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看美人的,从三轮车夫看到夏天的滋味,陈女燕溪很美也很会演,中国电影里的女演员里还没有和她类似的,张曼玉身材有点像,章子怡年纪(电影中的年纪)有点像。
阮如琼是越南歌后吧,在三轮车夫里似乎也是演妓女,是个标准的越南女人,有时会把她和别人弄混。
这个名字重名的似乎也很多。
陈女燕溪是陈英雄的老婆,阮如琼不是。
我是看过了青木瓜之味以后再来看这部,陈英雄的电影给我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刚看完心情平淡,但是过后回味无穷,里面深藏的东西让人大吃一惊。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写一下越南时代的琐事,但是看完之后又感觉特别地写实生活,小细节是全剧所要透露的重点,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实潮流暗涌,细思极恐,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前三个镜头直接用了4min半钟,实在是慢节奏啊,要不是有任务在身,我感觉即使因为它画面好看我可能也不会特别用心看这种电影,之前尝试看陈英雄的《青木瓜之味》就闷得要命,不过当时也是因为和某人在咖啡厅环境有点嘈杂,而且某人实在是蠢,还好我早早就脱离了那个傻子。。。
不知道是不是越南片子配色都是这么好看,也可能是陈英雄的个人风格,本人几乎没怎么看过越南片子,惊喜于其配色和场面调度,整个环境的空间结构很特别,调度就会让人耳目一新,前三个长镜头都是移动镜头,固定加移动,随着人物的位置移动摄影机跟随,且前后景分配极好,每个人物都存在于彼此的后景之中,体现两人生活密切,感觉比较生活化,不会特别的跳戏。
倒是女主的表演让我觉得很跳戏。。
觉得她被叫醒之后就一直很假。。
起来之后练功的背影有点像章子怡。
女主说街上的人把两人当成情侣,此时观众无法确定两人真正的关系,不过通过之前叫起床,女主应该是男主妹妹。
然后音乐突然戛然而止,略感突兀。
两人第一次平分画面,中间有树。
再次惊叹于越南的环境,前后关系高达4层,横向纵向各种打通,导演的调度也是很厉害,并且他好喜欢挂前景。。
一对正反打交代两人关系,内反打的一方(身后背景颜色较深,且有靠山极为安全)并不认可外反打过肩的一方(背后有门,不稳定感很强,极力向其解释)。
两层前后空间,后景人物上楼,下摇至前景三人中景至大特写,尽管是大特写仍然带前景,可见陈英雄是多么注重前后层次关系和人物调度。
整部片子估计都没有什么全景吧,感觉中近景居多,特写大特写也很多。
拍任何人的时候不是挂前景就是带后景,大部分是两者同时,导演是有多注重纵深空间的塑造。
女主半夜爬到男主床上,男主早上被挤到地上吓醒,这个情节是因为这个场景才得以实施的,这个场景真的够特别,没有这个场景就没法产生这个情节,这是场景对故事的决定性作用,两人的相当多互动都是由此处进行的,当然片中还大量体现了场景对故事的推动作用,前后景的一些关系就是如此。
这导演真的调度绝了,横向纵向没停过。
无时无刻不在调度,无时无刻的前后景,实在没有后景也要创造后景,即使是空空的院子也要放条狗做后景,我敢打赌那个狗和这个故事肯定没关系。
狗没了又有摇动的水盆在女主身后,暗示女主内心情感的波动,随即公布了自己怀孕的消息,然后一个白鸡蛋空镜,这孵化的隐喻有点搞笑。
不知道那个是谁出轨,这几个人长得都好像,也不知道是不是出轨🤦♀️。
一组正反打的转场很特别,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
之后男女主互换了床位。
两人的前后关系和位置关系完全互换。
之后两人一起抽烟,哥哥把妹妹的烟扔掉,随后吸了两口扔掉了自己的。
不过对戛然而止的音乐我实在不敢恭维,而且音乐和气氛感觉也不登对。
正反打每次对面坐着不同的人,暗示时间的流逝,女主等的人最终没有来,背景好多好像毕加索的画。
这片子真的绝了,这么慢节奏我竟然没看懂在演啥,这几个人长得实在太像了,人物出场之后角色还不稳固就开始各种游离,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脸盲,总感觉对不上每个人的号。
目前看来好像是有三个人出轨,就很迷。
啊好吧才懂,阿俊出轨那段是闪回,四年前,是大姐。
然后就是二姐老公出轨,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没有出轨。
那个另一个男的我还没弄明白是谁。。
第三次男女主从家起床,这回是男女主互换床位之后男主在前的镜头。
哦不,出轨什么四年前,就是现在,大姐和二姐撒了谎。。
哦原来那另一个男的就是大姐的老公,晕终于都搞懂了,大姐家俩人都出轨hhh,不过男的出轨比较严重,孩子都有了。
之后大姐老公回来和大姐摊牌,但是导演并没有直接描绘摊牌的过程,而是直接给了大姐的反应,先试跑下楼,怕被小妹看见,又不得不跑上楼面对老公哭泣,最后自己躲到小屋里,男人则是一句话没说。
紧接着二姐的老公出差回来了,对二姐的亲吻体现出一丝抗拒,二姐的老公是个作家,哈哈哈哈二姐第三次掏老公口袋的时候翻出了那张写着时间和房卡的纸片,笑晕,这男的有点委屈。
大姐老公是摄影师,什么狗摄影师,就是去拍外面的女人和孩子,我晕,也就是开头的那些大黑白照片。
我真的晕了,这大姐竟然不同意离婚,要继续生活,倒也没有又哭又闹,不过感觉她自我牺牲精神超越了她对老公的爱,她只是为了这个家庭的稳定,而并不是完全自己的真爱,毕竟她在外面也有人。。
然后大姐就为了自己家里那个出了轨的狗男人放弃了自己的情人。
最震惊的是这个小妹,竟然连如何判断自己怀没怀孕都不知道,真的笑了,这是不是为了体现当时的消息有多闭塞。
我觉得这小妹演技属实不太行,跳舞跳着跳着自己翻白眼。。
然后结尾竟然是以父亲的祭日作为结尾,如此轻描淡写的就结束了????
开始是以母亲的祭日为线索,家人聚在一起。
不过这父亲的祭日就这么草草结束了也太。。。。
wtf我还期待着这俩人在一起呢,什么情况,怎么就结束了。。
好吧这是我最近拉片唯一彻底没看懂并且看完之后一脸懵的片子,尽管它的调度真的很强,但是故事实在是太平了,本来能有的高潮也被描述的非常平淡,估计导演就是想展现越南平淡的生活状态吧,那他的确成功了。。。
刚才简单翻了一下大家的影评,的确有很多人在肯定并喜爱这部影片的同时也认为这部影片的角色脱离社会关系,脱离社会背景,我想这也是我没办法感同身受进入其中的原因之一。
全片几乎对越南的背景毫无交代,对这三姐妹和外人的交际也几乎没有体现,为数不多的就是几次出轨和情人幽会,但是都太短了并且出现的太晚了,整个电影就直逼着画面美感去了,但是说实话我觉得影片中的画面并没有豆瓣网友发的那些官方图片好看,色调有很大差别,也有可能是我720p资源的缘故。
总之角色过于表象,表演落不到实处,感情无处宣泄,与社会脱节,几个角色过于混乱,每个角色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塑造,当然群戏容易这样,同时剪辑线的跳脱让观众在影片进行到一多半的时候都还没有搞清楚整个事情的逻辑也没有展现出一条清晰的线路,只是大量的画面之美的堆砌。
画面的出彩是讲真,据说摄影师是为侯孝贤导演拍摄过多部影片的人,但是调度的高级也无法弥补其叙事上的清汤寡水,简直就像喝了一碗温水,既不冷也不热,平淡到不能再平淡,没有任何波澜起伏。
看完之后我甚至只想说一句:哦。
陈英雄是越南人,在法国学习哲学后来改学电影摄影,法籍越南裔导演、编剧。
因为一直生长在法国的缘故,导致他对待东方文化有依恋和审视的双重态度。
《青木瓜之味》是在法国摄影棚拍的,《三轮车夫》是在越南街头,感觉《夏天的滋味》应该也是在越南拍摄的,以上并称越南三部曲。
《三轮车夫》据说内容对越南现实批判极为严重,一直在越南境内禁映,让我想到了某个国家。
因为去年看了《挪威的森林》小说,对其相当痴迷一阵,发现陈英雄2010年拍了同名电影,准备一看,结果又是没看下去,改编的并不成功,而且依旧是缓慢叙事,缓慢到感觉时刻要睡着。
他的长篇电影并不多,最开始也是以拍摄短片为主,最有名的当属90年代拍摄的越南三部曲,之后有2010年改编日本小说《挪威的森林》和2016年改编法国小说《爱是永恒》,他的片子调度和画面都是一如既往的上乘,我猜调度好是因为他出身摄影,做起导演会更加注意运用导演式的场面调度,也会在以往的观影中更加注意导演对调度的运用,借此增强自己对电影的控制程度;注重画面是因为他本身出身摄影,对画面要求极致的美感,对摄影机运动和人物调度的结合也做的相当好。
至于他的慢叙事,我倒觉得一方面和他个人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他最开始学习的是哲学,感觉学哲学的人都很能探讨现实探讨伦理,会用各种辩证的角度为你呈现他自己的世界观。
据说片中讲述的故事源自两位越南老妇人和他的交谈,她们经历过两次越南战争,而当她们倾诉过往的痛苦时,却表现出惊人的平静安详。
正是这种平静打动了陈英雄,使他采用了一种缓和冷静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种种波澜起伏,用一种极为平静的手段突出暴力,从不同于其他电影的直接角度,而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刺激,显然这种修辞方式就比较哲学,比较精神层面,显然我的哲学功底还不够,没办法达到他那么高的思想认知。
这部片子百度上使用的翻译是《偷妻》我认为还是《夏天的滋味》更合适。
我认为本片核心讲的就是:越南大家庭生活中的五味杂陈,夏天的时间背景更突出了其中交织的情欲。
关于摄影师李屏宾,拍过很多侯孝贤的电影,看过的如《千禧曼波》,当时还觉得那摄影充满王家卫风格,实则就是一个人拍的。。
他也和杜可风一起为王家卫拍摄过《花样年华》《堕落天使》。
还为许鞍华导演拍摄过《女人四十》《半生缘》等作品。
刚才又仔细看了下接近尾声处几个矛盾的解决方式,大姐一方是无言到缓缓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选择原谅丈夫,最开始的争吵直接被导演摒弃,最后的解决也是温和的语气,导演在尽量削减整个故事的起伏程度;小妹则是终于见到了那个男人,三跳切推镜暗示此处想必有事发生,整场戏全部是状态戏,半个字都没有,让我想到我之前写的剧本那些,纯表演性质的,怪不得看起来觉得晦涩难懂;至于二姐怀疑老公出轨,此时好像就直接不了了之,结尾并没有交代确凿的证据,不过显然在之前的镜头中有显示他并没有真的出轨。
由此可见,导演过于追求用镜头、调度、表演去讲故事,在尽量地把台词弱化,即使有台词也是娓娓道来的,戏中的人话都不多。
河内一个由兄妹四人组成的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大姐香与摄影师丈夫昆有一个儿子,但两人性生活不和谐,二姐卿同作家金结婚没多久,小妹琳患有幽闭恐惧症,她与弟弟海保持着一种暧昧关系。
在母亲的斋祀日,三姐妹追忆起被戏称为“母亲的谭”的神秘男人。
为获得写作灵感,金前往西贡寻找有关谭的资料,此时他发现梅已怀有身孕,不明白梅为什么要对自己保密,香在昆出差期间有了外遇,琳则在与海保持暧昧关系的同时,与另一个男孩有交往。
透过平静生活的表面,三姐妹都有不愿人知的秘密和心事。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对待婚姻和爱情的不同看法,所有的爱情理想都通往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在电影中,这种理念被导演无限度地放大,用一个个延缓的镜头剖析出来,所以有时候,导演无疑是相当高明的窥视者和观察者。
陈英雄就属其一。
电影《偷妻》仅拥有一个平淡无奇的开头。
在潮湿的越南,一个家庭中的故事静默地延伸。
在母亲的忌日里,所有家庭成员齐聚一堂,美丽的三个姐妹,摄影家的大姐夫,身为作家的二姐夫,还有俊朗的家中长子。
连绵的雨敲打屋檐,三姐妹在院子中互相对话。
她们探讨男性和情感,用各自理想的模式。
她们互相戏谑,一寸寸探寻家庭婚姻的隐私。
影片背景充斥浓重的绿,女人们披散着浓密如海藻的乌发,柔软,饱含水分。
镜头平静,安宁,缓慢进行,镜头中的许多人和事物,好像被淡化成了底色,各自行进,毫无声息。
姐妹们的对话中,谈到了自己的母亲,一个眉目模糊的传统越南女子,她在她的少女时代遭遇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直至终老,也许并未能忘怀。
最小的妹妹却坚信,母亲和自己父亲的情感中有一种完美的东西。
影片至此,导演陈英雄留下了一个悬念,抑或是关于人生情感的迷乱呓语的前序。
大姐苏的婚姻生活并不理想,貌似和平,平静之下波涛汹涌。
在前面的对话中,她反复谈到了满足。
她说,满足与虚伪并存。
很多时候,人并不能忽略心中激烈的渴求,过于强大的呼喊会将坚持和信仰埋葬。
她与商人唐邂逅,注定了万劫不复的互相追寻。
他们迫切地拥吻彼此,热烈,宁可抛弃语言。
也许某一瞬间矛盾与单一难以并存,于是压抑,混乱,在越南的雨季不断上演。
他们手指纠缠,看着对方的眼,激情难耐而始终怀有怯意。
在封闭的空间里,导演运用了大量浓重的色彩,宛如人内心纠结不清的迷乱。
在雨声中,心灵寻不到坦途。
但是,远在河内,苏的丈夫库和另一个女人同样进行着貌似夫妻的生活。
他满怀伤感。
得不到两种力量的平衡,因此对两方都有所负罪。
在深绿色的湖面上,他紧锁着眉头,告诉钓鱼老人,人必须生活在灵魂和谐的地方,否则伤感。
夜半醒来,那伤感总是挥之不去。
分裂令人痛苦,他决定告诉自己的妻子一切。
没有吵闹和仇恨,导演运用了冰山手法来演绎这一幕,隐忍,哭泣,眼神。
她的丈夫,因为有所隐瞒而拉远与她的距离,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触,却始终遥远而陌生。
这是一个契机,她不愿他继续欺瞒和给与谎言,冰释所有疏离和冷漠,得到这样的结尾,也许更为圆满。
苏告诉库,她还是他的妻子,她要他像以前一样爱她。
她用一个浅浅的吻终结了与唐的爱恋,没有挽留,只是结束。
二姐基生性浪漫,她的婚姻也同样充满美好的惊奇。
一幕幕镜头中,她眷恋地依偎着自己的丈夫,不放开自己的手。
温馨,温暖,彼此微笑。
他迷恋他的温度和触感,他得到她营造的甜美及幸福。
基怀孕后,影片中反复出现她在镜子前自我欣赏的一幕,她骄傲地挺起肚子,幻想着自己成为母亲时的姿态。
她天真地把枕头塞进衣服里面,蜿蜒的曲线,似乎记载了她和丈夫的婚姻历程。
就在这时候,丈夫因为灵思枯竭,不得不外出寻找写作题材。
两天一夜的旅行中,他邂逅了一个艳丽时尚的女人,暗涌,互相试探,压抑的空气中记载了复杂的内容。
女人用口红在卡片上写下了自己的门牌号,血色的挑逗,充满诱惑。
然而,他毕竟走开了,没有直接而****的碰触,也没有进一步的情节。
只是这张本可以开始一段艳遇的卡片,被基无意中发现了。
压抑,压抑之下的呓语;猜疑,猜疑之后的崩溃。
她在自己的姐姐和妹妹面前,她痛哭失声。
陈英雄没有进一步交待这一事件,潦草却别有深意,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带过,把一段婚姻的成长留给了将来。
真正聪明的导演,是留有余地的。
最小的妹妹莲与她的哥哥阿海的关系在影片开头便呈现出暧昧不明的状貌,他们住在果绿色墙壁的屋子里,相邻而眠,共同度过每一天。
莲总是得意地发现,每当她和哥哥走过街角,总有人把他们误认为夫妻。
兄妹的纠缠,音乐在此成了重要的表现媒介。
每天清晨,老收音机里不断放着年代悠远的外文歌曲,隔了这音乐去看人,就好像隔了一层粗糙的毛玻璃,神秘玄妙而难以捉摸。
莲的笑容总是充满魅惑,她在屋内妩媚地移动,跳舞,跟亲哥哥阿海传递眼神。
在她心里,哥哥是理想男性的化身,一定程度上象征和寄托了她纯真的爱情理想。
她饶有深意地告诉阿海,他跟爸爸很像。
这照应了影片开头预示性的对白。
哥哥是个不得志的电影演员,他即将要出演一部新戏,戏中有一个雨中分手的镜头,她兴奋地要求跟哥哥排练一遍,于是她转身,低头,他伸手拉住她,她回眸,对视。
细软的树枝的阴影投射在墙壁上,淡暖的风在屋内流动,一切好似迷宫,但最终以兄妹间的打闹为收场。
这个镜头在莲的两个姐姐身上也有类似的发生,不同的是,她们彷徨,犹豫,压抑,困惑,而在于莲,则带有轻松调笑的意味。
毕竟,兄妹的情感,禁止于暧昧。
有的恋情设置了禁忌,而他们连禁忌都没有开端。
导演陈英雄这样地放大这段并不寻常的寻常,也许只是为了增加人类内心的复杂性,进一步昭示人类情感的不可或知。
莲后来走向另外一个男人,在这过程中,她对自己始终把握得很清醒。
影片的结尾,母亲的忌日再度来临。
阿海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一个忌日这么重要,母亲在世时连生日也没有过。
莲轻轻笑着,说,其实忌日是很重要的。
是的,每个忌日,都有关于他们的婚姻和爱情。
每个人都在探索和寻求,那最终的光明的出口。
《夏天的滋味》 导演:陈英雄这个夏天发生很多事情,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一个家庭,事关三姊妹的感情。
陈英雄几乎把感情的常见形式都投射在这三姐妹身上,几种荒谬却合乎社会情理的形式:大姐的丈夫昆被认为是最无欲无求的人,却早已在河内有了外室和儿子,饱受两边对等的煎熬,而宋也在无声中和唐纠缠不清;二姐卿嫁给了作家金,一次外出让金有了邂逅佳人的机会,虽最后止步,西装口袋中的小卡片却让夫妻间有了猜忌;小妹莲和哥哥海保持着暧昧关系,同时和另一个男生胡交往,还误以为一次情爱后就有了孩子。
《孟子》中说,食、色,性也,人天生具有动物觅食和交配的本能,无论男女。
但孟子还说,人之所以为人因为有“仁义礼智”。
因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这三个女人都没有想过要改变既定熟悉的生活模式,那里也有着她们认为的爱。
关于这个观点的形成,就不得不提三姊妹的母亲,她们的母亲有一段生活之外的神秘往事,即便如此,她们还是认为父母亲是相爱的,因为他们先后相隔不久离世,做到了共死。
活着的时候,有些秘密不便被发掘;死亡之后,有些秘密不可能被发掘,这个夏天随着两场祭祀又归于平静。
浅蓝的天 深蓝的雨鲜艳得异常的植物 颜色透进屋子里 墙都染了绿翡色的木窗 藏蓝的布帘暖黄的灯光 照在皮肤上很好看逼仄的角落里一盆淡红色的野花糖果黄的布衣橘红色的脸庞深墨色海面上跳跃的银色阳光风吹动窗帘 白暖的光像水一样流泻进来这样
陈英雄的电影无论是【青木瓜之味】、还是【三轮车夫】,都属于独树一帜的牛逼电影。
这部【夏天的滋味】也是洋溢着一股青春、纯美的亚热带气息,女主是那么慵懒和多情,连怀孕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就私定了那个异乡人的终身,而大姐、二姐也在她们的爱情里挣扎,却美如灯台上那只透明的蛾子,既勇敢又炙热。
越南女人,就像下龙湾般玲珑有致、妖娆妩媚,而男人,谈论着诗与哀愁,毫无市侩之气。
记得电影里弟弟的那句台词:我抽烟是因为外面在下雨,事实上,我并没有真的在抽烟。
好屌的台词,令人超级舒服的节奏。
想起今天是母亲的忌日,而电影里也是以母亲的祭奠开场,感觉一种人生的冥冥,就在那切开南瓜的一瞬间,女主那纤细的手令我陷入那久违的爱情中。
清新的片名只是表象,别名(偷妻)才是影片的灵魂。
越南潮湿闷热的夏天,带着令人躁动的魔力与欲语还休的大尺度。
影片内容并不复杂,讲了兄妹三人混乱的家庭生活,出轨,偷情,背叛,欺骗,一切狗血的剧情加上大演员尺度的演绎,就是片子的全部内容,但是导演在低俗的情节中又做了巧妙的留白。
大姐为了维持婚姻的完整默许了丈夫在外面偷养的母子二人,为了弥补自己的空虚也找了情人,婚姻名存实亡,暗示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背后可能也遮掩了不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二姐发现丈夫上衣口袋里的口红,婚姻的信任出现裂痕,但导演却没有进一步探寻他们的发展,只是一笔带过,将一段婚姻的成长留给了未来。
婚姻没有一帆风顺,而是在不断妥协与忍耐中变得更加坚固。
三妹以为自己找到了爱情,却被欺骗,告诉我们盲目激情之爱,真的会蒙住双眼。
姐妹三人演绎的故事正是所有少女孩成长故事中的缩影。
情窦初开时,将感情放置于首位,却往往爱而不得;不折腾认命时,将名义上的家庭完整看得高于一切,为之选择得过且过;当历尽沧桑,看破人生虚无时,却对没有陪伴一生的真爱念念不忘。
说到底人的痛苦就是难以知足,容易被求而不得的东西吸引,却忽略眼前拥有的幸福,我想这就是神为了惩罚人类,给人类下的诅咒,让世人渴望爱情,却永远享受不到理想化的爱情。
只能在生活的崩塌和重建中领悟到婚姻与爱情的真谛。
人类很聪敏,他们中的智者发现了情感是复杂不受拘束的这一事实,必须用单一的方式来进行规戒,因此设定明确的道德底线,努力让感情不偏不倚,走在应有的轨道,一旦大意,就有可能偏离,毕竟人性是靠不住的,爱情中婚姻中,应当如履薄冰,小心谨慎,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和欲望,才能减少痛苦,获得幸福。
越南的传媒大多时候是作为国内茶余饭后的笑谈存在,HKT组合、网上流传的《还珠格格》、《神雕侠侣》、《花千骨》、《浪漫满屋》……不管是恶搞还是致敬,反正都相当的……辣眼睛。
但无论电视剧行业如何,在电影方面还是有好几部的品质可圈可点。
《夏天的滋味》就是其中一部。
说道越南电影,陈英雄是必须被点名表扬的,在他的带领之下,越南有了《青木瓜之味》和《三轮车夫》这两部电影在国际上被认可,也因他的努力,我们才既能看到如诗如画上层的越南也能窥探鱼龙混杂的底层越南。
《夏天的滋味》也是陈英雄的一部力作,但却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它的色彩美得每一帧都像一幅画,它的人性真实得和我们身边邻居街坊的故事如出一撤。
它讲述了一个中上层阶级家庭的三姐妹,在各自的感情中面对复杂的欲望时,在越南茂盛的夏季里,所作出的选择。
【美如画】越南是一个普通的东南亚国家,没有穷成我们既定映像中的非洲那样朝不保夕,但也没有中泰新这样的发展活力,它就安安静静的蜷缩在中南半岛,靠着南海,偶尔挑一下中国的底线。
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就有了一切在这个气候下形成的自然景观。
永远明媚的阳光,茂盛葱绿的热带作物,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闷热的夜晚,蚊虫嚣张,以及绵长的夏日。
在陈英雄的镜头下,《夏天的滋味里》将这样的自然景观与带有殖民色彩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更是美不胜收。
绿色的房间里各种抽象具象人物海报,绿色的水晶门帘,紫红的碎花门帘,细窄的门窗,悬挂在窗前的一盆盆绿色植物,角落的一盆花,长满海芋、芭蕉树与芒果树的院子,具有欧式风情的镜子,摆着古典花瓶与佛龛的柜子,透过浓绿树木映在脸上的热带阳光……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在热带季风气候下有着典型的东南亚茂盛植被和炎热气候,但不同于泰国融入世界的热闹纷攘,也不同于马来西亚的整洁简约,因为相对闭塞与贫穷,它自有一份尚未彻底开发的宁静幽深。
穿过城市里芒果树枝叶的午后阳光,老旧电风扇吹着的咖啡屋,城市外的丘陵与碧绿的海,如麻的雨水都多了几分寂寥恬淡。
它承载了一个夏季的故事,但这故事像是墙角边的青苔,不带着世人的期待而自生自灭。
【乱如麻】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是欲望的载体,我们永远在寻求心灵宁静,但我们永远无法满足。
夏日是一个欲望容易高发的季节。
和最好的回忆都集中在夏日一样,夏天总是充满这样的魔力——储存最好的,诱发最坏的。
《夏天的滋味》里三姐妹看似生活富足,无忧无虑,实则各有心事。
大姐和大姐夫育有一子,大姐夫是摄影师。
在去外地采风的时候,我们看到他和另一个女人还育有一子,而大姐也有情人;二姐刚怀孕,二姐夫是作家,为了寻找灵感要去外地出差几天,却被一个女人所吸引;深夜的时候二姐小心翼翼地问大姐有没有想过要背叛丈夫;小妹尚未出阁,和哥哥住在一起,却总是提出他们看起来像夫妻的话,整天黏着哥哥,但也不妨碍她和另外的人在一起。
这是复杂的家庭,也是杂乱的人性,它们正好遇到夏天,因此所有的一切像是炙热阳光下,水塘里的蚊虫孑孓,肆意的滋长,疯狂的繁殖。
——我们有爱吗?
——当然。
不然怎么会组成家庭,更不会为了维持一个家庭而做出种种努力。
但我们或许永远不能爱到身体和思想都达到始终如一的境界。
所以要么男人出去拈花惹草要么女人总有蓝颜知己或者相反;所以要么在面对诱惑时我们总是蠢蠢欲动或者自己有意无意的制造诱惑;所以我们口口声声说只爱一个人私下却放着几条长线、撒着几张大网。
我们爱着一个人并不会影响我们爱着另一个人,我们等着一个人并不会影响我们爱着另一个人,我们组成一个家庭也并不会影响我们想要再组成一个家庭。
这是自远古以来就存在于我们基因里的本性,只是在上万年的进化中,在小说影视作品的熏陶下,在道德法律的制约中,我们可以压抑它,忽视它。
但遇到夏季的时候,在情愫最容易迸发的时节,大多数的凡夫俗子便会跟随着自己的心,引发出这样错综复杂的情感。
【夏天的滋味】大姐和大姐夫未来会怎样;二姐和二姐夫的感情能经得起更多的考验么;小妹和哥哥最后会怎样。
影片没有给出结局,所有的一切都照常运行着。
生活继续着,阳光安静的穿过街道芒果树与海芋丛,孩子在成长,风扇在转动,真花假花还在角落里,夜晚的时候白色的蚊帐放下来,木质地板上掠过穿堂风,我们摇着蒲扇,讲着心事与笑话,哭着笑着,一个夏季又一个夏季就这样过去。
我们可能是影片中的那个小朋友,对父辈发生着的这一些列情感变化无从察觉,在我们的记忆里,就只记得家庭的欢声笑语,明媚的照到角落里的阳光,茂盛的树丛,鲜艳的花朵;但我们也可能就是当事人,努力维系着一段感情,知道伴侣有异心,但选择视而不见或者包容,甚至自己也在发展着另一段感情。
当生活向我们抛出诱惑的时候,我们多数人的选择是随心所欲。
我们才不会以上帝的视角去思考感情泛滥后所引起的蝴蝶效应,我们更不会因为爱情小说与电影创造的假象而克制欲望,忠于伴侣。
我们才不会这样。
我们只会在所有的事情都发生之后,才会慢慢去品尝它的酸涩后果,直至耄耋之年回忆起那样的夏日的时候,我们或许更多的是庆幸,而不是后悔。
这就是最真实的,夏天的滋味。
只能说,这是一首电影抒情诗。
hero chan...nearly forget..
平静如水的生活被打破,大姐夫心如止水,寄情于好山好水,情人在远方望穿秋水,大姐与商人萍水相逢,水乳交融,爱到尽头覆水难收。二姐夫山穷水尽之际 ,邂逅水性杨花的妇人,行云流水地解决难题。小妹对哥哥柔情似水,也对另一个男孩爱如潮水, 感情水到渠成。疑云水落石出,日子继续细水长流。
脸盲分不清三姐妹,也分不清小妹的哥哥和她喜欢的男生,大姐二姐的老公和出轨的男人也分不太清。。。。。最主要是电影到底想讲什么。人类就是情欲的放纵吗。
很奇怪的感觉哎。。。
镜头下唯美的画面,赏心悦目的画面感观体验,耳边是夏天富有韵律的节奏和声音,真的是闷热的夏季的一杯清凉饮品,让人感受沁人心脾的清爽。三姐妹的情感秘密,在这个潮湿,葱翠的夏天慢慢铺展开,又随着几场大雨的来临而结束。最喜欢小妹和哥哥的每日清晨的状态,自由舒展。
20年后再看,反而更喜欢这部,而不是《青木瓜之味》。四场起床戏,极具生活味。屡次出现的汉字;马格里特的接吻方式;pale blue eyes;coney island baby;soaps;tell her tell her;cuōi cūng cho mōt tinh yēu;有几处的摇磕磕碰碰;好多场无对白;剪指甲;看拍摄花絮,剪掉的素材不比成片少,尤其是三姐妹下午茶和百多辆摩托飙车;菠萝蜜果、大果榕、槟榔;鱼洗
在个人美学风格是陈英雄个人的顶尖之作,那份夏日的绿也足以印进观影者的脑海,但这个多线并进的文本实在是空洞且略显矫情。
一如既往还是喜欢里面的绿和建筑房屋,一开始还是摸不清人际关系感觉自己脸盲了很久。但是两个人之间或者三个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特别舒服轻快,虽然暧昧也很多。
夏天-…湿热感…饱和度极高的色彩…悠闲的配乐…女人的头发就不能好好梳一梳么……怪吓人的两缕垂在面前
年紀尚輕,好多東西看了有點似懂非懂…東西還是【青木瓜之味】更勝一籌…
夏天还能有啥滋味,天热,血奔,人易多情呗!
在越南法式之外,陈一直都是选择古典派,很难说两者谁更是自我东方主义,后殖民的凝视等话语连想起来都会觉得有点扫兴。喜欢陈英雄的是,少有一个导演即会拍女人,也会拍男人,他理解的人类都是浪漫、温柔、古典且安静的。想有那样的房子,在永远是夏天的早晨放起音乐,打开临街的木门,喊一碗河粉,院子里摆满植物,下雨天里点起香,等到晚上,再走进夜宵摊。喜欢侯麦是因为哲学,喜欢陈是因为他所有电影里的背景音。
用那么多lou reed,连个渐弱都没有,直接唱半截就掐了,差评。
陈英雄的音乐品味极高,在黏腻的越南语与湿漉漉的雨中夏日中,讲尽了各种triangles。暧昧的景深镜头,存托于两兄妹,无尽的绿、叶,镜头跟随房屋构造移动,环形摄影下的舞姿绰约,未干的直发会服帖贴在女人的头皮之上。感情中种种误识,被薄纸封存,三姐妹的脸庞特写与近景交杂,婚姻的本质不过一语道破。
2021重看,两星改为四星。是否那么符合现实,或准确,其实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感受其中的诗意和日常美感
全是夏天,是我自己找虐
色彩亮丽的夏天照出了每个人心里的欲望。
琐碎日常随着音乐流淌,内心再多抓马也隐于日常之内。看陈英雄电影很奇特,明明很设计很“虚假”,但不会太影响对其声画内自然流露的一切元素的判断。随时与环境对话:楼梯、窗框...人物恰当“夸张”地走位和表演。总保持了一些东方与西方的对话、“开与收”的交替。东亚女人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属于女性自己的秩序。有不少感官的体验,足够简单,陈英雄最佳候选。
夏天过去了,发生很多事情,也什么都没有发生。女人的头发一直是湿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