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
Морфий,Morfiy,Morphine
导演: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
主演:Leonid Bichevin,茵格保加·达坤耐特,安德烈·帕宁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08
简介:《吗啡》以布尔加科夫的同名日记体小说为蓝本,同时将布氏早期行医题材的多篇短篇小说糅合于其中以丰富细节内容,色彩与配乐相得益彰地展现出了布尔加科夫式的尖锐与冷冽风格。 影片发生年代位于20世纪早期,年轻的俄国医生米哈伊尔·波利亚科夫来到偏远乡村的一家小诊所,刚从医学院毕业的他小有经验,他工作努力并赢得同事的认同。一..详细 >
画面给一颗星,口交镜头给一颗星,自杀结尾给一颗星。
结尾妙啊
截肢和开喉怎么拍的啊
烂掉吧都烂掉吧
治病救人者的陷落~
有欧洲现实主义电影的痕迹,却又弥漫着古典主义的细腻与华丽,伴以凶狠的政治隐喻,二十世纪初的苏联被一针接着一针地注射着吗啡,有够精湛的俄罗斯电影!
★★★☆
俄罗斯电影
感觉编排很有小说既视感 还有每章小标题,结尾很妙
老毛子极其擅长的战争cult片。叙事流畅度与节奏把控都恰到好处,其实是很精致的一部电影
你今天为什么哭呢,孤独傻气的孩子;被可卡因搞的头晕目眩,在莫斯科潮湿的林荫道上;你孩童般的颈项,刚好被一条披肩所覆盖,破烂不堪,完全湿透;而你是那样荒唐可笑,被林荫道上秋日多雨的天气弄得昏昏然;我知道哭泣可以让你失去知觉,而当你死在那噩梦般的长椅上时,你纯洁的身体,一场雾将如栅栏般环绕……
吗啡是他粗浅医术的掩饰,更是他空虚生活的提神剂。但是一旦成瘾,他必然走向颓废陨灭。
– 面对大历史,导演做了中和的决定,既不回避问题,也不依附政治而生。不知道为啥,最后痛得有点想死,小医生看现代电影才发出第一声也是最后一声大笑。与其说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人在雪里堕落,不如说是被毁灭。想到德米特里和叶菲梅奇的对话,第欧根尼住的地方炎热,所以他不需要书房和温暖的住所这些东西。如果他生活在俄罗斯,他就会需要温暖的房间。无力时刻疯狂的下坠感以及包裹在陌生环境中的虚无感确实可以直接击垮一个人,最后小医生可能也是癫了。
生猛又荒诞 什么才能拯救俄国呢 吗啡和烈酒
医学院毕业的男主分配到偏僻的卫生所,大家尊敬崇拜的眼神里,大胆进行着很多第一次实战的手术,甚至术前要赶紧看几眼教科书帮助回忆,不顾一切救死扶伤的精神让人感动。因为抢救了白喉病人,需要打疫苗,发生了过敏,开始第一次注射吗啡,解除痛苦。接下来就有了第二次、无数次,结局和所有的毒虫一样,自我毁灭。医术高明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和脆弱,而影片蕴含的政治意义更为深刻。吗啡象征着权力,医生开始能够随时享有吗啡,后面开始偷窃,失去权力了。代表工人阶级政党的犹太医生成为革命者,可以威权得到吗啡,还得到男主的女人。
Leonid Bichevin真是没有死角啊 呕吐镜头令人不解 手术直播很有趣
我没看进去,不知道导演想要表现什么,有几处真的很让人恶心,太写实了,手术台,血淋淋的手术,特别脏的马桶,浴缸……不过,在1920年前后俄罗斯乡下都有这么先进的手术了。
@2016-12-07 00:33:27
观影感觉很不好。要结合政治环境来看,才能理解导演的深义。个人觉得,比《日瓦戈医生》差很多,三星。
没有什么特质能让我记得这个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