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撇开故事不谈。
Sandra Bullock的角色,很生动的演绎了受刑后;再次步入社会的无奈感。
看到最后才明白,为什么假释官对她说教时候的不耐烦,原来有弦外之音。
犯罪者;当然要遭受法律的制裁。
受害者家属;当然亦有不饶恕加害者的理由。
路人;或许感同身受,但对服刑后释放出来的自然人加以施暴或言语侵犯,这就有失法律的公允与道德的规范。
且不论剧中主角犯罪原因为何,若不以先入为主的角度看待,或许就能如同电影台词的那句话一样:“We all do things we probably shouldn’t, but get back on track, right?”
露丝重新踏入社会的过程波折不断,在她意料之中的要面对很多偏见、歧视和挑衅,为了见到妹妹,她一直隐忍克制。
在生活貌似逐步踏上正轨,未曾期盼的爱情也许开始萌动,甚至一位公益律师开始帮助她寻找妹妹,曾经的噩梦又开始纠缠她的生活。
多年前案件真相的揭开,让故事更具有悲情的色彩,为了亲情可以坚持到什么地步,直至结尾姐妹见面后的那个拥抱,漫长的等待与分别都有了依托,即使已经失去了那么多。
电影的煽情处理的很好,不浮夸,很能打动人心。
桑德拉·布洛克非常适合这种角色。
一、传统价值观阶层,以警长的两个儿子为代表,俗称红脖子阶层。
他们是白人,但是文化程度不高,一般是警察或蓝领工人。
他们重视家庭,尊重传统。
对于侵害他们家人,损害他们幸福的人会睚眦必报,对于他们认为的不公平,喜欢自己动手直接了当的报复。
二、白左阶层,以妹妹的妹妹一家为代表。
一般是城市中产阶层。
有文化有教养,重视教育,喜欢讲道理。
但是他们永远固守自己的政治正确,对于他们认为是不正确的东西,他们绝对不会接受,这也使他们崇尚的人道主义有时有些虚伪。
三、少数族裔阶层,以律师的黑人太太为代表。
内心的自卑往往用表面的强势去掩盖。
对一切白人犯的事都用种族主义的眼光去看待,并先入为主地一律认定不公,“警察杀手,如果换成黑人,就是死刑了”。
BLM运动就是在这种心理中催生的。
或许最终的罪人是枪支合法吧。
最后压抑地眼泪盈满眼眶,还是没有流下。
全片都很压抑,虽然最后是好的。
但是在那之后呢。
谁也不知道。
毕竟这个社会就是shit。
看得我胃疼(也有可能是生理期影响)。
Ruth挽救了两个人啊,一个是她的妹妹,另一个是弟弟。
看到别人不认可她憎恶她,一开始我也是愤怒绝望嘶吼;但换而处之,谁也不敢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轻易原谅一个“杀害了”社会公仆的murderer,而且谁也不敢给ta们说话的时间,也不敢听ta们说话,不敢和ta们独处。
因为不是每一个murderer都是Ruth这般。
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赌对方是个好人。
而且男人啊,都靠北一个样。
出了问题只知道往别人身上找原因,只知道把问题归根到别人身上,把怒火涌泄给别人。
看花束没有让我燕南,看这个倒是让我愤怒了。
终究是bullyshit(在压抑的片尾后,被网飞红N的特效音吓一大跳)布洛克演技真的很好。
特别是Ruth和男工友(才发现他没有姓名)说出过往,离开餐厅后,在路上那段情绪变化。
把眼泪憋回去,当做一切没有发生,维持生活原状,这是当代人的常态啊。
还有那句“She was only five years old”配乐也很神。
桑德拉演技炸裂,一直以为是压抑的震撼。
全屏的人性探究。
1、警察儿子里的哥哥一直是个想报复桑德拉的人,最后却选择了懦弱,当然犯罪不能讲懦弱,但是他的确言行不一。
2、警察儿子里的弟弟,从一开始否认哥哥,到一句“生活总要继续”的刺激,再到妻子出轨家庭破碎,反倒成了选择报复的那个人。
3、5岁妹妹过失杀人姐姐顶罪20年,剧中有交代,姐姐期望多读些书,听到说妹妹还会弹钢琴,觉得很高级的那一刻的眼神,代表着她不懂5岁孩子的过失杀人法律意义,但是她懂一个儿童过失杀人对未来孩子的影响。
4、全剧的深刻点,是最后回忆中,以姐姐回忆被抓,妹妹吃蛋糕时候的动作和表情,代表妹妹完全记得姐姐帮她顶罪。
然后是以妹妹的记忆来切入,仍然是记得儿时时光。
这就和开篇讲的妹妹已经完全失忆不同了。
细思极恐的就是这点。
尤其结尾姐妹相拥,不用铺垫就直接拥抱,姐姐瞬间明白妹妹都记得知道,却安心接受。
细思极恐细思极恐。
鸡皮疙瘩一地的结尾,好片子
女主露丝的爸爸自杀了,只剩她跟她的小妹妹凯瑟琳相依为命住在房子里,警长过来驱逐他们,女主枪杀了要进房子的警察,蹲了20年监狱。
警长死了,他的妻子整天酗酒,他们的房子也没了,还有两个儿子要抚养,日子也不好过出狱后露丝回到了之前的房子想知道妹妹过得好不好,但是打听不到任何关于她的消息,房子的新主人是律师,短暂交谈后他决定帮助她和妹妹取得联络。
打了两份工的露丝遇到了一个对她很好的工友,俩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死去警长的大儿子打探到了露丝的消息得知她的工作地点和住所想报仇,小儿子却一直在劝阻,兄弟俩产生了分歧。
执拗不过的弟弟去露丝工作的地方找到了她,聊起她父母去世有什么感想,露丝说“生活还要继续”。
这句话让弟弟心生愤恨,找到哥哥酝酿针对她妹妹的复仇计划。
露丝向工友袒露心扉,告诉她蹲监狱的事实,工友难以接受。
继续工作的露丝在工厂被一个父亲是警察的女工友暴打。
俩人关系也触冰。
在律师的安排下露丝和妹妹的养父母见了面,暴躁易怒的露丝彻底搞砸了,还把好心让他工作的木工作坊砸了,我觉得这种人活该养父母的亲女儿凯蒂发现了露丝寄给妹妹的信很感动,和露丝约好见了面,告诉她凯瑟琳的近况,也向她透露凯瑟琳即将要演出死警小儿子在回家后发现哥哥和自己老婆搞到了一起,彻底疯狂,拿枪出去准备泄愤。
露丝去找律师,想问他是否可以自己单独去见妹妹还是要律师陪同,单位没有,去他家也不在,他老婆出来跟她争吵,结果上一秒还在义愤填膺的黑女一听到妹妹5岁一下变身白莲花,随后露丝讲出事实,是妹妹开枪杀了警察,自己是想保护她才提她顶了罪。
凯蒂被小儿子绑架,让露丝过来赎罪,嘴炮之下凯蒂被放了,露丝也和前来的凯瑟琳相认,亲情的力量确实伟大,说了一整部电影的凯瑟琳睡不好,有阴影,没有5岁之前的记忆,却能在一眼之间和姐姐相认相拥。
所以最惨的就是小儿子,从小父亲被打死,母亲酗酒家散了,好不容易长大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哥哥撺掇他给爸爸报仇,媳妇还跟他相依为命的哥哥乱搞,还因绑架被抓了。
看完电影也有点好奇就顺手搜了一把。
以下搜索结果不严谨、未考究、仅供参考。
美国青少年法(Juvenile Law)一般都以是否过了18岁生日来界定适用对象,各州法律也有区别,比如有10来个州规定是16或17岁。
有专门的青少年法庭(Juvenile Court)审理。
惩罚措施在违法/犯罪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大概是家庭监禁(电子监禁),训练营之类。
严重的犯罪(谋杀,强奸,持枪伤人等)如果性质恶劣,多次犯罪,可以被当作成年人进行审判。
也就基本上意味着可以按成年人犯罪量刑。
但根据之前判例被最高法院驳回的情况,死刑和终身监禁不得保释两项处罚条款已经失效。
案子在哪个法庭处理,法官/检察官基本上具有决定一切的权利。
也有10个来个州强制在一定情况下必须转移到成年人法庭。
按成年人量刑送监,就有可能是在普通监狱内设置的少年犯区域。
其它少年犯监禁的地方一般叫做 Juvenile Detention Center ,各地都有很多。
通常有单独的房间或者小格子间(Cell)。
有严格的作息。
有保安看守防止相互斗殴身体伤害。
在这里的孩子会被强制要求上学,做家庭作业。
但大部分提供的教育和医疗都不能达到正常的水平( few of these facilities provide either quality education services or mental health care or other services children need to heal. )少管所里出来的孩子很少有能健康成长回归社会的,大概中外都有这个共识,所以这应该就是电影里女主的考虑。
图片来自Juvenile Law Center公益组织,https://jlc.org
《The Unforgivable 》 好久没出现的Sandra Bullock 主演的一个被关20年刑满出狱的颓废女,社会关系完全断裂,被歧视被贴上once a cop killer, always a cop killer 标签。
找工作不易,谈恋爱不易….更主要的是自己亲人不相认,受害人家属不放过等等。
这部发生在西雅图的故事,果然色调阴郁,气氛压抑,而且因为情节不夸张,故事贴近现实生活,才愈发令人深思,对曾犯过错但已服刑赎罪的人,社会应如何包容接纳?
一方面圣母们呼吁给予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受害人家属怎会轻易释怀,普通人并不会故意歧视,但非常警惕与她扯上关联(就像片中律师妻子的反应)Sandra Bullock 演技不错,状态还行,只是更加瘦削,鼻子也更加奇怪,整个人看起来与Michael Jackson很相似 🤭
很多影评人抱怨剧情不合理,可是人家是改编自十年前的获奖英国迷你剧集啊。
好吧,里面的好人(律师、鱼工)可能是太好了点,坏人(警察的儿子)确实是太坏了点;但前者并不影响主线剧情,后者则为了突出典型和增加张力,所以都还可以接受。
本片最大的反转——女主是主动顶罪的——我也觉得逻辑通顺(妹妹五岁这个年龄非常关键),而且这更加深了“请给回头浪子再一次机会”和无私亲情的两大主题。
真要挑毛病,我觉得西雅图中国城及亚裔的形象可以再光辉一些。
要说这洋妞老得真的是太快了。
桑德拉布洛克竟然造成这样了。
再看现在的基努里维斯,还是男的抗老一些。
整个电影其实是翻拍版的剧本。
中规中矩,没啥太多好说的。
电视剧版改成电影版,在电视剧语境下很多人物弧线都是成立的。
但放到电影层面就显得十分冗长,拖沓。
个人觉得,两个小时的电影不短了,缩到90分钟左右才是合适的电影篇幅。
但是要讲一个电视剧的故事,两个小时又太短了。
每个人物还都要电视剧那样饱满。
这个完全不必要在电影层面来做。
全片大明星多,但说实话算不上什么亮点,很多配角谁上都一样。
唯一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桑德拉布洛克一个人的独角戏。
妆画得像吸毒的人一样。
像劳改犯那个意思。
尤其在律师事务所那场戏。
她竭尽所能的穿的体面干净。
但一进门,那种刚出狱的状态都写在枯萎的脸上。
棒极了。
够个及格的话。
真的就是一个人的妆容撑起了整个电影。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