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米叔的《阿辛正传》,仍旧是止不住的潸然泪下,这次以一个文科生的本体的认知来写一下一篇长评,希望能够有所不同。
历经四年多的等待(从2018年底到2022年),历经一次次推迟,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暴乱抵制中,《阿辛正传》应运而生。
这是1994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阿甘正传》的翻拍,讲述了一个被世俗定义的智商低下、心思单纯善良的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下坚定自我,无畏挑战,不断成长的故事。
影片洋溢着亲情、友情、爱国主义,幽默风趣却又不低级趣味,立意深刻却又雅俗共赏,触动心弦却又不曲高和寡,令人潸然泪下却不乏各类笑点。
内容充实丰富,涵盖爱情、战争、宗教、历史、运动、喜剧和悲剧。
时空跨度较广,从1971年主人公的出生到2019年,以大量历史事件、主人公拉里看待世界的角度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故事情节:1.大量历史事件贯穿影片始终,包括紧急情况、英迪拉甘地被暗杀、印度教徒谋杀锡克教徒、卡吉尔战争、孟买酒店大爆炸、卢帕集团的成立、,很多动乱、悲惨的事情。
最感动的一段是拉里作为锡克教小男孩,在印度教徒刺杀锡克教徒时,街道上一片混乱,充满炸弹和火,到处都是被追杀的锡克教徒。
拉里的母亲为了保护拉里,剪掉了他的头发,那一段真的特别感动人心。
拉里上大学期间,孟买和德里等地经常发生爆炸和动乱。
拉里的妈妈每次都让拉里在宿舍待着,因为“外面又闹疟疾了”。
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一笔带过,减轻了残酷的现实的冲击和悲情色彩,真的堪称绝妙。
2.“我要回去开一所学校,教那里的孩子们,这儿也有你这样的好人”——穆罕默德大哥。
拉里在电影中是个心思十分单纯的人,他很善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
卡吉尔战争时,拉里在枪林弹雨中救出了5名受伤的战友,其中救出了一个敌人,但他对此并不知情。
在天真善良的他扛着敌人卖力的往下跑时,敌人准备扣动扳机将他杀死。
但是幸运的是,子弹用完了,兴许是拉里的善良和单纯给他带来了好运。
但是,这是他迅速跑去救自己的好朋友巴拉时,巴拉已经受伤严重……“巴拉想回到家里去做生意,但是他死在了卡吉尔的一个山丘下……”拉里十分悲痛,几日后大家都在庆祝战争的胜利,拉里却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中。
穆罕默德起初并不感激拉里的救命之恩,反而对此怀恨在心。
他失去了双腿,对生活也是消极的态度。
拉里决定完成死去的朋友巴拉的梦想——开内衣工厂,穆罕默德起初对此嗤之以鼻,还嘲讽他“等你当上生意人的那天,我去踢足球如何”或许是受到拉里善良的感染,穆罕默德帮助了拉里做生意,即使生意起初并不顺利,但在坚持外加一次机缘巧合中,他们找到了突破口,最终生意越做越大,开始供不应求。
他们成为了百万富翁。
2008年的一天,穆罕默德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孟买酒店的事件,触目惊心,当最后一帧停在一个年轻的恐怖分子的头像时,电视黑屏了,透过反光,穆罕默德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头一次向拉里表示感谢,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命。
还问拉里为什么从来不去祷告或者去教堂,拉里说“我妈妈说过,宗教冲突是疟疾的罪魁祸首,神存在在我们心里”(米叔太敢说了)穆罕默德深受触动,一日,向拉里告别,说他曾经感染了疟疾,但是被治好了,然而外面疟疾不断,有很多人像他一样被仇恨洗脑,他表示自己决定回去做老师,教那里的孩子,这里也有像拉里一样的好人。
拉里是天真善良的,即使默罕默德一开始想杀他,但是拉里从来没有计较这些,一直是十分单纯乐观的性格,感化了曾经的恶魔。
3、拉里的性格。
和原版相比,拉里的性格和阿甘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拉里十分有耐心、乐观、天真善良。
可以看到他一直在“傻笑”。
比赛时,拉里不知道发令枪是什么意思,别人在助跑他在傻笑,但是最终即使落下一大截也笑着赶上来了。
在军队里,即使规矩很教条刻板,他也很乐观的微笑。
衣服卖不出去,他也不着急,依旧很冷静的想着方法。
大家都说拉里是个傻子,但是他做什么事情都十分细心、尽力。
也正是这个傻子,脱去了脚撑的束缚,肆意的奔跑了起来,“比风还快”。
也正是这个傻子,因为跑步的天赋,居然考上了大学,还毕业了。
正是这个傻子,一直保护着青梅竹马鲁帕,“因为你是我的鲁帕”,比任何一个男人都专一。
也正是这个傻子,在枪林弹雨中勇敢的救下了5个人,感化了一个凶恶的敌人。
也正是这个傻子,做出了一番事业,完成了已故战友的梦想。
也正是这个傻子,纵使经历了很多挫折,依旧笑对人生,纵使受过很多伤,也认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这个傻子的一生,是不幸的,是被嘲笑的。
智商低下,战友、母亲包括青梅竹马的去世,他不断的“离别”,却又不断寻找新的开始。
他是不断奋斗,乐观向上,充满奇迹的。
奇迹也确实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算是人生赢家了。
4.鲁帕的悲剧。
因为印度没有美国嬉皮士的那种时代,所以鲁帕和珍妮大不相同。
鲁帕的童年十分不幸,和拉里相比,鲁帕家境贫困,父亲把母亲家暴去世了,父亲也被抓。
所以鲁帕就想做一个有钱人。
她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但是现实却总是那么残酷……因为拍半裸照进看守所,和拉里在印度门见面的时候,她说自己生活的很好,其实并没有。
她没有当上女主角,反而成为了黑帮大佬的玩物……新年之夜,在受不了黑帮老大的家暴准备跳楼时,看着天空中的飞机,耳边仿佛响起了这样的声音:“不要去迪拜”“去哪”“和我回家吧”“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拉里”“因为你是我的卢帕”“我永远是你的卢帕”。
她为了金钱,一次次拒绝拉里的求婚。
后来经历了种种失意,遍体鳞伤的她回到了老家,和拉里住在一起。
兴许厌倦了大城市的疲惫,一开始她总是在睡觉。
有一天,拉里在油菜花地采了很多金黄的油菜花,放到卢帕床边的花瓶,卢帕恢复了笑容。
他们一起野餐、种地、庆祝排灯节,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快乐,可卢帕,早就不是那个会在其他人排斥拉里的时候温柔的说“坐我这里吧”,教他读英语,给他表演从胸口抓住飞机的魔术的单纯的小女孩了。
排灯节的晚上,她终于表达了对于拉里的爱意。
那个晚上,他们都成长了……第二天早晨,鲁帕因为涉黑被警察捉走了,黑老大无期徒刑,她也被关了6个月。
后来拉里去找她,她终于答应嫁给拉里,但她生了病,最终去世了……直到鲁帕的去世,这个人的一生都是个悲剧……因为金钱,她想着去走捷径,不务实,必然受到了很多处罚……但正是幼时家中的贫穷和母亲死亡的惨剧,让她想成为有钱人,自然酿成了这一切悲剧……5.感人的片段(真的哭到半夜,哭的头疼)小时候拉里的妈妈给拉里剃头,巴拉去世,默罕默德被拉里感化 ,母亲去世,跑步穿过全印度,墓碑前拉里的话语,最后一段……有趣的片段:“疟疾”狂潮,两次跑步比赛,长官说拉里是个“天才”,屁股中弹(哈哈哈),卖衣服……是笑中带泪的。
6.一些很有哲理的句子“我妈妈常说,生活就像土豆脆球,你肚子可能已经饱了,但你的心却想要更多”“我妈妈常说,宗教纷争是造成疟疾的罪魁祸首,神应该在每个人的心中”“如果神想让每个人都一样的话,就没必要造这么多人了。
”“但是,奇迹真的会出现”“对于这件事我们有发言权吗,还是我们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命运是写好的,我不知道,在哪里写的,为什么要写”“人生的篇章有时候并不完整,是写下你知道的,剩下的随风飘走吧,随他去吧”“留下需要的,剩下的回馈社会”“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这也许就是我跑步的原因”7.背景音乐十分动听,无论是对于渲染氛围还是表示人物内心活动都卓越超群。
个人最喜欢《kahani》真的是我从出生到现在听过的最动听的歌曲了。
2.艺术特点1.影片的景色实在是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跑步的那一段,拉里带我们领略了印度美丽的景色(虽然印度很多地方确实挺脏的)放几张图片,感受一下。
拉里门前的那课美丽的大树可是米叔工作团队跑了整个印度才找到的呢。
油菜花地,萤火虫,天空中的飞机和流星,充满了梦幻般的美好。
2.工匠精神。
米叔工作团队的每一员都全身心的投入电影制作和拍摄。
米叔在拍摄之前就已经“和这个角色共存了”,他坦言这是他所扮演的最有挑战性的角色。
但是他又做到了!米叔为了拍摄这段,足足用了两个多月,跑了100多个城市,跑的膝盖酸痛,肌肉拉伤。
但为了拍摄,他一直忍受着,几乎都拍散架了,只能吃止痛药缓解痛苦。
而且米叔在拍摄运动场面时多次受伤,但是他一直都是吃止疼药从来都不休息,为了不拖累剧组……57岁的他为了让拉里跑起来真的很快,他真的训练了1个月短跑,提升了短跑记录1秒多,13.4秒的短跑记录也许比不上屏幕前的你,也许比不上“抖音平均水平”,但是这是他此刻仅能达到的高度了,也是拼尽全力的结果。
还有在卡吉尔的拍摄过程中,米叔新冠刚刚痊愈,身体状况很不好,但是他说他不能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就耽误拍摄进度。
即使出现体力不支、氧气不足的情况,也从来没有放弃过。
后期剪辑,米叔累到趴下,一次次询问别人意见,一次次修改润色,最终撼动了大家的心灵。
米叔团队的工匠精神真的无与伦比。
3.本电影中的音乐都十分舒缓动听~本人最喜欢kahani,也是我从出生以来听过的最好的歌曲。
三、总结(评分)个人看来,本片无论在情节主旨人物塑造还是在表演技巧艺术技巧歌曲等方面都十分卓越。
本人给《阿辛正传》评分满分!米叔yyds!
果然優秀的電影即使一句台詞都聽不懂也可以很好的觀賞下去,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這聽著印地語一邊看著荷蘭語字幕嘗試解碼成德語簡直了🙈 我總是忘了自己是荷蘭語然後就開始往印地語解碼🙈 開頭的沙魯克汗真的是笑死我了😂 這次三傻中的姐姐也來了,憑啥妹妹還是演女主,姐姐就變成演媽媽了🙈 但是卡琳娜真的好美唉... 日常的宗教元素,之前看過《已婚的女人》已經補充好背景知識了哈哈哈👌 真的很羨慕其他國家的作品可以把現實的歷史/城市作為背景融入劇情,這才叫文化輸出呢 巴基斯坦軍造型看起來像民間的反抗軍,我說怎麼裝備那麼充沛呢🙈 不過場景感覺還是有點小。
這部真的是我感覺最帶入的戰爭場面了。
原來上戰場是真的要殺人的。
切身體會所以有一個正義的旗幟的重要性,這樣殺人就沒有什麼要考慮的了。
主角把巴軍的軍官也救下來了,笑暈😂 黑科技穿插史時的片段就一個授勳,有點可惜了2333 不記得原版是如何portray的,但這部主角展現了很多自閉症的特徵。
貝雷帽和婚禮的錫克頭巾真是帥慘了,啊啊啊怎麼可以讓一個大帥哥穿著制服筆挺地演傻子啊啊啊啊,還老演,不對啊以前都演嚴肅的/花心的帥哥角色欸,這就是傳說中的越老越有童心嘛😂 雖然是有加一些特效的,但是米叔真的好嫩的讓人只會想喊哥😚 制服+超級大長腿,絕美的比例讓人完全看不出來比女主還矮😆 擼鬍子瞬間跳戲印度暴徒啊有木有!
😂 吻戲太少差評哼 露肌肉有啥用哼,請停止勾引我😽 跑步治腿病可太強了🙈 全程挺多笑點的,但是我看懂的不多😂 結尾好氣為什麼女主還是給寫死了啊啊啊女主全程也太慘了🥲 米叔最後的哭戲啊啊啊啊突然我他媽就淚崩了啊,雖然完全不知道他說了啥,但是真的超想在電影院放聲大哭的嚶嚶嚶,旁邊的人也抹眼淚了。
好好好好的演技,神仙就是說😢😢😢 全程的演繹都非常自然,不會像很多人一樣,只是在裝一個怪異的人,是真實可信的portray😢 神仙😭 有提拉達克,感覺不會在國內上映欸,畢竟現在尤其敏感。
片尾的製作人名單,叔和嫂並列,唉,好感人 啊啊啊啊我真的好想再看啊啊啊啊啊😭😭😭 治癒我的所有,現充什麼的不適合我,如果可以的話我會選擇一整天沉浸在電影的世界,可惜沒有這麼多電影可以讓我做到😭 真的好久好久沒看到這樣真正的電影了😭
趁着难得的周末看完了阿米尔汗主演的《阿辛正传》,作为好莱坞电影《阿甘正传》的翻拍作品,印度本土化做得还算比较成功,其中加入了很多阿米尔汗的思想元素,对政治和宗教的结构,对战争的谴责,对家庭暴力的鞭挞。
我一直以来也都认为,政治和宗教使人割裂,两者本质上都是少数掌权阶层为了个人私欲对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进行的洗脑式煽动,比如在政治上今日“一寸山河一寸血”永远不要忘记大屠杀,明日又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宗教上这个可以帮你改运势,那个可以保平安,算来算去不过是让一些可怜虫心甘情愿的多交钱罢了。
但与之相对的是,文化和艺术则让人相通,两者本质上都是将潜藏于人心底共通的情感外化表现出来,所以无论肤色黑白,语言各异,甚至地域相隔万里,各个地方都会有诗歌,音乐,绘画,舞蹈等等,在这些领域里,人们才不会因为国籍相互憎恨,不会因为种族彼此敌视,不会因为信仰而流血千里,而这才应该是整个世界原本该有的样子。
作为一个庸俗的人,以及经验丰富的单身狗,对于剧中人物的感情发展是最为看重的。
在《阿甘正传》里面,珍妮和阿甘的感情戏是很明了的,虽然珍妮纹身、喝酒、抽烟、滥交、说脏话、吸毒……但是她是好姑娘,她不玩弄阿甘的感情,也不把阿甘当做工具人,她对于阿甘的感情,是爱的,这爱不是肉体之爱,更多的是一种同情和怜悯。
一开始珍妮爱阿甘,但不认为阿甘会知道爱是什么;而后珍妮意识到阿甘对她的爱,也知道自己爱阿甘,爱阿甘的真诚、善良,也厌恶自己,认为阿甘值得更好的人,而不是自己这个吸毒的嬉皮士,一夜欢愉之后不辞而别;而最后在人生的尽头时,珍妮最终和阿甘好好地告别。
《阿甘正传》里面的感情戏,不拧巴,直来直去,喜欢就是喜欢,爱就是爱。
我没见过珍妮对阿甘表现出厌恶,也没见过珍妮利用阿甘。
珍妮的一生,都是用成年后的放纵去治愈自己童年的一生,她爱阿甘,也认为自己配不上阿甘,所以她宁愿放纵自己远离过往的一切,也不愿意在阿甘身边停留太久,以免舍不得离开。
珍妮是阿甘的天使,阿甘也是珍妮的天使。
但《阿辛正传》则相反,鲁帕和珍妮一样有不幸的童年,和阿辛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阿辛问过她,“你愿意嫁给我吗?
”鲁帕没有说话,离开了阿甘走向人群庆祝,她什么都没说,却胜过千言万语。
鲁帕的人生目标是10卢比所代表的财富,小学的时候,她的家庭因为赌鬼父亲索取10卢比而打死了母亲,家破人亡,最终沦落到由自己的外祖母照顾自己,而外祖母正好是阿辛家的帮佣。
年幼的鲁帕,把一切都归结到钱身上,如果有钱的话,她的人生本不必如此的。
她不得不用自己的一生,去治愈自己的童年。
年少早熟的鲁帕,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有钱人。
那么阿辛家算不算有钱呢?
自然是算的,大庄园,三代军人家庭,拖拉机,还有帮佣,村里第一台电视剧,简直有钱得不行。
但是阿辛行不行?
阿辛不行,鲁帕是把阿辛当做需要同情、关心、爱护的人,如同自己的弟弟一般,作为姐姐,给弟弟下命令是很正常的。
只是,阿辛对她的喜欢,她知道吗?
阿辛再次直球出击,但鲁帕还是没有正面回应,只告诉他,自己想做个模特,有钱又出名。
鲁帕是知道阿辛的,可是为什么不直接的告诉阿辛呢?
因为要养鱼啊,爱不爱我不说,咱俩这关系算是血浓于水了,结婚是不可能结婚的,但是把你做工具人是没有问题的,就你家这个条件还是很棒的,要不是导演不答应早就答应了。
虽然口头上我不说,但行动上给点甜头也是阔以的。
诶,就是玩儿,大不了最后再说一句:我一直把你当geigei啊。
鲁帕之后去拍艳照,做争议人物,上报纸,进看守所,阿辛很担心,去找了她,再次直球出击。
鲁帕正面回答了他,不愿意。
她不要过平庸的生活,要成为有钱人、大人物(只是暂时没有找到路子)。
这个时候,我真想鼓励她,一定要坚持自己,好人卡已经发下去了,赶紧去拥抱美好的明天啊。
然后鲁帕投进了黑老大的怀里。
差点没笑死我,这就是你没找好路子?
正经的路你是一条都没走啊。
本想脱脱衣服睡睡觉,没想到被榜一大哥套牢了,榜一大哥还有车,大哥爱打人,但大哥是真爱。
阿辛,你错就错在,你不够渣。
不像大哥,有钱又有车,有权又有势,你能给鲁帕带来啥,啥也没有,啥也不是,你个老实人。
阿辛给了鲁帕活下去的动力,一想到阿辛鲁帕又感觉自己能撑下去了。
然后有一天,她玩累了,回来了。
带着遍体鳞伤、沉默、痛苦,和愤怒。
她已经不想要钱了,可阿辛此时已经有了足够的钱。
有感情的时候你要钱,有钱的时候你要感情,巧了,阿辛两样都有。
阿辛再次直球出击,然后芙蓉帐暖度春宵,度完之后车来了,她走了,大哥还在等着她。
但大哥心里还是有她,犯法都要她陪同,时至今日,我还是没搞懂大哥究竟是爱她还是不爱她。
不过阿辛的基因还是很强的,大哥多年没中标,阿辛一枪就十环。
感动。
鲁帕的悲剧,源自于家庭的悲剧,如果小时候不是因为钱的事情而家破人亡,或许她不会在成长过程中以钱为中心;如果不是遭受过虐待,她或许不会那么容易屈服于暴力之下。
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始终有一个安全的港湾——阿辛,不管她在外面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阿辛都会无条件的接纳她,关心她,爱她。
而阿辛的悲剧,在于他值得更好的。
人生就好像是一场牌局,抽到了什么牌,就要打什么牌,手气烂也罢,手气好也罢,都是自己的人生。
只是阿辛的悲剧在于,他拿到的手牌实在是太好,开局就是赢家,接下来步步为赢,人生如此美好,以至于对于当初的缺憾念念不忘。
阿辛的缺憾,是在那个夏夜,那个保护他的小姑娘鲁帕,那个他曾祈祷让鲁帕有钱的愿望,以及想要娶她的想法,没有实现。
她是那夜的白月光,也是成年后的朱砂痣。
以至于她只要一开口,他就直接成了那年的那个小孩,这已经不是爱,这是一种名为自恋的病,他爱的哪里是鲁帕,分明是爱有着鲁帕陪伴的自己。
有的人,8岁那年,就已经活完了一生;有的人,穷尽一生,都活在8岁那年。
电影结束,它的不讨喜,大概是在于阿米尔汗妄图表达的东西太多,却忘了欲速则不达。
这部电影是不讨喜的,男主女主不讨喜,涉及宗教不讨喜,印度现状不讨喜,印度这么些年来的发展史也不讨喜,不受欢迎是正常的,因着印度人并不爱自己的近代史,遍地都是疼痛,哪里励志了,分明是伤痕电影啊。
如果拍中国的《阿甘正传》的话,王小波笔下的王二不就是这么一个人?
“ 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
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
我所认识的人,都不珍视自己的似水流年。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东西,所以一个个像丢了魂一样。
”
看的出来阿米尔汗已经努力的改编了,但是这个故事本来就是深深植根于美国历史的,强行对应,多少有些别扭,首先是时间线延后和缩短,美国是巨变40年,印度是宗教和边境战乱了30年。
比如棒球变成短跑、巧克力改成炸脆球有点怪怪的;有些情节也只能删除,比如男主妈妈和女主的一些大尺度隐藏情节都删除了,估计是怕观众受不了吧;乒乓外交没了,但是有几秒钟主角手上拿了只熊猫玩具,可能是暗示去了中国吧;阿甘在广场上穿过人群找女主,也算是名场面了,也没了;阿辛经历的历史事件也变少了。
说一个比较难看出的情节,1:41:06处电视里放的是震惊世界的孟买酒店事件的新闻。
改的不错的地方是救的人改成了敌人,多了一份印巴历史的微妙。
原来的阿甘给一个个人讲,变成阿辛在火车上给很多人讲故事,周围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倒是挺印度的。
最妙的是猫王改成沙鲁克汗,沙王自黑,笑死。
另外,本片很多地方用了特效美颜表现阿辛和女主的不同年龄段,沙鲁克汗出现的这几秒也用了特效(沙王之前的电影《脑残粉》里对这种技术就已经用的很娴熟了)。
阿米尔汗的表演感觉一般,还不如之前《我的个神啊》,而且我觉得和造型也有一定关系,阿甘的造型看着比较憨,阿辛就蛮正常的。
电影比较争议的是因为宗教问题,阿米尔汗是穆斯林演的是锡克教徒。
美国《阿甘正传》&印度《阿辛正传》...翻拍嘛,主要剧情当然1:1,就是看细节的印度化改编...美国阿甘的人生像一盒巧克力,印度阿辛的人生像一盒炸脆球。
美国阿甘在公交车站给几个人讲故事,印度阿辛在火车上给很多人讲故事。
美国阿甘出生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印度阿辛出生在1970年代。
美国阿甘妈妈通过性贿赂才让阿甘上了正常小学,印度阿辛妈妈一番话就感动了校长。
这个改编挺合理的,印度阿辛家庭条件跟美国阿甘差不多,但放到印度,相对就高了,阿辛妈妈不需要做出那么大的牺牲。
美国阿甘小时候因为戴腿箍给猫王提供了灵感,印度阿辛是给沙鲁克·汗。
美国阿甘中学参加橄榄球赛,印度阿辛就是赛跑。
美国阿甘cue到了非常多的真实历史事件,印度阿辛没那么多,主要就是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和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
美国阿甘并没有太多宗教元素,印度阿辛很多,并且跟剧情和主题高度相关。
这个在印度还引发了一些争议,阿米尔·汗是穆斯林,而他饰演的阿辛是锡克教。
美国阿甘女朋友珍妮的信息量很大,反战/性解放/毒品/嬉皮士运动...印度阿辛女朋友鲁帕简单很多,就是在娱乐圈的艰难打拼。
美国阿甘参加了越战,印度阿辛是1999年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卡吉战争。
美国阿甘的战友巴布祖传捕虾,阿甘退役后就去捕虾。
印度阿辛的战友巴拉祖传做内衣,阿辛退役后就去做内衣。
美国阿甘在服役后期参加了乒乓球队,印度阿辛是跑步队。
美国阿甘在战争中救出的丹中尉失去了双腿,印度阿辛救出的默罕默德大哥也失去了双腿。
角色设定改编较大,默罕默德大哥是巴基斯坦人,阿辛的敌人。
同样是反战,印度阿辛主要是从反对宗教冲突引发仇恨的角度。
印度版嘛,倒是没跳舞,加了好几首歌,都很符合剧情,也都很好听。
通过阿甘跑遍全国,展示了多处印度的风景名胜和壮美山川。
2022年,阿米尔·汗将上世纪90年代经典《阿甘正传》几乎原封不动的改编为印度版的《阿辛正传》,评论褒贬不一。
《阿甘正传》是一部乍一看流水账,直到结束才能明其深意的电影。
希望我这篇文也能达到这个效果,也希望你能看到文章的结尾。
提到阿甘,首先想到“阿汤叔”汤姆·汉克斯,阿米尔·汗的气质与原作形象非常契合,天选翻拍人。
而考虑到阿甘的勤奋努力、长青不老与奔跑姿势,我把另一位“阿汤哥”汤姆·克鲁斯与香港的刘德华也纳入进来,开启这一场四人赛跑的多线叙事。
1、阿甘的起跑
《阿甘正传》上映于1994年,距离汤姆·汉克斯(1956年出生)的成名作《美人鱼》(1984)正好10年。
他在好莱坞的星途上漫无目的地奔跑,平平无奇的生长,直到1993年迎来自己的里程碑之作《西雅图未眠》。
那一年汤姆·汉克斯37岁,梅格·瑞恩32岁,《西雅图未眠》让两人成为了好莱坞影史的最佳CP之一。
市场嗅觉敏锐,很快撮合二人于1998年续缘拍摄了《电子情书》,同样大卖。
比汤姆·汉克斯小6岁的汤姆·克鲁斯(1962年出生)在1986年凭借《壮志凌云》一炮而红,与他搭档饰演情侣的是比他大5岁的金发美女凯莉·麦吉利斯。
1988年,比汤姆·克鲁斯大一岁的刘德华(1961年出生)将演艺事业的重心从电视圈转向了影坛,分水线是《最佳损友》与它同年的续集《最佳损友闯情关》,前者他与剧圈CP陈玉莲合作,后者换成了影坛长期CP关之琳(刘关合作多达14次)。
这两位在刘德华的荧屏(银幕)的情侣指数上堪称爆表。
比以上三人稍年轻的阿米尔·汗(1965年出生)8岁就出演了电影处女作,之后从事网球运动,获得过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网球冠军。
直到1988年他才重回银幕并出演了文艺片《灰飞烟灭》。
但他在我国的知名度直到《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年)才打开。
这一年,44岁的阿米尔·汗与29岁的卡琳娜·卡普尔演一对大学生情侣竟然毫不违和。
2、阿甘的途中跑
汤姆·汉克斯在影坛上顺风顺水,从《荒岛余生》《猫鼠游戏》《幸福终点站》到《达芬奇密码》,却再未与梅格·瑞恩合作过。
汤姆·克鲁斯同样星途坦荡,从《香草天空》《少数派报告》《世界大战》到《行动目标希特勒》,2001年与银幕情侣兼生活伴侣妮可·基德曼分道扬镳,再无固定CP搭档。
刘德华事业顺风顺水,和关之琳的合作之旅却进入尾声,《卫斯理之蓝血人》(2002年)之后,这对香港影坛最佳情侣搭档再未聚首。
阿米尔·汗好片不断,多部电影在国内上映,《我的个神啊》《摔跤吧!
爸爸》《神秘巨星》都掀起过观影热潮。
2012年他与卡琳娜·卡普尔《觅迹寻踪》再度合作,上演一出孟买版的《人鬼情未了》。
3、阿甘的长跑
2010年以后,汤姆·汉克斯仍然好片不断,《菲利普斯船长》《间谍之桥》《萨利机长》《华盛顿邮报》《芬奇》,他饰演的角色更加沉稳老练,已经完全摆脱爱情片的约束。
而他的老搭档梅格·瑞恩却因为年华老去失去了往昔“美国甜心”的风采,戏路越来越窄,接近息影。
2015年她自导自演《伊萨卡》,邀请汉克斯客串演出,反响平平。
汤姆·克鲁斯精益求精地在《碟中谍》系列上深耕,并在36年后为自己的成名作续写《壮志凌云2》。
这时的阿汤哥相貌依然英俊洒脱,完全看不出已是花甲之年,并将在明年登场的《碟中谍7》里继续他阿甘式的标志性奔跑。
而他在《壮志凌云》里的情侣搭档凯莉·麦吉利斯却早已离开影坛,成为一名路人大妈。
刘德华在2021年回顾了自己出道40年的经历,并在2022年进行了线上演唱会,获得3.5亿人次的观看。
如今的他依然战斗在香港电影第一线,堪称影坛劳模。
而昔日的红颜知己关之琳却已息影多年,未能与刘德华继续走在平行线上。
以上三位渐渐跑成了一个人的旅途……
唯有阿米尔·汗,在2022年的新片《阿辛正传》里念旧般与卡琳娜·卡普尔再续前缘。
前半段有二人同赴大学求学的情节,仿佛回到13年前《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片场。
但这一次却渗透着违和感,因为57岁的阿米尔·汗依然保留着少年感,而44岁的卡普尔却青春不再,装嫩冒充大学生非常勉强,看上去更像是前者的老师。
影片中段有二人夜晚在孟买海滨互诉衷肠的情节,呼应了10年前二人在《觅迹寻踪》里同样在孟买海滨的相似场景。
不同于其他几位“阿甘”情侣CP的黯然落幕,即便卡普尔年华老去,阿米尔·汗依然坚守着这段友谊。
这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许多年后我们仍会不时在银幕上与他们一起相遇。
《阿辛正传》好似在用时间与空间暗喻他们长久修来的情缘。
二人片中的一段对话仿佛跳脱出影片,成为了两人长情CP之路的告白。
卡琳娜·卡普尔:“你为什么对我怎么好?
”阿米尔·汗答道:“因为你是我的鲁帕。
”卡琳娜·卡普尔:“我永远是你的鲁帕。
”……
我想,这便是我看完《阿辛正传》却拥有与《阿甘正传》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与故事情节无关,只关乎阿米尔·汗与卡琳娜·卡普尔那难能可贵的长情陪伴。
流水账写完了,这便是文章的结尾。
看了下《阿辛正传》,算是复习下印度的现代史,写几个补充:①开篇,阿辛她妈被商店老板安利新化肥农药的场景,正是英迪拉·甘地的“绿色革命”政策时期。
②在“蓝星计划”冲突前,旁遮普锡克人的阿卡利党就因为语言问题,想独立建邦,英迪拉答应了,最早的旁遮普邦就分成了三块,后来阿卡利党又想搞独立,建立卡利斯坦政权,还在阿姆利则金庙设立总部,才把国大党逼急了。
③英迪拉被锡克人保镖刺杀,她大儿子拉吉夫·甘地接班了(电影里有出现),本来英迪拉想让小儿子接班,结果飞机失事......④拉吉夫·甘地,最后是被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炸死了,因为拉·甘地支持斯里兰卡的合法政府,猛虎组织担心拉·甘地再次执政,对自己不利。
⑤电影里印度人民党领导的阿约迪亚运动,就是拆除莫卧儿帝国建立者巴卑尔修建的巴布里清真寺,重建罗摩庙。
这个清真寺原址,本来是印度人的罗摩庙,穆斯林来了就给拆了,盖了自己的清真寺。
所以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冲突,真的都是千百年的旧账了,很难化解。
⑥现在的莫迪老仙(人民党),忠诚的印度教徒,今年初还主持了新罗摩庙的完工仪式。
⑦阿辛参加的小规模军事冲突,其实算是第四次印巴在克什米尔的战争吧。
大家可以详细看看当年印巴分家的细节,真的是很难说清楚。
国大党的甘地与尼赫鲁,穆斯林联盟的真纳,英方的蒙巴顿。
大家好,我是印度阿三,美国有一个《阿甘正传》,我承认了,不解释了,我坦白了,我就是抄他们的,光明正大的买版权,一毫米一毫米比着抄,怎么了?
大家且看我怎么纳米级比着抄
片头羽毛有滴
等公交车滴没有(但是我大印度特色火车是美帝没有滴) 
绑腿是有滴,被印度神医定性智商低有滴,青梅竹马也是有滴
Run,Forrest,Run--这也得做个印度适配,有滴有滴
体育特长生跑步进入大学是有滴,大学毕业那也是有滴
参军是有滴,救战友是有滴,在全国印度人民代表大会授勋也是有滴
印度版丹中尉那也是有滴
授勋完见青梅竹马也是有滴
青梅竹马回老家找自己有滴
被青梅竹马发好人卡,这也是有滴
被发好人卡,受刺激,绕着全印度跑,那也是有滴
最后青梅竹马的一声召唤,当舔狗也是有滴
今年8月上映的印度电影《阿辛正传》,虽是根据美国经典电影《阿甘正传》改编,但主题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新的升华。
电影《阿甘正传》的核心经典台词是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强调的是人生的不确定性,充满了无限可能。
而电影《阿辛正传》的核心经典台词是 :“人生就像炸脆球,即便肚子吃饱了,你的内心却渴求得到更多。
”它强调的是在这个物质过剩的年代,人类的欲望更大。
当人类的欲望变大时,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你也会因此而付出更多的代价。
在这部电影中,这句台词隐喻女主角鲁帕。
鞋子“鞋子就像一个人的身份证,不能以貌取人,要以鞋取人。
”当阿辛在火车上说下这句话时,坐在他对面的女人看着一眼阿辛的鞋子,又破又旧,女人对阿辛一脸的不屑。
这时,阿辛讲起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关于这个鞋子的故事。
阿辛刚开始讲自己的故事时没有人听,后来听的人越来越多。
直到他下火车时,听故事的人已经堆满了整个车厢,而且大家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阿辛的鞋子虽然并不新, 但是他却充满了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以鞋子的新旧来判断一个人,而是要了解这双鞋子背后的故事。
人生中的三个贵人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三类人帮助我们成长,他们分别是:信任的人,你爱的人,和你不同的人。
我们以阿辛为例,你也可以找一找自己人生中的这三类人分别是谁。
1.信任的人在阿新的成长中,对他最重要的人就是他的母亲。
可以说,如果阿辛没有这样的母亲,他也不可能从一个平凡甚至有些愚笨的人,变成一个别人眼中的幸运儿。
阿辛一出生就是一个有点愚笨的孩子,还有残疾。
出生在单亲家庭的阿辛,按常人的眼光,原本应该去特殊学校上学。
但是他的母亲对他说:“没有什么事是你不能做的,你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神要人人都一样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创造出这么多人了。
”阿辛是一个非常听母亲话的孩子,他相信母亲说的话,所以他去了普通的学校上学。
这里有一个细节,当时普通学校的校长是不收这个孩子的。
校长对阿辛的妈妈说,你不要老是去学校找我,也不要来我家里烦我,我家里现在没有佣人打扫,没有人做饭,我忙得不可开交,我没空搭理你。
阿辛的妈妈很聪明,在这句话中马上发现了校长的痛点。
阿辛的妈妈对校长说,我免费给你做午饭,给你当佣人。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就立马付出了行动,把一盒饭递给了校长。
说到马上做到,绝对不是画大饼,不得不佩服这个妈妈的观察力和行动力超强。
校长看到阿辛的妈妈穿着打扮都像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女人,却愿意为了孩子甘愿做别人家的女佣,感动之下答应了阿辛妈妈的请求。
在阿辛的一生中,他的妈妈给了他最大的力量和支持,是他人生中最值得信赖的引路人。
如果看我这篇文章的你是一位妈妈,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在孩子的教育中是怎样的一个引路人。
如果你是一个孩子,你没有这么好的引路人妈妈,那么请你思考如何做自己的引路人。
2.你爱的人阿辛和鲁帕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他们的关系就像薯条和番茄酱。
鲁帕的爸爸是个赌鬼,为了钱而打死了自己的母亲,自己也因此而入狱。
因为原生家庭的伤痛,让鲁帕认为只有有钱才能幸福。
所以他虽然很喜欢阿辛,但并不想和阿辛结婚,因为阿辛太笨,因为阿辛没有很多的钱,因为阿辛不能让她成为受人瞩目的女明星。
鲁帕有着很多的欲望和野心,所以她认为阿新不适合结婚,只适合做朋友。
鲁帕一次次地拒绝了阿辛的求婚。
但是阿辛心里只有鲁帕,一直等着她回心转意。
正如前面开篇所说,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欲望所付出代价。
鲁帕为了钱和名利做黑帮老大的情妇,再遭受一次次家暴而活不下去后,她想到了阿辛,感到了希望,于是她回到了阿辛的身边。
当鲁帕因入狱而悄悄离开阿辛时, 阿辛满世界去寻找鲁帕。
因为没有鲁帕的任何消息,阿辛找不到目的地,只好不停地跑步来填补心中的空白,他跑了整整四年。
当他再一次见到鲁帕时,鲁帕已经身患重病,时日不多了。
对阿辛而言,如果他早一点停止跑步,在家里等待鲁帕出狱,他们就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或许鲁帕的病情也能好转。
对鲁帕而言,她花了大半生追求的只是欲望带来的副作用, 而人生的幸福时光却极为短暂。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到底要追求的是什么呢?
是愿望还是你的欲望?
为什么人们总是在最后的时候才会想到,你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呢?
没有人在最后的时候会去在意自己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利,而是会在意自己有没有遗憾留在人间。
3.不同的人阿辛在战场上救了他的敌人,而他的敌人也因为他的纯真善良而洗心革面,成为了一个好人。
他敌人因为被愤怒和不满洗脑,成为了一个不法分子,并且认为人生只有一条路可走。
在遇见阿辛以后,他发现了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而阿辛也因为这个性格和他完全不同的人,开始走上了经商之路,也成为了一名知名的企业家。
阿辛是一个头脑简单而且直接的人。
他的心里没有城府,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也让他能够很好的活在当下,没有太多的欲望,也没有太多的烦恼。
因为他的心地善良,让他和巴拉成为好友。
巴拉教会了他一门手艺,也为他们制定了完美的经商计划。
在巴拉战死战场后,阿辛实现了巴拉的心愿。
但阿辛不懂经商,他做的内衣一件也卖不出去。
而他在战场上救的敌人这是正好取代了巴拉的地位,帮他走入了经商之路。
内衣销售的转变在于贴上一个标签,相当于一个品牌。
阿辛在内衣上了写下自己最爱的女孩的名字,成为了内衣品牌名,内衣的销售一炮打红。
因为在那个年代的背景下,很多男生的内衣都是女朋友买的,所以用一个女生的名字作为内衣品牌,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好的营销。
这一点是阿辛思维上的转变带来了销售的改变。
跑步🏃阿辛跑步是因为失去了心爱女孩的消息,他需要找到一种释放的方式。
而众人的跟跑,这是因为跟随效应。
那些人跟着阿辛跑步,他们其实只是盲目地跟随。
他们以为阿辛跑步是因为开悟了,觉醒了,把阿辛当神一样地信仰着,却没有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去跑步。
这也是很多随大流的人的心态。
直到有一天阿辛说,他累了,他要回家,众人也就停止了跑步。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得出,阿辛其实还是挺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的人,他并不盲目。
单架阿辛是一个有残疾的孩子,所以他的双腿上都绑着担架,也因此而经常受人欺负。
每当阿辛要被人打时,鲁帕都会对他说:“快跑!
”阿辛因祸得福,获得了跑步的特长,而且经常参加跑步的比赛获奖。
面对校园霸凌,阿辛不是一个受气包,而是选择面对问题,面对前方。
生活的磨难不仅让他学会了快跑,也在跑步中,让他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 而解开了单架的束缚与框架。
他竟然不需要单架也能正常行走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束缚我们正是思维的框架。
爱情阿辛其实是最懂爱情的人。
面对爱情,他非常地简单直接,没有任何的功利心。
而鲁帕的爱却充满了功利。
最开始的鲁帕,为了名利去爱有钱的男人。
而有钱的男人则以爱之名,给那些女人名利,以做交换。
最后当鲁帕遍体鳞伤时,才明白爱的真谛。
期待这部翻拍的《阿辛正传》,在阿米尔的诠释下,并不亚于《阿甘正传》。
真期待有中国翻拍的《阿甘正传》,能让主题有更进一步的升华。
虽然喜欢看阿米尔汗,但是过于原样翻版的内容,还是不太想看进去了。保留原著的回忆更好。
适合吃饭看,听着印地语都知道他要说啥。
又是翻拍
抛开原著单独看绝对是个好片子,但相比阿甘正传,还是更喜欢阿甘,特别是打乒乓球那段没有了,少了很多趣味性
鬼知道我们多期待有朝一日能复刻一部这样“纪传编年”体电影。其实不难,毕竟我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就以动物不许成精后开始,有《活着》中福贵这样的主角和辅助,有《霸王别姬》荡气回肠的冲突和张力,有《让子弹飞》中细思极恐的桥段和台词………名字我都想好了,叫《新.阿Q正传》。
情节基本一致,做了些本土化的改编,把断腿上司改成了误救敌军是最意味深长的变化,但整体上文本密度不如原作。
国内观众对国外的抄袭是非常非常宽松的。
演员年龄在那里 演青少年太违和了 而且这个翻拍可以说是汤药都不换就换了个碗 阿米尔汗最难看的电影
阿米尔汗永远在批判他们国的宗教。哈哈。故事可看性比较弱,可能还是因为翻拍,老版本太经典了的关系
无聊
看哭了
阿甘情怀下,算是尊重原著,并尽力还原了。无奈主演对阿辛的诠释我不喜欢,对印度文化的无法高度认同也影响观影体验。看完电影立刻又去刷了一遍原版,心里才稍微舒畅一些。
我就有1个问题,米叔50多岁的人了,是不会老的吗?怎么演个20来岁的小伙这么眉清目秀?他们的成熟、沧桑感全靠胡子的吗?还有这个女主,三观太恶劣,拜金太明显,最后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想起老实人备胎了.
虽然是翻拍,但是丝毫不影响我哭得稀里哗啦,致敬经典,还得是我米叔
基本原样重拍了原版98%的内容,非常忠于原版电影传达的价值观,属于非常有潜力进入豆瓣电影250的那种电影。几处利用歌曲进行转场、抒情是不错的本土化优点。不过我不是很清楚这样和原版剧情、细节相差不大的翻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然也没有拍砸,另外阿辛的黄色眼角膜实在是太晃眼了……值得称赞的是阿米尔·汗敢在电影中展现各个宗教友好交流的美好愿景,把印度历史上残酷的宗教冲突全用“疟疾”糊弄过去了,而且以穆斯林的身份演锡克教徒真的是莫大的勇气,也难怪imdb被刷到了5.0分。
只能说及格的改编吧,有些地方有点用力过猛了。还有一点是大家对你印度的历史是真不太熟啊。
抄都抄不好~
毁原作
再一比一还原,也没有《阿甘正传》的韵味;再本土化改编,也达不到《阿甘正传》的高度。
巧克力变油炸球,公交车变绿皮火车,而羽毛...依然是羽毛。宝莱坞对“阿甘正传”的1:1复刻,用虚拟的小人物反映壮阔的大时代。问题是,最近三十年印度只有小时代啊,这直接导致电影的历史植入感很轻。另外阿米尔·汗真的是一脸机灵相,很难让人信服智商只有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