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公一起看《朱丽亚的眼睛》。
惊悚,离奇的情节之后,是对人性的演绎。
一个可怜的孩子,父亲出走,妈妈是个盲人。
懂事的孩子照顾妈妈,妈妈如同抓住一根浮木一样紧抓住孩子,告诉孩子,离开妈妈他就什么也不是,是个隐形人。
在妈妈的心理控制之下,他不敢见人,从此丢失了自我。
长大后,他离家出走。
他只有去照顾那些瞎了眼的女子,才能找到生存的价值和自我存在的意义。
当被照顾的女子眼睛动了手术快要复明时,他存在的意义没有了,所以,他宁可去刺瞎女子的眼睛。
当有人阻挠到他的行为时,不惜杀更多的人。
在凶残而泯灭人性的行为背后,也许他渴望的很简单-也许是小时候妈妈几句赞美和鼓励的话语,也许是女人的爱情,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温暖......了解黑暗,不是要沉溺于黑暗,屈从于黑暗;而是拥有面对黑暗的勇气、直面黑暗的智慧,却更加努力地去追求光明和温暖。
这就是看恐怖片的意义吧!
女主角的演技很好,影片从始至终的气氛也很对,就是没看懂一些细节,茱莉亚的老公是怎么死的,是被那个假冒的男护杀死的还是自杀?
如果自杀完全没必要啊,可以陪茱莉亚等捐献者的眼角膜。
妻子失明了,还是需要人照顾的吧。
试想,长期照顾他失明的妈妈。
盲人的其他官能会越来越发达,比如听力。
所以和盲人生活在一起,一定要很轻缓的行走。
还有呼吸声的控制,在盲人的耳朵里可能会被放大很多倍。
常年的自我控制,让变态男养成了一种被忽略的气质。
这种气质也可能是与天俱来,也可能是后天养成,反正他是爱盲人美女的。
这种气质,让敏感的盲人,才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 你说,在我眼中你能看见整个宇宙;我现在也可以....我能看见的最美的风景,不是撒哈拉沙漠的天空,而是你眼中美丽的风情 ”有过背叛,有过怀疑,最后他还是这样离开了自己,是救赎?
是良心发现?
有时候想想,观剧中的感觉竟是苍凉的,下降的视力,未知的险情,还有......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
好在女主角实在是坚强女性世界中的一朵奇葩。
机智沉稳,当歹徒把匕首放在她的眼前的0.01cm时候,她的确是眼睛眨都没眨一下,当时我就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
不是一般的强悍!
最后的最后,面对无垠的星空,曾经爱过的恨过的哭过的伤过的,突然有种释然。
其实你一直都在。
不是么?
透过你的眼睛,我可以看见一切,所以我不害怕。
我真的看到后面的时候就一直一个感觉,活该你不住院。
都明明知道有人在监视你,还非得一个人住妹妹家,这不是作死嘛。
可惜了他丈夫的一片痴心。
实际上看电影的时候还是有感觉就是那个护工,但拍的一惊一乍的,为小女孩感到悲伤。
不如导演后面的片子,可能是代入感不强,特别是感觉主角智障着急但又无可奈何,只能让人比较不喜欢这个角色。
西班牙电影从某种角度看,总感觉混杂着一种潮湿阴冷的浪漫气息,从布努埃尔到卡洛斯绍拉总是如此,即便拍起惊悚片来,仍然一如既往。
[朱莉亚的眼睛]甚至在两个方向上走得更加彻底,一边是血腥重口的变态杀手,另一边是为爱献生的悱恻缠绵,而事实上,这种亦刚亦柔的左右平衡,才是吊起观众胃口的制胜一招。
对于《朱莉亚的眼睛》来说,吊起观众胃口是远远不够的,在惊悚片已经越拍越不受待见的今天,要是再搞什么精神分裂、双重人格的低级把戏实在是很难交差了。
作为一种特征非常明显的类型片来说,惊悚电影仍然需要细腻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性格深度。
而忽视这些,或许正如影片中被蒙住双眼的朱莉亚一样,前路会越走越难。
说到眼睛,自然是这部片子的核心。
而“假眼睛”想要替代真眼睛,就是影片的全部内容。
萨拉、朱莉亚和艾萨克,以及邻居家的女孩,都成了一场孤独的恋爱的牺牲品。
当最后警察围上来的时候,安杰尔大喊“不要看我”,是的,他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他甚至已经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关注。
他更愿意去充当别人的眼睛——先是萨拉,后来是朱莉亚——以至于当她们的眼镜有希望复原之时,安杰尔不顾一切地想要破坏它们。
不能充当别人的眼睛,这个默默无闻的边缘人将一无是处。
安杰尔的爱情是利己化的,他要通过这种狂热的不计后果的爱,通过成为别人的眼睛,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反复确认自己活着的意义。
这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也注定了要以一种悲剧式的姿态来谢幕。
悲剧的另一面是柔情,或者说,爱情本来就包含残酷和温馨的两面,影片只是花开两朵,各表了其中一支。
安杰尔代表了残酷的占有,那艾萨克就代表了无私的付出。
他们都试图成为自己心爱女人的眼睛,并且他们都做到了,只是过程却大相迥异。
这种对比无疑是惨烈的,但是却有十足的作用,是的,我们太需要这种东西了。
这个世界上有人疯狂的爱你,但是他会想要刺瞎你的眼睛来换得永远相伴,而这个世界上也有人曾经背叛和欺骗过你,但是在最后一刻却用自己的眼睛来延续你的世界。
安杰尔和艾萨克是男人无法同时拥有的两面,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占有他们。
可是无论如何,这些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回忆、赞美、仇恨、嫉妒、杀戮和复仇,一切的一切,说到底,也都是因为爱啊。
原载《羊城晚报》2012年11月16日A27版
6.8分一点不少,和其他同类型的西班牙电影比,这个挺一般,至少我不喜欢。
很多铺垫没必要,悬疑搞得非常牵强,为了悬疑而悬疑,她的眼角膜谁捐献的,很显然是他丈夫啊!
最后还揭露一下,丈夫自杀吧,咋么之前写好了死后捐给妻子哈。
可惜。
妻子最后还没保住。
邻居装瞎的母亲就为了儿子回来,好勉强。
女主角那么多次机会反击,都不彻底,非到被擒住了才有机会还手,男反派,刻画的不够变态,也不够可怜,让人心疼不起来也恨不起来,最后说看见宇宙就出现宇宙画面,未免太写实了吧!
感觉导演想表达的主题,太多了,亲爱爱情手足情还有阴影之类的哲理问题!
最后哪一点都没突出,不够深刻。
题材很好,可以拍的更好一点。
国产悬疑电影翻身指日可待了
可怕的不是黑暗本身,而是未知,可悲的也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故事从一次诡异的自杀的开始,盲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奔向了结束生命的上吊绳。
同样患有眼疾的孪生姐姐,闻讯后执着于这一次“自杀”,开始了她的追凶,执着于真相的人,总会在事实里备受打击,因为每一次的假设与验证,都会带来新的疑虑与漫长的猜测。
在这个过程里,她经历了背叛、欺骗、伤害,这是一种比失明更可怕的黑暗,因为疑虑最终会使人走向孤独。
没有一个人能直白地讲述清楚人性里的纠葛,所以聪明的人不会企图去加以解释,却更倾向于体验与刺激,无疑导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知道黑暗里的情绪像掩藏在真实的黑暗里一样无从下手,所以他索性带你去体验那种无助,将一个之前完全正常的女主在一步步的经历中致盲无疑是最具有代入感的手法,就像生活里你没有办法像一个人描述一种情绪,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样,但这一步本身就充满了莫大的无助。
于是观众开始跟着女主一起进入黑暗,一起跌跌撞撞,一起寻找黑暗里的那双致人于死地的手。
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失明,发现了丈夫的背叛,也承受了丈夫的惨死,遭遇了雪上加霜甚至近乎残忍的一切。
她依赖那双最可怕的手,把他当成了末日里唯一的救赎,却不知那其实是生命里最后的一根稻草,予你希望者将你毁灭会更易如反掌。
她完全重演了她所想要的真相与绝望,噩梦、背叛、不安。
如果她不会复明,她可能会一直沉浸在杀手带给她的幸福之中。
幸也不幸,她重新看到了世界,看到了淋漓的鲜血,残酷的面孔,和她一直想要的真相。
在黑暗里陪伴她的是试图掌控她的隐形杀手,为了得到,他不惜将他喜欢的每一个人致盲,享受那种被需要的感觉,那种近乎疯狂地因为他人的需要而存在,让他大开杀戒,这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可怜人,可就在他极力寻找安全感的时候,他就开始变得疯狂,他的喜欢与爱完全走向了占有的一端,他宁愿费心照顾一个盲女,也不愿意让她看到除了他以外的世界。
而女主那个出轨的亡夫,自杀后将角膜留给了自己的妻子,让她继续去看这个世界的一切。
他说他在妻子的眼里能看到整个宇宙,而最后他却成了那个宇宙本身。
电影里妻子也没有再细究他生前的背叛,可能导演也知道,生活里没有那么多从一而终,但的确拥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生活也就是这样,会被信任的人欺骗,会被人假以爱之名操控,反之我们也可能是欺骗或者操控别人的人,会有晴天霹雳,会在黑暗里孤立无援,跌跌撞撞,会极力地需要被人需要的感觉。
所以,电影里哪有什么正派反派,生而为人,所有的善与恶都与生俱来,所以,生活里哪有什么好人坏人,存于世间,各自努力也各自承受。
黑暗会让人期待光明,珍惜光明,黑暗中的暴戾让你声嘶力竭,黑暗里的温柔让你企图原谅他的暴戾。
好在电影的结尾也像极了生活本身,重回光明然后努力生长,怀抱着爱意,将宇宙尽收眼底。
人间最难得的,莫过于用苦难来成长,然后依然满怀爱意地奔向人生。
反正太阳自转公转,无法左右,但它总会在恰当的时候给你一怀暖意。
这哪是什么恐怖片,这是爱的教育。
隐约记得看过国内的一个片子,名字好像是《不要睁开眼睛》跟《茱莉娅的眼睛》情节很像,不知道有人看过没?
各种作死反智就不提了。
就说老公对女主那么好那么呵护,女主居然相信丈夫移情妹妹,还做个妹妹和老公联合起来弄死她的梦,还因此摘掉戒指。
自己却对一个仅照顾自己一个多礼拜的陌生人毫无戒心,居然还爱上了……最后还要提什么眼里就是全星空,我看那个带她看遗体的医生也非常无语。
我也很无语。
又不恐怖还啰嗦,搞不懂为什么分数高。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年上拿蛋糕上的面具也太宠了 看完这部电影就像假期结束一样 一切又回到了原本的乏味中 只有那个晚上好像有些不同 但又什么都没改变
把记忆封存在草莓蜜酒里,它会永远属于夏天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看得我死了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假期转瞬即逝,而你眼睛的颜色让我领悟到真实的滋味”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你知道她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没有告白 没有接吻 没有说喜欢或者爱你 即便忘记也没关系 是夏天的一部分 明白的 真实的
你会永远记住我吗?闭上眼睛,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挺浪费时间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好细腻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