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饶雪漫编剧,齐秦、饶雪漫出品,马思纯、霍建华等人主演的《大约在冬季》将于十一月五号上映。
看了这部影片,你就知道什么是电影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
我已经不愿意说它是一部商业片,更愿意把它称作是“标准的挣钱片”。
众所周知,好莱坞的《复仇者联盟》系列,中国的《我不是药神》还有《战狼Ⅱ》是商业片的代表。
而这部《大约在冬季》,真的没有达到我对于商业片的标准。
这部片子优点很明显,缺点同样突出。
我们先说亮点。
影片的前半部分相较后半部分还是有些趣味的。
笑点密集,有的梗很新鲜,结合时代特点、人物性格还有地方特色一番演绎,很有一部分不落窠臼。
片中有一个女闺蜜的形象,东北女汉子,每次出场都十分抢眼球。
相对而言,男女主角形象塑造反而片面,像薄薄的一张纸片。
两个主角虽然也有工作场景和家庭生活场景来填充人物除了爱情之外的其他生活,但就是没有细节,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完全围绕爱情展开,而不是先有这个人,然后再产生爱情。
接下来再说问题。
首先是叙事。
小说改电影最普遍的问题就是重点不突出,起承转合的脉络不清晰。
小说和剧本完全是不同的体裁,小说因为篇幅较长,时间跨度大,影视化时往往出现问题。
一些在小说中看着有趣的小情节,在电影中反而冗余。
前有J·K罗琳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的《神奇动物在哪里》,后有今年暑假档,严歌苓小说改编的《妈阁是座城》,在电影中都或大或小地漏出剧作问题的马脚。
这个电影里面此问题尤为明显。
只要泪点正常没有太低的人看这片儿煽情处都哭不出来。
为啥?
除了人物行为逻辑之外,没有一个情绪的累积,流水账式的叙事是重要原因之一。
翻来覆去,就那点而事儿,分分合合但看不到成长,感觉两个人真的是空长岁数了。
偏偏剧本还要事无巨细,生怕观众看漏了别再看不明白。
然后就是结构。
影片前半小时过后,结局就完全抛给观众了。
此类爱情故事,故事矛盾本该循序渐进,就像升级打怪,BOSS越来越强,主角越来越厉害,挑战越来越大,观众才会有继续看下去,寻求结局的愿望。
而这部电影是怎么处理的呢?
它把男女主角的三次矛盾并置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相当于是情节发展有三个高潮。
第一次或许会对主角境遇产生同情,但是再来一次,然后再来一次时,即使面对花容月貌的一对眷侣泫然欲泣的大特写,我的心仍然毫无波澜:爱咋地咋地吧,赶紧毁灭得了。
最搞笑的,我现在想想还是想笑。
是女二。
女二一开始就受了委屈,但她憋着不说,电影也没有通过视听明显的暗示我们,她的表现我们也没看出来是受了这么大委屈。
等到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她嘶吼着还原当初的事实真相,画面还来了个闪回,配合因为愤怒而扭曲的俊脸,要多搞笑有多搞笑。
这哪是预设的悬念啊,这简直就是强无敌爆炸二踢脚。
台词问题。
不是有文采的台词就是好台词。
霍建华一本正经地说出书面体的情话或许能让可爱天真的少男少女们惊呼,但是相对于整部电影真的没啥大用。
除此之外,很多关键情节竟然直接用台词交代。
与之相对的,有很多台词,大可以用画面表现,这时候角色偏偏又说起来了。
毕竟是电影,能拍出来的何必再说呢,我来电影院听人说情节,我回去打开手机听广播剧好不好啊?
情节方面,多狗血我就不赘述了,大概就只一个他们相爱却因为各种阻力两次分合却没有在一起的故事,以这种模板敷衍出来的小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虽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故事并没有因为它搬上了大银幕增色多少——电影的视听优势在影片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
接下来我们一块一块地讲。
视听方面。
构图尚可,颜色马马虎虎,电影应有的潜台词完全没有,平铺直叙,一个隐喻都找不出来。
唉,这话我说出来感觉都是在强求他们似的...... 最可气的就是转场。
除了几次声音串前之外每一次都是咔咔硬转,每一场戏还都很短,完全没有享受到。
主打叙事的电影电影语言和剪辑不应该顺滑到隐形吗?
搞精致点啊拜托大佬!
对我来说有点迷的是机场离别那一场戏,镜头视角突然转变了,大景深和偷窥视角忽然搞出来一种迷之现实主义风格,虽说蛮好看满高级,但是与之前的文艺小清新完全搭不着边儿啊。
诚然,拍电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部电影的制作的确是费钱费力,从演员、置景上来说的确尚可。
我这样上下嘴皮子一动把它批的体无完肤,的确是没甚风度,我要道歉。
可是电影不是投不少钱、粉饰一番门面就能做好的。
甚至可以说,想挣这份钱,你花钱、花时间和心力那是应该的。
小说改电影在国内火起来也就是这四五年的事,可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热度已经逐渐降下来,渐趋恢复理智。
前几年青春片的泛滥让我们看到了良莠差距,也看到了国内电影市场惊人的消费潜力。
究竟观众还吃不吃这套IP青春狗血组合拳,让我们拭目以待。
除豆瓣站内私人非商业转载以外的所有转载情况请在私信作者并经作者同意后进行
爱情片这一类型电影的检验标准是什么?
就是能骗多少泪腺发达人的眼泪,整部电影用一种错过和遗憾当基调,尽显求不得苦和爱别离苦,彰显痴女纯情无敌,“老干部”渣男风范,说实话,都9012了,观影的思考性还是应该有一点,剧情的起在于演唱会,转在于齐啸父亲的中风逼迫结婚,承接部分在台湾偶遇,假离婚回北京和谈话风波,合就在于下一辈的发现,最后2019齐秦演唱会,首尾呼应。
其实仔细想想故事的硬伤很多,人物塑造角色性格也太过完美,起伏感的事件都是在离开北京,跑回台湾,改名为one night in北京比较好,大多一夜故事,原配来一夜,故事转一转,齐啸找安然一夜又要走。
跨年代的爱情故事,韩国的假如爱有天意是标杆,无论从故事维度思想厚度而言,较之大约在冬季强十个段位。
大约在冬季 (2019)5.02019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王维明 / 马思纯 霍建华最后一个镜头又投向了故事开始,而多穿插出她与齐秦错过的情节,大概就是告诉了观众她的选择。
她等了齐先生很多次,每次的焦灼等待总是让我感同身受,仿佛沉在水中憋气,心慌,想寻找到解脱的手臂。
但齐先生虽多次来寻安小姐,深情爱念不假,但是懦弱踌躇是真。
如果前面推理正确,那大概最后安小姐没有选择最后与他走在一起也可能有害怕再次失去的原因,即使她内心深处也爱着齐先生。
可能这世界大多数人都会容易忽视的就是一个初次爱人的少女能为爱情鼓起的勇气,它是她柔软身躯里最最坚硬的骨骼。
我想只有第一次爱的人 才会说出这样深情又让人发笑的话可是这样可笑的深情 一生真的仅有一次的马思纯的人设有些恋爱脑是真的,但是这样热切的感情这样固执的喜欢,这样天真的想法都是真的“这一切和感情有什么关系呢?
我爱你你也爱我不就好了。
”可是当她把一切的勇气都给你的时候,你却缩回了手影院里的女生们都在骂男主渣男他没有因为移情别恋放弃她他只是没有相信爱情,想大多数的我们一样在现实的重重困难下,我们反倒不确定喜欢的人会不会和我们一样去承担这一切,会不会为了简单的我们去熬过生活的苦难。
而我们通常只想相信 一切靠自己他没有在该勇敢的时候勇敢也许生活里不会有像女主一样执着的人,在看破了一切过后依然选择相信爱情,她没有问过他,可是她始终努力地伸出双手但是电影让我们看到当初那些我们错过的人如果我们依然选择等待依然选择坚守,懦弱的人一如既往的懦弱,我们的固执也只会让自己心灰意冷倘若他从来都没有勇敢过,那么我宁愿他永远都不要勇敢所以当我看到最后他选择捧着玫瑰花到演唱会的时候,我是真的想骂他了你花了一生看懂的爱情,她花了一生来教你情深不寿原来是这样的几个字她燃尽了所有的热情了可是你都不愿意伸出手来所以倘若你不够勇敢 请永远都不要勇敢了
上世纪80、90年代,港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盛行,一批港台歌手成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偶像。
其中齐秦在当时风头一时无两,两岸三地粉丝无数,梅艳芳演唱会都邀请他做特邀嘉宾。
在我们的记忆中,大多数人认识齐秦是因为那首深情的《大约在冬季》,齐秦在1987年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曾经风靡一时,隔年就获得了“十大中文金曲奖”。
其实这首歌背后是齐秦真实的生活写照,齐秦与王祖贤这对才子佳人本是娱乐圈的一段佳话,奈何分隔两地、聚少离多,思念之情给了齐秦创作灵感,当年仅用15分钟就创作出了《大约在冬季》。
齐秦将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情感投射到这首歌里,流淌其中的情感真挚动人。
经典就是经典,即使已经过了30多年,仍然传唱不止,引人共情。
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中,多少人因为这首歌勾起了曾经难忘的回忆,有离愁别绪,有遗憾错过,有伤感无奈。
创造经典似乎是齐秦这代偶像的使命,1991年齐秦举办的北京狂飙演唱会,同样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演唱会,创造了一座不可逾越的巅峰现场。
在那场万众瞩目的演唱会上,齐秦以长发形象示人,一身酷炫的朋克穿搭,桀骜不驯的模样代表了那个年代的时尚风潮。
他以极具穿透力的嗓音连唱几十首歌,为现场观众缔造了一场非凡的视听盛宴。
最后《大约在冬季》万人合唱,场面感人,为演唱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有趣的是,这首歌成为了电影《大约在冬季》的主要线索,引领着男女主角从相识到相爱,而两人的离别错过也跟歌词暗合。
那个演唱会现场正是《大约在冬季》的第一场重头戏,男主齐啸送给女主安然一张演唱会门票,两人共同见证了那个时代的传奇,并由此奠定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影片《大约在冬季》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北师大才女安然与来自台北的摄影师齐啸因缘相识,期间齐啸因返回台北照顾父亲而让这段感情中止,再度重逢之后早已物是人非。
30年以后,两人的儿女揭开了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影片的质感是浪漫、隽永、古典的。
故事从1991年的那场演唱会而始,纷飞的大雪将老北京覆盖,工人体育场里有骑着自行车的行人,也有正在倒票的黄牛,开头的场景将年代还原得非常到位,人物的形象也代入了旧时光里的模样。
齐啸与安然的相识,具有古典时代“英雄救美”的意味,正是在安然一筹莫展的时候,齐啸递来了演唱会门票,从而圆了少女见偶像的多年梦想。
两个人由此开始了一段缘分的递进,而以书信传情的方式,让我们再次想起了木心的那首《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而影片《大约在冬季》则是,“有的人见三百次都没有感觉,有的人见三次就足够了”。
这是那个时代的浪漫,也是如今社会中最向往的弥足珍贵的爱情。
电影《大约在冬季》如同创造了一个与现代时空不同的平行时空,将观众拉回到90年代的氛围里面,沉浸在其中,感受那个时代关于爱情的所有,不疾不徐,但炽热饱满。
而影片的基调却是凄美、伤感、复杂的。
正如同那首歌里的故事一样,电影里齐啸和安然的故事也并非美满,而是有着曲折的过程,令人心碎、痛惜。
横亘在两人中间的是无法消弭的地域间隔、是家庭与爱情两难全的困境,齐啸因返回台北离开了安然,也因父亲的诉求与其他女人成婚,留给安然一段伤痕累累的回忆。
这世上,有许多死别胜过生离。
在安然眼中,生离注定是最痛苦的,在每一次与齐啸的分离中,她都像是在经历一场炼狱般的折磨。
即使安然愿意为了齐啸放弃一切,但齐啸还有很多爱情之外的责任要去坚守,这是异地之间最大的矛盾。
对于很多有过异地恋经历的观众来说,电影《大约在冬季》无疑说出了这份心声。
曾几何时,多少情侣因为分居两地感情分崩离析,多少人又因父母之命与爱人遗憾分手,如果齐啸和安然的故事刺痛了某位观众,那一定是因为那位观众有着相似的境遇,那种生离的痛苦让人感同身受。
基于影片中的情感表达,《大约在冬季》同样能够引发年轻观众的共鸣。
就像去年票房大爆的那部《后来的我们》一样,本片再次聚焦于“北漂”这个在当下社会具有代表性的群体,而齐啸与安然的感情也跟很多北漂男女一样,经过了互相温暖到彼此分离,让观众有所共鸣。
影片《大约在冬季》在情感方面足够戳人,也在于主演出色的演技。
女主安然由马思纯饰演,凭借《七月与安生》拿下金马影后的她,将少女安然与成年安然的反差感演得恰到好处。
男主齐啸的饰演者霍建华,与演员的契合度很高,同样都是台湾人,也同样有着温文儒雅、成熟稳重的气质。
在影片中,安然的女儿小念和齐啸的儿子齐一天成了真相的探寻者,他们就像每一个想知道真相的观众一样,轻轻揭开了谜底的那一页。
而饰演小念的文淇,和饰演齐一天的林柏宏也在影片中颇为抢眼,少年感十足。
两位分别是金马女配、金马男配获得者,年纪轻轻便荣誉加身,前途无可限量。
影片虽然过程戳心,但结局处理得还是比较温情的,上一辈的恩怨情仇在下一代中得到消解。
那场让齐啸和安然相识的齐秦演唱会,也终于在几十年后再次巡回,而在演唱会中激动挥舞围巾的那个人变成了安然的女儿,陪伴在她身边的则是齐啸的儿子,这似乎意味着那段情缘的再续、那场历史的循环。
从前经历过风风雨雨的齐啸和安然,后来的他们是否能够再次重逢,答案或许就隐藏在《大约在冬季》这首歌里:“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寒冷的冬季来临,来看《大约在冬季》这部温暖的电影,让你的身心都会暖起来。
而且片尾还有惊喜彩蛋,或许大家都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 朗歌;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些电影刷三百次都意犹未尽,有些电影看了开头就够了”,说的就是《大约是冬季》这部电影吧。
马思纯、霍建华主演,拉上齐秦的歌卖一波情怀,仿佛剧情情操大乱炖,还有不明白这种爱而不得的狗血剧情怎么还会上演。
十年前剧本也没这么土的。
几位主演年龄有些偏大,不适合演此类小年轻大学生剧情了,建议换点青年演员演。
霍建华表演简直灾难,文淇再有灵气也不能这么折腾,马思纯要脸有脸要演技有演技,毕竟是金马影后,有点追求吧接点好片吧。
总体而言给电影打2星,其中一星给马思纯的青春伤痛文学女主脸和演技,另一颗给文淇妹妹。
我很喜欢马思纯说的那句话,也许“每个女孩的人生里都会有那样的人,不见面的时候你可以各种保持理智,见了面却只剩下小鹿乱跳”。
对安然来说,齐啸就是那个人,十九岁的她真的爱结实了对方,爱的那么热烈、直接、不留余地。
爱情开始的那个瞬间,或许不怎么起眼,就是齐啸在安然一筹莫展的时候,递给了她那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的门票,圆了安然见偶像的梦想。
大约在冬季,恰好在冬季。
大雪纷飞,浪漫无比。
对齐啸来说,他或许从没有见过像安然那样的女孩,她那么开朗、阳光,对着舞台上的偶像大声呼喊。
他的世界不是这样的,多多少少有了成年人的负担,他需要发展事业,也需要照顾家人,沉稳得当是他所追求的。
当他按下快门,抓拍到安然的笑脸,也是想要留住那个打动了自己的瞬间。
二十出头的安然,遇到了心动的人,是没有办法用理性思考的。
她丝毫不保留这种感情,像飞蛾扑火一样,爱着齐啸。
但就像我们看到的,齐啸的父亲中风了,他需要从北京赶回台北照顾老人。
安然不舍得齐啸离开,在她心里,她肯定想过等下去,等到齐啸回来,因为她没有办法想去就去。
但安然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一定要分手?
等到再度重逢,已经物是人非。
我们为什么觉得齐啸和安然的感情遗憾,因为齐啸并不是不爱安然,只是生活里的一地鸡毛和他的理性战胜了爱情。
他牺牲了自己,去成全家人的感受。
这里面有太多现实的心酸和无奈。
多年之后再相遇,他既说过“你每一期的节目我都看”,也说过“刚好看报纸,见到报道说你们要来”,有持续关注也有小心翼翼的巧合,只不过时机不对、地点不对,两个人的人生状态不对,还是无疾而终。
相比有苦衷而不得不分手的齐啸,其实,我更心疼一直默默守护着安然的于枫。
他总是用一种温和方式爱着安然,可能是一顶不冻耳朵的雷锋帽,可能是那本特别制作的本子,他含蓄而内敛,却不是安然所爱的那个人。
于枫更像普通的你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情感,亦或者害怕自己的痴情成为对方的负担。
那假如你是安然,你会选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呢?
我的话,可能会选自己爱的人吧。
结果或许会像安然那样受伤、失望,但终究是痛痛快快爱了一场啊。
如果这辈子不曾真心爱过,总觉得不够完整。
而且,选了自己爱的人,也不见得就没有办法得到幸福啊。
幸福不一定是圆满,幸福也可以是成长。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能明显感觉到安然的成长和变化,她从一个热烈、青春的少女,到成为一个追求职场价值的知识女性,再到结婚生女,逐渐经历亲人的生死离别。
很多人可能希望是安然对感情最纯粹的阶段,那么义无反顾,如同绚烂的花火。
但我其实,从中年安然身上,看到了沉稳和成熟,她也积极的寻求事业上的发展,也拥有温暖的家庭。
她趋于理性,也变得更加理解其他生动丰富的爱。
时间才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告诉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
最明显的一幕是,19年后,安然再次听到《大约在冬季》,她可以安稳的坐在人群中,不再站起来高声呼喊,也不再手舞足蹈激动得无以复加。
她仍然喜欢着齐秦,也仍然喜欢那首自己少女时代的金曲,可她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学会了如何爱一个人、怎么了解一个人。
也是看到这部分,我听到旁边有人在轻声抽泣,爱情永远能够打动我们那个柔软的心。
我觉得电影呈现的就是时间带来的变化,人都是会成长的,三十岁以后的人去看齐啸,其实能理解他的选择,但二十岁左右的人去看他,则带着一些不解和抱怨,抱怨他怎么能舍下今生挚爱去组建一个最终分离的家庭。
等到安然逐渐成长,她也能够理解,成年人的爱里就是会多一些克制和理性。
许多感情无关对错,只是缘浅情深罢了。
《大约在冬季》,是一部很适合在冬天看的电影,它让我们看到爱情的多种样貌,也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爱。
文 / 董小琳 爱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围城》话说在1991年,“追星”还只停留在买磁带、贴海报的阶段,很少有整夜不睡的打榜、拼数据。
一个叫安然的北师大才女,终于有机会去给偶像齐秦的演唱会打CALL,结果却被告知“票卖完了”。
当她失魂落魄地坐在体育馆外台阶上时,一张票,突然出现在眼前。
“我朋友有事不来了,我想你可能需要。
” 拿着票的,是一位风度翩翩的摄影师,齐啸。
就这样,大雪中的偶遇,开启了两个年轻人一生的羁绊。
后来,安然才知道那张票,本是齐啸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叶雨宸的。
在数九隆冬的季节,叶雨宸从台湾到北京看望男朋友。
因为怕冷,才没有去看演唱会。
而再后来,齐啸与安然分手后,这位前任又顺利地成了“齐太太”。
有人说,齐啸是个典型的“渣男”。
既然已经有了女友,还要去招惹安然;既然招惹了,还不负责到底。
影片最后,安然没有出现就对了。
不能给这种渣男,再次伤害自己的机会!
但如果,你是剧中的齐啸,会比他处理得更好吗?
恐怕未必。
01 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爱情,浪漫的说法,叫缘分;详细的描述,则是在某个时刻,不期而遇到那个能让自己心动的人。
看台上,安然挥舞着围巾与偶像齐唱;身旁拿着相机的齐啸,则被这个女孩深深地吸引。
只有通过按下快门的方式,留住眼前的美好瞬间。
殊不知,情窦初开的安然,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摄影师,有了好感。
演唱会结束时,安然给对方留下了地址,说等齐啸把相片寄过来。
钱钟书在《围城》中曾问过:“男人肯买糖,买衣料,买化妆品,送给女人。
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为什么?
”因为借了书,是要还的。
在这一借一还中,一本书能产生两次接触的借口,这便是男女恋爱的开始。
等暧昧情愫慢慢发酵,最后就演变成了一场爱情。
电影里索要相片的行为,与借书如出一辙。
可毕竟当时的齐啸是有女友的,相片自然也没有寄。
这段感情一拖就是2年,在于教授家,两人再次偶遇。
这次的缘分,他们没有浪费。
一起去吃面、吃火锅……尝遍老北京的每一道美食,手牵手地走在昏黄的路灯下,分别后的重逢,一次又一次,像每一对热恋的情侣一样,做着他们热衷的事情。
有人问:齐啸到底哪里好?
是多金,长得帅,还是善解人意?
能让“只见过3次”的北师大才女爱得死去活来?
其实谁没有在年少时,为爱痴狂过呢?
1991年,刘若英刚刚踏入娱乐圈,就被已有家室的师父陈升所吸引。
好在陈升已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没有像齐啸那样“听从内心的召唤”。
他轻拍着奶茶的头说:“你是个很有才华的女孩,就像风筝,属于你的天空很高很高,你应该自由去飞翔,不要被我给你的天空局限了。
”于是,这段缘分,始终维持在女方的一厢情愿中,整整15年。
当爱情来临的时候,你会变得失去理智,奋不顾身。
习惯对方的所有优点和缺点,依赖着对方,甚至无法忍受没有TA的空气……但是,当你疯狂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也应该知道:说不定有一天,会永远失去TA。
02 败给现实的,大都是爱情缘分,是个奇妙的词语。
我们不但可以用它来解释相爱的原因,还能把它当作分手的理由,真心是个不错的替罪羊。
缘起缘灭,缘浓缘淡,无人可以掌控自如。
齐啸的父亲在台湾老家生了重病,前女友却一直守在病床前,替他照顾老人。
再加上一个犯错入狱的哥哥,欠下了一大堆尚未偿还的债务。
在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面前,齐啸忍痛放弃了爱情。
“出了什么事情?
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好吗?
”安然表示自己可以患难与共。
“请你不要逼我!
”齐啸对她嘶吼着。
渣吗?
的确很渣。
却也很现实。
感情世界中的男女,地位和心态永远不可能同步。
在女孩子的心里,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不会有过不去的坎儿。
而男人的骨子里,是要为两个人撑起一片天的。
如果失败了,他宁可逃走。
也就是说,在男人的心里,责任永远排在感情之前。
父亲和大哥是齐啸的责任,前任的付出也是,因此,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疯狂的真爱”。
就这样,被拉回到现实的齐啸,成了一个虽然深爱着安然,却在残酷生活面前认怂、懦弱、放弃一切抗争的男人。
齐啸与前任成立了家庭;安然也嫁给了始终守护着自己的于枫。
两个人各自有了家庭、子女,一切安好。
除了住在彼此心中的那个TA。
03 重逢,不如相忘于江湖知道与师父陈升的“不可能”后,刘若英化“失恋”为动力,全情投入在事业上,最终以173个大奖,称霸歌坛。
同样的,感情失意的安然,也把重心转移到了事业上,成了报社中最有前途的记者。
随后,不满足于铁饭碗的她辞职创业,自己挑大梁,硬是将一个访谈节目做成了品牌。
最终定居在美国,成了人们眼中事业有成的“白骨精”,过上了衣食无忧的中产生活。
其实,与外在的变化相比,内在的成熟,更能说明安然的成长。
曾听人说,一个女人的成熟,取决于她经历过怎样的爱情。
如果遇到的是一个背景单纯的好男人,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成熟。
比如说当初19岁的安然,爱上的是于枫。
那么在2019年的演唱会上,她很可能还会和女儿一起面向着舞台,舞动着围巾。
可现实是她遇到了齐啸,一个家庭、经历都很复杂,又要以责任为担当的男人。
于是,齐啸带来的伤害,最终化成了一件心灵上的铠甲,让她将一切看淡,在感情上云淡风轻。
因此,2019年,当她再一次出现在齐秦的演唱会上时,当齐啸手捧鲜花,请求得到安然的原谅时(两人都已恢复单身),看台上的安然,并没有出现。
我有我的盛开,你有你的繁华。
从此以后,你是你,我是我。
不相见,不相欠。
说到这,我想起了一段经典台词,特别适合28年后的齐啸: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然而,至尊宝只有一个,还是在童话故事里。
现实从来不会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
既然选择了现实,就不要再奢求原谅。
所以齐啸就是个“渣男”吗?
可明明他的每个选择,并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反而是为了大家好的“无奈之选”啊。
要我说,齐啸至少有一个事情,处理得不好。
04 齐啸的“致命问题”心理学者陈海贤老师曾说过:分离不是因为两个人之间已经没有感情了,反而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过于浓烈,把两个人裹挟其中无法处理,才不得不用分离来保护彼此。
因此,所谓分手,是为了要获得情感上的自由空间,而要实现这种空间,就需要和前任彻底“没有关系”。
而剧中的齐啸,和叶雨宸分手后,仍藕断丝连,使其一直照顾着老父亲,从而欠下了难以偿还的“感情债”;忍痛和安然say goodbye后,还一直关注着对方,甚至离婚后又来找对方。
藕断丝还连,是他晚年潦倒,被人骂渣的最重要原因。
可话虽好说,明明是自己爱过的,甚至可能还爱着的人,怎么可能说“没有关系”就“没有关系”了呢?
这他就该向安然学习了,比如说扩大感情以外的世界。
当两个人在一起时,对方占据了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而分手后,这个原本满满当当的空间,就成了一个空洞。
为了防止对方再次进入这个空间,你需要主动为自己扩展出新空间,让这个空洞变小。
比如说,安然找闺蜜交流,将重心转移到事业上,主动跳出舒适区创业……这些与感情无关的关系、事情,会帮助她发展出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
齐啸要回家照顾父亲和大哥,按说空洞不会比安然大。
但他却执意不让这个空洞愈合,始终给安然留着位置。
谁知这样做,却让本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愈合的伤口,整整绵延了28年。
整部影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演到今天这个飘雪的冬季。
影院的灯亮起了,有人为安然抱不平,也有人替这份错过的感情惋惜。
其实,在一段感情中,谁受了伤,谁受了益,又如何能分清楚呢?
齐啸爱着安然,却选择了叶雨宸,从而守住男人的责任,履行了应有的孝道。
叶雨宸爱着齐啸,也嫁给了齐啸,却在嫉妒之心的操纵下,还是以分手告终。
安然爱着齐啸,却因“爱而不得”嫁给了暖男于枫,从而家庭稳定,事业有成。
于枫爱着安然,也娶到了安然,最后在安然和女人的陪伴下,走完一生。
再讨论孰是孰非,似乎已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村上春树曾说: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会迷恋上平庸。
真实的幸福,大都隐藏在平平淡淡,鸡毛蒜皮的真实生活中,正如安然与于枫的相濡以沫。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篇与结尾,对两次演唱会的还原,真心令人心潮澎湃。
当齐秦1991北京狂飙演唱会复刻到大银幕上,当那句熟悉的“轻轻地,我将离开你……”响起时,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毫无抵抗力地瞬间热泪盈眶。
“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
”愿你此生能遇见,那个不是让你将就过一生的人,而是让你拥有真实可触的欢愉,拥有携手一生的勇气的人。
多平台签约作者,读有趣的书,写走心的文,只为和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记得点赞留言,转发给您最贴心的朋友欧
安然是爱齐啸的 重逢后的第一面 齐啸甚至一句话都还没说 她就原谅他了 预感肯定很快又会分开 果然不多久齐啸又因为家里有事 离开安然 回台湾了 从在飞机上齐啸给安然的信中写道:“一直记得 91年齐秦演唱会上 你跳到椅子上 挥舞着围巾的那一刻 那时候我就在想 这样的女孩 一旦爱起来 该有多么的热烈 这热烈本该属于我 我却总是遗憾的 与它失之交臂…对不起安然 我是爱你的 很爱很爱你 然而爱最怕的是 当我终于给得起 你却已经等不起了” 这一段就好像预示着他们会再一次生离 安然终究是嫁给了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于枫 在车上一个人对齐啸的告别独白 很戳心 又犹如放下了千斤担子 “下个月我就要结婚了 这是我很认真的决定 从不后悔这场相遇 因为遇见你 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好 更强大的自己 但从今往后 我再也不想活在等你的日子里了 再见 齐先生” 最后安然的女儿和齐啸的儿子成为了好伙伴 不知道能不能算是 他们的爱情遗憾收场的一点安慰 “齐一天 你会想我吗 会啊 如果你想我就一定要让我知道 如果你爱我请大声的告诉我 如果我不小心伤害了你 请你千万原谅我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分离 请你记得 我们深深相爱的时光 因为那是我们一生中最最美好的回忆 ” 结尾演唱会的那一段太感人 拿着鲜花在角落默默站着的齐先生 坐在黑暗处不现身的小安 耳边响起的是 齐秦的大约在冬季-“虽然迎着风 虽然下着雨 我在风雨之中念着你 不是在此时 不知在何时 我想大约是在冬季” 留有遗憾的爱情 应该如何放下
有些人,见三百次也没用,有些人,见三次就足够了。
台湾“花心萝卜”齐啸,就是在北京求学的成都女孩安然,只见过三次的念念不忘。
安然第一次见齐啸,是他送了她邻座的齐秦演唱会门票,安然挥着围巾肆意歌唱的样子吸引了他,他为她拍下了青春岁月的第一张照片,承诺会寄给她,却没了下文。
安然第二次见到齐啸,是一年多以后,在一个他们共同认识的教授家里,安然都快把等回信等到死心这事放下了,忽然彼此有了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惊喜感。
第三次,没过多久,齐啸去安然念书的北师大图书馆去找她,带她去了他的影楼,请她帮忙写文案,空闲一起看电影,吃路边摊,齐啸也情意绵绵地开启了“撩妹”模式:
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你们台湾男人都这么狡猾吗?
/ 你把“男人”两个字去掉就对了。
你侵犯了我的肖像权。
/ 是啊,我在想我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她和他,北京和台湾,是一场罗曼蒂克的邂逅?
Happy ending是俊男靓女终成眷属?
可是生活早就在不经意间,露出了不完美的痕迹。
安然给齐啸打去电话那一刻,就是个女声接的:我先生在洗澡,有什么事你告诉我,我转达给他。
还有早在第一次相遇,齐啸因为找不到安然留的纸条,所以没有再联系她。
可是如果他看了一眼上面的信息:北京师范大学,安然,那他为什么不能去北师大找她?
如果他根本没看过字条上面的信息,那么,他对安然的初见和喜欢又算什么?
一切的一切,只不过因为齐啸身边早有个台湾未婚妻,后来的知名演员叶雨辰,她是齐啸家里中意的人,他和她的感情,从19岁开始,渐渐相爱相杀。
安然如果能从那个电话里的女声中醒悟,还算“迷途知返”。
她的身后,也站着对她痴心一片的于教授的儿子于枫,帮着她解决了在北京的工作,然而安然对于齐啸的那份心思,一直痴痴傻傻的,齐啸一句“我太太接的?
我没有太太,你打错电话了”,又让安然坠入了情爱的“深渊”。
安然痴迷齐秦,安然也沉溺齐啸口中的爱情,他们牵着手约会:现在要是在台湾就好了,一起去吃卤肉面、牛肉羹、小笼包、去阳明上看星星,对,一边“把妹”一边看会很好看。
然而彼此憧憬的再浪漫,也是一时,齐啸永远承担不起的,是要给到安然的未来:齐父一生病,齐啸就回了台湾;连句招呼都不打,卖掉了北京的影楼;安然疑惑不解地跑去问真相,齐啸口中的真相是:我爸中风了,我哥在牢里闹事,我北京的影楼也出了状况……
他唯独没有说,台湾有他的未婚妻叶雨辰,在帮忙一起照顾齐父,他只咆哮给安然一句“你别逼我!
”,事实上安然怎么舍得逼他?
齐啸想见她,想来就来,而她想去台湾,却不能想走就走。
安然被分手的第一次,哭得肝肠寸断。
安然眼里的齐啸,是一片广阔的天空,才女安然,却不是让他想安定的陆地。
等安然和大学闺蜜瑶瑶合作创业,转型成为出色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去台湾工作,齐啸再次出现,又一次求安然接受他:一个离异的,两岁男孩的爸爸重新来爱她——那是他们最接近幸福的时刻,然而只是接近,并非拥有。
安然心里恨极了曾经的齐太叶雨辰:她嫁了齐啸,她又和他离了婚,安然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嫁心上人,她却又回过头来说,因为不想影响自己的演员生涯,所以想要复婚,何况她已经怀了二宝。
然而叶雨辰心里,一样恨透了齐啸和安然:那年冬天我怕冷,没有去齐秦的演唱会,回来后在你的口袋里发现了她的纸条。
是她,抢走了原本属于我的位置,我为什么要成全你们的人生?
那是安然被分手的第二次,因为她听话、懂事、乖,爱他……齐啸则随便说了几句挑不出错的话:她是孩子的妈妈,我知道你对我失望,我也不想让你为难。
之后他再次提着箱子,从安然身边离开。
多情的齐啸,终究从头到尾对安然是一场辜负,安然的爱很炽热,齐啸的爱却很保留,言语花哨,行为懦弱,画了很多饼,转眼转身不见。
哪怕19岁开始,满眼是他的演员前妻叶雨辰,她所有的恶作剧,也不过是对齐啸摇摆不停的恨。
宿管阿姨递给过安然一个烤红薯,说:吃吧,甜过初恋;宿管阿姨还拿安然调侃:真是齐秦吗?
他给你打电话,王祖贤知道吗;安然伤心欲绝之后,一直暗恋安然的于枫说:安然,让我来照顾你吧;当年安然听完齐秦演唱会,骑自行车去接的人,也是他;安然的大学闺蜜瑶瑶,也在她失恋时,对着她同屋大喊:我不是她外人,我是她内人。
安然身边的人,都给过她真实的爱,看得见,摸得着。
那些才是踏踏实实的安心。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话听起来很动人,可是安然追逐了一辈子的天空,一次次让她摔得血流不止,既然自己不是能让齐啸停歇的陆地,不如早早地华丽转身,大约在冬季的“承诺”,听起来浪漫,其实很扎心。
如果再来一次,安然还会期待重逢吗?
放在心里,当作梦就好。
看在文淇的面子上我昧着良心打了这个分数……
看得懂的人大概都是看到了自己,因为不好意思哭只能不停掐自己。
渣男
@@@(2019-11-15)大约在冬季(Somewhere Winter)(单纯看颜。故事很狗血老套,不过既然编剧是饶雪漫,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马思纯是很耐看,某些扮相和角度还很惊艳。让下一代再续前缘,很恶趣味。)
多一星给摄影和布景。
喜欢安然这样的女孩,她可以在爱情里鼓励男生去做想做的事儿,也可以为爱奋不顾身。安然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愿意为齐啸放弃一切留在台湾;也可以选择嫁给于枫后,陪伴他去美国实现未完成的出国梦。当我们为现实所累之时,又有多少人愿意为爱奋不顾身。这样的爱情电影,在浪漫美好的爱情外表下,撕开的是一层层的真实,不禁自问,我们为爱究竟能付出多少?
魏大勋的角色很暖很有魅力,与他在综艺里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文淇很机灵;爱情片不好拍,本片剧情上也会有的地方有缺陷,不过把自己带入电影里还是会容易感动,感觉遗憾
马思纯演得什么东西,五官乱飞的时候真的好丑,有时候又双眼无神像盲人。男女主的爱情真让人膈应,黏黏腻腻。男主想要谈恋爱,却又不跟前女友断干净。女主想要谈恋爱,却也默默接受男二的照顾。我真看不出他俩哪里有很相爱,永远在吵架,永远在吵架,最后抱一下就和好。说着爱他爱得热烈,却不信任他对自己的爱,也不相信他能处理好事情,只会一味的逼他。我只看到了女主的索取,看不出她付出了什么。女主角的人设差演技差,导致我完全无法共情,不明白这群人在感动什么,无法理解两个下一代只相处了这么几天怎么就爱得这么深了,是想学《假如爱有天意》吗?还有演唱会坐在女主母女俩后面的人真惨,被挡的严严实实的。
有些人见三百次也没用,有些人见三次就够了,但是为什么父母爱情最后终成遗憾,5555
霍建华和胡歌说好不拍电影的两个人都纷纷出来拍电影了,有人还记得当年的“是胡不是霍,是霍躲不过”胡霍cp吗🌝至于这部电影,女主劝退,就酱。
剧情平淡,人物抓马。跟《甜蜜蜜》完全反过来。
不知道在各路“电影人”的合力摧毁下,是不是每首曾牵动情怀的华语情歌背后都只能呈现比拼三观崩裂的故事,也不清楚本片是否圆了对小言有种非一般执念的马思纯的白日梦,真的太-傻-了。不过珍惜每次都能看张瑶演电影的机会,以及文淇林柏宏的部分还挺好的。
真是应了那句台词:你这样的女孩,一旦爱起来,该有多么的热烈。安然真的是为爱疯狂,成长,可以等齐啸那么久,依然爱他,即使当初因为太多的现实无奈伤害了她。最后在叶雨辰面前:总该轮到我了吧后的崩溃,心疼安然。想说一个,齐啸的孝顺反而拖累了他,心疼霍建华,现在越看越像渣男,谁叫你这么会撩
马思纯和霍建华在电影里兜兜转转再相遇,不禁让人相信信念是有力量的。
怎么可以这么差呢。马思纯延续福子的表演方法演一个高知女性,霍建华以偶像剧的方式演一个懦弱渣男,侯佩岑美就好了只要她出现就开始失控,魏大勋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演啥、内心没东西只是照着剧本演。可怜马思纯和文淇的哭戏。中间肉麻台词无数,引起观众不下四次笑场。结构其实是好的但是节奏无比跳跃,安然的恋爱脑人设让人喷饭,9012年了啊还在琼瑶剧里不能自拔吗。这么优秀的班底,整这出闹哪样。
见过太多现实中的分分合合之后就越发觉得两个人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还能结伴走过一生简直就是奇迹。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重新看待曾经那些遗憾和不甘心。
烂到想哭都哭不出来
我本来以为青春时错过了之后,两人会各自过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再次偶遇,上演老掉牙的旧情复发情节,结果导演让女主等这个渣男等了那么多年,真是不公平啊,还有女演员真的演的不够才女啊,总是傻fufu的。随便看看下下饭得了。
标准的命题作文。导演应该是尽力了,但方方面面给人一种匆忙赶工的感觉,故事不差,但马思纯、霍建华和侯佩岑折腾了90多分钟,还不如最后一首主题曲《可惜了》和素人访谈眼眶里闪动的泪光感人~
拜托马思纯和文琪学习一下,怎么演好一个纯情小姑娘,而不是像个二傻子一样!就拿站在凳子上为齐秦打call那场戏,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