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柏林的女人

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A Woman in Berlin

主演:尼娜·霍斯,茱莉安·柯勒,奥古斯特·迪赫,叶甫根尼·希迪金,伊尔姆·赫尔曼,伊娃·勒鲍,Igor Yatsko,吕迪格·福格勒,萨莎·库利珂娃,Tomasz Leszczynski,桑德拉·惠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波兰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08

《柏林的女人》剧照

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2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3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4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5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6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3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4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5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6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7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8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19柏林的女人 剧照 NO.20

《柏林的女人》剧情介绍

柏林的女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第三帝国的心脏柏林在盟军的猛烈攻势下已化作废墟,在短暂的交火之后,成千上万的苏联士兵涌入这座颓败之城。躲在掩体下的德国百姓在步枪的威慑下乖乖走出地面,男人的犯下的罪孽转嫁到女人的身上。无数妇女被强奸,却没有任何一个苏联军官出面制止。 她(Nina Hoss 尼娜•霍斯 饰),是这群备受屈辱的德国女人中的一员,丈夫远在前线,生死未卜,惶恐无助的她只能一次次忍受屈辱。她将自己委身一位苏联军官,只为在这恶境中求得生存…… 本片根据根据德国女记者同名日记体作品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十二情感爱情全保鬼阿姨之爱莉与艾比真救世主传说北斗神拳尤莉亚传死亡医师第一季他是我的!记忆小偷植木的法则九叔之钟馗归来最后的肖像吞噬太阳的女子后海不是海街角少年第一季中国1921做工的人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恶老板烈火红岩钢琴之森沙海老兵宝米恰恰致我的星星那不是抄袭吗?娶进来嫁出去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第七季隔墙有耳吴越钱王闪电奇侠刚达拉穿越时空之明月郡主抓鬼天狗帮

《柏林的女人》长篇影评

 1 ) 你是苏维埃,我是法西斯,我们拥抱吧

看这个片子,不能不在脑中产生这个问题:那些柏林的女人犯了什么错,以至于得到这样的惩罚?

战争,当它如此赤裸裸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任何人都无从选择。

看一开始,强奸刚开始的时候,女人寻求官员的庇护。

然而,官员们能庇护她们吗?

且不说庇护她们在政治上正确与否,单说在笼络士兵还是照顾女人上的选择,他能怎么选择。。。

当然女人们自有她们的一套,她们将自己扭曲,和胜利的俄国人一起把酒言欢,当然她们也因此得到了庇护。

有人责备女人的现实,而我们应该更理性的来看,男人尚且会投降、自杀,你又能让女人怎么办?

最后,真爱回来,可真爱不再,你又要怪男人负心小气。

可你又能让男人怎么办?

虽然我们希望如此,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大度的胸怀。

这就像英雄,我们渴望成为英雄,但我们命定是凡人。

你不能批评凡人,因为你也是凡人。

再想想看,柏林女人们的痛苦是谁的错?

我不想把这个鞭子打在战争身上,一个太笼统的概念总让我们忘了反思,就好像那些狗血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有个场景对我触动很大,女人和少校在楼下一片欢歌中冷静对谈,他问她:你是法西斯吗?

两者的信仰有很大的不同,可这不表示我们只能动武,是吧。。。

看看这场对话,它有多美,就算你是法西斯,那又怎么样。

战争它糟透了,难道我们还要这样用对立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吗?

我们还要把仇恨记忆多久呢?

当下,我们就已经可以结束这一切。

给我一个信任的拥抱,就这样。

 2 ) 人性之光永远不会被野蛮吞没

柏林的女人为了生存,为了减少被强暴的次数,不得以寻求庇护,向权力最高的苏联少校提供性服务,从而获得片刻的宁静,而苏联少校是个有知识有修养的高级军官,他的妻子被德国人杀害了,虽然他对苏联士兵的强奸行为漠视,但当发现房间里藏有德国士兵后,并没有按条例将全楼的人们杀害,而女主在与少校的交往中逐渐产生了爱情,他们之间的人性之善触碰了各自国家的利益,德国女人们为了食物闲言话语之间互相问候多少次被强奸,调侃床笫之欢,野蛮的战争过后,男人被打光了,剩下的女人就是胜者的财产,她们要活下去还是为了所谓的国家民族精神继续战斗?

她们忍辱负重的苟活,就是对战争叫嚣者倡导的大义最有力的回击!

而少校对待敌人善良的一面自然被契卡定义为叛徒而剥夺军衔。

法西斯主义和GC主义都是对人性无情的摧残,都是打着民族国家的旗号为独裁者的权力和野心进行背书,而他们所谓要保护人民,男人沦为炮灰,女人沦为工具,但人性之光永远不会被野蛮吞没。

 3 ) 本片原名为《the downfall of berlin》

本片原名为《the downfall of berlin》,德文是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直译成英文自然是A woman of Berlin(柏林的女人)。

这不是一个女人或者几个女人的故事,这是柏林在面对挫败的时候的选择。

二战的电影多如牛毛,却很少有这样的角度。

得感谢德国人,这个国家不仅仅勇于接受自己的错误,也勇于回顾自己的伤疤。

影片采用一位匿名者讲述的形式,以柏林陷落为背景,让匿名者说着一个比一场战争的失败和城市的陷落更为让人纠结的故事。

那就是苏联红军的某支部队,驻扎在柏林某火车站附近的街道,他们“空闲”的时候,就将周围居民楼内的德国女人,无论年轻还是老弱,都变成“特殊资源”(妓女)!

其中有些军官因为文化程度较高,试图觉醒或者改变,但是~~~~假借仇恨的面具行使报复与泄欲,谁又可以阻拦呢?

那是二战啊,人类历史最残酷的战争!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

”本片也是根据一部禁书改编,出版后的原著和公映后的电影,都引起很大争议,因为在残酷的真实战争世界中,女性,尤其是战败一方的平民女性,她可以有什么选择吗?

的确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种疑问,非黑即白的世界,在面临战争选择的时候更加是不可能。

战争造成的伤害的确在所难免,是不是为了躲避伤害就不择手段?

很多人都会说,女人天生就是弱者,所以只能委屈就全。

同时,我们发现影片的一个小情节,当客厅中妇女们陪伴红军官兵畅想欢乐的时候,厨房内,二位德国男人正在探讨战后德国经济、政治恢复的问题,他们并且对于苏联在欧洲的野心也进行了一番衡量!

于是烧毁了保存的一册元首图书,开始面向未来!

请问,有比这种力量更可怕的吗?

客厅内跳舞的军官们!

 4 ) 柏林的女人

我们知道多少历史的真相?

我听见很多人说过,历史是过去的,既然过去了,那就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知道或者理解!

基本上可以肯定,这样的思维和理解是可耻的,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开始遗忘过去,那么现在就会在不远的将来被彻底遗忘,遗忘文化,遗忘文字,遗忘传统,遗忘血性,遗忘一切!

遗忘历史意味着背叛,应该还要加上一句,可耻的背叛!

所以,总是有些历史学家或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曾经发生的真实所在,顽固不化的需要找出发生这段历史的症结所在,为什么会发生?

二战的柏林被苏联攻入,我们知道这是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二战开始进入尾声,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邪恶轴心国覆灭了,人类可以进入下一个轮回的和平。

可是,我们知道进入柏林的苏联红军的行为是否都是正当的?

政治需求会决定意识形态,所以但绝大部分人开始被政治完全的束缚之后,意识形态就是撒谎,欺骗,不停的掩盖事实,所有的人都变成了皇帝新装里的人,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却不敢相信大脑的思考了。

本片或许无法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至少它体现了一种勇气和尊敬,那就是还原一段历史,一段女人的屈辱和不堪。

虽然也未必完全的真实,但我们需要珍惜的是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5 ) 我无法拥抱的在苏维埃的你

上学期迷上了一个俄罗斯男孩子,我高二他初三。

常常从篮球场路过的时候正大光明的偷看他打篮球好久,上体育课也总想着去篮球场玩飞盘吧,让他放学时路过,看见我流汗如汉子的身影,结果真有那么几次,却不巧他路过时对手总是比我跑得更快还身材娇小的妹子,我往往晃神丢盘,肌肉无比发达的体育老师Skytte会调笑着问我:What's up Lance?

Did you just saw your boyfriend? 我便会装作娇羞无比的样子说no,接着坐在他身边陪他聊天以便拿高分。

那时是Skytte最喜欢我的时候,会说“you are my favorite”“your are the best”,完全不似高一时教我的他,想来是我学机智了,先装高冷后装软妹起了作用。

所以失落之余想想期末的分数,也就作罢。

后来因为那个毛子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又搞笑的事,什么在他放学回家的路上拦下他问为什么不回我邮件,穿成大妈样的时候正巧碰到他,再后来觉得自己那时正赶夏天荒谬无比竟干了这么些费时间的事儿,所以不再想他,不再等待那个有他名字的地址的邮箱发来邮件。

可是今年九月底他突然发来一封长邮件,说什么很抱歉之前一直ignore你啊,高中生活好无聊啊,最近过的怎么样啊之类的,记得收到的时候好像是在候机,想着别一收到就回便再次满心欢喜的关了机。

然而这一别就是一个多月,一直想着要给他回邮件却拖了我所衡量的时间的那么久,我们只来往邮件几封,问问对方最近可好,对大学的期许等等,再又是我忙着别的事儿忘记回邮导致我们现在断了联系。

本以为自己会觉得万分可惜,却也没有,因为我这种学酥都是好忙的好忙的在弄来弄去这个project那个application,实在是无暇分心,唯一的闲时也用去看了电影,而前些天翻出了这个不知何时看过的片子。

结果这次看的版本估计字幕组基本是看图翻译,气愤不已拜托了一个回家住的同学去给我下了一个网盘版,好了不要太多,刚开始那几句惊艳的战火描写无比得我心,虽然很不喜欢船戏就是关门和女主的嘴巴和眉毛也还是满心激动的看完了。

很喜欢的几点:一是那个不知名字的,全片最好看的藏了个纳粹(?

)的妹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我坚信她得日子要幸福太多太多,在元首的统治下,所以最后只说了那样一句好似疯狂的口号。

不喜欢她为了爱情卑微的在手电下颤抖,喜欢她在战争年代的勇敢患上恋爱癌。

二是快结束的那个牵手,我自动脑补出来的,回过去联想到中间少将(?

)问她”我可以抱你吗“,配词应该是”在德意志的我无法拥抱的苏维埃的你“。

三是,男主的颜选的真是太棒了。

四是女主是纳粹的设定,不是什么无辜田螺。

结语是:这爱情真是感天动地泣鬼神哭的无法在一起。

让我做梦时将你们写在一起吧,看这个之前的几周social课在学二战和冷战,讲到ideology,political spectrum之类时候,加拿大人的课本里主要关注的是communist和capitalism之间的矛盾,我那英俊的矮个老师形容communist的ideology是一种过度理想化的,偏激的,集权的和fascism很接近的东西,我当时心里暗道:这个被民主洗脑的傻逼,然后笑笑看着他。

晚上给爸爸打电话说这个事儿,我爸爸说我读书太少然后一声长叹。

说真的初中上天朝历史课的日子里一直以为斯大林是个好人,那种暴君里很优秀的,心地不算很坏的没怎么折腾过人民和他国人民的那种。

也一直在左派的爹的熏陶下很信communism的各类理想化的合理和公平,我所看到的,仅仅接受的,大多是红色政党统治下的光华美景。

后来一群来自加拿大的capitalist告诉我,你学的历史太片面,来,我给你看看真正的历史,来,让我给你洗洗脑,但是我给你讲哦,苏联和我的兄弟美帝腐国当时干得全是好事,解放了欧洲大陆,但是其中美帝又特别不人性,炸了广岛长崎,后来还有什么麦卡锡主义,你们现在给我讨论讨论那个little boy的核弹放的合理吗?

当然不!

我们加拿大可不一样,我们为了把自由民主和平带到世界个个角落干了好多事儿,peacekeeping peacemaking的job全是我们发起的,虽然那时候我们也讨厌communist,但是吧,这不重要。

你们只要记住stalin和毛先生都是dictator就好了。

在被帅逼老师洗脑的时候我在努力分辨着那些字词句子的真实性,可能是太年轻太天真,更愿意去读读野史,里面批判着苏联军队当年的种种恶行,更愿意去看柏林的女人,朗读者,钢琴家什么的电影感受一下不同的视角。

有时会和可爱的Kaye讨论一下战争是不是justified。

读了好多侵略故事胜者为王的故事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战争是必须的,有时那不仅是因为领土和权力,还是世界的发展和文明的更新什么的催化剂。

而你知道电影神奇在什么地方吗,就是当你一一看过那些战争片之后,冷艳的战争主义者会变成一个圣母心。

你能感受到世人开始洗白希特勒的时候再次触知他的变态和残忍,你能感受狂热的法西斯中日渐消沉的厌战者,能理清卡廷惨案的真相,能细致入微的分享战后一代的每一分一毫的惶恐,能看到急于让自己和先祖纳粹们撇清关系的西德年轻人们的愚昧,我和kaye开始站在完全不同的观点评判历史和预测未来,我们的言论中天真无比,又似杞人忧天。

而当我无比反驳她说战争是必须发生的事故时,感谢每一部和’柏林的女人‘一样的电影,感谢自己是个圣母心,无比的痛恨战争,渴望和平。

 6 ) 与自己的和解

又是二战的题材,德国电影最喜欢的主题之一。

只不过这一次,主角是那些平凡的、经历德国战败的女人们。

片名如果逐字翻译,则是《匿名者——柏林的一个女人》。

匿名者,可以理解为这个女人只是一个代表,代表了那个经历柏林战后的女性群体,所以无需具体署名。

但这个匿名最初的来由,则是因为这个女人无法署名。

电影中的故事来自于她的日记,在日记中她详细地记载了自己战后的经历:屡次被强暴,为求生存,她委身于一位苏联军官以寻求保护,并与其发展出了情感上的联系。

不难想象,这样的自传一经出版会引起各方什么样的反应。

有着同样经历的女人们会觉得耻辱,这不仅仅是因为身心上受到的折磨,也对自己当时的无力反抗,对自己的委曲求全的懊恼。

羞耻感是如此强烈的一种情感,它能让人把与其相关的经历打上封条,沉入记忆最深处,妄图生生地斩断这种联系,否认自己的过往。

女主不是这样的人。

作为女记者,她在多个国家生活过,能讲好几种语言。

她并非没有羞耻感,只是她深知,抵抗无用。

面对那些被苏联士兵裹挟着路过的女人,那些大声对她说“你能讲俄语,告诉他他不能这样做”的女人,她没有言语,说了又能怎样呢?

所以,她决定和自己和解,和自己的羞耻感和解,为了生存下去,暂时的苟且并不是什么问题。

人生哪有截然的非黑即白,而苟且生存也并不代表要丢掉尊严。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在看Viktor Frankl的书...trotzdem ja zum Leben sagen。

生活中真正的勇者,是那些经历过了苦难,却仍敢回过头审视这些过往,带着伤痕却顽强生存下来的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

女主的丈夫回来了,她让他读了自己的日记,读完他说:“光是看着你就觉得恶心。

”他不庆幸他的妻子存活了下来,而是觉得她脏。

这种社会主流式的观点,可以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倒历经苦难存活下来的人,无论是来自最亲近的人,或是大的社会环境。

幸好我们的女主够坚强,有自己的想法。

两天后,他丈夫走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她说:“神奇的是,他走了,我并不难过。

我还要去找打火石,还要修复工作室……”是啊,生活还是要继续,能依靠的一直都是自己,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

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二战这个背景下,但是,电影中对生活的思考也适用于当下。

除了生存与苟且,这个故事也再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故事的情节算是紧凑和有逻辑的。

个人觉得有一点很可惜,电影中没有详细描述两人之间的情愫是如何发展出来的,虽然有一两个情景的铺垫,但仍然不够,所以当上校提着自行车进来,问女主选他还是选另个的时候,显得有点突兀。

不过整体而言,算是德国电影中的好片了。

 7 ) 女记者和安德烈少校之间,我认为是有爱情的

安德烈少校的妻子死于德国人之手,对德国怀有深刻仇恨,攻入柏林后,他是那个街区的长官,主宰,他纵容手下士兵去强奸,去劫掠,去报复。

然后对其中一个知识女性,美女……也就是日记作者,在遭受严重伤害,被多次轮奸之后,表示怜悯,同情,赎罪,照顾,安慰,庇护,宠爱,尊重,最后:我想娶你!

女记者看到别人被强奸后,第一次找少校求助的时候,是比较理直气壮的,你要管好你的士兵。

少校根本不鸟她,这时候的少校正在气头上,正纵容手下报复德国平民第二次找少校,是她自己被强奸后,去哀求少校帮忙,少校还没理她,女记者非常的恨……但是无力反抗,也就受着,然后想找一个军官,成为他的情妇,希望不要随便哪个苏联兵都可以来强奸她第三次少校去找女记者,女记者很快把衣服一脱,:不要吗?

少校扭头走了。

这个镜头是个转折,安德烈少校开启人道主义模式,反思报复是不对的,要和谐,不要暴力,施展人文关怀第四次和之后少校去找女记者,他俩就是情人关系了,女记者本身有委身投靠的欲求,少校也有庇护,赎罪的想法,女记者的邻居也处在少校保护下,少校处罚了殴打德国人的苏联兵,但其中女性,仍有向苏联兵提供性服务的义务,只有女记者个人是少校独占的宠妃,只对少校个人服务,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女记者对这种生活是比较满足的,可以想见,像她这种得宠的军官情妇不会有几个,在安德烈少校的庇护下,她受到的伤害是相对比较少的,以至于可以把这种被宠爱,向同样被强奸的女伴们秀幸福。

所以几十万女人都沉默了,只有她在事后写书回忆。

女记者住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私藏武器的德国兵……政委打算来次屠杀,少校给顶回去了,坚持只枪毙了私藏者一个,被苏联同僚骂是叛徒。

少校向女记者求婚,女记者也答应了最后,因为少校阻止了那次对平民的屠杀,被政委告状,少校被契卡抓走了,女记者去送行。

女记者和安德烈少校之间,我认为是有爱情的。

在少校牺牲自己,换取其他德国百姓的生路之时,他们两人不再是敌人,也不再是包养和被包养……。

苏联和德国人的仇恨,在这时,至少在他们两人之间被化解了这也是电影的真正主题——可以说是比较俗套的,两个人的爱情,跨越了国仇家恨,跨越了敌我界限,两个同样的战争受害者从互相理解,到最终的和解。

 8 ) Alles sind vorbei, aber noch nicht zum Ende

直到最后愉悦的俄语片尾曲响起,我都没办法忘记这句话:Was sollten wir leben?我想努力去找找答案,可能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电影里,或是可能在今后的生命里。

就像电影结束了,一个关于绝对女主角的电影结束了,我们也不知道她的名字。

她的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完了她的故事,她想说的话。

无论是去柏林之前还是去柏林之后,这都是我的第一部电影,第一部不是带着受害者目光来审视Hilter的片子。

其实一个战争片无论怎样都挺难过的,就像阴郁的蒙古长调一样,你就这能静静坐在旁边听,不该说一句话。

但奇怪的是,也是不奇怪的是,一部战争片,我居然没有想到《南京南京》,却是《罗马假日》。

柏林女人们并没有要求任何人的同情。

法西斯是什么?

这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叶整个世界的主义,对手无寸铁的女人们,是什么?

可能就是她所说的,来自古语,是一捆火柴棒,联盟的意思。

其实没什么意思,所有人,所有女人,都是绝对的受害者。

她们莫名其妙地为政治承担了不该有的,或者是可能该有的罪责。

但她们的态度,却让我吃惊了。

尤其是当她们说到”如果俄国人像德国人对他们那样对我们,那么没几天德国人就没有了“。

虽然我是深谙德国人总是鞭打自己的特质,但一旦被真实地置入了一个具体的情景,这也是难以想象的。

历史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直接将什么东西进行比较,但同样作为人类,该怎么活却是可以比较起来的。

电影的前一小时,我一直在问自己:如果是你,该怎么活。

我甚至找不到任何一个自己该活下去的理由,但是电影里面的每一个女人都做到了。

但到了电影的最后,好像找到了答案。

挂念在心的丈夫终于回来了,回来了却又离开了。

可是我们不知道,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可能还会想起对方吧,irgendwann。

生存的意义,和拥有的意义并不一样。

为什么想到了《罗马假日》呢,因从从头至尾,女主都是一个饱含深情的人。

应该是一个这样的人。

尽管她聪明到十分明白,战争容不下爱情:Die Krieg verendet das Wort. Die Liebe ist nicht mehr das, was sie war.战争改变了语言,爱这个词条,不再是原有的意义。

但是后来她明白了,爱情和战争没有关系。

幸运的女人遇到了弹钢琴的男人,爱情就是爱情,喜欢就是喜欢。

战争在的时候长大了这种喜欢,和平来了却将它扼杀了。

所以说,爱情,和战争无关,和拥有无关。

爱情,可能就是女主反复重复的:Alles sind vorbei, aber noch nicht zum Ende.一切都过去了,却没有结束。

 9 ) 发人深思的感觉

在被苏军占领的柏林,一群女子,面对打红了眼的苏军,能做些什么?

随时都可能被拉走侵犯,为了避免被更多人冒犯,只能去恳求苏军军官。

一个妻子被德军杀死的少校,展示了一丝人性,他对女主做了一些友好的事情,可是依然占有了她。

趁人之危能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出现吗?

我不好做出准确判断。

只能说,战争,实在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普通人杀死普通人,普通人与普通人斗争,两败俱伤。

战争真是人类的不幸。

 10 ) 一段没有未来的爱情

一段没有未来的爱情伴随着战争的进程一起发展,男女主双方都动了真情,但这爱情有点来的太突然了说一下感受:1.我看了完整版175分钟带西语字幕,和删减版131分钟带中英字幕,对照的看了几遍,推荐看完整版,完整版的情节上更合理更连贯,删减版太乱了,不但删了,还把关键剧情都改了,其中一段苏联士兵听到阁楼上有声音,冲上去看到那位女孩子,完整版是他看到女孩身上全是淤青,又掰过她的脸看到她是个年轻的女孩子停止了施暴,正要离开时被德国新兵射击,而删减版则比较简短,刚要开始施暴时,被德国新兵射击2.整部电影平平无奇,缺乏张力3.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字幕的原因(中英字幕其实还好)很多角色的立场,情绪和心里活动很突兀,我都不太理解,导致剧中的人物塑造并不成功,比如那个拉小提琴的女人在最后的舞会的时候关上门后为什么泪流满面?

4.人物群像太多太杂了,都不够丰满,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蒙古兵5.整部电影描述的苏联士兵,感觉很散漫又低俗粗鲁6.无效剧情太多了,中间部分苏联人一直在庆祝,唱啊跳啊喝啊庆祝啊欢呼啊拥抱啊的画面太多了,人物对话的部分又很多,有点拖沓了7.那对躲在阁楼的小情侣也是奇怪,女孩刚安顿好,德国新兵突然就找过来了,而且这么近距离德国新兵开枪的子弹居然没射中苏联兵。

8.有三次吐口水的镜头细细分析很有意思9.最后一场舞会,因为战争已经结束了,德国民众也变得硬气了,舞会上双方反而相敬如宾了,好像之前的侮辱都没发生过一样

《柏林的女人》短评

看似呼吁反战,实则仅仅反战败。

9分钟前
  • 小将董
  • 很差

终于又和大多数人取得一致,评了三星。其实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电影,故事本身就很值得人反思,给大家呈现了战争多面体的又一个面,让人去思考去体味。其实在中国的长春等东北城市也发生过类似的俄军暴行,现在还从未揭秘。如果说俄军在柏林是报复的话,他们在我国东北的暴行就完全是兽行,不可理喻~

11分钟前
  • 寻斧的鲁班
  • 还行

又有谁是善良的呢?都一样

14分钟前
  • 至此终年
  • 较差

1、字幕组真的是水平有高下的,这个字幕组完全就不配出来做啊?!2、近期连看好几个讨论苏联军队的电影、小说,中国人民真的很可悲啊,目前都是那种震惊的感觉——我们就没有历史学家没有历史教育吗?3、德国电影的色彩都是谁定的调子呢——除了罗拉还有纵欲是红色的(包括这些红)全部都是冷调

18分钟前
  • 不在过去和未来
  • 推荐

沦陷区惨遇女和俄军官相恋、相离。女人的现实选择--想方设法活下去。 28/11--2016

23分钟前
  • peterzhang70
  • 较差

感觉浪费了我132分钟

27分钟前
  • 可能是我
  • 较差

战争,把罪孽的报应转嫁到了女人身上。很悲哀的一部电影,让人看得心酸。唉……女人,为了世界,你牺牲太多了。

29分钟前
  • 奕葶MM
  • 还行

战争与女性最通俗的写实.

31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也就只能提名吧

35分钟前
  • 戈弋
  • 较差

无名女人日记或者上校的女人,这不是在讲苦难和强暴,这是在战火掩盖下含蓄地讲述一个爱情故事.人物们因为日记的真实而真实,但影片中的上校没有毛子味,完全表现成一个德国军官了.最后在全苏联官兵眼前牵所爱人的手,回去以后必然死在斯大林的凝视下呐.估计是糟糕的德语字幕害了片子的豆瓣评价吧

37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闷,拖沓,视角独特,剧情松散,看得人昏昏欲睡,跟Black Book比还有些差距

39分钟前
  • guadan2001
  • 还行

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 (2008)

41分钟前
  • dac
  • 还行

不懂德语,被字幕坑了,只能推测剧情...

44分钟前
  • David Chen
  • 还行

“阳光法国”版字幕翻译很烂!最好看“威信”版的,切记!本片在网上被宣传为“揭露苏军在柏林暴行”,但我看过后却发现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片中的苏军在西方电影中已经算够正面了,“暴行”只是他们个性鲜明的一部分,苏军也是人,也爱好音乐、跳舞、喝酒……作品改编自一个柏林女人的日记

46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几部片子连着看下来,从不同角度看战争,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尤其是对平民来说。(看的头疼啦!恍惚眼前有战火飞扬的感觉

4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寓意很深,人物很平,情节很涩。

53分钟前
  • 爱地人
  • 较差

另一个角度看战后德国

54分钟前
  • Object A
  • 力荐

女人

58分钟前
  • 冥王星
  • 推荐

😓😓谁要看爱情片

60分钟前
  • 磕学博土
  • 较差

坚韧不屈压不弯的脊梁,是女人

1小时前
  • pissoff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