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女王
Queen of Earth,当我需要你的时候(台)
导演:亚历克斯·罗斯·派瑞
主演:凯瑟琳·沃特斯顿,伊丽莎白·莫斯,派屈克·福吉特,凯特·林恩·希尔,基思·普尔森,丹尼尔·艾普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简介:故事围绕由伊丽莎白·莫斯(《广告狂人》)和凯瑟琳·沃特斯顿(《性本恶》)饰演的一对闺蜜展开。凯瑟琳(莫斯)接连遭受打击,情感接近崩溃。为了散心,她来到一所与世隔绝的湖边住所,这是她最好的闺蜜弗吉尼亚(沃特斯顿)的房子。然而在这里她也找不到平静。一连串的事件让凯瑟琳与弗吉尼亚的关系出现裂痕,直到无可挽回的地步。by..详细 >
不觉得这是一部惊悚片,对于心理有偏差的可怜人,旁人称其“惊悚”其实是种严格的侮辱。对,曾无数次同样地走过那种无法言喻的恐惧,看到过变异后的绝望是什么颜色。服从于多数人所谓“正常”的准则和惯例那样看似勉强但其实竭尽全力地活着,比死不知要难多少倍。如果抑郁只被定义为一种活着的方式……
上佳的表演和复古诡异的剪辑和音乐。
特效和画面都很好。经历过这种独占的、和爱情无异的友谊。希望纯粹,内藏恐怖。
QUEEN OF 话痨
7.8(2⃣️),疗愈旅程竟是这样崎岖可怖的面貌,由亲密关系诱发与延伸的一种趣味探索。漫不经心的时间推移,仓促又蓄意的面部特写,时而在暗中窥视时而在旁边目睹的视角游移,梦魇般明亮的记忆闪回,阴郁现实与诡异幻象交替,还有阴森惨白的配乐也功不可没。简而言之是我们在观看崩溃的过程,却也不知不觉被拽入其中。这种越陷越深的情绪体验本身携带着令人窒息的重力,却又在柔和又冷峻的色调中失去焦点变得轻盈与模糊起来。视听效果极佳的心理惊悚,Moss的表演真的太绝了/ 派对那一幕疯癫幻想不知道有没有受《灵魂狂欢节》的启发
节奏慢,令人昏昏欲睡。
7/10
200929 【C+】勉强及格,看的我全程窒息外加上差点负面情绪井喷。策略性的将其构建为类似心灵惊悚片的心理逻辑和叙事话语,突显空间囚禁之下意识的流动和敏感脆弱的神经之触动,亦即仰仗于影像系统的完整度和两位演员的表演所提供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将着力点放置于渲染并驱动压抑情绪的翻滚,以此将外部空间与人物前史抹除/不可视化,作为一个神秘的诱因招致当下的混乱,汇集情境中暗涛汹涌/支离破碎的节点,逐渐陷落于人物的心理状态。而在另一方面,相对应的,一切系统围绕于演员对人物神态与语气的拿捏,虽作为影像不可或缺的能量之源,但可能对我而言情绪在过度的释放中不被受控的无限延生,相反的会呈现出因剧作层面的“失控”而导致能量之过剩无法被消化的现象。最终是与之产生隔应的。
导演从悲观主义中提取惊悚元素,讲述两女一男非常时期的共处面临的危险考验,场景设置与交谈结构颇具伯格曼风格,对白作双人独白的处理方式揭露角色自我指代之伤。其时间提示为影片的闪回和省略的支线创造空间,不断打破影片结构以强调角色不稳定状态,自然外景则通过将心理强迫带入自由余地加强张力。
微妙的细节
当代《假面》 调度营造暗流涌动,沉浸式心理惊悚
闺蜜间相互伤害妒忌对方有了男人而忽略自己的心理惊悚片 (?) 不对我口味。
我不知道在拍对话时把景别卡到那么小是不是算一种取巧的方法,反正接连几场戏都这样我很腻,而且毕竟伊丽莎白莫斯也不是像切糕那样的演员,她表演的变化不多,感觉是剧本只是写感觉。拍上几段对话缺靠强配乐来整合素材的方式我也不赞同。
5.5 还是不够紧密,压迫性调度(特别是音乐)和自然景观缝合得有点表面(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是这对闺蜜各自性格的外化?怎么让两者相互调节制造效果?)。不过划独木舟那场戏好牛逼…如何在明媚的自然风光中冷不丁制造惊悚感…
少有的把精神疾病拍的好的作品,闪回和对细节的敏锐捕捉,狠狠地共情了一把抑郁症
Catherine大骂Rich之后站起身的时候,Virginia猛然护住盘子倒吸一口凉气的样子真的笑到我了。前面的手持镜头和moss的表演总让我想到《忧郁症》,想着也许死一个人就会更好看。以及我真的好害怕她把那一盘三四天都没有吃的沙拉掀翻扔墙上。【看完想到了我们班女生这几天撕逼的事情哈哈哈】
飞机上看的。piece of shit. 整个片子就一个调调:做作又装逼。ugh.
非常细腻地给到了女生之间的互动,一个讲,另一个人听——她的表情。隔阂做的很到位。这种做作的表演正是女生友情破裂之后互相刺痛的做作,某正程度上来说,莫斯的做作升华了这部电影
故弄玄虚。
抑郁为什么存在呢?因为世界提供了环境,有人期盼着抑郁之果的成熟,而后一口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