、军舰、炮弹轮番上演,却让我感到一阵恶寒。
巨齿鲨的确太恐怖,可是终究,它们也只是遵循自然规律,本能地捕食罢了。
怪只怪它们没能灭绝在260万年前的史前时代,遇到了如今的人类,方知谁更残暴恐怖。
在看《巨齿鲨》的过程中,我尖叫出声至少有五次(好吧我那公鸭嗓听起来并不太尖),拉住身边日日的胳膊应该有三次,其中有一次,我是尖叫着抱住了日日的肩膀,这在我的观影史中似乎还绝无仅有呢。
那是结尾发生在三亚海滩的一场重头戏:密密麻麻下饺子似的人群里,有人注意到了水中的大鲨鱼,于是人群四散而逃,其中有个黑瘦男子本来正在一个透明的大球里面玩耍,这种球叫悠波球,又叫步行球,豆瓣剧照页面里没找到这一幕,那就用百度到的图片表示一下吧:
(抱歉,电影里没这么low)那名男子在球里面使劲蹬着往沙滩跑,然后被大鲨鱼盯上了,张开巨嘴露出巨齿,朝那个悠波球咔嚓一下那一刻,我一边觉得惊险刺激,一边联想到的竟然是奶茶里面的爆浆珍珠。
鲨鱼那一顿的口感一定不错。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会惊吓,会尖叫,可又不会真的恐惧,而是有一种明显的游戏感,精神上会在刹那紧绷后得到宣泄。
这应该是所有商业娱乐电影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吧。
如果你想看的就是一部能放松娱乐的电影,《巨齿鲨》绝对可以满足你。
要达到这个目标,前提条件是视觉效果要到位。
这部片的视效大大超乎我的预料,不管是深海场景,还是巨齿鲨的造型,都做到了繁复而精细,没有山寨廉价感。
据说本片成本达1.5亿美元,在这类型的电影里算绝对的大制作了。
但光有视效还不够,要达到足够娱乐的效果,需要节奏和细节上的精心设计。
你不能让观众一直提心吊胆,而要适时地给予安抚,紧张和轻松要交替进行。
所谓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巨齿鲨》的节奏就完全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的。
在我的印象里,这还是第一次有中国的地标在灾难片里面临被怪兽摧毁的危险。
当三亚的南海观音像出现在镜头中时,我就觉得无比亲切:那地方我去过!
这张图也是网上搜的为什么过去就很少有中国地标在电影里成为攻击目标呢?
可能是我们的有关部门太严肃地看待这件事,分不清虚构和现实的界限,觉得电影里那个熟悉的地方如果陷入混乱,电影外面的观众也会恐慌。
但这次的事实证明,根本不会有任何恐慌好吗!
我们只会觉得好玩儿!
电影里为了烘托紧张感,把三亚海滩上的人群设计得过于密集了,是典型的“下饺子”场面。
可是在制造紧张感的同时,又遍布了各种小细节,会安抚观众,让大家轻松起来。
比如这段戏的BGM是陶喆的《爱很简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然后有一对打酱油的情侣吵闹拌嘴,他们的爱犬趁其不备跳入水面,划着小短腿奋力往前游,眼看就要给大鲨鱼塞牙缝了,最终,可爱的狗狗奇迹生还。
在惊险的同时还不忘萌你一脸。
类似这样的设计遍布全片。
还有一个所有看过的观众都会同意的大亮点,就是饰演李冰冰女儿的那个小萝莉。
小姑娘名叫蔡书雅,在电影里的名字叫梅英。
她在电影里的人设,是个虽然只有八岁但心里明镜似的鬼灵精,大人的心事,谁谁之间的关系,她全了解,时不时就会出语惊人。
最神奇的是她给人的感觉并不会是那种早熟的小大人,而是依然充满童真,各种软萌机灵的小表情都特别招人疼,而且她还能适时地在她妈也就是李冰冰和杰森之间的关系里搅上一搅,拉近两人的距离。
这样一个小天使,在整部电影里起到了一个软化黏合剂的作用,让大量的惊险场面都不会那么刺目难以承受,也让整个节奏都张弛有度起来。
最后,作为李冰冰和赵文瑄的粉丝,我很高兴看到他们俩一起出现在大屏幕上。
值得欣慰的是,在这部中美合拍片,他们都不再是打酱油的角色,李冰冰更是实打实的大女主戏份,不但数次下海救人,还和好莱坞硬汉杰森·斯坦森眉目传情起来。
而且还让我再次想起了十几年前那部《大明宫词》,当时赵文瑄是男一号,李冰冰则是作为小配角的安乐公主。
现在,他们竟然演起了一对父女,怎不让喜欢怀旧的我唏嘘感叹
《巨齿鲨》是由中国引力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动作惊悚片,由乔·德特杜巴执导,杰森·斯坦森、李冰冰、雷恩·威尔森、鲁比·洛斯、赵文瑄领衔主演。
该片根据美国作家史蒂夫·艾尔顿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史前巨兽巨齿鲨意外逃离深海重现人间大开杀戒,为了化解这场浩劫,深海潜水专家乔纳斯·泰勒联手中国女科学家张苏茵,与巨齿鲨展开了殊死一搏的故事。
男主:杰森·斯坦森;女主:李冰冰。
《巨齿鲨2:深渊》是由上海华人影业有限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阿里巴巴影业文化有限公司、引力影视国际有限公司出品,本·维特利执导,杰森·斯坦森、吴京主演,蔡书雅、克利夫·柯蒂斯、佩吉·肯尼迪、斯凯勒·塞缪尔斯、西耶娜·盖尔利、塞尔吉奥·佩里斯·门切塔等参演的电影。
乔纳斯·泰勒与科学家张九溟双雄联手,进入海底7000米深渊执行探索任务。
他们意外遭遇史前巨兽海洋霸主巨齿鲨群的攻击,还将对战凶猛危险的远古怪兽群。
惊心动魄的深渊冒险,巨燃巨爽的深海大战一触即发。
男主:杰森·斯坦森;男二:吴京。
评论:两部都不咋地,但第一部比第二部剧情充足点,第一部恐怖点在鲨鱼张嘴要玻璃吃鲸与咬死的巨齿鲨导致翻船那一段印象是不错的。
两部都是外国演员很多,但本质上是中国出钱算中国的片子。
20180616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Dice Kayek礼服
20180617深海新纪元发布会
看完《巨齿鲨》,浸染在巨星鲨鱼突然窜出窜出水面带来感官上的酸爽回味之余,突然发现一个噱头,女主角李冰冰,自从《生化危机5》以来,她的大银幕对手依次为:丧尸、外星人、蜘蛛、鲨鱼。
好吧,看来李冰冰同志才是隐藏的“怪兽一姐”。
说来也有趣,话说李冰冰这几年的发展轨迹有够另类,在国内比较低调,当国内女星一股脑的在朝着热门IP在大小银幕上频频亮相的时候,李冰冰却开始走一条“墙外开花墙内香”的路线。
真的,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从王颖的《雪花秘扇》开始到现在,李冰冰除了贺岁片《钟馗伏妖》之外,出演的作品清一色的是进口片,而且我不提醒各位,估计很多朋友都会忽视,那部《钟馗伏妖》,竟然是李冰冰迄今为止最后一部国产电影。
《生化危机5》《变形金刚4》《谜巢》再加上这部《巨齿鲨》,李冰冰这几年为我们贡献了这些好莱坞电影,而且都不是酱油,不是女一号至少也算个女二号。
更不得了的是,这些作品都是科幻片,从主流大片到亚文化领域分门别类,也都是我喜欢的类型。
话又说回来,一位东方面孔,在好莱坞电影中如何融入体系,是很多演员乃至电影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文化差异和冲突会导致的表演方式的迥异。
举个例子,东西方表达喜怒哀乐惊讶等情绪的肢体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外国人交流时表情和肢体语言很丰富,手舞足蹈,但东方人就不同,我们习惯于内敛含蓄的表达。
所以这两种交流习惯的不同,直接表现在了在类似作品中东西方演员交流式的契合度上。
你让东方演员跟着外国人一块手舞足蹈抱头惊呼?
还是让外国演员内敛的表达?
这两种都不合适,而一个手舞足蹈一个内敛深沉就更不对劲了。
所以,调配东西方演员的对戏,是这类电影首要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有演员来说,能将自己的表演融入西方表演体系,不突兀不出戏,是对演员非常高的要求。
对于李冰冰来说,这么多年的进口片经验,她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让我们了解一下她在电影里是怎样表现的。
在这样怪兽题材冒险电影中,设置一位女性充当重要角色乃是“常规操作”,为的就是以女性的视角在这样极端条件下,突出敌我力量的悬殊,不用举例了,看过《异形》《金刚》的都知道,怪兽就是喜欢“追美女”。
所以在《巨齿鲨》中,李冰冰作为女主角,戏份还是非常重的,而且不是花瓶或者单纯渲染敌我悬殊的辅助型附属品,而是势均力敌的平等的不可或缺的共同杀怪的力量输出型伙伴。
李冰冰饰演一位海洋专家,并非专职探险家,这跟《古墓丽影》不同,对于专业知识的“不对口”,这样也给了这个角色很大的发挥空间。
她第一次下水,就是单纯的为了救人,虽然没有帮上什么太大的忙,但承担了开拓者的功能,也与主角斯坦森建立了“不打不相识”般的关系。
两位主角的情感关系实际上是角色动力,二者的互动贯穿影片始终。
这里就显示出了李冰冰多年参演好莱坞电影所积累下的经验了,虽然在这样的电影中,谈论演技实际上属于无稽之谈,但却也不能忽视李冰冰这个角色在故事中流畅的感觉。
就拿她与“郭达”的对手戏来说,东西方演员的契合度达到高度一致。
李冰冰在这里把握了一个度量,没有让角色过于内敛跟不上对方的节奏,也没有过于张扬显得不对劲,还是那句话,这个角色身上很大的发挥空间也给了李冰冰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本来就是一位在冒险电影中巾帼般的女性角色,在与男性演员的对手戏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主动性和强势。
结尾她与斯坦乘坐小潜艇跟巨齿鲨周旋的情节,乃是该角色特色的体现。
但对于情感方面的处理,这名角色却又是典型东方式含蓄表达,一名亚裔演员能够在好莱坞商业片中实现这种突破,是非常难得的。
所以李冰冰在《巨齿鲨》中论表演,没的说,多年的表演经验摆在那里,尤其是对于这样目的很单纯的电影,在几位角色中,毫不夸张的说,李冰冰的表现是碾压级别的。
而且女性与蜘鲨鱼间悬殊的实力对比,毫厘之间的张力展示的非常富有感染力。
而且她的表演在西方表演体系里是非常流畅和谐的,不会让观众觉得突兀尴尬,几乎让人相信这就是一个在外国长大的英语是母语的女星。
另一方面,随着故事的深入,这个角色特殊性也就显露出来,除了戏份上吃重,更有功能上的强化。
电影中的荒诞情节设定显然让片子的目的单纯得无以复加,在保证了感官刺激的同时也拔高了这类作品的趣味,所以安置一个身材火辣的女性角色,身穿紧身衣,虽然该片照顾了其科学家的身份,没让人家直接穿上比基尼,但也足够吸引眼球了。
由此看来,这种设定反倒是导演刻意为之,没有故作姿态的假正经,就是单纯依靠视觉感官,而李冰冰的表现,却让这位角色没有单纯的沦为花瓶,反而成为戏份和功能性双双吃重的“女探险家”。
还记得有一次访谈,当记者问到为什么总是出演西方电影(具体问题忘了,反正就是类似的话术),李冰冰开玩笑说参演外国电影的动力,是激励自己学好英语,不过从其影片中熟练的英语台词功底和极佳的动作表现也可以看出,李冰冰在其原本就备受肯定的演技上更加拓宽了自己的戏路与市场。
所以啊,纵观李冰冰这几年的发展,属于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也是一种发展方向,就是走国际化路线,早在《生化危机5》的时候,李冰冰便与好莱坞电影产生了巧妙的联结,但那个时候,大部分影迷真的没有想到,李冰冰同学放任国内轻松赚钱的机会不管不顾,反而“一条路走到黑”,从《变形金刚5》到《巨齿鲨》,出演的都是科幻片,对付的不是外星人就是大怪兽。
所以说,人家才是真正的“怪兽一姐”嗳!
还行吧……真的也就只能是三星了。
鲨鱼做的确实很逼真,影片的节奏有点奇怪。
众主演虽然演技在线,但是剧情有点一言难尽。
优点都给人吹完了,略说一点不足吧1、作为一个片名是巨齿鲨的电影,前面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来故弄玄虚是不是有玩弄观众的智商?
片名已经点题了,鲨鱼出场居然还要这么久真的好吗?
2、金主投资神力一号的目的是什么?
大老板莫里斯花了13个亿,在海上建立了一个比石油钻井平台还要大的科研中心是为了干嘛?
看鲨鱼吗?
全篇自始至终没有说明他建立这个项目的目的。
这个错误很低级唉……3、巨齿鲨作为一个生活在海沟底部的生物竟然飞出了水面?
深海鱼类为了适应海底的环境,进化出了适应超强水压的身体。
但是到浅水就死绝了,更不要说可以飞出水面。
此外,片中巨齿鲨的眼睛也是bug之一。
深海无光,鱼类的眼睛要么干脆就退化了,要么就是趋微光。
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游到太阳下,绝对是要被晃瞎了的。
还能够炯炯有神的辨物识人也是really unbelievable。
4、李冰冰和杰森斯坦森进行了潜水中教科书级别的错误示范。
在李冰冰防鲨罐被咬,杰森斯坦森下水营救的那一段,两个人进行了一次急速上浮。
两个人不仅急速上浮,杰森斯坦森还已剧烈运动的方式上了船。
我看到这段表示偶买噶,简直可以打破生理学常规拿到诺贝尔奖了!
急速上浮会导致动脉栓塞AGE并发DCS(减压病)。
简单点说你在急速上浮的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变化,血液中会析出氮气形成气泡栓塞。
这个可是在潜水中仅次于溺亡的第二大死因。
求大家千万别学!
5、三亚湾的防鲨网呢!
防鲨网呢!
防鲨网呢!
三亚的旅游局长看了表示想打人。
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套路相对较少。
1星给鲨鱼,1星给主演们,还有1星给神力一号的场景。
大老板莫里斯死的太冤,被猪队友送了人头。
鲁比·洛斯太帅了!
小女孩表演出彩,顺便想问一句,她那个玩具哪里有卖?
6.5/10 分。真正的中外合作片子。唯一值得肯定的是,整体的节奏还凑合。。。李冰冰的演技是越来越尴尬了。。。当年《风声》里的那个妹子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怪兽片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片,我对怪兽的要求是大丑猛,三者缺一不可,身形一定要巨大,小了就不是怪兽片而是惊悚片,丑要丑出天际,哥斯拉这种样子,金刚我都觉得过于面善。猛也是,手撕霸王龙,空中打飞机都是必备技能。再有一条就是人类的戏份越少越好,怪兽片我不想看两脚兽叽叽哇哇,如果还有感情线干脆闭眼不看。这部巨齿鲨嘛,大丑但不猛,看第一条鲨鱼很轻松就搞定,第二条仅靠郭达斯坦单人就打死,这是怪兽界的耻辱。人类的戏份过多,铺垫有点长,象金刚骷髅岛那种挺好。三亚那场戏热闹是热闹,可惜鲨鱼没大开杀戒,国情不一样,巨齿鲨在观音大士面前也得退避三舍
目前最好的合拍片
这一场鲨鱼🦈大战可真热闹!
前面的部分算是勉强抓住了深海电影的精髓:人类对神秘的探索与恐惧。可惜鲨鱼游上海面就有点泄气了。不知道冰冰姐是不是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熟记英文台词上了,表演的部分十分尬。
剧情尚可,角色塑造很一般
结构倒是对的。人员配置也是对的。但是作为反派的巨齿鲨就只是大……而已,既没有铁甲也没有智商。似乎这群人只要及时向政府求救,来支军队分分钟就解决隐患。所以主角们作死作活显不出英勇壮烈,而是有点无聊。
略高于预期,不过依然是标准的爆米花电影,上亿美金的制作费用让大鲨鱼看起不糊弄,比较有代入感,里面各种插科打诨的台词和情感的撮合还可以再打磨下,比较尬,大部分的中文台词依旧有比较浓烈的翻译腔,非常干,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讨论有自嘲但也点到即止,最大的进步还是怪兽袭击祖国大陆的地方不再虚化,点名道姓,值得鼓励,
首映观看,比超前观看晚了几天,特效和故事超出预期,不愧为“美国商业大片”;尽管有很多中国元素,但是当看到最后的决战是在刚刚去过的【三亚湾】看见了熟悉的那尊举世闻名的南山南海观音时,真的感觉痛快无比,也感觉美国商业大片真的把中国当回事的赶脚,至于中国公映比美国版多区区2分钟,不知道是不是在这里。看到海边“煮饺子”一样的人群,这一中国特色的景色,已经和故事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套用一句话:你看的不够美,那是你站的不够高;如果你没有发现大海的美丽,那是因为你潜的不够深……
熟悉的好莱坞套路,唯一的亮点大概就是特效还算过得去了,还有小女孩很可爱,男女主的感情线十分奇怪,女主父亲牺牲那段煽情的莫名其妙的。
前半段海底部分还行,后面三亚部分……不是浅水区吗?
李冰冰戏份好多
太接地气了,在三亚煮饺子式的景区海域,冒出来一条大鲨鱼……爽点也很密集,郭达森与李冰冰的CP感不错,编剧果然是老外,中文台词有点尬。
所有涉及中国的地方都庸俗且蠢,这也是万达所有染指项目的共同点,也是不容易。
还可以吧。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
这才是真正“无”政府状态…吃人巨兽闯入浅水旅游区,李冰冰什么时候要掐着嗓子念台词了,不婊吗?
她看的很害怕,我拉到了她的手。完美。
前一阵子摩天营救的同效片,套路剧情就不计较了,整体还是不错的爆米花作品。小妹妹的年龄与演技起飞,居然毫无背台词的感觉,而且英语中文口音都很棒,赞一个,希望小妹妹长大后在贵圈不要学坏哦,哈哈
Scanline VFX果真没让我失望,特效逼真,视觉效果非常棒,画面紧张刺激,这次冰冰终于不是来打酱油的了。
本来以为是片方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加入的中国元素,后来发现是合拍片,但是这个中国元素加的未免有点太过尴尬。三亚的游客,船上结婚的小俩口确定不是来黑中国的吗?而且作为怪物片的boss,这个巨齿鲨也太弱小了。本来报着很大的期待想看大鲨鱼的,结果出以后emmmmm。而且作为打怪电影剧情也麻麻,全程没有一点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