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在城市舞台上展出神魔大战且印象比较深刻的有《黑夜传说》和《康斯坦丁》(《地狱神探》),那些以城市为背景以恐怖为手段展示血腥暴力和致人心跳过速的影片暂时不列入讨论。
之所以在把《黑夜传说》、《康斯坦丁》和《守夜人》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这三部表现都市魔幻的黑色电影都有一种大的格局、大的野心。
《黑夜传说》和《守夜人》都是低成本电影(《黑夜传说》2300万美元、《守夜人》420万美元、《康斯坦丁》投资1亿美金),《黑夜传说》充满了哥特式的阴冷色调,却有着匪夷所思的情感发泄,是黑暗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诡异缠绵有过之而无不及,小成本成功攫取了大票房;《康斯坦丁》制作精良,背后有着天主教的神秘哲学,这种哲学对光明与黑暗、信仰与公义的讨论甚至深入到了每一个细节(包括道具、人名),整个片子充满了宗教思辨和隐喻,题外话甚多,单纯以娱乐片来看待《康斯坦丁》实在有些委屈;而成本最小的《守夜人》也在建构自己的哲学,投资小但气魄不小,这使得它同一般的魔幻恐怖片可以区分开来。
这种气魄主要来自于故事和画面表现。
守夜人的故事纠缠复杂,很有张力,俗套的光明与黑暗的战争转变成了代表光明监督恶的“守夜人”与代表黑暗制止善的“守日人”在现代都市的对峙。
同康斯坦丁一样,因为他们不断在阴阳两界穿梭,这些特殊的“他者”也都带着浓浓的颓废黑暗的影子。
在看似黑白分明的世界中,充满了对自我的恶毒诅咒(女医生)、对无辜者的无谓的血腥(安东几乎杀掉自己的孩子、还有那些引诱吸血鬼犯罪的“饵”)、对自我价值深刻的怀疑(安东、他的吸血鬼邻居)……代表邪恶一方的“守日人”们眼神深邃,每个都很谦谦君子,倒是“守夜人”们多少显得有些血腥狼狈、阴暗无助。
正义在握的“守夜人们”由于手段的非正义(用“饵”来诱使吸血鬼犯罪,然后杀掉吸血鬼)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影片毫无迟疑地批判了“目的论”,正义的目的不能抹平非正义的手段。
由于“守夜人们”的道德失据,让能够改变世界的“他者”(安东12岁的孩子)看穿了正义表皮下的虚伪,自觉自愿地选择了黑暗一方,这也是本片要深刻于同类剧情片的地方,也正是这种思辨,让影片成为了一部黑色电影。
剧本的完整细密或许也是由小说改编带来的天然优势吧。
可惜剧本缺少一点高的哲学意味上的关照(想想《康斯坦丁》神秘主义哲学的探索),将大战简单归于光明黑暗两方的对峙,这对于俄罗斯深厚的宗教思想资源真是浪费。
导演对于影片的光影效果和特技可谓是锐意求新,我想最终的特效已经超出了430万美金的视觉极限(想象无极的三亿人民币吧),“飞机螺丝落入咖啡杯”一段非常精彩,其创意和效果都很Surprise!
影片在莫斯科大厦楼顶和“断桥”上摆开的“杀阵”也颇独树一帜,现代的国际化大都市上耸立的千年以前的断壁残垣十足的欧式阴郁、唯美。
影片中出现的精彩的黑白炭笔(?
)片断足够先锋(相类似的就是《Sin Sity》了吧),酷酷得很是讨人喜欢!
不过导演对影片的组织能力还是弱了一点,叙事的节奏有点混乱,对人物的刻画用力也不够,看完之后多少有点昏昏沉沉的混沌。
7分。
光明战士身穿工作服,手拿手电筒,奋战邪恶,守护正义~~为啥我总觉得这幅画面很搞笑呢?
这片算是俄罗斯版本的《康斯坦丁》了吧。
尽管是小成本,但钱的确花在了刀刃上,一些大场面拍得很不错。
故事线略微薄弱了些,特别是遭诅咒的处女这段,和主线没能联系起来。
飞机螺丝那段很精彩。
巫婆跟男主说:她有了别人的孩子。
因为这个孩子,她只记新欢,遗忘旧爱。
于是男主决意要暗下药令她堕胎。
然后他就能和她过“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DNA鉴定盛行的逻辑基础。
“我才不要养那个无血缘关系的胎儿。
我才不要养那个不忠于我的女人”。
从理性来说,男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愿被非亲生牵累,几乎是理所当然。
对他来说没出生的孩子是不可能有任何后果的。
而大部分男人见到未堕胎成功的孩子后的第一反应是抢回来。
他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个当父亲的机会。
孩子越优秀可人,他们后悔就越严重。
反扑也更严重。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在孩子在母腹中,妨碍他行房,迫使他遵照世间的规则来承担责任,对他来说只是压在身上的一座山。
根据快乐原则和有利自己的原则,他没做错。
即使看到一百个痛失亲子的例子,当面临他所面对的诱惑时,大部分男人仍会选择跟他一样行事。
谁知道盒子里是什么,是巧克力,还是空气。
因为孩子的母亲不是奇特珍物,孩子也不会更珍奇。
即使失去一个珍奇宝贝,世上还有许多女人,一定还能生。
哈哈哈。
俄罗斯的〈NIGHT WATCH〉。
看到美国以外的国家拍出奇幻系列总是另人愉快的。
特别是特技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我尤其感觉开头那段12年前的缘起很不错。
当然欧洲的东西总不象美国片那么明快,有几部分还是叫 人有点不耐烦。
我所特别喜欢的是它体现的俄罗斯当代的现实风貌,地铁,音乐会,剧院,超市,隧道等……特别的还放了点现实批判的东西。
比如超市里的“雀巢广告”还有可怜的老人。
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还是很好的传达了所有的要素。
吸血鬼还要执照,还有监督,很新鲜的概念。
虽然正邪对立和宿命与抗争的思路多少还是够老套。
相比下来第二部反而觉得平淡了。
毕竟不比好莱坞,投资明显不够,导致制作比较粗糙,但对于这种魔幻的题材,能拍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且电影展示出了和美国电影有所不同的俄罗斯风格,也算是比较新鲜。
电影根据小说拍摄,剧情还是不错的。
电影创意还行吧,也是类似于吸血鬼与赏金猎人的故事,只不过故事重新写定了故事背景。
最后的结果有点出人意料也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不过似乎终究是黑暗势力智高一筹,从一开始便计划了一切。
最后不太明白为什么有男主杀自己孩子的这个情节,在已知是自己的孩子的情况下,已经证明了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有这样一个不能解释的动作呢?
原以为这个被诅咒的女子会是他们口中的能够打破平衡的强者,结果不是,而光明这一边的首领智力似乎有点不够啊,黑暗势力已经知道了谁是能够打破平衡的那个人,而光明这边却一个人都不知道,每天还跟无头苍蝇一样,跟着别人设定的陷阱走。
如果说原著是名贵的松露。
那电影就是小鸡炖蘑菇,而且还是炖糊了的。
电影看得我郁闷得要死,只因为看过原著《守夜人》与《守日人》。
结果得知电影导演就是《通缉令》的导演,原来如此。
那是个拿多少投资,都能拍出地道廉价气质的B级片的人。
我个人认为,当一本原著太过精湛的时候,导演就不要试试图在关键的地方做修改,以免造成这样“太对不起原材料的状况出现”。
1 人物之间的关系完全缩小了原著的世界观的深度。
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将叶戈尔设计成安东的儿子。
叶戈尔只是一个普通的黑暗他者,但是安东依然会对他上心,而不是因为是他儿子。
原著中的大部分他者,不管黑暗力量还是光明力量,都是活了几百岁的人,虽然安东和他女朋友斯维塔姐姐都还是正常年龄的人类年龄——他们都拥有非人类的世界观,就像《精魂火祭》中那些法师一样。
用人类之间的血缘纽带来作为关键情节,降低了故事的魔幻性和大气感。
2 到把《守日人》看完,导演居然安排的结局是“安东把那一丝杀念抹去才挽救了世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到是符合原著的某些精神实质的,拿就是,黑暗他者利用的人类的恶获取力量,而光明他者是利用人类的快乐来获取力量——人类只有断除自己的恶才能改变自己的世界。
但是,这仅仅是原著想要表的一点点意思而已,或许在谢尔盖同学心目当中,善恶都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特质,人类要做到的其实平衡而已。
所以他才没有在书里,让斯维塔姐姐这个伟大的女魔法师最后成长起来,像切大白菜一样把黑暗他者们给切死。
3 人物塑造太失败。
无论是安东(生生把安东同学弄成个有12孩子的憔悴大叔)、伟大的女魔法师斯维塔姐姐,还是本来很美型很邪恶的爷爷扎乌龙、很狡猾的爷爷谢格尔、还是各有特色性格的光明他者们,都只有原著里面最多1/10的魅力。
最让人崩溃的是扎乌龙爷爷的女巫女朋友在守日者里面的造型,娘呢,还用定型胶把头发弄个魔鬼的小犄角造型,不直到的还以为是小龙人长大变性变坏了呢。
唯一有魅力一点的是谢格尔爷爷的女朋友,但是,它作为猫头鹰出场的镜头太KUSO了。
竟然是从一个包装盒里拿出来的,像一个圣诞礼物一样被从柜子里拿出来。
4 黄昏界。
里面充满了垃圾,是最让我不能接受的。
导演一向的表现,充分说明他有审丑的趋势。
总的来说,或许也不能怪导演大人的作品拙劣,实在是原著太好,如果只看过电影,看过也就完了。
问题是,原著太好看了,只看了电影的同学,请你们去看原著吧,那才是精华。
而评价这两部电影是俄罗斯电影巅峰之作的同学,我深刻怀疑你们是在讽刺。
让其他优秀的俄罗斯电影情何以堪。
与其用“血腥”一词来形容这部电影,我认为用分开的“血”与“腥”二字更为贴切冰箱中空的的血瓶,保温瓶中稠腻的猪血,胃中反吐出来的血,浮躁的城市,拥挤的地铁,惨白的日光灯,怨念的飓风脊椎中拔出的剑,蚊子振翅的轰鸣污秽的红褐色和令人作呕的腥味弥漫在整个影片中纯洁,孤独,自责,虚伪,一切的一切,都在夜的黑色的掩盖下激烈地流动着
很早就耳闻这部俄罗斯奇幻电影很好看,看完后却觉得虽然好看,但是创意和表演都一般。
从一开始的建立合约和稍显窄小的世界观来看,就能够猜想到这是一部普及版的奇幻电影。
电影里没有故意的渲染奇幻气氛,一切都在现实之中交织发生。
黑暗和光明之间的界限模糊而累赘,于是选择哪一方阵营,基本上只是为了双方的平衡。
对于黑暗阵营来说,他们认为光明阵营才是邪恶的,反之亦然。
对“守夜人”、“守日人”这样的名称感到了好感,主人公矛盾的身世让人觉得僵硬而难受。
在电影的最后,那句画外音表明电影续集将会很快的出现,期待下一部电影能够把故事变得更鲜活和沉重。
end
电影和书不同,一直都觉得电影这玩意儿也就是用来消磨下时间,满足一下视觉感官的。
虽然知道原著好,但是一直没什么时间看,直接看的影片,所以就不能将两者进行比较。
只能稍微胡乱写点看电影时的一些囧然状态了。
不知道导演有什么意图,片子里安东遭遇女巫事件后就一直处于在一个浑噩的喝醉状态,不是说他真的喝醉了,而是整个人一直摇摇晃晃迷迷糊糊就好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也可能是导演想让他在非现实和现实世界的夹缝中虚实不定?
看到他这个样子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人这样子没问题吗?
他好像马上就要滚到路边去睡着了啊!完全没有安全感,难道是因为是还处于“英雄”养成期?
超讨厌这种表现手法的。
黏糊不爽利。
加上看的字幕版本又是粤语版简直让我痛不欲生。
(我想看正常国语的啊啊TAT)然后就是安东找隔壁借血喝然后猪血过敏(喂!
)然后在地铁上纠缠小正太……感觉像个变态跟踪狂大叔一样,囧囧有神。
和醉汉说的“咬掉你的耳朵”什么的这种台词这和性骚扰有嘛区别啊啊啊,亏这演员戴墨镜的时候还不错看,言行举止太猥琐了喂!
(话说安东对门的小伙以及作为关键人物的小正太颜也都不错。
)安东逗猫头鹰的时候感觉挺可爱的。
不过……把猫头鹰(女)用保鲜袋包起来塞在橱柜这种事……是原著里就有的吗??
知道小正太是自己儿子的时候那表情也很…妙。
嗯。
整个片子很有种因果报应的宿命论调调。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