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电影院,我无语了,和同去的伙伴对视了一下,竟然没有什么说的。
从前看完一个烂电影总是要骂几句,如今,竟然无语了。
太烂了,真的太烂了。
从那俩孙子在房顶决战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个烂片。
等到贪吃蛇出现的时候我崩溃了!
套路一般,剧情杂乱,,总之包袱很多,抖的却没多大效果。
(1) 开篇就很俗套,电影里强调的两个植入式假药广告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植入式广告,并且俗套的赶潮流,用了很多网络流行语(2) 主角出场,俗套的不会武功,俗套的周星驰式的男猪脚让女猪脚难看。
(3)那个妈妈真的是很俗套,最后领赏的那个包袱都没抖出来。
(4)俗套的遇到两个笨蛋打劫的(5)男猪脚俗套的好心救了武林高手,深藏不漏,免费赐予男猪脚绝世武功。
(6)俗套的坏人都是笨蛋,自己下药害死自己。
(7)男猪脚俗套的掉进悬崖没死。
并且又遇到武林高手。
(这里故意弄了一个武功尽失的包袱,但结尾又俗套了)(8)俗套的恶搞N番,把玉娇龙(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踢下山崖。
(9)俗套的男猪脚怎么打都不死,(从小练就偷看的本领,脖子柔软)(10)俗套的误打误撞打通七经八脉,将恶人打死。
(11)最狗血,最俗套的是,帅气的皇帝最后放走了女猪脚,(话说小沈阳真不适合爱情戏,两个人演的真的是够尴尬的)全剧从头贯彻到尾的唯一一句“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别太放肆,没什么用)
当时上映的时候并没有看,现在补看之后感觉,豆瓣装高雅货真的太多了,电影各方面确实有些欠火候,不过也不至于这么低的分。
什么世道。。。。。。。。。。。。。。。。。。。。。。。。。。。。。。。。。。。。。。。。。。。。。。。。。。。。。。。。。。。。。。。。。。。。。。。。。。。。。。。。。。。。。。。。。。。。。。。。。。。。。。。。。。。。。。。。。。。
首先,它是一部喜剧片。
如果你对他有着严肃的武打期待,我想你应该去看《新少林寺》中吴京的表演。
如果你对他的剧情,有特别深情地等待,你大可转身去买赵氏孤儿的票。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枪手。
我只是在写看完这片子的感受。
那就是,他给我带来的彻头彻尾的欢乐。
不去管剧情,不去计较他的班底多么不华丽,不去考虑某些演员曾经给我们的失望(当然,失望也不是演员的事情,导演让你怎么演,你就得怎么演)。
其实在看片之前,我已经对近两年的喜剧片失望了。
近两年的喜剧片,大部分不是搞笑,而是充斥着雷人和哗众取宠,不是夸张就可以称作喜剧!!
只是抱着试着看的心态:如果看不下去没有笑点大不了我就不看了。
走人!
而《江湖》,让我意外的,感受到了久违的欢乐!!
《江湖》有种春晚赵本山小品的平易近人,这是一连串的一个多小时的快乐。
真的很搞笑,就像多年前,那部经典的《东成西就》。
虽然打斗都是花拳绣腿,但是假的很乌龙很有趣!
呵呵,我记得,小鞋匠说的那句:看你人品这么差,写的东西也好不到哪儿去!!
然后就把太监给他的葵花宝典给撇了这片子的导演就是台湾1980-90年代最重要的喜剧电影导演之一的朱延平。
郝劭文、林志颖的喜剧系列都出自朱延平之手,《新乌龙院》《旋风小子》等等无论哪一部都伴随着我的童年,如今想来还很是怀念。
搞笑的都很经典。
但是这导演真是什么都尝试,什么都拍啊,说明人家导演经验很丰富。
的确他的导演经历很特别。
编剧啊,宁财神,其实就是一个被神化了的男子。
孩子们都爱看他的武林外传,所以好多孩子都特别崇拜他传。
但是是你看他微博,你就知道他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大男子,其实很亲和的。
音乐,小沈阳的欢快的《江湖啊江湖》、《大笑江湖》、还有一个很温情的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
我相信年轻的小孩子们一定都喜欢这片子恶搞,但是拿笑点来说,这片子老少皆宜。
情节就那么样,虽然对喜剧片的剧情没有太高期望,但让我觉的好看的就只有:小沈阳开头那段偷看小孩子书的桥段赵本山和小沈阳船上的对手戏娘娘不嫁给皇上那2次烧宫殿,感觉还好笑点整部片子没有高潮让,只是在叙述一个普通的让人感觉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了陈志朋演皇帝。。。。。
林熙蕾姐姐美还是美的,但是真的老了,岁月不饶人啊,仅此,如果要去电影院看此片者请慎行啊
看《大笑江湖》的时候,能很清晰地感受到里面哪些东西是来自编剧宁财神的,因为那种《武林外传》式的穿越性台词和道具用得很普遍,包袱的密度也很大,观众一旦进入那个语境之后,对很多东西都会觉得很会意了。
宁财神成名于《武林外传》,在《大笑江湖》里他延续了他编段子抖机灵的特长,但这些都是表面功夫,这里要讲述的是一个真正的武林江湖的故事。
江湖,那是前辈们经过多年经营所臆造出来的拥有自己完整而独立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的世界,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自在人心,但它却处在寻常人看不到摸不着的另一维度的世界中。
与《武林外传》中同福客栈的现实存在不同,《大笑江湖》中的市井是一个武功秘籍满天飞、人人心怀武侠梦的尚武世界,这里宁财神直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用《武林外传》式的嬉笑怒骂将金庸式的仗剑江湖进行一番解构式的重新演绎。
小沈阳扮演的小鞋匠的诸多经历,充满了金庸武侠小说中初涉江湖的善良少年盲打误撞式的懵懂奇遇,但无论是好人的成全还是坏人的暗算,最终都共同成就了其不世武功,这个套路对于常看武侠小说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贯彻的是善恶有报的最淳朴的价值观。
《大笑江湖》对这一经典叙事模式的遵守基本上可以用亦步亦趋来形容,于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东西没有什么是我们不熟悉的,《武林外传》式的语言和笑料,《笑傲江湖》式的人物和情节,虽然不新鲜,但接受起来毫无压力,我们只需要在其中去享受发现与传统认知系统相对应的元素的乐趣就可以了,其实影片中的很多亮点都源于这种翻新或做旧。
这还不同于港式无厘头电影中的恶搞,我觉得没那么嚣张和随意,现实逻辑更强一些,而且由于出自内地编剧之手,也更接地气。
我觉得接受这部电影首先要有两个先决条件,首先是不要因为主创的前作《刺陵》和《三枪拍案惊奇》所赢得的“恶名”而带有偏见地去看。
至少从朱延平这里,这部影片更接近其《神经刀与飞天猫》、《新乌龙院》等早期喜剧电影的风格,片中对陈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的运用,不由得让人想起《新乌龙院》中吴孟达唱《吻别》的情景。
而小沈阳也不再是一走路就摔跟头的二人转表演风格,尽管还有些生涩,但他是在努力地以电影表演的方式来塑造这个怀有大梦想的小人物的。
此外是最好有一点的相关方面的积累,否则可能不会知道这里杂糅了海子的诗、《星球大战》中Yoda大师的形象、以及王家卫电影和《终结者》的经典台词等等,也许这不影响对影片的接受,但毕竟乐趣会少一些。
心情放轻松些,看喜剧嘛,就别苦大仇深的,而且赵本山和程野扮演的两个笨贼还是非常出彩的,每次出场都是碰头好,不知道“别太放肆,没什么用”会不会成为新的流行语汇。
在今年的贺岁主打影片中,《大笑江湖》是相对低调的一部,但也许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一部。
这里我觉得主创的心态很好,姿态很低,最搞笑的是在影片开场出现的书摊叫卖,还影射了今年的几部重头电影,包括几部贺岁档的竞争对手,听起来真的很开心。
《大笑江湖》的缺陷在于情节,关于小鞋匠这一人物后来在事件进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有点难以自圆其说,另外最让我不满意的是小鞋匠与月露的感情线,总体来看是没什么营养的,而且每次都拖节奏,觉得宁财神还是不太会写爱情,《爱出色》中的爱情也比较勉强。
不过这里面的林熙蕾倒是近两年我看到的最漂亮的林熙蕾,在经历了《气喘吁吁》、《窈窕绅士》和《剑雨》之后,我熟悉的那个知性美女又回来了。
整个片子感觉在不断地咯吱人,小沈阳作为主角还是感觉怪怪的,本来是冲着宁财神去的,片子还是被朱延平给毁了。
看来还是就怕有猪一样的队友啊。
觉得有几个亮点,九阴真经,葵花宝典,还有就是小沈阳的最后一刻又哭又笑,其余都是浮云。
文/梦见乌鸦一直没有怀疑《大笑江湖》在贺岁档的吸金能力,因为电影中红遍大江南北的赵本山、小沈阳主打,搭配朱延平这个号称“台湾王晶”的商业导演,但是也一直没有怀疑《大笑江湖》的水平,因为演小品的赵本山、小沈阳和朱延平这个头号商业混子凑在一堆怎么也不像拍电影。
去年《三枪》与《刺陵》的阴影在观众心中挥之不去,对于本片其期望值自然拿不上台面。
好在有宁财神这个恶搞无极限的剧本,观影之后发现本片要在笔者期望之上,也对得起那热热闹闹的90分钟了。
其实有时候将自己的心态摆在很低的位置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大笑江湖》绝对不是一部好片,甚至有点糊弄事,但其质量起码还要排在《三枪》与《刺陵》之上,因为电影拍得还算好笑。
朱延平是一个著名的商业片导演,同时也是一个更著名的烂片导演。
但这个人懂得把握商机,知道观众想要看什么,他会把观众想要看的东西以最简单最通俗的方式呈现在银幕上,朱延平算是一个商人,但并不是个好导演,比如《乌龙院》等片。
热闹之后,其实能给观众留下印象屈指可数。
本片依旧如此。
而且最致命的是宁财神为本片提供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剧本,但在猪导演的手中却将其变成了流水账叙事和粗枝大叶的烂俗。
其实宁财神这个剧本是大有潜力可挖,片中恶搞了多部武侠经典,虽说新意不大,但依然感觉别有一番情调。
小沈阳饰演的小鞋匠本质上和《功夫熊猫》还有《一招半式闯江湖》中的成龙一个档次,同时也遵循了个大武侠小说中主人公的发展历程,从默默无闻到决定江湖。
电影串联了多部金庸武侠电影中耳熟能详的角色与套路,从《九阴真经》到《葵花宝典》,从田扒光到东方不败,还有蓝凤凰的同门红凤凰之流,甚至还不忘拿《星球大战》开涮。
可以说本片的剧本还是延续了《武林外传》的风格,其中那些决战之时的卖假药情节和追杀之刻还不忘念叨小学时得过几等奖,典型的宁财神风格。
所以说本片的剧本还算给力,电影借鉴了很多经典武侠剧,同时又以恶搞的方式回炉再造,最终出现的就是一部延续传统武侠电影风格又不失恶搞的崭新剧本。
但是这样一个剧本在朱导演的手中却没有加以好好利用,因为之前说过朱延平总是将片中的那些卖座元素加以夸大,而剧本则放在了其次。
小沈阳的搞笑风格师出东北二人转,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在中国北方很受用的一种搞笑方式。
对比于港台喜剧片,姑且称之为一种独特的大陆无厘头吧。
而导演将重心完全放在了小沈阳的身上,通篇可见这样大陆无厘头表演充斥其中,从而淡化了剧本的功效。
其实片中那些大大小小恶搞自武侠小说中的角色大有发挥余地,不幸的是没有给出足够的空间来发展他们身上的功效,只见小沈阳一个人使出浑身解数大耍活宝,不要忘了,小沈阳这种表演方式在中国北方还比较受欢迎,可到了南方就不一定能玩转,这也不难理解《三枪》为什么遭遇如此众多的口诛笔伐了。
小沈阳这种类似小品的表演方式在春晚15分钟一场的小品中能吃得开,但过多还是有些消化不良。
所以本片开场15分钟内笑声不断,而随着剧情发展逐渐平淡也是这个原因。
好在本片虽说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不错的剧本,但也没有架空他,片中大量的搞笑场面和桥段只是作为一个完整故事的点缀,即便笑场再多,其也是服务于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喧宾夺主之嫌,只不过过于夸张的表演方式差一点就掩盖了剧本,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小鞋匠走江湖的故事,其实与《功夫熊猫》差不多,只不过前者没事搞搞破鞋,不知道片中这句台词是否有意为之,反正听上去挺可乐。
小鞋匠阴差阳错的闯荡江湖,最后糊里糊涂的成为了武林高手,这个情节设置乍一看说得过去,其实也不太给力。
电影的主创人员其实要学习一下美国人的《功夫熊猫》,阿宝因爱吃从而成为武林高手,本片里起初不会武功的小沈阳却有着拿手的神脚,应该以此为切入点来发展发挥其武林高手之路,但电影显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
本片几乎是小沈阳的独角戏,那些明星参演的角色只能说是串场。
而林熙蕾作为女主角,其实在这样的喜剧片中毫无发挥余地,可称花瓶一尊。
不过其中赵本山有限的出场却令人印象深刻。
仅有的时间中老赵充分发挥了自己小品王的长处,不温不火的抢去了主演大量的风头,可像包括小沈阳在内的一干明星在90分钟内的演出却还顶不过一个15分钟的赵本山,小品王的风头不减当年,也算是为明年春晚做了一回预热。
所以说看这部《大笑江湖》,观众自然要将心态放低。
片中的几位导演和主演组合不敢让人抱太大幻想,所以要放低心态一笑而过。
这样的电影其实根部目的只有一个,就像用羽毛挠脚心,手段不高,而片中大量的搞笑片段和夸张的人物设定的确会使人发笑。
放低身价,绝对不要正襟危坐的去观看电影,也许你在走出电影院就忘记所有情节的情况下,在银幕前还是会发笑的。
PS:神曲《大笑江湖》朗朗上口,此后必将成为大众K歌之精选。
一般是不发表评论的,可能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本山大叔财尽也就算了,宁财神怎也。。。。
不知道哪里搞笑了,憋屈,像便秘一样应憋出来的。
好吧,细节不搞笑就算了,情节更是烂,莫名其妙乱七八糟,什么片啊。。。
本山快乐营都比它搞笑,唉。。。
只是可惜小宁了。。。。
弱弱问句,能退钱不?
退一半也行
公司组织的包场电影,要不我们是不会花钱到影院看国产电影的!
其实里面出现的那些大牌明星都是打酱油,过场而已,浮云罢了除了本山大叔还有点搞笑氛围,小沈阳的戏份我是真的不敢恭维算了 图一个乐呵 电影场景 画面 制作 都还蛮大片的 矛盾之处就不去追究了不过我真的很担心那些花钱进去看的会不会后悔??
一坨星星给的是林熙蕾。毕竟介么多年了嘛。
于大烂特烂中窥见天真
丑人多做怪
南北混合。然後稀裡糊塗。
其实很好看啊!!
很搞笑很欢乐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喜欢,我喜欢,导演牛X!原来独孤前辈前传。
没有达到我期望的坏啊!挺不错了!宁财神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啊,结构很商业很稳妥。
12月3号在悠唐影院看的,情节还行,但没发现特别欣喜的地方。小沈阳中规中矩,赵本山的表演实在老套,林熙蕾挺漂亮,吴宗宪我当时都差点没认出,曾志伟比武场拔牙的镜头很无聊,结尾很狗血。不过在里面看到很多港台老片的影子,比如倩女幽魂,画面也还行。
这不挺乐的吗,我身边的小伙子傻乐到不行。虽然后面有点拖沓,我也是从头笑到尾的。小沈阳很可爱呀。我老姐的评价是:中国真人版功夫熊猫+宁财神式的台词=棒!
小沈阳太做作
有银说,小沈阳像周杰伦
哈哈 初吻那段实在太搞了。 不管怎样 我笑的很开心 喜欢喜欢~
作为对赵氏孤儿的对抗,我认为,这个片子还是不错的。最恨无病呻吟。还不如傻呵呵的笑笑哪。
宁财神就是宁财神,这片还能看。
林熙蕾真漂亮,感觉似抄袭自《汉之云》司徒蔷。剪戏真严重,剪到每份感情都来不及积累,只剩下匆忙忙跑完的剧情。对不起,我看了盗版。但我完全不后悔。
小沈阳演的很有诚意!林熙蕾完全没空间展现实力啊!
林熙蕾大美女
“扯蛋、扯淡……是不是搁这来的?”嗯……对去电影院看的人深表同情和怀疑。本山同志说他骗钱吧——算不上——应该算是捡钱吧。p.s.小沈阳在电影里是“搞破鞋”的,还和林熙蕾搞了一次。
只能说一般,普通喜剧的套路,没有突破,没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