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产动画片,话题离不开“喜羊羊”,因为它是中国动画界成功营销的第一范例,即以同名长篇电视动画片带动动漫衍生品热销,从而拉动大电影票房飙升。
随着羊年新年的来临,在这个合家欢的欢乐时刻,最最高兴的当属就是小孩子。
老话都说过节就是过人,如果没有了这一家老小中的“小”,过节的气氛就会大打折扣,同样没有这只“羊”新年也少了些许欢乐。
这部目前正在跨年热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延续了它向来的优势,打破传统说教模式,欢乐的故事、健康向上的主题,十分符合国内小朋友的心理。
与以往的几部不同的是,这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中增加了不少当下的流行元素,比如兄弟“反目”,时光机穿越、身份互换,还有奇幻冒险。
毫无疑问,今年的这部“喜羊羊”被打造成了一部“视效大片”,以往内容单一,画风简单,制作粗糙的短板将被弥补,影片在细节上精益求精,画风也尽量做到了详尽,镜头也不再避讳对细节的展现。
同样影片在电脑CG方面也是不惜重金,采用时下最先进的技术,为小朋友们呈现出了一个宏大精致的远古奇幻世界。
相信这部《羊年喜羊羊》必定会成为小朋友们过大年的最佳陪伴。
新一集的喜羊羊与懒羊羊等众队友一同穿越回了古代,这次他们经历了一次神奇的冒险,也成为了真正的,也是一直崇拜的“屠龙勇士”,此次,灰太狼也一改以往的以抓羊为终身目标,而是与羊羊们精诚合作,共同制敌,狼族与羊族的携手也引发出了许许多多的笑料。
简单的人物角色、好玩的情节设计、幽默搞笑的剧情,赢得了众多低龄儿童的喜爱,也让很多成年人也从中找到了不同的乐趣。
这样一部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画作品却屡破收视率,大电影也是屡创票房新高,这无疑对国产动画片是极大的激励。
因为时至今日,该系列故事已经度过其填补市场空白期,进入了新的品牌效应期,多年电视版的播出和大银幕的洗礼,也不断培育出新的观众群,而且其群体越来越大,估计现在都会有人站出来骄傲的说“我就是看‘喜羊羊和灰太狼’”长大的。
有一部能伴随童年的国产动画片,也是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不过“喜羊羊”最终在大银幕上的火爆归根结底还要得益于越来越繁荣的国内电影市场。
逛街、吃饭、看电影,一条龙式的休闲娱乐几乎成了所有人节假日的首选,不少国内制片行业把目标同样锁定在了以小朋友为中心的儿童之家,在这一点上,“喜羊羊”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它的成功无疑会为今后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带来一种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喜羊羊”系列铺天盖地的宣传推广手段也是动画片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全国的卡通频道播放电影宣传片、看电影送礼品、聚集口碑效应、组织各种活动等等,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对影片周边产品的开发也做到了宣传与经济效益双赢。
比如毛绒玩具、童装、雪糕、音像制品、图书等等,各地影院和商店的喜羊羊、灰太狼毛绒公仔、靠垫,印有喜羊羊图案的书包、笔袋、衣服,连环漫画书等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无法忽视“喜羊羊”的存在。
当然,或许陪伴孩子们的大人们会觉得这些萌翻了的羊宝宝们过于低幼,但不能忽略的是电影院里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
看完喜羊羊第七部大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竟颇多感慨,又恰巧在微博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去年初雪时全微博的炸鸡和啤酒,今年下雪已无人再提。
在快要遗忘那架飞机时,传来了确定无人生还的消息。
网友从忙着骂文章到忙着骂陈赫。
“什么仇什么怨”和“100块都不给我”说着说着就落伍了。
时间太奇妙,有时感觉我们在前面被它盲目地推着走,有时又觉得我们和那些热点一样,总被它甩在身后。
”时间总是过的飞快,当你觉得每年的喜羊羊电影内容都差不多时,这个卡通形象已经陪着观众走过了十个年头,就像你觉得自己这些年好像没有太大变化,可是不经意间已改变太多,有人长大了,有人变老了。
只是喜羊羊还是那么机智,灰太狼还是那么惧内,十年之后,童真依旧。
同场看的都是一群小孩,所以完全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七部大电影,也意味着记录了七个春节,即使七年前一个还刚刚出生的孩子,如今也已经上小学了。
如同《还珠格格》承载了80后的童年一样,《喜羊羊》同样承载者10后的童年。
看似柔弱的羊群总是能同心协力打败看似凶残的狼群。
都说大人看利益,孩子分对错,其实孩子很多时候也并没有那么在乎对错,从起初对灰太狼恨之入骨,到后来竟能发现它的可爱之处,你可以说观众在长大,也可以说这就是一个经典卡通形象的魅力所在。
年终岁末,亲朋好友的聚会自然是少不了的,大人的关注热点无法取代孩子的注意力。
这对于如今独生子女的孩子来讲,是一个绝佳的相互交流的机会:炫耀玩具,探听成绩......或许这些都不如慷慨激昂的讲一段自己最新看到的动画片桥段来的更有优越感。
在他们无意识的交流当中,除却可爱的卡通形象、弱者逆袭的快感之外,必然会再现影片中小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桥段。
这就是动画电影对孩子的潜移默化,而关于友谊、成长和团结这些正能量,喜羊羊与懒羊羊为观众真情演绎,这些在《喜羊羊》中一个都不少!
即使放寒假小朋友也需要解压,而《喜羊羊》则完美的承担了为小朋友解压的任务。
作为类型片,继爱情、悬疑、喜剧之后,《喜羊羊》为华语动画片树立了十年不倒的好口碑。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显然是深谙儿童心理的高手,他有意丰富影片的剧情,将“穿越”“互换身体”这些时下最流行的玩法融入其中。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不用费尽心思的去猜测“穿越”意义何在,也不必花费时间去考虑恶龙为何如此可怕。
他们可以尽情的把兴奋都保留到“打怪兽”的过程,孩子本来就是很容易激动的群体,导演利用这一点,强化喜羊羊最终获胜的情绪渲染。
诞生十年,喜羊羊终于在大银幕迎来自己的本命年。
十年之后,童真依旧,希望再过十年,依旧有他们陪伴,做乐天派,快乐生活。
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了,现在在家又重温看了一遍,喜羊羊与懒羊羊的兄弟情很令人动容,灰太狼对红太狼小灰灰的爱,以及最经典的那句我一定会回来的,都会让人不自觉就湿了眼眶。
十周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一部经典动画陪伴了很多人,虽然也有一些情节不是非常合理,但是依旧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声笑语。
喜羊羊与灰太狼
十岁生日快乐
因为喜羊羊在这十年间被不断地转手和压榨,即便请回了黄伟明,人才的空缺也无法让这一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于是这一部的剧本被阻断在了一篇三年级学生作文提纲的水平。
毕竟电影的核心是故事,一切人物关系、感情线、烘托、升华,都依托于故事这个主体脉络,欠缺一个好故事必将导致这部电影的结构崩塌,再多的感情注入都显得支离破碎,也难怪本片IMDb只有3.9分,几乎全差评。
啰嗦些细节的东西。
场景建模和光影什么的非常用心,恶龙的3D建模和魔法特效绝对要好评,还有人物的神态动作很细致很灵性,比前六部都要好。
喜懒cp真的打动我了,他们这种淳朴的友情完全有和同期熊二和团子的可比性。
没有雪岭熊风那样冗长的蒙太奇煽情,似乎一时半会无法触及观众们的泪点,但不同于雪岭熊风猛戳泪点戳到观众观后无感的是,看完羊年喜羊羊以后,每每想到这几个场景都会哭。
尤其是懒羊羊使劲把喜羊羊拽上来的那一段,那个尽全力帮朋友脱险的表情画到我心底去了,台词里只有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切,没有掺杂任何的其他利益。
还有懒羊羊对石化喜羊羊哭的那一段也很催泪,把懒羊羊的心如刀绞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友情长大了是几乎感受不到的,亦是长大了的孩子们包括创作者自己所追求的。
你不在了,谁来做我的好兄弟啊
懒羊羊,你是我真正的勇士我以前很幼稚地想,还差五个生肖就被熊出没打败了,我不甘心,我以后也想学动画学电影,拍质量超级好的喜羊羊大电影,把熊出没干下去,把十二生肖补齐。
现在想想,如果真的补齐了十二生肖,当我们粉丝的梦想以圆满告终,喜羊羊似乎也渐渐地被淡忘掉。
保持一种不完美,也就是保持着我们对美好童年的记忆,也就是保持着青青草原独一无二的活力。
就像俄罗斯方块一样,总是不完美的那一层留下,填满的那一层最终会消失。
可原创动力的狼羊们坚持到了2015年,运气很好,这一年既是本命年也是十周年,也是最后一部大电影,作为喜羊羊粉丝值得好好纪念。
可惜上映初期我才五年级,并没有感情这个概念,也渐渐地把看动画重心转移到了别的地方,直到现在才明白它有那么大的纪念意义。
有时候真的很想回到2015年去看它的首映,或许还能领到他们的纪念奖章。
最后……
祝喜羊羊与灰太狼十岁生日快乐
记住这几位灵魂画师的功劳
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已经陪伴了观众们了七个年头,今年很巧合,也是“喜羊羊”动画品牌诞生的第十个年头,同时还是中国农历的羊年,所以第七部“喜羊羊”电影就名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以下简称《喜羊羊与灰太狼7》,突出羊年的喜庆氛围。
作为十周年的纪念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7》也算是大招频出,这一次带上了穿越的主题,喜羊羊和灰太狼开始了远古的历险,也让喜羊羊成为一个来自远古的传说。
这又是一个更加奇妙的冒险世界,羊和狼的势力在远古是对调的,远古的羊硕大无朋,灰狼们比较弱小。
从场景设定来看,接近于好莱坞奇幻片的构思,片中还有邪恶的飞龙捣乱,喜羊羊这次面对的敌人可以说是空前的强大。
《喜羊羊与灰太狼7》的一个主题显然是冒险,另一个主题就是友谊。
喜羊羊和懒羊羊是这部动画电影中的双主角,喜羊羊一如既往的勇敢和善良,懒羊羊想要改变自己以往懒惰形象,要挑战喜羊羊的勇敢权威,并且懒羊羊很在意喜羊羊忘掉童年时那段拯救经历,因为他救过喜羊羊的命,不过喜羊羊忘掉了。
喜羊羊忘性大也情有可原,因为喜羊羊拯救过懒羊羊太多次,想要记住的话,那真的太困难了。
影片的故事自然是有趣欢乐的,毕竟这是针对少年儿童的电影作品,同时还有教育和启蒙的作用,影片的配乐也非常悦耳,而且还仅有2D版本,这些都方便了小朋友与家长一同观赏。
从技术角度来讲,每一年每一部的《喜羊羊》电影都是有进步的,这一次那条远古飞龙就做得很精致,有动画大片的感觉,不再是以前那种合家欢的中型成本电影的感觉。
中国动画电影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的敌人并不是来自于内部,好莱坞电影才是真正的市场敌手。
但是这位敌手的强大不言而喻,学习学习再学习,技术上的差距非一时能够赶超,但是在故事上做到接地气与更有趣是可能的,《喜羊羊与灰太狼7》给动画电影注入了更多的元素,让小朋友在娱乐的同时也在被正能量给影响着,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
“喜羊羊”动画品牌走过了第一个十年,不妨今后把想象力和步伐放的再大一点,让“喜羊羊”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专属产品,让青少年和成年人也喜欢“喜羊羊”才是更成功的一步。
其实很多18岁左右的青少年已经是“喜羊羊”的粉丝了,他们就是看着《喜羊羊与灰太狼》电影长大的一代人,继续拓展更为广阔的观众群体,才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之路。
◆长-春-华-山◆相信大家都知道,近日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自费花了百万调查的空气情况,我们知道空气中很多致命的毒物和废气物,然而这些危害物对我们造成的伤害远不止我们看见的这些。
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外层,也是最脆弱的器官,导致现在有那么多的皮肤病,其中有一种是我们常见的,就是牛皮癣 牛皮癣关节炎是指发生在牛皮癣病人的一种炎症性关节炎。
因为血中类风湿因子通常阴性、部分病人可有骶髂关节炎或脊柱炎,因而被列入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类。
牛皮癣关节炎多为慢性发病,三分之二的病人在出现牛皮癣5~10年后才发生关节炎;约15%~20%的病人关节炎可先于牛皮癣前,另有少部分病人二者同时出现。
牛皮癣关节炎主要表现为不对称性关节炎,以累及手指末节关节为主,也可发生在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足和四肢大关节膝、肩、肘等。
手指、足趾关节可红肿,有时像腊肠样。
也有病人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
HLA—B27阳性者,易发生骶髂关节病变,影响到脊柱的病人以男性多见,一般症状较轻。
除皮肤关节表现外,—部分病人还可有手指或足趾甲的改变,尤其远侧指间关节受累者更容易发生,表现为甲板增厚、浑浊,失去光泽,甚至发乌发白,表面可高低不平有横沟及纵嵴,重时可有甲剥脱。
眼睛的改变包括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角膜炎等。
或许是随着黄伟明的重新掌舵,“喜羊羊”大电影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水平线上,但对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喜羊羊”这个品牌(电影票房逐年回落、电视动画播出减少收视下降)来说,回归到正常水平线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要有超常发挥。
其实,喜7里面本有个很好的超常发挥的契机——身份交换毯。
因为,这个东西虽然在美国科幻片中是个常见的道具,但在中国动画中却鲜有出场,中国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对这个事物还是完全陌生和保持浓厚的新鲜感的。
影片如果能紧密围绕身份交换来做文章,要比“勇者斗恶龙”的惯常故事吸引人得多。
片中,身份交换毯仅仅完成了两次互换,一次是灰太狼和青蛙的互换,另一次是灰太狼和懒羊羊的互换。
前者是实验性的,揭示交换毯功能的;后者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但可惜很轻易就换回来了。
可以说,影片中的身份交换不仅次数不够多,换得不够复杂,而且对身份互换含义的挖掘也不够深刻。
或许片方还是低估了小朋友的智商,认为再多换两次小朋友可能就看乱了,但这种观点恰恰忽略了通过身份交换,可以保持小朋友对交换后人物所处的反常环境的额外关注,使他们更集中在剧情上,更努力去理解影片所创造出的“复杂逻辑”。
我们要在影片中对观众观看的难度适度拔高,而不要迁就于普通的设置。
事实上,如果喜羊羊和懒羊羊有个互换的话,是否会对他们彼此更加了解对方起到作用呢?
如果红太狼和灰太狼有个互换的话,是否会对他们彼此间的爱情产生更强烈的荷尔蒙刺激呢?
更进一步说,如果已经换成懒羊羊的灰太狼,又和其他生物换了位,那么它们想要复员就要费更大的力气,情节也就可以更加复杂,观众看得也就更能不亦乐乎了吧。
身份互换是个很好的点子,但是它需要很饱满地挖掘。
因为互换身份决不是互换身体这么简单,而是让彼此有一个在对方世界生活的机会,从而有了一个通过对方视角看世界、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和感受平时所感受不到的对方的机会。
这个东西如果不体现,所谓的互换就流于了表面。
这方面,最值得学习的样本就是湖南卫视的《变形记》。
影片的主题是讲喜羊羊和懒羊羊的友谊,而懒羊羊的误解是其中最大的阻碍,那么让喜羊羊和懒羊羊互换一下,让懒羊羊处在生活在光鲜下的喜羊羊的位置上,去体味一下喜羊羊的操劳与不易,不是会更好嘛?
让喜羊羊去体会一下懒羊羊所经常受到的轻视眼光,不是会让它更理解为什么懒羊羊会产生自卑心理嘛?
而这些换位思考不通过身份交换是很难实现的。
说到友谊的主题,当喜羊羊与懒羊羊的友谊出现罅隙的时候,影片只是想当然地、单方面地从懒羊羊身上找原因,喜羊羊则基本是高大全的形象,这种设定有点不平等待遇的意味。
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傲慢与偏见双方起作用才构成伟大的戏剧冲突,只有偏见的一方而没有傲慢的另一方,减少的不只是一点剧情复杂度而已,而且还包括通过双方冲突才能体现出的人性魅力与故事感动。
对喜羊羊大电影来说,像《名侦探柯南》剧场版那样每次变换一个场景,加一两个新角色,这样的正常推进已经无法扭转市场的审美疲劳了。
因为柯南的每个剧场版都力图让人感到这就是终极难题了,而喜羊羊的每个新场景只是普通地换了换地点而已。
如果想要把这个品牌至少是剧场版延续下去,或者说让其保留着延续下去的意义,必须要在编剧创意上有超常规的核弹级别的做法才可以再次引爆市场。
2018-4-2个人自用 非影评懒洋洋小时候救过喜洋洋一次 喜羊羊称它为自己的英雄 并且给它一块铜盘座位奖励 懒洋洋一直保留 它俩是兄弟 懒洋洋为证明自己 偷了村长的装备去抓灰太狼 灰太狼用村长的魔毯与懒洋洋互换了身体 懒羊羊启动时空照相机 它们来到的远古 红太狼找不到灰太狼找到村长 众动物们来到远古羊族被石龙侵袭 石龙吐射线能变成石头 懒羊羊成为狼群首领 后来灰太狼用魔毯互换了回来懒洋洋一心想成为英雄 自己去找屠龙武器 不听喜洋洋劝告开始恨喜羊羊 喜羊羊结识一只鸟 众动物们找到一个地点 摞起来协助懒羊羊拿武器 可是没有武器 石龙到 喜羊羊变成石头 村长用融石枪把它变回来 最后懒羊羊用铜镜反射给石龙
2009牛气冲天:开端,8000万的票房让当时穷得叮当响的原创动力捡回一条命,制作成本仅600万,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6.3-6.82010虎虎生威:非常完美地承接了上一部的提升空间,并发展到了巅峰,虽然3D建模不行,但整体质量可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历史性的成就: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动画电影。
6.8-7.22011兔年顶呱呱:制作水平再度提升,但叙事结构回归了比较套路化的那种,且出现了一些价值观上的争议点,比如遇到事情用哭来解决就有点让人不舒服。
6.2-6.82012开心闯龙年:票房巅峰(1.61亿),但那一年原创动力被香港“姨妈”国际收购以后,被空降一个品牌管理委员会,直接高压干涉喜羊羊团队,结果导致前三部的导演光速跑路,最后情急之下把自家的美术总监简耀宗强行拉上来当总导演。
也难怪叙事一点也不流畅,难以调节气氛,也难以让人印象深刻。
5.4-6.22012我爱灰太狼:“姨妈”国际的品牌管理委员会无理要求喜羊羊电影包揽寒假暑假国庆三个档期,于是硬生生地逼出来一部听起来就不敢想象多恶心看了才发现比想象的还要恶心的真人大电影。
2.9-4.22013喜气洋洋过蛇年:立意不错,剧情也比上一部稍有改观,但问题还是比较多。
5.3-6.22013我爱灰太狼2:真人大电影是喜羊羊团队自己都看不下去的烂活,如今被要求再出一部,只好找几家小公司来随便糊弄一通,也难怪拍出的仅仅是一部沙雕树林情景剧。
2.6-3.62014飞马奇遇记:烤羊事件导致了票房被打压到8600多万(有人说在广州一连几天都找不到排片),也导致了内部人才的再一次大量外流,也导致了原创动力被姨妈国际匆忙地转手给奥飞。
于是这一部的剧情一团糟,做宣发的时候奥飞也不得不掏点家底请来白百何、郑恺和华谊兄弟来协助。
4.6-5.92015羊年喜羊羊:人才空缺得很可怕,即便有八个编剧参与创作,即便黄伟明回来,也无法发挥这部的故事潜力。
被熊出没打败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不算坏事,让这十年间已经被折磨得体无完肤的喜羊羊进行一次彻底的休整和改革。
4.8-6.6最后,我不知道你们的第八部大电影要拖到哪一年,总之2021年搞那么大的噱头,现在又拖两年。
不过我会一直关注的,至少也不至于一直等下去。
(仅限于个人观点,表达可能不清楚,不喜勿喷,谢谢)
作为系列第七部大电影,陪伴了观众十年光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已非单单一部影片,更有童年拾趣与成长符号的纪念,羊年贺岁,于电影和观众,情感与创作,自然有一番非同意义。
《羊年喜羊羊》人物基础与故事风格依旧有对先前作品的承接,但故事与视效更具娱乐奇观性,不但增加了兄弟情谊的冲突,还有互换身体的强情节冲突,更有时光机与穿越,让远古时代的“屠龙勇士”成为羊羊们为之向往的目标——何尝又不是小朋友们的理想?
我侄子每天呼哈呼哈的打拳模仿超人,有的就是一个拯救地球和人类的远大抱负。
赶上本命年的喜羊羊,自然有要成为经典的进取心,在这一部影片中,最大改观就是故事核心的设定。
动画片一如产品,有个顾客群体的面对,是针对低幼儿还是青少年亦或打出全年龄层的阖家欢,都需要对影片做出巨大调整,台词对白、动作设计、甚至画面风格的绚丽与否,都需要根据不同观众群体进行设定——肢体搞笑更时候低龄观众群体,不必唠唠叨叨的分析条理,一个搞怪的表情或者声音动作就足以让孩子开心;如果涉及情感冲突,兄弟情谊,家庭关系,对梦想的处理,则需要有理解能力的青少年群体,再往上提高年龄层,则需要更为坚实的故事支撑。
喜羊羊胜在十年时间观众的普及,不论老幼,首先对影片中“人物”的特质了然于胸,所以不存在理解和沟通的障碍,需要做的,便是让这一群“人”去发生一个好玩的故事出来。
相较之前的作品,《羊年喜羊羊》的故事更为完整,情感的发展,激励事件的推进,都既不失童趣又有电影情结。
作为“知名动画品牌”,喜羊羊在本命年贺岁,除了要对自身完成突破,更要在市场中保持突围之势,突破与突围才是生存之道。
影片也有回归之理念暗藏,回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喜羊羊之父”黄伟明的回归。
自2005年6月黄伟明创作的“喜羊羊”面世以来,屡次刷新了国产动画的收视纪录,成为被小朋友和家长认可的动画品牌,2009年首次被搬上大银幕之后,一度成为引领国产动画电影的潮流风向。
此次黄伟明出任导演再次回归,可以看做是这部系列影片一次全新的启程。
另一层回归,则是“喜羊羊”故事的回归,无论是穿越远古时光还是和灰太狼的互换身体,都需要回归,都有一种回归现实回归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动画电影的回归,即回归到故事本身意味。
都不值得写影评。负分谢谢。
时光穿越、身份置换、误解下的爱护等题材都不错,不过拍的过于粗糙。
对不起谢谢你
就是欢乐一下,谈不上质量有多高
十周年棒棒~~ 主打喜羊羊和懒羊羊的兄弟情谊 哈哈哈 虽然越做越不咋滴 不过原创已经很棒 哈皮的调调 支持一下~
我想到的是,喜羊羊居然已经十年了,又想到了,才十年已经快过气了
儿子喜欢的
最后了吧
居然选择在本命年,十周年剧场版让原案主角当了一回真主角,黄导的执念真是恒久而真挚啊。犹记得当时懒羊羊倒挂金钩的时候,影院里的我感受到了数年来电视追番第一次的痛快与舒畅,看来我有幸与黄导英雄所见略同,认为那个平常懒懒散散,关键时刻却又爆发无穷勇气的小羊才应该是系列真主角。我猜测,《大厨懒羊羊》和《妈妈红太狼》会不会也是这个初衷的再体现呢?
还行
“懒羊羊,你是我真正的英雄。”
黄导回开宝吧吸氧羊真的不能再看下去了😂
喜羊羊终于迎来了本命年T-T 一年年一部部,心里一直祈祷一定要迎来本命年啊。快激动哭了。挥泪支持。
今年的真的还可以耶
十周年作品喜懒/喜灰/灰红都挺好嗑的…其他都是工具反派工具羊狼
越来越差了。
小朋友看的挺开心的,只是结束了他问我这个屠龙勇士和羊年喜羊羊有什么关系呢?我是真不知道
其实这个电影想表达的寓意很好,然而。。我一个成人觉得情节好硬。(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硬,但是就是那感觉)
喜懒是真兄弟!!!!
哦,配音有杨杨杨啊?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