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暴风雪
Dvēseļu Putenis,Blizzard of Souls,暴雪中的灵魂
导演:丁塔斯·德赖贝尔格
主演:Lauma Balode,伊娃·弗洛伦斯,马丁·斯维尔森,雷齐亚·卡尔尼娜,奥斯卡·霍尔斯坦,奥托·布兰特维奇,Raimonds Celms,Jekabs Reinis,Gatis Gaga,Renars Zeltins,威利斯·道金斯
类型:电影地区:拉脱维亚语言:拉脱维亚语年份:2019
简介:十六岁艺术家阿图尔的爱情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失去母亲和家后,他在参军中找到了一些安慰,因为这是俄罗斯帝国第一次允许拉脱维亚人参军。然而,战争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没有荣耀,没有公平。这是残酷和痛苦的。随着战争夺去了他的父亲和兄弟的生命,阿图尔现在完全是孤身一人。而且,俄军在承诺迅速解决战争和及时返回家园..详细 >
他们拿枪去对付德国人,再被苏联人拿枪对着自己人~
一个人的战争
小国寡民,人生艰难,战争残酷。拉脱维亚独立的英雄
还不错
灵魂暴风雪,以小国视角来解读这次战争,在经历沙俄、德国、苏联等各方势力的统治与利用之后,主角最终选择拿起枪选择为祖国的独立与自由而战。
有点闷
外缘民族主义兴盛,频繁变天年代为他人卖命终是自苦
导演明显想以主角个人传记投影拉脱维亚的民族主义现代史,所以通篇下来除了爱国主义还是爱国主义。看前半还以为是反战,但说实话除了人死的多都没什么反战的意图,最后到认同娃娃兵就完全露馅了。批给沙皇打仗人死完了,ok;批给红军打仗要毙民族主义分裂者,ok;到给拉脱打仗带一群娃娃兵战正规军就光荣回家了。完全是先塞馒头后喂屎。看完让人觉得拉脱维亚是靠卖娃娃兵的血独立的。不知道豆瓣这种布尔乔亚狗窝,这么反爱国主旋律,到这就能给这么高分。镜头语言扔到现代战争片中看完全是平庸的。贩卖军人精神的觉醒观感还不如狂怒;贩卖爱国主义式反战不如拯救大兵。
123版。只要主义真,SB磨成针!
搜肠刮肚了半天,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所有战争影视剧。从春秋到三国再到战国,从温泉关到伯罗奔尼撒,从一战二战到韩战越战,从海湾到反恐,从北约华约到南联盟,好像、大概、可能华语的骄傲屈指可数,一部《我的团长我的团》,一部《高山下的花环》……一部《赛德克巴莱》
情绪表现得十分具体细腻
其实拍得相当沉闷,而且做战争戏时明显没钱了。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展现了一战和苏俄内战中的波罗的海三国的夹缝生存史。
剧情乱七八糟的,要不是最后的字幕,都没太整明白故事背景。找不到感情依附的点。
拉脱维亚语怎么有点像法语。士兵们看着都笨笨的,讲话也笨笨的
家才是基础
快进的
一个一战小兵的故事,各种战争场景很逼真惨烈,因为是在拉脱维亚小国所以经历也尤其曲折,夹在沙皇和威廉二世之间反复被征兵,最后作者加入了拉脱维亚独立战争,终于获得解放,但之后的经历又是很悲惨了#EUFF
打了三场莫名奇妙的战争。。。。
缓缓地展现出战争的残酷!
U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