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映的票,没抢到。
但是发现女主很红,抱歉我怎么没看过《奋斗》。
因为小北把这片子批得一塌糊涂,再加上这电影院场次排得太少,我也就懒得花钱了。
一直等着网上,今天上午升级了迅雷,顺便就把看看给装了,貌似可以直接打开种子观看,神奇。
然后下午发现能BT了,便尝试了下,竟然好用。
看来以后,都不用下载了,呵呵。
两本小说都看过了,电影主要是根据第一部改编的。
只保留了几个小说的经典情节,相反倒是加了不少软广。
所以“最高境界”没有了,“猪头”跟“丫头”的称号也只是一笔带过,哎。
听说动画是韩国做的,我觉得意义不大。
本我、真我、超我,也搞得像真的一样。
其实是多余,根本没必要。
惟一能表扬的就是结尾,也许没有结尾就是最好的结尾。
9.11.21晚写于外公家
这两年以宅男为话题的影视作品真是越来越多了,这风潮似乎就是起步于日本的《电车男》。
为什么宅女似乎要比宅男少得多呢?
因为男人吃饭可以叫外卖,一件衣服可以穿半年,打电脑游戏也只需要一个人;而女人即便宅,也要去菜场买菜,去商场买衣服,打个麻将还得到处去拉人凑对子呢。
宅男的群体化,是有种种内在原因的。
而关于宅男电影,最妙的质疑就是,它怎么可能吸引到宅男呢?
宅男怎么可能为了一部这样的电影跑到电影院端坐?
而除了宅男,这种电影还可以吸引谁?
因为宅男都宅在家里,于是看《恋爱前规则》成为了我最孤独的观影体验。
整个影厅,包括我只有两个人。
电影快结束时,我往后瞄了一眼,发现另一位观众睡得正香呢。
我强打精神看完全片,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表现的就是宅男的白日梦,制片方就是想吹出一朵虚幻缥缈的肥皂泡,企图吹得宅男们心花怒放,没想到宅男们根本不会吃这套。
一开头,木讷的男主角收留酒醉的陌生女主角回家过夜,就立刻让我想起无数的肥皂剧,俗套也便接踵而至,每一幕都似曾相识。
到第十分钟我才发现,原来它干脆就是改编作品。
我看过话剧《与空姐同居的日子》,而该话剧也是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
小说之所以火爆,当然是因为宅男们从中得到了美妙的体验,以网络为载体也刚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
而当载体从网络转移到室外的剧场和电影院,同一内容的作品所处的景况当然也就天壤之别了。
现在请容我简单介绍一下作品内容。
不论是《与空姐同居的日子》,还是《恋爱前规则》,讲的都是一个木讷、慵懒、低情商的宅男,偶遇一位漂亮、活泼、还特主动的女孩,这女孩还是位空姐!
这位空姐一打认识男主角,就百般缠赖,不依不饶,不离不弃,反客为主,主动跟男主角“共同居住”。
整部作品的情节构架单薄至极,也就是主动的漂亮女生和被动的宅男在一个屋里的吵吵闹闹缠缠打打分分合合。
最后,当然是他们要恋爱。
想想吧,作为一个宅男,这样的故事元素是不是满足了他们所有的幻想?
他们宅,所以他们没法认识漂亮女生,网上可能有几个女网友,可大多面都没见过,所以他们幻想美女;他们宅,所以他们见识不多,脑子里存着的都是网上的二手见闻,所以他们幻想满世界飞的空姐;他们宅,出了门甚至都不晓得怎么生活,恋爱虽美好,也是个挺麻烦的事,所以他们不但幻想美丽空姐,还幻想她会送上门来,甚至莫名其妙就吵着闹着和他住在一起。
也就是说,他什么都没做,幸福生活就会“啪嗒”一下掉下来。
梦中人的共同点,就是并不认为他在做梦;正如酒醉之人不会承认自己喝高。
所以剧中男主角面对这一系列状况,还要表现出满腹委屈,脸上写着的是“小姐,你侵犯了我的私人空间。
”当然,不管他的脸多臭,空姐是不会离开他的,就好像这一切都是多么理所应当。
宅男们在电脑上看完这部网络小说或是下载的电影,纷纷作满足状,然后继续宅,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梦幻的肥皂泡并不会裂开,因为生活仍在沿着旧轨道行进,小小的房间里一切都安逸温暖。
而我只是遗憾地觉得,这样的电影的出现,真是一个杯具。
曾经青春无敌的陈柏霖,要在里面装傻扮憨;那个清新自然的米莱,要在里面矫揉做作。
可这是怎样的一部电影啊,从头至尾镜头就只是猫在一间屋子里,连一个远景镜头都没有,简直就是话剧的跟拍纪录片。
而演员的话剧式表演,拿到大银幕上就会显得夸张无比。
去电影院看这个,真不如在家看亲切实感的马大姐。
我不想说这部电影有多烂,但是有时候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我是一个标准的80后,所也看下时髦看下号称80后最爱的王珞丹的电影。
可惜的我对喜欢她的80后同胞感到深深的鄙视,我们80后就这点品味,我先不说这人样貌问题,我觉得讨论这样的问题太俗了。
说说这个电影,我是看过这部小说的,快餐文化,没觉得多好。
不知道那个导演赶时髦把她改编成电影,还找来了 我颇喜欢的陈柏霖,此君的《蓝色大门》是难得的佳作,不过看过这不电影对他条剧本的品位有所怀疑。
电影的场景就是在一个宅男的窝里,剧情也是照搬小说的,但是关键是这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是一场电影,而是一场闹剧,陈柏霖演的陆飞职业变了好像变成了动漫设计师,而且极其智障,我都是跳着看的,王珞丹演的一般,不过比以前演电视剧差多了,我拜托两位以后不要再接这么烂的片子了,还有结局我都没看出来是怎么回事就结束了,难道还要拍续集?
真让人郁闷。
评分:三星以上,四星不足,加点情怀打四星。
在疫情枯燥的生活下,想起来很多年前的一部电影,大概叫《和空姐同居的日子》,但是在豆瓣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这部电影,后来百度了一下,发现是叫《恋爱前规则》。
这部电影09年上映,在11年之后再看,有两点感受最深。
第一点是觉得这部电影里的王珞丹为什么这么丑(然而我记得09年看的时候并不觉得她在这部电影里丑),当年的我看当年的王珞丹不觉得丑,现在的我看现在的王珞丹依然不觉得丑,但是现在的我看11年前的王珞丹会觉得丑,应该说我是喜欢看王珞丹出演的电影的。
所以这个事情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第二点是时间,原来这部电影已经过去11年了。
有一句话大概是“你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成就未来的你”,同样我们看的每一部电影也在塑造着我们自己。
十余年间,转瞬即逝,现在的你是否成为当年你想成为的人,现在的你是否还和当初的爱人在一起。
就像《恋爱前规则》里的结局那样,究竟要不要让冉静去留学,去留学之后还会在一起嘛?!
答案大概率是不会的。
很多影评会说这部电影脱离实际,胡编乱造。
你们说的是对的,因为本来就是虚构的。
但是也不对。
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改编自当年很红的网络小说《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如果没有看过那部小说,直接来看这部电影可能确实会觉得缺点意思吧。
同时这部电影和小说的内容又不尽相同。
当年网络小说还属于新鲜事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只能这么说了。
这部电影从另外两个角度来看,也挺有意思。
第一个角度是,它是几乎只在一个房间内完成的电影。
我看过的几乎只在一个房间内完成的电影大概有三部,分别是2009年的《恋爱前规则》,2009年的《风声》和2013年的《恐怖直播》。
《风声》和《恐怖直播》的评分都很高,也可以说评分实至名归,《恋爱前规则》在这两部电影面前显得不仅演技弱鸡,同时剧情也没有那么深刻,就是一个哈哈哈电影。
但作为一类电影去看,也有点意思。
第二个角度是,《恋爱前规则》(2009)的主角陈柏霖和王珞丹在5年之后再度合作,拍摄了《后会无期》(2014),通过5年的时间,再来看两个演员的演技,挺有意思。
而且时隔6年,2020年再看《后会无期》里的王珞丹,依然觉得挺美。
最后,是一个彩蛋。
就是《恋爱前规则》里竟然有赵东来。
东来局长在这部电影里化身一名广告经理。
十余年间,终于从一名广告经理一路打拼成为一名局长,向东来局长致敬。
很感人
为了《蓝色大门》中的记忆而看,为了与哥哥长得过于相似的他而看,但真正看了这部片子看到了发福的柏霖,加上最近翻滚的毕业潮,只能感慨岁月催人老了。
但某个角度某些片段的柏霖,依旧那么小白脸的帅气。
电影十分垃圾,模模说原著很好看,电影删掉了很多情节,这样也不能原谅影片的前言不搭后语、情节简陋、人物单薄。
王珞丹小同学,说实话,也不是我心目中能与柏霖搭档的半淑不淑女的冉静,而这个搭档也不再是《蓝色大门》中干净而《女人不坏》中奇怪的桂纶镁了。
陈同学,片子不够抬你,你也要努力演出自己的片子。
我实在不想说这么一段俊男美女的视频叫做电影。
几乎没有什么情节,没有什么所谓的高潮迭起,没有什么剧情冲突。
没有过程,没有结局。
就是一三无产品。
在电影频道无意中瞄了几眼,觉得不错。
毕竟,爱情轻喜剧对我最有吸引力了。
于是乎决定,去迅雷上完整滴看一遍,结果却直后悔。
根本比不上上次电影频道放的窈窕绅士,更不用说去比非常完美了。
没有什么剧情的“同居”生活,太空了吧。
那结尾还搞一个傻瓜动画,难道是学非常完美么??
可是,非常完美穿插的多么赞,多么浪漫啊。
可是这部里面,额,我没有想法了。
因为………………这东西居然是结尾!!!
无语…………无语…………
诚实地讲,这部影片非常具有自我认识与自我反省的精神,在开场玩了一把电影圈中时髦的人格分裂之后,就彻底赤裸裸地直面观众,并郑重宣布影片的中心思想:“脱离实际,胡编乱造”。
这八个字并我特意栽赃嫁祸,不分青红皂白给影片贴上莫须有式的标签,而是导演通过陆飞的台北主管之口说出,如果观众没有注意这点,那就非常可惜,丝毫不了解得良苦用心,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被人理解。
影片的宣传对我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不但有“ 空姐”这类强烈刺激名词,还配有“同居”如此出类拔萃的动词,两者黄金搭档式的超级组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足以使人想入非非,引得无数男性影迷欣然向往,慷慨解囊。
尽管很多朋友有被这种虚假广告欺骗的惨痛经历,但还是不见美女不死心,不见露点不甘心,但在我国如此优越的电影审查制度之下,怎能让这样的三俗势力得逞。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人民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在不管是视频网站,还是新闻报道,标题党大行其道,“擦边球”亦成主流。
前不久,看到一个简历秘籍的帖子,说有个MM在投简历时写道“空姐求职”,结果一下子从门前冷落鞍马稀到应接不暇,在如此流氓云集的时代,美女的包装就显得尤为重要。
话又说回电影,片中女主角的饰演者王洛丹得闪光度还比不上讲山寨韩语的闺蜜,不知道是化妆师的原因,还是精神状态问题,王洛丹给人的感觉,像是素颜出镜,总是无精打采。
相比之下,其闺蜜的表演则是大放光彩。
尤其是装按摩小姐调戏陆飞那场戏,很好实现了观众与导演心照不宣的观影体验的约定。
而男主角,我就没有发言权了,长这么大都没遇见过像陆飞这种无恋爱主义者,看来这部影片可以适当拍个续集前传,讲讲这个千古奇男子的前世今生,告诉大家不近女色有优JB功是如何练成的。
影片以乱开始,也只能以乱草草收尾,最后那段木偶人MV看得我不知是前卫的浪漫还是导演的平庸,而且MV的简笔画水平极刺,简约中又不见诚意,简单中又不见意境。
而且影院的放映员不知是否渎职,电影最后在黑屏定格中戛然而止。
这种事故在此电影院已经是梅开二度,但碍于时光网的赠票,也就不提这家影院的名字了,一点点模糊对大家都好。
不过,还是得推荐一下,影片很值得热恋中的青年男女观看,对于结了婚,被房贷压得透不过气的夫妇实在是过于奢侈。
小说也YY,至少语言连贯。
电影的台词是要多烂有多烂,豪不连贯。
配乐,有很多处是空白,且不连贯。
两者合璧,烂到无敌。
原著YY,至少也算比较纯的。
改编+个摄像头偷拍事件,还来个打闹收场,既拉下主调档次又不负责任。
外加,表演不自然。
台词,配乐,表演,故事逻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给一星 表示 道具是个人才 能找到个别致的钟。
《恋爱前规则》不是一场轰轰烈烈、情节跌宕起伏的爱情电影,是个格局不大但很精致的浪漫喜剧,90分钟里你可能会笑20次。
如果你还在等待浪漫爱情的到来,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它会告诉你一个有关爱情的奇迹;如果你正在经历爱情,也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它会告诉你最现实、最平淡的爱情生活,也可以触发感动和温馨,偶尔小小的火花,却能让人回味很久很久。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