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的末日
יוני אפס,June 0,June Zero,六月零日
导演:杰克·帕特洛
主演:Koby Aderet,亚当·加贝,扎西·格拉德,Tom Hagi,罗坦·凯南,约阿夫·列维,诺姆·奥瓦迪亚,乔伊·列赫尔,阿米·斯莫拉特齐克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美国语言: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年份:2022
简介:1962年,在一场公开的审判之后,纳粹德国臭名昭著的屠犹刽子手阿道夫·艾希曼终于被送上了绞刑架。一位早熟的利比亚移民少年、一名紧张不安的狱警,还有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电影将从这三个人的不同角度,亲历这一犹太人历史上的复仇大事件。详细 >
每个人都企图在大历史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哪怕是映射。但是,书写历史的,只能是少数人。
《艾希曼的末日》三个视角一场火葬串起一段犹太血泪、复仇史,亲手制作焚尸炉的老板、男孩、最后的点火人,担心艾希曼“死于非命”的狱警,在矛盾心态中成为笼中鸟的笼中鸟,犹太幸存者回顾往昔是唤起痛苦还是被害者自证的辩论。艾希曼甚至没有正面镜头,被审判的人并不重要了。最后将小男孩与这一历史进行了“分割”,从戏里自证的剧情意义升华到了现实意义。时间会证明一切。
挺有意思,尤其是孩子那段,其他两段稍显突兀其实可以做的更自然吧,勾连三个故事。当已然是老人的大卫想证明自己参与了那段历史却无从举证时,我们会知道历史仿佛并不在意具体的参与者。
本片可以和2018年的《最终行动》连起来看,基本无缝衔接。片中理发师的一句话惊世骇俗:你们以色列人搞反了,不是你们俘虏了他,而是他俘虏了你们。
何不食肉糜
现在看这种感觉更讽刺
几个故事衔接不错,构成了独特的视角。
我记得的全部,是当大多数人都在为片尾曲着迷的时候,我却偏偏喜欢上了剧中这首一闪而过的歌。
挺好的题材,以艾希曼被处死为背景,讲述以色列民间大屠杀受害者欲将其焚尸灭迹,以舒胸中恶气的故事。且又涉及到以色列两大民系:阿什肯纳济犹太人与塞法迪犹太人。可惜导演从剧本开始就无法把控,镜头语言及叙事更是一塌糊涂,将这一题材拍毁了。
铭记历史,勿忘历史。
希特勒为什么要涂油
但是我依然觉得这又是一个很新颖的点。过往此类题材大多是通过施暴的残忍和受害者的悲惨让大家产生“铭记历史”的共鸣感。但这一次,影片给了我更具象的理由
围绕人魔艾希曼被处以死刑的最后时刻,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讲述历史与个体的关系。其中孩子的视角,很有余味。狱中给艾希曼理发那一段最为精彩。而处死艾希曼的那一天,是6月0日,一个不存在日子,也是一个需要终结的日子。
太好看了,很久没认认真真看过一部电影了,一直跟随着几个不同角色的小人物进入以色列这段特殊的历史时刻,人物和情感都塑造得很出色,没有过度渲染但也不乏历史厚重感
3.5分。这个故事算不上多有意思,尤其去波兰的警官那段有点割裂,但这个角度真的是很有意思。留在历史中的不仅有纳粹高官被处决的大事件,也有这些小人物的人生轨迹,只不过前者被记入史册,后者却只能湮没无声……最后一个镜头很赞!
结合现在的巴以战争,真是讽刺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超越了《利益区域》的。不同于《利益区域》中如同真空般的历史观察视角,《艾希曼的末日》讲述的三条线都紧紧衍生于不同却连接的历史背景中,人们在那个即将来临的“艾希曼的末日”前,背负着自己的背景,有的沿着它继续前进,有的离开它,有的则通过不断的回忆在强化它。最后,孩子的未来被这一历史事件深深影响。这部电影更加完整、平实但却意蕴丰富。我特别喜欢第三个男子和女子争论回忆究竟因为是伤痕与痛苦而被私人化,还是应该被成为所有人不应忘记的公共记忆的一部分。导演并没有给出道德是非上的判断,但这才是最好的
男孩那条线比较好
don't forget ≠ only remember
现在看看这个人杀犹太人杀的好……杀了500万!没灭绝真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