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另一边
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风的另一头(台),另起风头(港),风的另一侧
导演:奥逊·威尔斯
主演:约翰·休斯顿,彼得·博格丹诺维奇,苏珊·斯塔丝伯格,奥雅·柯达,莉莉·帕尔默,艾德蒙·奥布莱恩,梅赛德丝·麦坎布雷奇,卡梅隆·米切尔,皮特·杰森,丹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伊朗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1970 年,传奇导演奥森·威尔斯(《公民凯恩》)开始着手拍摄新片,参演演员阵容也十分豪华,包括约翰·休斯顿、彼得·博格丹诺维奇、苏珊·斯塔丝伯格和威尔斯晚年的合作伙伴奥雅·柯达,而该片最终成为他的遗作。但受资金问题困扰,最终制作过程止步于 1976 年,并很快在行业内变得声名狼藉,无法完成也无法发布。威尔斯死后..详细 >
70/100 So sad.
对于“电影”总结,对于自我的解剖
最后结尾有点寺山的味道,整部片子其实也有点
看得我又困又累。
confundido
它真的是一部没有完成的电影
在豆瓣标记了上千部电影了 这是第二部没能看完的 完全不知道在扯些啥 乱成一锅粥
奥逊·威尔斯对本人有趣的戏剧解构,对电影工业体系犀利的嘲讽。
自我,天才,体制,对抗,远离,贫穷,还是天才。暮年,拼接,技巧,意识流,距离,愤怒,死亡,还是天才。还有网飞,记得天才。
它应该存在于某家破败的影院或者商场电视展示
开始时一群妹子在浴室的场景,很有上世纪80年代的质感,网飞竟然能拍出这个效果。看评论才知端倪,然而总体莫名其妙,看不下去,12分钟就关了。[zxzj]
大师的遗作不敢乱评点,高深莫测的剪辑让人如坠雾里就对了,讽刺电影人圈子的作品看不少,这种极端意识流的还真是大开眼界,今天下午这场放映还请来剪辑师上台。我反而觉得片中片拍得更耐看,带有浓烈的铅黄片色彩~
所以是电影历史贡献奖
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F for Fake的升级版。后期Orson Welles的技术特点其实跟疙瘩很像,但好像之前没看到相关的对比。
20分钟
对着如此之丰富的素材能完成剪辑真是厉害了
由大师遗留的素材剪辑而成,不知道算是纪录片还是遗作,看上去比意识流还意识流,剪辑师真的知道大师的原本怎么想的吗?或者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威尔斯是二十世纪最前卫的电影文体家,无比繁复的嵌套式结构,讲述着对于电影之爱的失落与讽刺。
这几乎就是奥逊威尔斯的八部半了。“榨干了美德 吸走了生命的乳汁 你拍摄了各种胜景和美好的人。你把他们“摄”死了。
非常巧妙的纪录片,把奥胖作为导演和演员的部分和现实人格的三重穿插,戏如人生的最佳版本。从不屑于好莱坞到向好莱坞谄媚,从悲剧底色的人生到在剧中大笑引发的观者大哭,一个鲜活的电影天才让人钦佩又无比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