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格局小了剧本太常见了反转没有了开始就知道肯定被骗了后来也知道肯定知道男的是一伙的结尾也知道肯定留一手。
从起因到结果平平无奇好在完成度可以,不水。
但是对不起挂了电锯惊魂的名,扣1星。
还有不满意的点,人头和腿的道具太假了,很多部恐怖片做的都比这个好。
可见技术在,不是做不好是没敢做好。
又想血腥,又不想那么血腥。
有点出戏。
不知不觉电锯惊魂系列20年了,拍到了第10部,这一部没有设置任何悬念,以前一直身处幕后直到电影尾声阶段才露面的约翰克莱默从一开始就上场,求生的欲望让智商如此之高的SAW都能上当受骗,可见现实中的医疗诈骗真的是防不胜防,而一帮骗子骗到了竖锯身上,那他们的结果必然可以预见。
当然了这一部相比于其他前作来说,更像是竖锯的复仇之作,毕竟拯救灵魂这么崇高的职业追求,在这一部里面没有太多体现,而从血浆挥洒度来说,这一部依旧秉承了前作的水准,钢丝锯和挖脑髓的前段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忍不住捂住了心脏,而最后的反转虽然也很精彩,但是相比于第一部仍然欠缺火候,电影的高度也没有进一步的拔升,属于差强人意,也许是我们对待竖锯的要求太高了吧。
这样的结尾注定续作XI仍旧会继续下去,期待ing……
开局亚裔小哥小偷小摸,偷绝症病人的戒指和金表,暗示亚裔人品不行。
紧接着竖锯听信黑人病友的忽悠,落入了电诈陷阱,暗示黑人人品不行。
再然后是竖锯遭遇墨西哥团伙诈骗,暗示墨西哥人人品不行...,更骚的是竖锯一下飞机,直接两个满屏大写的“墨西哥”,(一次是路牌,一次是出租车招牌),暗示墨西哥这个国家就不行,骗子多。
反观白人女反派,其他有色族裔诈骗之外个人生活依旧屌丝,白人女则是实打实地有钱,住高级套房,西装革履,其他有色族裔都是底层人,没知识,没能力,玩个游戏还得靠白人女指导,而白人女有文化(懂医疗知识),有谈吐(擅长用言语操纵他人),有(有色族裔)舔狗(舔狗救了自己的命),后期还上演一出反杀戏码,给足高光。
总之就是比有色族裔高出无数倍,有色族裔即使是诈骗也只能是低端打杂,白人就算是做坏事也是老板,有色族裔骗人又蠢又坏,偷人财物受人鄙视,白人骗人有智商,有手段,驭人有术,让人敬畏,真的让人很不舒服。
尤其是这种暗戳戳的手法,真的不能忍。
有的电影还在揭秘诈骗,有的电影已经开始对诈骗处刑了。
老头的钱都敢骗,还是人家治病救命的老本钱,这把电锯惊魂10的剧情真他吗正能量爆棚了。
老头对抗墨西哥诈骗团伙。
家人们谁懂啊,老头这么一位高智商犯罪大师,还能被诈骗给摆一道。
看来再强大的高手,也有暴露弱点的时候。
看过电锯惊魂系列的都知道老头是癌症晚期了,讲真,得了绝症的人不好惹,尤其是理工科癌症患者。
你看看隔壁绝命毒师的老白,为了生存,硬生生干翻了一个贩毒界的教父,真他吗学好数理化,杀人放火都不怕。
咱们这位竖锯老头也是理工科天才选手了,拥有丰富的机械制造经验,还有各种暗室迷宫设计技巧,老头要是来咱中国搞密室逃亡啥的,早就发家致富上市圈钱了,挪天下资本为己所用,还愁找不到一个牛逼的医生吗?
上天给老头的智商点满,那肯定在血条生命值上动点手脚。
而且,在老头的生活路上,老头几乎是拿到了绝望生活本。
工作被人恶意挤兑了,老婆流产胎儿死了,老婆自杀了,自己还癌症晚期了,关键医生也告诉他没得救了。
可以说,生活中所有的惨buff都给他拉满了。
所以说,生活能给他吃的苦,他都吃了,生活能给他受的罪,他都受了,被地狱毒火反复炙烤还没死的男人,一下子就觉醒了,劳资要做审判者,给所有曾经坑过我的人来一场修罗试炼。
基本上,那些坑过老头的人,个个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且场面一度暴力美学,堪称下饭必备。
印象里比较深刻的血浆喷洒而且让人直呼痛快的电影,电锯惊魂系列算是一个,还有就是昆汀的全家桶了。
杀死比尔的东西方融合艺术,有种在看R级武侠片的快感,还有被解救的姜戈,八恶人等等,西部牛仔配合各种精彩爆头画面,这不比国内那些狗屁枪战片燃多了。
咱们回到电锯惊魂10的主线上来,这片子只能给4星,实在是老头这种高智商还能中了诈骗捞女的诡计,不得不说,千防万防,捞的最难防啊。
关键这捞女也飘了,你平时捞老实人也就算了,可能人家忍忍就过去了,但这次你搞错人了,犯罪大师你也敢捞,而且捞完了屁股都不擦直接给老头画了饼就跑了。
这下子可把老头给逼急了。
那可是人对于生存希望的执念啊,骗我的钱我老头指不定还能原谅你,就当交了个智商税。
你这是在把我仅仅剩余的希望之火都给浇熄了,不可原谅,所有参与者,统统都得加入我的修罗场才行。
其实这次的剧情虽然设置了几波反转,但电锯惊魂系列看多了,大概也能猜到跟老头秀智商的人,还没出生呢。
你以为老头在第三层,其实人家在大气层。
结局肯定是意料之中的,但是看电锯惊魂,谁踏马只单单为了结局那点啊,过程才是这片子的精髓好不好。
而且,这部三观还是蛮正的啊,再次提到了希望这个词,破坏别人希望的人,真的是论罪当诛啊。
因为希望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事,人只要怀着希望,未来总是会有无限可能。
不信,你们去问问肖申克监狱那位大律师。
虽然近年整个世界电影市场已经都在摆烂,抄袭,营销吹上天,但好的作品,但总有一些电影,会在矮子堆里鹤立鸡群,让你眼前一亮。
你确定不安排一下吗?
有三种恐怖片。
一种没有续集和前传。
第二种续集越拍越水,甚至沦落到录像带市场直到榨干剩余价值。
还有《电锯惊魂》这种,续集一度狗尾到让我这老粉气出眼泪,却又在拍到第十部之际谷底雄起。
《电锯惊魂10》尽管达不到最初的惊艳,起码也拉高了系列的平均水平。
考虑到这个系列顶着恐怖血浆的皮相,骨子里其实是悬疑片,咸鱼翻身就更为可贵。
老话说得好,电锯惊魂不能失去反转,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之所以每部的风评起起伏伏,成也反转,败也反转。
纵观整个系列,基本上转得好的,就拿高分,转得糊弄,就遭恶评。
第九部跌落谷底,就是无视逻辑强行搞意外,脑袋一拍就是个烂反转,比驱魔人小女孩转头还猝不及防。
同样反转,《电锯惊魂10》正好给它上一课。
说起来,这也让整个系列口碑走向像极了一个反转片,在不抱期待时突然给个大甜头。
照例提个醒,还没观影的请斟酌要不要往下读。
看过第六部我们知道,竖锯老头病危之际,考虑过一个被主流排斥的偏方治疗。
这一部就详细讲了他接触和接受治疗的过程。
结果是医生找到了,钱也交了,手术也做了,却发现被摆了一道。
肿瘤还原封不动在脑袋里,医护人员卷款跑路,太不讲医德了。
于是老头异国他乡干起本行,把无良团队全绑过来play a game吧。
游戏中途,骗子女头目逮到机会打了个电话,让男头目找上门来。
男头目当初扮演的是另一个受骗者,所以没有受到怀疑,还作为特邀嘉宾观看惩戒,成功偷袭了70岁老同志。
雌雄大骗一边把老头绑上机关,一边去楼上取钱,得意之际被锁进了毒气室。
广播传来老头销魂的声线:我早就看穿了一切,就为了让你俩就玩相爱相杀的游戏。
闪电五连鞭,原来早就预备好一鞭打一个了。
整个反转布局大致是上面这样,回顾起来也许不算多牛,但它用了不少影像手法来误导注意,延迟揭晓。
如果你是电锯粉,试着忘掉对它的了解,把自己当一个看普通爆米花电影的观众。
当男头目突然反水制服老头,这里你会觉得,哪有这么容易,多半是计划的一环吧。
接着门徒挨揍,老头承认大意了没有闪,以手扶额连连摇头,你开始相信是老头失策,但怀疑心还保持警惕。
等他跟无辜小孩一起被绑上机关,刑罚开动,画面惨不忍睹,两人命在旦夕。
这时你多少会有动摇,但还是相信主角不会失败,坏人不能得逞。
等到男女头目被大门一锁,游戏规则一变,你一拍大腿:我就说吧!
在整个过程里,电影努力把你的注意力牵制在左右摇摆里。
所以关门锁人那一环并不算什么反转,只是满足了你对商业电影邪不胜正的正常期待。
而之后交代的片段——老头早已查到男头目身份,布置引蛇出洞,偷换子弹,机关上有手脚等等——才构成真正的反转。
对多数心理防线不严密的观众而言,这个反转的力度和精密度,已经够引发心理快感。
因为只要上述闪回里有一个没料到,就能体验到智力被愚弄的爽。
毕竟看高智商悬疑,就是为了看一些合乎认知又超出思考范畴的东西。
回顾每一部《电锯惊魂》,甚至大多数悬疑片,只要有反转,基本都摆脱不了上述模板。
布置两层叙事,一层是“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双方谁会胜利”这样粗线条的判断。
另一层是“他怎么做到的”、“她什么时候知道的”、“他到底怎么想的”这样入微的细节描画。
目的是让观众在第一层较劲,猜对猜错都不要紧,主要是暗度陈仓把意外放在第二层。
一层大张旗鼓占据你的情绪,另一层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就像魔术表演里,魔术师会用华丽而无效的大动作,来掩盖不起眼却关键的小动作。
有野心的悬疑电影会用到三层叙事,以及在每层用更加微妙的方式误导你。
比如比利·怀尔德的《控方证人》,案情破晓和动机揭示这两个通常在情绪上顺承递进的步骤,带来了两波完全不同的情绪冲击。
或是诺兰的《致命魔术》,不但两次魔术揭秘都是反转,而且打乱时间线制造了更加浓稠的迷雾。
也有功力不到家玩砸的,比如韩国翻拍《看不见的客人》在原版后面硬加了一段,效果不但蛇足还给蛇穿上了洞洞鞋。
而《电锯惊魂10》把反转模板用得工整严谨,堪比状元八股文,保险不出错的同时当然也跟出彩有不小的距离。
因此它虽然进不了系列第一梯队,但本身可以当成一把标尺,用来衡量其他悬疑电影。
反转能做得比它更精密周全的,多半是优质佳片。
而活儿干得比它还糙得多的,水平肯定就不咋的了。
你甚至可以把它定为1个标准单位,比如在我看来电锯1能有2.5个单位,而电锯9只有0.4个单位。
既然0.4能跳回到1,那当然是希望《电锯惊魂》继续多拍猛拍。
最好是今后都以1为基础,继续往高了蹦吧。
有时候,认命才能过得更好。
在特定的环境和适当的刺激下,基因可以像开关一样被激活或关闭。
“我得了甲状腺癌,晚期。
”“我得了脑癌。
”“你赢了。
”我帮助人们克服内心的障碍,做出积极的改变。
我的太阳西沉是为了再度升起。
看来你的英语水平跟我的西班牙语水平差不多。
你们向垂死之人做出了承诺,承诺救他们的命,结果却利用了他们唯一拥有的东西——希望。
这不是惩罚,这是救赎。
所有人都应该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只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就等于找到了灵魂。
大脑的适应力极强,有些人被切掉了半个大脑也能重新适应。
他们用虚假的希望杀人。
人为了活命,什么话都能说出来。
任何有意义的事物都不容易。
从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想揍你了!
《电锯惊魂10》全程无尿点,但情节上有一个瑕疵,让我觉得不痛快。
这个瑕疵是:片中最坏的那个女人,最后居然赢了游戏而存活下来。
这使得影片的爽感减少一半,竖锯的神性也减少一半。
说实话,这一集的剧情,我本来是很喜欢的。
竖锯去墨西哥找偏方治疗癌症,结果被骗,于是他展开复仇,把骗子一个个抓起来玩极刑游戏,锯大腿、挖脑子、砸手脚。
我非常喜欢这个复仇故事,它是那么简洁有力,有点像《我唾弃你的坟墓》,前面受害,后面复仇,一个字,爽!
还有一种希腊神话的感觉,人冒犯了神,于是神降临惩罚于人身,且绝无逃避的可能。
例如盗火者普罗米修斯,被神绑在山上,被大鸟啄食身体。
这种绝对的威严,对冒犯者绝对的残酷,是神性的一种,也是竖锯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
但影片结尾,最坏的人因为在游戏中胜出,反而能够存活下来,而相对善良的人,却早早惨死。
看到这里,你会觉得竖锯作为一个“神”,它的判罚是不公平的,甚至是莫名其妙的。
竖锯的神性因此被消解,魅力也打了折。
当然,电影有自己的解释,竖锯并不是真的想杀死他们,只是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学会珍惜生命,如果他们在游戏中胜出,那就是可以活下来,这就是竖锯的原则。
那么,我只能说,我更偏爱那种古典的、毫无怜悯的神,一旦越界就再无挽回余地的神罚,就像《我唾弃你的坟墓》那样。
为什么竖锯是一个会原谅别人的神呢?
我想,还是因为美国文化的底色,是基督教,一个主张原谅的宗教,任何罪人只要开始相信上帝,上帝就会原谅他,给他生存的机会,以及死后上天堂的机会。
这可能就是美国会废除死刑的原因。
《SAW》系列17部就已经是完整的故事结束了,电锯第8部以《Jigsaw》为新名称作尝试,质量完全比不上,这时就已经应该收手,别再玷污《SAW》名声了……
(电锯7之后的《Jigsaw》有多烂,之前写过:终于迎来狗尾续貂的一部 )这部打着《SAW》名号的电影出现,我还上网搜了下信息——
居然能成为《电锯惊魂》系列口碑最好的一部??
于是我以为,又有能看的电锯惊魂了结果,这部居然能比《Jigsaw》还难看!!!
真是求求制作方,请不回温子仁和以前的那些编剧参与就求你别拍了……《SAW》系列17部奠定的基调,有悬疑,有肉痛,有一关接着一关的艰难选择和新奇机关,有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反转,有承受生命之重的反思。
(第2部和保险公司那部让我特别印象深刻)对被抓的人会说清楚他犯了什么罪,然后有与他的“罪”相对应的“自我救赎”方式,而不是肤浅的让你流血掉腿就能离开。
有的人救赎过程甚至贯穿始终(例如,有一部的主题是让男主角亲自选择原谅别人,“原谅”这个主题贯穿了最后的结果以及情节反转)。
《SAW》系列好看的地方,就是悬疑+机关+情节反转。
到这部《电锯惊魂10》,很厉害,电锯系列的优点一个都没有。
前半小时,节奏缓慢讲述一个拙劣的医疗骗局,我相信没有一个观众会看不出是一场骗局……这骗局还拙劣到,连开刀划一下再缝上都不做,开颅手术连头发都不剃……厉害厉害……骗完人撤场的时候还不清理证据,那个开颅影片就放在那里等人播放……游戏者犯的罪,在正统《SAW》系列往往是一笔带过就直接进入游戏环节,甚至犯了什么罪还是一个悬疑的点。
《电锯惊魂10》则是用一个满满槽点的骗局来注水,压缩影片中的游戏过程。
游戏情节本身就很单薄,过程更加是拖泥带水,一个接一个玩游戏,上一个玩完了,John还要慢吞吞出来布置下一个人的机关……一个人玩游戏,其他人在做观众,在给人加油……天啊,《SAW》17有哪一部的游戏过程是这么拖泥带水?
而且John居然全程露脸?
……《电锯惊魂10》不但是0悬疑,机关也非常没诚意。
机关部分,全片唯一水平在线的机关是医院清洁工小偷的那个,符合通过受苦来改过,机关让他断手指也符合他犯下的罪。
但这机关在影片里只存在于幻想,没实施。
其他机关就真的好无语。
她骗人,为什么要锯腿?
要是切舌头还有逻辑。
锯腿又跟她解除机关有什么联系?
让人给自己开颅切脑,哪个天才想出来的?
让你自己给自己理头发都费劲,还开颅?
还能自己切自己的脑组织?
还有一个女是被吊起来照灯,跟她的罪有什么关系?
悬空砸烂自己的手和脚跟救赎有什么关系?
乱七八糟……比前7部的机关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相当于工匠与小学生的差距。
还故意弄出抽骨髓、玩肠子、掏脑组织、血浆淋头这些脱离情节合理性的猎奇元素……最后的“反转”,简直脱裤子放屁……整部戏跟《SAW》系列的John的理念一点关系都没有……看过《SAW》系列17部并且喜爱这系列的影迷,就不用看《电锯惊魂10》了,能救一个是一个。
以上是个人观影感受,每个人观影经验不同,容忍度不同,好不好看是相对的,你要是看得高兴觉得喜欢,我一样尊重你的看法,你可以写自己的影评,分享自己喜欢的方面。
求同存异,友善交流但发表纯侮辱性的人身攻击就请自重了……
感触一:“意外”要想有反转、预期违背,必须玩点“障眼法”。
女医生姘头亮身份,一个本应该极其精彩的剧情反转,为什么比过马路右转一样寡淡?
不够意外。
因为他出场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他被骗了来寻仇,被jigsaw抓住之后,就是故事里一个可有可无的旁观者。
而且就算是上门寻仇,他上门寻仇的时机也太寸了。
他的出现本就突兀,他的存在本就无所谓。
而且最要命的是他在镜头前出现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观众想不怀疑他都很难。
即使是他突然亮身份,观众也不会意外,只会觉得:不然呢。。。
“意外”就好比玩一个三仙归洞。
当你以为这个球会在碗里的时候,它出现在了手里。
当你以为在手里的时候它在碗里。
但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一定是会做一些声东击西的“障眼法”,你如果不是行里人,你都不知道那些你没注意到的肢体动作里有多少玄机。
一个两分钟不到的“三仙归洞”魔术能连续耍得我团团转好几次,制造“意外”的规律就在其中。
如果表演过程中控制节奏,抻久一点就会“紧张”,当意外突然发生时反转效果就强。
《电锯惊魂》的最开始几部都有这种效果。
但最近几部完全没有,就是看了开头结尾不意外的复仇片。
全片没有一丝一毫智斗的紧张气氛,编剧布的局简单之中透着漏洞百出——参与的人可能稍微不配合一下就逃脱了。
就像一部九十年代飞纸仔飞出来的香港b级片。
更别说最后设计女医生和姘头入陷阱的局,前面爷孙俩玩双人水上跷跷板的局完全就是瞎折腾。
这么一套下来你告诉我这是在前七部天神下凡一般的老竖锯布的局?
这水平第一部之前就被警察抓了好吗?
感触二:“暴力”撒血浆、刀砍斧劈、大呼小叫的反应只是手段,最关键的是达到最终目的:“痛感”。
怎么样去渲染痛感?
首先本片中的桥段相比前作太过一般:掰手指、割肉、自己给自己做外科手术、吸眼球、切大腿、高强度辐射。
不用我说,随便一个《电锯惊魂》老观众都能从前作找到创意类似且更牛逼的死法。
其次,就算是如此没创意的死法,也依然可以渲染出痛感。
这里我抛砖引玉一下:比如切大脑片段,开脑壳时候多一些颅骨碎裂的音效;开完大脑后新鲜的脑子还有些颤巍巍,头皮发麻的时候会有一大堆鸡皮疙瘩,头皮边缘的毛发微微竖立;他因为用手找脑子比较不方便,先用手指——指甲不太干净的手指去找头上的洞,手指摸了摸头上的洞,直到碰到自己q弹的脑仁... ...比如女道友敲自己一手一脚的片段,当她把脚敲断脱扣的时候,手上的链子猛震一下把她的手胳膊甩脱臼,此时受伤的脚一个特写,已经骨肉分离。
链子甩动她撞到一个大柱子上,她受伤的那只脚又被180度弯折(咔嚓音效),这时镜头前景的她痛到浑身发抖、脸色煞白甚至毒瘾发作,背景处的倒计时还在计时... ...比如女医生最终成功逃生,毒气停止释放,但她的脖子却被卡在圈里拔不出来,而这时女医生姘头并没有死透,随着镜头上移,透过玻璃,只见男人缓缓站起身来,手上拿着女医生捅自己用的刀子,一点点朝卡住的女医生走去。
其实根本不是致命毒气?
“no!!!!!
”全剧终... ...片子其他的槽点也很多,比如节奏太拖沓;老年人关怀的部分被处理得太过矫情--是电锯惊魂还是公益广告啊?
有人说单就jigsaw全程出镜这点就比其他部强,要我说,jigsaw的魅力就在于他的深不可测,看完这部之后,我感觉老爷子好像没那么深。。。
我觉得是编剧的锅。
《电锯惊魂10》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个复杂的谜题,一个需要观众用智慧和勇气去解开的悬疑故事。
导演凯文·格鲁特和编剧皮特·古德芬格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找回了该系列最初的核心魅力,让观众在时隔多年后再次为竖锯的智慧和机关陷阱所震撼。
影片的故事情节紧凑,叙事范围明确,不再盲目地追求扩大世界观。
这种限制不仅让影片的叙事更加集中,还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在情节之中。
与此同时,影片还巧妙地消除了一些之前系列中不连贯的情节,使整个故事线更加清晰明了。
机关陷阱的设计在这部影片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些陷阱更加巧妙、更加血腥,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些熟悉角色的回归。
他们不仅是影片的看点,更是将观众带回到这个系列最初的感觉。
竖锯在片中的私刑行为,不仅带有强烈的惩戒性,还为那些饱受欺诈却维权无门的人带来了久违的正义感。
这种情感共鸣让观众在感受到恐惧的同时,也对竖锯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认同。
这使得影片不仅仅是简单的恐怖悬疑片,更是一个探讨道德、正义和救赎的哲学故事。
该系列一贯的暴力和血腥风格在《电锯惊魂10》中得到了延续。
这种对人类脆弱性和对死亡恐惧的强调,使得影片在情感上更具深度。
但与此同时,影片也并没有忽略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描写,让观众看到了他们背后的挣扎和痛苦。
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也值得称赞。
例如,当竖锯身患癌症时,他的选择不仅仅是简单的求生欲望,更是一个对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反思和救赎。
这种情感深度使得影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情感旅程。
总的来说,《电锯惊魂10》是一部成功的续集。
它不仅延续了该系列一贯的高质量,还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无论是从故事情节、角色塑造还是机关设计上,都展现出了导演和编剧的用心和才华。
对于喜欢这个系列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一次视觉和情感的盛宴。
而对于那些第一次接触这个系列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也会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就像看一壶水被放在炉子上烧开一样顺理成章毫无波澜。
剧情套路化,除了吸眼球外没什么新意了
6.5,这个系列完全就是鸡肋。
人性的恶可以被精准预测,但人性的善却往往在意料之外。预测到了恶人一定会相互背刺,却没想到小小孩童竟会因一面之缘舍命相救。电影的价值观很有意思,一方面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因果论,另一方面又坚定维护活下去是天赋人权。我可以动用私刑惩戒你,但没权力剥夺你的生命。爽片之余,还是带来了一些思考。
7之后只能算番外,这部只能算是番外里评分最好的一部,但是和正片没法比,也不配出现在系列里!第一,刑罚和罪恶不能合理匹配;第二,高潮反转极差;第三,最后的刑罚太轻松,还有一个人没死。不管怎么说,不符合saw的内核,真没那个味儿。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和saw完全无关的电影,还是值得一看。
哈哈哈诈骗犯这是多大的胆子啊,简直寻死。
难以预料会这么拖沓恶魔你再杀个人就能救赎自己越想越扯淡啊
大爷在第一集里就是个活道具,到第十集华丽丽滴成为男一了,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啊。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本系列可以永远拍下去,低成本高票房IP的典范,秉持精,准,狠的策略,主题架构什么叙事人物什么的根本不用管,下心思研究酷刑就行了,说白了就是心理按摩,人们看到同类极其悲惨的遭遇时,能获得极大的安全感。
推荐观看。本片回归系列电影初心给个好评。但是以竖锯为主人公,失去了系列以前那种主角醒来蒙头晕脑不知道怎么陷入生死绝境的那种神秘感。37988人在豆瓣评分。2023年11月6日。
真的看得气死我了。坏医生的游戏难度并没有和她的罪恶程度相匹配,她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赢得游戏获得生存了?她杀了那么多人,最后她赢得游戏的方式就是杀掉她情夫?我以为憋个大招呢,结果就这?游戏不公平的话何来神性?另外,如果说老头被血刑是他自己设计的,老头打算怎么救那个被辐射的吸毒女呢?他还说她需要立刻去医院。每个人之间的游戏没有联动,单纯是每个人的独立游戏,让人看得不够爽。我给两星纯粹因为老头+阿曼达燃起了我的情怀,两星不能再多了。小孩如果没成为门徒的话我会很伤心的,后续永远扣一星,我说真的。
完全没有以前的感觉,血浆量很大。有很多故弄玄虚。
直接贴着脸告诉你们:我John Kramer 和Amanda就是要替天行道惩罚你们这群死骗子, 这个系列原本的密室悬疑感真的渣都不剩了……同样是骗子,有人取脑子有人毒气室,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喜欢竖锯和男孩的跷跷板机关,人性光芒闪烁于斯。
虽然不敢说是这个系列回春吧,但是最起码这部是一个很完整的故事,而且两位门徒左膀右臂齐上阵的场景的确不多见(请注意有彩蛋)。这一部“游戏”其实并没有比之前有创意,但是“玩家”都很敢玩倒是真的...
惩罚对象很私人化后总觉得和电锯叔最初的信念有了些许差别。方式还是很传统电锯的那套,并不差。
这也太劣质了吧。整体调性还不如我家旁边老年大学电脑班上放的防phishing安全上网教育片。还有一拍拉美整体调色就变黄变暗到底什么毛病?一切简直弱智tmd... 还我万圣夜
最后那个反转实在大可不必。
无聊且难受,情节设计刻意,为了反转而反转,剪辑运镜也都是相当差劲。
法克!一代神作又回归到了1的水准!试问还有哪部系列能做到!!!老粉丝激动得想哭,看过的uu懂这种感受吧 8.5分
真会选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