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爱迪生迷弟西屋如何被傲慢偶像狠虐最终黑化一朝将之击落神坛??
好笑的是赢得电力之战的两个人最终都被授予『爱迪生奖』这就追星成功了?
🙃反观爱迪生 输了以后转头研究摄像机去了 好奇翻了翻人生履历也是各种负债 搞个新发明大赚一笔还债不愧是偶像级带发明家👍 爱迪生 永远滴神全篇狠吹西屋的人格魅力 结尾悄悄在屏幕下方打出一行小字: 销毁所有和特斯拉往来信件试图让世人只记住自己的贡献……罢辽 学界从来也不是什么纯净之地🙃🙃霍尔特版特斯拉、Tom和George的两位太太和一双儿女、小蜘蛛演的助理 配角每个都有亮点但每次都情绪刚被调动起来立马进入下一趴了虽然有很多情节真的挺喜欢的 禁不住故事线太多情节也散乱 配乐很Justin Hurwitz(有几个瞬间梦回登月了) 但就从头到尾莫名其妙激动人心根本带不动剧情……霍尔特戏份太少啦 真就像极了特斯拉本人放弃专利让普通民众都能享受照明啥的也不提 一行补充说明就穷困后半生了 这故事讲得8行两个字已经说累了 就这样吧
引用剧中的一句话“有个东西永远能压倒正义——名气”。
曾记何时,课本中的爱迪生是一位不畏强权的发明家。
然而《电力之战The Current War》才真正向世人讲述那个名利年代爱迪生的伪善与黑暗的“发明”人生。
影片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爱迪生)、汤姆·赫兰德(饰演秘书)、迈克尔·珊农(饰演威斯汀豪斯)、尼古拉斯·霍尔特(饰演特斯拉)等著名演员主演,阵容绝对堪称“色艺双绝”。
卷福将爱迪生的无奈与虚伪演绎的淋漓尽致,荷兰弟也将单纯诠释的可圈可点。
《电力之战The Current War》讲述的是爱迪生“发明”电灯后,在摩根财团的支持下,推销“直流电”城市照明的故事。
众所周知,我们当今的城市供电都是使用的特斯拉所倡导的交流电而非直流电。
影片就是针对“爱迪生的直流电”和“特斯拉+威斯汀豪斯的交流电”在争夺美国市场中的尔虞我诈爱迪生无论是虚假宣传打击竞争对手威斯汀豪斯,还是依仗名气欺压青年天才特斯拉,都显然不是“发明家”,而是掠夺发明的无良商人。
这正是科技经济过快发展,而人文科学发展不足的必然,看似无可厚非,而实则导致人性的泯灭与社会的混沌。
此外,影片中卷福与荷兰弟的一段对话也帮世人纠错:“白炽灯不是你发明的,只是大家以为是你”——对,因为爱迪生只是改进了白炽灯,并取得了专利,呵呵。
那么,在电力大战失败后,发明“电影”到底是不是他,显然又是依托别人的创意改良,设计了摄像机和放映机,申请的专利。
所以,我不知道他算不算发明家。
但总之他不是我心中的那种发明家,而是商业角度的掠夺式改良。
因为他没有创意、没有技术,不过还好他有商业眼光和无下限的操作。
PS:早先曾有一部纪录片好像叫“天才之争,电流之战”介绍过这段故事,虽然时事足够震撼,但对爱迪生和的金主摩根的诸多无耻操作描述的不够详细,当时看得时候没有什么太深感触。
然而这部影片在卷福等人的演绎下,爱迪生的那种从无奈到无耻的形象真心震撼到了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为了利益不则手段,他的发明中到底有多少真实、多少掠夺,不得而知啊,名气让他无视正义,名气让他扭曲正义,名气让他抹杀正义。
看完这部电影,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当我走出电影厅,看着屋里屋外平时不会过于在意的灯泡,以及里面闪烁的光芒,顿时心中充满了敬意!
诚如片中爱迪生所言,世界因此而改变!
作为一位电力公司的工作者,一直期待着这部讲述电力公司鼻祖故事的电影!
我想在那样一个辉煌、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些天才有着自己独有的信念和精神,有着自己领域独有的天赋,他们的交锋一定异常精彩!
所以这次我想更多的讲讲电影中的这段历史。
电影主要讲述了爱迪生发明电灯后,希望用直流电来构建全美的电能网络,不仅用于电灯,还包括其他电力设备,因为他认为交流电没有直流电安全;而威斯丁豪斯,则一直认为交流电价格便宜,效益更高,才是电网长远发展的关键…二人之间商业化的电力之战是电力发展史乃至世界商业史上一段津津乐道的故事,最终威斯汀豪斯联合年轻的天才尼古拉特斯拉用交流电打败了为世界带来光明的爱迪生!
但历史并没有输家,虽然我们直到现在用的的确是交流电,但看到发光的灯泡我们想起的却是爱迪生!
此次“电力之战”结束后,爱迪生转而开始研究融合了其发明的留声机以及刚问世不久的摄影技术,随后发明了电影摄影机、改良了蓄电池等上千种发明创造;而威斯汀豪斯则把高压交流电引入了美国输电系统,是现代输电系统的鼻祖;至于特斯拉,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却一直致力于电磁领域的研究,是无线电技术的鼻祖,还包括了X光、传真机、收音机等,影响深远,如今我们在马路上随处可见以他命名的汽车,以缅怀他的荣耀!
颇为遗憾的是,从电影角度来讲,本片并没有很好的展现出这些人物之间那种碰撞的火花,至少我个人感觉人物的表现是参差不齐的,电影的节奏展现也不那么出色,除了鲜明的画面感,以及真实历史本身的乐趣外,并没有感受到导演或者编剧赋予本片的额外亮点,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或者不感兴趣的人而言,看的可能会比较辛苦!
看着爱迪生与他秘书谈话时,就如同奇异博士带着彼得帕克一样…人物深度刻画还是有所欠缺,故事的线性推进也有些混乱。
本片最大的收获就是将我们带回到那段传奇的岁月,再一次回顾这些天才,回顾这一段电力公司的初始时光,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电力传输以及电网公司最初的发展史!
满分 ,我想打120分可能本身自己就是个电气小透明,崇拜爱迪生,崇拜特斯拉,也知道两个大佬之间的恩恩怨怨,但是但是1.没想到导演的拍摄 和叙事手法高级呀!
其中一个场景:从一片黑暗中踏着泥泞宁静地走来,爱迪生用灯泡照明了整个世界,有点儿惊天魔术团的意思啦哈!
牛 牛 哇!
2.演员演技爆棚尤其是卷福,爱死卷福啦!
咬着小嘴唇的那种内心的纠结,爱死啦!
3.画面的质感优秀道具服装,拍摄的画面太优秀啦!
分分钟截屏下来就是壁纸(不过没怎么说神级特斯拉,可能是大神的思维有太多专业知识啦)总之是一部看完想二三刷的电影,好久没有这样开心的观影体验啦!
电力之战10分 我看哭了 伟大的人 伟大的思想 伟大的时代 如同特斯拉所说的推动人类进步的是思想爱迪生聪明 能言善辩 发明无数 出名早 骄傲固执己见,内心不够宽广 始终认为对手一开始窃取了他的研究成果,但这不能就说他人品非常差,因为 人性本来就是多面的 很多研究人员、领域专家、天赋过人或是过早成名的人往往都有着强烈的自信 很难接受别人的质疑,更别说成为竞争对手了。
所以他会在交直流电竞争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名誉声望打压 诋毁 甚至抹黑对方。
他的对手铁路大亨 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Westinghouse),一个实业家 发明家,一个忠厚 诚实 正直 格局高 淡泊名利 心胸宽广的人最终用事实和行动赢得了电力之战,这部电影的意义之一就是告诉后人 人类历史每前进一小步,都不是一个人(最出名的)的功劳而是一群人一代人的共同竞争 努力推动发展的。
神秘的特斯拉 有个性的特斯拉 帅气的特斯拉 电影没有讲述太多,但他最后孤独而终 负债缠身,我们可以想象他在研究发明创造的一生中公开的未公开的 成功的失败的 惊人的成果一定不会少愿每一个研究人员 知识分子能够像Westinghouse说的那样 “您可以不建栅栏”,知识产权需要保护,但是心理上假想的栅栏还是少些,格局高些。
卷福大概是最被偏爱演绎天才的演员了。
说话语速快,吐字密度大,有点神经质,注定是怪咖。
《霍金传》中的霍金、《梵高:画语人生》中的梵高、《神探夏洛克》中的福尔摩斯、《模仿游戏》中的图灵、《电力之战》中的爱迪生······《电力之战》讲述爱迪生与乔治·威斯汀豪斯、特斯拉之间关于直流电与交流电之间的竞逐之战。
影片气氛一流,表演精彩,但故事密度不够厚重,情节不够聚焦,使得很大程度上沦为了流水账般的历史报告简摘。
《电力之战》让世人重新认识了特斯拉。
不得不说,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学校课本的选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全局和整体的认知,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知有爱迪生,不知有特斯拉;只知有马尔克斯,不知有博尔赫斯;只知有梵高,不知有塞尚。
最后,感谢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对电力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让我可以安静地打开电视;感谢爱迪生对电影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让我可以选择这样一部美好的电影。
2019美国剧情片《电力之战》,根据真实历史改编,全球累计票房1221万美元,定级PG-13,豆瓣评分6.5,于2020年8月28日引进国内上映。
本片的观众评价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负面评价说本片平淡无奇、平铺直叙、流水账,我的感受倒还好,没有有些观众说得那么不堪,剧本编写得的确有些流水账,没能跌宕起伏,不过导演对节奏的控制还是挺好的,毕竟真实历史就是如此精彩,所以就算是平铺直叙,观赏性和娱乐性也还是蛮高的。
本片的配乐非常与众不同,也是观众评价两极分化的元素之一,我觉得本片的配乐不错,将一个史实流水账衬托出惊悚紧张的氛围,有效地提升了剧情的紧凑感。
不过,本片的配音更适合惊悚片,对本片这样的史实剧情片来说确实有些不太搭。
对于不了解电力之战这段科学史中的经典故事的观众来说,本片是一部非常好的科普电影,尤其推荐青少年观众观看。
我对那段科学历史只是有所耳闻,并不非常了解,通过本片很涨知识,也深深体会到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本片以我们耳熟能详的爱迪生为主角,讲述了三大科学家之间争夺未来主导权的故事。
通过本片,可以让人更加熟悉那段难忘的科学历史,了解真实、人性、并不完美的爱迪生,了解我们今日司空见惯的“电”曾经波澜起伏的经历,让我们知道爱迪生不仅是个发明家,也是个靠发明致富的企业家。
既然是企业家,必然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正是本片的主线。
本片让我们以影像的形式重温小时候了解到的那些爱迪生的发明故事,除了直流电、交流电、电灯、留声机、电影、发电机、马达以外,还可以了解到人类历史上第一把电椅的来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电刑处死的罪犯,还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人工电力电死的动物(马)。
本片中有中国元素,在最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个老妇在用毛笔书写汉字(虽然写得实在是不咋地,愧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我想是本片的导演对中国书法不了解的缘故,所以随便找了一个能写毛笔字的路人甲)。
本片有大量CG特效参与,主要体现在用CG特效还原了1880年前后的美国场景。
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爱迪生在冰天雪地之下,用自己发明的摄影机拍摄。
爱迪生说他的奇思妙想这辈子都不能做完。
经历了一个“失败”,他还有继续甚至再开始的勇气。
爱迪生用了15年发明出了灯泡、电、直流发电机,这三样让他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从未有过的光明。
他本来以为靠这些发明能够成为全美乃至全世界电力系统的提供者。
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威斯丁豪斯。
威斯丁豪斯本来一开始就想和爱迪生合作,用交流电这种低成本方式为这个世界提供电力。
但爱迪生不善交际的个性让两人错失了一开始的沟通机会。
从此这两人开启了冤家模式,但其实这两个人都是想用科技改变这个世界,并不是不顾任何代价只想获取金钱的商业家。
这一点其实两个人的本质是相似的。
但等到威斯丁豪斯用交流电发电机也提供了电力系统之后,爱迪生认为他剽窃了自己15年的心血成果,对他无比的痛恨。
而且爱迪生坚持认为,交流电的使用存在特别大的安全隐患。
两个都特别聪明且有创造发明能力的人,因为失去了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他们的想法和一些做法都被改变。
这个电影其实不只是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之间的竞争,特斯拉其实也是电力之战中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但他一开始并没有被爱迪生所重视。
他的才华不允许他继续在爱迪生的公司继续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修发电机的工人。
当他最后和威斯汀豪斯推广了交流电发电系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虽然因为商业模式的种种原因没有盈利。
但因为他我们才能够拥有如今这个世界所需要的电力系统。
这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值得被拍出电影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电能带给这个世界的巨大改变,还因为这三个人值得大家好好的去发现、了解。
爱迪生一个坚持不伤害生命,想要改变世界的人。
威斯丁豪斯——光明正大的竞争,不使用下三滥手段的人。
特斯拉希望才华能够被看见,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
这个故事伟大但又很平凡,伟大的是他们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他们做事的原则没有被打破。
平凡的是他们终究拥有共通的善良、勇敢、坚毅。
你也能看到被这个世界所铭记的伟人他们身上也有缺点,正是这些缺点让他们在银幕上显得更活灵活现。
电影的节奏把握的不是特别好,爱迪生第一次成功照亮了城市之后的片段,节奏显得比较着急。
后面还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因为电影时间线跳得比较快,我对于剧情的感受还没有到位的时候,就又被推进到下一个剧情。
但这部电影很优秀的就是画面的拍摄,还有镜头的运用,都特别的流畅和优美。
还有不得不说的就是本尼的演技真的特别好,一个热爱创造的发明家、失去妻子的丈夫,本尼真的完美诠释了这个角色。
在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两位电力企业家托马斯·爱迪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展开对峙。
爱迪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是直流电的发明者,并首先将直流电推广到商业领域,随后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斯·霍尔特饰)发现了交流电,并制造出一台交流电发电机,为了与爱迪生竞争,企业家乔治·威斯汀豪斯(迈克尔·珊农饰)邀请特斯拉为其工作 [4] 。
之后威斯汀豪斯创办的西屋电气则率先将高压交流电引入美国的输电系统 ,打破了直流电一统天下的局面。
电力之战》是由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司出品,阿方索·戈麦兹-瑞洪执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迈克尔·珊农、尼古拉斯·霍尔特、凯瑟琳·沃特斯顿、汤姆·赫兰德联合主演的历史传记片,于2018年1月5日在英国上映。
[1] 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托马斯·爱迪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两大电力巨头就直流电与交流电展开竞争和对峙的
多伦多的首映结束已经过了午夜,周围的人连Q&A都没心思看,没等Harvey带着一众演员上台,站起身就走了,只剩一帮BC迷妹。
韦恩斯坦最近几年押宝老是押错,横扫奥斯卡的辉煌早就没了。
中小成本独立电影成为新宠之后,他家不上不下的定位就略尴尬。
这部《电力之战》是韦恩斯坦今年的冲奥重头戏,选在近几年的奥斯卡前哨战多伦多举行首映。
不过目前就多伦多展映的新片来看,这部电影并不算出众。
《电力之战》,讲的是BC演的爱迪生,和珊农演的威斯汀豪斯“ 两大电力巨子就直流电与交流电展开竞争 ”(引自豆瓣)。
到底竞争什么呢?
大概有三条线:一是在全美普及电力的竞争,两人都要尽可能占领更多城市;二是用电椅对一个杀人犯执行死刑究竟算不算酷刑、以及交流电是不是有致死的危险的争论;三是竞争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电力供应商资格。
电影前三分之一都在讲第一条线,直到威斯汀豪斯这边因为事故出了人命,引入了第二条线,到这里还是比较巧妙的。
当第电椅事件终于暂告一段落后,爱迪生的公司被JP摩根跟其他公司合并成了通用电气前身,这才又冒出了第三条线。
到结尾,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交叉剪辑。
第一条线就随着另外两条,三局两胜似的,就算交代了,爱迪生就这么认输了,跑去拍电影了。
在三条线之间,还穿插了大大小小的花絮插曲,有些和情节关系并不大,显得很零碎,难以抓住重点。
散场的时候我身后的一个记者和同伴说,开演了20分钟我还不知道这电影到底要讲什么,就觉得不是个好兆头。
角色方面,两个主角喜忧参半。
剧情上看,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应该是双男主。
实际叙事的视角来看,以爱迪生独白开头和结尾,应该以他为中心角色。
但是看角色的发展和描写:爱迪生开头就自称伟大,中间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多方挫败,干脆转而研究电影,仍然自称伟大;而威斯汀豪斯,起初被新发明打击,被爱迪生蔑视,又跟上时代开发自己的电力技术,接着被爱迪生陷害,又揭穿了对方,最后和特斯拉联手在芝加哥博览会的竞标上打败了爱迪生——威斯汀豪斯这才是励志剧男主的发展线路啊!
爱迪生到底在干吗!
珊农得益于角色的丰满,这次发挥是演员里最亮眼的一个,威斯汀豪斯能准确说出每个人的名字这个点设计得非常棒。
而BC在夏洛克、图灵、奇异博士之后,再塑造这么一个unlikable narcissistic genius,太缺乏惊喜。
尼子的特斯拉虽然扮相不错,但戏份少得可怜。
荷兰弟演的助手更是超级酱油,换个路人来演也没影响。
至于女性角色,简直可怜至极,两个女性角色都是以“支持老公的好太太”形象出现,而且互相之间毫无交流。
导演阿方索·戈麦斯-雷洪前一部作品《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评价很高,但《电力之战》这样的题材和规模似乎对他来说还难以掌控。
开场不久威斯汀豪斯出场的一段长镜头拍得很有创意,但到后面开始出现大量和台词节奏完全不搭的快速剪切,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帮演员连一句台词都说不连贯,半句就要切一下。
不仅如此,导演在这么一部古装传记片里,几乎全程手持摄影机,从头到尾摇摇晃晃。
倒不是说手持不能用,埃导在Baby Driver里用得就恰到好处,甚至《拆弹部队》手持晃到吐我也认了,因为符合剧情。
但是科学家站着讨论电力,有什么好晃的啊?!
不光晃荡,还要以各种诡异的视角仰拍俯拍斜拍人物近景,一个个脸全都拍到变形。
加上导演喜欢镜头远近来回变化,很难说观众在这个故事处于一个什么视角。
这种手法放在现代青春片里或许合适,但在这部电影里就有些怪了。
导演在放映前还特别说,有几处后期特效还没做好,希望不要因此影响观看效果。
但看完全片我觉得,问题远远不是几处特效缺失——其实有几处特效还是挺酷的。
场景的设计和服装也很有美感。
另一个亮点是配乐,作曲真是使出了一百八十分的劲儿,从蒸汽朋克到古装励志全有了,就是跟画面的风格搭不上。
有几处配合特效和转场剪辑还挺带感的,等音乐停下人物在寂静中说对白,感觉变成了另一部电影。
总得来说,电影最终呈现的结果有些可惜,没能把这么好的演员阵容完全利用上。
不过既然后期还没完成,也有可能还会根据观影反馈再做修改。
只不过目前看,韦恩斯坦回归奥斯卡霸主之路还很坎坷。
爱迪生 VS 威斯汀豪斯,前者戏份更重,特斯拉出现的时间并不多。跟那些把特斯拉作为主角,爱迪生塑造成“反派”的故事比起来,这又是另一种视角了。构图运镜剪辑非常讲究,单看画面也是很享受的
又是一部乏善可陈的传记片。偶有亮点,但整体感觉还是导演你到底是想干嘛呀。。再次感叹我尼子真是帅的不行,给跪。本来都要看睡着了,尼子一出来彻底给我帅精神了。。还有就是荷兰弟每次一出来都有观众笑场。。。
无聊到睡着。唯一的takeaway原来爱迪生是GE的原始股东。以及达西先生为什么走样成那个鬼样子
挺平庸的事实记载电影,都不能算传记。电力之争的故事还算有趣,西屋和通用电气的起始,特斯拉的奇思妙想。感觉荷兰在里面的角色不算太出挑,比较喜欢尼古拉斯霍尔特这个配角。看得时候电影卡壳,修了挺久才恢复。。。呃
描写美国当时交直流电力之争的那段历史,将当时的著名历史人物均纳入故事之中,尤其是爱迪生与特斯拉。可惜特斯拉只是露了寥寥几面,而爱迪生在影片中显得愚蠢。其实,这样的真实事件只要照实拍,就会很好看。但导演却玩得太过了,反让影片节奏失衡,剪辑混乱,风格诡异,叙事模糊。
爱迪生这个人物跟福尔摩斯太像了,都是骄傲任性而又孤独的天才,唯一的区别是福尔摩斯永远正确,而爱迪生也有错的时候。BC此片发挥余地较小,相比之下,西屋的角色就比较出挑。至于特斯拉,打酱油为主。音乐和画面都很棒,大量采用低角度仰拍和广角镜头,构图一流。
韦恩斯坦毁了一个多好的剧本!多好的题材!
有一段挺华彩
不如拍纪录片好过
不行…
故事来讲其实就三星半吧,镜头有四星,整个影片的做作程度(in good way)有五星哈哈哈哈哈。作为疫情结束回归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片子我看得很开心,毕竟还有什么比看爱迪生发明电影,且BC“做作”的表演爱迪生发明电影来纪念回归更合适呢。小说我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地摊文学,读到结尾很喜欢,很出色的展现了一个新时代新文明的开端的群像,电影我觉得改得也好,虽然叙事一般(因为主线不突出),可是非常出色的运用了镜头语言来展现电影独有的魅力,很开心啊,BC做作两小时我在床上双腿蹬断(舔手机.jpg)
重温美帝旧基建🧐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运用一流水准,在豆瓣评分被低估了。至于对片中人物的评价,爱迪生,特斯拉,威斯汀豪斯,各花入各眼吧。感谢发明家们把电力和光明带到这个世界。
三星半
剪辑特别炫技特别好!迈克尔姗农演好人,但我随时担心他黑化呢!结果黑化的康伯巴奇……尼子的特斯拉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呢,特别好!看过这部真心觉得爱迪生挺不是人的,太遭人恨了!荷兰弟还演康伯巴奇的忠仆,还挺暧昧的哈!
很喜欢结尾游乐场亮灯处的配乐。长镜头的多重变换让人有点晕。叙事的线路虽然铺好了,但是张力不够,两个人之间的恶斗不过是背后使坏的桥段,有点可惜。
这大概…是全北京最后一场放映了吧?太难找了,也真是挺想看的!谢谢电影,又让我了解到、认识到这么一段历史,并想要进一步去探求它的真实性。像使劲回忆了一下中学物理课。爱迪生这么狭隘么?特斯拉课本里耳熟能详,就是威斯豪汀……正感叹自己的无知一转念这不就是西屋么!老婆们都不错。影片镜头很炫,内容杂乱快速,犯困。东申影城贵友大厦店4号厅。2个人(差点儿包场另一个不确定她临开场买的还是噌的)不过这影厅很不舒服!座椅间距特窄,银幕看得我眼睛疼!要不是三四周前安贞UME临时把一场中午的VIP厅这部排片换成了《1917》,至于这么费劲来么!看上就好!踩着消防宣传的点儿到的。然而《漫长的告别》今天开始似乎已经下映了(昨天北京剧院等还有)现在的院线真是非大片儿坚持不了几场,马上国庆十一档了,烂俗流行片儿要霸屏了。
影19310:最后略有升华。两大发明家在书法“天下太平”前握手言和,合作共赢。前大半都很流水。特斯拉打了酱油。
故事讲得无聊至极了
评论区里一堆吐槽 导致看之前其实有点忐忑 不过事实证明这电影是我的菜 科学家斗智斗勇还有点抖狠(在注重荣誉的贵族时代是逾规操作 但现代眼光看可能没什么 美国佬嘛)的故事是多么的好看啊 演技也在线 卷福粉必看
7.5——基本上是你可以看到的最好看的那种颁奖季传记片。这个导演原来是《me earl and a dying girl》啊,难怪片子里镜头那么流畅。给迈克·珊农打call,太有魅力了。还要再补充一点——这么个历史片用的是电子乐配乐啊,酷毙了。。#tiff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