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充斥着悲伤、无奈的文艺电影,看完后虽不曾落泪,但会让人意味深长地回味着这种感觉。
个人觉得韩国电影优于电视剧,而此电影又是翻拍而来,已经是第5版了,又另一种的诠释,外加上欧式的艺术体现。
这种片无需刻意追求逻辑和结局,享受这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即可。
为爱情而弑夫的安娜,入狱7年,因母亲去世而假使3天,在车上遇见男妓的勋,一段陌生平淡的感情,在这3天里悄悄地发生着。
没有很多的台词,更多通过表情、眼神来展现情感,没有滔滔不绝的共同兴趣,更多看到的是勋在努力打开安娜。
《晚秋》在韩、日影史上共拍过五次,最早的版本由李晚熙于1966年拍摄。
金泰勇这个版本节奏看似缓慢,实则是编剧把一些明线暗化,通过安娜与勋的心理变化,折射出两人几乎平行与延续的镜面关系。
不是好看,而是耐人寻味,因为它不是说出来的故事,而是藏着的包袱。
片中隐藏着不少伏笔,饭桌上的吵架是全片的高潮,“你为什么用他的叉子”中的“叉子”其实是双关语,指代安娜自己。
安娜的丈夫是被王晶所杀(假释后第一次见到王晶,后者说:那天,我本来想回去的。
)而安娜是被栽赃,这与后来的勋、玉和老公的关系互成镜像。
片中有两场戏设计的匠心十足,完美契合角色心理:游乐场的戏中戏,安娜与勋原本是“游乐场舞台”的主角,后来却成了坐在“碰碰车座椅”里的观众,他们为“默片式”的情侣配音,这种台词代入设计既让观众视角与角色视角重合,又以旁观者身份对“当局者迷”做出了解答。
安娜看似自说自话,实际上是她多年来的心声。
她有太多想法不敢质问王晶,而勋如他的牛郎身份一般,以一个合格的玩伴态度来扮演“王晶”做出回应。
正因如此,洞悉心事的勋在后来的餐会上与王晶互生争执。
“好”与“坏”的段落,则是勋打破安娜心理的第四堵墙。
她用读不懂的表情向他倾吐听不懂的言语,明知那不是简单的“好”与“坏”能够评论的。
可她的忧伤或幸福,不用说也明白,因为两人的心正以同样的频率悸动着。
这段情节过后的勋成为另一种“安娜”的延续,因为他后来与玉的关系等同于先前安娜与丈夫的关系,只是命运截然不同。
两人重新坐上长途车时,看似是个完美的收局,岂料后来还有一个拖沓的20分钟。
这段情节实际上是勋对应于安娜另一种命运的写照。
勋在玉的老公栽赃后所进行反击,同样回到了先前那个“叉子”的问题上。
这次他被“抢叉子”的人做掉了,所以最后的警车不是抓勋,而是为他收尸。
因为他早就有了预见性,所以才和安娜有了那场那意味深长的法兰西长吻。
“出狱以后来这里见面”是对安娜的安慰,也是一种漫长的告别。
安娜买咖啡回来,通过警车的无线电获悉了死讯,所以才突然惊慌失措。
警车在片中一共出现过三次,每一次都犹如死神一般,第一次带走了安娜的老公、第二次是玉、最后是勋。
末了,安娜的等待和自说自话实际上是一种希望,也是对应了“我不会等你的”和“出狱后来这里见面”的坚持。
——勋在幽灵超市和安娜短暂离别去见玉,希望安娜等他,她说“我不会等你的”,他说“我知道你不会等”,而后他耽误了时间,她也没有久等下去。
最后的咖啡等待,安娜明知道自己等不到,所以才道出了一句“你好,好久不见。
”BTW:关于勋的“死“,电影的改编并非一定要忠于原著,它是导演的“作者电影”而非作家的,否则就没有了电影拍摄的意义。
这世上,究竟什么才是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要遥远的距离,我想不是那句我们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泰戈尔的诗句;而是两颗悸动已久的心扉,明明已经有了暧昧又缠绵的火花,却不得不在晨曦划破天际的时候,依依不舍的说再见。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想不是那些陈词滥调的你侬我侬山盟海誓;而是两个行走在社会边缘的灵魂,跨越语言的隔阂,刚刚开始用一种心灵相通的音符谱写一曲爱情的韵律,却不得不无奈的在黎明破晓前,以一首离歌仓促的收尾...
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孤独城市相遇安娜与勋,一个是出狱探亲两天的囚犯,一个是以出卖色相为生的小白脸;可恰恰就是这么两个行走在社会边缘的人,在地处于美国边境的一座城,谱写了这么一曲简单又动人的小曲。
深秋的西雅图,天色昏暗,凉风徐徐,这更让两个人显得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格格不入。
先说安娜,记得她在出狱后的第一天,回到家发现自己与家人是那么无法交流时,她选择自己离开。
卖了自己觉得好看的衣服,还画了一个大浓妆,本以为自己可以回到这个社会,哪怕只是体验72小时的回归,但就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中,她被拉回了现实,电话的另一端是监狱的看守,电话的内容则是为了确认安娜的位置。
一个急促的电话,让安娜发现自己这一身精心的打扮与大街上的形形色色是那么风格迥异,此刻的她满脸写满的是无奈与悲凉,有理由相信,此刻的安娜无比尖锐的发现原来她与这个自己曾经热爱与生活的地方有了无比遥远的距离。
与安娜相比,勋也许更要寂寞,他虽然没有像安娜一样身在囚牢,但却在一个更大的囚牢里苦苦挣扎。
以出卖色相为生,他的生活从不会缺少金钱,但却从来没有过一个人赖以生存的东西,那就是真感情。
一个没有体会过真正感情的人,即便外表光鲜亮丽,也无异于行尸走肉。
这也就使得他与这个他生活的社会有了无法拉近的隔阂。
有时生活就是如此,老天偏偏要这两个人走到一起,把两个与社会有着遥远距离的人拉到一起。
他们没有太多激烈的感情碰撞,却在一个个眼神与动作的交流中,渐渐了解着对方;即便这份了解并不那么完美,却在两人最需要一个肩膀的时候,为两人送上了一份温暖。
可老天又是那么喜欢捉弄人,两个明明已经被拉的很近心,却又在煞那间天各一方,甚至要阴阳两隔,这也许就是我们一直在追问的那个所谓的最遥远的距离的问题吧。
也许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别的,就是安娜在片尾手捧浓茶时的那份默默的等待。
也许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别的,就是安娜与勋在黎明来临前那深情的最后一吻。
又也许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那份值得永远珍惜的幸福已经垂手可得,可就是那些我们无法预知的不幸让我们与这份幸福擦肩而过的无限苦楚。
《晚秋》不是跌宕起伏干脆利落的犯罪片,也不是情意绵绵结局圆满的温情片。
这两个小时所叙说的是一个发生在短短三天之内的故事,发生在一对连爱都没有说出口的男女之间。
他们命运的轨迹像两条相交线,命运只留给他们短短三天的交集。
她是在监狱中生活了七年的囚犯,他是游玩花丛的浪子。
他们说着不一样的语言,只能用英文来做中介语。
哪怕她说出最撕心裂肺的回忆,他也只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做出回应。
七十二个小时的时间,虽然能够让她呼吸到一点新鲜空气,却无法改变她生活悲凉的色调。
七年前,她的青梅竹马恋人在关键时候抛下了她,而她却心甘情愿为他销毁证据,为他顶下罪名,自己独自锒铛入狱。
出狱后,她对这个告别了七年的世界不知所措,又对周围的熙熙攘攘无动于衷,以至于当勋一次次来搭讪,她也只是冷漠地回应。
他给她电话号码,她转身就扔进垃圾箱。
他给她手表当做抵押,她连扬眉都不屑。
记得安娜有一次在街上逛着,忽然走进一家店买了一身新衣。
因为在监狱中太久没有戴过耳环,耳洞已经长合了。
但她还是坚持着,用力而缓慢地把耳坠戴上去。
她的表情是隐忍的痛苦,仿佛只有在这样刺痛感的噬咬之下,才能重新唤醒自己对美的感知。
可是在接了一个监狱打来的检测电话之后,她马上又把新买的衣服全部丢弃在公共厕所。
被爱人抛弃的记忆依然痛入骨髓,氧气稀薄的监狱生活也让她连微笑都艰难。
警方定时打来的电话提醒了她,这三天的自由不过是昙花一现。
也许,她宁愿自己的心不要醒过来,因为以前已经痛得太彻底。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即使给自己的心城筑起重重高墙,也抵挡不住爱情在一刹那之间的温柔入侵。
即使用理智说服自己千万遍,也无法阻止感情的飞蛾扑火。
他带她参观西雅图,所有人都在欢呼,唯有她从头到尾都是默然。
他们在废弃的游乐场偶遇一对陌生恋人,他们一起对口型想台词,给那对恋人创造了缠绵悱恻的情节。
在温情的音乐声中,他牵着她的手一路狂奔。
——我多想这样拉着你一路狂奔,把所有的过去甩在身后。
全世界只有我们两个人,还有我们的影子。
他给她一个夜晚的童话,让她相信这世界还有美好。
可是喧嚣的人声又一次把他们拉回了现实。
这是幽灵市场的参观,一切都是幻象罢了。
安娜是什么时候动心的呢?
我想应该是在勋留她一个人在旅店里的时候。
她一个人回到房间,看着白天被撞坏的台灯和撞出一个洞的墙壁。
她试着也去撞墙壁,想体会他当时是有多么痛。
——多希望我是你,便可与你同在。
这,不就是爱一个人最典型的心情吗?
电影中的很多细节都需要在观影之后慢慢回忆,这样缓慢的浸染带来的却是最深的感动。
比如说,影片结束了我才反应过来,勋在知道自己被冤枉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的不是玉子,而是安娜。
他抓紧最后的时间找到她,给她一个漫长的拥吻。
明明知道自己即将身陷囹圄,生死不明,他还是承诺在那个车站等她。
他给出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其实只是为了给她出狱的动力和希望。
他深知自己只是她人生的一个车站,却希望她的人生能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继续。
那一次吻别,他心中感受到的应该是重逢遥遥无期的凄凉吧?
而她荒芜已久的心,却在这深深一吻中重新萌生出对爱情的希望。
她去买咖啡,也不忘给他多买一份。
可是她一个人拿着两杯热咖啡,却再也找不到他的踪影。
她四处张望,跌跌撞撞,咖啡泼了一路。
回想去西雅图的路上,在这里停车时,她一个人喝一杯热饮,他笑着过来跟她搭话。
而此时,天地茫茫,他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只有泼了一地的咖啡,证明他曾经在她生命中出现过。
电影结束之后,仔细回忆后我才发现,整部电影里男女主角之间从来都是不言情的。
他们从来没有直截了当地把爱说出口,也许是因为语言障碍,也许是因为相识太匆匆留下太多来不及说出口的话,也许更多是因为他们双方都知道这段末日之恋没有明天。
可是没有对白又如何?
爱情本就应该是两个人私享的秘密。
人生那么长,期许一个相濡以沫,执手终生的伴侣,也许太不切实际了吧?
但是安娜和勋之间短暂的相恋,又何尝不是让人留恋难忘的人生风景?
他们其实经历着相似的人生轨迹,都被冠上了本不应当承受的罪名,成了一生都卸不下的桎梏。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是否正是这样一份冥冥之中的惺惺相惜,让他们在短暂的交会中触摸到了彼此灵魂中的最痛处?
哪怕他只是她的车站,但至少遇见他之后,她有勇气有期待驶向远方的下一站。
哪怕他留下的只是一个未竟的承诺,却成了她最后两年牢狱生活的最大期盼。
我想,缘分真是一点也没有出差错,至少在这七十二个小时,他曾向她迈步,她曾为他驻足。
原作者年总。
1.汤唯特别HOLD得住,成熟,让人相信,一点不让人担心,一直抓着钢索。
玄彬演技属于完美的失控,即便有时离开钢索让你捏点儿汗,却在最后有个漂亮的谢幕,然后你就知道之所以漂亮就在于他离开绳索的时间,他在和绳子调情。
2.汤唯一上来就处于“似乎已经演这个角色演了很久”的状态里,基本上等于“绝望”两个字。
一个人,内心沉重到空是什么样子?穷途末路的开始。
3.她在穷途末路的时候遇见他,他的每次开始很短暂,然后又有下一个开始,或者说,他从来没有开始过。
也在那个时候,已经有另外的一个女人想要为他重新开始。
4.结尾太酷,是呼吸一下都辛苦得不得了的等待。
这个叫做等待的函数没有任何规律可言,也许是五分钟,也许是约等于无穷大的NO WAY。
看着字幕从左下角一点点渗出来,等待的人也开始分泌绝望。
这是我们习惯的动作吧,等,根本不知道戈多会不会来的等。
点了咖啡和蛋糕,手在空中停下来,一个曲线也不想制造,这是所有关于等的表情和姿态。
我们演给自己看,重整了表情对周围的空气说:HELLO。
5.喜欢葬礼前后吵闹着分财产或是庸俗地从事现实生活的哥哥姐姐EX和EX的现任老婆,他们是所有绝望境地以外完全不搭噶的俗艳背景,或者忽然很想感谢他们正在如此俗艳地生活,因为这是对的。
对于生活,我们从不能好好地准备。
对于温暖,也一样。
第一次在汽车旅馆,汤唯推开玄彬,两人重新穿好衣服之后,摄影机很奇怪地退到了门厅的位置。
此时,汤唯被画面左半的墙壁完全遮挡,玄彬站在右边注视着汤唯。
这时镜头开始向前推,似是要拨开墙壁的阻挡得以令二人同处一个景框之内,但这个推镜头竟在两秒钟之内结束了。
于是,从这时开始,两人注定在结尾无法走向「合」的解决。
这似乎也正是导演的意图:他关心的绝不仅仅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应何去何从。
很明显,汤唯的角色从一开始就是「退化」了的。
第一个镜头里的矮树丛以及汤唯保释回家时家门口的轻雾和花丛,相对于不断切出的汤唯的特写,这其中的阻隔如何消除也许才是导演力图解决的问题。
这样看来,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短暂的推镜头在暗示结局之外也便给出了「消除」的一种可能性尝试。
这种尝试是从外围(「环境」)发起的。
至于它为何无法达成,本文稍后会作解释。
无论如何,导演在这里先点明了阻力,接下来便从另外一个方向开始了影片真正的解决尝试。
被两个男人伤害、杀人后的恐惧以及七年的牢狱生涯令汤唯的角色安娜丧失了为人的气力,玄彬的角色勋正出现在安娜试图找回做人的方式之时。
安娜自己先有所尝试,她买了新衣服并化了妆,但最后还是将新衣服丢在了洗手间并卸了妆。
七年未戴耳环令安娜的耳洞不再那么容易穿透,她费了很大劲戴耳环摘耳环,耳洞受到刺激令她很难受,时不时要去抓一抓。
勋对安娜的「修复」起于一句劝阻安娜不要再抓耳洞的话。
此后在餐厅,勋略施小计使安娜自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安娜”,这是安娜重塑自己人的存在的第一步。
在游览车上,勋也不断逗弄安娜希望她能多说话、多发出声音。
「语音」的重要性,其实在开头就以负面的方式提出来了。
安娜回到杀人现场,撕掉照片和纸张,无理性地一张一张吞下碎纸片。
吞噬「信息」,压抑「语言」,是安娜丧失人的身份和阻碍她重新修复这一身份的内因。
于是我们看到,在安娜开始开口之后,又同时经历了模仿和在情境中重组「语言」这一更进一步的修复过程(在游乐场即兴为争吵情侣配音)。
此时那对外国情侣之间关系的突然变化令重新获得「语言」的安娜意识到「语言」的不足够,于是她开始奔跑(「动作」),摄影也立刻转为手持跟拍,同时用跳切加强了安娜重新获得的「行动力」。
「语言」和「动作」的觉醒令安娜终于可以一吐七年来的积郁。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重获或者说觉醒必须加上「有意识地」这个词作为基础。
这种对觉醒的「意识」才能使觉醒本身变得有意义,或者不如说,它将部分的觉醒联系到了整体(作为人)的觉醒。
因为安娜第一次在汽车旅馆推开勋时,「行动力」已经被扭曲变形的灯罩和压坏的门充分度量了。
于是后来才有了安娜重回汽车旅馆那个房间时,触摸变形的灯罩和压坏的门这场戏。
不过,这场戏似乎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第二层意义。
影片的解决之途在这里再次遭遇了阻碍。
勋错过了安娜,稍晚时候到达汽车旅馆房间。
勋走进房门看到床上的手表时,镜头是倾斜的,同时窗外驶过一辆警车。
修复似乎没有起到作用,即使安娜开始有意识地觉醒了,她好像离美好生活仍差些距离。
这里可以回到本文开始时提到的从外围发起的无法达成的解决了。
影片中的外部环境始终是一个威胁的存在,无论是安娜的亲朋旧识还是晚秋时节的大雾,无时无刻不在恶意纠缠并阻碍着安娜的自我重塑。
于是,从外部的调和是无法达成的,而从内部的解决在自我生长的同时且仍要与外部抗衡。
那么可以说,导演在本片中刻意弱化了「对决」,而把重点放在了对「对决」中积极力量一方的强度的探究。
这样去看的话,安娜触摸灯罩和门那场戏的第二层意义便在于:她在触摸后用头去撞门发现自己根本不能直接造成那样程度的损坏,这揭示出即使她「意识」到了内心的力量,但这力量的强度仍然需要被不断「认知」,这力量的「发挥」仍然需要不断去「学习」。
葬礼后的宴席上,「对决」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后景虚焦的家庭成员一直在争吵推搡,而勋和安娜的前男友的对峙引出了「餐叉」这个物件。
勋以戏谑的方式平息争执,本是开玩笑的话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安娜做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后以大喊和大哭释放出内心积压的力量。
安娜对前男友说“你为什么要拿他的叉子呢?
为什么不是别人的非得是他的?
”,安娜用这句话表明了她已意识到外部环境威胁的不可改变,同时再次强调了「餐叉」这个物件的重要地位并使之实体化。
于是在最后一场戏中我们看到,安娜不断用餐叉去戳桌上的蛋糕(同时应该指出,蛋糕也是对影片开头碎纸片的修复),这个动作既是安娜的「认知」和「学习」,也是影片要去做而注定无法完成的探究。
人不断提升自己内心的强大,到底要提升到什么刻度才可以战胜外部环境的阻碍,获得个人的幸福,这或许才是影片的主题。
关于勋这个角色也实在值得一说,他也同样受着威胁也同样需要重新给自己一个身份的定位。
所以他才会在镜子前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型,才会在葬礼后的宴席上被安娜的前男友逼问“你到底是谁?
你想得到什么?
”。
影片最重要的道具——手表——在勋和安娜之间不断流转,指出了一种「持续中」的时间,但似乎并未得到更好的利用。
想身份受到认可、幸福得到承认有多难,现实又有多残酷。
回过头再看超市那一场,深夜里被勋和安娜惊吓的游客却仍能以玩笑的口吻说出两人是幽灵,实在是全片最令人沮丧的一幕了。
一部充斥着悲伤、无奈的文艺电影,看完后虽不曾落泪,但会让人意味深长地回味着这种感觉。
个人觉得韩国电影优于电视剧,而此电影又是翻拍而来,已经是第5版了,又另一种的诠释,外加上欧式的艺术体现。
这种片无需刻意追求逻辑和结局,享受这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即可。
为爱情而弑夫的安娜,入狱7年,因母亲去世而假使3天,在车上遇见男妓的勋,一段陌生平淡的感情,在这3天里悄悄地发生着。
没有很多的台词,更多通过表情、眼神来展现情感,没有滔滔不绝的共同兴趣,更多看到的是勋在努力打开安娜。
金泰勇选西雅图拍文艺片真是个好主意。
第一,西雅图多雨。
《西雅图不眠夜》里Meg Ryan说:西雅图?
那地方一年下九个月雨,我才不搬去呢!
这个城市每天都在下雨,每天也都有不下雨的时候,每当宝贵的太阳从云层里露出短暂的笑脸,雾气蒙蒙,把所有背景画面都虚焦成了斑驳的色彩,汤小姐穿着裸色风衣在雾里这么一走,文艺片的味道就出来了。
第二,西雅图的多雨成就了西雅图的文艺。
透过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地平线往远处一望,Space Needle仿佛成了奇幻世界里的建筑,奇异得不真实,连带着故事也像是发生在平行世界里的故事,灰色的,浅棕色的,深绿色的。
有人说西雅图雨太多让人心情不好,可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森林和雨水正相配,要是没有那么多的水汽、雾气、海山的氤氲,反而给人突兀的感觉。
水是这城市一部分,雾气中俩人跳芭蕾也不傻了,汤小姐和玄先生给跳芭蕾的俩人配音也不傻了,在大巴上把所以其他乘客都当成虚焦背景也不傻了,统统变得文艺起来。
西雅图可逛的景色不多(其实美国城市里可逛的景色都不多),但Pike market是人人都要去的。
汤姆汉克斯在Athenian餐厅里吃过饭,所以现在菜单上一个沙拉卖到16块钱大家还是趋之若鹜;晚秋里的两个人在玻璃平台里眺望过海对面的奥林匹亚半岛——那是《暮光之城》里狼人出没的地方,看,世界又奇幻了。
我站在Pike market湿漉漉的砖石地上,看鱼摊上的鱼贩子们此起彼伏地喊着口号互相扔鱼,那么大的一条鱼,一定很滑,我是接不住的。
不止是鱼,螃蟹也有普通的三倍那么大,还有手掌大的虾,整整齐齐地码在冰里。
汤小姐和玄先生倚着冰鲜柜台说话,也不怕冻着。
买好了海鲜,可以用Fedex 48小时空运到家,仍然保鲜。
西雅图的Peony(牡丹,或芍药)长得特别好,Pike market里面的长廊望过去,一条走道都是花团锦簇。
4块钱一把,带着回家,花头上还带着露珠。
Pike market旁边是著名的第一家星巴克,《晚秋》里面也给了个镜头,logo不似现在星巴克简洁的那家就是。
破破烂烂的,像个小摊。
谁能想到当年大排档似的咖啡馆如今红旗插遍了全球每个角落?
http://www.wangxiaoxin.net
自从8月初看到汤唯和玄彬的新片要来TIFF参展的新闻之后,我几乎是每天上官网刷新看是安排在哪天,好不和志愿者的工作冲突。
领工作服的那天,第一时间拿到官方手册,立马改日期,并用第一张志愿者 REWARD VOUCHER火速换了首映的票。
其实吧,本来是想换第二场的,结果过了个长周末就卖完了(估计是土狼屯的南韩人民居多,都要看小玄子),只能换晚上10点多的第一场。
事实证明,塞翁失马,来了头大象。
首场有导演亲自现身解答问题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好了,扯了那么多前因,得抓紧时间赶紧写。
现在是凌晨3点,两个半小时前电影才结束,我在回来的TTC上硬撑着没打盹,满脑子是要回来写影评,我是有多么热血啊请问?
好吧,我只是以防万一,怕豆瓣上《晚秋》的剧透第一炮被人抢去...瞄了一眼,已经有个更猴急的家伙发了简短评论了!
以下是严重剧透,我这个号称“所有剧透都去死吧”的人虚荣心作怪,己所不欲这次要施于人了。
受不了的看官可以直接跳过分割线这一趴。
——————————————————————我是传说中的死剧透——————————————————汤唯由于失手杀死争执中的丈夫而入狱。
七年之后,家里传来噩耗,母亲去世,家里的大哥把她保释出来三天参加葬礼。
在回西雅图的长途汽车上,碰上钱包被偷(值得怀疑)并在跑路过程中的玄彬,其借亚裔身份向她借钱买票并押下一手表以套近乎,然汤小姐并不受用。
回到家后,兄弟姐妹们异乎寻常的客气以及为遗产的分割而起的争执,与初恋情人的偶遇都让汤唯无所适从。
转天,百无聊赖的汤唯在商店购物中似乎找到了回到自由社会的感觉,重新打扮让自己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却在一通监狱打过来的监督电话之后被打回现实。
沮丧之际再次和玄彬相遇,由于过不了自己那一关,ONS失败,“高级应召牛郎”玄彬同学决定陪着汤小姐晃一天。
两人在此过程中彼此熟悉,道别的时候玄彬被顾客一通电话叫走回来之后汤唯已消失。
转天,玄彬出现在汤唯母亲葬礼上,并在家属答礼宴上与汤唯初恋大打出手,汤唯借机发泄自己深埋多年的委屈。
到了回监狱的日子了,玄彬陪汤唯返程,却在休息站被前顾客先生寻仇,继而被拘捕。
两年后,汤唯出狱,等待似乎有了结果......——————————————————————剧透也是技术活的分割线————————————————首先,要把"细节后"这个称号颁给恬退隐忍、厚积薄发以及苦尽甘来的汤唯小姐,浑身都是戏,简直了。
在长途汽车上被玄彬借钱时一脸生人勿近却又不忍推脱的挣扎;缺席家庭生活多年的不适以及与无心理准备地与曾经的最爱相遇时的失望;在服装店里,耳洞由于长期不用而堵塞,拼命扎上耳环的不甘;穿上礼服时转圈的飞扬神采,紧接而来不好意思的小心翼翼;听到监狱电话铃声响起手忙脚乱的不堪,被狱警规章式冷漠打击下的失落;在模仿情侣路人对话时的明显压抑很久的大笑;面对母亲遗体,倾诉委屈的变形撒娇;压抑已久,冲突之时找到出口,胸中苦闷一泄而出的崩溃痛哭......再次让人情不自禁又联想起她的经历。
听说最近已经解封了,公布的主旋律影片角色定妆照里,那抹薄薄的嘴唇抿上仍然带有一股倔强的味道,有一种客串般的邪气。
此外,无论是这部《晚秋》的英文,还是《月满轩尼诗》里的粤语,地道得让人惊叹她的努力。
衷心地祝福她从此顺遂。
接着颁发最佳臭美奖——当之无愧地给玄彬同学。
他的皮肤好得惊人,绝对经得起近景微距。
相比之下,汤唯同学的法令纹未免也太重了些...角色的玩世不恭表现得很到位,但可能有汤唯在,我的观影重心完全倾斜,所以也没太多好说的。
好吧,我承认,洗澡出来那几个镜头还是让我分神了一下....六块肌什么的,最容易让人流口水了...然后是最给力配角奖——家人及初恋!
前者背景表演出色,后者长相得分,立威廉和王力宏混合体。
结局其实是开放式的,在三个亚洲同学提问过后,最后一个问题时,想法比较直接的洋人忍不住了,非要问个究竟。
留着中分头、充满宅男气息的金泰勇导演笑呵呵地给了一个很文艺的回答:男主角出不出现不是必须的,其实再次有了等待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呢。
是啊,等不到最在乎的人的回应,他能给的只是当事情没有发生过,自私到以为什么都能保持不变;等不到亲人的关心,他们所在乎的只是兄妹的字母含义;等不到自己给自己一个盼头,连事情的意义都懒得赋予。
有什么能大过对于未来的期许呢?
等过这个秋,也许我们之间也会有也许吧。
P.S.豆瓣上的片名翻译有误,致使我刚开始的时候在官网上找不到这部片,应该是LATE AUTUMN才对。
有文艺宅男签名票为证,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626700584/好吧,我承认我在炫耀,嘿嘿
【寫於第三次觀後】[晚秋]也许对多数韩国以外的影迷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
可是在韩国国内1966年李晚熙导演拍摄的第一版[晚秋]早已被誉为韩国艺术电影的最高峰,也由于胶片的全部遗失,无缘再现大荧幕,更是被称作韩国电影史上看不见的传奇。
[晚秋]的故事很简单,一个获得回家省亲假期的女囚犯,在路途上了一位亡命的男嫌疑犯,虽是一见倾心,但还是因为命运的捉弄,无法厮守终身。
婉转凄美的爱情和造化弄人的宿命让许多人看完始终不能释怀。
2010年版的[晚秋]从开拍伊始,就受到了万众瞩目。
当然这种瞩目起初并不是来自电影故事本身,而是选角和取景。
年轻导演金兑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华语演员汤唯来出演这一女性角色,更是把取景地由韩国移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西雅图。
这一大刀阔斧的变动,让人既充满了期待,也还有着些许怀疑。
[晚秋]之前被韩日几位导演翻拍了三次,1972年斋藤耕一导演的[约束],1975年金绮泳的[肉体的约束],1982年的金洙容导演的翻拍,这几部作品也都分别成为了这几位导演电影生涯的代表作,正也无疑从侧面肯定了[晚秋]这个故事自身的成功。
但是在2010年,如何让更多的观众去接受这已布满灰尘的传奇,自然是最让导演金兑容头疼的事。
有明星,有美景,显然这些都是不够的。
更多的需要是一种故事本身的创新,新版保留了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女主角的角色设定以外,在男主角身上的变动可谓下足了功夫。
玄彬出演的男主角勋的身份有之前的假钞制造犯变成了只为讨女人欢心的午夜牛郎,一个将感情与肉体作为买卖的花花公子。
而女主人公由汤唯饰演的安娜却是一个因感情受创而尘封自己感情与肉体多年的落寞女子。
本应是廉价无情的爱情买卖,却让两人意外地擦出了火花,成为了相互的归属。
这一翻天覆地的角色设定变化,无疑给新版的[晚秋]增加了许多新鲜活力,让观众能在两位主人公的爱情进退之间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感情变化,但金兑容导演对于女主人公的家庭背景的变动却又有了画蛇添足之感。
原作,或者其他三版翻拍作品,女主人公出狱都只是一个人凄凉的去给无缘见最后一面的母亲上坟,那一副画面正如晚秋的景色般萧瑟。
但是新作则完全不一样,硬生生地给女主人公添加了一个热闹而又琐碎的大家族。
金兑容导演之前的作品[家族的诞生]是近些年来韩国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家庭片,对于新时代韩国家庭关系的解构也获得了不少的肯定。
也许是不想在这样一部翻拍具有传奇气场的作品中过多失去个人风格的因素,导演金兑容就这样给女主人公创造了一个本应不存在的家庭。
家庭纠纷,葬礼仪式等场景也许能让观众看到些许金兑容所喜欢的李安,杨德昌等导演的影子,但这其实都不是[晚秋]这样一部电影所应该拥有的元素。
尤其是在母亲葬礼式后的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初恋因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把本应该的凄凉气氛变成了一出闹剧。
在众人之外,汤唯一人的嘶喊与痛苦,似乎是很无助。
但是如果把这一场面只换作时汤唯一人在荒野扫墓的场面,不是可以更好的放大这一种仅属于晚秋时节的凄凉吗?
中国女子与韩国男子的爱情电影,之前已经有了好几部,张柏芝与崔岷植的[白兰],高圆圆与郑雨盛的[好雨时节]。
这样的跨国爱恋之中,语言的疏通自然成了最为关键的元素。
谈情说爱自然得用到语言,但[晚秋]的爱情是不需要过多的对白的。
之前几部的翻拍作品中的对白已经少到不能再少,有时只是男女主人公相互之间的一个眼神便够了。
新版[晚秋]由于有两国演员的出演,更是让人不得不对导演如何处理对白产生了些许期待。
汤唯是应该像张柏芝一样去学习韩语呢,还是像高圆圆一样用蹩脚的英语去表达爱意呢?
都不是,中文足以,而且只需要两个字,“好”与“坏”。
深夜在寂静的农贸市场,汤唯用中文给听不懂中文的玄彬讲诉自己的不幸遭遇,玄彬用仅知道的两个中文单字,“好”与“坏”来判断汤唯所经历过的种种是非。
爱情是“好”,还是“坏”,也许没有人可以做出某一方面肯定的判断。
但是就是通过这样看似不着调的对话,两颗心走到了一起,言语不能表达的,感情却做到了。
李晚熙导演可以算作韩国公路电影的始创佣者,在其的遗作[去森浦的路]中,两男一女的公路爱情故事就征服了许多观众。
但其实,在早于[去森浦的路]十多年拍摄的[晚秋]中,这样的公路爱情故事就已经有了雏形。
虽然与原作相比,金兑容对于这样边走边爱的故事有了较大的改动,但这些改动无疑成为了新版[晚秋]最大的两点。
无论是在66年版的[晚秋],还是在遗作[去森浦的路]中,李晚熙导演作品的男性总是含蓄的,甚至不敢去问讯女主人公的名字,总是在最后的生死别离中,才问出口。
对于新版[晚秋]来说,玄彬饰演的午夜牛郎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去含蓄,不好意思的。
但是在问询汤唯的姓名时,还是有些开不了口。
两人去希腊餐厅吃饭,玄彬故意地使坏,让两人假扮上已经结婚多年的夫妇,借餐厅服务员的之口,才得知了女主人公的真实姓名。
公路爱情电影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经典范例,比如[爱在黎明破晓前]与[爱在日落黄昏时],两个人穿梭于城市之间,爱情也不经意间地产生于路途之上。
[晚秋]显然也是属于这个时间,地点限定的公路爱情电影套路之中,三天两夜与一个名叫西雅图的城市。
如果仅仅是模仿这些已有的经典,那只能让这一部爱情传奇顿然暗淡失色。
玄彬带着完成自己让女客户满足的心情引领着汤唯游览这一座他自己都不是很熟悉的城市时,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一座废弃的游乐场。
两个人各怀心思的成年人在这里玩起了那些属于孩子们的游戏,用不属于自己的语言,英语,即兴给远处的一对正要分手的异国情侣配上了一段旁白。
虽是给别人的对白,但其实这是整个片子之中,两人为数不多最为直接的相互交流。
童话般的戏中戏,电影与现实的再次美妙穿越,这一刻的[晚秋]不再仅仅是一部只是局限于翻拍原作的作品,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新生命,这样的场景也许会成为日后韩国爱情电影的经典场面之一。
伍迪艾伦的[开罗野玫瑰]中,穿越出大荧幕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有着这样的对白,“我们将靠爱情过活(we’ll live on love)”,“这只是电影台词罢了”。
[晚秋]就是一部完全建立在爱情之上的电影,里面的对白也不仅仅只会是电影台词。
[晚秋]在韩国的上映档期一拖再拖,从前一年预定好的晚秋时节,推到了这一年的初春时刻。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韩国观众对于这样一部拥有着传奇光环作品的热情。
上映之前的压倒性预售份额,让不少韩国媒体惊呼玄彬的魅力。
可是玄彬效应的神话,在上映第一天就被打破了,首日票房成绩不敌另外一部此前宣传十分低调的[孩子们],此后的票房也没有达到预期的高潮。
这样的成绩,让媒体对于玄彬个人的票房号召力,极为失望,票房毒药的称呼取代了之前的玄彬效应。
但是无论韩国媒体还是观众看完[晚秋]之后,发现最大的惊喜并不是他们之前一直期待的花美男玄彬,而是在整个片中可谓不动声色的汤唯。
汤唯凭借成名作[色戒],这部近几年来韩国票房最高的华语之一,在韩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大多韩国观众也许对于汤唯的评价都是惊艳二字,可在[晚秋]这样一部没有激情戏份,没有太多浪漫对白的作品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完全与之前印象不同的汤唯,一个褪去荣光,淡静入水的汤唯。
在[晚秋]中,汤唯可以说是“三无“演出,无化妆,无表情,无太多的对白。
但就是这样一种最为平静的出演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惊艳效果。
无论是在爱情还是在家庭上都收到重创的女主人公对于这个世间似乎也没有了太多的希望,她想拥有自己的家庭,可她却发现回到家,她只是一个外人,她想变得光彩动人,但即使打扮得再为漂亮,也得在规定期限回到监狱之中。
前几版的[晚秋]都可以算作女人公的独角戏,女性的情绪带动着这部电影的发展。
新版[晚秋]虽然为了照顾玄彬这样一位本应该极具票房号召力的花美男,在男女主人公的戏份之上做了很大的平衡。
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汤唯还是把[晚秋]演绎成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准独角戏。
一个人在车站售票窗口前的辗转反侧,一个人在汽车旅馆里的默默等待,一个人在母亲棺材前的独自哀思。
最后刑满出狱的汤唯,来到了预定的场所。
之前的几版都是女主人公在狂风肆掠之中一个人坐在公园长椅上的默默等待,画龙点睛的在晚秋景色之中收尾。
但是汤唯所饰演的女主人公虽然没有这样去做,但是一个人在咖啡馆里的默默等待,最后的喃喃自语,把这样一种属于晚秋的欲罢还休的萧瑟之意别样的展现于銀幕之上。
【寫於第三次觀看後。
原載於『看電影』2011年3月號】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10492
虽然我知道这是两个可怜的命途多舛失去了找自己能力的人的爱情故事,虽然我确实在看到两人分别的时候在影院默默擦泪。但是……如果想故意把台词减少,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地拍成默片而不是我所看到的尴尬的版本。
这就是一喜剧啊
电影的节奏有些地方太拖沓
五星真是有偏好。全片色调偏冷,很喜欢。结尾漫长的等待,点个赞。与北遇西是两面。其实拍的还是有瑕疵,比较遗憾的是在游乐场的戏拍得很没火花,所有汤唯与中国演员的戏份都超级别扭。
汤唯像块儿木头在游荡,如果有什么吸引人的,那就是韩式爱情片的蛋疼般清新的格调吧。故事其实不错,可惜电影大多数时间都不在状态,已经让人失去看到最后一分钟的兴趣了。★★
汤唯的风衣是好看呀 绝对JP 脱了衣服 还被国人津津乐道气质气质。啧啧
暴风语音五倍速加速播放还嫌慢,昏昏欲睡的下午我为什么不去跳《最炫民族风》广场舞抖抖精神,却要在看一场摆臭脸的风衣秀,连么么哒都么得不痛快,摔!
差一点儿在电影院睡着……
片里我最感触最大的是,她买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化了一个美丽的妆,她仿佛又像从前那么漂亮了,她似乎以为可以开始新生活了,她差点忘记她只是在假释,却被狱中打来的那个电话打碎了梦,她四处翻电话生怕错过那个电话的情节。原来新的生活,真的只是不切实际的期盼。
没看懂。。。气氛沉闷压抑
不推荐购票
蛮有味道的一部片。喜欢游乐场那段。虽然只是几天,但是感情的考验一段一段的接踵而来。片子个人只给3星,但是汤唯演的那叫。。。加一星。纠缠与纠结共存。。。
冲着玄彬看的!很帅!!
因为男女主角给了四颗星,庸俗的我~
再好的演员.拍的太弱也白搭.只闷不骚.
极富情调的一场调情。
少有的幾處手持跟拍很靈!但...湯唯又一次脫戲了
汤唯大妹子!虽然我对这戏失望了!!!你的国际范儿呢!!没有台词的时候表情有一丢丢的木讷!!!别的我不想说了。。。配乐确实好!!!一颗星给大妹子!一颗星给配乐!
汤小姐的气场!!!!!
说白了还是一偶像剧,玄彬继续耍帅拯救女囚犯,后来两个人因为天时地利人不和的因素被迫分开,最后女主一个人默默等待。。。导演还想玩儿点儿高级货,结果整迷糊了,游乐园里的俩外国人的戏份是什么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