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是算是这几年看到的国产惊悚片的新高度了,这个高度的造就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我们看到的国产惊悚片往往都是XX底下有人、荒屋XX、夜半XX这样的企图挣个几百万就能捞回本的片子。
《门锁》让我眼前一亮,主要在于它从本质上学习了好莱坞惊悚片的实质,即惊悚片应有的社会性和节奏的把控而《门锁》整体影片带给我的感觉,无论是影片的节奏还是细节,都是一种弄弄的好莱坞惊悚片味道。
虽然该片是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但是这个构架仍然都是学习近十年好莱坞惊悚片的风格。
这一点从五百之前的作品上也可以看出来,欧美影视作品对他的影响很大。
那么《门锁》会告诉我们,当今好莱坞惊悚片是一个什么特征呢?
大女主+社会热点=B级惊悚片(还得是布伦屋那种风格,不要和A24这种跳大神的作品弄混)看完《门锁》以后,我第一时间想起了一部去年罗素克劳的惊悚片《精神错乱》,虽然剧情不同,但二者在架构上惊人的相似,后者就是目前典型的好莱坞惊悚片——社会热点路怒症+前怂后猛的大女主。
罗素克劳在影片中带给我的冲击,恰如本片白客扮演的人物《门锁》便是这个路线,白百何作为一个在职场和生活中饱受困扰的独身女性,当你发现困扰你的上司、中介、保安,都可能是侵入你家的变态时,我们会发现女主感受到的已经不是尴尬、苦恼,而是变成了恐惧。
是的,当你朝夕相处的人突然变成能夺取你生命的杀人魔时,那种震撼比你看到一个陌生人拿刀乱砍,要强烈得多。
欺诈钱财的黑中介、总爱动手动脚的上司、有过几面之缘的保安、甚至对面楼里的老人,在影片的氛围下,在女主的视角里,都从以往不过是电话里需要发泄发泄的目标,变成了此刻的嫌疑人。
这类人物在影片中的形象与观众日常生活中那些标签化人物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的错位和变化,就带来了冲击力。
甚至不光是人,我们平常习以为常的物件,在影片里也仿佛成为了恐惧的起源点——曾经让人安心的门锁开关声,这里变成了催命的哀嚎,仿佛是墓地乌鸦的叫声,每一次在电影中出现,都会伴随着女主惊恐的眼睛。
我们卧室的衣柜内、床下,影片中,每当女主睡着,都会有一个黑影正从那里冒出头来。
影片中也使用了经典的好莱坞桥段,女主入浴,隔着浴帘,仿佛演员和观众之间除了银幕又间隔了一道墙,使我们和片中人物的距离更远,也让片中人物更为孤立。
影史上最有名的那个浴帘而拍摄这些日常的人事物,要不拍摄异形吃人难多了,毕竟我们生活中没见过异形吃人,但是我们会用锅碗瓢盆。
因此影片中充分利用了好莱坞的手法,摄影机的缓慢推移,视角的慢慢转动,伴随着人物表情特写,以及勾人的BGM,在短短几秒钟内给予观众一种紧张——松口气——高潮的过程,这在如今的惊悚片里是最常用的手段。
《招魂》为代表的温子仁恐怖片我认为是开了这种紧松紧节奏的先河影片标题是《门锁》,这一道防御,可以说是独居的职业女性最后的防线了,在影片中,白百何扮演的方卉试图用这一道锁提防所有的一切,我们能够看到,方卉贴近门,与门的互动多次出现,多次隐藏在门的后面,这体现出了一种弱势的表述,即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能够保护她们的就只有门。
影片中的亲朋好友,包括男人,对于方卉来说,都不是可靠的保证,即使是最后出场救人于水火的警官也同样(毕竟不能让方卉杀人),因此在最后才能引出影片最真正的主题——方卉的那些不堪的回忆,那些她蒙受的羞辱不停在脑中闪现,同时她一棍一棍向着杀人凶手反击,一改她之前无助可怜的形象,实现了升华主题,即能够拯救她的是自己。
白百何对于方卉这个人物的刻画,非常成功,尤其是对于这个女人的柔弱,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影片中前期她的眼神中始终充满着恐惧,面对未知的犯人,面对性骚扰的上司,恐惧、悲伤、愤怒、无奈,不停地体现在她的表情和动作上,特别是她在公安局喝水的那场戏,将之前隐藏的内心的恐惧全部反映在了颤抖的水杯、握紧水杯的双手、扬首饮尽的水、伴随而来的眼泪,此刻动作+水杯+表情,让一个我见犹怜的柔弱女性形象透过银幕打进了观众的心里。
白百何本片里的气场和她一贯的风格截然不同而前面越是弱势,最后的涅槃重生,最后的一搏才更显得震撼。
影片在杀人魔这条主线上,几乎塞入了所有单身职场女性面临的社会困扰:职场性骚扰、黑中介强买强卖、高房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偷拍、pua、公交咸猪手、催婚等等,其实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单身女性所焦虑的,也是如今大部分城市人所焦虑的话题,非常具有共鸣性。
影片最后,当车内的广播再次响起了那仿佛是心魔般的歌曲时,方卉没有关上,而是调大了声音。
不躲了,直接上!
方卉给闺蜜小曼打电话,发现手机在郑医生车里响的时候,镜头切到了郑医生的特写:使劲的抿嘴唇然后变成咬嘴唇。
心理学上,咬嘴唇表示隐忍、焦虑、恼怒,这里郑医生的这个小动作,把内心里“方卉要发现闺蜜的失踪与我有关了”“方卉会怎么看待我,会不会也背叛抛弃我”“我正在开车我该怎么制服方卉”等等一系列的反应表达了出来。
方卉领导借用厕所,闻方卉的牙刷,牙刷是很私人的东西。
著名作家三毛说“牙刷与书,恕不外借,实在要借,那就牙刷吧”,足以说明牙刷实在是不便让别人乱碰乱用的东西。
领导西装革履下的变态心理,从这个动作暴露无遗。
片中男性角色很多,但不是坏人的仅有警察和小吴,仔细观察会发现,也只有这两个人在片中没有以西装革履的形象出现过。
西装革履的不一定是好人,那个穿着保安服的反而可能帮你解决掉了危险。
不过怎么看保安小吴这个人就算没有伤害方卉的行动,但人也有点阴恻恻的,如果剧情继续发展,这也不是个正常的心理健康的男性。
导演通过低机位和高机位的镜头以及故意放大的环境音,在开场几分钟就把片子的恐怖氛围拉满(后半段稍微有些拉胯)。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恐惧、因为床下、柜子里这些都是我们每家每户日常生活中就有的,很贴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不同于鬼,人有时候是更可怕的生物。
最后,希望我们早日迎来穿衣自由、独居自由和放心走夜路的自由。
And girls help girls.
《门锁》的创作源于一个简单的观念:男女间强与弱的关系。
进一步阐释:所有男性都有迫害女性的动机,所有女性都是潜在的受害者。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奇怪的画卷:白百何饰演的女主角像是患上迫害妄想症,她遇到的所有男性都在以某种方式(侵犯、威胁、骚扰、窥视、入室等)侮辱和损害着她。
无论这出自她的想象,还是事实如此,电影都没能公允地呈现当代单身女性的困境。
难道不正因为刻板地将女性抛入受害者的牢笼,才导致女性在现实生活艰难的处境?
这种观念满足了大众的想象与期待。
创作者的用意也许是如实呈现女性真实的困境,但通过毫无逻辑地放大与夸张(为了制造惊悚的效果),将两性塑造成绝对刻板的对立形象,暴露出了另一重用意:女性主义成为了政治正确的幌子,背后却是对女性的无情剥削和消费。
站在女性的视角刻画女性切身的感受和想法,才算一种女性主义的创造姿态。
居高临下地俯瞰受伤害的女性,不仅没能给予她们应有的关怀,反而冷漠地将她们抛入屈辱的自我厌恶中。
在这个世界,并非所有男性都是加害者,也不是所有女性都脆弱到要时刻提防异性的骚扰。
当女性主义变成一种政治正确,不可避免便会有消费女性的电影诞生。
《门锁》就是这样一部值得钉在耻辱柱上的零分电影。
给我看无语了,这样好的题材,这样好的演员(白客白百何算不错了),给我拍成这个烂样!
打着关注独居女性安全的招牌恰烂钱!
我以为是讲1个孤身在外打工的女生遭遇到的日常危险,没想到啊没想到,危险是危险了,一点也不日常!
作为艺术作品我允许你增加各种巧合增加故事性,但我不允许你全是巧合!
姐妹们,能想象吗,女主角身边全是变态。
好,就算他是把所有危险集中在一人身上了,都危险成这样了,女主角一点自保意识都没有诶?
他把女主角设置成笨蛋,堂而皇之演绎受害者有罪论,好让所有人接受女主角遭遇不测都是她自己的问题!
什么是女性才能共情女性的时刻?
是走夜路听到一点动静就加快步伐,包里必备报警器辣椒水甚至小型甩棍。
是家里家外装监控,回家第一件事先开灯,检查窗户柜子床底。
是打的要给朋友家人发送车牌号和实时定位,是手机设置紧急联系人,编辑好短信随时准备发送给110。
诚然,女主角在家里放了男生衣服鞋子,也和朋友约了救命暗号,但这些全部浮于表面,她像个心大的男人一样对着危险说算了。
有人试图开她房门,她算了;奇怪保安跟踪她,她算了;上司多次骚扰并且强奸未遂,她算了;对面有人偷窥,甚至有人就在她家里,她也算了。
这就是男人想象中的女人吗?
啊?
她在吃饭时意识到对面可能是变态杀人犯,第一时间给公安发了位置,然后她跑了。
她不呆在人多的餐厅里,非要一个人去货运电梯,被变态堵了之后还上了他的车。
每一步都精准踩雷,牛啊编剧。
下面更厉害了,变态有个超大的仓库,跟交警指挥中心似的全是监控。
一人打三个黑社会的保安居然不是变态对手,被他吊了起来。
变态咔一下按机关,女主闺蜜凭空出现在地上,原本在地上的保安凭空消失。
他召唤恶狗攻击女主闺蜜,女主不得已大声求他,他咔一下按机关,闺蜜又掉进地下室了(。
我觉得变态这个金手指是不是开得有点大?
他被女主开货车撞飞了,爬起来,嘿,一点事没有。
警察被他用铁棍锤了一下脑袋就失去了战斗力,他被女主用同把铁棍连抡三下脑袋,嘿,一点事没有。
虽然我要是女主我就把车压他身上再下车,但我得帮女主说句公道话,正常人谁能想到撞飞的人还能站起来打架?
又不是超级英雄!
总而言之,姐妹们听我一句劝,别看。
立意很好的女性题材电影,满怀期待的去看了,失望!
1.于电影叙事而言,故事线很乱,不清楚片子到底在讲什么?
到底想讲什么?
没有跌宕起伏的节奏,从头悬到尾,刚开始确实有被吓到,但电影播放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已经索然无味了。
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几乎没有get到电影的主题,结尾强行升华,真的很尬!
2.于镜头语言来说,整部片子都在为了恐怖而恐怖,每一个镜头,每一道光,每一段配乐,都在渲染气氛,忽略了情节的重要性。
视听语言上过度依赖配乐和光线,过分的营造氛围反而适得其反。
3.人物设计上,给反派太强大的光环了。
比如可以一挑三个大汉的小吴,却被郑医生轻松制服,这合理吗?
结局甚至出现了枪支,我不李姐简直是来搞笑的吧!
4.挖的坑就不埋了?
前期李总在女主家的诡异行为能单纯用他想占有女主就简单带过吗?
跟黑衣人如出一辙的熟悉女主家,甚至牙刷摆放的角度,只是为了迷惑观众吗?
到最后仍没看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对于保安小吴,前期花大量笔墨在这个人物身上,最后也不了了之,莫非只是为了安排一个人物角色进去吗?
很久没看到一部让我这么激动的电影了,迫不及待的想吐槽。
一颗星是给电影选材的,选取的角度很好,但最终成片,大失所望!
门锁 (2021)4.3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别克 / 白百何 白客
前半段悬疑氛围渲染得很好,节奏恰好的推进且不故弄玄虚,很喜欢,但后半段就落入俗套主旨不明,直接崩掉。
终于get到白百合的美和演技,那种畏畏缩缩,绝望无助的代入感很强,眼神的变化,身体的颤抖,恐惧到咳嗽快呕吐的细节也好评,给小曼打电话的地方差点跟着哭了。
白客其实可以再极致和疯狂一些,这个变态还差一点儿感觉。
范丞丞演技在线,小吴的戏份点到即止,交代不清,但真的很帅,每次一出场就引起一阵小躁动,多放几场打戏或者多和女主有些互动会更好。
总之要么坏到极致,要么就正面给人一点温暖,编剧刻画人物还差点儿火候。
影片的最后,方卉声嘶力竭反抗,被凶手冷漠的回应,“你这样还像个女人吗?
”比暴力更暴击。
女人啊,你要温柔漂亮乖乖听话,你要找个男人当靠山,你要忍气吞声知进退,你要收敛低调保平安,你独居家里要放男人的东西,你外卖不要写真实性别…..对女人的要求永远只有更多,极度讽刺的是,最后杀掉男人的还是男人。
看完电影大家无一例外的说,女人要保护自己,要有勇气,要小心翼翼,却很少说男人别惹事,管好自己,犯罪要承担法律责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实。
这是一部会有缺陷的电影,但值得去看,像白百何说的,关注也是一种力量。
三星,加一星给白百何和范丞丞。
(最后,直呼范丞丞多拍电影,这张脸就应该焊在大银幕上,能让人心动一万次。
)
门锁真的怎么会这么难看??
如果说前半段还勉强有点氛围感 至少在白姐观察门锁指纹和保安一脚就能抵住门这里 我代入到了独居女性的不安后半段就扯淡到我想左拳捶死白客右脚踢飞白百合和她的无脑小姐妹男警察金刚不坏之身 被狗咬被枪打仿佛忘了自己还有手枪 女警察直接一个大消失就连援兵都不帮忙喊的程度一个兽医能在一线城市拥有这么大的仓库本身就很荒谬白百合在家里发现凶杀又遭遇姐妹失踪和上司猥亵 居然不老老实实原地待着依靠警察叔叔 还自个跑去找小姐妹 不得不佩服白姐的凶狠可是她一会儿怕得要死手无缚鸡之力 一会儿又能在五秒内找出郊区恰好没上锁的越野车 撞也也没撞死凶手 还准备手刃他结果又一个被反杀(????
不是吧导演 咱也不必为了反转而瞎xx反转范丞丞到底是好人坏人啊?
一会儿好到发现兽医有问题就准备过去警告人家,暴力阻拦要挟白百合的一群人 一会儿又随随便便把白姐门牌号告诉色批老板我迷惑了真的迷惑了感觉导演就是想让我感到迷惑而有意为之 甚至结尾让人产生是一支大型公益短片的错觉btw如果真的是公益短片 我还可以多加一星)最后真的提醒白姐这样的独居女孩子 如果感到危险请相信自己的直觉 然后连夜搬家谢谢!!
安全大过天🙏
保护好女孩子吧!!
好吗!!
当女主像条狗跪趴在地求饶时,兽医用温柔的嗓音深情地谴责着那些“企图”分开他们的人,“他们要破坏‘我们’的家”。
可笑又可怜的“我们”二字,他理所当然地将偷窥、跟踪、入室当成了和女主的爱, 自顾自和女主建立起家庭,并自诩为是守护女主的无脸男。
女主用球棒疯狂反杀兽医时,连日来所受的欺侮熔浆般爆发:因为是独居女性就被中介暴力对待,因为是单身女性就被上司恶意猥亵女主善良怕事到显得懦弱,是因为背后没有所谓的 “靠”,只身在外打拼,没背景能力不突出又有些姿 色的30岁女性,生活担惊受怕,处处小心,给予她保护的仅仅是这个社会建立的安全体制,而这种安全又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10月份被尾随入室、杀害抛尸的海龟新上海女孩;晨跑失踪确认遇害的女生...这类案件一直层出不穷。
正如电影所说,独居是她们的权利,不是伤害她们的理由!
我国独居人数逐年攀升,独居安全问题值得深思!!!
在电影中,女主在中途才选择报警,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当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报警,当一个人能够选择报警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保卫自己的时候,那么其实悬疑恐惧的色彩将会大打折扣,到后来开始感觉整部电影就不像悬疑电影了,更像是抓罪犯的一部电影。
另外,悬疑电影或者恐怖电影的另一个元素,就是让人无法预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有两处让自己猜到了电影情节,那么接下来发生的剧情,也大大降低了悬疑恐惧的色彩。
还可以的悬疑片。
近年国产悬疑类影视作品大增,不过大多都是翻拍(兼职五百也爱干这)。
所以当本片在西班牙原版和韩国翻拍版的基础上并没有太多改编,只能说就是改了改凶手的身份,也就没带来太大的惊喜。
手法上,为了烘托气氛,音效上难免有些过于用力,到后面反而审美疲劳而导致观感下降,可能也一定程度反应了导演在悬疑安排上的些许虚心。
本来以为只是个只发生在密闭空间的小成本片,没想到后面还搞了那么大的阵势,拓宽了不少场景。
女主除了反抗上司潜规则、发现闺蜜异状和最后结尾一点爆发,基本上一直都是被害者的位置,对于凶手身份的突破也没什么新意与真正烧脑,就是狼人杀般的嫌疑人一个个被干掉倒牌直到真凶自爆,可以说女主基本全程处于被动,虽然这也确实是大部分女性的生存现状,但是作为一个商业片来说却有失其水准。
虽然在真凶的设置上,比韩版设了更多的“烟雾弹”,但是对于真凶的作案手法等前史都交代不够明确,只是将一些铁证摆在观众面前说“他就是”。
反而其他几个男性角色更有血有肉令人信服。
只能说导演在很多原先属于文艺片所主要负责的人文关怀上下了很大功夫,对于黑中介、潜规则、独居隐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探讨,包括最后白百合对白客的反击,也并不只是一个被害者对凶手的反击,更是一位女性对于父权社会下所受到的压迫的反击。
可惜被凶反攻后,最后的致命一击却是先前倒地男警察发出的,似乎又使女主回到了一个被动的、花瓶的角色,最终还是需要男性的拯救(私以为如果换成女警察及时赶到开枪会更好一点)。
也许是为了突破前作,但是业务不精,从而导致导演只能在影片意味上下功夫挖心思,导致本片虽然是一个商业片的壳子,但又套了些文艺片的内涵,结果既没达到商业片带给观众的观影快感,也只是让一些探讨留于表面、浅尝辄止,细细想来甚至有点落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好在演员都很不错,几位变态演的都很真切,微表情控制非常到位,白客也颠覆了以往的喜剧形象,白百何依旧演技稳定,范丞丞虽然没什么惊喜,好在角色合适,也没有拖后腿。
别克作为新人导演能有这样的作品也算发挥不错,也希望日后能有更好的作品。
总体还是比较推荐看的。
豆瓣没有三星半,那就给个四星以资鼓励。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