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看的这个电影,和高中最好的同桌为了庆祝高考结束去看的,那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但是不了解动物的习性,只是单纯喜欢外表。
看完后真的很喜欢拉布拉多,聪明而温顺的狗,幼年时有自己的快乐,就像其他狗年幼的时候一样,调皮、好玩,小Q在养父母家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等到他成年后经过学习成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狗其实是很聪明的种族,它有很多优点,爱护小动物是每一个人人性体现,以后有时间陪伴的时候,一定要养一只狗狗,拉布拉多和金毛首选哦
我的小Q,这是我第一次通过电影了解了导盲犬,之前真的不知道,谢谢有这么一群人为了一群特别的人想的如此周到。
小Q的一生经过多次离别、相识相知。
帮助了人,也得到了人最大的温暖。
老了的Q被送他最初的家,安度晚年,当他玩着玩着踩空台阶倒下时,我的心duang的一下,这就叫触动吧,虽然已经猜到了这结局,可如此的心理冲击,还是这么强烈的温情的冲击,哎,跪了。
Q安然的走了
有这项的说法,我会选.因为我看了预告,就哭的淅沥哗啦.后来再看到片段,已经是把感人的全摒除了,还是一样.那条小狗真可爱啊,捏捏.
《导盲犬小 Q》改编自日本真实传记故事《再见了.可鲁》;原著创作历经15年,出版不足一年,已经译成几国语言,总销量高达百万册,绝对是近年 Hit书;故事中的小 Q全名为 Quill,意即大羽毛的意思,凑巧同小 Q身上的斑纹十分相似,或者这正好是小 Q一生的写照;一只导盲犬的一生,可能轻如鸿毛,但它的一生经着书及电影的传世,教授的意义却犹如泰山。
原著完成大约15年,1亿读者跟随小Q的成长感动落泪,老实说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不刻意追求掠夺所有人的眼泪,但会不经意间精确的击中人心目中最脆弱的地方。
说一条狗的故事,我开始以为搞点小可爱,搞点小温馨,而已了。
但是看完了以后闷得我说不出话来。
这分明是一个普通人波澜不惊的一生,出生、长大、工作、得失、烟灭。
不是这样么。
对我而言,在城里养狗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梦想,但是依然憧憬去养一只自己喜欢的狗,就像电影中的小Q,可爱、忠诚,不会说话,但是心心相应。
其实任何在地球上生存的动物,都有和人类一样的生存过程,一样生老病死,生于关爱,慢慢走向没有陪伴、充满寂寞无奈的生命尽头,如同小Q的主人,亦如小Q。
每一个生命也许是一种孤寂的存在。
因此,人们寻找友情、关爱、爱情。
小狗也是,小Q的玩伴是一只会发出声响的玩具小熊,那时候它和玩具小熊玩的多么欢快,让小熊发出叽里咕噜的声响。
而在十年后,年老的小Q却很温和的和玩具小熊玩,这样的场面让人无端生出无限的酸楚。
我们应该和它们好好相处,它们是我们不会说话的朋友。
小Q出生于东京的水户家,它有四个兄弟姐妹,主人想在它们之中培育出导盲犬,于是在训练中心的指导下,蹲了下来对着五只小狗呼喊“过来”,其中的四只听见了主人的呼唤,兴冲冲地跑了过去,留下的一只则是在原地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才慢慢地向着主人跑了过去,而唯一获得训练机会的,就是这一只小狗,也就是小Q。
想要参加导盲犬的训练,就必须在出生45天时离开母犬,由寄养家庭养育至一岁,小Q的养父母是仁井夫妇,他们在小Q到达家里之前就为它取好了这个名字,他们的责任不只是负责养育,同时也要让小Q感受到人类的关心,建立起对人类的信赖。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到了下一个春天,小Q即将一岁了,同时也要面临一生中的第二次离别,仁井夫妇非常不舍,于是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带着小Q走了很远很远的一段路,仿佛是要留住这一天,仿佛这样就可以让小Q一直留在身边。
回到家后,小Q就被前来迎接它的工作人员带到了第三个生活的地方——导盲犬训练中心,在这里,小Q要接受各种不同的训练,如果训练不成功,那么也是不能够成为导盲犬的。
经过了食物、障碍、原地等待等等的训练,小Q越来越表现出一只优秀的导盲犬所应有的素质,并且在训练的期间,它就见到了自己即将要服务的盲人渡边先生。
渡边第一次遇到小Q时显得非常慌张,而比起小Q来他显然更信任自己的手杖,但是后来有一次渡边先生赶时间,仅依靠手杖的话恐怕会迟到,无奈之下,他接受了多田所长的鼓励,用手接过了小Q的牵引带,并紧张地交由小Q来为自己引路,经过了一段有惊无险的路程,小Q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于是渡边先生也真正开始尝试着去接受小Q,并且入住到训练中心与小Q共同进行协作训练。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与共同训练,渡边与小Q的默契度越来越高,毕业考核时,虽然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使得渡边第一次没有通过,但是后来总算是有惊无险地成功毕业了,这时渡边可以将小Q带往家中了。
在新家度过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清晨,渡边带着小Q前去上班,他工作的地点是残疾人协会,与他同事的都是一些残疾人。
渡边把小Q介绍给各位同仁们,大家纷纷表示很惊奇,小Q在这里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
寒来暑往,小Q已经在渡边家生活到了第二年,在这期间,他们的生活中也发生了许多的故事,彼此也更加熟悉与依赖。
有一天渡边正在工作时,突然起身独自扶着墙来到卫生间,对着马桶呕吐不已,而小Q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着他,原来他早已经得了严重的疾病,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此时的他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到后来不得不入院进行治疗,而小Q也暂时被送回训练中心。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年,在这三年间,渡边的病情一直在反复,小Q一直在等待着渡边先生,在训练中心,每当看到有别的同伴跟着主人走来走去,它都开心不起来。
直到有一天,小Q在笼内休息时,似乎闻到了空气中传来的熟悉气味,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它欢快地跑到了大厅,在那里等待的,正是它期盼已久的人——渡边先生。
来到路上,所长将牵引绳递给渡边,他熟练地招呼小Q过来并给它戴上,然后摸索着捡起脚边的导盲杖,发出了口令,指示小Q带着他前进。
一人一犬就这么慢慢地走着,只是没走多远,渡边就指示小Q停了下来,他深深地喘了几口气,说到:”够了,就这样。
“这是渡边临走前的心愿。
这是他们共同走的最后一段路程。
这是小Q经历的第三次分别。
时光荏苒,渡边去世之后,小Q没有再继续担任导盲犬的工作,而是在训练中心一直生活着,就这样过了七年,年迈的小Q又重新回到了仁井夫妇的家中。
夫妻俩对于小Q的归来十分开心,他们带着它回到熟悉的院子,看着它跑来跑去,好像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样子,倍感欣慰。
又一年过去了,小Q在仁井夫妇的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然而好景不长,它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有一天它在上台阶时突然摔倒,仁井夫妇带着它去做检查,却被告知已经无力回天了,于是他们带着小Q回到家中,陪伴它走过了最后的时光……
影片还剩下15分钟时,我并不觉得这是一部不尽如人意的片子,至少保有了一贯的日本风格,灰白清爽的基调,棉质的感觉,嗅得到阳光的味道,这是我一直喜欢的风格,不管是电影还是摄影作品。
但也许仅限于此而已。
没有忧国忧民的愤慨激昂,没有审视人性的深度,也没有生离死别的情感纠缠。
有的只是淡淡的,一只普通又不平凡的狗的一生。
也许和我本身没有养狗的经历有关吧。
我并不惧怕狗,但也没有和它与生俱来的亲近。
这一点我很佩服那对夫妻。
我完全可以理解别人和想象自己如何把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狗仔养成垂垂将逝的老狗的感情,即使没有过多的相互照料和依偎,但时间是最好的情感润滑剂,十多年的光阴让原本陌生甚至毫不相关的两个生命有了在一起的原因也有了难以分离的理由。
哪怕这次是上天的旨意。
然而,这对夫妻竟然可以担任这样的工作,负责导盲犬出生后一年和将死前一段时间的抚养。
事实上,他们没有见证到小Q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导盲犬的一段光阴,在他们相处的时候,小Q就是小Q,一只安静的平凡的喜欢和小熊做游戏的小狗。
没有波澜起伏也没有惊心动魄,小Q很平静的过完了一生。
然而最后的15分钟里小Q却让我我想到了自己。
和小Q一样,我出生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天分,也许要说的话就是安静听话吧。
虽然没有像Q一样明显的胎记,但谁又能说自己身上没有一点特有的标志呢。
我们本本分分的学习着技能,然后兢兢业业的工作,有时回受到褒奖和鼓励,但没有的时候我们还是一样的过着生活,丝毫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然而生活中总是会经历多少次的离别,纵然我们不停的回望和流连,可终究过往和现实隔着一层玻璃窗,生命的轮盘在不停的前行,于是痛苦和伤心就这么散开了。
太多这样的生命如同小Q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来了又去了,并没有留下过多的痕迹,但这就是真实的我们。
理想太遥远,现实太乏味。
如果有足够的幸运,请让我们死的时候和小Q一样,回到最初的怀抱。
自己也在养狗,那种感情真的很好。
可惜买到偷拍的DVD,画面不是很清楚,但依然喜欢。
一直想再看一次~!
終于看了導盲犬小Q,我為一只狗的偉大哭得很傷心。
我需要一點點地感動讓我不會冷漠,於是小Q,一只狗的一生,讓我看清一整個生命的開始與終結。
小人物而已。
誰會在乎某個生命的到來。
又有誰在乎某個生命的離去。
儘管生命那麽短暫,它只要做好它應盡的工作就滿足。
生活中平凡的日子缺少不了偶爾的閃光點。
一只小小的狗,可以給一個人甚至一群人帶來生存的樂趣。
感覺自己還不如一條狗。
没有想象中的好看,不过最后还是很感动
拉布拉多挺理想的,毛短、聽話又夠大隻
总觉得日本人拍的最好的是这类题材.细节体现温情.
日本的这种题材的电影,我真的不太喜欢。。。。
第一二次分离表现得非常不理想,相当鸡肋。第三次以为主故事线终于要开始了,结果是给我上导盲犬的训练课和莫名其妙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解…最后,电影都要结尾了,居然让我再接受一次新的角色关系和情感…
小Q真的好可爱 很温暖T^T
动物总是最真实的感动到你
心中软软的,充满爱。
2.5星 节奏太慢很拖沓,情节也无特别出彩之处。
工作和劳动,让狗有了人性。
又是一部还没海报好看的电影。一直都很平淡,没有高潮,没有泪点,整个情节特别拖沓,根本没有看出这只狗和其他狗的区别,还要忍受日本人可怕的“good”的发音……
相比于八公、心心,小Q只是一半的感动~故事平平淡淡~影片看到最后,小Q一个趔趄摔倒的时候,心咯噔的疼了一下。
在北京,导盲犬不可以去超市,上公交车,坐地铁,甚至市区个子大点儿都不能办狗证。如果狗狗拍部电影看人类,会是怎样的场景和态度呢?
不觉得有多好,可能因为我不是狗控。
我一直想养一只哈士奇,可家里有两只吉娃娃。小是小了点,极会撒娇。有一次居然还模仿我的睡姿和我一块睡午觉。
很难想像这部电影曾进入了豆瓣top250,一只狗普通的人生罢了,要是换成喵星人,我怕文艺青年会把它捧上豆瓣top100去。
作为一部狗的纪录片,值得多给一星。喜欢那种淡淡温柔的叙事方式。
还行吧,挺温馨的,但是这种类型 的片子不太能打动我
说它是记录片,记录片不带这么拍的吧? 说它是电影,电影难道不应该最后为主人牺牲么?
看书在先,当时是直接在书店流泪了。再看电影,怎么都觉得投入不了,完全失去书中的感觉。电影方面总有点做作姿态的感觉,可能只是我先入为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