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一一

一一,Yi yi,Yi yi: A One and a Two

主演:吴念真,李凯莉,金燕玲,张洋洋,萧淑慎,尾形一成,陈希圣,林孟瑾,陈以文,柯宇纶,张育邦,柯素云,唐如韫,徐淑媛,曾心怡,陶传正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日本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英语,日语年份:2000

《一一》剧照

一一 剧照 NO.1一一 剧照 NO.2一一 剧照 NO.3一一 剧照 NO.4一一 剧照 NO.5一一 剧照 NO.6一一 剧照 NO.13一一 剧照 NO.14一一 剧照 NO.15一一 剧照 NO.16一一 剧照 NO.17一一 剧照 NO.18一一 剧照 NO.19一一 剧照 NO.20

《一一》剧情介绍

一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NJ(吴念真)是个很有原则的生意人,同妻子敏敏(金燕玲)、女儿婷婷(李凯莉)、儿子洋洋(张杨洋)以及外婆住在台北某所普通公寓里。小舅子的一场麻烦婚礼过后,因为外婆突然中风昏迷,他迎来更加混乱的日子。 敏敏公司、家里两头跑,时常感觉自己要被耗空;婷婷一直为外婆的中风内疚,恋爱谈到中途发现自己不过是替代品;NJ更是麻烦重重,公司面临破产,他又不愿放下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自尊。一家人里,似乎只有洋洋没有烦恼,他平静地用照相机拍着各种人的背面,帮他们长出另一双眼睛,然而,洋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更深的悲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达令我的爱后浪罪魁祸首行尸之惧第四季人生滑起来2东海人鱼传2加里斯·瓦克图青涩吸血鬼的烦恼大典当最后一击灵妖鉴之盘丝小仙美国舞男巨人捕手杰克遥远的婚约盾之勇者成名录第四季女孩终究是女孩探长薇拉第十三季突发事件恶魔阿萨谢尔在召唤你第二季Z野火皇太子秘史奏冥曲海上大教堂大大哒天才J之谜题里的倒计时十日游戏倒影野兽之中花府小姐要出逃一无所有

《一一》长篇影评

 1 ) 记忆最深的是每个人与婆婆的说话

LZ的影评写的好透彻,横向的分析了剧中每个角色的共性。

其中点到的几个细节,我看电影时也留意到了,的确照应的让人非常动容      不知道豆豆们有没有自言自语的经历,看着影片中家庭成员跟婆婆说话时不知从何说起确又千思万绪的那种心情,其实我也会有。

我在偶尔的voice diary时也会常常欲言又止,想保留心底真实的声音,但是又不想错过那种美好或纠结,怕没了记录,日后没有念想或再也记不起...      也许生活本身的确是影片拍的那样枯燥,无味,乏善可陈,周而复始,可是我宁愿去相信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只要善于去捕捉,去调整,像单纯且充满希望的小洋洋一样,日子也会过得小有滋味...      看来我还是更喜欢看happy ending的影片,觉得这部片有点小蓝调,连3个孩子的思想活动都被剧情安排得似乎多了与自身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敏感...      个人意见保留,喜欢这部电影的豆豆们别把我当炮灰哦

 2 ) 三个小时,像过完了一生

电影在一场婚礼下开始,在一场葬礼下结束。

就像片名“一一”(“A One and a Two”)一样,生命周而复始。

影片描画了三代人不同的生活阶段,像文学里的“互文”,相互补充,交织,缓缓淌出了生活的“流”。

剧中主要的人物简家三代:婆婆;简南俊,妻子敏敏;儿子洋洋,女儿婷婷。

影片的开始是敏敏的弟弟“阿弟”的婚礼。

巧妙的是,这场婚礼下,三代人各自的问题都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并且不断发酵。

老年的“暮”与“朝”

婚礼的晚上,婆婆就昏迷了。

婚礼的热闹与新生,老人昏迷的沉默与衰老,这一落差一开始就奠定了生活缓缓更替的基调。

婆婆的昏迷,从电影之始,横贯整个电影,最后电影在婆婆的葬礼上结束。

这似乎也代表了老人们的状态静默不惹人注意。

除此之外,在婆婆葬礼上,洋洋对于新生的表弟的提及,使得整个电影下婆婆的静默,更有孕育新的开始的力量。

中年的“惑”与“不惑”

敏敏婆婆的昏迷是敏敏“中年危机”与“惑”的开始。

医生建议家人每天给婆婆讲话,以便“唤醒”婆婆。

过了几天,敏敏哭着说出“怎么跟妈讲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我一连跟她讲了几天,我每天讲的一模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作什么,晚上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

我受不了了,我怎么只有这么少,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

”真是一下戳中痛点,当我们每天回顾自我时,谁又不是一样呢?

我们只是缺少“回顾”而已。

敏敏因此上山“修行”,寻求宗教的慰藉。

在片尾,敏敏下山后,对“修行”的看法颇值得玩味。

“他们(出家人)就像,我每天跟妈妈讲话一样,只是位置换了一下,每天重复跟我讲一样的东西”。

敏敏仍然认为生活“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更加释然了,没有那么复杂,这就是生活。

没有必要婚礼上,简南俊在电梯口遇见了初恋女友阿瑞。

当初没走在一起,是因为阿瑞希望南俊能够选择电子专业过上高薪有保障的生活。

南俊因这种被迫而离开了心爱的阿瑞。

命运捉弄的是,离开阿瑞的他,却依然过上了阿瑞那种生活。

在敏敏上山的日子里,简南俊有机会再重新选择一遍,他依然没有逾越。

他的话似乎是为敏敏做了注释:“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

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

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

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青少年的“懵懂”与“清醒”

婷婷婷婷的爱情故事跟《饮食男女》里老三的套路一样,只是未修得正果。

当胖子在台北的街头牵起婷婷的手,爸爸简南俊也在东京的街头牵起了阿瑞的手。

这里生活传承的意味似乎更浓了一点,有一种穿越回南俊年轻时候的恍惚。

跟爸爸当初的结局一样,胖子也在房间的宾馆里吓得跑了出去。

对于婷婷,有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生物课上那盆培养的花。

婷婷每天悉心照料,反而开不出花朵来;在荒废了几天照料后,那盆栽竟然长出了花骨朵。

情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就像月光,握得越紧,越是黑暗。

洋洋的性启蒙则更有诗意。

生命的起源在一次科普课上,讲到生命的起源,投影布上是雷鸣电闪,一个站着的女生,身姿阴影绰绰,配上讲课的旁白:在这飞翔的过程里小冰粒在空中留下了正电把自己变成负电的雨滴两种对立而又相吸的能量在小雨滴冲向地面的同时不断累积互相越来越不可抗拒终于在一个闪电的瞬间正电和负电又激烈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雷我们地球一切的生命应该就是闪电创造的科学家们相信四亿年前的一道闪电创造了第一个氨基酸一切生命的最基本单位这就是一切的开始”洋洋的照相机不得不提。

洋洋有一次像爸爸提问:“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

我们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这样不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么?

”这是洋洋学习拍照的原因。

他要拍照,把别人看不到的事情给别人看,所以他拍了很多人的后背。

而电影似乎也是拍导演看到的,我们却看不到的事情,就像这部电影极为精彩的海报:洋洋的后背。

洋洋拍了别人的后背给别人看,可是谁又拍他的后背呢?

导演拍后背给洋洋看婚礼与葬礼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仪式,以此作为始终,的确有不尽的意味。

而几代人的不同的生活阶段更像是一生的浓缩。

就像洋洋在婆婆葬礼上说的,“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小表弟,我觉得我也老了”。

 3 ) 在隔阂当中充满疲惫,慢慢老去

慕名已久的片子,找了也很久,昨天终于如愿以偿。

关于一一的意思,有人说是一一道来的叙事方式,看了豆瓣上的评论,大多是将每个个体抽离出来加以点评的。

然而我想,一一的意思,应该是指那一家子的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底下,彼此经历着自己情感的折磨和内心的困惑,却互相没有交流。

在舒缓的节奏中,表面的生活看似漫不经心,可是内里却有多少的风起云涌,而这些风起云涌都只属于他们自己,哪怕是最亲的亲人,都不能关注,甚至无法理解。

洋洋的受人欺负对他来说一定是一件很困扰的事情,婷婷好几次都用到“又”这个字,足以说明这一点,可是没有人帮他去解决这份困扰;洋洋对于身后那一半世界的好奇也始终都只是他个人的好奇,他对女生第一次萌动的感情也一样只是他自己的--甚至在从游泳池里爬出来以后,浑身湿漉漉的他也一样没有受到家人的关注--即便是看到了大人也只会以为是淋了雨吧!

婷婷所经历的初恋要比洋洋更加惊心动魄,尤其是那个血腥的结尾,向我们昭示着青春的危险!

而这份惊心动魄和她对婆婆的愧疚一样,也依然只是她自己的,他的父母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一无所知得有些理所当然。

最后终于说到简南俊夫妻,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他们是这当中最叫人绝望的。

小舅夹在两个女人之间被折腾来折腾去也还有些人情味道,而这一对在外人看来相敬如宾、不吵不闹的夫妻,他们两人的世界竟然如此地隔阂。

那隔阂不仅在于简南俊向初恋情人表白的那样“除了你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而在于当妻子哭诉生活的无意义的时候,他丝毫不能理解那种感受,他只是给了一个及其表面的答案,终于将她赶到无处可去,无家可归的境地。

而第二次他们的对谈仍旧延续着这一次的轨迹。

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忽视还是一种不经意的行为,那么这样一种哭泣中的倾诉、这样一种最直接的情感需求的表达,却糟到了根本的挫败,在这种挫败当中,甚至丈夫的情感出轨都变得没有了意义。

影片的结尾,当简南俊坐在婷婷身边(而不是走道另一半的妻子身边)的时候,他拉起了婷婷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面,这几乎是整个影片当中最有温情的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让我们想起简南俊在日本时候说的“女儿就像情人”,似乎向我们展示了那么一点沟通的希望。

可是连这一点暗示都是苍白无力的:情人又如何?

简南俊和情人之间不也是互相隔阂的吗?

这甚至是他们分手的直接原因,也是胖子最后杀人的原因。

简南俊对婷婷生活的忽视,正好也为此做了最佳的注释和证明。

整个影片当中,婆婆的存在是一个象征。

在这样一个放眼望去比比皆是的家庭当中,对于身边的人来说每一个人都只是一个没有情感回馈的植物人,他们对他来说也是如此。

他们的存在就像是中文简体的“一”字,单独存在的时候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和另一个“一”一起存在的时候也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两个笔画之间即没有呼应也没有牵连。

这样存在的“二”(a two)和“一”(a one)又有什么区别呢?

父母、夫妻、情人、兄妹无不如是。

就是在这样的隔阂当中,我们的心终于充满疲惫,慢慢老去。

除了这个核心主题的完美表述外,整个片子的一大特色是充满细节--如果你看不到这些前后呼应的细节,一开始一定会觉得它琐碎,没有耐心将它看完(而的确有些人是在男主角踏上日本这段之后才觉得它有意思的),然而我却喜欢它进展中的每一分钟,从开头到结尾。

然后震惊于这部电影所传达的信息量之大、震惊于导演的叙事能力、画面和片断的组接能力--三个小时对一部电影来说的确很长,然而要想在三个小时里面充分地展现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一群人的生活,我想这的确是需要天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德昌是个天才!

《一一》这样的电影,让我接下来看的《千里走单骑》全然失色,或者我就不应该将它们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千》只是对某种情感的表达渲染,而《一一》才是真正对生活的观察和思索!

 4 ) 这是一部任何年龄阶段都值得慢慢回味的电影

《一一》(A One and a Two)是2000年台湾导演杨德昌的执导的一部刻画出家庭亲情及生命意义的电影,由杨德昌亲自编剧,吴念真、金燕玲、李凯莉、张洋洋等人主演。

本片主要讲述了简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轨迹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并于2000年5月14日在法国首映;同年该片入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佳影片,杨德昌凭借该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

因杨德昌对台湾电影的发行生态遭少数人把持的情况深感不满,担心会被草草上档就此被牺牲掉,于是干脆不在台湾上映 。

2009年11月6日为纪念已逝世的杨德昌,该片在台湾正式上映。

法国媒体这样形容:杨德昌把“生命的诗篇”透过电影传颂吟唱。

他在叙述一则简单的家庭故事时,真正触碰到“情感的精髓”,以娴熟技巧交待了少女心事、童年困惑、事业危机、家庭纠纷,以及对宗教的慨叹和对时事的讽刺。

一个婆婆、一个丈夫,一个妻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涉及了人生的各个阶段。

看这部片子不像是在看电影倒像是在过日子,所以才有那句经典的台词: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

三个小时,看懂人生,看不懂继续看吧,这是一部任何年龄阶段都值得慢慢回味的电影。

 5 ) 悼 念 杨 德 昌

今天听说杨德昌病逝了,一时无语。

对于一个优秀的电影导演来说,六十岁还存在着创作很多传世作品的可能性,而杨德昌却在这个时候离开了。

与小津安二郎一样,活了六十岁。

甲子六十年的电影人生,散场于2007年6月30日。

我们要感谢他,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电影,留下了温情诗意的《一一》,留下了青春激扬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留下了冷峻鲜活的《麻将》,也留下了最初那一部血气而自省的《恐怖份子》。

有了杨德昌,台湾的电影史因此有了自己的重量。

而如今,斯人已去,光影犹在。

前路在前,我们将继续着这场电影人生,我们将继续着观看、感动、分享与探索。

我们的收藏里,我们的电脑上,我们的倾听与述说中,还有我们关于电影的记忆深处,将永远有着这样一个名字,他叫做杨德昌。

杨德昌,一个拍电影的台湾人。

他与台湾新电影同路而来,同路而去。

 6 ) 一和一

三个小时看完了《一一》一部有生活味道的电影,豆瓣上关于这部影片的介绍是关于一个中年男人的困惑。

觉得未免有点恶俗。

很喜欢台湾的电影,觉得很有生活的味道,值得去品尝,回味。

《一一》就只一部这样片子,总觉得这部片子没有明显的主角:中年困惑的一家男主人NJ是主角,青春萌动的大女儿婷婷,年幼可爱的小儿子洋洋都是主角还有其他淡淡写过却也重要的人物。

一部片子描绘了一个家庭,关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看似平淡无奇,却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1.片名这部片子中文名叫《一一》英文名翻译为《a one and a two》主流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按照道家的说法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一种是焦雄屏先生说的片名a one and a two则指陈西方爵士乐在JAM SESSION开始前所说的话,象征其形式的自由,即兴。

以上说法听起来的确很有道理,但我觉得似乎这也可以表现一种生活的平淡,生活就是这样的一一。

2.惑人到中年似乎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也就是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之年。

无论是NJ还是他的老婆都会为这而困惑。

生活的乏味,事业的压力,爱情的危机在中年都会爆发出来。

简太太面对昏迷的母亲感受到了自己生活的乏味,我到底为什么而生活?

我的生活有乐趣嘛?

记得《昨天》里贾宏声给自己父亲一巴掌时问的那句话:“你知道你为什么而活嘛!

”人到中年开始思索人生,人生的意义。

想想我们又有多少人明白生活的意义呢?

你还是我?

凑巧的是昨天在车上我问爸爸这个问题,一时他也无法回答,也许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我们为了考上好大学而活,为了去恋爱去结婚去生子而活,我们为了子女而活,我们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活,我们为了别人羡慕的地位名声而活。

我们为自己活过嘛?

影片里出现了这样的场景;NJ回家拿东西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拿什么。

NJ的老同学下楼却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下楼,生活到现在似乎我们也忘记了什么。

人总回去悔恨过去做过的事情,为了那些错过的爱情而懊悔。

就像NJ对老婆说的那样:“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

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

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这又让我想起了昆德拉说过的那句我最喜欢的话:“一切只有一次,一次什么都不是”生活不是电影,没有无休止的REPLAY,这才是生活。

这才是生活独特的东西。

一切只能向前,所有不能重复。

C"est la Vie3.伤年青人的爱情,婷婷、莉莉、胖子。

“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爱情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

青春的伤害,青春的残酷。

婷婷和胖子的爱情交叉在NJ和他的旧情人故事中间,他们一个是洛杉矶的早上八点,一个是台湾的晚上九点。

一对就像另一对的影子。

很喜欢胖子,没有为了性而去爱自己不爱的人。

他爱的是莉莉。

他选择的是悲剧的结尾。

4.纯洋洋可能是影片里所有人多会喜欢角色,因为他是那样的纯,像我们每个人人之初那样的单纯。

孩子总能说出哲人的话,尽管他们不懂得其中的含义。

洋洋说你看见的我看不见,我看见的你看不见。

他想用相机记录下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一张一张的后脑勺的照片是另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

我们的背后有另一个我们并没有发现的世界。

我们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

结尾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洋洋对着外婆的遗像念着自己的日记:“婆婆我好想你。

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我也曾说过这样的话。

但当我听到一个八岁孩子说这样的话时候。

我的心不免还是为之一颤。

真实觉得生命就像这几天看《老子》里说的一样没有长短。

长和短其实是一样的。

或许确然“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生命之初,生命之终都是那样的美好,其实我们没看到其实生命之中也是那样美好。

只是我们没有去体味这生活。

真正的生活需要你去经营,思考。

“觉得这一大堆那有那么复杂。

真的那有那么复杂。

”生活只若人生初见,该是多美好。

 7 ) 没关系,是烂片。

1,又矮又矬混得再不好?

总有一个初恋漂亮如初对你念念不忘死心塌地地求复合。

2,情侣去宾馆开房,男的落荒而逃。

导演潜台词:我曾有过坐怀不乱的经历你们一定要知道。

3,导演:我有好多道理han鸡汤要灌给你们,但是最好是从小孩嘴里讲出来,酱紫你们就会觉得大道无形,然后顿悟一通。

一部矮矬男人的玛丽苏/意淫电影,你们能共鸣,因为你们已被现实击败。

 8 ) 《一一》道来

  只是一百七十三分钟而已,可是在片尾淡淡的曲子和缓缓的字幕慢慢流淌的时候,我却好像什么样的生活,都在这三个小时里过完了。

  这是四年前的电影,非常柔软。

但是如果我那时候便看了,注定是看不懂的。

而现在,我吃惊而悲伤地看到很多自己在里面。

这种感觉,像极了阿弟看到外甥洋洋为他的后脑勺拍的照片一样——“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一、阻滞  简南俊在家中翻了半天,突然问自己:“咦,我回来究竟是要拿什么?

”  他的老同学从电梯上下来,又跟他一起上去,门关上的霎那:“咦,我下来是要干什么?

”  也许是只有在人生被突然事件阻滞的时候,人们才会停下来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衡量自己最初的目标和现在的处境。

  简南俊的阻滞源自生意上的不顺。

传统的他与急速膨胀的商业文化格格不入,一次与初恋情人的重逢又使他经历了艰难的挣扎。

当初因为难以委屈自己的追求去符合爱人的期望,他离开了她,而多年以后他却悲哀地发现,自己现在的生存状况正是当年的初恋情人所希望的。

如果终究是要这样,如果人生可以有第二次,为什么还要分开?

  可是当他对她说“我从没有爱过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已经没有选择的可能。

  简妻的阻滞源自对植物人母亲的倾诉。

她发现,她每天跟母亲讲的都一模一样。

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又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

“我怎么只有这么少。

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

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啊?

”  于是她选择了入山修佛。

可是除了被僧人们要走支票和每天听同样的说教,回到家之后的她发现,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她开始觉得,这一大堆,真的是没有那么复杂。

  没有入山的简也一样明白了。

他告诉她,“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

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

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

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              二、爱情  婷婷的第一次恋爱是悲剧的。

像许多别的失恋一样,第一封情书,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直到第一次分手。

她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世界不像她想象的公平。

  但是背叛她的胖子才是最悲剧的。

就连他说那么美的话,听起来都好像悲剧——  “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  唯一死去的是那个一直说对不起,却与学生有染的英文老师。

他就死在胖子手下。

  阿弟的婚姻则自始至终都在两个女人的打闹中延续。

只是生活在不停挣钱和亏损中的阿弟,竟然会在自己初生孩子犯困的录像前泣不成声。

  父亲和女儿,分别在东京和台北,同时牵起了初恋情人的手。

  日本商人对简南俊的初恋女友说,你是他的Music。

                 三、老去  简南俊不到十岁的小儿子洋洋鲜活了一整部电影。

  他是一个瘦小寡言的小男生,但是充满着生命最本真、最新鲜的活力。

  他的出场同样充满了挫败——总是有女生无缘无故欺负他、教导主任硬要说他的气球是安全套。

但他总是给人以希望,任何给他以打击的,他总是能够予以还击。

他的行动直接、有效、目标明确。

当他开始对一个总是欺负他的高个女生产生好感时,因为她的爱游泳,便开始在洗澡间练习憋气,最后勇敢地跳进我们一度以为已经把他吞没的游泳池。

  但行动是寻找人生意义的办法吗?

人到中年的简南俊的困惑不正是来自于他当初率意的行动吗?

  一刹那,洋洋给我们以希望——他爬出了我们都以为淹没了他的游泳池,湿漉漉地回到家;但是瞬间,他又使我们怀疑——在影片的最后,终于肯对婆婆说话的洋洋,却是在婆婆的灵前叙说:“我好想你。

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  也许生活不断制造的困境,最终会悲哀地消耗这股天然的生命力。

                四、方式  我在厦门生活了五年,这里夹杂的闽南话,人们互动的方式,我是熟悉的。

然而我没有想到过,闽南话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情感。

  另外,此片之中,杨德昌使用的是一种立体的、有好多事情同时发生的叙事架构。

为了做到这样的层次感,他仍旧使用杜笃之录音。

我们可以从声音里听到方向、时间先后、人物远近等等很细微的关系。

虽然我没有可以与之配合的好的设备,但是竟然也能享受一些。

  整个故事是淡淡的阴郁。

杨德昌不无忧伤地告诉我们人们的困惑,关于人生,关于爱情,关于传统,关于道德。

然而事实上镜头背后的他也是困惑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而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得到的真是幸福吗?

我的新鲜公号

 9 ) 总有什么会留下来——一一

这是该打十星的电影。

电影因为拥有这样的作品才不会消亡。

  我基本随着别人看电影,偶尔也会找一些自己想看的电影。

之前比较多的是黑泽明,现在该是杨德昌。

  杨德昌的 一一 是我的看他第二部电影,感觉便如:我找了你这么久,终于还是找到。

  如果说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是喜欢,那么 一一 就是颠倒了。

  我很庆幸在我已经非常衰老的年纪看到这部电影,如若是以前,大概不会觉得有多么好。

  之前的一个父执辈曾经说过最好的书是如何的 :那就是你一看便觉得好,一辈子越来越觉得好。

(当时他举得例子是辛弃疾)  一一 便是这样的电影。

这种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顺。

  我看 戈达尔,特吕弗都昏昏欲睡,看雷奈便会头皮发麻;看侯孝贤 会死去活来,看杨德昌 便如和相爱的女人在一起,时间弹指而瞬。

  看到很多人都提到 一一 是个很悲伤的电影,并不积极。

其实厌世的人往往积极,因为最坏的都已经预料到,最毒最狠的也只是家常小菜,end之后还有end,如长流之水。

  这个电影杨德昌且不必说,吴念真真是好得没有话讲。

好在一个郁郁寡欢,好在一个在那么纷乱的世间始终保存自己的一鳞半爪。

如此有魅力的角色之下,演员本身该是多么的不同凡响。

  全片一直好,但他和日本朋友在酒馆里的一番对白简直好到惨绝人寰:  727  00:51:35,876 --> 00:51:38,105  以前我爸爸每天都在听音乐  728  00:51:38,279 --> 00:51:39,643  我很讨厌他听的音乐  729  00:51:39,715 --> 00:51:40,806  所以?  730  00:51:42,651 --> 00:51:46,609  十五岁,我初恋了  731  00:51:47,055 --> 00:51:50,114  突然之间,所有那些音乐我都听懂了  732  00:51:52,595 --> 00:51:56,860  后来她离开了我,音乐却留了下来  自然这一段还有前言后语,当我看这一段的时候不由暗暗发笑。

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曾经暗恋一个女孩子,她抄了很多琼瑶的小说片段,我借来看后自然要找些话题,结果发现宋词三百都有,结果,暗示变成明示,最后留下来的自然是 宋词三百。

  这里想说的是情怀总会由此及彼,喜欢那种氛围往往会买椟还珠,最终都不知道怎么去衡量怎么才算是明珠千斛,怎样才算是一寸秋波。

  特别是吴念真这样相貌平平,少言寡语的人突然说出如此柔情的一段话,就想起被这样的男人爱过多少会有些难忘。

  电影开始便是一场婚礼,闹得近似粗俗。

高朋满座,爸爸却陪着儿子去吃麦当劳。

大人们的高兴也许只是演戏,小孩子大嚼汉堡薯条真叫人觉得世上毕竟曾经还有快乐。

  于是,父子默契地回到欢宴的现场,电梯开得时候,他看见了她。

  这个时候,想到世间有一种事情便叫做 他看见了她。

三百年冤孽也好,五百年轮回也好,看见了就从此难以忘怀。

  这个时候,老同学出来闹场,开始把电影的气氛冲淡成闹剧,至少是正剧。

  然后自然是各种各样的骗子出场:骗朋友投资,骗合作伙伴坚持,骗老情人结清财产,骗小爱人有多么深爱着对方,骗女儿说她的英语老师只是叔叔,骗上山奉献皆是自愿所以可以接受支票,骗自己没有因为羡慕别人亲吻而忘记倒垃圾而导致外婆中风,用NJ(吴念真)的话讲:如果你(老奶奶)自己决定还愿意醒来吗?

  老奶奶中风后各自倾诉是很高明的一个设定。

记得金蔷薇讲过,如果试着写出一天经过会发觉是如此之难,事实上其实所有素材都是现成的,毫无构思可言。

  但是小舅子发觉自己所谓的情况变好只是一厢情愿,小妹妹发觉自己过不了自己的这关,小弟弟觉得既然无用何必装“羊”,妈妈觉得自己的人生乏善可陈,爸爸呢,爸爸是在所有人都去忙,自己也实在无事可做的时候,不妨便来讲讲。

  人其实也许确定真的没有人倾听的时候才会真正滔滔不绝,说给自己的倒影听,说给自己的寂寞听。

然后,可以在人前哈哈大笑。

  所有的人都有烦恼,吴念真扮演的NJ首当其冲的便是生意上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一个喜欢音乐和日本人。

  我喜欢上这个日本人来自他的一句话:  698  00:48:45,888 --> 00:48:47,616  你跟我一样  699  00:48:48,557 --> 00:48:50,649  我们都不太会说谎  颠来倒去,最后日本人输给了 34E。

但是两个人喝酒,两个人一起谈音乐,爱情,童年的回忆等等。

重要的是,前面那个不喜欢音乐的 她 还是和他在日本又见了一次面。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如果遇见之前的她(他),一定要告诉自己如今不怎么好,是为忠厚。

最近看豆瓣说最流行的签名档:知道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

心里想流行这个东西真是风水轮流,人心依然。

  女的大叫大哭,全然因为男的之前给了一通电话:  772  00:57:23,264 --> 00:57:25,788  十多年前为何突然不告而别  773  00:57:26,669 --> 00:57:28,932  其实当时我有很多原因  774  00:57:30,906 --> 00:57:33,999  不过现在说,也没什么意义  775  00:57:36,246 --> 00:57:39,942  现在知道你生活很好,很幸福  776  00:57:41,119 --> 00:57:44,178  我就很开心了 真的  777  00:57:45,923 --> 00:57:47,480  祝福你了!

  记得看约翰克里斯多夫里有这么个情节,约翰去看之前爱过的女人,她坐在教堂里做祷告,黑纱重衣。

他脑子里却是曾经和他颠倒痴缠的肉体,现在却就在眼前咫尺天涯。

  女的被这样一个电话打过来,自然惊涛骇浪:  1547  01:53:50,135 --> 01:53:53,064  人是不可能让另外一个人  1548  01:53:53,235 --> 01:53:55,204  去教他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子  1549  01:53:55,375 --> 01:53:56,774  那是很悲哀的,你知道吗?

  1550  01:53:57,076 --> 01:53:58,305  但是这个人偏偏又是  1551  01:53:58,506 --> 01:54:01,945  我最爱、最爱的人  1692  02:13:27,963 --> 02:13:29,022  阿瑞  1693  02:13:34,174 --> 02:13:35,973  我从来没爱过另外一个人  两个人的表情,动作,台词都非常细腻,但女性部分还是有些戏的痕迹,吴念真这边则完全是一个深爱着的人,无比苍凉。

  女儿的事情也比较波折。

儿子只拍平常看不见得一面也比较细腻。

然后,婆婆走了。

  电影收煞于大家再次对婆婆说话,这次小儿子洋洋说了很多。

  电影拍到葬礼的时候其实该算是强弩之末,但力量却依旧如新发于硎,这不是游刃有余,而是绰绰有余。

  钢琴响起,字幕推出,我想到的最多的就是:  如果从未知道有杨德昌的存在如何是好,如果从未看过 一一 该如何是好。

 10 ) 《一一》在杨德昌的作品序列里是什么水准和地位?

你如果看着他的影片一路走来,能够拍出《恐怖分子》的杨德昌,已经是把都市生活里的人际关系这条病脉号得一清二楚了,再到盛名之下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大时代之下的每一个卑微的个体漩涡都被他吃干抹净。

照理来说我们会被他这种导演一双冷酷无情的眼睛看得宛如刚刚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夏娃,但是他居然在《一一》里温柔的给你盖上了一片树叶。

这是他一次完美地总结和升华,并且到了再怎么拍你也想不出还要怎样的境地了,还要他怎样?

《一一》短评

我还太小 电影看的太少 世故看的更少 看不懂这电影 感觉内容太多太杂 细腻但太冗长了

4分钟前
  • Motrioma
  • 还行

我们到底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曾无限向往的一切某天会觉得微不足道。曾无法容忍的所有,某天会处之泰然…如果开始厌世,认为每天都没有任何不同,每种生活都毫无意义,甚至面对烦扰的琐事再也没有抗拒的心,那么就真的老了…

6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杨德昌,你是真的把我搞吐了

8分钟前
  • 还行

终于看了,留到今天才看其实非常合理,而且就算今天不看,二十年后再看第一遍的话也合理,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少咸宜」——不在于它略去的部分,而在于它展露的部分。它让我幻想中年,一件我极少可以想象的事,因为往往我看到的中年人绝大多数生活体验(房子、孩子、出轨...)是我觉得我不可能拥有的,但这部电影让我很小心地感受到了一些生活的尖刺和柔软,是需要积年累月才可以与之对话的东西,而我愿将其称之为「中年」。今天这场竟然满场,很多华语世界的观众,频频有笑声,每一次都把我从绵长的沉重里拉出,让我觉得生活的细节和电影 brings people together。

12分钟前
  • 烤芬
  • 力荐

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区别之一,在于现实主义由于界限模糊很容易被人误读,而超现实主义则放大了导演的观点而更加清晰。所以杨德昌不如Terry Gilliam和Emir Kusturica

14分钟前
  • 无心
  • 力荐

第一次看一一的时候大概还是高中还是大学,依旧理所当然的认为我是婷婷。每一次重看好像都在不停的改换自己的认同,而如今的重看愈发觉得开始了解中年人的疲惫与无奈。不过也许什么也都没变,什么也都不会变,就像是平行的台北与东京。只希望心里那个去看后脑勺的小孩还会一直活着。

15分钟前
  • amies
  • 力荐

二倍速分一周看完。从艺术片的角度来讲应该很经典,但我觉得不用特写不用BGM的片子很难抓住观众注意力。主题是琐碎生活中一家人的片段,以婚礼开始,以葬礼结束。突然说一段平时日常中不会讲的鸡汤,也算是有感而发了。最后奶奶过世,女儿梦到奶奶把蝴蝶翅膀给她,说什么世界和想象中不一样……什么重活几次都没必要……我功利的脑袋不懂他们的想法。剧中每个人都不容易,但是成年人也太容易疲惫了吧,父亲也是,母亲也是,能振作一点吗?不要把生活中的残忍原样照搬。其实还不是自己随波逐流。

20分钟前
  • 豆友67715539
  • 很差

暗流涌动的电影,娓娓道来的大师。

25分钟前
  • H.K.X.L
  • 较差

世界不美好,生活太艰辛?那是因为我们过的太认真,活的太用力~

29分钟前
  • 池鱼沐水
  • 还行

这是有多漫长多闷骚的一部电影啊台湾文艺电影都尼玛一个模子出来的尼玛我实在是欣赏不了成天个少年杀人事件少年你妹吖少年杀你妹吖杀能不能来点儿新鲜的还一一,一一你妹啊一一,还整个后脑勺做封面尼玛后脑勺就文艺了就看见事物的背面了?

33分钟前
  • Daisy范黛西
  • 还行

一一给了人很奇妙的观影体验,好像变看电影边做别的也没事,可以一边看一边保持正常生活

38分钟前
  • 圈圈儿
  • 力荐

家庭生活工作略写实,但是这一大家子三角恋也太多了,那两个男的一个矮丑,一个胖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会吸引四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女人多年,男高砍人也很狗血,明明自己都差点劈腿了

43分钟前
  • KA
  • 还行

我让你们看,你们看不到的那一面

48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看不出哪里好了,难道这么稀疏平常平淡如水的生活能算得上苦闷,那我们眼前的生活,摔到老太太都没人扶,小女孩被车轧都没人管的生活环境,每天上学的考证的苦逼上班的倾家荡产买房的屁民的生活得用神魔词来形容呢,真实生活的口味比电影要重得多,我再也不看文艺片了

52分钟前
  • 小张师傅
  • 还行

3小时太长了,看过好几次看不进去。一个家庭,昏迷的奶奶,姐姐一家四口和刚刚结婚的阿弟。看得我有点一地鸡毛。NJ的部分还挺喜欢的,无论和日本大田的交往,还是跟前女友的重聚,就是我喜欢的善良的老实人。洋洋也很可爱,小小年纪人小鬼大,按他的表现我看以后不是出家当和尚就要成为哲学家了。受阿弟肥头大耳的影响,对这条故事线完全没有好感。大女儿的邻居胖子老师老妈的纠缠不清的感情线也太乱来。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53分钟前
  • 林小朵i
  • 还行

生活,生活,生来痛苦,何以为活,我们穷其一生追求快乐,到最后感悟一切时早已回不去,碎片化的处理,填补日子中的空白,或许这是杨德昌写给自己过去的情书,婚礼开始葬礼结束,你这一辈子说简单也不简单,就看现在的你我是怎么想的,活在当下做好自己,别被双眼欺骗了自己!

56分钟前
  • 尚在影
  • 力荐

承认它的细腻克制,然而真的无法被它打动。一个家庭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危机,窥见着或真实或虚幻的种种无意义,杨德昌的架构极其宏大又精巧,试图冷静解剖生活的谜面。然而,生活本已是最复杂深沉的东西,任何试图凌驾其上去概括它的举动都必然从某个侧面流露出轻狂和幼稚。有佳句,无佳章。

59分钟前
  • 未亚
  • 还行

再有没有一次机会,也不过是走一遍相同的路,生活之外还是生活。

1小时前
  • ᥫ᭡້໌
  • 还行

作为一个女生真的不喜欢这种电影,这个电影里面女生被出轨还要继续过下去,被当成备胎被渣还要当善人,女生只能用身体留住男的,果然是男的拍得

1小时前
  • Blank
  • 较差

也许这是一部很有内涵的电影,但是真的不能阻止他是一个无聊的电影,而且三个小时。。。原来豆瓣250也有让我看不下去的时候

1小时前
  • 搜不到该用户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