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整个游戏的剧情缩进一个半小时确实很难,但我觉得有一点实在不该改动,就是谢衣的设定。
关于沈夜和沧溟跟心魔合作保流月城一事,谢衣早就知情。
沈夜和沧溟因身份要为全族谋取生路,有责任有压力,而选择了利用心魔,并留下后手希望最后能封印心魔。
而谢衣没有那么多责任与压力,再加上他本身心地善良,他想找到其它,能够不伤害别人以求保全自己的方法而离开流月城寻找方法,并想找寻神剑除去心魔,被沈夜视为背叛。
沈夜和谢衣分别代表两个选择,电影里谢衣以为沈夜沧溟单纯与心魔勾结作恶,让谢衣只是三人汇聚一起攻入流月城的引子而已。
谢衣死时他自己说了一句“谢衣,你可真是个有趣的人啊”其实多余。
因为游戏里谢衣被制成初七以后抹去了记忆,只知自己名叫初七,为大祭司沈夜效忠。
在触摸神农留下的神石(忘了叫啥了)以后回忆起以往的记忆。
虽然知道以往是谢衣了,但初七还是初七,就像我们如果有前世,想起了前世的记忆能够抛弃现在的所有吗?
但他还是救了乐无异牺牲了自己,又一次背叛了大祭司,所以他说“谢衣,你可真是个有趣的人”,这是以初七的身份对谢衣说的。
电影里谢衣单纯被蛊虫控制,被昭明除去蛊虫后他仍然是谢衣,却自己对自己说了这么一句话,没头没脑,没有立场。
电影好看很喜欢 每个人都演的不错 特效也可以啊好看 值得二刷!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电影开场,《星际穿越》,《银河护卫队的》既视感。
一个机智幽默、痞气十足有着非凡背景的帅哥出场。
一个小屌丝挑战大怪兽成功,成功打入高大上各种生物大聚会的大场所,一路开挂,偶遇女主,结交好基友。
电影中场,《飞屋环游记》,《功夫熊猫》经典场景出场。
会飞的卡哇伊木船、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与男主一起上天入地,环游中国仙侠之地。
电影终场,看到了潘金莲临街推窗的梗。
难道是我想多了?
导演把这一幕中国传统剧,借入到中国仙侠剧?
没看过原著,没玩过游戏,电影也能看懂。
剧情跳跃,对话承接,不影响观影表面感受。
但,电影深一层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众生虽苦,还望诸恶莫作 ” ,要是想从电影直接所传达给观众的意思中来悟这个道理,就会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终极大Boss大祭司最后华丽丽的转身,原来是为了整个族人而宁愿牺牲自我。
一直为苍生大众所忧的谢衣大好人,在担忧人类安危之时,忘了自己族人了吗?
还是谢衣明白,就算众生皆苦,但不能为了逃离自己的苦,而把苦加于别人?
所以,观众要到最后,才悟出 “众生虽苦,还望诸恶莫作 ”的终极大道理?
另附加观影最直观瞬间感受:1.衣服造型,经典的短衣、短裙、抹胸、长裙游戏造型打扮。
2.画面背景,色彩鲜艳、特效集锦,好像在看动画片。
3.开场抢戒指时,女主把抢到的戒指放到胸衣里,后打斗中滑落。
胸再大,放东西也不如包好用吧?
古剑奇谭2每个主角或是配角的故事,乐无异和狼王,闻人羽和师傅,夏夷则和皇上,阿阮和谢衣,谢衣和沈夜,沈夜和华月,都可以单独拍成一部剧情及格的电影,但如果强行把这些故事都在一部电影里讲完只能和看那种几分钟速读原著的视频一样,一脸懵逼,看完就忘。
一脸懵逼的非游戏党如果有意了解这个游戏的话,可以先去b站看两个视频,个人觉得这两个视频,比这个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要好看1.隔川 谢衣传 av7449902.冰心孤月 执伞提灯 av748630
『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影片改编自同名游戏第二作,故事虽有较为宏大的世界观背景,但电影只集中在几大场景的展示,并未有过多的交代,不过并不影响观影,因为剧情过于简单直接,四人带只国宝捡齐装备组团打怪拯救世界,而四人组的感情戏则突兀又多余,自己眼中的亮点可能只有心目中第一男神王力宏、宋茜大长腿和吴千语清纯无限了。
【6+1鼎力宏分】
特效很好,没的说。
演员演技基本在线,还可以。
其实感觉王力宏不太适合演乐无异这种有点搞笑的角色,换成吴磊我觉得他还比较合适。
提起吴磊,说几句题外话,最近几个月看了他演的两部电影,一部《阿修罗》、一部《影》。
《影》就不多说了,吴磊演的杨平属于配角,出场不多;《阿修罗》当初上映被黑的很惨,目前豆瓣评分也才3.1,个人认为过了,虽然剧情逻辑有明显BUG(逻辑上的BUG主要集中在天珠是什么、为什么打天和最终阿修罗王的自尽上,但这属于电影整体走向的大毛病,小逻辑的问题却基本上没有,电影整体很顺畅,所以看起来并不会觉得难受,反倒是一部电影如果大的逻辑走向没问题,小逻辑问题一堆,从头到尾看下来会让人觉得特别不舒服),演员角色脸谱化,还有模仿外国电影的嫌疑,但即使如此,光看特效的话,这部电影也应该不止于3.1分的。
更别说阿修罗王三个头的饰演者其实演的都还不错, 尤其是作为主角的吴磊,现在回忆起来也还是觉得他演的很好。
最初如意的单纯、开始了解真想时的恐惧还有后来的坚定,前后衔接的都很流畅,尤其印象比较深的一场戏是他故意摆出王的架子,让尸婆罗派人带他去猎肚子里有宝石的鹿的时候,表情和语气的细小变动,立马就表现出了王的威严,还有一种变成了坏人的感觉,完全做到了在角色间转换自如,好人能演、坏人也能演。
也是因为看过《阿修罗》,所以觉得乐无异吴磊演的话还蛮合适的,而王力宏更适合演阳光型帅哥、暖男,摆摆酷什么的也可以,搞笑角色真的不太适合他。
剧情进展太快,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师徒情铺垫都不够、太突兀,如果没有游戏经验的话,这种突兀感或者不适感会进一步增强。
吐槽一小段剧情, 夏夷则为了救乐无异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半人半鲛人的血统,咱这段能别让夏夷则表现的跟一个被xxoo然后又被xxoo的少女一样吗,那双手抱胸、把自己蜷缩起来的动作……真是太辣眼睛了,明明是个高冷帅哥来着。
也真是难为这些演员了,无论是多么辣眼睛的场景都得演,还都得保持严肃,还得跟完全没被辣到眼睛一样特自然的转到同伴情谊上面去……
国庆档有一部口碑和票房都垫底的影片,打着古剑奇谭的ip,却是不折不扣的大烂片,上映7天票房一千多万,豆瓣评分4.6分。
我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这部烂片的主演竟然是王力宏,是那个曾经可以和周杰伦齐名的王力宏!
也许时代真的变了,曾经的一线天王级歌手,竟然堕落成三线演员演起了烂片,真是时代的不幸。
我们先来看看这部号称国庆档唯一“奇幻大片”到底有多烂?
首先这部片的导演是一位好莱坞的三流导演雷尼哈林,拍得电影都是出奇的烂,多次提名金酸梅奖最烂导演。
但打着好莱坞的旗号竟然在中国电影圈混得风生水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内地电影市场很吃这一套,即便是好莱坞那边来得最烂的导演,到了中国电影市场反倒成了香饽饽。
其次,这部电影的拍摄原则就是省钱,能多省钱就怎么拍。
什么视觉特效大片,都是五毛特效抠图,所以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会发现这么一个视觉大片,来回场景就那几个。
导演为了能够省钱也是我辈楷模,你看几位主演穿的服装就知道,完全就是连模仿秀也比不上,透着一股浓浓的拼多多般的廉价感。
这种廉价感不仅体现在电影场景和道具里,而且还散发在这些演员里。
按理说,王力宏已经算够大牌的明星了,但是到电影里完全体现不出来,再加上粗制滥造,王力宏就是一个三线演员的配置。
王力宏饰演的是一个偃甲大师,相当于一个机械发明家,本来是古剑奇谭里一个挺关键的角色,怎么到电影就成了存在感最弱的一个角色,成了大家争相保护的角色,最后莫名其妙地接了一把剑,还莫名其妙地消灭了大反派,看得让人非常尴尬。
着重说下王力宏吧,和宋茜这样的女明星搭戏,其实挺心疼的。
看得出来王力宏很卖力,也很想演好这个角色,但是你要一个40多的男人去饰演一个少年,而且还是一个活宝一样的少年,这不就是在毁了王力宏吗?
这样消费王力宏的人气,消费王力宏的粉丝,不仅是自降身价,真的会让一个一流歌手变成一个三流演员。
王力宏其实也有演得好的角色,《无问西东》里的沈光耀就特别好,造型特别适合王力宏,温文尔雅到义无反顾,这样的角色才真正适合王力宏吧!
我不知道,王力宏是出于什么原因出演这样一部明知是烂片的电影。
王力宏真的缺钱吗?
或许是歌手身份到了巅峰难以突破后,想在演员这一方面有所建树吧,但我觉得这个时候王力宏更应该沉得住气,一定不要急于求成,成为了资本利用你名气而圈钱的工具。
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00后看到这部电影,对王力宏并不了了解,甚至拿来和李易峰作比较,年少无知我可以理解。
如果不知道王力宏当年在歌坛是什么样的存在,可以去听听他以前的歌。
只是还是有点心酸,很多曾经辉煌的歌手如今落寞了,岁月不饶人,多少传奇终究还是谢幕了。
这部电影最大的短板是剧情。
甚至四个主角的演技都算过关。
难道我们就没有好的编剧吗?
虽然游戏那么长的故事都放进来是有点困难,可是整部电影除了动作场面,我看不到情感高潮在哪里啊!
可以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哪怕保留少数人之间深厚的感情羁绊,用几场文戏让这种情感立起来。
但是现在每条线背后,不论是夏夷则的宫廷秘辛,他和阿阮的感情,还是乐无异对谢衣的崇拜仰慕,谢衣和沈夜的师徒反目,都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突然的来又突然的走。
简直是翻山越岭一般的剧情。
今天我从外地赶回,第一时间就赶去将几天前就买了票的古二电影看了,我很庆幸地发现我幸好回来得早,否则再晚个一两天,古二的电影怕是已经没有排片了。
电影市场就是如此真实,大盘的不景气,国庆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国内观众对于玄幻题材的不待见这些问题通通反馈到了古二电影的身上,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哪一个因素,都没有给这部电影更好的机会。
就我个人而言,最近几年我已经是惟口碑进影院了,除了系列续作与知名导演之外,也只看口碑上佳的新片。
而古二的电影则是我近年来除了柯南之外惟一因为情怀而进入电影院支持的电影,而在很大程度是烂片的心理预期之下,这部片竟然令我这一游戏党拥有极佳的观看体验,也让我替这部自上映之后到目前为止仅仅斩获一千多万票房的电影感到不值。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于电影的评价绝非是随意而宽容的,我个人的喜好偏向于剧情片与文艺片,对于爆米花、超级英雄IP以及玄幻类电影都不太感冒。
然而提前放低的期待让我不可能按照通常影片的标准来评价这部拥有情怀加成的古二电影,实际上任何一部中外游戏改编的电影(除了《古墓丽影》)在口碑上基本都是失败的,如果你执意要求本片在内容上还原游戏的深度,在场景上将游戏建模三次元化,在特效之上可以媲美好莱坞顶级特效以及还要对于没有接触过原著的路人也感到友好,那么你纯粹是想多了。
然而豆瓣上的不少差评却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更有甚者,看都没看电影就简单粗暴地一星差评,理由是但凡国产玄幻都是垃圾以及古剑电视剧是垃圾所以电影也是垃圾。
而实际上,就古二这部电影的具体成品而言,所呈现的效果也绝非是毫不走心的圈钱之作,而它所有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大多来源于游戏改编本身这个缺陷。
从理论上讲,区区一部电影试图以两小时的时间还原几十个小时的连续剧剧情这个做法,本身就具有不可操作性。
阿里上一部扑街的玄幻大作4S的失败同样也是电影试图还原小说剧情的失败。
而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想必阿里的编剧在吸取当年改编4S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还是有所提升,他们是有认真研读过游戏改编小说甚至于通关过游戏的,对于古二游戏的各个高潮以及主线矛盾,是深谙于心的。
从电影剧情之中,能够看出他们将古二剧情的矛盾点以及各个主角之间的关节点都一并提炼出来并列成了叙事大纲,最终将之清晰地呈现在了影片之中。
从讨好游戏粉以及关爱路人观众这两方面,都竭尽了全力。
从我身边从未玩过游戏的路人观众的反馈来看,是能够理解电影所讲述的大体内容的。
如果说从原著改编的角度来说编剧已经竭尽了全力,那么从影片定位的角度来说,也是值得赞赏的。
本片的定位是爆米花动作爽片,正是冲着渴望进入电影院放松的观众去的,既非文艺片也非剧情片。
本片百分之七十的内容都是打斗,而请来的武指在如此高强度的打斗之中也算是倾尽了他们的智慧与想象力,武打与动作设计都十分好看,尤其是刚开始的海市混战,的确达到了先声夺人的目的,甚至于观众看过海市剧情之后对于打斗的期望值太高,致使最终决战的打斗显得短小而平庸了。
再次,本片的道具组应该加鸡腿,片中的武器、偃甲、包子号、建筑场景甚至于流月城的模型,都十分形象逼真,超出我这一个游戏粉的期待,没有料到有朝一日能在三次元见到游戏建模成真。
这一点,绝对是游戏党与奇幻迷的福音。
最后,大量的武戏也是演技欠佳的演员的遮羞布,这点可以归于扬长避短,既然我们不能让所有演员都具有影帝的实力,那么将他们置于适当的位置,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反而是让一干花瓶面瘫强行去剧情片中硬凹造型才是天雷轰顶。
作为一部爆米花影片,它所承担的任务只在于让观众看得明白看得爽快,这是中外各国的爆米花影片的共同标准。
而作为外援的导演也是深谙此理,他只要求四名主演演出自己那个角色的一个类型特点就算完成任务,让观众对于角色的个性有一种清晰的认识就行,比如男一的逗比欢乐,男二的高冷神秘,女一的酷炫能打,女二的柔和优美,作为类型片而言这种程度的人物塑造已经足够了,再提高要求,影片的长度与内容也不允许。
再说说外援导演拍摄中国古代题材电影到底行还是不行的问题,从评论上可以看出,许多人在没有看过电影的情况之下,就冲着此片是由外国导演拍摄这一点就果断给本片打上差评。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来讨论。
我们先试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将本片换成一名中国导演来拍摄,难道就一定比现在的成品更好吗?
我们脑中有拍摄爆米花片拍得极好的中国大导人选吗?
另一方面,说本片成品不尽如人意,那么原因是出在导演不懂中国传统文化吗?
是故事拍摄得太西化了吗?
如果不是这两个原因,则说明外国导演这个身份不足以作为我们拒绝这个导演的理由。
而实际上,具体到本片的问题,本片对于这名导演而言,大抵就是一部由中国角色演绎的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爆米花爽片而已,既然是爆米花,它所需要的要素都是大同小异的,模板化的王道剧情、类型化的鲜明角色、爽快的叙事节奏、精彩的打斗以及过关的视觉特效。
从这个要求来看,外国导演又有何不可呢?
实际上,我们从这些年的观影经验可知,就爆米花片的拍摄而言,我国与发展成熟的美国电影工业相比,经验是远远不足的,即便换成我国的知名大导,他也未必拿得出最好的爆米花片,《长城》就是明证。
当然,你想看到的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故事,你最初选择爆米花片的方向就是一个错误。
综上所述,我作为一名游戏党,在降低了心理期待与认识清楚的基础之上,本片所给我的观感体验是很好的,我愿意给予本片一个七到八分的豆瓣分数。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讨论讨论,作为一部游戏改编电影,它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从票房结果上看,上映五天,到目前为止,才仅仅收获一千二百万的票房,作为电影而言,无疑是惨败的,甚至于扑妈不认。
那么导致这样一个票房结果,是否就是说明本片是一烂到底的烂片,因而理所当然地获得与之质量相当的票房?
我以为,就影片质量而言,影片理应获得更高的票房。
然而最终导致这样一个结果,其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这样的结果大抵已经鲜明而清楚地证明“游戏不适合改编电影”这个公理。
《古墓丽影》的成功实属特例,《古墓丽影》是女主的动作冒险故事,剧情相对较弱,即便没有这个游戏IP,电影工业也可以打造出类似题材的电影并拍得相当好看。
然而仙古之类的国单游戏却并非如此,它们属于剧情长篇,故事本身体量已经完全超过了电影本身叙事容量太多,拍摄连续剧可以一试,但拍摄电影则实在勉强。
尤其是本片试图将整部游戏全部的大纲关节点通通塞入电影,却还作死地将电影片长剪成了区区九十分钟,剧情被砍成什么程度已经不难想象,勉强叙事完整已经是极限,至于感情发展的过程,人物塑造的丰满以及故事发展起承转合的完善之类的,自然通通兼顾不了。
当然大剪特剪也有一个好处,游戏里坐标与阿阮的言情要多恶心有多恶心,这样一剪反而神清气爽了,看打怪比看你们谈肉麻恋爱不知道要好看多少。
那么有人则提出,既然想拍摄整部游戏的剧情是不可能的事,那么不如去粗取精,去掉古二那广为人诟病的酱油四主角,选择最为精华的谢衣与流月城的故事拍成电影,不是更能满足电影叙事体量的要求吗?
可惜电影制片人还想说,如果这样拍,怕是电影还没上映就已经收获游戏粉的板砖:我们是想看《古剑奇谭二》而不是《谢衣传》,你这是连主角都给换了?
其次,细节上的不完善,这点尤其体现在服饰之上,主角团那缺少色彩装饰的单调服饰不足以鲜明吸引人我就不多说了,海市之中路人配角的各色奇装异服充塞于目,喧宾夺主,宛如群魔乱舞,五颜六色的头发、淘宝质感的服饰,让人一眼瞅过去就留下低劣庸俗的印象。
这样一来,不仅衬托出主角团单调晦暗的服饰更不出彩,而且让本片显得“魔幻”而不是“玄幻”。
此外,阿里影业作为一个入行不久的菜鸟,在宣传之上完全不明所以。
本片上映之前,完全没有任何亮眼的宣传手段,甚至有些不知道本片所主打的方向与卖点,以致于在电影上映之前,完全没有多少人关注本片。
这只能说片方本身就是猪队友了,真应该好好学习国外类似影片是如何造势的。
再次,本片的运气实在不佳,本片上映可谓是借着不久之前扑街的《阿修罗》的“东风”,《阿修罗》的例子已经说明,玄幻、特效、投资这几个要素已经完全无法吸引中国的观众进入电影院。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大热的本土影片没有一部是靠着“玄幻”这个题材获得票房的,相反,玄幻题材反而成为了令中国观众止步不前与劝退的因素了。
但凡提起玄幻,大部分路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烂片”。
不久之前《阿修罗》以区区三千多万的票房提前下映,何况是这部无论是投资、明星还是特效都远不及《阿修罗》的古二电影呢?
而事到如今,无数事实都在说明,不单古剑这个游戏IP,而是任何一个游戏的IP,我们都该重新清醒地估量它的IP价值,它所能带来的实际票房收益,远非之前所认为的那么巨大。
当初大获成功的仙一仙三以及古一的电视剧,其成功的原因,绝非是游戏IP本身的热度所带来的。
仙一仙三的成功毋宁说是在当年看来少见的古装玄幻偶像剧的成功以及从游戏粉早期口碑中那貌似“良心”的说辞营销的成功,甚至于之后的古一电视剧,按照它的营销模式,哪怕没有这个游戏IP,它也一样会大爆。
古一电视剧是典型的粉丝流量营销的成功,人设服化道的还原成功笼络了游戏党的心,从游戏党口中得到了最早的“良心评价”;之后以大流量带动小流量,以大明星带动小明星,口碑演员的加盟以及满眼的帅哥美女;再于上映前与粉丝积极互动,带来大把热度,带给路人本片关注度很高的印象。
而这一切,才最终促成了古一的电视剧的大热。
至于本片的实际质量,五毛特效、注水剧情、面瘫演技之类的硬核指标,都是入坑之后的事情了。
然而对于观看的小年轻而言,这些硬核指标真的重要吗?
重要的或许只是“大家都在看都在说”这个现象,所以“我也要看”而已。
到了之后的古二电视剧,脱离了一众帅哥美女流量之后,立即被打回了原型,再良心的服化道也拯救不了热度,已经说明IP本身完全不足以吸引普通人入坑。
话说当初古一剧是唯一一部我在上映前都一直关注其进度的剧,我对古一到底有些不同的感情。
不过上映之日就是我弃剧之日,我甚至连第一集都没有点开来看,对于我而言,某人的颜值真的太劝退了,何况我也不想去看男女主的言情,我并不是男女主官配党。
然而这样的营销套路在几年前还算少见,如今的人们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大IP以及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由IP改编的玄幻古偶剧已经完全不新鲜了。
相反,玄幻剧所具有的缺陷比如五毛的特效、淘宝质感的服化道、粗糙无打磨的剧本以及低劣的演技都暴露无遗,成为路人眼中鲜明的劝退标签,一并导致如今玄幻剧越发扑街的收视率以及日益下滑的口碑。
2018年,动作奇幻古装电影《 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国庆档非常可惜的一部电影,票房很不卖座的一部电影,也许真的是上映的不是时候,或者说选择受众和宣传上出了什么问题。
这种动画游戏改的电影。。
光无脑粉丝就不会那么一点点的说,看看这个阵容 王力宏,宋茜,柳岩啥的 也不会那么惨吧。
第一张海报还是很有感觉的。
吐槽一下吧,开始我以为主角并不是王力宏。。
后来。。。
发现真的是,这个大长脸,这么老。。
演这个年轻逗笑的主角真的是。。
这个电影最大的毛病就是选角和人物塑造上。
感觉除了宋茜。。
别的角色都看着别扭。。
唉。。
人物塑造上没有一个人物站得住脚,留的下深刻印象。。
对了,除了熊猫。。
毕竟电影时间段,如果人物性格不突出,很难让人记住。
其实从特效来讲这个电影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很多大场景都表现的非常到位,很漂亮。
群演的长安城街道就明显的。。
小气很多。
剧情安排中规中矩,当然抛开挑刺的原著党,这个剧情的流程手法很迪士尼。。
ps:最后打BOSS时候那个门。。
碎了好几次。。
回来又好了。。
-我是古剑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没看过原著的我,觉得还OK啦 也许是我偏爱这种古装奇幻冒险题材吧。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又是summer camp!年下刚一出场就是调皮捣蛋的感觉,好像总会惹事生非,可关键时刻还是帮年上解决问题,她对艺术理解和纯粹的追求令人动容。海边的咖啡,乱入婚礼现场,顽皮的跳海,放生牡蛎,之后就是我不经意间倒在你的怀里,那一刻似乎总是严肃的年上我相信你的心绝对化了,一衣同穿,有没有她的温度?年下又从后面追上来,又是皮皮的,你闹她笑🥹当年上宠溺的把哭笑两个面具给年下时,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暖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但是一切都在这个夏天,年下在年上老公前不经意的脸颊一吻是她们的告别,年上载着老公飙车的时候又在想什么呢。还有孩子们 这个夏天也是他们情感萌发的夏天,我们都舍不得这个戏剧节,我们也都舍不得这感情
草莓酒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年上拿蛋糕上的面具也太宠了 看完这部电影就像假期结束一样 一切又回到了原本的乏味中 只有那个晚上好像有些不同 但又什么都没改变
吃饭和在车上的群像拍的太好了。几次感受到了压力底下的悸动。两辆车、两种身份,完美的依据两位成年人把群体切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了上行下行两条穿插的感情线。孩子们和戏剧老师先扬后抑,教导主任先抑后扬。剧场是转折节点。两个群体的情绪在话剧过后实现了转换。太漂亮了。两个面具拍在桌上的时候,连我作为看客都笑出了声。戏剧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是表演或者获奖,而是在意识到快乐短暂洒泪不舍的时候,我们能勇敢的说封存住这杯夏日的酒,夏天就永远不会离开。什么是真正的儿童艺术?不是表演我们心目中的孩子的模样,而是走进真的孩子,观察、融入她们。车窗上的爱心会被新一轮的雾气遮盖,再见了,玛利亚。最不幸的就在于,我们已经到了明白封存的酒也无法永存的年纪。未来不再会有我摔倒在你身上,也不再会有踢翻的那瓶酒了。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关于一些短暂 关于一些回忆 关于一些夏日的痛虽然不是在夏季“无论发生什么 夏日终属于你”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吻戏呢?!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故事很短,一个晚上,仅仅只有一个喝醉了的晚上我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依旧无法跨越。把记忆封存进草莓酒罐中,留住永不褪色的冬天我记得每次旅行的最后几天,想到之后一切的生活都会如此乏味,还有好多好多情感无法理清,只能拼死把所有能够抓住的塞进记忆之中,那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所有的一切,我们之间没有“不可战胜的夏天”。是想一直看一直看然后直到把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理清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一篇与戏照应的小散文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假期转瞬即逝,而你眼睛的颜色让我领悟到真实的滋味”
渐入佳境。夏日就这样一去不返。台词写得很有散文诗的味,非常喜欢。最后突然想到打雷姐的summer wine和summertime sadness.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