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观看的过程中害怕倒是次要的,真正的恐惧来自剧终人散,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你独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反复回味之际……看完电影,看完舒淇,看完最后阴阳眼的那个女人的陈述,回到电梯当口那一幕,你会选择谁?
人还是会被眼镜欺骗,不知真相,一美女投怀,你抱还是不抱?
呵呵,我想大多数男生都会抱吧。
都说外表不重要,可谁又不是先看外表呢?
由外表控制行动,控制思维,这是人性,也是本能。
众人一开始就认定公司大厦里被白发,穿白睡袍,长着白眉,走路像是用飘得那个神秘女子是鬼。
冯德伦也不例外,所以当初在大厦等电梯时,看见一个电梯里“白衣女鬼”,另一个电梯里是红衣女郎,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后者。
直到影片最后小冯被“红衣女郎”骗的跌下高楼摔死,化成鬼魂之后,他才恍然大悟。
“白衣女鬼”告诉他:“我从小患有白化病,很多人看到我白发苍苍的样子都以为我是鬼。
我有阴阳眼,所以大厦里那些真正的鬼魂们总是威胁我不要提醒你们……其实你一开始就选错了!
”小冯回想起当日等电梯的情景,耳畔回绕那句:“其实你一开始就选错了!
”,脸上懊悔和顿悟的表情让我的心脏骤然就冷了。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不应该以貌取人,要认识人的内在,不要单看外表就断定人的好坏。
“其实你一开始就选错了!
”这句话对人生同样有警惕作用。
陈小春真是让人笑的不行,鬼找他居然是认为他不够上进,要反复叮嘱?
舒淇从第一眼出现就猜到是鬼了,包括后期的不和任何人说话的梗太老旧啦。
全片只有一处需要高能预警,就是小春哥从苏梅岛回来,擦了牛眼泪之后,见到的马丽姐。
可是与萧师傅说的干了就会失效不一致,全程见鬼却全程紧张和搞笑。
莫文蔚跳楼时旁边写的是“八”,直到后半段才揭晓原因,这点也很有趣故事完整性和延续性很棒,应该会对当时在香港类似办公楼里工作的人群造成不小的心里阴影
也许是中国人,所以从小我就最喜欢香港拍的恐怖片,心灵上容易产生共鸣嘛。
可惜英叔去世后,加上国内对恐怖片的压制,我很是消极了一阵,转战到了欧美。
前几年,偶尔一不小心看了此部电影。
一下子,久违的情感又回归了。
此片虽不是上乘,但五个字:“真的有鬼耶!
”总比那些看了半天结果不是神经病,就是阐述伦理道德的好吧。
恐怖片,没鬼,有啥子意思哦!
喜欢港式恐怖的同志,此片不容错过哦!
最后故事的结局真是叫人大跌眼镜啊!
一直以为真正的鬼是那个白衣女子,却没有想到那些看起来柔弱的人才是真正的鬼,它们一直这样找替身,冤冤相报何时了?
我看适合拍一个续集,最终让鬼自动去投胎不要再害人了,这样的设想还不错吧!!
我看过的十根手指头绝对能输完,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观看时恶心镜头一概遮挡,看完后遗症还是一大把……太不划算了。
太久不看香港片了,怀念旧情人。
刚好春春,舒淇,莫文蔚都是喜欢的,所以就下了这部旧片。
下的粤语版,蛮有感觉。
其实,道理说的蛮好的,人总是看不清自己的处境的,喂你毒药的你叫他亲爱的。
那个人只不过长得不顺眼一点你走路都绕开。
很喜欢莫文蔚畏畏缩缩拔掉复印机插座,英勇无畏地举着斧子走进厕所。
喜欢冯德伦粉嫩的帅哥最后电梯里的温柔一笑,唉,帅哥从来杀伤力大。
他听白衣女子讲完自己故事也只是一笑,看不出怨恨,大概只觉得自己太傻。
泪点太低,看到春春遇见的鬼叫他好好做人,女孩子说我知道你没有珍惜过我,还是有泪。
这种故事哪里是鬼片里的。
其实想学学那个婆子,不争不抢,照顾别人,自己安心。
只是命不好。
舒淇无限纯洁+诱惑,扬起脸来的时候你觉得一眼初夏的阳光,实在是不能怪冯德伦。
所以,死掉的人人们,让我觉得好可惜。
唉,最后说,还是被吓到了。
前面一直都很无聊,后面忽然看到了一些悬念和反转很不错。
一次男主人公被朋友告知,他公司里面的人全部都死了,然后他涂上了牛眼泪,看出来公司里面的人都是死人,而且这些死人商量的事他已经看出来了,自己是死人,要带走他。
然后他躲在自己的屋子里面,非常害怕,结果公司里面那两个鬼来找他,最后他们打开了衣橱,本来以为男主人公必死,结果他们是好心好意的来劝告他的,劝告他认真工作,劝告他遇到一个好女孩子结婚,然后劝告他再也不要睡懒觉,劝告了之后,然后男主人公表示改悔,他们才离开。
此处温暖。
然后是办公室一直都有一个白衣女鬼,原来白衣女鬼只是白化病,而红衣女鬼也就是另一个男主人公的女朋友,她才是真正的女鬼,她哄骗男主人公跳楼。
此时的节奏非常的紧张,为了凸显紧张,一方面白衣女鬼一直不放过红衣女生,在某时某刻就要下手,那个本来要来捉鬼的师傅又堵在路上,规定的时间赶不过来,不可以帮助到红衣女生,然后男主人公只能够自己去保护自己的女朋友。
然后白衣女鬼出来说自己只是白化病,自己一直都想讲明自己不是鬼,并阻拦红衣女鬼去找替身,红衣女鬼不让他讲。
此处也做了一些前后呼应,如说你的办公室不可以进来别人,但是红衣女生进来了,这就说明她是女鬼。
此处的反转比较有意思。
但是白衣女生说她不是女鬼,而红衣女生是女鬼,推敲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
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喜欢鬼片的兄弟姐妹加群252329433 期待你的加入的加入
读书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看片不看恐怖片,阅尽影片也白看。
是很久很久之前了,至少十年前刚搬来的时候,门口有家影碟店,每当侯车的时候,就会驻足在那门店前,看新玻璃墙上张贴的影视海报,有电影的,有连续剧,都是最新的面市的;如果是下午等车,还可能会走进里去,那个老板是个长相老成的年轻人,却是极少数我喜欢的类型之一,他从没有赶过我,连一个多余的表情眼神也没有。
因为对文字敏感吧,会看看简介,说是简介,真的是很简单,只言片语,很难窥其全貌,也是在那里我知道了有一部叫《office有鬼》。
光是那个影碟的介绍,就在青春期的心理留下了恐怖的“阴影”,可能胆子大小真的跟心智、年龄这些有关。
光是看那方块形的影碟盒的文字封面背面图形装饰,就让我倒抽一口冷气,背脊发凉更甭说看啦。
凡是恐怖的东西、激情的、快乐的、幸福的、极度痛苦的都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吧,那时上初中吧,office是基本词,所以还认识,《office 有鬼》便在脑中留下印痕。
时光荏苒,一晃10余年的今天,影碟店前几年前便搬走了,或者说没做了,家家户户宽带光纤入户,vcd、dvd、cd的光盘时代已经终结,中国大陆城乡步入了信息时代。
更多习惯了上网看电films,近来无聊或者说感觉一股新的可能叫爱的力量已在心中潜滋暗长、扎根生芽、蓬蓬勃勃了,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跃跃欲试心态,也想借此测试一下,看看究竟人有多大胆,寸心之处多大产。
便联想到了这部以前想看不敢看,想看机会却不成熟的港片。
故事看起来漏洞百出,纰漏不断,其实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只是疏忽罢了。
这也是许多人看电影看好几遍的原因,想四年前,看movie从来只看一遍,看第二遍也是为了学英语,毕竟是巅峰时期,那时候注意力出奇的高度集中,仿佛眼睛像吸铁一般,能把文字牢牢吸住。
可能是后高考时代的缘故吧,或者说高考后遗症。
现如今,也“落入寻常百姓家”的水平了。
莫文蔚的演出不知该不该用“不够投入”来形容,不是特别入戏,可能因为她心理的排异反应所致吧,说不定她是个无神论者呢。
一直认为她不会死,不过剧中她饰的角色还是挂了,不过死的不难看而已。
她死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不怕鬼,二是太好奇。
正常人遇见她的情形早就避之唯恐不及了,她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对一些灵异怪异光怪陆离的事,还是不要太好奇,更不能以身试法,想亲自试一试,这跟尝试毒品一个模式。
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咪西。
“敬鬼神而远之”就是个很好的做法。
影片的选景也很特别,是在一座写作楼的办公室,而且该剧中的过道走廊没有开窗,显得更加阴闭密封,让人心生压抑和恐惧。
影片由三个短剧结合而成,只有第一个主情节运用了电影拍摄技法,确实也最具视觉冲击力来吓人;或者是为了调剂调节;陈小春这个第二主角出场了,以前认为春哥也就是打打杀杀,走古惑仔道路,可是影人们也是要各种角色突破一下,一看他,就多了份喜感,这跟人的气质有关吧,演到最后更成了搞笑闹剧令人忍俊不禁,还有众“鬼”现身后对他的一番临终嘱托,更是语重心长,1无论如何上班要守时,不要迟到2要勤奋3遇见好女孩,一定要好好珍惜。
情真意切,入木三分,深情款款,情深深意真真,尽显人间真情,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有时候,有些事情有些道理用正常的语言正常逻辑来表现,显得分量很轻很薄很不入人心,没法让人服服帖贴,只有所谓的“鬼话”,让人顿悟、让人放下片刀,立地改过。
现实的很多东西,已经让人麻木了,人们已见惯不怪了,对各种事情无动于衷,只有血、死亡、鬼魂这些东西才能让人清醒,意识到一些被自己践踏了的伦常、道德、良心、真心、同情心。
这也是近来独辟蹊径看鬼片的来由吧,以期让这些特殊的叙事方式来刺激心里某些麻木不仁的神经。
第三个主角有两个,一个男的(不熟悉)和舒淇,其实本人最讨厌的明星就是舒淇了,也就是看着不顺眼看不惯。
果不其然,她就是厉鬼,找替死鬼的鬼。
而看起来最像鬼的却只是一个被厉鬼威胁的自闭症白化病患者。
个人认为鬼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影片的最后部分,也就是怎么收拾鬼的方式方法,每次看总会有惊喜,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有许多难觅的道理在里面,说来奇怪,别人皆不喜欢说教,本人却很喜欢被说教,好像还很欠似的,小学时就特喜欢班主任坐在讲台上骂人,反正骂的永远不会是自己,所以隔岸观火,洞若观火,暗自窃喜。
鬼之为物,只在你脑中感应到,而不是实体,它可以吓唬你,要掐死你,事实上,可能是你双手在掐自己,也就是别让鬼影响你的脑袋,控制你的思想,这样就平安大吉了。
鬼找替身,是让这个替身觉得自己很惨很没用(自怨自艾),让人鬼迷心窍,自己陷入陷阱,所以不临深溪,不近深渊,不被诱惑,不占小便宜是很有意义的。
魔由心生,相由心生,最后以王维晚年的一首《过香积寺》的两句诗结束全篇吧: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分享: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特别小,大概是小学吧。
因为算是个留守儿童,无人照顾,半夜就特别害怕,打开电视希望能看一些动画片。
可惜,打开电视午夜剧场只有这一部电影,就跟着看了下来。
也因为年龄小懵懵懂懂的,看到红衣女跳楼看到死亡场景才明白发生了什么,顿时惊呆了,感觉仿佛开着所有的灯电视声音调到最大也没有一点人味没有一点点安全感。
只能哆哆嗦嗦的拔掉电视电源滚到床上瑟瑟发抖,还是孩子的我就这么睁着眼过了一夜,第二天去了学校都无法睡着,整个人处于昏醒之间,一个小动作都能惊醒我。
这是我对鬼片的最初印象。
但是比较庆幸的是吓狠了之后,我胆子特别肥了,到了晚上看着鬼故事睡觉的地步。
时隔多年,突然想回忆童年,就又翻出了这部电影。
真的不吓人,老去的恐怖感和熟悉的演员,即使演技出色也很难害怕起来。
反而觉得别有趣味。
在我看来第一只鬼和第三只鬼所求的不过是替身投胎,所以一个冒充皮鞋厂的夜工(其实这个身份就很假,尤其是莫文蔚找她的时候门是关的店是黑的)然后靠着主角的善良和正义找到了替身。
而舒淇则靠着美色诱惑了男人付出了生命。
最搞笑的陈小春被五鬼缠身却活到了最后,只是因为五鬼最在乎的是他过得好不好。
为了监督他好好生活好好工作而留下了。
其中觉得是鬼的女人只是得了白化病的通灵人,觉得是人的却披着一张鬼皮骗取人的信任。
各种反差的交织,让影片特别有意思,也许是我成长了,也许是电影老去了。
但是,最好还是不要让孩子看,真的挺吓人。
会有童年阴影的。
对莫文慰值夜班的那一场印象比较深,复印机的效果还不错。
老莫还是很猛的,扛着斧子去砍鬼,没想被人家用怀柔政策搞定了。
莫文蔚那部分最好看,不过名字起错了应该是女卫生间有鬼。渣男老板居然有一群好员工,放过他,也算是影片出人意料的地方吧。舒淇冯德伦一见钟情,嗯可以的,这导演是预言家。
国语版意料之外的还行。是真的很不喜欢陈小春(戏里戏外都不太喜欢,可能是他演的角色都太市侩了,没那么喜欢)。莫文蔚/冯德伦扮相很绝。市民喜剧桥段完全冲淡了紧张氛围。但是结构设计有一些讨喜,包括滤波片代表的感官冲击,以及谁是鬼的悬疑感(陈小春那段没必要完全,舒淇+莫文蔚已经很闭环了)
和很多人一起看的,但还是被吓到并留下来阴影,长久不敢一个人去厕所
只记得眼珠掉进杯子里和牛眼泪了。。。。。。【 二刷 整体还蛮好看的 陈小春的角色很招人烦 最后冯德伦的角色狗带 我一点也不同情
傻比的年代
惊吓中的喜感~香港鬼片亮点!
三星全给第一个故事的前半部分,真的有吓到我,不过后面就没意思了,陈小春纯搞笑啊
这部电影是把老子哈安逸了的,老实说片子很一般,不过要给5星,吓惨了,5555
「鬼同黑社会基本冇分别,都是要着数」,「不是女人」时期的王晶仲可以写出啲有意思嘅台词。全片最恐怖的是,罗兰姐「做鬼」都挂住提醒人翻工冇迟到。陈小春呢段故仔被佢演成佐喜剧片,忽时间唔知咁係好横点唔好。
没有鬼。。。没有恐怖。。。没有什么都没有,特别无聊,陈小春舒淇莫文蔚还有“鬼后”罗兰,太无聊了。。。
好吓人啊,周一还是周二看的,同时还读《小镇奇谈》,感觉房里冷嗖嗖的,开着热空调。一度感觉周五值夜班会非常害怕,其实并没有,因为每天发生好多事,这种短暂的情绪是会被更新掉的。不同于失恋,失恋是种状态,绵绵无绝期。我好像很小就掌握了摆脱坏情绪的方法,就是更新
这编剧未免太不用心了!!!
难得看的一部鬼片。高二的时候寝室一帮女人一起看的。故事本身并不吓人。但是身边的人更吓人。想念以前的八个小女人呢。很少很少有机会再这样聚在一起了。
我同事跟我说这里面有周星驰是喜剧片我才来看的。被那个上吊女吓死的时候我才开始怀疑上当!本片告诉我们,不要相信同事,更不要加班。。。
主要是里面有很多童年的回忆,吓到不敢走回家的楼梯。
再也不看恐怖片了。
拍出新意的香港鬼片~
小时候看的 当时有一块儿是老太太把眼珠子掉到咖啡里 我们都要吐了 还有在厕所阴笑的女人 看完我们都不敢上厕所了 一直憋尿
莫文蔚就是莫文蔚,走起路来BGM都像是「叱咤风云我任意闯,万众仰望」。
又是大牌云集的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