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无聊二字可以用这电影定义。
别以为阿兰·德龙已经退出影坛,这位就快过73岁生日的老人还是一如既往冷峻,他那深蓝色的双眼——感谢导演给了特写,依然富于魅力。
但是,瓦妮莎·海斯勒,是的,20岁的瓦妮莎·海斯勒很抢眼。
14岁开始模特生涯的她,知道如何把台步用曼妙书写,一些广告里,我们看到她的性感咄咄逼人。
她的魔鬼身材让全球的男人紧张,她的一双绿色眼睛让我们神往。
似乎这部影片专为她而拍,错了,她的温柔,导演不懂。
说这电影是法式幽默。
那么《虎口脱险》算什么?
当年法国一代电影大师雅克·塔蒂为了拍摄《游戏时间》,花巨资在巴黎郊外兴建“塔蒂城”,是为当时欧洲最昂贵的外景地。
现在这一纪录被这电影打破,在西班牙,制片方搭建了他们的“塔蒂城”。
7800万欧元,是为迄今为止法国影史上最大的投资,差不多是前两集电影拍摄成本的总和。
电影的质量与资本成反比,是决定这电影的公式。
结尾五分钟。
我们可以看到球类比赛的一个有趣演化,从网球、足球到篮球,即使不是那么新鲜,但是在一个短短的段落里它的过渡流畅,有点广告片的味道。
如果116分钟对你来说有点冗长,使你未看完就沉入梦乡,那么记得让你的朋友提醒你,这五分钟不妨一看。
就为了齐达内。
在这里,他抛去所有不必要的客气,为你展示足球大师的风范和球技,不再像在《一球成名》里,他只是憨笑,风头全被贝克汉姆抢了。
2008法国奇幻喜剧片《高卢英雄大战凯撒王子》,又名《高卢英雄3:奥运会上的阿斯特里克斯》,豆瓣评分6.7,时光网评分6.6,IMDb评分5.2,于2008年9月29日引进国内上映。
经过十年发展,第三部已经发展成为大投资、大手笔、大场面、大气势、大特效的商业大片,已经完全走出了第一部小打小闹的故事结构。
本片的演员阵容上非常强大,男神阿兰·德龙出演凯撒。
我这一代人是看阿兰·德龙电影长大了,《佐罗》《黑郁金香》都是如数家珍的阿兰·德龙的代表作,有趣的是,在国语配音版中,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在凯撒发言时引用了《佐罗》《黑郁金香》片名,虽然驴唇不对马嘴,但却增添了惊喜,而这种惊喜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完全不知所云。
老年版的阿兰·德龙饰演凯撒大帝气场十足,很有气势,当然,是一个喜剧版的凯撒大帝——自恃,自大,自恋,干什么都要让别人先试试(安全第一)。
本片中饰演女主的意大利女星瓦妮莎·海斯勒非常美艳性感,很有安吉丽娜·朱莉+梅根·福克斯+娜塔莉·波特曼的三重味道,唯一遗憾是脸上有斑或痦子(这让我想到了娜塔莉·波特曼的脸上也有着标志性的痦子)。
值得一提的是,她饰演的希腊公主在竞技场桥段的双轮造型,很明显是致敬了星球大战中的莱娅公主。
本片邀请了诸多体育明星客串,“F1车神”迈克尔·舒马赫饰演了一个战车赛手,战车造型为红色法拉利,满满的致敬。
片尾还出现了法国足球巨星齐内丁·齐达内,还有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篮球明星。
本片还请回来了第一部中非常搞笑的大脸罗马士兵和第二部的埃及建筑师,再加上以上的演员阵容,本片可以说是一部在老幼皆宜、男女皆宜的全年龄段合家欢电影。
第一部在高卢,第二部在埃及,第三部在希腊。
第二部显然是受到《埃及艳后》电影的影响,而第三部则显然是受到《宾虚》的影响。
第三部的问题和第二部是一样的,高卢胖男阿斯特里克斯在本片中的戏份非常之少,像是打酱油的配角,比第二部的戏份还要少,要知道这一系列电影的片名就是阿斯特里克斯的名字,然后才是副标题。
阿斯特里克斯在本片中的戏份甚至要比大反派都要少得多。
本片更像是“高卢英雄”的衍生电影。
经过十年的发展,第三部的CG特效已经今非昔比,告别了1999年第一部那时的“五毛钱特效”,用CG特效构建了恢弘的希腊皇宫、奥林匹克竞技场、罗马士兵排演阵型等宏大场面,CG特效还在奇幻元素上大展身手,视觉娱乐性要比前两部好上太多。
客串阵容强大:齐达内,舒马赫,居然还有法拉利CEO内托德……OTZ……公主很漂亮,只不过她的情人存在感太弱,当然……就影片本身而言,还是要突出高卢英雄的戏份滴!!
其中恶搞奥运会的场景很多~~普鲁托做的那个梦里的方阵,怎么看怎么让我想到咱们奥运开幕式上那些个敲鼓的队伍~~故事很一般,不过笑料还是有的。
总的来说拍得没有第二部《埃及艳后的任务》好笑(毕竟是喜剧,搞笑为第一),不过和同类型电影相比,也算比较有意思了~~果然,还是不习惯看法国电影。
艺术片进展太慢,我又是个急脾气……喜剧片么,脱离了法国的文化基础,笑料也就没有那么大冲击力了。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喜欢这部片子,还可以,呵呵~~
很多人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不过瘾,说法国电影“坠落”了,而不是堕落。
这说明一个问题:艺术,特别是幽默的艺术,还是他妈有国界的。
当然,我承认,像这种纯恶搞的骗子本来就容易拍成烂片。
恶搞片子想成为虎口脱险那样的经典,没有一点时势造英雄的运气,没有一个伟大的编剧的灵感,那是不行的,就像芙蓉姐姐,恶搞自己过头了,反而成了恶心人的东西。
那么,在此,我就姑且为这部电影辩解两句吧,也不知道两位导演能否感激一下我。
我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是08年年初,听我在法国的女友介绍的,一直等电驴资源出来才看到。
当时她是在法国电影院看的,她说整个电影院都笑疯了。
看来,法国人自己找自己的痒痒肉,那是一找一个准。
国际电影里面惯用的套路就那么几个,对名人的讽刺,基于特定风俗的笑话,对去年某些事件的结构。
夸张的表演等等。
所以中国人看不懂外国电影的幽默是很常见的事情。
真正了解去年葛莱美音乐奖去年得奖那些人上台穿着品味的人又有几个呢?
至于说为什么法国人说这部片子是烂片,其实答案很简单,法国真正的大片,我估计一半的中国人看了会中途睡过去——我只能说法国人太深奥了。
我想到了惊声尖笑系列,据说也是越拍越烂了,我想到了加籍华人赵本山。
如果你给他每年的春晚小品来一个定性的趋势分析,我估计也是一半人会说,越来越难看了。
这个电影其实是一个系列,很多人看到奥林匹克,就好奇的看了这部电影,结果情节懵懵懂懂,也影响了笑点。
回过头来,却骂导演拍的烂,法国电影坠落了……保持平常心吧。
仍然是混合古代与现代的元素炮制,搞笑的材料仍然沿用上几集,但对比起以前(Astérix & Obélix: Mission Cléopâtre),却逊色得多。
最惊喜的是Zidane的造型,堪称一绝。
其他就没什么看头了。
如果你没看过Astérix et Obélix系列的电影,还是先找一下以前几集看,会更精彩一点。
另外,中国的中文译名什么时候能改进一点?
正确的意思应该是他们去参加奥运会,又来个谁跟谁大战的名,闷不闷呀?
你们的钱就那么容易赚吗?!
高卢英雄传系列的真人电影,一共有四部,从第一部开始一直到第三部都是亿元级别的电影,估计片方也是想把这个系列努努力拍成一个电影宇宙,但是2008年钢铁侠携漫威宇宙进场收割,从08年的这部的大战凯撒王子就已经开始式微,第四部都不忍心算入到这个系列当中。
说到式微,是说这部电影从中能得到的乐趣,远远比前面那部要少。
甚至可以说彩蛋比正片好看。
说说笑点吧1. lassurancetourix — 是l'assurance de tourist即是旅游保险的意思,但这个梗我看的不是很明白,完全没有像前作的名字梗来的丰富。
、2. 舒马赫的赛车梗—可见编剧还是很漂亮的把舒马赫一级方程式的这套加入进来了,可以说是全片最亮的笑点。
3. 阿兰德龙全程装13—老头子能玩自己青春永驻的梗也是没谁了,自己说朕万岁我只能说服。
4. 弑父梗—全程都在走这个梗,看的实在是稍微有点烦。
5. 年轻的齐祖画上眼线竟然有那么点妩媚的样子,让jamel在腮上一吻实在是骚的可以。
6. 年轻的托尼帕克看起来让人有点不习惯《大战凯撒王子》让人感觉不到编剧在做自己风格方面并没有继续坚持下去,和前作的阿兰夏巴一样,,明显能感觉向国际化的靠拢,但取消了诸多本土文化方面的输出,虽然降低的接受的门槛,但是单纯的闹剧和屎尿屁让人很难平静的看完整个影片。
还好这还不是最烂的一部。
法国的喜剧片越来越不好看 老套的桥段怎么用都不烦。。
光是卡通般地把人打上天空就用了N多次 无厘头的对话也食之无味 唯一看此片的动力就是看齐祖 没想到扮相“妖艳”的齐祖出境也仅仅是颠了几下球……配音还是听不懂的俄语……?
要是法语还可以练练听力 不打很差就是因为有齐祖的加盟……
最初看到该片介绍因为译名简介等诸多原因并未提起太大兴趣 经朋友介绍看了一下 虽没有想象中无趣倒也够扁...其实一开始以为会是独角型的英雄史诗 后来发现最后抱得美人归的伪男主其实就是个废柴...的诗人 扯远了大概是提前知道是法国相当有名的漫画系列《阿斯特里克斯和奥比里克斯》改编 看的时候直接地感觉还挺有少年漫画气...无论是一开始凯撒国王逗趣的照镜自语一幕还是后面众多无厘头动作笑点都很喜乐 众演员很卖力 动作表情做足加上电脑特效再加上星光闪闪的Cast的确是够衬奥运会了但是我没笑出来问题是没笑出来也很直接地感觉高卢小村和凯撒王子就是没挠到笑处剧情其实又简单又平淡...由"我们都在追公主"到"公主会嫁给奥运会冠军!"然后再到"于是我们去参加奥运会!!!"这样这样 然后"出现反派"到"代表高卢消灭你们!"然后再到"奥运会结束了世界还是这么美好"如此如此硬要点一个高潮大概可以算在四驱马车赛一段 五六圈跑得马累心累马上跑手还不忘耍小杂互相逗乐(其实这也被发现是王子为数不多的特技之一) 跳车断车什么都干了 舒马赫两马驱动特技给这段混乱的车赛添了一笔彩 可惜后面羊角先生生硬地抖出埋藏已久的翻盘包袱一段把前面攒的激动降到了负——不,虚数"其实是魔法啊 看 蓝舌头!
"...其效果不亚于侦探小说末尾的"你就是凶手!
我在水晶球里看见了!
"...............................................................【什么叫期待过后的伤感】也不能说电影就是个死渣 从细节部分的笑点可以看出众编剧和特效的用心 如正反断臂维纳斯的特写 COS火弩箭的充气王子飞天标枪 以及车赛的计分牌上的出局图案和舒马赫的FOREVER THE BEST 虽然我还没有泪牛满面不过心意很美好最后的庆祝会恶搞和笑料也有点不幸 就算齐达内叔用埃及装出场也弥补不了我内心的冷却...于是就这么结束了就= =原作的漫画和动画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如果把这部改编的片子看做第二版的漫画的话 我只能说是"浪费页数"《英雄大战凯撒王子》极费心地讲了个笑话 可惜是冷的
整场只有4个观众从头到尾放松的看,轻松的一笑。
阿兰德龙虽然老了,可还是很帅:)那句“我万岁”是惹我笑得最多的台词。
或许因为我本身是体育迷,或许因为我为北京奥运会工作过,总之现在看这部片子真的别有一番滋味。
参赛者不一定是为了国家荣誉而战,谁说他们争夺奥运冠军不可以是为了美女,不可以是为了向自己伟大的父亲证明自己不是个草包?
话说回来,这是一部喜剧,并且至少对我来说是一部成功的喜剧。
抱着娱乐的心情去看它,你会从很多细节当中发现乐趣。
对于这类电影,认真你就输了。
兴奋剂检查是对着虫子吹气,让人想到路边交警的酒精测试。
片子最后判定布鲁迪作弊,因为他的舌头和马一样,都因为喝了仙水变蓝。
讽刺的是,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喝的最多的、由可口可乐公司赞助的、传说可以补充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动乐,就是蓝色的,而且喝完舌头真的会变蓝。
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策划。
布鲁迪贿赂裁判之后,以非常荒谬的方式在比赛里作弊取胜。
然而最后凯撒站起来主持公正,并不包庇自己的儿子,把冠军给了高卢人。
可悲的是,在现实的比赛里,又有谁能像凯撒那样站出来主持正义呢?
最后一项比赛的时候,一直期待的车王舒马赫终于出现了。
他鲜红色的坐骑让人想起车王昔日坐在法拉利中驰骋赛场的景象,然而这一次车王所代表的是他的祖国日耳曼。
于是这又顺带讽刺一把德国人,因为他们虽然拥有这样一位传奇车手,并且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车制造国,可正如那首Deutschland里唱的:可惜舒马赫开的不是梅赛德斯。
整个赛马比赛基本就是复古版的F1大赛,从记分牌到进站都会让车迷们发出会心的笑声。
直到影片的最后,才终于等到齐达内。
对于球迷甚至很多球员来说,他是一个顶着光环的巨星。
可是在这部电影里,他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变身一个搞笑的埃及人。
或许这又是法国人在自嘲,他们的国家足球队虽然强大,但却都是靠移民来支撑。
齐祖自己也是北非移民,所以在这里他扮作埃及人而不是高卢人让我觉得太妙了。
齐祖在电影里不光展示了球技,还向上一部《埃及艳后的任务》里的那位建筑师索吻,更是让我当场拍大腿笑个不停。
这是一部用来娱乐的喜剧。
法国人用它来娱乐自己,娱乐奥运会,娱乐所有人。
对于我们中国的影迷来说,这一年来沉重的、严肃的事情太多了,是时候放下担子,也来娱乐一下了。
有很多可笑的地方却没有戳到笑点,想当年一个人跑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日子真是美好
搞笑片.法式幽默.
齐达内的眼影太销魂了……
一颗星给达内
i ve been in the cinema for this movie...but i dont really like this new actor for the petit man.
齐丹....凯撒从来不偷郁金香。我万岁....
奥林匹克史话课上看的
看个乐! 两个灵魂人物戏份有点少
我了个擦,再没有看过比这更无聊的电影,还是在电影院看的
4
很呲的。舒马赫,齐达内伊讲。我怎么没看见贝克汉姆啊。女主角的几个造型都好漂亮呀~可是那个男主的诗又不是自己写的,这样也行吗?女主角说的法文真好听啊真好听~
我真的很想看在舒马赫的面子上再给一颗星,但能不能把影票钱退了先?
法式幽默~法式恶搞的优秀作品~很多细节还是很可爱的呢~
完全是被某个片段骗进来的。
2008.9.28 新京报观影团 新世纪影城
秃子和舒马赫!
此片证明了本土翻译极其重要
great fun
真是烂到极致、无从多言!可惜了一把年纪的阿兰德龙还老将出马~
已看,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