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燃烧了我
Tú me abrasas,焚身以你(港),You Burn Me
导演:马蒂亚斯·皮涅罗
主演:加布里埃拉·赛顿,玛丽亚·维拉,María Inês Gonçalves,奥古斯丁·穆尼奥斯,Ana Cris Barragán,Michelle Yoon,Katarina Burin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24
简介:改编自1947年出版的切萨雷·帕韦塞《与勒科的对话》中的章节《海之泡沫》。古希腊诗人萨福与仙女布里托玛蒂斯在海边相遇,展开了一场关于爱与死亡的对话。据说,萨福因情伤而投海自尽,而布里托玛蒂斯则是在逃避一名男子时从悬崖跌入海中。两人共同探讨围绕她们的故事与形象,试图在片刻之间理解欲望那苦乐参半的本质。详细 >
导演比较可爱,在映后分享剪辑思路铺在一卷又一卷的纸上
把诗句拆解成视觉符号然后重组,镜头和配乐的留白都恰到好处,几个简单音程的合成器配乐重复出现,好像也变成了符号。好有创造性的电影 喜欢。
HKIFF01 影像之书
【3】w/c
展开了一场关于爱与死亡的对话。据说,萨福因情伤而投海自尽,而布里托玛蒂斯则是在逃避一名男子时从悬崖跌入海中。
#ICA 长评-重组的诗句在内心响起。影片改编自Cesare Pavese的诗集《Dialoghi con Leucò》中的一章,讲述了古希腊女诗人Sappho和仙女Britomartis在海边相遇并且产生的一系列对话。开场现代方式达成了两位角色的重塑很有趣,诗把他们交织也是浪漫,碎片化的视觉呈现效果是极其惊人的,35mm胶片与16mm胶片两种不同的胶片质感呈现不同时代,大量空镜把观众带入到那诗句和神话中。最美的是在诗上一笔笔勾勒出的一副美丽诗中场景。电影中大量自然的声音与诗句独白结合。影片像是一部散文诗电影,最厉害的不是先锋性而是以电影呈现出视觉的诗和意。最震撼的一幕是诗集中的句子一遍遍的重复后被符号化刻入观众记忆中后的无声处理,让画面的重组让句子也重组后在观众的内心中响起,炸裂。
7.8 在叙述和剪辑上都有所尝试,很久没有看过这么令人舒服的胶片影像了。
突然好想你,我会在这里,陪伴你直到永久。
可以的 看得出导演很用心
早上出门前还可以看个电影
#HKIFF 比2021年的《Sycorax》进了一大步。仍是引用经典文本(这次是切萨雷·帕韦泽的《与Leuco的对话》以及萨福的诗歌残片),加上影像和声音,探讨一种文字-影像-声音的组合新可能。符号学的角度:文字/图像的能指不断重复:You(一栋闪屏的房子)Burn(按下对讲机按钮的动作)Me(水龙头下的流水),逐渐规训观众进入一种图像语言体系。命运的角度:则是一个自伊甸园始便不断重演的关于欲望、生与死的故事。
HKIFF48-10 诗即电影电影即诗。用音节、词源和蒙太奇做了一场化学实验,声显而像隐。
古希腊诗人萨福与仙女布里托玛蒂斯在海边相遇,展开了一场关于爱与死亡的对话。据说,萨福因情伤而投海自尽,而布里托玛蒂斯则是在逃避一名男子时从悬崖跌入海中。两人共同探讨围绕她们的故事与形象,试图在片刻之间理解欲望那苦乐参半的本质。
【C+】
3.5
–,影像之诗,诗之影像。落点还是简单了些,但我真的好喜欢这个影调,胶片和音乐都很美丽…
在打破能指所指链条之后,再进行新的蒙太奇组装(这个玩法挺有意思的);同时又将记录声音能指的单词的图像带进画面序列当中(主要是本片基于的两本书,尤其是萨福的诗作残稿),并以多种媒材来进行声画方面的组合实验。
像是阅读实验,如果认识那些字母的话可能会多给两星,是一种创新了吧
我的大脑一直试图将文字和画面联系起来,斗争了九十分钟后无果,但觉得是很好的精神马杀鸡。
你燃烧了我!我找谁说理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