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很有趣,别的时间穿越电影,要么是重生复仇,要么是成为首富,再或者是破杀人案,而日本最出名的两部时间穿越电影,一部是“为了不转生为危地马拉东南部的大食蚁兽,我要从小积德做好事,比如破坏同学爸爸的婚外情!
”,另一部就是本片“为了加班把方案做的更好!
”女主初看一般般,看完后觉得挺可爱。
同事特点鲜明,将日本职场展现的淋漓尽致:高层什么事不用做,每天上班就是看看漫画书;中层天天睡大觉;下层累死累活;新人啥都不会……
《疯狂星期一》本质和《年会不能停!》是同一种类型的电影,用打工人的职场经验感受,来以喜剧与超现实的荒诞包装,最终成为情绪释放的解压出口。
时间循环的形式下,让社畜代入感极强的沉浸在其中,变成一种拯救自我苦逼打工状态的狂欢。
应对不完的甲方,没完没了的提案会议,会见客户与周旋客户,还有各怀心事的同事与老板。
在死循环的一周时间里,为了拯救自己而开始全力以赴,直到最后的逃出生天。
这像是一场很吓人的公司团建,进入到一个可怕的剧本杀情境,在麻木状态里逼视彼此的存在重要性,逼视被自己忽视的一切。
与其说是喜剧片,我倒觉得它像另一层面的惊悚片,你发现你想突破的工作困境,竟然都被其输出的情绪价值给改变了。
这个挺奇妙的,在没人性的工作状态里,被蹈矩的循环之中启发与影响,再次爱上伙伴与工作,我觉得苦工作已久的痛苦打工人,应该要窒息了吧。
特别中二的表现手法,从一开始就将苦逼循环下的癫气渲染得很强烈,躁动感与节奏感让电影漫画气息十足。
这种表现形式与故事,其实也可以把它算进“漫画主题电影”的片单。
做不完的方案,接不完的催命电话,顾不上的感情.......想想这些就很窒息,看银幕上别人的苦,代入自己的苦,似乎也是跟着电影释怀了一些吧。
喜欢周一的朋友们有福啦!
因为这周的打工人,喜提两个周一!
明明昨天已经上过班了,为什么今天才是周一啊?
不得不说,端午调休给了大家一种时间循环的既视感。
其实就算没有调休,人在面对日复一日的劳动时,也时常会有被困在工作的循环中无法自拔的感觉。
周一拖着疲惫的身躯上班,周五在满心欢喜的心情下结束一周的工作,周末短暂的找回自我,然后又陷入到周一的新一轮工作中。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部影片,没有阵容华丽的卡司,也没有预算豪华的制作,也不是什么名导名片。
却在刚刚过去的北影节和上影节中,两度一票难求,堪称年度爆款新片。
能够引起无数观众如此大的共鸣的电影,一切都要从“社畜”的循环一周开始说起——
疯狂星期一 (2022)6.92022 / 日本 / 喜剧 科幻 / 竹林亮 / 圆井湾 槙田雄司
想想看,如果你正在焦头烂额的处理手头的工作,一门心思想要跳槽到更好的公司摆脱眼前的一切,刚刚为了工作在公司熬了一整个通宵,睡眼惺忪、大脑宕机时,突然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后辈跑到你面前一通胡扯,“我们一直在重复同一个星期!
为了避免你将这一切误以为是梦,请记住信号,鸽子是信号......”嘶!
想想就头大!
影片的主人公吉川朱海就在周一的早上经历了这一切。
吉川任职于一家小公司,意识到发展空间有限的她决心离开这家公司,她已经物色好了心仪公司,并拿到了口头的offer。
万事俱备,只差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就可以美美离职。
早晨,办公室中所有的同事都因为甲方上周末无理取闹的追加了五个方案而加了一个周末的班,通了一个大宵。
大家陆陆续续地醒来,这时一只鸽子突然撞到了写字楼外的玻璃上。
大家都不以为然,但是两个后辈却对此开始窃窃私语。
吉川抬头瞥了两眼看起来像是在划水不务正业的后辈,电脑发来了甲方的消息,仅仅是对吉川自己的。
原来这个木本事务所,就是吉川想要跳槽的下家。
没有新方案,没有新工作。
吉川无奈只能继续爆肝。
永久部长带着昭和时代的冷幽默姗姗来迟,并且询问了吉川跳槽的事宜,吉川也没有给出很明确的回复。
回到工位上后,两个后辈立马凑了过来。
有毛病吧?!
吉川心里一定是这么想的。
解释失败后,两个后辈又在拼命证明他们周围即将发生的一切他们都已经看过很多次了。
部长会在3、2、1后打喷嚏。
快递员也会送错快递。
面对两个神经质的后辈,吉川狠狠无语。
匆忙地赶完十个方案,吉川抓紧时间出外勤。
两个后辈连忙提醒,千万不要坐出租车!
果不其然,吉川出了车祸,头上挂了彩。
屋漏偏逢连夜雨,木本那边还对他们的方案有所意见,还想要增加视频讲解。
吉川又紧急找了一个外包,但是效果,真是很好地践行了搞笑片的风格啊.....
倒霉打工人的痛苦还未结束,无休止的听从甲方的修改意见;欢脱的部长下班毫不了解事情严峻情况,还想要和大家喝点小酒......令吉川崩溃的还在后面,突然停电。
但是两个后辈却又像早就预知一样,甚至在倒计时。
忙碌的一周终于以停电但是没保存而结束了。
周末大家又要加班,以公司为家。
就连早就约好了的男友,也只能被迫鸽掉。
周末加班时,后辈二人组不舍弃,再次劝说吉川。
两人背过身去,让吉川写下一个词语。
可甚至还没等吉川写完,后辈二人组就已经说出了吉川写下的内容。
这次吉川终于起疑,但是面对两人奇怪的话,奇怪的鸽子手势,吉川还是选择了无视。
吉川继续奔走,继续在办公室加班度过周末的夜晚。
上个周发生的事好像一场梦。
醒来的吉川重复着自己的工作,重复着上周的工作!
日历再次跳转回25号,一切再度重演!
鸽子再度撞上玻璃,后辈二人组再次窃窃私语。
面对后辈的反常举动,吉川的记忆中浮现了那个鸽子手势。
但是吉川还是没能相信,这样的一周又过了一遍。
等到鸽子梅开三度,再次撞向玻璃时,吉川看着做鸽子手势的两个后辈,一下子好像开窍了。
后辈二人组向吉川详细地讲解了身边一遍一遍重复的事情。
吉川最终还是相信了循环。
而两个后辈则认为,要想逃出循环,关键在部长。
部长手上带着诅咒之石的手串,而刚刚过了50岁生日有些年龄焦虑的部长每天都高喊着,让时间停止吧!
因而,诅咒之石就收到了部长的愿望,凝固了时间。
要想破局,就只能让部长自己亲手毁掉手串,在这之前的前提,就是必须让部长意识到时间循环的发生!
而让部长理解这一切,他们打算采用一种很职场的方式——“上申制度”。
这个真的很有霓虹国等级森严的职场特色,总的来说,尽管后辈二人组早就看清了这一切,但是他们自己的话语权太小了,部长不会听。
而“上申制度”则是需要层层上报,后辈劝说吉川,而吉川上面还有组长森山和总监平一郎,最后才是任务的关键部长永久茂。
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森山组长和平一郎总监也相信了时间循环。
而吉川这边也靠着时间循环的bug一遍又一遍地完善自己的方案。
(是的,卷王王中王)
在全员集合后,终于轮到攻略部长大人了!
依旧是满满的社畜风格——风格统一做工精致的PPT、穿戴整齐统一着装、甚至还为部长端上了他最爱的卡布奇诺。
就这样循环了三次,部长才半信半疑,并且犹豫道:“我有这么难说服吗?
”
他们成功地带着部长毁掉了手串。
公司一行人在天台上狂欢。
但是,一切真的回归正常了吗?
周一再次到来,鸽子再次撞向玻璃,一切照旧。
公司众人面面相觑,这究竟怎么办呢?
在刚刚过去的北影节和上影节中,这部名不见经传的小成本制作,一时间拥有了和《悲情城市》比肩的抢票难度。
在《Monday》上映一天后,北影节各大抢票群立马炸锅,甚至有自来水为它p了求票海报。
可能这个片子单独来看确实也没什么值得名垂影视的,但是要是满场都是刚下班的社畜,一边看一边疯狂鼓掌,主打的就是一个氛围!
时间循环,这个主题其实已经并不新鲜,年初火爆的日剧《重启人生》去年国内大热的网剧《开端》,再往前还有好莱坞作品《源代码》等等,在剧中,创作者也狠狠玩梗,主动的cue起《土拨鼠之日》,也是打破次元壁。
当然这也不是导演竹林亮第一次尝试时间循环题材。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20年,那个火爆互联网,全球播放量超5000万次、在B站被列入“入站必看”的短片《受够了,我真的不行了。
好想逃》。
在阿伦·雷乃导演作品《我的美国舅舅》中,曾以生物学角度来洞悉人心。
趋利避害的小白鼠实验,是从最本能的生理角度探寻人在遭遇重复的困难时逃避和抵抗的心境。
短片中,日本网红浅聪喵发现自己被永远的困在了同一天,恐惧、害怕、想要逃离,这是人最基本的反应。
日复一日的工作,我们被困在了一个又一个的格子间中,被劳动分工带来的异化所侵蚀。
但无论是在短片中,还是在电影里,每次循环的微小改变,都足以拯救人生。
吉川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中努力完善好方案,从焦灼、颓丧,到井井有条、信手拈来。
浅葱喵在重复了5000遍,才终于迎来了完美的一天。
b站最高赞评论:诸神判罚西西弗将一块巨石不断地推上山顶,巨石又因自身重量再滚落下去。
诸神当初不无道理地认为,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无用而又无望的劳作。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曾在其《西西弗神话》中这样阐释:这块石头的每一颗粒、这座夜色弥漫的高山上每道矿石的闪光,都单独为他形成一个世界。
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
应该想象一下幸福的西西弗。
西西弗在面对诸神眼中最可怕的惩罚时,成为了荒诞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
或许生活本就平静如水,人们也会在重复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但是无论是努力做出一点点微小的改变,还是放宽心接受这场辛苦的搏斗,大家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是这场人生冒险中的荒诞英雄。
*本文作者:浅浅
名主播在带货眉笔时的一句灵魂拷问,捅了无数打工人的肺管子:这么多年不涨工资,你是不是不够努力?
努力,真的跟涨工资是因果关系吗?
一个显而易见的前提:你所在的公司/单位/平台,它有没有奖励努力的机制,还是说,工资其他因素有关,而与努力无关,比如,岗位的性质,上司的性格,内部的潜规则……比努力却不涨工资更加可怕的是:重复做同一项工作,经历同样的方案修改,无数遍。
打工人“恐怖喜剧”《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还有一个简单的名字:《Mondays》主线情节:从周一开始,无限循环的一周。
身为广告策划的女主,周一在办公桌上醒来,一旁是同样在办公室打地铺的同事们。
周五晚上,无忧无虑的老板邀请他们去喝酒,甲方临时追加需求,大家周末只能呆在办公室,而他只是无知无觉的感叹:年轻真好像加班是大家自愿似的。
刚开始已经对这个老板没什么好印象了。
接下来,从两名年轻新员工开始、再到女主,逐渐意识到这一周一直在循环,而他们找到循环的诅咒就在老板身上:因为他不想过五十岁生日。
这部轻喜剧令同为打工人的我感到彻骨的恐怖和阴冷,比血浆片、泰国惊悚片都恐怖多了。
因为,它真实。
恐怖之一:方案修改80遍,加班加到没生活当意识到自己陷入时间循环之后,女主并没有努力去挽回即将分手的男友,也没有提前查查彩票的中奖号码,而是——记住同事提出的每个策划方案,在下一次进入循环时,能交给客户更满意的提案。
What the F**k!!!打工人的本能深入骨髓,太遥远的幸福根本不敢奢望,唯一盼望的就是早点完成任务。
女主正在服务的这家客户,正是她想要跳槽去的新东家。
而对方也以此为筹码,对她百般刁难,在周五晚上提出追加方案的需求,导致公司所有人周末打地铺加班。
在后半段剧情中,为了证明自己有多努力,女主甚至做了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选择:放弃跟所有人一起跳出时间循环的努力,而是一次次把自己的方案做好,力求确保自己能够顺利跳槽。
只要能跳槽,陷入时间循环也无所谓。
这逻辑。。。。
当然,后来的结局也相对客观的揭示了:女主梦寐以求的跳槽公司,工作要求更加苛刻,老板更加不近人情,甚至对下属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女主果断放弃跳槽,重新与同事们一起努力摆脱时间循环。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女主很能引人共情,心里的小九九也很真实。
她是上有主管、下有新人的职场“三明治”,事业心很强,独自在大城市打拼,为工作一次次放弃与男友的约会,导致感情生活岌岌可危,但她心心念念想的仍然是——把方案做好。
她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一步一步向上走,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直到她发现,原来向上的工作,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美好。
其实,只要看她的上司就知道了。
恐怖之二:即使时间循环,也不能越级汇报电影中一个最为讽刺的笑点是:为了说服老板,真有时间循环这回事,他们必须“逐级上报”,甚至为此绘制了一张流程图。
一开始,两个新人说服女主。
女主试图直接告诉老板,却被后者认为是太累了精神错乱。
他们不得不先用证据说服组长,再由组长亲自说服“课长”,最后由课长本人,以PPT的形式,在会议室里向老板郑重其事的做了个汇报,老板才相信。
虽然,这个公司只有七个人,且都坐在同一间办公室。
笑哭。
电影中的职务设置也十分真实。
最先发现时间循环的其实不是两个新人,而是一名做后勤的中年女员工,在公司许多年,负责一些杂事,就像是小透明。
内向的她用微弱的声音,向每个人暗示过,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相信她。
最后的反转,却是她发现了跳出时间循环的真正方法。
我们都知道在职场中,你说的话有没有人听,并不在于你说的对不对,而是在于你是谁。
恐怖之极:为一个人的梦想,牺牲所有人的时间如果说,电影前半段可以成为“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后半段的反转、结局处理,则是让人大跌眼镜:大家陷入时间循环的原因是,老板年轻时有一部未完结的漫画作品,因为要处理公司事务,没能把它画完。
所以,跳出时间循环的方法是:公司全体,包括不会美术的,一起画完这部漫画。
最后老板相信了,并且大受感动,作为回报,他擅自回绝了跳槽公司对女主的邀约(!!!!
)还真情流露地请她留下来在这个“大家庭”继续工作。
把资本家的剥削,硬生生塞进一个家庭温情的美好壳子里,着实让人感觉生理性不适。
任何一个有些许理智的反PUA斗士都会发现:像家长一样专治的老板很常见,但像家长一样真正关心员工身心健康的老板,像大熊猫一样罕见。
即使是电影本身,也不难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六个人感激涕零、怀着对老板的理解开始新的一周。
老板实现了梦想”(虽然根本都没机会出版),但是这六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吗?
他们白白的循环了80多次相同的一周,老板有感到任何歉疚、感恩、有对他们有任何实质性的感谢吗?
电影里,没有。
现实生活中,我想也不会有。
工作,尽职即可,不坑队友、不坑客户,已经做到了最大的职业道德。
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努力、都想从工作中找到宏大的意义、梦想,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内卷、追求上进。
尊重别人躺平的权利,尊重多样化的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打工人的前提是“人”,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老板实现梦想的工具。
因为老板个人的梦想没能实现,而导致所有员工陷入时间循环,无休止的加班。
再也没有比这更悲惨的恐怖片了。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为前半段的讽刺喜剧会心一笑,但对于电影的结局处理,我宁愿理解为一种更深层次的讽刺。
作为一部喜剧片,它的笑点可以说是笑中带泪,不妨作为一个警醒:绝望陷入的时间循环,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宏大的意义,没有什么人需要你去拯救,没有什么任务必须由你去完成。
除了你自己的生活。
时间循环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荧幕,是在《土拨鼠之日》里,想要逃离暴风雪小镇的菲尔,自暴自弃,急功近利,玩弄女人,直到他用真心去对待女同事瑞塔时,他才走出这一循环。
记得小时候看过中央六台外国的一个电视剧,也是要等男主在时间循环里一次次寻找,直到发现路边受伤的小恐龙,保护并治愈它,他才顺利走出这一日。
按照这一理论,困在循环里的人,就像纸扎糖果,开头已经固定,最重要的是结局,底部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欧美电影里是真爱、是善良,来到东亚,画风逐渐诡异,一周重复循环,以公司为家,画地为牢,在公司吃喝拉撒睡,每天醒来的地点不是在办公桌前、会议室桌上,就是在支起的躺椅里。
听起来无比鬼畜,落实到办公场景却十分真实,男多女少的配置,上司奋斗到每天按时打卡,只需要窝在座椅里看漫画无人管的职位,即使发现了震惊所有人的时间循环,还是得循着严苛的上申制度,层层上报,在上一级未能完全明白下一级意图的时候,不得越级,严格遵守工作循环的游戏规则,并且向上司汇报要投其所好,揣摩他的爱好意念,他自然被代入为男性,因为里面唯一需要揣摩的女性,只在倒数第二层级,过渡非常快。
还有一位女性,圣子姐,在层级上报,直至解除掉自以为的时间循环症结时,白板树状图里没有她,被揣摩上报的人里面也没有她,她好像天然地被排除在这个森严体系之外,连回忆时间循环的场景,都是在家里的榻榻米上,而不是办公室、会议室,因为她和部长一样,可以按时上下班。
可能是因为她在职场资历熬得够久,也可能是因为年纪加上成就微不足道,真诚的建议可以被同为女性的吉川随意略过。
一个人在时间循环里拥有无限时间,会如何度过,最先发现的远藤和村田选择翘班玩耍到害怕停止的那一天,吉川选择比需求更快准备好幻灯片和视频,甚至开玩笑“换个想法,可以重复工作无数次直到工作能妥善完成”,这就是东亚的变态之处,只要还能自主呼吸,能挤出一点点时间,就能投入工作直至尽善尽美。
就像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提到的,现代社会的健身是为了工作的自我劳役,时间为润色的工作加码。
唯有陷入循环,困在格子间的人们,才有那么一丁点时间,盯着窗外打高尔夫球的社长、掉手绢的女人和天上的飞机,作为确认下一周和自身存在的证据。
意气风发的部长,同样也会跪在之前悠闲翘二郎腿的老板椅上,冲着电话那头不停地抱歉,奴颜婢膝。
科员在底部仰望发号施令的科长,心想“总有一天,我会替代你”,待到几十年新老交替,到了科长的位置,才会发现科层制的尽头仍是需要攀爬的人梯,高龄未退休仍要对着领导卑躬屈膝,只是换了对象而已。
“成为人上人”的激励本身就是陷阱,人上有人,人外有人,人与人斗,其乐无穷。
吉川是典型的职场奋斗女性,随意拿来的便签纸写下带着感叹号的成功,满足木本事务所的一切要求,只为跳槽去更好的平台,比起逃出时间循环,她更关心会不会错过交视频的截止日期,连被老天额外赋予的时间,比起恋爱,她更愿意拿去完善幻灯片。
结果结局送了她一个大礼包,不仅要放弃新的工作机会,去帮部长这个糟老头完成他的未尽漫画梦,还要深刻体会到同事间的团结友爱,一门心思留在原处。
如果不是鬼畜的设定,夸张的肢体动作,稀释了结局的荒诞性,这样的结尾显然不可接受。
不过东亚女子该如何生活,至今就没有哪个导演彻底想明白,在没有出路的无间打工间找到一条路,这不是它的命题。
部长最后一次抢过吉川的电话,向电话那头木本事务所的崎野表达歉意,能够搬出来的还是木本初高大学同窗的身份,成为名女人难,成为贱贱的名女人,能够被人搬出来利用的身份,好像也挺好的。
喜剧的皮肤,惊悚的底色.一群人进入时间循环,只想着加班真是太恐怖了,这个文化也太窒息了.本来每周40小时工作,一年2000小时.他们每周能干84小时,唤醒每个人都需要7-10个循环,圣子至少循环了52周,整整加班一年,4368小时. 也就是说她多干了一年,最后只拿一周的工资,还没加班费. 你图啥类?换做别人呢?先在周二中个miniloto头奖,1000万日元,然后其余5天可以去191个免签国家玩,顺便到各国中个几亿日元的彩票. 就算真继续加班,也不妨碍这帮人把能得的钱都捞到:彩票/赌马/股票/, 公司里每个人先赚个几亿日元再继续加班也不迟,跳出循环后起码钱还在如果去旅游,一周玩一国,圣子本可以玩50多个国家了.还可以体验不同工作和人生,不用考虑钱.而主角只想着把slides弄好方便跳槽,简直让人吐血. 然后有了那么多的时间,反而不陪男友,主动放弃私人生活,再吐血就算不为了钱,咱们也可以当个英雄,到处救人,比如一周内发生的火灾/车祸/爆炸/塌方, 起码能把在体育馆里训练女排队员都提前救出来. 一周救个几十口子人还是没问题的.跳出循环后,救了人又发财,心里得多满足.还可以去探索自己的爱好但又一直没时间做的,喜欢宅游戏的,可以把所有市面上的游戏大作打通.喜欢看书的,看个100本书. 喜欢玩车的,换50种跑车下赛道. 喜欢学技能的,可以学会20种技能: 木匠/皮匠/游泳/滑雪/跳伞/滑翔伞/冲浪/自行车/开车/开卡车/排蓝足羽毛网乒乓橄榄台球/打猎/野外生存/做甜点/法餐/意餐/鲁粤淮菜等等. 喜欢换专业的,可以学它四年的在线课程. 喜欢抢银行的,可以试验出100%成功的方法. 喜欢追星的,可以重金邀请参加你的party. 但是,不,就要加班,就要实现天天让你加班的老板梦想. 集体主义感太强了,强到社会主义都甘拜下风.最后主角这么削尖脑袋的不求涨薪就不跳槽了?? 尼弄煞雷?这片子太适合作为中国政府给'躺平者'看的洗脑片了, 洗脑的目标: 无条件加班, 随时可以住公司, 努力提升自己技能且不要求涨薪, 工作和生活冲突时牺牲生活, 一个人当三个人用, 毫无怨言, 接受并满足于以工作为重心的平淡生活, 即使有能力改善现状也继续当苦力.
当你陷入时间的循环时,你会做些什么?
放飞自我的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
在循环时间中找到自己的真爱?
还是利用循环时间成为救世主?
抑或是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这些回答看似荒谬,但是却都是一些时间循环题材电影的惯用套路。
《土拨鼠之日》《明日边缘》《源代码》《开端》,甚至是今年就大爆的《重启人生》,好像都没有逃过这些脑洞设定。
但是,逃出那些所谓的【精彩】设定,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真正陷入时间循环时,我们这些社畜工蚁,最真实的反应,真的会如此嘛?
这部没有恋爱、没有逆袭、没有拯救世界、没有霸道总裁、没有一切黄金8点档元素的时间循环主题的日本电影,在北影节和上影节展映中,两度一票难求,并且曾一跃升到豆瓣一周口碑榜Top3。
《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 MONDAYS》,这个名字巨长又巨奇怪的片子,不仅拍出来普通社畜的真实日常,还把上班这件事拍的既痛苦,又热血。
让很多人都在感叹,是可以标着【喜剧】的【恐怖片】。
故事由一个撞在玻璃上的鸽子展开。
还没意识到自己陷入时间循环的吉川(园井湾 饰),在无止境的工作里,永远都没法下班。
伴随着黑眼圈越来越重,男朋友也发来了分手短信。
对接的客户要求在下周一上午开会前,再追加5个广告策划方案。
吉川直接准备了10个方案,准备卷赢同事。
谁知道方案发过去后,客户又要加视频。
于是她匆匆忙忙地找到视频公司,结果对方人手不足,让高中实习生做出了一版鬼畜视频。
视频没通过,客户却又想再追加点资料。
终于,在周五晚上,资料快要做好了,又遇上了公司突然的停电,让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又需要重头重新做。
在公司连续加了两天班的吉川,终于困得睁不开眼。
在桌子上躺下就睡着了。
结果睁眼,时间又回到了周一,上周的资料竟然一点也没有!
接着,又是客户催方案的电话,一切熟悉的配方卷土重来,吉川也好像意识到卷入了时间循环的漩涡,于是在循环的二周目,顺利完成了工作,得到了一系列的好评。
和轻松应对工作,被夸奖到有些“飘飘然”的吉川不同,他的两位同事却并没有这样的满足感,他们已经经历了几次循环,正在想方设法的逃出循环。
当他们找到吉川商量的时候,就有了以下这段对话:
短短的几句话,简直太戳人心了,这不就是每个职场打工人的真实内心想法嘛?
在电影到了一半的时候,这群打工人就已经找到了破解之法--也就是让最大的领导认识到自己身处时间循环之中。
但是最搞笑的就在他们想方设法的一级一级向上汇报,让一级一级的领导一个一个的意识到自己深陷循环,简直不要太真实。
甚至,在向大领导汇报的第三周目,所有人统一换上了整齐的西装。
这种既搞笑又讽刺的戏剧化处理,也正是本片获得了一种好评的关键所在,每个人好像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身影,那个卑微又无奈的打工人真实写照。
电影的后半部分,当他们认识到时间循环的结束的真正方法是帮助大领导完成他沉浸多年的漫画梦时,一切又开始变得燃起来了。
所有人放下了手头的所有工作,一同参与到了漫画的制作当中来,当然,最后,也并没有什么成功出版一炮而红的桥段,编辑在看完之后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还不错可以继续画下去。
对出版和其他的只字不提,但是这段经历,却莫名的把这群社畜,变成了“一家人”,也就是日漫里常有的“羁绊感”。
尽管后半段可能脱离了一些现实,很多人为了老板的梦想而一起努力,但是完全不妨碍给它打高分,老板年轻时所创作的漫画的内容也是讲生死,循环,人生的意义,和整部片子的主旨是极为相似的点题了。
最后女主吉川也没有选择去那家她心仪了很久的新公司,在压抑的职场中,拥有一个轻松的氛围和一群好的伙伴,其实有时候好像更重要。
经过这次时间循环后,吉川发现同事之间情谊的珍贵。
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做出更完美的方案。
吉川也开始尝试把同事的想法报给客户,还因此被客户夸赞了。
她意识到了工作和生活从不是硬币的正反两面,一定要进行取舍,也不必像踩高跷一样,苦苦平衡。
其实不仅是吉川,我们这些打工人苦苦追寻的,正是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不只是整顿职场,更是找回「人情味」。
生活也并没有那么丧,电影也不是只有这一面。
我们不会真的陷入时间循环,我们只会陷入自己给自己定下的死循环里。
在重复、毫无意义的浪费中浪费人生,不如就赶紧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多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然后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人生不是电影,没有暂停也没有重来按钮,过好当下的每一刻,哪怕做一个社畜,也要做一个开心有满足感的社畜。
当你被困在了班味很重的星期一,你会怎么办?
前半段像是在不断叫醒一个个沉睡的人,让他们知道时间循环的事实,从而联合起来打破循环。
后半段唐突地引出上司的梦想,套用以往循环电影的思路,助关键人物圆梦作为突破循环的关键。
然而真正突破循环的,是女主内心的改变。
这也就是主角中心论中的一环:所有情节都围绕着主角展开,上司只是一个蒙蔽性的角色。
当女主决定放下跳槽心思,转而与身边同事同甘共苦时,循环就已经被打过。
当然,我相信主创的出发点不在于不求上进,而是打响反内卷的旗号,同时多关注身边人,少点冷气,多点温度。
整体来看也挺符合日本热血漫的创作思路,前面先集结小伙伴一同打怪,到后面再加点反转,最后消灭怪物,解开心结,上个价值。
看着乐呵的电影,也不要求太多深度,不过日本社畜真是这样的吗?
疯狂星期一 (2022)6.92022 / 日本 / 喜剧 科幻 / 竹林亮 / 圆井湾 槙田雄司
打工人的每个周一是什么心情,期待,糟糕,难受?
然后每周一还一直循环。。
日系风格的电影,看完平平淡淡,吉川要换工作,去更好的单位。
循环的一周可能是最后一周,旧单位的最后一周。
她对这么没表现什么归属感,事情都压在自己身上,也不听从下属的意见。
多次开会,味达人被认可,自己很诧异,到最后她认可了同事。
电话中沟通,都是其他同事拖后腿,表明吉川优秀且很拼命。
喊醒吉川循环的同事,从不上班到拯救大家和自己,一步步的毁掉部长的手串。
最后发现,需要满足部长的漫画梦想。
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梦想和大家的事情,你选那样部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员工们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吉川也找到新答案。
剧情很好的服务了主旨,谁也离不开人生这条路。
20230624私人电影院观影之《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本片是我今年到电影院观看的第81部电影,也是在私人电影院观赏的第126部电影,同时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赏的第658部电影。
本片共有5男2女共7位影迷观赏,观影氛围非常融洽。
日本某都市里的一个公司的小部门陷入了时间循环,最可怕的是公司的社畜们竟然浑然不觉,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十次一毛一样的一周又一周!
当终于有公司小职员发现自己陷入了时间循环,想要提醒同事们,同事们却依旧如同行尸走肉,根本就置若罔闻!
这太可怕了!
由于重复了太多次,终于有几个同事达成了共识,想要打破时间循环,更令人绝望的是一个小小的网格办公室都分了四级,等级森严,还必须要逐级上报!
[捂脸]说服领导是改变世界最艰难的一步!
当看到社畜们为了说服固执的部长做了一套无懈可击、事无巨细的PPT时,真是让人肚子都要笑痛!
也只有在被KPI虐惯的公司职场才能体会到这种“说不出的痛!
”打破时间循环的始作俑者—部长设定的时间循环的初步尝试以惨烈失败告终!
最后只有在老实上班之余再努力加班实现老板的初心梦想,才能打破社畜的土拨鼠日,这个主题实在太凄惨太无奈了!
[捂脸]不得不佩服日本编剧的超强创意,日本总是能拍出这样脑洞大开、充满创意的、非常有趣的电影,日本不愧是亚洲电影排名第一的存在!
本片演员们几乎全都没啥名气,女主角圆井湾也是名不见经传,也不能说是公认的美女,但她的样子就是我的菜,非常有女人味。
男配角三河悠冴长的好喜庆,右嘴角上有颗喜剧演员才有的痣。
小瑕疵在于:本身是部小成本喜剧电影,时长也才83分钟,有些画面却重复太多次,没有给人十分紧凑的感觉。
结尾的彩蛋也不够搞笑。
精彩台词(不多):六十年代口号“不要停向前冲!
”诅咒之石收到了部长希望时间停止的信号。
我十年来都是这么循环的。
豆瓣评分7.8,我给7.6分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两位女主很有化学反应!姐姐到最后好宠
夏天要结束了,假期要结束了,她也要和她分开了。为了逗她笑,一贯严肃的她把面具放在她的盘子里。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3.0。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最后玛利亚开着车载着丈夫,默默地湿润了眼眶......草莓酒被永久封存在了那个夏夜的玻璃瓶中......
偶然在b看到这个片子的切片,两位演得实在很美妙,带着大鹅特有的冷咧,不过大鹅这么崆峒的地方能出这类片子也是很有意思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挺浪费时间
😭
吻戏呢?!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故事很短,一个晚上,仅仅只有一个喝醉了的晚上我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依旧无法跨越。把记忆封存进草莓酒罐中,留住永不褪色的冬天我记得每次旅行的最后几天,想到之后一切的生活都会如此乏味,还有好多好多情感无法理清,只能拼死把所有能够抓住的塞进记忆之中,那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所有的一切,我们之间没有“不可战胜的夏天”。是想一直看一直看然后直到把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理清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暧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好细腻的表达,两个短发女人都太有魅力啦,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